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9
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比例一、练习题一:小明骑自行车从学校到家,全程共10公里,他用1小时骑完。
请你计算小明平均每小时骑行多少公里?解答:平均速度 = 总距离 ÷总时间= 10公里 ÷ 1小时= 10公里/小时所以,小明平均每小时骑行10公里。
二、练习题二:小红家离学校有8公里,小明家离学校有12公里。
如果小红每天骑自行车花费30分钟上学,那小明每天骑自行车花费多少时间上学?解答: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小明和小红的距离来求出他们上学所需的时间。
小红上学时间 = 小红家离学校的距离 ÷小红每小时骑行的距离= 8公里 ÷ (30 ÷ 60)千米/小时= 8公里 ÷ 0.5千米/小时= 16小时所以,小红每天骑自行车花费16分钟上学。
同样地,我们可以计算小明上学所需的时间。
小明上学时间 = 小明家离学校的距离 ÷小明每小时骑行的距离= 12公里 ÷ (30 ÷ 60)千米/小时= 12公里 ÷ 0.5千米/小时= 24小时所以,小明每天骑自行车花费24分钟上学。
三、练习题三:航班从城市A飞往城市B的全程距离为800公里。
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速度为600公里。
请你计算这个航班飞行的时间是多少小时?解答:航班的时间 = 总距离 ÷平均速度= 800公里 ÷ 600千米/小时= 4/3小时= 1小时20分钟所以,这个航班飞行的时间是1小时20分钟。
四、练习题四:小明去书店买了两本书,第一本书的价格是20元,第二本书的价格是30元。
在付款时,店员说他们正举行打折活动,两本书的总价格打8折。
请你计算小明需要支付的总金额。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求出两本书的总价格。
第一本书的价格是20元,第二本书的价格是30元,所以两本书的总价格为20元 + 30元 = 50元。
然后,我们计算打折后的总价格。
打8折意味着总价格的80%,所以打折后的总价格为50元 × 80% = 40元。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正方形内画最大的圆,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甲数的25等于乙数的34,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3.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0,则较小的偶数与较大的偶数的比是( )。
4.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4∶5,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4,则甲数是____。
5.等腰三角形两个内角度数比为2∶1,这个等腰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分别是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
二、判断题6.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加上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3。
( )7.一堆黄沙,已经用去27,剩下的和已经用去的比是2∶5。
( )8.甲、乙、两三人分糖果,三人按3∶4∶5分配或按7∶9∶11分配,乙所得糖果数相同。
( )三、选择题9.有甲乙两个圆柱,高相等,底面半径比是1∶4。
这两个圆柱的体积比是()。
A.1∶4B.1∶8C.1∶16D.1∶3210.5∶9的前项加上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加上18B.乘10C.加1011.一款捷豹牌变速自行车,前齿轮分别为36齿、24齿;后齿轮为28齿、26齿、24齿、18齿,其中最快速度的组合是()。
A.48∶32B.48∶18C.36∶32D.36∶18四、化简比和求比值12.化简比。
16∶8016∶2447∶450.75∶150.42∶7.256∶49五、解答题13.大宝和小宝一起喝汤圆,本来大宝碗里的和小宝碗里的个数之比为2∶3,后来大宝想要减肥,又夹了4个汤圆到小宝碗里,此时大小宝碗里汤圆之比为1∶2,求两人一共有多少个汤圆?14.老师给班里买了90本儿童读物,按4∶5分别借给一组和二组。
这两个组各借书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参考答案与解析:1.157∶200π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方形内画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这圆的半径为a2;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边长;圆的面积公式:π×半径2,代入数据,求出正方形面积和圆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用圆的面积∶正方形面积,化简即可;再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求出比值。
【同步专练B 】4.比(巩固提升篇)一、单选题(共8题)1.蔬菜批发站把一批菜按4∶5∶3的比卖给甲、乙、丙三个餐厅,丙餐厅比乙餐厅少买60千克,这批菜一共有( )A . 300千克B . 603千克C . 360千克D . 306千克2.4∶5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
A . 10B . 8C . 12D . 203.一辆摩托车3小时行了153千米.则这辆摩托车所行时间与路程的比是( )A . 4:153B . 153:3C . 3:153D . 153:5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与高的比是1:4,它与同底同高的一个圆柱体的体积之比是( )A . 1:4B . 3:4C . 1:3D . 1:85.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
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 7500B . 150C . 250D . 3006.一个长方形花圃,它的周长是30米,长是9米,这个长方形花围的长与宽的比是( )A . 10:3B . 3:2C . 5:3D . 3:10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 )。
A . 直角三角形B . 锐角三角线C . 钝角三角形8.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思为:一尺木棍,第一天截取它的一半,以后每天截取剩下部分的一半,那么永远也截取不尽.照这样推算,第三天截取的长度与最初木棒总长度的比是( )A . 1:4B . 1:8C . 1:16D . 1:32二、填空题(共8题)9.求下面比的比值.0.21∶0.07=________10.在6:8=0.75中,6是比的________,8是比的________,0.75是比的________。
