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周界报警系统的安装、弱电报警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533.50 KB
- 文档页数:12
周界电子围栏报警系统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俗称电子脉冲主机)的特点:高压低压切换功能:电子脉冲主机自带高低压切换功能更方便用户使用,在很多情况下,无需撤防。
LED工作状态显示:6个显示灯,分别显示主机的供电状况,故障状况,触网状况,短路状况,断路状况。
围栏四根线都带电:BL-polar双极性技术设计,具有电击能力双极性技术使得围栏的导电线上都有脉冲高压,相邻每根导线之间及每根导线与地之间均能产生电击。
蓄电池功能:电子脉冲主机上配有电池舱,能直接装配蓄电池,节省空间,方便管理,当系统断电时脉冲主机仍能正常工作12小时以上。
防拆报警:电子脉冲主机被非法打开时,不受所处的状态和交流断电的影响,提供全天候的防拆报警。
电压可调:通过外接键盘可以设定脉冲电压,从而可以改变围栏上的脉冲电压值。
报警灵敏度可调节:通过外接键盘可以设定报警灵敏度,用于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也可以减少误报率。
防雷性能:电子脉冲主机内置防雷电路,可防止雷击时因避雷器没有完全疏导而造成小部分电流窜入脉冲主机内部引起主机损坏。
密封设计:电子脉冲主机外壳采用独特的倒扣型设计、内加密封垫圈,可更有效的防尘、防水。
产品保险: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承保产品,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第一部分总体概况项目简介根据具体环境,提出了现代化管理要求,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公司在智能化系统领域策划、设计、施工、管理上的实力,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针对“”项目的目标消费群体、地理环境、建筑特征,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以及贵公司的需求,精心规划“”的技防工程系统,提供成熟、实用、完备的技防工程系统设计方案。
第二部分系统设计依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上海市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安全技术系统要求防范》DB3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2000《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200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 15408-1994《安全防盗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6796-199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6510-92《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弱电工程通用技术标书》DG/TJ08-603-2002《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YT253-88第三部分电子围栏系统设计方案概述电子围栏系统,就是在非出入通道的周边区域设置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形成一道电子围墙进行防范和管理。
AL-7416IP周界智能网络报警系统一、概述报警系统是为了保证被防范区域的人身财产安全。
通过在房间门窗、室内其它部位及围墙周边等安装各种探测器进行昼夜警戒。
当监测到警情时通过报警终端(报警主机或防区扩展模块)传输至管理中心的总线通讯报警主机AL-7416IP。
报警主机将准确显示警情发生的位置等,提示保安人员迅速确认警情,及时赶赴现场,以确保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
网络报警系统功能描述:1.报警管理中心部分,该中心可实现:●监视和记录入网用户向中心发送的各种事件,如:报警事件、设备在线报告、故障报告、测试报告等;●同步地图显示:在防范地区地图上实时显示发生事件的用户区域位置及报警区域。
2.处理警情功能●记录报警发生的时间、地点、探测器报警原因;●记录处理警情的过程;●向上一级处警单位转发警情。
3.信息管理:●录入、修改、打印用户信息,统计查询用户信息,建立用户档案;●实时维护用户的撤布防信息、测试信息;●提供数据定期备份及手动备份功能;4.报警主机或防区扩展模块:●适合于终端用户或报警点;●用来连接各种探测器;●与中心接警机采用总线方式连接,向中心发送布防/撤防等用户所有操作及状态报告。
5.周边探测器(水库):●水库两侧安装主动式红外探测器,隐蔽性强,不影响周边环境;二、系统设计报警系统以总线型报警通讯主机AL7416IP为中心,通过总线连接需要的报警管理中心。
1.报警终端(红外对射及防区扩展模块)前端水库周边配:主动红外对射,及总线地址模块2.管理中心a. 中心配备管理电脑1台;b. 报警通讯控制主机1台;c. 中心接警管理软件1套;(可选)3.信号分离及中继如果信号传输距离过长(超过1.2公里)需要增加中继器。
也可加分离器4.供电及电源a周界报警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由中心对每对探测器进行集中供电。
b.注意供电时必需共地。
5. 报警通知a探测到报情的探测器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到报警管理中心,报警管理中心通过电子地(GIS)识别报警区域确切位置;b报警管理中心发出语音、警笛、警灯提示;翻越区域现场报警,发出语音、警笛、警灯、警告;夜间与周界探照灯联动,报警时,警情发生区域的探照灯自动打开。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建筑物弱电消防安装工程,主要包括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手机信号增强系统等。
本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施工总则1. 施工前,制定科学合理、切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方案先行的原则,做到施工准备充分,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逐层落实到位。
2. 积极协调弱电与其它机电专业管线之间的矛盾,认真审核图纸,解决好弱电与其它机电专业之间的界面划分、技术配合,配合机电专业绘制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图、吊顶装修综合布置图,具体指导工程施工。
3. 认真解决弱电各分项工程与常规机电安装工程及土建等专业之间的施工交叉和矛盾,严格进行作业面及工序之间交接。
