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乡土旅游章节练习题(第一、二章)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5
导游基础《浙江旅游地理》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6分)1、浙江地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湖位于杭州城西,水面6、5平方公里。
2002年西湖改善和恢复了周边生态湿地基本恢复了300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景原貌。
3、西湖龙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绝而闻名中外。
4、临安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奉化食品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乌文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龙泉宝剑三种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四大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印石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浙江三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浙江的主要国际机场有______ 、________ 等。
11、浙江的铁路复线有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12、浙江有_______ 个省辖市,_______ 个县级市,43个县。
13、浙江的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为著名侨乡。
二、单项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浙江历史悠久,距今约5万年前,就有“______ ”在这里繁衍生息。
()A 、元谋人 B、蓝田人C、建德人 D、北京人2、浙江最大的港口是______ ()A、乍浦港B、舟山港C、海门港D、北仑港3、浙江因______而得名。
2022年导游基础知识备考重点章节练习题之第一章第一章中国旅游地理一、单项选择题:1、长江、黄河、珠江、钱塘江分别从哪个省份入海:A、浙江、山东、广西、江苏B、上海、山东、广东、浙江C、上海、江苏、云南、福建D、江苏、浙江、福建、上海2、我国的盘山、武夷山、雁荡山、武陵源的地貌特征依次为:A、丹霞地貌、流纹岩山地、花岗岩山地、岩溶山地B、花岗岩山地、丹霞地貌、流纹岩山地、砂岩峰林峡谷地貌C、花岗岩山地、岩溶山地、流纹岩山地、石灰华阶地D、花岗岩山地、丹霞地貌、流纹岩山地、喀斯特地貌3、按湖泊的成因分类,长白山天池、镜泊湖、滇池分别属于:A、构造湖、堰塞湖、冰川湖B、火口湖、堰塞湖、构造湖C、火口湖、构造湖、堰塞湖D、堰塞湖、火口湖、构造湖4、下列景点中不属于“西湖十景”的是:A、两峰插云B、柳浪闻莺C、晚霞夕照D、曲院风荷5、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大迭水瀑布,依次在( )A、贵州省、陕西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B、贵州省、山西省、黑龙江省、云南省C、湖北省、山西省、黑龙江省、贵州省D、浙江省、山西省、辽宁省、福建省6、黄果树瀑布、吊水楼瀑布、壶口瀑布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瀑布:A、岩溶型、堰塞型、构造型B、构造型、堰塞型、岩溶型C、构造型、岩溶型、堰塞型D、岩溶型、构造型、堰塞型7、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山第一名胜是。
A、玉皇顶B、岱庙C、碧霞祠D、南天门8、长江三峡各具特色,其中以险著称的是。
A、虎跳峡B、瞿塘峡C、巫峡D、西陵峡9、下列湖泊中因地壳运动产生断裂凹陷而形成的湖泊是。
A、滇池B、长白山天池C、镜泊湖D、千岛湖10、下列哪个自然爱护区是属于综合型的自然爱护区。
A、长白山自然爱护区B、四川卧龙自然爱护区C、五大连池自然爱护区D、九寨沟自然爱护区11、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
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D、青海湖12、我国被誉为"童话世界"的风景区是。
A、雁荡山B、武陵源C、九寨沟D、黄龙13、康乐气候的温度是指。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含答案)——绪论与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绪论》与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一、名词解释1(享乐旅行:2. 旅游:二、填空题1.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其中包括对旅游实践经验的、认识的、理性的。
2. 到近代,由于的扩大和的发展,导致旅游业的产生,这正标志着社会对旅游供给专门化的形成。
3. 大众性的旅游活动必须有强大的做后盾。
4. 旅游学是一门以为整体,研究人类旅游的、、、和运行手段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基础理论学科。
5.旅游概论是以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旅行游览活动过程中及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6. 在旅游活动领域中,基本的矛盾是旅游的主体——,与旅游的客体——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
7. 旅游活动是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的一种特有形式,而和就是旅游活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并构成旅游活动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由此决定着它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不同结构、形态、性质和特征。
8. 人类旅游活动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变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即与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变化,从而推动旅游活动的发展。
9. 与之间的矛盾,无疑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因此,与是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10. 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11. 旅游是从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12. 旅行导源于 ;旅游在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13. 开创了旅行的先河,经商旅行孕育着的因子。
