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的建设标准与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7
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相关要求医疗器械是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而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合规要求也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相关要求进行探讨。
一、场地选址要求1.环境条件: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远离工业区、噪音密集区等污染源,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
场地周围的环境应无异味、无尘、无腐蚀性气体等。
2.通风要求: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有效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等污染物。
3.温度和湿度: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一般来说,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温度应在20℃~25℃之间,湿度应控制在45%~65%。
二、场地布局和建筑要求1.生产区域: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划分为不同的生产区域,确保不同的生产过程互不干扰。
例如,应设置原料存放区、生产操作区、成品存放区等。
2.通道和出入口: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设置合理的通道和出入口,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流程的畅通。
3.地面和墙壁: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地面和墙壁应平坦、光滑、易于清洁,以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4.采光和照明: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采光和照明条件,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效果和产品质量的视觉检验。
5.消防要求: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设置灭火器、疏散通道等消防设施,以确保员工在应急情况下的安全。
三、设备设施和清洁要求1.设备设施: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配备适用于生产需要的设备和设施,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检测设备以及必要的辅助设施。
2.清洁要求: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保持良好的清洁状况,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生产区域和操作台面应该保持整洁,并定期进行清理,以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安全要求1.防护设施: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设施,包括防护网、安全警示标识、防护服等,以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2.员工培训: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进行相关的员工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011 年实施的《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生产质量体系管理规范》,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目前部分企业洁净产房建设不够规范。
综合众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生产及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现提出洁净厂房的建设要求如下:、目前涉及的标准和工作文件1、YY 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2、YY/T 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第1 部分:通用要求;3、YY/T 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第2 部分过滤;4、GB 50457-2008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5、《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中附录A;6、《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835 号);7、《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836 号)。
二、选址的要求1、厂址选择时应考虑:所在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良好,至少没有空气或水的污染源,还宜远离交通干道、货场等。
2、厂区的环境要求:厂区的地面、道路应平整不起尘。
宜通过绿化等减少露土面积或有控制扬尘的措施。
垃圾、闲置物品等不应露天存放等,总之厂区的环境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
3、厂区的总体布局要合理:不得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区,特别是洁净区有不良影响。
三、洁净室(区)的布局要求按照YY 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附录B 中无菌医疗器械器具生产环境洁净度级别设置指南来设置洁净度的级别。
洁净室(区)设计中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1、按生产工艺流程布置。
流程尽可能短,减少交* 往复,人流、物流走向合理。
必须配备人员净化室(存外衣室、盥洗室、穿洁净工作服室及缓冲室)、物料净化室(脱外包间、缓冲室和双层传递窗),除配备产品工序要求的用室外,还应配备洁具室、洗衣间、暂存室、工位器具清洗间等,每间用室相互独立,洁净车间的面积应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与洁净厂房的建设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医疗服务品质的追求,无菌医疗器械作为医疗领域的重要一环,其生产和洁净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设一个符合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的洁净厂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洁净厂房的建设过程、所需的设备和技术以及其它方面进行探讨。
一、洁净厂房的建设过程洁净厂房的建设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要确定洁净厂房的规模和用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当的建筑面积和高度。
其次,要确定符合无菌要求的施工材料和装饰材料,如地板、墙面、天花板等。
这些材料需要具备抗菌性、易清洁和耐腐蚀等特点。
接着,需要分析洁净厂房的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
根据这些要求选择适当的通风、空调和净化设备。
最后,要进行洁净厂房的验收和监督,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二、洁净厂房所需的设备和技术三、洁净厂房的其他要求除了建设和设备方面的要求外,洁净厂房还需要符合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要设立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其次是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规范。
此外,还要加强工作环境的监测和维护,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总之,建设一个符合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的洁净厂房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并配备适当的设备和技术。
同时,还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可靠。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相关要求一、引言医疗器械生产是一项重要的行业,关乎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为确保生产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相关要求。