4. 采用样板引路制,每个分项工程大面积开展施工前,先确立样板,经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验收合格后,再依样板开展大面积施工作业,样板作为施工的参照和检验标准。
5. 加强工序质量管理,严格逐层报验制度,材料、设备及工序质量未经报验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一步工作,严把质量关。
三、施工内容1. 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施工(1)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红外光截面型、双波段图像型、消防水炮及广播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2)安装感温、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水流指示器、信号阀、末端放水装置、湿式报警阀、消防电话、消防广播、防火阀、防火卷帘门、气体灭火等设备。
(3)调试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2.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施工(1)安装入侵报警系统,包括门禁、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等设备。
(2)安装电子巡更系统,确保巡更工作高效、有序。
(3)调试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施工(1)安装楼宇自控系统,包括供配电、照明、电梯、空调等设备的监控。
(2)安装给排水系统监控,确保给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弱电系统标准规范及示意图一.周界报警系统规范说明:1.1周界安装要求1.1.1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应安装防雷装置(避雷器或浪涌保护器等),户外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应设置防雨箱。
避雷器浪涌保护器安装方式请参考此图1.1.2前端探测围栏必须有一个与其它接地系统完全隔离的独立的接地系统,且应与其它接地系统保持10m以上距离。
接地体应埋设在导电相对良好的地方,接地电阻不大于10Q ;如埋设在潮湿的地方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Q。
1.1.3前端探测围栏不应有盲区,形成的警戒线应沿周界屏障封闭。
1.1.4前端探测围栏的防区划分应有利于报警时准确定位,且长度应不大于70m。
1.1.5每个防区的两端应安装防区终端受力杆。
1.1.6每个防区的中间应安装防区区间受力杆,防区区间受力杆间或与防区终端受力杆间距应不大于25m。
1.1.7防区内有拐角的地方应安装防区区间受力杆;拐角的角度小于120°时,应使用防区终端受力杆。
1.1.8不得以金属栏杆、水管或电力、通信线路的电杆作为防区终端或区间受力杆。
1.1.9防区内应安装支撑杆,支撑杆间距应不大于5m。
1.1.10前端探测围栏应具有禁止人通行的警示牌,警示牌应每隔10m设置一个, 并应做到昼夜可视。
1.1.11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1.1.12前端探测围栏的金属导线连接处应采用压接法连接。
1.1.13安装在受力杆和支撑杆上的绝缘子应固定牢靠。
1.2附属式安装1.2.1附属式安装通常应采用顶置式安装;如采用侧置式安装,则前端探测围栏的最下一根金属导线高度距地面应不小于 2.3m。
1.2.2顶置式安装可以米用直立式安装,也可以米用倾斜式安装。
1.2.3 附属物的高度应在2.0m-2.8m之间。
1.2.4前端探测围栏最上一根金属导线与附属物的间距应不小于800mm。
1.2.5前端探测围栏最下一根金属导线与附属物的间距为120mm土10mm。
1.2.6前端探测围栏底部三根金属导线,相邻二根的垂直距离为120mm土10mm;前端探测围栏其它相邻二根金属导线的垂直距离为150mm土10mm。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含细节施工说明:XXX营地周界报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由主动红外探测器和报警主机组成。
当有入侵者翻越围墙或栅栏时,探测器会立即发送报警信号到管理中心,并启动联动装置和设备,对入侵者进行阻吓。
系统构成图如下:前端前端由周界报警探测器组成,采用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
探头由一个发射端和一个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发射经调制后的两束红外线,构成探头的保护区域。
如果有人跨越被保护区域,则两条红外线被同时遮挡,接收端输出报警信号,触发报警主机报警。
如果有小鸟或鸽子飞过被保护区域,由于其体积小于被保护区域,仅能遮挡一条红外射线,则发射端认为正常,不向报警主机报警。
经过调制的红外线光源是为了防止外界光源干扰,也可防止有人恶意使用红外灯干扰探头工作。
传输从前端接收的报警信息通过通讯总线传输到控制中心主机的报警主机。
整个报警系统采用独立开发的通信编码格式,并加密,保证通讯的安全与可靠,防止恶意的复制与侦测。
从而保证报警信号有效快速地传输到小区的报警中心。
中心控制中心由控制主机及键盘组成。
通过键盘对前端设备进行布/撤防,在布防期间,若发生非法入侵,当报警被触发时,键盘显示具体报警点,同时键盘和警号开始报警,发出声光告警,提示值班人员注意。
安装施工工艺包括管路敷设、线缆敷设、红外对射探头安装、设备接线、调试报警主机安装等。
暗配管用硬质PVC管管材,明配选用金属管。
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
所有管路接头、管口、进出箱盒处,均应做密封处理,以防混凝土、砂石进入暗配管内。
线缆布放前应对其进行绝缘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敷设。
2)线缆布放应整齐排列,不交织交叉,交叉处应将粗线放在下面,细线放在上面。
3)管内线缆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盒(箱)处连接。
4)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好标记。
5)当线管无法直接进入设备接线盒内时,需使用金属软管过渡连接线管出线口与设备接线之间。
软管长度不得超过1m,并且线缆不能裸露。
周界防盗报警系统
通讯总线电源线的布线规范
一、通讯总线、电源线的布线规范
1.系统通信采用RS-485总线,线材选用2芯屏蔽双绞线。
具体要求:铜质,线径0.5~0.75平方毫米,阻抗38~88欧姆/公里,容抗30~50纳法/公里,绞距20毫米的2芯屏蔽双绞线(如果线的距离不超过500米,可以适当降低线的标准,但必须为双绞线)。
2.系统的总线(由两个或多个相互间具有物理连接的设备组成)上最多允许挂接128个总线设备,在不加中继器的情况下,总线长度不大于1200米。
3.系统总线不应出现分支情况,如分支不可避免,则必须满足以下三条要求:
●分支长度不大于10米;
●总线长度之和不超过800米;
●该分支线上的设备总数不得超过50个。