11.某班有男生15人,女生2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________,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________,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________1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________三角形,最大的角是________度.13.= ________=________÷28=9︰________=________%14.明明身高150C m,爸爸身高1.80m,明明和爸爸的身高比是________。
六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比的应用(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题;共4分)1.一本书一共有180页,小欣第一周看了全书的,剩下的按5:3的比分别于第二周和第三周看完。
她第三周看了()页。
A. 90B. 54C. 362.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20,三个数的比是3∶4∶5,丙数比甲数多()。
A. 85B. 170C. 225D. 250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3.10g盐溶解在100g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4.研究发现,8岁以上的儿童按5:3安排一天的活动与睡眠的时间是最合理的。
一天的睡眠时间应是________小时。
5.15箱水果中,苹果箱数与梨箱数的比是3∶2。
在本题中要分配的总数是________,要分配的份数是________,每份是________箱。
6.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4:5,最小的内角是________度,最大的内角是________度,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7.参加音乐和书法兴趣小组共有300人。
其中音乐小组与书法小组的人数比是7:8,则书法小组比音乐小组多________人。
8.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6.3kg水中含氢________kg,含氧________kg。
9.某妇产医院9月新生婴儿190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48:47。
9月新生男婴儿有________人,女婴儿有________人。
四、解答题(共15题;共75分)10.学校把150本故事书按甲、乙两班人数的比分配给两个班。
甲班有42人,乙班有33人。
甲、乙两班各分得故事书多少本?11.一个圆形花坛,原来直径是10m,扩建后的直径与原来的比是6:5。
扩建后花坛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12.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3.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3,男女生各有多少人?14.建筑用的混凝土是由水泥、石子和沙按5: 3:4搅拌而成的,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15.一套运动服共300元,其中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表示两个数相等?A. a > bB. a < bC. a = bD. a ≠ b2. 如果 a:b = 3:4,那么 a 和 b 的比是?A. 3/4B. 4/3C. 3:4D. 4:33. 下列哪个比例是正确的?A. 1:2 = 2:4B. 1:2 = 3:6C. 1:2 = 4:8D. 1:2 = 5:104. 如果 a:b = c:d,那么下列哪个比例是正确的?A. a + b:c + dB. a b:c dC. (a + c):(b + d)D. (a c):(b d)5. 下列哪个比例是等比例?A. 1:2, 2:3, 3:4B. 1:2, 2:4, 3:6C. 1:2, 2:4, 3:8D. 1:2, 2:3, 3:5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如果 a:b = c:d,那么 a + b = c + d。
()2. 比例中的两个比必须都是整数。
()3. 如果 a:b = c:d,那么 a/b = c/d。
()4. 比例中的两个比必须都是正数。
()5. 如果 a:b = c:d,那么 a d = b c。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如果 a:b = 2:3,那么 a 和 b 的比是 ________。
2. 如果 a:b = c:d,那么 a 和 c 的比是 ________。
3. 如果 a:b = 3:4,那么 a 和 b 的比是 ________。
4. 如果 a:b = c:d,那么 b 和 d 的比是 ________。
5. 如果 a:b = 5:6,那么 a 和 b 的比是 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解释比例的概念。
2. 解释等比例的概念。
3. 如果 a:b = c:d,那么如何求出 a 和 c 的比?4. 如果 a:b = c:d,那么如何求出 b 和 d 的比?5. 解释比例的性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一个长方形,长是20 厘米,宽是长的3/5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宽= 20×3/5 = 12(厘米),面积= 20×12 = 240(平方厘米)解析:先求出宽,再用长乘以宽得到面积。
2. 一桶油重50 千克,用去了2/5 ,还剩多少千克?答案:50×(1 - 2/5) = 30(千克)解析:用总量乘以剩下的比例。
3. 一本书有300 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 ,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答案:300×(1/6 + 1/5) = 110(页)解析:分别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然后相加。
4. 果园里有苹果树80 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4 ,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3 ,桃树有多少棵?答案:梨树= 80×3/4 = 60(棵),桃树= 60×2/3 = 40(棵)解析:逐步计算梨树和桃树的棵数。
