常见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6.38 MB
- 文档页数:102
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利用需求不断增加,基坑支护施工成为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论述。
一. 基坑支护施工的背景和意义基坑支护施工是指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在施工期间保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支撑、固结和防护的工程活动。
基坑支护施工的背景在于大城市土地有限,地下空间利用需求日益增长,而基坑支护施工可以有效地扩大地下空间的利用范围。
二. 围护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基坑支护施工中,围护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基坑在施工期间的稳定和安全。
围护结构设计的原则有三个方面:1. 充分了解地质环境:在进行围护结构设计前,需要对基坑所处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土层性质、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等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围护结构设计方案。
2. 选择合适的围护结构类型:根据地质环境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围护结构类型,常见的有土钉墙、钢支撑、深层桩墙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注重施工工艺:围护结构设计需要注重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材料选择等,以确保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的制定围护结构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基坑支护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其制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着支护施工的效果和安全性。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的制定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程序:按照工程要求,明确围护结构施工的整体程序和具体步骤,包括施工前准备、主支撑结构安装、次支撑结构安装等。
2. 安全措施:在施工方案中要详细规定各种安全措施,如设备使用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资材配送与储备:对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充分的储备,并安排好供货时间和配送节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顺利进行。
四. 围护结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施工材料的不合格、围护结构不稳定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原则和结构选型汪军(1974-),男,汉族,湖北籍,学士,助理工程师,从事岩土工程施工、设计工作。
22挡土结构及支撑轴力的变化过程,采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结果用于多道支撑的深基坑挡土结构分析时内力较实际情况的误差比较大,所以现在一般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挡土墙的内力分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计入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如作用在挡土支护结构上被动土压力和主动侧的土压力的变化,支撑随开挖深度的增加,其架设数量的变化,支撑架设前的挡土结构的位移以及架设支撑后支撑轴力的变化和挡土结构的位移,支撑预加轴力对挡土结构内力变化的影响,以及空间作用下挡土结构的空间效应等问题。
有限元法可以有效、安全、经济的优化挡土结构形式和开挖过程中的合理化。
挡土结构有限元分析法主要有两种,即“弹性杆系有限元法”和“连续介质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就是将土体、支护结构进行单元划分,通过数值模拟,从而得到支护结构的内力、位移,也可以算出整个土体的位移场和应力场。
它的优点在于能充分的考虑土体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模型、边界条件,从而更加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对于分步施工过程可以采用动态模拟计算,可对每一步开挖的应力和位移作出分析。
采用空间三维有限元分析还可以较好的对基坑的整体形状作出模拟,对一些角撑、圈梁和围檩模拟。
有限元法在50年代出现,从70年代开始应用在基坑工程领域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目前在我国主要采用的还是“弹性杆系有限元法”,因为它计算模型简单,参数易取,结果可靠。
最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通用的有限元计算软件的进入,使得“连续介质有限元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我们不但可以对基坑进行二维有限元分析,而且可以进行三维空间模拟。
不但可以对土体进行线弹性分析,而且还深入到弹塑性阶段,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
4 基坑支护结构选型深基坑支护的目的与要求是确保坑壁稳定,施工安全;确保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安全;有利于挖土及地下室的建造;支护结构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8篇第1篇示例:深基坑支护是指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地基塌方、保护周边建筑物和道路安全而采取的支护措施。
深基坑开挖和支护工程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施工项目,而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成为了工程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包括多个方面,例如支护结构的选择、设计参数的优化、施工工艺的优化等。
在选择支护结构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质情况、周边建筑物、施工工艺等因素,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
设计参数的优化包括墙体厚度、支撑间距、钢筋配筋等参数的优化,以提高支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而施工工艺的优化可以通过优化施工顺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等手段来提高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以便选择最适合的支护结构类型。
还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施工技术,以实现对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的优化。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
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地表荷载等因素。
土质情况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有着直接影响,需要通过地质勘察和试验数据来评价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地下水位对基坑开挖和支护工程的施工和稳定性都有很大影响,需要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类型和设计参数。