●所有通信信号线应尽量远离干扰源,信号线应走弱电井,不能与强电(如220伏住
宅电源)或射频信号线路(如CATV、大信号音频线)并行走线,若并行走线,距离应大于
0.5米。
●所有线路的接点必须采用焊接或镙丝卡紧的连接方式,并做防水及防潮处理,例如,
可将对接点焊接后用防水胶带缠紧或用环氧树脂密封处理。
4.信号共地:
●同一个网段上的所有设备必须具有统一的信号地,以避免共模干扰。
●集中供电时,把同一个网段上的所有电源(包括通讯设备的自带电源)的直流负极
直接接到一起组成公共信号地,此时信号地即直流电源地。
●单家独立供电时,把同一个网段上所有总线设备的地(黑线)引脚接在一起,由此
组成公共信号地。
6.现场布线图例。
弱电八大周界防范系统的优缺点一、震动光纤振动光纤,俗称“光纤围栏”,有防区型、定位型两种,安装方式为挂网或埋地两种。
原理是利用对外界振动和压力敏感并具有感测功能的光纤作传感介质,将“传”和“感”合为一体,传感光纤在外界物理因素(如运动、振动和压力) 的作用下,改变光纤中光的传输参数(相位,波长,功率等),从而对外界振动和压力进行探测报警。
二、震动电缆振动电缆周界由控制器、电缆组成,控制器可以连接1-2线,原理是在是在中心导线的圆周附近有两根感应电缆。
感应电缆悬浮在由聚乙烯制成的实心键槽内。
电缆的物理变形导致感应电缆产生相对于中心同轴电缆和外部电缆的运动,运动将会被探测到并精确定位。
防区大小10m-400m。
优点:探测距离长,地形不受影响,可精确定位,安装简单,可以安装在墙顶铁丝网上,或栅栏上安装。
缺点:必须有依附的振动体上,恶劣天气或鸟类等可造成误报。
可以被翻越。
三、激光对射:激光入侵探测器属于主动入侵探测器类,由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两部分组成。
激光发射机由激光发射器、调制激励电源及相应的方向调整装置组成;激光接收机由激光接收器、光电信号处理器以及相应的支撑机构组成。
优点:价格低廉,相比红外对射不受光线影响。
缺点:飞鸟、动物、温度、空气流动、雾气、雨雪等等环境因素以及安装方式、角度、位置等因素都很容易引发误报。
基本与红外技术缺点相同、误报率、相对红外技术少一些。
一般小区项目周边没有树木,推荐使用,其它项目不建议使用,特别是防范级别比较高的项目。
四、张力围栏张力围栏系统被设计为力学感应方式,周界由按一定张力平行拉紧的铁丝及立柱网组成,一般为每60米为一个防区,在每个防区的中间探测器柱上安装垂直采集信号铁线并与探测器连接。
探测器用信号导线与系统的控制中心连接。
当有入侵时,其作用力使现保持的平衡被破坏并被探测器感知到。
攀爬、切断、拉起以及对设备的破坏均可引发报警并经探测器通知系统控制中心。
张力围栏系统具有自平衡、连续设防状态特点,当周界拉紧铁线被破坏之后,系统在修复前,在新的自身平衡状态下仍能对下一次破坏进行报警。
1.1入侵报警系统(含紧急求助系统)1.1.1系统概述防盗报警器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
报警主机是接收前端探测器信号,并根据自身的设置,对防区的状态进行判断,作出相应行为的主要设备,同时也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系统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在安保控制中心准确显示出事地点,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本报警系统主要包含:报警主机:安装在一层消防控制中心报警防区:分布在各栋住宅围墙区域紧急救助点:安装在各楼层无障碍卫生间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各楼层无障碍卫生间及消防控制中心报警门磁:安装在各层机房及地下设备主机房1.1.2需求分析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应用在本项目的防盗报警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通过在重要的电梯厅前室、重要通道、房间等设置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紧急报警按钮,构成了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盗报警系统。
只要有人非法闯入,即会触发报警信息。
一方面,系统会自动把报警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可通过报警键盘和电子地图的显示确定报警定位;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的形式提醒值班人员的注意。
控制中心报警控制器,可通过键盘进行编程,可设置布、撤防密码,可显示报警方位,根据需要对不同的防区可以设置成群旁路、单旁路以及进入或退出延时等功能。
系统具有防破坏功能,在报警线路被切断、报警探头被破坏等情况下均能报警。
1.1.3系统组成本项目采用的防盗报警系统分为3部分,分别为前端部分、传输部分和中心部分。
防盗报警系统的前端设备选用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在系统布防后,一旦有人进入警戒区域,双鉴探测器立即将警情传送至安装在安保中心内的报警控制器。
在设防或不设防的时段,只要触动手动报警按钮,就会有报警信号传送到报警控制器。
报警控制器在接到报警信号后,随即在相应显示区域发出声光报警,指示报警防区,实现二级报警,同时联动相应区域摄像机,进行实时录像。
弱电八大周界防范系统的优缺点弱电八大周界防范系统是指通过利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结合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组成的一套综合安防系统,用于实现对建筑物、园区等周边范围的保护。
该系统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车辆管理系统、消防预警系统、对讲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八大周界防范系统的优缺点。
1.入侵报警系统优点:-高灵敏度:可以准确的检测到任何非法入侵行为,即使是微弱的信号也能及时报警,有效的防止了被盗财物和人身安全的威胁。
-高可靠性:采用了多种检测技术,如红外线、声波、磁性等,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入侵行为,且具有自动报警和区域划分等功能,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高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入侵报警系统进行扩展和调整,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需求。
缺点:-报警误差:在一些情况下,如温度变化、动植物的影响等因素可能导致误报警和虚报警的情况,需要人工进行确认和处理。
-成本较高:入侵报警系统的建设需要安装大量的探测器和传感器,购买和安装成本较高,且维护费用也较高。
2.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实时查看建筑物、园区等区域的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异常行为。
