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求学将以致用;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先在虚心。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1-2单元第一单元▲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首次会议,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国务院)兼外交部长。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丽花丝,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世界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
5、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的原因:⑴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组织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⑵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目录第一章古代中国的疆域变化- 1.1 礼乐之邦乐山- 1.2 中华文明腾飞的周代- 1.3 各国纷争中的春秋战国- 1.4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第二章两河流域的文明- 2.1 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2.2 神秘的美索不达米亚河流域- 2.3 迷人的埃及文明- 2.4 古印度的两大流域文明第三章古希腊的奇迹- 3.1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3.2 神话和哲学的博大精深- 3.3 古希腊的政治发展- 3.4 荣耀与传说的伦巴底文明第四章古罗马的奇迹- 4.1 古罗马的城市- 4.2 古罗马的政治体制- 4.3 奇迹的道路——古罗马的交通- 4.4 永存的传奇——古罗马的法律第五章伊斯兰的传播- 5.1 的形成- 5.2 的发展- 5.3 伊斯兰帝国的兴亡- 5.4 伊斯兰文化的繁荣第六章政治制度改革与宗教革命- 6.1 自古以来的封建制度- 6.2 民主政治在现代的形成- 6.3 宗教改革与多元化- 6.4 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成就第七章东方与西方的交往- 7.1 丝绸之路的开辟- 7.2 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7.3 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7.4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冲击第八章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8.1 18世纪欧洲的农业革命- 8.2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8.3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8.4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较量第九章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9.1 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9.2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者- 9.3 科学技术创新引发的新思维- 9.4 科学技术成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第十章古代东亚文明的交流- 10.1 古代东亚邻国的交流- 10.2 地理因素对文明交流的影响- 10.3 东亚文明交往的成果- 10.4 古代东亚文明交往的历史启示第十一章欧洲文化的传播- 11.1 文化的全球化- 11.2 封建主义下的教育- 11.3 文化的表达与传播- 11.4 文化的激荡与多样性第十二章近代中国的变革- 12.1 近代欧洲的新思潮- 12.2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 12.3 中国的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业- 12.4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启示第十三章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的爆发- 13.1 二战后的世界- 13.2 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建- 13.3 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 13.4 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形成第十四章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 14.1 近期中国的社会状况- 14.2 危机与突破的前夕- 14.3 人民大众的觉醒与行动- 14.4 新时期的中国发展第十五章当代世界的变化与趋势- 15.1 全球化的现实与挑战- 15.2 信息技术对世界的影响- 15.3 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5.4 建设和谐世界的未来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古代史1.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及其特点1.2 诸夏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与封建制度1.3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与影响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秦汉时期2.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 士农工商各阶层的变动及社会影响2.2 汉朝的兴起与黄老思想的传播- 汉高祖刘邦的功绩与社会政策- 黄老思想的兴起与对社会的影响2.3 西汉的王朝衰落与王莽的新政- 汉朝王朝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 王莽的新政与其失败原因第三章中国古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与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政权更迭- 的传入与对社会的影响3.2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社会变迁- 辽、西域通商使文化艺术交流日渐频繁- 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农民起义的影响3.3 中国古代的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 北方和南方的民族与文化特点- 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冲突第四章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4.1 隋朝的统一与改革- 隋文帝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 隋朝的社会政策与对外关系4.2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对外交往4.3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安史之乱的原因与影响- 唐朝的政治矛盾与社会动荡第五章中国古代的宋元明清时期5.1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的推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往5.2 元朝的统治与社会变迁- 元朝的政权建立与对中国的统治-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与冲突5.3 明清两代的政治变革与思想文化-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 儒学、科学与文化艺术的繁荣第六章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对外交往6.1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6.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海外探险-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 明代郑和下西洋与中国对外政策以上为本文档的提纲,用于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参考。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单元框架
二.知识梳理
(一)、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党的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2)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拉开序幕的。
(3)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在本次会议后得到进一步加强的。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
(5)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开始发展和逐步形成的。
(二)伟大实践: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重点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政策的四次调整
2.对外开放
【重点解析】经济特区“特殊”在哪里?
