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腐蚀学进展-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腐蚀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分子运动进行建模和模拟的方法。
在材料科学中,分子动力学模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研究中,包括腐蚀机理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腐蚀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腐蚀是材料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所引起的材料性能变化的一种现象。
腐蚀不仅会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还可能会引起材料的断裂、剥落等严重问题。
因此,研究腐蚀机理对于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腐蚀机理研究中,人们通常使用实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腐蚀过程。
然而,由于腐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实验方法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和动态信息,因此不能全面地揭示腐蚀的机理。
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可以通过模拟原子或分子的运动来研究腐蚀过程,从而获得更详尽的信息。
首先,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模拟腐蚀介质中各种离子和分子的行为。
腐蚀介质中的离子和分子是腐蚀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腐蚀的机理和速率。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模拟腐蚀介质中离子和分子的扩散、溶解、吸附等行为,从而揭示不同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其次,分子动力学模拟还可以研究金属表面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金属表面的氧化和还原是腐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决定着金属的电化学行为和腐蚀行为。
通过模拟金属表面上氧化物的生成和还原反应,可以研究不同表面构型和环境条件对金属腐蚀行为的影响,为设计和优化耐腐蚀材料提供指导。
此外,分子动力学模拟还可以研究腐蚀界面的形貌和结构演化。
腐蚀界面是金属和腐蚀介质之间的交界面,其形貌和结构直接关系到腐蚀的扩展路径和速率。
通过模拟腐蚀界面的形态演化和晶体结构变化,可以了解影响腐蚀行为的微观机制和因素,为控制和减缓腐蚀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分子动力学模拟还可以与实验方法相结合,互相验证和补充。
在腐蚀机理研究中,实验数据往往用作模拟模型的输入和验证,而分子动力学模拟则可以提供细节和动态信息,为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人物与科研】华中科技大学夏宝玉...导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团簇配位形成的配合物。
由于其可控的形貌、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而被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
MOFs材料中的金属组分对电极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金属离子的活化可以有效提升材料性能,然而这种活化往往伴随着结构的严重破坏而没法最大限度提升材料电化学性能。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夏宝玉课题组通过一种氧化还原的方法调控双金属Co-Ni MOF中的金属组分得到稳定低价的混合价态的Co-Ni MOF 衍生物,得到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Adv. Mater.(DOI: 10.1002/adma.201905744)。
夏宝玉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结构功能材料及其在能量转换与存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团队围绕新材料在新能源技术中的服役和失效问题,以高活性长寿命低成本电极材料为导向,通过探究材料腐蚀现象和规律,利用传统腐蚀科学与技术开发新型、稳定的材料与器件,使其达到高水平长寿命服役的目的,实现传统腐蚀学科与新能源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
夏宝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1-2016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作,2016年入职华中科技大学,入选中组部第十二批“计划”。
近年来在包括Science, Nature Energy,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包括1篇ESI热点论文和21篇ESI高被引论文),发表的研究工作被国内外同行引用8000余次,参与3本专著编写(三章),申请专利6项(已授权3项),H指数29,研究成果被Chemistry Views,Materials Views 等媒体报道。
夏宝玉教授入选2018年、2019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2019年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Emerging Investigators。
第27卷第5期2015年9月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CORROSION SCIENCE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V ol.27No.5Sep.2015微生物生物膜下的钢铁材料腐蚀研究进展刘宏伟1徐大可2吴亚楠1杨柯2刘宏芳11.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110016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SRB引起的钢铁腐蚀研究进展,分析了SRB生物膜的形成机制,介绍了传统SRB腐蚀机理、生物催化硫酸盐还原阴极反应腐蚀机理,以及SRB诱导生物矿化作用形成的沉淀垢膜下的碳钢腐蚀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生物能量学和生物电化学在推动SRB导致的微生物腐蚀机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最新的对生物膜下SRB的控制技术和方法,为SRB腐蚀及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SRB生物膜微生物腐蚀生物矿化作用中图分类号:O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95(2015)05-0409-10Research Progress in Corrosion of Steels Induced by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LIU Hongwei1,XU Dake2,WU Yanan1,YANG Ke2,LIU Hongfang11.Hubei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Service Failure,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2.