-证据保全:系统可以自动录制监控画面,提供有效的证据用于对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远程监控: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远程监控,方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监控区域的情况。
缺点:-隐私问题:部分人员可能对视频监控造成的隐私问题表示担忧。
-盲区问题:如果监控摄像头的布设位置不合理,可能会造成监控盲区,无法对所有区域进行全面监控。
-大容量数据存储:视频监控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专门的存储和处理,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
3.门禁系统优点:-灵活性:可以通过不同的身份验证方式,如密码、指纹、刷卡等,实现不同级别的门禁管控,方便灵活控制人员出入。
-安全性:门禁系统可以有效避免未授权人员进入建筑物,提高了物品和人员的安全保障。
周界报警施工方案1. 引言周界报警系统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设施或围栏的安全设备。
它通过安装在周围边界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检测潜在的入侵行为,并及时向安全人员发出警报。
本文档将介绍周界报警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组成、安装位置选择、传感器类型、警报通知和维护保养等内容。
2. 系统组成周界报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传感器:用于检测周围环境的变化,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微波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触发警报信号。
•警报设备:当控制器触发警报时,会发出警报信号,通常包括声音警报、灯光警报等。
•监控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周围环境,可以是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等。
3. 安装位置选择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对于周界报警系统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安装位置:•周围围墙或围栏上: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在围墙或围栏上,可以最大限度地监控周围的活动情况。
•入口和出口处: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在建筑的入口和出口处,以便及时检测和报警潜在的入侵行为。
•重要设施周围: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在重要设施周围,如电力设施、水源等,以保护这些关键设施的安全。
4. 传感器类型根据周界报警系统的需求和安全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感器类型:•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检测红外线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
•微波传感器:通过检测微波信号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
•震动传感器:通过检测周围环境的震动来判断是否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
•磁性传感器:通过检测周围磁场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单一类型的传感器,也可以组合多个类型的传感器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5. 警报通知当周界报警系统检测到潜在的入侵行为时,需要及时向安全人员发出警报通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警报通知方式:•声音警报:通过警报设备发出响亮的声音,吸引周围人员的注意。
•灯光警报:通过警报设备发出强烈的闪烁灯光,以吸引周围人员的注意。
弱电系统都包含什么内容?很多新手接触弱电行业时,都会出现一种困惑,那就是弱电究竟是什么?严格来说,按照电力输送功率的强弱划分为强电和弱电。
强电包括正常生活用电、照明用电、动力用电,交流22OV50Hz以上的电力。
弱电包括交流36V以下,直流24V以下的用电。
其实弱电也分为两个小部分,一个是电压等级上的供电,另一个是传输语音、图像及数据等信息的部分。
所以我们经常说的弱电技术涵盖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弱电技术所支持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
当前主要的弱电系统包含以下几个:1、楼宇自控系统一般楼宇自控系统采用集散控制方式,让系统管理者在中央控制室能够对整栋楼宇内的机电设备的监控及各种现代化管理。
可以对各个设备子系统进行合理调度,互相协调,在有序的状态下运行。
2、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保障整个弱电系统实现通信,同时能够适应目前的应用和将来的扩展,对于重要的部分需采用冗余备份来保障线路的万无一失,需要做到保护用户的一次投资,维护费用低,整体投资少的要求。
3、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网络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无论是满足高速传输数据,图像还是语音视频都离不开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支持。
4、安全防范系统这就是安防系统了,安防系统是一个大的集成系统,包括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周界防范系统等等。
5、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的功能有背景音乐广播,公共事务广播,突发事故广播等。
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场所都十分需要公共广播系统了。
6、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作为现代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保证了智能楼宇的完善信息化服务功能。
7、会议系统如今智能建筑中都会有会议场所,包括多功能会议室和面积较大的报告厅,需要在功能上满足数字会议管理和同声传译,灯光控制,会议扩声,视频显示等要求。
