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 格式:ppt
- 大小:505.00 KB
- 文档页数:56
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中心内容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
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体现为商品质量,商品质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高低的尺度。
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2.举例说明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综合题)一、生产过程中的诸因素(一)市场调研与开发设计(二)原材料质量(三)生产工艺和设备(四)成品检验与质量控制(五)商品包装二、流通过程中的诸因素(一)运输(二)仓储(三)销售服务三、使用过程中的诸因素(一)商品的安装(二)商品的使用(三)商品的保养3.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三全一多样)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2.全员的质量管理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5.PDCA法的意义和特点(1)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2)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4个阶段、8个步骤。
①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②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③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④统计的工具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
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七种工具"。
名词解释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商品学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用其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
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形成。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商品分类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将管理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以所选择的适当的商品基本特征作为分类标志,逐次归纳为若干个范围更小、特质更趋一致的子集合体(类目),从而使该范围内所有商品得以明确区分与体系化的过程。
2.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特定商品项目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3.商品编码是指根据一定规则赋予某个商品项目以相应的商品代码的过程。
4.商品条码商品条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标识代码的条码。
5.商品目录商品目录是指在商品分类和编码的基础上,用表格、文字、数字和字母等全面记录和反映商品分类体系的文件形式。
第三章商品品种1.商品品种指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者是指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
2.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由商品交换而产生的存在于同类商品使用价值中的社会必要标准及其对生产者的反作用,就称为商品使用价值规律。
大学商品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商品的流通过程B. 商品的使用价值C. 商品的价值D. 商品的质量答案:B2. 商品质量的基本属性是()。
A. 适用性B. 安全性C. 经济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商品分类的依据是()。
A. 商品的用途B. 商品的原材料C. 商品的生产方式D. 商品的流通方式答案:A4. 商品编码的目的是为了()。
A. 便于商品的识别B. 便于商品的储存C. 便于商品的运输D. 便于商品的分类答案:A5. 商品标准的作用不包括()。
A. 规范商品的生产B. 指导商品的消费C. 促进商品的流通D. 增加商品的成本答案:D6. 商品包装的主要功能是()。
A. 保护商品B. 便于商品的运输C. 提高商品的附加值D. 以上都是答案:D7. 商品检验的方法不包括()。
A. 感官检验B. 物理检验C. 化学检验D. 心理检验答案:D8. 商品寿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 引入期B. 成长期C. 成熟期D. 衰退期答案:D9. 商品的售后服务不包括()。
A. 商品的维修B. 商品的退换C. 商品的保养答案:D10.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推理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商品质量B. 商品标准C. 商品分类答案:ABCD12.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
A. 适用性B. 安全性C. 可靠性D. 经济性答案:ABCD13. 商品分类的原则包括()。
A. 科学性B. 系统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D14. 商品包装的类型包括()。
A. 运输包装B. 销售包装C. 工业包装D. 礼品包装答案:AB15. 商品检验的依据包括()。
A. 商品标准B. 合同规定C. 法律法规D. 行业规范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个领域。
资本论第一章读书笔记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1.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它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例如衣服可以保暖、遮体,食物可以充饥等。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种商品也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构成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马克思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它与人类的具体劳动相联系。
2. 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价值实体: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例如,生产一把椅子和生产一张桌子的具体劳动虽然不同,但都耗费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形成了价值。
- 价值量: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例如,如果生产一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那么该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降低;反之,如果生产一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其价值量就会提高。
-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二者共处于商品这个统一体中,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另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矛盾的,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价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取价值,就必须将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商品学复习资料10级市营本科二班郭进宝1.德国约翰.贝壳1793—1800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
2.商品学的研究方向:一个是技术论商品学,代表是维次纳的《商品学鉴定》;一个是经济论商品学。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4.商品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应该以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
5.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可延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
6.商品分类的方法:一.线分类法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性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的应用习惯,既对手工处理有好的适应性,有便于计算机处理。
二.面分类法。
7.商品代码,《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系统》(HS),《主要产品分类》(CPC),《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8.商品代码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