二、建筑要求1. 场地选址: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选择在市区或工业园区,便于交通运输和货物配送,同时要考虑环境卫生和噪音污染等因素。
2. 建筑面积: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建筑面积应根据生产规模合理确定,满足设备的布局和操作的需要。
同时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流动和物流流程。
3. 建筑结构: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建筑结构应稳固牢固,能够承受生产设备和人员的负荷,并具备良好的防震和防火性能。
4. 建筑高度: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建筑高度应满足设备的需要,保证设备的安装和维修的便利性。
5. 空调通风: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空气质量要求高,要有良好的通风和空调系统,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和稳定。
三、人员要求1. 员工数量: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根据生产规模确定员工数量,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员工培训: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员工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3. 劳动保护:医疗器械生产场地要配备完善的劳动保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自动消防系统、紧急疏散通道、劳动防护用具等,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四、设备要求1. 设备配置: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根据生产需要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线、清洗设备、灭菌设备等,确保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2. 设备维护: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设备清洁: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设有专门的清洁工作区域,要求员工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保证生产环境的洁净和无菌。
五、办公区域要求1. 办公条件: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应配置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办公设备和家具,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员工的劳动强度。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都有哪些要求?车间环境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必须建立在洁净、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为了保证生产环境的洁净,车间应当实施封闭式管理,除了必要人员,任何人均不得随意进入车间。
车间内应当配备满足生产需要的水、电、气等设施,并且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保证生产车间内的卫生。
车间设备要求医疗器械的生产需要使用到各种智能化的设备,因此车间内的设备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设备应当能够实现精准、稳定的生产过程控制2.设备应当有完善的安全装置,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3.设备应当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保证生产数据的准确性4.设备应当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方便生产人员使用和维护车间人员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车间需要配备正式的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每个员工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
车间应当设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保证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
医疗器械生产的特殊性质,需要车间内的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承担起保证医疗器械生产质量和安全的重要责任。
生产质量控制要求由于医疗器械生产的特殊性质,生产车间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从生产的每个环节,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的成品检验,都应当有完善的质量控制程序。
车间应当建立两套备件管理制度,一个是工作备件,包括工装、量具等,另一个是易损件,如灯管、轮毂等。
生产车间还应当建立健全的产品统计和报告机制,及时把生产数据、管理数据及质量控制数据进行统计,为后续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安全环保要求医疗器械生产需要使用到各种化学试剂和精密仪器,因此车间内的环保措施也应当得到保证。
在生产过程中,车间应当严格划分化工区域、储存区域和生产车间区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车间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标准和应急预案,并多次组织演练,加强环境污染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相关要求一、场地选址和规模1. 需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场地,并获得相关审批和许可。
2. 场地应有足够的面积,以满足生产设备、原材料存放、生产操作、人员流动等各项要求。
3.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的不同,确定场地的合理规模。
二、场地布局和设施要求1. 布局应合理,按照物料流向和生产流程进行规划,确保物料和产品的流动顺畅。
2. 需有与生产过程相适应的设施,如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等。
3. 设备间应设置适当的防尘、防静电措施,保证生产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三、环境管理和生产操作要求1. 应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废弃物处理设施,以确保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化。
2. 应有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的空气洁净度控制系统,以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符合规定标准。
3. 不同生产操作区域应有明确的分隔,避免交叉污染,并有相应的工艺管控措施。
4. 工作人员应经过严格的培训,了解生产操作规范,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四、安全管理和设备要求1. 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消防安全要求,进行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2. 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且设备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需要设置相应的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正常运行。
五、质量管理和记录要求1. 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程序、质量检测方法等。
2. 应建立数据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检测结果。
3. 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和整改措施,确保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出厂。
以上是医疗器械生产场地的相关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以上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以确保生产的医疗器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的建设标准与要求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2011年实施的《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生产质量体系管理规范》,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目前部分企业洁净产房建设不够规范。