8、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智能建筑楼宇内采用的交换机都是高规格,高标准的全数字程控交换机,能够满足大楼内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的传输。
前言大家好,我是薛哥。
周界防范系统的应用很广泛,只要涉及到周界入侵防范的,都需要设置这个系统,有的设置电子围栏,有的设置主动红外报警,有的设置警戒摄像机等等,今天分享一套全面的周界防范系统设计方案,涉及到各个周界子系统,可以参考一下。
正文第一章周界防范子系统1.1系统概述周界防范主要在园区周界,如围墙、栅栏、树林、边界、河边等场景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一旦发现布防区域中的异常情况,系统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协助安保人员处理危机,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切实提高布放区域的安全防范能力,是园区安防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1.2系统设计1.2.1系统架构周界防范子系统由前端报警、传输网络、管理中心组成。
其中前端报警部分包括周界入侵探测器和防区脉冲主机以及报警主机。
报警主机到管理中心的传输网络可以是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无线信道(CDMA/GSM)、Internet网络等。
管理中心则有管理计算机以及相应软件组成。
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图1.周界防范系统架构图1.2.2业务流程周界防范的业务流程分为:当有活动目标进入布防区域时,检测设备开始检测活动目标,产生周界防范报警事件,并将事件上报给后中心平台;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报警系统接收到事件后,可进行事件查看,并通过平台的联动模块配置不同的联动方式。
其中,视频周界防范会将报警事件发到智能分析设备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有人后再上报给平台。
1.2.3前端探测器设计周界防范产品主要部署在室外周界,整个报警系统给的最外层防护圈,当有人员从外部闯入时,周界防范探测器将报警信号通过报警主机上传到监控中心,便于中心管理人员迅速处警。
目前,周界产品主要类型为红外对射、脉冲电子围栏、振动光纤、可见光视频周界相机、热成像相机、入侵安防雷达、激光扫描探测器等。
➢红外对射红外对射是目前技术最成熟、使用也最广泛的周界探测技术之一。
一对对射由一个红外发射机和一个红外接收机组成,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完全或部分遮断时产生报警信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for intrusion alarm systems englneeringGB 50394-200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0 7 年8 月 1 日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IAS)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譬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 报警状态alarm condition 系统因探测到风险而作出响应并发出报警的状态。
2.0.3 故障状态fault condition 系统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作的状态。
2.0.4防拆报警tamper alarm. 因触发防拆探测装置而导致的报警。
2.0.5防拆装置tamper device 用来探测拆卸或打开报警系统的部件、组件或其部分的装置。
2.O.6设防set condition 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警戒状态的操作。
撤防unset condition 使系统的部分或全部防区处于解除警戒状态的操作。
*AL-7480B周界防范报警系统应用方案海曼科技一、概述在安装有周界防范报警系统的情况下,窃贼或其它人员企图翻越围墙时,就会触发该区域的探测器,保安中心的防盗报警主机会立即报警,提醒保安人员的注意,并通过LCD中文显示屏显示窃贼所在方位,同时驱动继电器输出模块,控制模拟屏上相应的防区灯光,这时保安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将其抓获或吓跑。
针对这一特点,在区域周围安装室外主动红外探测器,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从而加强对区域全天候的安全监视,提高区域的安全防盗和保安管理的条理性。
全面提高区域的综合防范和管理水平,全面改善保安人员的工作条件,实现“人防加技防布下安全网”的目标和快速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二、系统设计说明该系统主要是在厂区的周边围墙附近安装了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实现周边防范。
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发送端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束到接收端。
如果有人翻越围墙,该红外光束将被遮挡,使接收端接受不到红外光束,这时向保安中心的报警主机发出报警信号,使警号发出报警提示。
而且接收端和发送端均带有防拆卸功能,如果被非法拆卸也会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的选型:探测器的数量是根据周边距离和形状来确定;探测器光束的多少的选择根据所防范的高度来确定。
为了使保安中心的管理人员迅速定位发出报警信号的探测器的位置,*8064为每个主动式红外探测器设置了防区编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报警主机的指示来确定发生报警的区域。
报警设备分布方式:1.报警中心a. *AL-7480B周界用报警主机2台;b. *AL-730中文液晶键盘2台c. *AL-7480-1A单防区扩展模块12个d. 主动式红外对射12对e.f. *024开关电源2个。
2.信号隔离及中继器根据实际情况,在每500m加一个中继器,2000m用3个。
3.周界报警a.负责通讯与接警中心通讯的单防区扩展模块;b.主动红外多光束对射探测器。
4.供电及电源周界报警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由中心对每对探测器及相应的防区扩展模块进行集中供电。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本标准所列条款作为《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中要害部位部分的扩充内容,凡未注明的引用文件,均出自该标准,并依据其最新版本执行。