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gyang110016,ChinaAbstract:Research progress on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s induced by SRB is reviewed in term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iofilm,the traditional corrosion mechanism of SRB,mechanism of biocatalysis cathodic sulfate reduction,and the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s under the deposit scale in-duced by SRB biomineralization.In addition,the paper focused on the key role of the theory of bio-energetics and bioelectrochemistry i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MIC induced by SRB.The novel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of SRB biofilm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trol of SRB corrosion are introduced.Key words:SRB,biofilm,MIC,biomineralization1前言微生物腐蚀(MIC)是指由于微生物的自身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和间接地加速金属材料腐蚀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油田系统等,是引起工程材料失效的一个主要原因[1-5]。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材料腐蚀学》考试大纲
(代码:3535)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考试范围与重点:
绪论
腐蚀过程的基本特点、腐蚀类型、腐蚀速率表示方法等。
第一章金属电化学腐蚀倾向的判断
电极电位定义,形成、本质、测量方法;平衡电极电位计算;金属腐蚀倾向判断方法;电位-pH图基本原理与应用;腐蚀原电池机理,类型。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
本章内容为考核重点,各节内容均为考试范围。
着重掌握:极化原理,极化曲线测量体系与方法,腐蚀体系特点,腐蚀动力学方程及其相关计算,灵活使用极化曲线分析腐蚀问题。
第三章氢去极化腐蚀与氧去极化腐蚀
氢去极化腐蚀与氧去极化腐蚀的基本特点、机理,阴极极化曲线的典型特征与动力学规律。
第四章金属的钝化
金属钝化现象的原理,典型阳极极化曲线特征及其特征参数,影响因素,评价方法,钝化理论,钝化膜的结构与性质研究基本内容。
第五章常见的局部腐蚀
各种类型常见局部腐蚀的基本特点。
第六章各种环境中的腐蚀
金属各种常见腐蚀环境,特别是大气、海水、土壤,中的腐蚀规律。
第七章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金属材料与环境因素中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腐蚀控制方法
腐蚀控制技术的基本原则,常见的腐蚀控制技术的原理、特点,特别是:电化学保护技术、缓蚀剂保护技术。
以海水为介质的柱塞泵的润滑与磨擦王东1,李壮云2,朱雨泉21.武汉理工学院,自动化系,中国武汉,4300732.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武汉,430073摘要:由于水液压技术具有对人类无害和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而已经了人们的关注。
柱塞泵是近代工程技术领域一个最常用的液压元件。
由于水和油的特性的差异,在水液压柱塞泵比采用油作为工作介质的柱塞泵更容易发生润滑失效。
因此这儿有例如磨损和腐蚀等重要问题需要去进行研究。
研究出一种在水中没有腐蚀和侵蚀的具有更长寿命的材料。
华科设计出一种具有更好吸入性能的海水液压柱塞泵。
这个项目着重于对新材料、结构和实验。
关键词:水液压技术;柱塞泵;润滑;材料;实验。
CLC编号:U664.72 文章代码:A 论文呈:167`-9043(2003)01-0035-06 引言早期的液压系统采用水作为工作介质,由此必须严格控制介质的工作温度、腐蚀和润滑问题。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采用矿物质液压油。
后来,液压油逐渐成为液压装置的工作介质。
近年来,由于淡水具有易于得到、易保存、低成本、对环境污染小和不易失火等优点,淡水液压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淡水液压能够被用于许多新的领域,例如食品、医药、玻璃制造业、采矿和核工业等。
与矿物质液压油相比,水的粘度较低。
例如,在40℃下,水的运动粘度为0.7m2/s,而普通的液压油的粘度为32m2/s。
当然在水液压系统中,许多在油液压系统中不需要考虑的问题都应该重新被考虑进去。
首先,水的粘度较低以致于难以在磨擦副中建立起水压支承,并且,要想在高硬度材质间实现动压润滑几乎不可实现。
因此,水的粘度较低导致了其润滑性较差。
由此导致腐蚀和磨擦性损耗等问题。
其次,当水中含有杂质时水将会导电变成电解液。
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导致电解腐蚀。
因此,当金属材料采用水作为介质时应该考虑到电化学腐蚀。
基于上述观点,液压油在润滑方面具有很多优点。
但是随着材料、设计和磨擦学中新技术的采用便利用水作为介质提供了可能性。
校研[2008]34号关于表彰全国、湖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的决定全校各单位: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我校毕业生涂良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吴莺等3名毕业生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王琳等25名毕业生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第九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李彦超等40名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第五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现决定对以上优秀学位论文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予以表彰。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的规定,奖励涂良成同学奖金1万元,奖励导师罗俊教授奖金1万元、资助研究经费15万元、增加2009年博士生招生指标2名;奖励吴莺等3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奖金各5千元,奖励其指导教师奖金各5千元、资助研究经费各5万元;奖励王琳等25名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奖金各1千元,奖励其指导教师奖金各1千元、资助研究经费各5千元;奖励李彦超等40名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奖金各500元,奖励其指导教师奖金各500元。
希望受表彰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成绩。
同时希望学校全体研究生、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以受表彰的同学和指导教师为榜样,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为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2.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3.湖北省第九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4.