9.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简明性,层次性,可扩性,稳定性,统一性和协调性。
10.《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可运输产品》(GB/7635.2-2002)。
11.见课本27页表2-5。
12.长城葡萄酒EAN/UCC-13代码是6901009904747,6901009是厂商识别代码,690是前缀码,90474商品项目代码,最后7是校验码。
13.店内条码,(GB/T18283-2008)将其定义为:前缀码为20~24的商品条码,用于标识商店自行加工店内销售的商品和变量零售商品。
14.见课本表2-19.15.中国标准书号的构成。
EAN.UCC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
16.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结构格式:ISSN XXXX-XXXX。
17.见课本图2-20.18.国际上通行的商品目录。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主要产品分类》(CPC)。
19.酒和茶的知识点。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色毛峰,庐山云母,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商品学练习答案(参考)第一章实训1.基础训练1, 填空题(1) 实物商品的整体一般是由核心商品、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三部分构成。
(2)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3) 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与品种。
(4) 商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科学实验法、现场实验法、技术指标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
(5) 商品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研究方向技术商品学、经济商品学。
2, 名词解释现代商品整体概念:实物商品的整体一般是由核心商品、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三部分构成。
核心商品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某种用途的功能,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
有形附加物是指实物商品体本身。
如商品的材料、结构、外观、商标、包装、标志等。
无形附加物是消费者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
如送货、免费安装、售后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等。
3, 简答题(1) 举例说明如何理解实物商品的整体构成?以手机为例:核心商品为提供通话服务等,有形商品表现为品牌、手机的造型、手机的颜色等,无形商品表现为手机的三包服务退换货、维修保障等。
(2) 简述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木范畴。
商品的价值范畴由有关经济类学科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范畴主要由商品学来研究。
商品的使用价值构成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要研究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等商品的自然属性,也要研究商品的经济性、民族性、时尚性等社会经济属性。
(3) 简述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围绕商品质量和品种,商品学研究的具体内容还包括商品成分、结构、性质、生产工艺、功能、质量要求、检验评价、包装、储运与养护、使用和维护等。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商品与人、商品与社会、商品与环境等内容。
(4) 联系实际分析学习商品学的重要性。
可以从工作岗位需要如商品销售、储存;从学习角度,为相关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从消费者角度,增加消费者知识教育,培养科学消费意识,保障消费权益等。
商品学重点整理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商品的特征1.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2. 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3. 为交换而生产,而且必须通过交换达到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通过市场交换,进而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一种特指范畴的产品? 使用价值一般是指物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价值。
? 使用价值的本质: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表示物为人而存在。
? 物及其属性本身还不是物的使用价值,物和它的属性只是物的使用价值的载体和客观基础。
二、商品使用价值? 广义概念(商品学研究对象)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 狭义概念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的结构系统(*)1、静态系统满足需求的性质:物质、精神(文化)使用价值;主体的社会层次:个人、社会使用价值;客体的层次:个体、群体使用价值;客体发生作用的地位:主要、次要使用价值;实现的客观依据:现实、潜在使用价值2、动态系统首先在交换过程中实现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最后在消费过程中实现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三、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1、研究对象? 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2、研究内容? 在质的方面,其内容主要通过商品质量来体现。
? 在量的方面,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商品品种来体现。
? 中心内容是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3、任务a) b) c) d)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四、学习商品学作用和意义一是对于自身消费的有用性,二是对于企业就业的有用性第二章商品质量一、质量定义: 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1、商品质量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商品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质量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商品学中所研究的商品质量是一个全面的商品质量2、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同样的产品比质量,同样质量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服务。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商品学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与使用价值实现规律的应用科学。
商品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实现涉及商品的生产和开发,与自然科学关系密切,同时又涉及商品的流通和消费,与社会科学关系密切。
商品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商品学是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经济管理科学相交叉、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开发、形成、维护、评价和实现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
因此,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应用学科,它不仅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电子学、工艺学、农艺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且与营销学、物流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社会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也有着交叉渗透与互补的关系。
因此,商品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二、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研究的客体是商品。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实现规律的一门科学。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其消费(使用)者的有用性或效用,是由商品本身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决定的,如粮食可充饥,衣服可御寒,钢铁可制造器械等。
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要研究商品的外形、结构、成分、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物理学性质等商品的自然属性,还要研究商品的流行性、时代感、地区性、民族性和经济性等社会经济属性,满足人和社会在商品方面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经验的不断丰富而陆续被发现。