2.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7008-20022.3《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7946-20083 总则3.1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应能提高民航空管系统要害部位的防入侵、抗冲击能力,提高对异常事件、突发事件的识别和处置能力,防止非法干扰事件,保障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3.2根据民航空管系统工作区域的对安全保卫的要求程度,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区域等级划分为三类。
3.2.1一类安全保卫区域区域、进近、塔台管制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区域(区管中心、塔台等。
3.2.2二类安全保卫区域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提供保障的雷达、通信、网络、气象、导航、情报设施等区域(站、台、气象楼、重要机房等。
3.2.3三类安全保卫区域办公楼及保管重要物品、重要凭证、现金、档案等场所。
3.3新建、改扩建的安全保卫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4 安全保卫区域的防范要求4.1 一类安全保卫区域4.1.1设置安保监控室,监控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其中塔台可视情况而定。
4.1.2设置围栏(墙,安装防攀爬设施。
4.1.3在主要进出通道配备防冲撞装置。
4.1.4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建筑物内重要部位安装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由保安监控室对闭路电视画面和报警系统进行监控。
4.1.5主要建筑物或核心工作区域安装防入侵报警系统、室内红外及微波探测报警系统、门禁系统。
4.1.6安装紧急报警按钮,且可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网。
4.1.7可配置电子巡更系统。
4.2二类安全保卫区域4.2.1设置围栏(墙,安装防攀爬设施、周界报警系统,凡无人值守部位,可增加弱电防入侵设施。
一. 前言依据开辟商的要求,我们建议花园式的住宅小区包括以下系统;1、2、周界红外线防盗系统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3、保安巡更管理系统;其中 1、2 依据开辟商要求, 3 项建议增加系统。
二. 技术方案2.1.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一、概述本系统的设置是为了让住户了解来访客人的状况,,通过对话和图像来确定是否让来人进门,为提高住宅的安全防盗实力和住户的安全以及免除客人来访时跑上跑下的麻烦,通常在单元楼栋门厅处设置了一道常锁的大门,住户可以运用钥匙或者密码〔或者非接触式IC 卡〕开锁进出,来访客人那末需通过门外的访客对讲机和住户对讲取得允许后才可以进入大门。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分: 1、非保全型可视对讲系统; 2、保全型可视对讲系统。
同时亦可分联网型和非联网型,当为联网型时小区内设置有管理中心,非联网型各楼栋为独立系统。
当系统设置为保全型对讲系统时,除可实现图象、对讲功能外,还可实现家庭内部防盗安全报警系统功能,是现代家庭成家立业的牢靠保障,使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灾难事故刚好得到限制,无论任何人当以非法方式进入室内,都将触发报警系统。
可实现就地报警及向管理中心报警。
本方案在系统器材的选型上本着以下三条原那末: (1)所选用的器材性能牢靠; (2)尽可能选择性价比优良的器材; (3)选择安装、施工简洁、修理保养便利的产品。
依据本工程的构造特点和容量要求,采用国产"sunrn"可视对讲系统,该系统安全、便利、牢靠,能最大限度地爱护住户的安全,是现代化建造的必选之品,是您安全防范的首选产品,同时该产品荣获国家住宅和居住环境工程中心评审为建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工程。
"sunrn"可对讲系统合用于多层、高层住宅、别墅群、酒店及公寓等,其公共出入口无需设警卫人员,来访者通过门口机〔SR-808A〕呼叫室内分机,室内分机〔SR-808F〕可显示来访者的图象,通话后在室内分机上按开门键,限制公共出入口大门电磁锁开启让来访者进入。
周界系统使用说明当周界各个防区准备好的情况下,布防操作(1234+2)当听到嘟”的一声后布防成功。
当出现警情时,报警继电器动作发出报警信号,并在键盘液晶屏幕上显示相应的防区,此时由监控中心通知巡逻人员进行实地查看并作撤防处理(1234+1)。
确认警情为真另做其他处理。
确认警情为假(即误报)由巡逻人员告知监控中心重新布防。
注意事项:围墙周边要定期检查树木的枝叶和它物遮挡等情况出现,避免频繁发生误报警的现象。
xx对讲系统使用说明一、分机使用:1、分机通话对讲及开锁:当住户有客来访分机发出铃声,并且分机屏幕显示来访人员图像。
住户可提机跟来访人员通话,通话期间按升锁键(按钮上有挂锁开启图样)”单元大门打开。
2、分机与管理中心联系:提机后按呼叫键”可与管理中心联系,当听筒出现回音表示呼通,等待管理中心摘机通话。
3、分机报警功能:紧急报警:住户直接按主卧室内安装的红色报警按钮可向监控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监控中心管理机会显示报警房号。
煤气报警:当有煤气泄漏时,煤气报警器将报警信号传至分机,分机会发出报警声音,如30秒内无人拆防并排除警情,分机会将报警信号传递至监控中心,主机会显示报警房号。
煤气报警需设防,详见分机说明书(分机包装内)。
二、单元主机使用:1、主机呼叫住户:主机直接输入住户的房号:如呼叫三楼一号就直接输入(0301)同时液晶屏幕显示相应的数字当听到有嘟”的长响后表示呼通。
2、主机呼叫管理中心:主机直接输入“0垢按“#®,管理主机空闲情况下显示屏幕显示你已经呼通管理处请稍等”字样表示你已经呼通等待通话。
三、围墙机使用:1、围墙机呼叫住户:围墙机在待机状态下,在围墙机上先输入栋号(两位)、单元号(一位)、楼层号(两位)、房号(两位),如呼叫一栋三单元三楼一号。
就直接用键盘输出(01301)。
2、围墙机呼叫管理中心:围墙机直接用数字键输入“00后按“#®即可呼叫。
视频监控系统一、开机:录像机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直接将在录像机后面板开关拨于“ 1位置即可开正常关机一登录录像机主菜单界面一打开管理工具一选择关闭系统。
周界入侵报警设备三安古德法院周界入侵报警工程案例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安全防范要求也在不断增高,因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成为人们安全防范的首要防线。
目前在周界防护监控报警应用系统中,主要采用的系统有振动光纤、泄漏电缆、脉冲电子围栏、刀片电子围、红外对射,激光对射、报警主机。