湖北省第五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二OO八年十月十五日主题词:表彰先进研究生论文决定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二00八年十月十五日印发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涂良成光子静止质量的实验检验罗俊物理学院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吴莺Lévy-Meixner白噪声分析黄志远数学与统计学院王宏臣氧化钒薄膜及非致冷红外探测器阵列研究易新建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永杰过氧亚硝酸盐诱导Alzheimer 样tau 蛋白异常修饰王建枝基础医学院及其机制附件3湖北省第九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吴莺Lévy-Meixner白噪声分析黄志远数学与统计学院涂良成光子静止质量的实验检验罗俊物理学院王琳输流管道的稳定性、分岔与混沌行为研究倪樵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胡雯蔷基于力约束模型的可变形网格重建及处理熊有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史铁林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肖晓晖高压输电线路巡线作业机器人中若干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刘翔螺旋集中涡诱导流场的解析解及其应用研究黄其柏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谢长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蔡水洲铜/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在模拟宫腔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其对铜离子的控释杨君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文VA-VIA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热电薄膜的电化学原子层外延生长陈威温室-蓄热层-采暖房系统中的传热与流动研究刘伟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杨海平油棕废弃物热解的实验及机理研究陈汉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戴陶珍传导冷却高温超导储能磁体的电磁热综合分析唐跃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王宏臣氧化钒薄膜及非致冷红外探测器阵列研究易新建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龙海用于嵌入式铁电存储器的集成铁电电容研究于军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张天序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石岩凝视红外成像信息处理系统图像预处理方法与系统软件研究叶庆抗TfR基因工程抗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其靶沈关心基础医学院向肿瘤基因表达与效应研究王建枝基础医学院李宏莲阿尔茨海默病样tau 蛋白异常及其对细胞生存的影响张永杰过氧亚硝酸盐诱导Alzheimer 样tau 蛋白异常王建枝基础医学院修饰及其机制胡豫附属协和医院孙春艳BDNF/TrkB异常表达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孙宗全附属协和医院史嘉玮RGD肽固定天然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瓣膜实验研究马丁附属同济医院吴明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cDNA微矩阵筛选浆液性卵巢癌靶向肝转移的效应基因及其所选靶点的机制研究徐顺清公共卫生学院王先良基于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和SAGE的高通量DNA甲基化定量检测方法研究孙秀发公共卫生学院杨雪锋过量碘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研究谢刚基于变精度粗集的软件项目投标风险挖掘与规张金隆管理学院避研究杨珺网络服务设施的截流-选址问题研究杨超管理学院贺远琼企业整合市场环境与非市场环境的行为模式研田志龙管理学院究附件4湖北省第五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姚凯伦物理学院李彦超低维磁性材料的纠缠熵、磁性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张燕黄芩苷、槲皮素抑制铁超载引起的组织氧化损高中洪化学与化工学院伤及机理研究葛锐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复合材料可靠性优化设计陈建桥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蒋良杰连续体结构及散热结构拓扑优化熊蔡华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燕华便携式钻杆漏磁检测装置康宜华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朝浮筏隔振系统动态特性建模及CAE系统开发黄其柏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晓娟类电磁机制算法及其若干应用研究高亮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婵基于SOA的全光逻辑门张新亮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晏鲜梅Ti(C,N)基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材料制备的研究熊惟皓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史玉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继兵金属/高分子复合粉末激光烧结成形及后处理研究俞云煤燃烧过程中煤焦特性与颗粒物形成的研究徐明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刘斐二甲基醚液滴超临界蒸发的数值研究魏明锐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刘海峰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林湘宁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闸研究姚涛超导磁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研究唐跃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杨平纳秒级高压高重复频率脉冲发生器的研制文远芳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金红元三电平PWM整流器研究邹云屏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吴浩伟基于电压控制模式的PV系统并网技术段善旭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徐帆SOA 环形腔激光器应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张新亮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微水中气泡光散射特性及仿真研究杨克成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翔磁光记录介质特性检测技术研究李佐宜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林汝湛高性能PZT系热释电陶瓷材料研究姜胜林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董天临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刘慧侃求解周期介质波导特性的广义复功率守恒技术彭维雪DSA图像三维重建中的二维信息处理及三维表桑农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达技术研究刘景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晓芳基于FPGA的磁盘阵列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张葱仔对象存储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冯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徐俊小波视频编码的率失真优化周敬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龚玮对象存储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冯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韩宗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陶智飞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及两阶段动态免疫策略研究周权雄疾病基因密码子使用特征分析及致病基因预周艳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测史雅楠基于模态参数敏感性的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朱宏平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省第五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作者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培养单位熊建辉双柱联合基础设计计算方法研究张仲先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王翠不同C/N比低浓度污水的A/O/N 