14. “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15. 旅游的产生源于的发展、的提高和的成熟。
16. 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件是的发展、的提高,以及的发展和进步。
17.从现有资料看,我国古代把“旅”和“游”连用成“旅游”一词者,最早见于南朝梁1沈约的《》一词中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18(在旅游的定义表述中,的旅行和游览表明了旅游与游览的区别;为表明了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19(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功能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乡土旅游-全国旅游知识题(答案)1 请按顺序说出我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由“夏”说起。
答:夏、商、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2 请说出我国五岳的名称、所在地和主要特色。
●答:●东岳泰山位于省市,以雄伟著称;●西岳华山位于省华阴市,以险峻著称;●南岳衡山位于省衡山县,以秀丽著称;●北岳恒山位于省浑源县,以幽静著称;●中岳嵩山位于省登封市,以峻闻名。
3 我国的四大、三大石窟各指什么?●答:●四大是指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
●三大石窟是指敦煌的莫高窟、的云冈石窟、的龙门石窟。
4 请说出我国长江以南三大名楼的名称和所在地。
●答:●市的楼●的黄鹤楼●市的滕王阁5 请问“四绝”指什么?最高峰莲花峰有多高?●答:●“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主峰莲花峰海拔为1864米6 什么是“避讳”?请问“讳”和避讳的方法各有几种?●答:●“讳”指的是帝王、“圣人”、长官以及尊者的名字,平时用到这些字时必须设法避开或改写,叫避讳。
●“讳”有三种,即国讳、家讳、和圣人讳。
●避讳的方法大致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和读音避讳法。
7 大多数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下装有斗拱,它们有哪些作用?●答:●位于柱与梁之间的斗拱,由屋顶传下来的重量通过它传给柱子,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支撑屋顶的出檐,减少屋大梁的跨度;●装饰作用;●划分等级。
8“岁寒三友”是指哪些植物?为什么称其为“岁寒三友”?●答:●“岁寒三友”是指青松、翠竹和冬梅。
●因为它们具有不畏严寒的共同习性,又有着坚贞、不屈、清高的共性特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高洁的象征。
因它们的“志同道合”,被喻为“岁寒三友”。
9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它具体指哪些书?●答:●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第一章测试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数超过乡村人口数是在哪一年?()。
A:2011B:2015C:2005D:2020(答案:A2.影响乡村类别的因素有()。
A:地形地貌B:民俗文化C:经济发展水平D:区位条件答案:ABCD3.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有()A:传统文化逐渐消失B:农业衰退,生产力低下C:空心村现象D:农业特色产业质量不高答案:ABCD4.为了防御,聚落一般呈现壕、沟作为围合的空间阻隔。
()A:对B:错答案:A5.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历史文化名村的报批单位为()。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镇政府D:文物主管部门答案:A2.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村域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称为()A:蓝线B:黄线C:紫线答案:A3.村域内依据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范围和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为空间管控的()区。
A:已建区B:禁建区C:限建区D:适建区答案:B4.村庄建设“1+1+6+N”规划体系中:“1大指引”是指村庄分类指引。
()A:错B:对答案:B5.传统的自然观决定了人们将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作为聚落营建的主导思想。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乡村产业按劳动、技术及资金密集程度分为哪些产业?()。
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资本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ABCD2.下列属于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有()A:人与自然的和谐性B:资源变化的季节性C:资源特色的地域性D:雅俗共享的文化性答案:ABCD3.乡村旅游市场按旅游者活动范围分类共分为哪几类?()A:国内市场B:机会市场C:海外入境市场D:国内出境市场答案:ABCD4.乡村产业结构是指,乡村生产系统中各产业部门的组合,是由乡村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
()A:对答案:A5.乡村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乡村景观客体。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A 旅行B 购物C 娱乐D 游览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A 旅行B 旅游C 游览D 娱乐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A 旅行B 游览C 住宿D 娱乐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A 远古人狩猎迁徙B 乞丐沿途要饭C 帝王巡游D 阿波罗号飞船登月5、旅游的本质是(A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B 特殊生活经历C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 寻求人身自由感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A 社会B 文化C 历史 D政治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A 本质 B属性吗 C 特点 D 内容8、“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A 北宋B 东汉C 南朝D 北朝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年出版的(A 《普通旅游学纲要》B 《旅游指南》C 《牛津词典》D 《利物浦之行手册》1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A 艾斯特定义B 旅游C 旅行D 游览二、简答题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ACA 6-10BDCCB二、简答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