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5 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答案:周长= 15×4 = 60(分米),面积= 15×15 = 225(平方分米)解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
6. 一根绳子长40 米,第一次用去1/4 ,第二次用去1/5 ,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答案:40×(1/4 + 1/5) = 18(米)解析:先算出两次分别用去的长度,再相加。
7. 一套西服原价800 元,现在打八折出售,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答案:800×80% = 640(元)解析:原价乘以折扣得到现价。
8. 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8 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3.14×8²= 200.96(平方米)解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计算。
9. 六年级有学生180 人,其中男生占5/9 ,女生有多少人?答案:180×(1 - 5/9) = 80(人)解析:先算出女生占的比例,再用总人数乘以比例。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6分)求未知数x4.2+0.5x=5.6:=:x=.【答案】x=2.8;x=;x=6【解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4.2,再同除以0.5求解;②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x=×,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4求解;③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0.6x=4×0.9,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6求解.解:①4.2+0.5x=5.64.2+0.5x﹣4.2=5.6﹣4.20.5x÷0.5=1.4÷0.5x=2.8②:=:xx=×x×4=××4x=③=0.6x=4×0.90.6x÷0.6=3.6÷0.6x=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对齐.2.一个直径4mm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答案】20:1【解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所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8cm:4mm,统一单位化简后是80mm:4mm=20:1。
3. a、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a、b成正比例,那么“?”处应该填();如果a、b成反比例,那么“?”处应该填()。
【答案】2.4【解析】如果ab成正比例,那么它们的比值就是一定的,即3:4=5:?,解比例得到?=。
如果a、b成反比例,那么它们的乘积就是一定的,即3×4=5×?,得到?=2.4。
4.一段路,甲小时走完,乙小时走完,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3:4。
()【答案】√【解析】审题时要看清,条件给出的是甲乙的时间,而最后表示的是两人的速度之比。
根据条件得到甲的速度是1÷,乙的速度是1÷,所以甲乙的速度比是3:4,题目正确。
5.①某校毕业生共有9个班,每班人数相等.②已知一班的男生人数比二、三班两个班的女生总数多1;③四、五、六班三个班的女生总数比七、八、九班三个班的男生总数多1.那么该校毕业生中男、女生人数比是多少?【答案】5:4【解析】如下表所示,由②知,一、二、三班的男生总数比二、三班总人数多1;由③知,四至九班的男生总数比四、五、六班总人数少1.因此,一至九班的男生总数是二、三、四、五、六共五个班的人数之和,由于每班人数均相等,则女生总数等于四个班的人数之和.所以,男、女生人数之比是.6.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这个地图上,量得北京到郑州的距离是32厘米;把它画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东山县)用一根长6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与宽比是5:3的长方形框架,这个长方形框架围成的面积是多少?【答案】240平方厘米【解析】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得:先用“64÷2”求出长方形一条长和宽的和,再用按比例分配知识,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64÷2=32(厘米),5+3=8,(32×)×(32×),=20×12,=240(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形框架围成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按比例分配知识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解答.2.把20克农药放入到580克水中,农药和药水的比是..(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要明确农药放入水中变成药水,要求农药和药水的比是多少,只要求出药水的重量,根据题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20:(20+580),=20:600,=1:30;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做题的关键是先求出药水的重量,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比,最后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3.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配成一种混凝土,水泥、沙子、石子的质量比是2:3:5。
要配制3000千克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千克?【答案】需要水泥600千克,需要沙子900千克,需要石子1500千克【解析】水泥、沙子、石子质量的比是2:3:5,那么水泥占2份,沙子占3份,石子占5份。
配成的混凝土一共是2+3+5=10(份)需要水泥的千克数列式为:3000×2/10=600(千克)。
需要沙子的千克数列式为:3000×3/10=900(千克)。
需要石子的千克数列式为:3000×5/10=1500(千克)。
解:2+3+5=10(份)3000×2/10=600(千克)3000×3/10=900(千克)3000×5/10=1500(千克)。