脱氮研究章北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吴云生城市污水脱氮除磷CIBR工艺试验研究章北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曾祥英自响应生化-酶促湿地降污效能与调控研究章北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红云靶向survivin核酶和siRNA诱导肿瘤细胞凋沈关心基础医学院亡研究鲁文清公共卫生学院周利红MX诱导L-02细胞ras基因活化及氧化应激的研究陈永文AhR、CYP1A1、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焦邬堂春公共卫生学院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鄢浩兼有神经保护作用的γ-分泌酶抑制剂的计算姜凤超药学院机辅助设计、合成及初步活性实验研究李卫东基于公共数据中心的武汉市政府信息资源共徐晓林公共管理学院享研究杨军华我国农村地区合理用药干预措施评价研究张新平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骨科植入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1. 引言1.1 概述骨科植入金属材料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骨折固定、关节置换和外科修复等手术中,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材料与人体组织的接触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微生物腐蚀。
1.2 研究意义微生物腐蚀是指微生物通过产生酸性物质、电化学反应、产生粘结剂和形成黏菌堆积等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破坏的过程。
这种腐蚀行为不仅影响了金属材料的稳定性和功能,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植入物失效和患者健康风险增加等。
因此,深入研究微生物腐蚀行为及其机理对于解决现有问题、提高骨科植入金属材料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1.3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微生物对骨科植入金属材料的腐蚀行为及其机理。
具体而言,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介绍骨科植入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常见种类及应用;其次,分析微生物引起金属材料腐蚀的机理和问题;最后,提出针对微生物腐蚀的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全面了解骨科植入金属材料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改善金属材料在人体内的使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本研究还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可靠且耐久性强的金属材料,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2. 骨科植入金属材料介绍2.1 骨科植入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骨科植入金属材料作为治疗骨骼疾病和创伤的重要方式,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
早期,医生们采用贵金属如黄金和银来制作假体,并进行手工雕刻,以实现对骨折或缺陷部位的修复与重建。
然而,这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不便、耐久性差等问题。
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合金材料。
不锈钢、钛合金和可吸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新型金属材料被引入,并取得一定效果。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生物学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快速发展,逐渐涌现出一系列能够提高骨与植入物界面结合力、减少感染风险并改善修复效果的新型骨科植入金属材料。
Zr—3工业锆合金的腐蚀性能研究锆合金以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作为包装及存储材料,应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同时在核工业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讨论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腐蚀极化曲线反应Zr-3合金的腐蚀性能。
得到600℃时Zr-3合金的腐蚀电位-420mV,腐蚀电流密度-4.12mA/cm2,具有较为优越的耐腐蚀性。
标签:Zr-3合金;腐蚀;性能研究ABSTRACT:Zirconium alloys have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performance,which has a packaging and storage function. It is main application in petroleum & chemical industry. Also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nuclear industry fields. This experiment takes PS268A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instrument measure corrosion polarization curve of Zr-3 alloys,which discussed corrosion 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Zr-3 allo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Corrosion potential and current density of Zr-3 alloy is respectively -420mV and -4.12mA/cm2.Keywords:Zr-3 alloys;corrosion;performance study1 锆合金的发展锆在高温水和蒸汽中都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1],在核反应堆内有相当好的抗中子辐照性能,且有合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锆及锆合金是核动力反应堆的燃料包壳材料及其他结构材料等。
材料腐蚀学的发展里程碑材料腐蚀学的发展里程碑引言:材料腐蚀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受到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导致的破坏过程。
腐蚀对各个领域的材料性能和设备寿命有着重要影响,材料腐蚀学的研究和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领域。
本文将为您介绍材料腐蚀学的发展里程碑,让您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20世纪初的基础研究1. 在20世纪初期,研究人员开始对金属腐蚀进行基础实验研究,以揭示腐蚀的机理和行为。
此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纯金属的腐蚀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索金属表面在腐蚀环境中的变化规律。
2. 1915年,德国科学家Nils Gustav Dalén首次提出了腐蚀和腐蚀控制的基本原理,并发展了一套包括材料选择、防护措施和腐蚀预防等方法。