经济特区的“特”主要指它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但它的社会制度没有改变,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点解析】比较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
人教版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P3.动脑筋提示: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歌曲的旋律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来思考。
例:《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为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人民群众抗日斗志、鼓舞人民英勇抗战而作。
音乐充满了激情富于感召力,象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内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任重道远的形势下,这首歌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因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它为国歌。
P5活动与探究1.提示:从中国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民族独立,从人民政治地位、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国家实力将不断增强等方面来理解。
例: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里,中国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中国人民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反动政府的压迫和剥削下,被迫接受了被奴役的命运。
新中国的成立,必将使中国人民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生活水平都将得到不断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2.提示:左边是阿沛·阿旺晋美,右边是十世班禅。
P8.动脑筋提示:(1)课文中已经给了明确答案,就是中国人民必须对美国的侵略加以制止。
中国应该出兵援助,应该保家卫国。
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应该使学生树立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的自信心。
(2)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出兵不出兵是和国家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例:不能。
他们说的都对。
男孩和女孩都认识到了抗美援朝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扼杀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的举措,我们有义务去援助同我们友好的、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弱小的邻国,我们更要严厉阻止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扼杀和践踏,抗美援朝不仅是为了援助朝鲜,更是保家卫国,“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失极大”,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出兵。
P10.动脑筋提示:(1)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了课标内容: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领导⼈人,确定了了国旗、国歌、⾸首都和纪年年⽅方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碑。
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过程。
2.通过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幻灯⽚片及相关的影视资料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力。
3.组织学⽣生讨论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时,为什什么要⼀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力争⻄西藏和平解决,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力,并认识和平解决是最终⽬目的,同时理理解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开国⼤大典教学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疑探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播放《义勇军进⾏行行曲》导⼊入。
同学们,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行曲》让我们再次回到了了炮⽕火纷⻜飞的年年代。
这⾸首歌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女前赴后继为了了中华⺠民族的⾃自由、⺠民主、平等、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相继取得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利,中国即将迎来新的曙光。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了》新授环节:(⼀一)开国⼤大典1.播放《开国⼤大典》⼩小视频,结合教材第2⻚页内容学⽣生思考回答: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影响教师补充:(1)根据第6⻚页“⾃自由阅读卡国旗的诞⽣生”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什么?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2)近现代中国⾸首都的变迁:清政府——北北京国⺠民政府——南京(改北北京为北北平抗战时期重庆为陪都)新中国——北北京(3)中国纪年年⽅方法的变化:夏历——帝王谥号——年年号纪年年——公元纪年年(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为《共同纲领》,它起临时宪法的作⽤用(5)会议选举了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次会议上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理兼外交部⻓长。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成立1949.10.1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2)时间:1950.10mdash;mdash;1953.7(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4)意义: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3、土地改革(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mdash;mdash;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意义(祥见课本13页)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②巩固人民政权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成功的探索1、“一五计划”(1953mdash;mdash;1957)(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1949,北平)①制定了《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确定了首都(北平→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这次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⑴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⑵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第2课最可爱的人课标: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⒈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入侵朝鲜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了解)。
⒉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目的),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英雄人物: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用生命掩护部队完成收复高地的黄继光;为了不暴露目标,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他们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章末总结摘要:一、前言二、秦朝的统一1.秦国的崛起2.统一战争3.秦朝的建立三、秦朝的政治制度1.皇帝制度2.三公九卿制3.郡县制四、秦朝的经济与文化1.重农抑商政策2.土地制度3.文化统一与焚书坑儒五、秦朝的军事与外交1.军事制度2.对外战争与扩张3.外交政策六、秦朝的灭亡1.农民起义2.秦朝的动荡3.秦朝的灭亡七、结论正文:【前言】秦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秦朝的统一战争,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以及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章将对秦朝的历史进行总结和概括。
【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始于秦国的崛起。
秦国在战国时期,通过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实现了国家的强盛。
随后,秦国进行了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政治制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
皇帝制度规定了皇帝的绝对权威,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此外,秦朝还实行了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分别对国家政务和地方行政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秦朝的经济与文化】秦朝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为主,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商业发展。
在土地制度方面,秦朝实行了土地私有制,使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
文化方面,秦朝实行了文化统一,对诸子百家的经典进行焚书坑儒,以确保国家思想的统一。
【秦朝的军事与外交】秦朝的军事制度以征兵制为主,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考核制度。
在对外战争方面,秦朝进行了多次战争,扩大了国家领土。