第四单元 比【例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
甲调制时用了40毫升的蜂蜜,200毫升水;乙调制时用了5小杯蜂蜜,20小杯水;丙调制时用的水是蜂蜜的7倍。
( )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甲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40:200=1:5=51;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5:20=1:4=41;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1:7=71。
41>51>71,所以,乙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解答:B【例2】已知甲:乙=3:4,乙:丙=3:2,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甲=乙=丙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的基本性质解答连比问题。
解答时,需将两个不同的比中共有的量转化为同一个数。
甲:乙=3:4=9:12;乙:丙=3:2=12:8,则甲:乙:丙=9:12:8,所以,乙>甲>丙,选C 。
解答:C【例3】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
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事件,在犯罪现场留下了一个长26厘米的足印。
经过周密侦察,锁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下表是这四名犯罪嫌疑人的身高记录。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说明:这四人中,谁的嫌疑最大?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时,先根据“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可以看作成年人的身高是足长的7倍来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
该题具备探索性和趣味性,同时运用了估算的知识。
解答:26×7=182(cm ),四人中王某的身高最接近182cm 。
答:王某的嫌疑最大。
【例4】骆驼体重250千克,能搬运质量为300千克的货物;蚂蚁体重0.05克,能搬运质量为2克的虫子.写出它们各自搬运的质量与体重的比,并求出比值.相对于自身体重,你觉得谁的力气大?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解答时需要明确的是:比值越大,力气就越大。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甲、乙、丙三人分一箱苹果.若按3:2:5或1:2:3分配,两种分法()分得一样多.A.甲 B.乙 C.丙【答案】C【解析】根据两种分配方法,分别求出两种方案中甲、乙、丙各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分数值相同的及时分得糖果相同的.解答:解:第一种:3+2+5=10甲占:乙占:=丙占:=第二种:1+2+3=6甲占:乙占:=丙占:=所以两次丙分得的一样多.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次甲、乙、丙各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2.:==80%=÷40=折=小数.【答案】4,5,50,32,八,0.8【解析】分析:80%可以化成,根据分数的性质,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10可化成;用的分子4做比的前项,分母5做比的后项也可转化成比为4:5;用的分子4做被除数,分母5做除数可转化成除法算式为4÷5,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8可化成32÷40;80%也就是八折;把80%的百分号去掉,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可化成0.8;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解答:解:4:5==80%=32÷40=八折=0.8.故答案为:4,5,50,32,八,0.8.点评:此题考查小数、分数、比、除法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和转化,也考查了分数的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运用.3.用一根长120米的钢筋,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房间框架,已知长、宽、高的比是3:2:1,房间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若粉刷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20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房间的长是15米、宽是10米、高是5米,粉刷的面积是480平方米.【解析】用一根长120米的钢筋,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房间框架,已知长、宽、高的比是3:2:1,首先求得一条长、宽、高的和:120÷4=30厘米,进而求出长、宽、高的总份数,再求得长、宽、高所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列式解答即可;粉刷的是四面墙壁和顶棚,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求出这5个面的总面积减去门窗和黑板面积即可.据此解答.解答:解:长:120÷4×=30×=15(米)宽:120÷4×=30×=10(米)高:120÷4×=30×=5(米)15×10+(15×5+10×5)×2﹣20=150+(75+50)×2﹣20=150+250﹣20=400﹣20=480(平方米)答:房间的长是15米、宽是10米、高是5米,粉刷的面积是480平方米.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字在于求出长、宽、高的和,再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还要搞清粉刷的是哪几个面,然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4. 4:3的后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答案】16.【解析】比的后项加上12,扩大了5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也应扩大5倍,即乘上5,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12=15,15÷3=5比的后项变成15,扩大了5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也应扩大5倍;即比的前项应乘上5,或加上4×5﹣4=16.