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率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称为旅游。
关于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乡土文化》练习题及答案关于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乡土文化》练习题及答案答案:(1)我推荐的景点是阜虚公园。
公园以自然山石林泉为主,重塑“千年浮墟”佛道文化的开放式公园。
公园的主要景点是:大门牌坊、“元兴塔”、“太平鼎”及古“浮墟春涛”观景台等大型景点。
(2)千年文化,尽在阜虚。
(3)略(4)略(5)我选择的景点是:阜墟公园。
阜墟公园位于卓沙镇东北面,公园规划布局分为天然景观区和人造景观区两大分区。
天然景观区以自然山石林泉为主,点缀人工辅助设施或景点头、风车湖水和亭台楼阁等,天然景观区充分利用山峰、山谷自然错落而成景观。
该公园将是市民休闲健体、重塑“千年浮墟”佛道文化的`开放式公园。
公园的主要景点是:大门牌坊、“元兴塔”、“太平鼎”及古“浮墟春涛”观景台等大型景点。
这里既是阜沙人民休闲之地,也是他们健身的地方。
二1、报名《阜墟文化》2、栏目:浮墟春涛、人文特色、名胜古迹、历史渊源3、广告:(1)悠悠千年韵,眷眷阜沙情(2)千年历史,尽在阜墟(3)踏上阜沙路,再寻千年梦。
三、主题班会方案:(1)填写阜沙地图(2)故事会(3)我知道的阜沙历史(4)小品《游子回乡记》(5)歌唱家乡歌曲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明代诗人黄仲翁“西北朝宗派,东南合踏潮,长风随入夜,吹作雪翻飘。
”这首诗把我们这个不起眼的小镇—阜墟如梦如幻,让人真有种蓝天白云,水接云霞,凝望难收;海风吹动衣衫,飘飘欲仙矣,这就是我们从千年文化中看到的阜沙,让我们骄傲的家乡。
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让我们一起共唱我们的神奇阜沙吧!结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短暂的时间总是伴随时快乐的时间消逝,但今天同学们唱响家乡的歌,倾诉家乡的爱,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也将会为我们那富有千年历史的名城名山而骄傲!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四、略五、略六、略七、略八、略。
《浙江乡土旅游》综合习题第五章第六章一、判断题1、西湖龙井茶位居我国十大名茶之首,因产于西湖附近得龙井村而得名。
2、西湖龙井茶中以产于西湖群山中得天竺山与龙井村两地得茶叶品质最佳。
3、安吉白茶与别得绿茶相比,不仅茶汤颜色鹅黄,香气鲜爽馥郁,而且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有利健康。
4、1915年,普陀佛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
5、绿剑茶产于常年云雾氤氲得诸暨西施故里龙门山脉。
6、武阳春茶产于金华永康。
7、开化龙顶茶产浙江开化县齐溪乡白云山,它就是、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得“中国绿茶金三角地区”。
8、所谓加饭酒,就是指在酿酒过程中增加酗酒用得水量增加而用米饭数量相对较少。
9、温州红娘酒就是因此酒专为媒婆喝得酒而得名。
10、桐乡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庭院栽菊在北宋时期就已兴盛。
11、据考证,桐乡杭白菊得确切记录始于明末清初农学家张履祥所著得《补农书》。
12、浙江产得亳白芍产量最大,安徽产得杭白芍品质最佳。
13、中药材元胡得主产地为浙江磐安。
14、中药郁金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之功效。
15、金华佛手得主产地就是金华县赤松卧羊一带。
16、景宁县三仁乡得龙藏冬笋独负盛名。
17、西湖莼菜对疮毒等病症有显著疗效,对抑制癌症也有较好效果。
18、萧山萝卜干已有1000多年得生产历史。
20、菱湖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消暑解毒之功效。
21、湖州百合以湖州市郊太湖沿岸得太湖乡最多。
22、天目笋干,产于天目山区,由鲜嫩得毛竹笋精制而成。
23、绍兴茴香豆就是熟而不腐、入肚暖胃得下酒菜。
24、萧山鸡因羽毛、鸡冠与脚胫都呈黄色,故又称三黄鸡。
二、单选题:1、在西湖龙井茶中,清明前三天采摘得称“明前茶”,又叫。
A、“旗枪茶”B、“莲心茶”C、“雀舌”D、“梗片”2、径山茶以前采制品质为佳。
A、谷雨B、清明C、立夏D、立春3、雪水云绿茶产于浙江桐庐得天堂峰与雪水岭,属绿茶类。
A、横村镇B、新合乡C、分水镇D、百江镇4、桐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时代得《桐君采药录》中就有“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得记载。
浙江乡土旅游全国旅游知识题答案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浙江乡土旅游-全国旅游知识题(答案)1 请按顺序说出我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由“夏”说起。
答: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2 请说出我国五岳的名称、所在地和主要特色。
答: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以雄伟着称;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以险峻着称;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山县,以秀丽着称;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以幽静着称;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以峻闻名。
3 我国的四大佛山、三大石窟各指什么答:四大佛山是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
三大石窟是指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4 请说出我国长江以南三大名楼的名称和所在地。
答: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5 请问黄山“四绝”指什么最高峰莲花峰有多高答:黄山“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主峰莲花峰海拔为1864米6 什么是“避讳”请问“讳”和避讳的方法各有几种答:“讳”指的是帝王、“圣人”、长官以及尊者的名字,平时用到这些字时必须设法避开或改写,叫避讳。
“讳”有三种,即国讳、家讳、和圣人讳。
避讳的方法大致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和读音避讳法。