外交方面,秦朝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与周边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外交关系。
【秦朝的灭亡】秦朝的灭亡,源于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激发了广大农民反抗秦朝暴政的热情。
随着起义的不断升级,秦朝内部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结论】秦朝虽然短暂,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人教版统编新教材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目录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 人类的起源和活动2. 古代文明的诞生3. 文明传播与交往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帝国的兴衰1. 秦朝的统一与秦始皇2. 西汉的兴亡与东汉的王莽3. 三国的分裂与统一第三单元:世界古代帝国的兴衰1. 近东古代帝国: 古埃及帝国和巴比伦帝国2. 印度古代帝国: 楼兰文明与3. 希腊古代帝国: 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帝第四单元:世界中古帝国的兴衰1.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2. 拜占庭帝国的延续3. 西方封建社会的兴起与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第五单元:我国古代帝国的辉煌1. 北朝民族的团结与初建的南北朝2.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3. 唐朝的盛世与唐诗第六单元:世界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争夺1. 荷兰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2. 英法对美洲与印度的殖民统治3. 俄国和清朝的争夺:尼布楚条约第七单元:中国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抗1.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2.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3. 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第八单元:近代世界的两次经济大危机1. 1929年的华尔街股市大崩盘2.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经济的影响3. 世界大萧条和经济保护主义第九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的重建与调整1. 纳粹德国的兴起与侵略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影响3. 联合国的成立与新国际秩序的建立第十单元: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1. 中国的建立与土地革命2. 抗日战争与政治形势的变化3.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第十一单元:中国的建设与发展1. 社会主义改造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 人民公社与3. 文化大革命与四人帮的垮台第十二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基本经验2.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3. 现代化建设与全面小康的目标第十三单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启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国际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争议第十四单元:当代世界的政治与经济1.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趋势3.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展。
人教版8年级历史下全册重点及练习一、明朝的成立和发展1.明朝的建立- 洪武年间,朱元璋起义成功后建立了明朝。
- 建立明朝的原因:消除元朝统治的灾难,使天下安宁;为了掌握皇帝的地位和权力。
2.明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 实行三司和六部制度和锦衣卫制度等。
- 设立中央直属机构东厂、西厂和南京六部。
- 实行科举制度。
3.明朝的开拓和发展- 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辉煌。
- 钟情青花瓷,发展出了著名的景德镇瓷器制作技术。
- 修筑了万里长城,巨幅丹青长卷《清明上河图》等皆为明朝文化的杰作。
二、明朝的衰落和灭亡1.明朝的衰落- 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农民战争等日益严重,导致明朝的衰落。
- 农民起义时期,方腊大规模砍杀官吏,被镇压后,为防止再起义,官府实行了统治性。
- 李自成领导的大西农民起义最终攻占北京,三年后明朝灭亡。
2.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
-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文化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 近代中国逐渐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练一、选择题:1.明朝的建立时间是_____。
A、1368年B、1453年C、1644年答案:A2.明朝的开拓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事件有_____。
A、王安石变法B、下西洋C、金陵十二钗答案:B二、填空题:1.明朝中央直属机构有____和____等。
答案:东厂、西厂2.修筑万里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_____的侵袭。
答案:北方游牧民族三、简答题:1.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理解。
答案:中国近代化发展指中国从18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逐渐摆脱封建专制制度,完成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并开始逐步走向现代化,不断走向世界的中心舞台。
2.为什么明朝会灭亡?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明朝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统治阶级的败坏,世袭制度的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士人的自由发展,农民战争的连续发生也都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是一本经典的历史教材,以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积淀为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今历史文化的由来。
以此为标题,本文将从秦朝至今的八大历史时期来详细探讨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并辅以历史资料,加深大家对历史的认识。
首先,我们从古代发展历史开始。
古代时期由秦朝至清朝,占据了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王朝,于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建立。
秦始皇实行政治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推行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即“中央集权、小说权、以吏治国”的政治体系。
他的政策确立了以牛羊货币的货币政策,实现了秦国的统一。
秦朝统一的成果,为后续的历史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就是隋朝。
从公元581年秦朝被灭亡到公元618年隋朝统一中国,短短37年,中国又经历了一个分裂、争斗的混乱时期,就是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隋朝建立后,大力发展文化,文化上的发展成就非常显著,尤其隋朝的佛教文化发展更加强劲;文学和宗教交融,形成唐宋时期历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化浪潮。
此后,是唐朝,唐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中央机构开始形成,专业化管理和行政组织结构基本确立。
唐朝时期,中国文化受到最大的发展,唐朝文学达到巅峰,书法、绘画、陶瓷、玉雕成就也可圈可点,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伟大的文化革命,释放中国文化的新的活力和潜能。
此外,我们要记住的是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其统治下的宋代文化亦非常重要。
它是我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受欢迎的一段历史,其时期出现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发展奠定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建立中央集权的王朝,也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标志。
明朝改革新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和突破。
在外交上,明朝开拓了与东南亚和西方的联系,形成了新的国家文化,使中国充分融入世界文明。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作用。
2. 土地改革:介绍了土地改革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抗美援朝:介绍了抗美援朝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抗美援朝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4. 三大改造:介绍了三大改造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三大改造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 文化大革命: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以及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6. 改革开放:介绍了改革开放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7. 中国古代史: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中国古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中国近代史:简要介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中国近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9. 中国现代史:简要介绍了中国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中国现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以上是初二历史下册的一些知识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掌握。
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