故答案为: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5. 1.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2:1,2.【解析】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不为0的数,使比的前项和后项变成互质数.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小数化成分数进行计算,结果最好用分数表示.解答:解: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2:=:=:=():()=6:3=(6÷3):(3÷3)=2:1比值是:1.2:=:===2.故填:2:1,2.点评:化简比是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形式,求比值是求出比的值的大小.6.画一个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1的长方形.【答案】24÷2=12(厘米)12×=9(厘米)12×=3(厘米)据此画图如下:【解析】解:24÷2=12(厘米)12×=9(厘米)12×=3(厘米)据此画图如下:【点评】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分别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 10克药溶解在100克水中,药和药水的比是()A.1:10 B.1:9 C.1:11【答案】C【解析】将10克药放入100克水中,即可配制成10+100=110克药水,那么药和药水的比是10:110,然后化简即可.解:10:(10+100)=10:110=1:11答:药和药水的比是1:11.故选:C.【点评】此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所求的问题是谁与谁比,然后根据题意进行解答,继而得出结论.8.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5,男生比女生多()A. B. C.【答案】C【解析】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5,把男生人数看作6份,则女生人数就是5份,就是求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用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除以女生人数即可解答.解:(6﹣5)÷5=1÷5=;故选:C.【点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用这两数之差除以另一个数.9.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答案】.【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先确定出两个內项的积也是,进而根据一个内项是3,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得另一个內项的数值.解: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根据比例的性质,可知两个内项的积也是,其中一个内项是3,则另一个内项为÷3=.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比例性质的运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10.a=b则a:b= :.【答案】16,15.【解析】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解:因为a=b,所以a:b=:==16:15;故答案为:16,15.【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11.先化简比,再求比值.:0.9:0.36吨:375千克.【解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2)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得比值.解:(1):=(×):(×)=9:2;:=÷=;(2)0.9:0.36=(0.9÷0.18):(0.36÷0.18)=5:2;0.9:0.36="0.9÷0.36"=2.5;(3)吨:375千克=(×1000千克):375千克=250千克:375千克=(250÷125):(375÷125)=2:3;吨:375千克=(×1000千克):375千克=250千克:375千克=250÷375=.【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要注意区分: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12.某繁华街道上,停着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共200辆,这三种车的辆数比是2:3:5,每种车各有多少辆?【答案】小轿车有40辆,小客车有60辆,公共汽车有100辆.【解析】首先求得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的总份数,再求得三种汽车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各自的辆数,列式解答即可.解:小轿车:200×=40(辆);小客车:200×=60(辆);公共汽车:200×=100(辆).答:小轿车有40辆,小客车有60辆,公共汽车有100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13.学校合唱队人数在40至60人之间,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6,合唱队共有人.【答案】52.【解析】由“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6”可知,总人数相当于7+6=13份,也就是说总人数是13的倍数,那么在“40﹣60”之间只有52符合题意,由此可知总人数就是52.解:由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6可知:总人数是7+6=13(份),即总人数是13的倍数;又因为合唱队人数在40至60人之间,那么合唱队的人数就应是52;故答案为:52.【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应用,要把比理解为几份和几份的比.14.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24:16=0.45:0.3=0.375:=:=【答案】3:2;3:2;3:1;1:5.