综合众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生产及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现提出洁净厂房的建设要求如下:一、目前涉及的标准和工作文件1、YY 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2、YY/T 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第1部分:通用要求;3、YY/T 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第2部分过滤;4、GB 50457-2008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5、《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中附录A;6、《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835号);7、《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836号)。
二、选址的要求1、厂址选择时应考虑:所在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良好,至少没有空气或水的污染源,还宜远离交通干道、货场等。
2、厂区的环境要求:厂区的地面、道路应平整不起尘。
宜通过绿化等减少露土面积或有控制扬尘的措施。
垃圾、闲置物品等不应露天存放等,总之厂区的环境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
3、厂区的总体布局要合理:不得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区,特别是洁净区有不良影响。
三、洁净室(区)的布局要求按照YY 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附录B中无菌医疗器械器具生产环境洁净度级别设置指南来设置洁净度的级别。
洁净室(区)设计中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1、按生产工艺流程布置。
流程尽可能短,减少交*往复,人流、物流走向合理。
必须配备人员净化室(存外衣室、盥洗室、穿洁净工作服室及缓冲室)、物料净化室(脱外包间、缓冲室和双层传递窗),除配备产品工序要求的用室外,还应配备洁具室、洗衣间、暂存室、工位器具清洗间等,每间用室相互独立,洁净车间的面积应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相关要求1.车间布局: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应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各功能区域应独立设置,工作流程应从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区域开始,逐渐向洁净度要求较低的区域进行。
2.空气洁净度: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的空气洁净度应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根据医疗器械的不同级别和特性,车间应配置相应的空气净化设备,如高效过滤器、粉尘收集器等,以保证空气质量和洁净度。
3.温湿度控制: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持生产环境稳定。
通常,温度要求在20~25℃范围内,湿度要求在45%~60%范围内。
温湿度的控制可以通过空调系统、加湿器、排湿器等设备进行。
4.噪音控制: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噪音,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听力和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采用低噪音设备、隔音材料和噪音吸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水平。
5.电气安全: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6.照明要求: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的照明应充分、均匀,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视觉舒适和操作精准。
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清洁和更换灯具。
7.消防安全: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应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设置逃生通道和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以应对突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8.车间清洁和消毒: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尘埃、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积累。
清洁工作应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使用经批准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9.人员要求: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培训,熟悉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洁净车间的相关要求。
此外,他们还应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如穿戴洁净工衣、戴帽、戴口罩等。
10.物料和设备管理: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应具备合理的物料和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物料采购、入库、出库、使用和库存管理。
物料和设备应分类存储,避免交叉污染和混乱。
各类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要求是什么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要求主要涉及产品设计和制造、生产环境和设备、生产过程和控制等方面。
下面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介绍。
产品设计和制造要求:1.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无菌医疗器械来说,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无菌性良好的材料,其次要确保材料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2.设计合理的结构:无菌医疗器械的设计应尽量简洁,减少盲区,避免死角,便于清洗和消毒,确保产品表面光滑并无刺激物质。
生产环境和设备要求:1.洁净生产环境: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应在洁净室环境中进行。
洁净室应具备适当的温湿度、空气洁净度和流速控制,确保空气中的微生物和颗粒物的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合适的设备选择:生产无菌医疗器械需要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设备和工具。
设备应具备必要的功能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要求。
生产过程和控制要求:1.物料控制: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需要对物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对物料进行鉴定和检测,确保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生产工艺控制:制定和实施适当的生产工艺,包括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
4.现场净化处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空气、水、工具和设备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保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
此外,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还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监管要求,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对于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说,还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如先进的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确保产品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2011年实施的《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生产质量体系管理规范》,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目前部分企业洁净产房建设不够规范。