7 大多数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下装有斗拱,它们有哪些作用答:位于柱与梁之间的斗拱,由屋顶传下来的重量通过它传给柱子,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支撑屋顶的出檐,减少屋内大梁的跨度;装饰作用;划分等级。
8“岁寒三友”是指哪些植物为什么称其为“岁寒三友”答:“岁寒三友”是指青松、翠竹和冬梅。
因为它们具有不畏严寒的共同习性,又有着坚贞、不屈、清高的共性特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高洁的象征。
因它们的“志同道合”,被喻为“岁寒三友”。
9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它具体指哪些书答: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旅游概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智慧树知到《旅游概论》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请判断这个表述是否正确“旅游概论的学习目标之一是掌握构成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A:错B:对答案: 【对】2、下列哪些目标属于旅游概论学习的能力目标A:整合思维能力B:抽象思维能力C:观察能力D:管理能力答案: 【整合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3、旅游概论课程中,宏观层面的知识学习就是要将旅游各组成部分建立起联系,以获得对旅游怎样的认识?A:旅游整体结构B:旅游资源C:旅游环境D:旅游吸引物答案: 【旅游整体结构】4、旅游支持系统对旅游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A:调节杠杆B:激发旅游动机C:保驾护航D:导向作用答案: 【保驾护航;导向作用】5、旅游的基本概念主要是获得哪些方面的认知?A:旅游网络B:旅游关联C:旅游活动的要素D: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答案: 【旅游活动的要素;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单元测试1、旅行社出发前期会进行的业务有()A:拟定接待计划B:旅游指南编写C:旅游团的组织D:线路勘测答案: 【拟定接待计划;旅游指南编写;旅游团的组织;线路勘测】2、到了13、14世纪,西欧社会旅行活动才开始复苏和发展,主要标志是()A:朝觐旅行B:商贸旅行C:温泉旅行D:科考旅行答案: 【温泉旅行】3、人们自愿和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迅速发展于奴隶社会时期,外出旅行人员的主要构成是进行商品贸易的商人,旅行的目的主要为经济利益。
A:对B:错答案: 【对】4、1841年这次团体旅游活动是出于纯商业性的盈利目的,纯为观光消遣的社会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A:错B:对答案: 【错】5、迁移往往是出于被迫性和求生性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财富的积累,迁移会越来越少,未来将消失。
A:对B:错答案: 【错】6、我国以商贸旅行为主,还有活跃在各诸侯国之间“讲纵横之术的政客”的旅行、贵族的享乐旅行等旅行活动的时代是?A:封建社会B:原始社会C:当代社会D:奴隶社会答案: 【奴隶社会】7、下列选项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的因素有?A:水路交通的发展B:陆路交通的发展C:驿站体系建立D:大型疫情的爆发答案: 【水路交通的发展;陆路交通的发展;驿站体系建立】8、1841年7月5日,谁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团体旅游活动?A:普劳格(Stanley C. Plog)B: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C: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D:罗伯特.麦金托什(Robert McIntosh)答案: 【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9、下列属于二战后刺激旅游需求迅速扩大的主要“拉动”因素的有?A:很多国家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和鼓励B: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带薪假期得以实现和增加C:很多目的地在景点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投入D: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提升了外出的可能和便利答案: 【很多国家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和鼓励;很多目的地在景点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投入】10、现在很多旅游者在旅游中自带水壶,减少消费瓶装矿泉水,避免产生垃圾;尽量使用充电电池的旅游器具,减少毒物污染。
第一章浙江地理与历史第二章浙江经济、文化与旅游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所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浙江省东西的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550公里左右()。
2、浙江地形复杂,是个多山、缺水、少地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3、面积为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4、浙江省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
5、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
6、深秋时节,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即所谓的“十月小阳春”()。
7、据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浙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3.4:100()。
8、东晋南朝时,浙江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9、杭州曾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10、北宋末年,钱塘词人杨万里被誉为词坛泰斗()。
11、吴越国是五代十国之一,907年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定都杭州()。
12、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继续加深,资产阶段革命运动兴起,章炳麟、鲁迅等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13、2008年浙江省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