北京三安古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针对传统的周界入侵报警产品如红外对射、激光对射、报警主机等安装复杂、设备隐蔽性差、误报率高等缺点。
针对以上问题,利用现代的脉冲/刀片电子围栏、振动光纤、泄漏电缆优势,研发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能满足现代社会各种场所。
它具有室外无源、传感区域任意定址、可以野外敷设、抗电磁干扰强、能抗雷击电闪等优点。
在当代,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监测、测量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如煤矿、油库、石油管道、桥梁等敏感设施。
所以基于振动光纤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优缺点后,研发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它有效弥补了以前防入侵报警系统的不足,能实施全天候报警,具有高抗扰性,能实现科学定址,并且室外无源,能满足现在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传统的周界防范手段,如:红外对射、激光对射等,已经不能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研究适应时代的周界入侵报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将传统的周界防范的物理管理办法上升到智能化,从而有效提高周界入侵的效率。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红外线对射器、激光对射、微波探测器、振动光纤、泄漏电缆、等多种周界防入侵设备。
这些传感器主要缺点是受气候干扰大,误报、漏报率高等缺点。
虽然光纤干涉型的出现克服了上述缺点,但由于其原理,不能对入侵报警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而以光纤栅传感技术为基础的振动光纤、泄漏电缆、电子围栏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不仅保留了光纤振动传感器的抗电磁干扰、传输速度快、距离远等优点,还克服了其它产品不能精确定位的缺点。
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误报和漏报率低等优点。
并且,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能与现代通信设备高度融合,易于构建大范围、长距离的网络型传感。
以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为基础的入侵报警系统能在探测率、误报率、漏报率三个界定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上满足人们应用中的需求。
目前基于光纤光栅振动振动光纤、泄漏电缆、刀片电子围栏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机场、油库、核电站、军事基地、监狱、住宅、银行、石油管道等地方。
因此,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主要有如下几种脉冲/刀片电子围栏(三安古德工程案例图)高压电子围栏作为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被大量使用在居民住宅小区中。
电子围栏是一种实体防护设施,对入侵者有阻挡作用。
其主要由脉冲主机和围栏两部分组成,通常是通过脉冲主机通电后,发射端口向前端围栏分别发射高压低频正脉冲和高压负脉冲或者低压脉冲。
在前端围栏上形成回路后,再把脉冲送回到主机接收端口,如果有人攀爬、扯断电子围栏,造成电子系统回路开路,或者在攀爬中造成电子围栏线路短路,主机将产生报警。
电子围栏的特点是操作简单。
但其不足之处是误报率太高,且易对人体的身体造成影响。
泄漏电缆泄漏电缆入侵报警系统是的基本原理是将装有高强度的信号发生器和接收器的两根电缆平行埋入地下,两根平行电缆间形成电磁探测区,两根电缆之间的电磁能的电磁耦合对扰动非常敏感。
泄漏电缆的设计关键是内导体、外导体、绝缘体和外护套的结构尺寸、材质、结构均匀性、空气介质比率、蔽形式和光电覆盖率等。
其主要电气特性是内、外导体直流电阻、分布电容、电感电阻比、传输衰减、耦合效率、表面转移阻抗及其特性因为实际应用的图片此设备对应用场合要求偏高。
振动光纤振动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研究现状振动光纤在周界入侵报警系统主要作用的以光纤为基础的光纤传感器。
由于光纤是无源的,不需要供电,因为铺设方便、灵活、安全,并且可以做到高隐蔽性。
易于融入周围环境;同时它还具有对外无信号辐射,防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和耐腐蚀,抗外界环境和温度的变化能力比较强。
可在室外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正常地进行二十四小时的防范工作,使用寿命可以长达20年以上;除此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光纤的分布式传感原理,增大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信息采集量。
这些特点使得周界安防工作得以进入一些以前不曾进入的领域,如长距离、大范围,水中、地下布防等;从而使光纤传感器为基础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作用范围大幅度的提高。
光纤温度传感器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室外无源且安全性高是光纤类传感区别于电类传感器的本质特点。
正因为光纤传感器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在利用光纤温度传感器时,可将其用在油库、石油管道、机场、核电站、高压电缆以及化学工业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区域。
在当今社会中,石油以及化学工业中使用光纤温度传感器非常普遍,包括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品和石油的仓库以及石油的输送管道测度监测;使用光纤温度传感器监测电力系统领域主要包括:检测高压电缆表面的温度、各种电力工程管道、火力发电厂的加热发电系统、发热量较大的变压设备和发电设备振动光纤以光纤传感技术为基础的光纤应变传感器的因为有质量轻、体积小、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并且能实时监测等优点,因而应用领域亦非常广泛。
主要包括桥梁、隧道、煤矿、大坝以及高层办公建筑和精细结构中,对它们进行长期的应力监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光纤应变传感器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人防工程(大坝)、国防工程、基础设施(大型体育场)、民用结构(大型民用住宅)等建筑在长期的使用中,总会碰到诸如材料的老化、外部环境的不断侵蚀等问题。