二、材料腐蚀学的理论研究1. 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化学家Evans和Serman开创的腐蚀理论为材料腐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提出了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理论,并将腐蚀行为分为阳极和阴极两个反应区域,从而解释了金属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现象。
2. 20世纪50年代,法国科学家马塞尔·普朗克提出了“腐蚀电池”的概念,这一理论为材料腐蚀过程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指出,腐蚀过程中的阳极和阴极反应不仅仅发生在材料表面,还可以发生在腐蚀溶液中的其他位置,从而引起微观腐蚀电池的形成。
三、腐蚀控制技术的发展1.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材料腐蚀学的研究中,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腐蚀控制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表面涂层、电化学保护和缺陷修复等,为防止和控制材料腐蚀提供了新的途径。
2. 1980年代,金属腐蚀的研究逐渐向更复杂的环境中拓展,包括高温、高压和强腐蚀性介质等。
在这一时期,研究人员开始将腐蚀的研究与材料的应用相结合,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材料选择和腐蚀控制方案。
四、现代材料腐蚀学的发展1. 21世纪初,材料腐蚀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腐蚀研究也得到了新的推动。
一、引言1.1 介绍腐蚀科学的重要性 1.2 概述腐蚀科学的研究范围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二、腐蚀的基本概念2.1 定义腐蚀2.2 腐蚀的分类2.3 腐蚀的危害三、腐蚀的机理3.1 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3.2 腐蚀的动力学过程3.3 腐蚀的传质过程四、腐蚀的影响因素4.1 环境因素4.2 材料因素4.3 电化学因素五、腐蚀的防护措施5.1 金属表面处理5.2 选用耐蚀材料5.3 使用防护涂层六、腐蚀科学的应用6.1 工业领域中的应用6.2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6.3 生活中的应用七、腐蚀科学的研究进展7.1 先进防护技术的发展7.2 新型腐蚀监测技术7.3 腐蚀机理的深入研究八、结论8.1 总结腐蚀科学的重要性8.2 展望腐蚀科学的未来发展九、参考文献文章主要内容:引言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中受到侵蚀和破坏的现象,是金属材料面临的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腐蚀不仅仅是金属损失的问题,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并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腐蚀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障工业生产、改善生活质量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腐蚀科学的基本概念、机理、影响因素、防护措施、应用以及研究进展,以期为腐蚀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参考。
腐蚀的基本概念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在特定介质中受到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损伤,主要包括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
腐蚀的严重程度可通过腐蚀速率来描述,腐蚀速率受环境、金属材料和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腐蚀的机理金属腐蚀的机理主要涉及电化学反应和金属离子的传质过程。
金属腐蚀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其速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了解腐蚀的机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防范和应对腐蚀问题。
腐蚀的影响因素环境、材料以及电化学因素是主要影响腐蚀的因素。
不同材料在不同环境中的耐蚀性差异巨大,了解这些因素对腐蚀的影响能够有助于正确选择材料和制定防护策略。
腐蚀的防护措施防腐工程主要包括金属表面处理、选用耐蚀材料和使用防护涂层等措施。
装 备 环 境 工 程第19卷 第2期·132·EQUIPM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年2月收稿日期:2021-09-15;修订日期:2021-10-19 Received :2021-09-15;Revised :2021-10-19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319008-8);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2017YFC0805000);城市汽柴油输送系统内腐蚀规律及演化机制研究(2018YFF0215002)Fund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Project (319008-8);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Urban Underground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2017YFC0805000); Research on Corrosion Law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Urban Gasoline and Diesel Transportation System (2018YFF0215002). 作者简介:何勇君(1981—),男,主要研究方向为成品油管道安全管理和运维技术。
Biography :HE Yong-jun (1981—), Male, Research focus: product oil pipeline safety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通讯作者:刘宏芳(1968—),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腐蚀与防护。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Hong-fang (1968—), Female, Doctor, Professor. Research focus: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引文格式:何勇君, 李广芳, 王海涛, 等. 微生物腐蚀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 装备环境工程, 2022, 19(2): 132-141.HE Yong-jun, LI Guang-fang, WANG Hai-tao, et al. Research on Progress of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Monitoring Methods[J]. Equipm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9(2): 132-141.微生物腐蚀监测方法研究进展何勇君1,李广芳2,王海涛3,张天遂2,张斐2,刘宏芳2(1.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 华南分公司,广州 510000;2.华中科技大学 a. 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 材料化学与服役实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c.化学与化工学院,武汉 430074;3.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 100029)摘要:近年来,随着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大力开发,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微生物腐蚀是导致管线服役失效的一大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