综合众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生产及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现提出洁净厂房的建设要求如下:
一、目前涉及的标准和工作文件
1、YY 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2、YY/T 0567.1-2005 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第1部分:通用要求;
3、YY/T 0567.2-2005 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第2部分过滤;
4、GB 50457-2008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5、《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中附录A;
6、《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835号);
7、《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836号)。
二、选址的要求
1、厂址选择时应考虑:所在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良好,至少没有空气或水的污染源,还宜远离交通干道、货场等。
2、厂区的环境要求:厂区的地面、道路应平整不起尘。
宜通过绿化等减少露土面积或有控制扬尘的措施。
垃圾、闲置物品等不应露天存放等,总之厂区的环境不应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造成污染。
3、厂区的总体布局要合理:不得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生产区,特别是洁净区有不良影响。
三、洁净室(区)的布局要求
按照YY 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附录B中无菌医疗器械器具生产环境洁净度级别设置指南来设置洁净度的级别。
洁净室(区)设计中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
1、按生产工艺流程布置。
流程尽可能短,减少交*往复,人流、物流走向合理。
必须配备人员净化室(存外衣室、盥洗室、穿洁净工作服室及缓冲室)、物料净化室(脱外包间、缓冲室和双层传递窗),除配备产品工序要求的用室外,还应配备洁具室、洗衣间、暂存室、工位器具清洗间等,每间用室相互独立,洁净车间的面积应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2、按空气洁净度级别,可以写成按人流方向,从低到高;车间是从内向外,由高到低。
3、同一洁净室(区)内或相邻洁净室(区)间不产生交*污染1)生产过程和原材料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相互影响;
2)不同级别的洁净室(区)之间有气闸室或防污染措施,物料的传送通过双层传递窗。
4、空气净化应符合GB 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第九章的要求。
洁净室里的新鲜空气量,应取下列最大值:1)补偿室内排风量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新鲜空气量;2)室内没人新鲜空气不应小于40立方米/h。
5、洁净室人均面积应不少于4㎡(除走廊、设备等物品外),保证有安全的操作区域。
6、如属体外诊断试剂的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
其中阴性、阳性血清、质粒或血液制品的处理操作应当在至少万级环境下进行,与相邻区或保持相对负压,并符合防护要求。
7、应标明回风、送风及制水管道的走向。
济南欧凯净化设备公司专业承接各类无菌净化车间,上百个成功的案例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和设计经验。
公司网址:,
四、温、湿度的要求
1、与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2、生产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空气洁净度百、万级的洁净室(区)温度应为20℃~24℃,相对湿度应为45%~65%;空气洁净度十万级、三十万级的洁净室(区)温度应为18℃~26℃,相对湿度应为45%~65%。
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
3、人员净化用室的温度,冬季应为16℃~20℃,夏季应为26℃~30℃。
五、常用的监测设备
风速仪、尘埃粒子计数器、温湿度计、压差计等,
六、无菌检测室的要求
洁净厂房必须配备独立净化空调系统的无菌检测室(与生产区分开),要求为万级条件下的局部百级。
无菌检测室应包括:人员净化室(存外衣室、盥洗室、穿洁净工作服室及缓冲室)、物料净化室(缓冲室或双层传递窗)、无菌检查间、阳性对照间。
七、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环境检测报告
提供一年内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环境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须附平面图,标明各房间面积。
1、检测的项目暂为六项:温度、湿度、压差、换气次数、尘埃数、沉降菌。
2、检测的部位有:(1)生产车间:人员净化室;物料净化室;缓冲区;产品工序要求的用室;工位器具清洗间、洁具室、洗衣间、暂存室等。
(2)、无菌检测室。
八、需洁净厂房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要求
a)植入和介入到血管内及需要在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内进行后续加工(如灌装封等)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等生产区域应不低于10000级洁净度级别。
举例
1.植入血管:如,血管支架、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等。
2.介入血管:各种血管内导管等。
如中心静脉导管、支架输送系统等。
b)植入到人体组织、与血液、骨髓腔或非自然腔道直接或间接接入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配件,其(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清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等生产区域应不低于100000级洁净度级别。
举例
1.植入人体组织器械:起博器、皮下植入给药器、人工乳房等。
2.与血液直接接触:血浆分离器、血液过虑器、外科手套等。
3.与血液间接接触器械:输液器、输血器、静脉针、真空采血管等。
4.骨接触器械:骨内器械、人工骨等。
c)与人体损伤表面和粘膜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或单包装出厂的(不清洗)零部件的加工、末道精洗、组装、初包装及其封口均应在不低于3000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
举例
1.与损伤表面接触:烧伤或创伤敷料、医用脱脂棉、脱脂纱布,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用品如手术垫单、手术衣、医用口罩等。
2.与粘膜接触:无菌导尿管、气管插管、宫内节育器、人体润滑剂等。
d)与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表面直接接触、不清洗即使用的初包装材料,其生产环境洁净度级别的设置宜遵循与产品生产环境的洁
净度级别相同的原则,使初包装材料的质量满足所包装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若初包装材料不与无菌医疗器械使用表面直接接触,应在不低于300,000洁净室(区)内生产。
举例
1.直接接触:如给药器、人工乳房、导尿管等的初包装材料。
2.不直接接触:如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等的初包装材料。
e)对于有要求或采用无菌操作技术加工的无菌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材料),应在10000级下的局部100级洁净室(区)内进行生产。
举例
1.如血袋生产中的抗凝剂、保养液的灌装,液体产品的无菌制备及灌装。
2.血管支架的压握、涂药。
备注:
无菌医疗器械包括通过最终灭菌的方法或通过无菌加工技术使产品无任何存活微生物的医疗器械。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中应当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的生产技术,以保证医疗器械不受污染或能有效排除污染。
无菌:产品上无存活微生物的状态。
灭菌:用以使产品无任何形式的存活微生物的确认过的过程。
无菌加工: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产品的无菌制备及产品的无菌灌装。
该环境的空气供应、材料、设备和人员都得到控制,使微生
物和微粒污染控制到可接受水平。
无菌医疗器具:是指任何标明了“无菌”的医疗器械。
注:洁净车间内必须包含洁具室、洗衣间、暂存室、工位器具清洗间等。
需净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是指最终使用时要求无菌或灭菌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