()14、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258元。
()15、1919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
()16、浙江乌镇人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
()17、1922年在宁波成立的湖畔诗社是我国第一个新诗社。
()18、北宋时的浙江,最为流行的是以士大夫为消费对象的小唱和散曲。
()19、浙江以“诗画江南,山水浙江”为主题形象,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20、浙江旅游发展的总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并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签案,并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浙江省的陆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乡村旅游阅读试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现在要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何在?文化何在?没特色,没文化,让人来看什么?去乡村旅游,是看厚重沧桑的古村落,体现传统特色的民居建筑。
古的特色文化或经历史冲刷,或遭人为破坏,已经丢失殆尽,让人扼腕叹息;单就是现在,记忆中的那种恬淡宁静、原始纯朴、鸟语花香、麦香四溢的乡村景象在发达地区很难找到了,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被整齐划一的统一格式的建筑所代替,千家一面;这几年农村“统一规划”有所放宽,但民居建筑仍然以混凝土楼房为主,弄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
当城市在追求田园化风格时,农村却在盲目追求城市化,呈现出不伦不类四不像怪景。
就连绿化也出现了树种单一化、劣质化的趋势,记忆中的大槐树、老榆树、皂荚树、梧桐树等等也很难找到了,要么因村镇建设统一规划而被砍伐,要么都被移栽到了城里,城市这些年从农村、从山里挖来了多少大树和名贵树种?对乡村文明来说,城市无疑是在掠夺。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生活的影响,古典的,质朴的,亲情的,友爱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已经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种很惨痛的记忆。
这几年乡村旅游很热,但乡村旅游到底要看什么,感受什么?农家乐,少数有吸引力,多数不是乐农家,除了季节性的、少量的蔬菜,像灰灰菜可能是采摘的以外,米面油什么不是与城里人一样购买的?只是做的、吃的、玩的环境变成了农村,也便成了所谓的农家乐。
养鸡的人都少得可怜,有那么多的土鸡蛋吗?就像西安雁翔路上,一到瓜果季,马路两边摆满了西瓜摊、水果摊,给人造成一种印象,这瓜果是农民自产自销,绝对新鲜,但你到地里走一圈,看有没有瓜果地?我想,乡村旅游如果没有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自然景观,那是很让人失望的。
24.材料中提到的乡村旅游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4分)25.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5分)26.你认为如何发展真正有特色的乡村旅游。
(6分)参考答案:24.厚重沧桑的古村落和体现传统特色的民居建筑;原始古朴、恬淡宁静的乡村景象和乡土风情;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区别于城市的农家生活。
《浙江乡土旅游》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5*3)1、不是旅游开发特征的一项是()A、地域固定性B、准求科学性C、重复利用性D、追求艺术性2、对已破坏的旅游资源应当进行()。
A、重建B、修复C、废弃D、选项A和选项B3、以下()不是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A、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法B、旅游资源的创造法C、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法D、旅游资源的限度法4、乡村民俗物态旅游资源不包含()。
A、古村落B、乡间民居C、建筑风格D、自然风光5、民俗的特点是()。
A、物质生活B、精神生活C、现代与传统结合的生活D、选项A和选项B6、关于旅游资源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可创造性B、发展变化性C、生命周期性D、生命永恒性7、()是高雅文化的基础A、民俗文化B、高雅文化C、低俗文化D、西方文化8、传统经济中占据经济增长且具有主要贡献地位的是()。
A、劳动力B、自然资源C、资本D、以上答案都正确9、创意与民俗旅游资源转化要点中的“三观”不包括哪项()A、整合观B、品牌观C、体验观D、分散观10、农村的农民所表现出来的乡土民俗正在随着()而消失。
A、农村的消失B、农民的流动和迁徙C、城镇化的建设D、农业工业化11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旅游资源具有()。
A、被淘汰性B、地域性C、时效性D、发展变化性12、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古镇旅游业遇到的问题之一是()。
A、古镇环境遭到破坏B、古镇商业不景气C、古镇旅客不足D、古镇配套设施落后13、关于民俗艺术和民族艺术说法错误的是()A、民俗艺术必定是民族艺术B、民族艺术是针对其他民族而言的C、民族艺术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D、民间艺术必定是民俗艺术14、以下()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A、坚忍不拔B、互利共赢C、自强不息D、吃苦耐劳15、以下()是所有的古镇都具备的要素。
A、桥梁B、石狮子C、古街D、河流二、判断题(15*2)1、民俗歌舞艺术的原始生态环境正在扩大.()2、中国的民俗艺术是老百姓真实生活的代言。
《浙江乡土旅游》综合习题第一、二章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1、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550公里左右。
2、浙江地形复杂,是个多山、缺水、少地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3、面积为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4、浙江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
5、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
6、深秋时节,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即所谓“十月小阳春”。
7、据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浙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3.4:100。