【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解:24:16=(24÷8):(16÷8)=3:2;0.45:0.3=(0.45÷0.15):(0.3÷0.15)=3:2;0.375:=(0.375×8):(×8)=3:1;:=(×6):(×6)=1:5.故答案为:3:2;3:2;3:1;1:5.【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的方法,注意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15.﹦0.6﹦ ÷40﹦12:﹦:15.【答案】3,24,20,9.【解析】把0.6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8就是24÷4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3就是9:15;都乘4就是12:20.解:=0.6=24÷40=12:20=9:15.故答案为:3,24,20,9.【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6. 3: =24 :8=0.5.【答案】,4.【解析】根据比值的含义: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可知: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据此解答.解:①3÷24=,所以应填;②0.5×8=4,所以应填4;故答案为:,4.【点评】根据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17.从学校走到电影院,小明用8分钟,小红用10分钟,小明和小红的速度之比是4:5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把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小明和小红的速度,进而根据题意求比即可判断.解:(1÷8):(1÷10),=:,=(×40):(×40),=5:4;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比的意义;(2)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18.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8:12=0.25:0.45==【答案】2:3,5:9,2:1.【解析】(1)根据比的性质:把8:12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4即可化成最简整数比;(2)根据比的性质:把0.25:0.45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20即可化成最简整数比;(3)根据比的性质:把: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8即可化成最简整数比;据此进行化简并计算.解:(1)8:12=(8÷4):(12÷4)=2:3;(2)0.25:0.45=(0.25×20):(0.45×20)=5:9;(3):=(×8):(×8)=2:1.故答案为:2:3,5:9,2:1.【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的方法,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的,最简比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要注意区分: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小数、分数和整数.19.当0.3a=5b(a、b均不为0)时,则b:a= :.【答案】3、50.【解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进行解答.解:因为0.3a=5b,则b:a=0.3:5=3:50;故答案为:3、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20.=15÷20= :24== (填小数).【答案】3,18,36,0.75.【解析】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15÷20,根据分数与除法的有关系15÷20=,将分数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9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6就是18:24;15÷20=0.75,解:=15÷20=18:24==0.75.故答案为:3,18,36,0.75.【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21.一个最简整数比的比值是0.15,这个最简比是(:)【答案】3,20.【解析】根据比的意义和比值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可得:假设比的后项是1,则比的前项为0.15×1=0.15,则比为0.15:1,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解:0.15:1=(0.15×20):(1×20)=3:20;故答案为:3,20.【点评】此题应根据比的意义和比的性质进行解答.22. 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40:3,.【解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2)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解:(1)3.2:0.24,=(3.2×100):(0.24×100),=320:24,=(320÷8):(24÷8),=40:3;(2)3.2:0.24,=3.2÷0.24,=,故答案为:40: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23. 1.8: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6:1,6.【解析】(1)化简整数比时,应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行化简.(2)求比值时,应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去算,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出答案.解:1.8:=(1.8×10):(×10)=18:3=6:1;1.8:=1.8÷=1.8×=6;故答案为:6:1,6.【点评】化简整数比最后的答案是一个比,而求比值最后的答案是一个比值,它可以表示为一个整数、分数或小数.24.一条公路长120千米,其中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的比是2:3:5,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各是多少千米?【答案】上坡路是24千米,下坡路是36千米,平路是60千米.