地表荷载主要包括来自道路、建筑物、地铁等周边结构的荷载,需要通过结构分析和计算来评价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在选择支护结构类型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因素。
深基坑支护结构种类繁多,包括钢支撑、混凝土墙、挡墙、桩墙等各种类型,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来选择最适合的支护结构类型。
钢支撑结构适用于较宽的基坑和较小的变形要求,能够快速安装和拆除,适合于快速施工的项目;混凝土墙结构适用于较深的基坑和较大的变形要求,能够提供较大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适合于长期固定的项目;桩墙结构适应于较软的土层和需要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控制的项目,能够提供较好的抗浪涌能力,适合于复杂环境下的项目。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1 围护结构本基坑主楼开挖深度为10.05m,裙搂开挖深度为9.55m,局部区域开挖深度12.35m,电梯井和集水井等区域局部落深0.9~2.90m。
(1) 设计采用SMW工法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内插型钢H700*300,坑内设置二道内支撑(局部三道)。
(2) 主楼处,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的入土深度为22.85m (有效桩长21.2m),内插型钢H700*300@1200,长度为22m。
(3) 裙搂处,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的入土深度为22.05m (有效桩长20.4m),内插型钢H700*300@1200,长度为21m。
(4) 靠现门诊楼一侧,为保证其正常使用,适当增加围护桩刚度,减少围护桩变形,采用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入土深度为23.05m(有效桩长21.4m),内插型钢2H700*300@1800,长度为22m;这一侧北部,局部集水井等落深区域较多,开挖深度11.15~12.15m,且相互连接成片,为确保门诊楼在开挖期间的正常使用,此部分搅拌桩入土深度27.85m(有效桩长26.2m),密插型钢H700*300@600,长度为27m;且局部考虑设置第三道临时支撑。
(5) 局部挖深12.35m区域,Φ850@600 三轴水泥搅拌桩的入土深度为27.85m(有效桩长26.2m),密插型钢H700*300@600,长度为27m。
(6) 局部电梯井深坑区采取水泥搅拌桩挡土和压密注浆等措施进行加固。
并且在基坑各边的跨中和阳角设置坑底搅拌桩加固措施。
(7) 楼板换撑时,考虑在楼板缺失处设置临时型钢结构换撑系统;局部楼板标高-5.60m区域,统一在-3.80m标高处设置临时钢支撑换撑。
2 支撑系统(1). 支撑体系a 本工程开挖深度较深,周边环境对位移控制要求较高,因此支撑设计在坑内设置二道水平内支撑(局部三道)。
第一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基坑围护施工方案在城市建设和地下工程建设中,基坑作为一个重要的施工项目,其围护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本文将从基坑围护的意义、主要目的、常见类型和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基坑围护的意义基坑围护是指在地下挖掘过程中对基坑边界所采取的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止基坑坍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可以保护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完整性。
2. 主要目的基坑围护的主要目的包括:•防止基坑边坡坍塌,保证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减小基坑边坡变形,减少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防止地下水位对基坑造成影响,降低施工风险。
3. 常见类型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和要求,基坑围护可以采用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护壁型围护:主要采用桩壁、钢支撑等结构形式,承受基坑边坡土压和水压;•地锚式围护:通过地下锚杆的张拉来稳定基坑边坡;•桩筏式围护:在基坑四周埋入钢筋混凝土桩形成连续墙体。
4. 施工方案基坑围护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方案设计根据基坑的深度、周围环境和土层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基坑围护方案,并进行专业评估。
4.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围护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4.3 施工准备对基坑围护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确定场地和地下管线等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4 围护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围护的施工工序,确保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
4.5 完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围护的验收工作,检查围护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程的顺利交付和使用。
结语基坑围护施工方案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环境和施工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只有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才能确保基坑围护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护坡施工工艺1、素喷施工方案本工程基坑围护冠梁上部土方开挖采用放坡素喷围护,深度85公分,坡度1:1。
分层开挖,为保护坡面不受扰动,即时进行边坡素喷围护。
1.1工艺流程1)修整边坡,埋设喷射砼厚度控制标志。
2)喷射第一层砼。
3)挂网4)喷射第二层砼5)设置坡顶排水系统1.2素喷范围坡面至-1.95m支撑梁范围采用素喷混凝土支护,放坡系数1:1。
素喷范围沿基坑四周,喷射高度为0.85米。
1.3工艺要求面层采用C20喷射混凝土,素喷厚度为60,配双向钢筋网片ф6.5@250*250。
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法,分二层施工。
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厚度为30-50mm完成后,绑扎钢筋网片,然后喷射第二层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钢筋网片钢筋的搭接长度为300mm,横向加强连接筋的搭接采用焊接。
1.4施工要点①¢6.5@250×250钢筋网片,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并与加强筋焊接牢固,端部应与加强筋互相焊接牢固。
每步钢筋网片均应与上步搭接,给下步留茬,两步的钢筋网片接头应上下错开焊接,横向压筋交叉与锚杆焊接在一起。
②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面层喷射混凝土施工,表面平整,喷完后按规范进行养护。
③本工程上部素喷范围内,土方开挖分段进行,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对稳定性不好部位必须立即进行支护。
④喷射混凝土的枪头距坡面宜再0.8m~1.5m的范围内,喷射方向应垂直指向喷射面,并从底部向上部喷射。
1.1.5施工注意事项①素喷施工期间,不得在基坑顶面堆载,以免施工期间边坡坍塌,施工完成后,支护区应避免重车沿基坑边行驶,堆载控制在15KN/㎡。
②素喷支护应分层施工,分层深度满足修整后的裸露边坡在完成支护时间内(及时设置喷射作业)保持自立稳定。
③钢丝网片可焊接或绑扎,网格允许误差±10mm,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如为焊接则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