8、东晋南朝时,浙江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9、杭州曾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10、北宋末年,钱塘词人杨万里被誉为词坛泰斗。
11、吴越国是五代十国之一,907年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定都杭州。
12、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继续加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章炳麟、鲁迅等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13、2008年浙江省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
14、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
15、1919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
16、浙江乌镇人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
17、1922年在宁波成立的湖畔诗社是我国第一个新诗社。
18、北宋时的浙江,最为流行的是以士大夫为消费对象的小唱和散曲。
19、浙江以“诗画江南,山水浙江”为主题形象,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20、浙江旅游发展的总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并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浙江省的陆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A、9.18B、10.18C、11.18D、12.182、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是()。
A、钱塘江B、曹娥江C、瓯江D、富春江3、浙江地势(),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在于其乡土性。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解析:特色是旅游产品灵魂之所在,是旅游地吸引外来游客、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坚持特色开辟原则,要立足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和体验特色。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正确获得 1.00 分中的 1.00 分标记题目题干将增长极理论运用到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旅游开辟时只能建立一个增长极发挥发展旅游带动作用。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解析:增长极理论主发展乡村旅游首先着重发展那些条件有优势的旅游地,比较优势旅游地可能是多个的,因此增长极也可能是多个的。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正确获得 1.00 分中的 1.00 分标记题目题干一个乡村旅游区只能具备经济功能、游憩功能、社会功能等其中一种。
(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解析:乡村旅游区彻底可以同时发挥经济功能、游憩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环保功能等多种功能的,但特定旅游区可以一某一或者某几个功能为主。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不正确获得 1.00 分中的 0.00 分标记题目题干体念经济理论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在理解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面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解析:可持续发展观的诞生标志人类在理解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面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正确获得 1.00 分中的 1.00 分标记题目题干乡村旅游规划是一种单纯的政府行为。
(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解析:乡村旅游规划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一种社会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行为。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正确获得 1.00 分中的 1.00 分标记题目题干旅游形象一旦形成就固定不变,所以要重视乡村旅游形象建设。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解析:旅游形象包括原生形象、引致形象和复合形象,旅游形象是会变化的,乡村旅游形象需要时常检查和调整。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正确获得 1.00 分中的 1.00 分标记题目题干欧盟制定了一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LEADER 计划”,该计划认为辨别一种旅游服务产品是否属于乡村旅游关键在于是否为游客提供对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亲密接触。
1.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落指农村C.聚落指城市B.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物的集合体D.城市和乡村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2.根据小明同学的介绍,请你判断他的家乡属于( )A.城市B.集镇C.林场D.乡村3.下列选项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C.土壤肥沃D.环境恶劣4.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有( )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源④交通⑤资源⑥工业布局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5.下图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B.终年严寒C.炎热多雨D.地势高峻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民居反映气候湿热的是( ) A.蒙古包B.窑洞C.冰屋D.竹楼7.下图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人口C.气候D.河流8 .“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而且屋顶坡度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环境的地区( )A.炎热多雨区B.寒冷多雪区C.温暖干燥区D.温暖多雨区9 .读我国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聚落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和城市两大类(2) A 、B 、C 三处聚落都分布在河流沿岸。