【解析】分别把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的长度看作2份、3份和5份,则总份数为2+3+5=10份,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求解.解:120×=24(千米),120×=36(千米),120×=60(千米);答:上坡路是24千米,下坡路是36千米,平路是60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的灵活应用.25.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的,则男、女生人数的比是()A.4:5 B.5:4 C.:【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于是即可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求出它们的比.解:因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则男生人数:女生人数=:=5:4;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2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3:4:5,则此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按照比例计算出角的度数,再判断.解:180°÷(3+4+5)=15°,则15°×3=45°;15°×4=60°;15°×5=75°;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三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类型.27.大小两个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等于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答案】对【解析】根据圆周率的含义可知:任何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一个常数,通常用π来表示.解:任何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一个常数,通常用π来表示,所以大小两个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等于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答:大小两个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等于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故填: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圆周率含义的应用.28. 0.2:0.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答案】1:4,0.25【解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2)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得比值.解:(1)0.2:0.8=(0.2×10):(0.8×10)=2:8=(2÷2):(8÷2)=1:4;(2)0.2:0.8=0.2÷0.8=2÷8=1÷4=0.25;故答案为:1:4,0.25.【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要注意区分: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的,结果仍是一个比;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结果是一个数.29.解方程.x:1.2=3:4; 3.2x﹣4×3=52; x+x=.【答案】(1)0.9;(2)20;(3).【解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4x=1.2×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2)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2,再两边同时除以3.2求解;(3)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解:(1)x:1.2=3:44x=1.2×34x÷4=3.6÷4x=0.9;(2)3.2x﹣4×3=523.2x﹣12=523.2x﹣12+12=52+123.2x=643.2x÷3.2=64÷3.2x=20;(3)x+x=x=x=x=.【点评】解答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同时应注意“=”号上下要对齐.30.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卡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 a、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a、b成正比例,那么“?”处应该填();如果a、b成反比例,那么“?”处应该填()。
【答案】2.4【解析】如果ab成正比例,那么它们的比值就是一定的,即3:4=5:?,解比例得到?=。
如果a、b成反比例,那么它们的乘积就是一定的,即3×4=5×?,得到?=2.4。
2.比例尺是()。
A.一把尺B.一个比例C.一个比D.一个分数【答案】C【解析】根据概念可知: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它是一个比,所以选C。
3.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1)1.8:1.2 (2)2:(3):(4)60厘米:2.4米【答案】(1)3:2,1.5;(2)6:1,6;(3)(4)【解析】(1)先根据比就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10倍,变为整数比18:12,再把这个整数比化简后得到3:2。
3:2=1.5,所以比值的1.5。
(2)先根据比就基本性质把这个比化为整数比,可以让前项和后项同时乘3,这样就化为6:1,这个比是最简比,即为最后结果。
6÷1=6,所以比值是6。
(3)若化成整数比,需要让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两个分母的公因数20,(×20):(×20)=24:15,再把24:15化简后得到8:5.8÷5=1.6,所以比值是1.6。
(4)先统一单位名称,可以都化成以厘米作单位的数是60厘米:240厘米,化简后是1:4。
1÷4=。
比值为。
需注意:在化简前统一单位名称;无论是化简比还是求比值都不带单位名称。