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同一种商品也会出现不同的使用价值。
例如:我国食品由单纯要求营养卫生、色香味形,变为既要讲究营养卫生、色香味形,又要追求强身健体和饮食文化;服装衣料由厚实保暖,转变为重视款式品牌等。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的概念。
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运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学说指导商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对发展我国商品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
三、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学研究内容是由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
1: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2: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的规律。
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用商品质量来衡定的。
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3: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具体内容是与商品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生产工艺,工作原理,功能用途,分类品种,质量要求,检验评价,使用维护等。
4:与商品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生产工艺、工作原理、功能用途、分类品种、质量要求、检验评价、使用维护等。
5:商品质量:商品满足规定或者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6:食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1),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包括食品的营养成分,可消化率,发热量。
(2),食品卫生无害性,不应有或不能含有超过允许限量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等。
(3),色香味形俱佳。
7:商品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检验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
8: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9:PDCA循环——戴明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
PADC循环基本工作:(1),计划阶段。
(2)执行阶段。
(3)检查阶段。
(4)处理阶段特点:(1)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
(2)爬楼梯。
(3)关键在“处理”阶段。
10:商品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1)排列图法,用与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问题(2)因果分析图,用于分析各种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3)直方图法,确定什么地方进行质量改进(4)控制图法,区分质量波动是由偶然还是系统原因(5)散布图法,商品的质量与影响质量的关系(6)调查图法,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分析事故原因。
11:商品检验的形式:a.根据检验有无破坏性,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两种形式。
大专商品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商品的流通过程B. 商品的交换过程C. 商品的使用价值D. 商品的生产过程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商品学研究的内容?A. 商品质量B. 商品包装C. 商品定价D. 商品设计答案:C3.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项?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案例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4. 商品学中,商品质量的标准通常由以下哪项决定?A. 消费者需求B. 企业标准C. 国家法规D. 行业规范答案:C5. 在商品学中,商品的分类通常基于什么?A. 商品的用途B. 商品的原材料C. 商品的生产工艺D. 商品的销售渠道答案:A6. 商品学中,商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B. 研发期、生产期、销售期、淘汰期C. 引入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D. 研发期、生产期、成熟期、淘汰期答案:A7. 商品学中,商品的包装设计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包装材料B. 包装成本C. 包装的环保性D. 以上都是答案:D8. 商品学研究中,商品的定价策略通常包括哪些方法?A. 成本加成定价B. 竞争导向定价C. 消费者导向定价D. 以上都是答案:D9. 商品学中,商品的售后服务包括哪些内容?A. 商品维修B. 商品退换C. 商品保养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在商品学中,商品的促销活动通常包括哪些形式?A. 打折促销B. 赠品促销C. 广告促销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商品学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原材料的质量B. 生产工艺C. 产品标准D. 消费者偏好答案:ABC2. 商品学研究的商品分类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按用途分类B. 按原材料分类C. 按生产工艺分类D. 按销售渠道分类答案:ABC3. 在商品学中,商品的包装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保护商品B. 方便运输C. 便于识别D. 环保要求答案:ABCD4. 商品学中,商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产品开发B. 市场推广C. 产品维护D. 产品淘汰答案:ABCD5. 商品学中,商品的促销策略包括以下哪些形式?A. 价格折扣B. 捆绑销售C. 限时优惠D. 会员积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科学,它不涉及商品的流通过程。
商品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讲解全集第1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关键概念(1)商品学:商品学以商品客体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
(2)商品:商品是指用来交换,并能满足人们和社会某种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一种特指范畴的产品。
(3)商品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效用,即有用性。
(4)通用商品:通用商品是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结合,具有广义商品的概念,是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即商品是由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构成的完整商品。
(5)硬件商品:硬件商品一般是指有形的商品体,例如,微机的主机。
简答题1.我国商品学的发展过程历经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观点和学术主张是什么?答:(1)我国商品学的发展过程历经了三个阶段:1)商品学的萌芽阶段;2)商品学的创立和发展阶段;3)商品学的全面质量观阶段(2)每个阶段的基本观点和学术主张是:1)萌芽阶段:这些学科商品学从内容看趋近于商品学体系,但并未系统化、理论化,只是处在商品学的萌芽阶段;2)创立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商品学的研究范畴,还只限于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研究,还不是全面的商品质量观;3)全面质量观阶段:不少学者普遍认为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商品质量应包含商品的明确质量和隐含质量,商品的有形质量与无形质量,商品的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商品质量应是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从而使商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商品学进入全面质量观阶段。
这个阶段还将不断深化完善。
2.国际商品学界的主要学派及我国商品界属于哪个学派?其基本学术主张是什么?答:(1)当今世界商品学界存在着三大学派,即技术学派、经济学派和融合学派。
1)技术学派:主张从自然科学方面研究商品学;2)经济学派:主张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商品学;3)融合学派:主张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来研究和评价商品的使用价值。
(2)我国商品界属于融合学派,进入全面质量观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