其共同特点是:靠近河流,________充足,________便利;且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业。
A 、B 、C 三处聚落中海拔最低的是________。
(3)该区域传统民居的特点是屋顶垭度较陡,且大多粉墙黛瓦,反映出区降水________ (选填“多”或“少”)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是中华八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图是对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右图是阆(làng)中城区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已有 2300 多年的建城历史。
(1)从对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可以看出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
《浙江乡土旅游》综合习题第一、二章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1、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550公里左右。
2、浙江地形复杂,是个多山、缺水、少地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3、面积为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4、浙江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
5、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
6、深秋时节,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即所谓“十月小阳春”。
7、据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浙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3.4:100。
8、东晋南朝时,浙江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9、杭州曾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10、北宋末年,钱塘词人杨万里被誉为词坛泰斗。
11、吴越国是五代十国之一,907年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定都杭州。
12、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继续加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章炳麟、鲁迅等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13、2008年浙江省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
14、2008年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
15、1919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
16、浙江乌镇人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
17、1922年在宁波成立的湖畔诗社是我国第一个新诗社。
18、北宋时的浙江,最为流行的是以士大夫为消费对象的小唱和散曲。
19、浙江以“诗画江南,山水浙江”为主题形象,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20、浙江旅游发展的总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并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浙江省的陆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A、9.18B、10.18C、11.18D、12.182、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是()。
A、钱塘江B、曹娥江C、瓯江D、富春江3、浙江地势(),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东高西低D、南高北低4、浙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A、2000B、2001C、2004D、20035、浙江省海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
A、25B、26C、27D、286、浙江省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个。
A、3061B、3062C、3063D、30647、2009年浙江还开通了杭州——上海、()的动车组,车速大大提高。
A、杭州——宁波B、杭州——衢州C、杭州——温州D、杭州——台州8、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为(),居全国前列。
A、40.5%B、50.5%C、70.5%D、60.5%9、浙江省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
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内陆干旱气候D、高寒气候10、浙江省降雨量分布为由()逐步递减。
A、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B、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向西北地区D、西北地区向东北地区11、浙江省共有地级市()个。
A、9B、10C、11D、1212、据省政府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年末常住人口为万人。
A、5120B、5130C、5140D、515013、浙江少数民族人口总是不多,但53个少数民族,仅缺和保安族。
A、畲族B、傣族C、回族D、德昂族14、在浙江省丽水市设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景宁畲族自治县,所辖畲族乡(镇)。
A、16个B、17个C、18个D、19个15、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成为浙江地区盛行的一种生活用具。