使这些建筑成为人们生活中灾难性事故的重大隐患,因而不管是对它们进行短期的测试监测,还是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都非常重要。
而振动光纤的灵敏度高、能实时监测的特点使它在这些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界入侵报警工程案例图振动光纤如今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如国境线、工业管道沿线、重要场所、住宅小区以及桥梁,都可以感受到光纤振动传感器给我们带来的。
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强、实时监测、可以精确定位等优点,让振动光纤在周界入侵报警这个监控领域,具有其它传感器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管线安全,可以发现管线设施的潜在隐患,并且能精确定位,使工作人员能提前对管道进行相应维护;再如周界防范,可用于家庭、学校、住宅、重要机关、金融重地等场所,即时发现外界入侵;并且,光纤振动传感器可以应用到在地震和海啸检测方面。
(2)振动光纤类型在当今社会中,光纤传感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而类型也非常多。
根据测量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点式光纤传感器、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全分布式光纤传器;而根据所要测量物理量的不同,又可以将光纤传感器分为光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光频率调制光纤传感器、光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以及光偏振调制光纤传感器等四类型;但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来区分,则可以将光纤传感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基于干涉原理的光纤传感器通常状况下,点式传感器多采用光纤的干涉传感原理,这是因为的信号的长距离传送过程中,对光源的色散要求非常高。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器的输出高度可以达到KHz级别,因而可以有效解决光纤干涉传感技术的长距离传输问题。
并且,当我们在应用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中使用赛格纳克结构的时候,因赛格纳克结构中的光路采用的是对称性结构,因而大大降低了对光源的要求,所以对长距离的干涉传感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基于干涉传感原理的光纤由于在光纤传感过程中,光纤上的每一点且在测量正向光信号的变化过程中,信哭界入侵报警系统的传感器来使用时,可以在传感监测距离上也更具有优势。
基于干涉原理的光纤传感器采用的调制方法是相位调制型,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光信号的长距离传输过程中,正向传输的光信号和干涉仪沿线的相位累积使得报警处的精确定位成为了其发展障碍。
根据报道的资料,国外的学者通过将光路进行重新设计,依靠使用长程迈尔逊、马赫.增德尔和赛格纳克等干涉结构,进行重新混合设计,使其共享光纤线路,依靠延时技术,形成光程差效果,再将检测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来确定测量的物理量,得到我们所要的数据,2)基于后向散射技术的光纤传感基于后向散射技术的光时域反射光纤传感器已经很成熟,并且已有大量实用案例。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光进入光纤后产生后向散射光,其中包括与泵浦激光相同波长的弹性散射光一瑞利散射光,以及与泵浦激光波长不同的非弹性散射光一喇曼散射光和布里渊(Brillouin)散射光。
这些散射光的物理特征量(光强、偏振态、频率等)将随着外界环境干扰而改变,再结合光时域反射技术由回波时间确定外界环境干扰发生的位置,由此获得待测参量的空间分布。
2)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光纤传感器为波长调制的光纤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波长变化量的检测来测量外界变化量,由于其检测对象为波长,因此测量结果不受传感系统中光功率变化的影响,适用于长期探测。
FBG型光纤传感器测量范围极为广泛,可以测量多达七十余种变化量,但目前主要使用在温度、应力以及振动等物理参量进行测量,是复合型传感器的最佳选择。
并且,由于FBG型传感器具备体积小、动态范围大、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因而发展前景很好。
目前基于FBG的光纤传感器在实用时,主要采用复用方式,因为FBG是一种准分布式传感器,通常采取分布式结构来扩大监测范围,来减少监控盲区。
在复用模式下,所有FBG传感单元共用有源设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以光纤光栅为基础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应用的是振动光纤。
基本过程是:当有外界作用力(如:挤压、振动)作用在装有光纤振动传感器的电缆上时,光纤中的光强度将随外界扰动而变化。
外界振动对光纤中的光通量的影响主要是微弯损耗,即由光纤的几何不均匀引起的,这种不均匀引起的损耗主要以散射模式和耦合模式出现。
经解调仪对信号进行解调,进而对解调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在上位机上显示出外界入侵的情况。
光纤传感技术的光纤光栅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点是抗电磁干扰、传输速度快、距离远、能精确定位,并且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误报和漏报率低。
新一代周界入侵报警设备与各种传统界入侵报警设备相比,具有一系列的优势:(1)结构非常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少;(2)适合各种场合,尤其适合于埋入地面和墙;(3)灵敏度高,监测距离长,且可以精确定位;(4)抗电磁干扰、抗外界环境和温度变化能力强,并且抗腐蚀,可在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正常地进行二十四小时的报警防范工作;(5)可复用性强;(6)光纤价格已很低,用于长距离探测有一定的价格优势;(7)安全性比较高;因光纤自身不带电,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也是无源的,用于周界安防时,对人或动物没有危险;(8)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