A、铜器B、青铜器C、印纹陶D、玉器16、1963年在建德县乌龟洞发现的万年前的建德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省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A、4B、5C、6D、717、唐朝时,浙江的越窑青瓷十分著名,诗人作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沈约B、吴均C、谢灵运D、陆龟蒙18、戏曲作家的《琵琶记》是南戏发展史的一个高峰。
A、高则诚B、杨维桢C、林逋D、周邦彦19、书画家是元初画家的宗主,他的诗、书、画名噪一时。
A、越孟頫B、黄公望C、马远D、马和之20、明朝浙江经济逐步发展,手工业以为盛,杭嘉湖成为全国的中心。
A、制陶业B、制铜业C、丝织业D、蔗糖业21、浙东史学的开山祖师是,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
A、龚自珍B、黄宗羲C、章学诚D、袁枚22、曾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提倡“人格教育”的近代先贤是。
A、俞平伯B、蔡元培C、陶行知D、经享颐23、1920年1月,义乌人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全译本。
A、陈望道B、章学诚C、蔡元培D、龚自珍24、年2月26日,南麂列岛解放,浙江全境解放。
A、1953B、1954C、1955D、195625、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省就占得席,总数居全国第一。
A、203B、204C、205D、20626、目前有440万浙江人在省外发展,万浙江人在海外创业。
A、200B、180C、150D、10027、以后,浙江文学逐步兴起。
A、汉朝B、六朝C、隋朝D、唐朝28、南渡的李清照和世居钱塘的成为宋代女作家的双子星座。
A、吴文英B、周密C、朱淑真D、秋瑾29、浙江作家王旭烽的茶文化三部曲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A、《南方在佳木》B、《不夜之侯》C、《筑草为城》D、《无梦谷》30、时期出现的说唱艺术,如陶真、弹词、评话、评词和俗曲等,它们在浙江曲艺史上起着承前起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A、秦汉B、唐宋C、明清D、民国31、盛行于时期的浙江灯影戏(皮影戏),被世界电影历史学家认定为电影发明的先导。
A、唐宋B、宋元C、元明D、明清32、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是国内知名的电影艺术家。
A、张石川B、张元济C、邵醉翁D、夏衍33、1931年,浙江人张石川等拍摄制作了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电影,成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奠基之作。
A、《歌女红牡丹》B、《孤儿救祖记》C、《马路天使》D、《人小志大》34、电影《流亡大学》反映的是抗战期间西迁的历史题材影片。
A、杭州大学B、浙江大学C、西南联大D、复旦大学35、东汉时期,浙江的铜镜制造业已相当发达,其中以现在的()为著名的铸镜中心。
A、杭州B、宁波C、绍兴D、金华3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有文章,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A、鲁迅B、刘开渠C、周昌谷D、蔡元培37、,浙江舞蹈以“瓦子”间的群体性舞队活动为主体。
A、南宋时期B、北宋时期C、明清时期D、民国时期38、1928年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曾聘任为雕塑系主任。
A、刘开渠B、李金发C、卢鸿基D、萧传久39、浙江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亿元。
A、6000B、5000C、4000D、300040、年蔡元培主持建立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从此杭州再次成为中国美术重镇。
A、1938B、1928C、1918D、1908三、多项选择是(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浙江省内的三大名湖是。
A、杭州西湖B、绍兴东湖C、嘉兴南湖D、淳安千岛湖E、宁波东钱湖2、浙江沿海建有万吨以上的泊位的港口有。
A、北仑港B、舟山港C、海门港D、温州港E、象山港3、浙江省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等的储量居全国首位。
A、磷B、萤石C、石煤D、明矾石E、叶腊石4、浙江省有7个民用机场,其中为国际机场。
A、杭州萧山机场B、温州机场C、义乌机场D、宁波栎社机场E、舟山机场5、浙江气候的特点可概括为。
A、季风显著,四季分明B、梅雨季节长,日照不足C、雨量丰沛,空气湿润D、雨热季节变化同步E、气象灾害频发6、浙江省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和大雾等。
A、冰雹B、寒潮C、冻害D、大风E、大雪7、传入浙江省已具有1800余年历史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天主教E、道教8、在下列浙江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2万的是。
A、壮族B、畲族C、土家族D、苗族E、回族9、浙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都记载了地方历史与典故。
A、赵晔的《吴越春秋》B、吴均的《齐春秋》C、王充的《论衡》D、袁康的《越绝书》E、沈约的《四声谱》10、吴越国佛教特别盛行,曾修建了许多寺庙和佛塔,仅西湖四周就兴建了等300多个寺院和100多座佛塔,有“佛国”之称。
A、灵隐寺B、昭庆寺C、六通寺D、灵峰寺E、云栖寺11、南宋时,词学中的浙江名家有等。
A、周邦彦B、吴文英C、陆游D、张炎E、朱淑真12、南宋时文化教育蓬勃发展,南宋理学有等四大学派。
A、余姚学派B、四明学派C、永嘉学派D、金华学派E、永康学派13、明清时期,浙江书院盛极一时,杭州就有等四大书院。
A、敷文B、崇文C、紫阳D、诂经精舍E、嵩山14、隋唐时期,浙江藉著名文学家有。
A、骆宾王B、贺知章C、周邦彦D、孟郊E、白居易15、两宋时期,曾先后任职浙江的大文豪有。
A、白居易B、杜牧C、范仲淹D、王安石E、苏东坡16、浙江词人张炎等均为南宋词坛大将。
A、陈亮B、吴文英C、王沂孙D、周密E、陆游17、浙江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其中“四大南戏”等就是流传至今的传世之作。
A、《琵琶记》B、《荆钗记》C、《白免记》D、《拜月记》E、《杀狗记》18、据《醉翁谈录》、《夷坚录》等书记载,南宋时杭州流行的说唱艺术有数十种。
A、《都城纪胜》B、《繁胜录》C、《梦梁录》D、《武林旧事》E、《太平广记》19、1977年以来,经过改编的等成为书场上久演不衰的保留书(曲)目。
A、中篇弹词《美女蛇》B、长篇弹词《董小宛》C、杭州平话《海瑞》D、温州鼓词《王十朋》E、绍兴莲花落《闹稽山》20、清代杭州所产的丝织品有等不同名称,并远销海外。
A、“杭绸”B、“杭缎”C、“杭纺”D、“杭罗”E、“杭绫”21、《浙江省“三带十区”旅游发展规划》中的“三带”是指。
A、杭州湾文化休闲旅游经济带B、浙东沿海海洋旅游经济带C、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经济带D、浙北沿运河旅游经济带E、浙中盆地旅游经济带22、浙江省已形成以杭州西湖为中心,以四条旅游线路构成的旅游网络,这四条旅游线路是。
A、杭州湾文化休闲之旅B、浙东风情之旅C、浙西名山名水之旅D、浙南奇山奇水之旅E、浙北运河古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