4.有一块正方形铁片(如图),沿一边剪去底是6分米的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铁片成了梯形(阴影部分),这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比是1:4,求梯形的面积。
【答案】9平方分米【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6分米对应的份数。
因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比是1:4,也就是说梯形的上底是1份,正方形的边长是4份,从而得到,空白三角形的底是3份。
六年级比例练习题及答案1. 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每小时骑行12公里。
如果他一共需要骑行2个小时,他总共要骑行多远?答案:小明总共要骑行24公里。
2. 一桶果汁中有3升,小红将桶里的果汁倒进了三个杯子中。
如果每个杯子都装满,每个杯子里有多少升果汁?答案:每个杯子里有1升果汁。
3. 校园里有50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
校园里有多少名男生?答案:校园里有150名男生。
4. 玩具店一套积木由240块积木组成,其中红色积木的数量是黄色积木数量的2倍,绿色积木的数量是红色积木数量的3倍。
红色积木和绿色积木的数量加起来是多少?答案:红色积木有80块,绿色积木有240块,红色积木和绿色积木的数量加起来是320块。
5. 某项工程耗时15天,甲组和乙组合作完成。
如果甲组每天完成工程量的1/3,乙组每天完成工程量的2/3,甲组需要多少天完成该工程?答案:甲组需要45天完成该工程。
6. 一辆车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行驶,需要行驶700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
车辆行驶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答案:车辆需要行驶10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7. 小明用了120元去超市购买文具。
如果他买了笔和纸张,而纸张的价格是笔的价格的2倍。
他用了多少钱买了笔?答案:小明用了80元买了笔。
8. 一辆火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经过5个小时后行驶了多远?答案:火车行驶了400公里。
9. 甲组和乙组共同完成一个工程,两组所用的时间比是3:5。
如果甲组耗时15天,那么乙组耗时多久?答案:乙组耗时25天。
10. 某公司的员工总数是120人,其中男性员工的数量是女性员工数量的3倍,那么公司中女性员工有多少人?答案:公司中女性员工有30人。
总结:通过上述六年级比例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比例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通过练习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巩固对比例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应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比例一、填一填1、()叫做比例。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外项是,则另一个外项是()。
3、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4、如果2a=3b,那么a:b=():()。
5、用12的因数中的任意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6、3:()=6:10=():357、在总价、单价和数量三种量中,当()一定时,()与()成正比例当()一定时,()与()成正比例当()一定时,()与()成反比例8、配置一种淡盐水,盐占盐水的,盐与水的比是()。
二、判断对错1、如果甲数是乙数的(甲、乙均不为0),甲与乙的比是1:5。
()。
2、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地面积与方砖块数成反比例。
()3、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小时,乙独做要8小时,甲、乙工作效率的之比是5:4()4、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5、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m。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出粉率一定,面粉质量与小麦质量成()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在一副平面图上,用图上距离2cm表示实际距离200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100B、1:1000 C 1:100004、按1:5将长方形缩小,就是将长方形的面积缩小到原来的()A、B、C、5、用3、4、16、12四个数组成比例,正确的是()A、3:16=4:12B、3:4=12:16C、16:12=4:3四、算一算,解比例x:10=: 0.4:x=1.2:2 =五、画一画,操作题。
学校要建一个长100m,宽60m的长方形操场用1:1000的比例尺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六、想一想,解决问题1、六年级学生外出活动,每6人一组,可分为56组,如果每8人一组,可分为多少组?2、一辆汽车2小时行90km,照这样计算,行驶315km要多少小时?3、一个长方形足球场,长180米,宽9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图纸上,画在图上的足球场面积是多少?4、一根木料,锯3段需要4分钟,如果钜5段,需要多少分钟?答案:一、填一填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2.43:21:6=2:12(答案不唯一)5 21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总价单价数量1:18二、判断对错1、√2、×3、×4、×5、√6、×三、选一选1、C 2、A 3、C 4、C 5、B C四、算一算1、x=7.5 2、x= 3、x=0.6六、解决问题1、解、设可分为x组,8x=6×56 x=6×56÷8 x=42 答:可分为42组。
2024年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基础练习题1(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比例里,如果已知两个外项分别是8和3,那么两个内项的积是()。
A. 24B. 8C. 3D.无法确定2. 已知a:b=4:5,那么下面哪个比例式与a:b相等?()A. 8:10B. 12:15C. 16:20D. 20:253. 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24,如果其中一个内项扩大3倍,要使比例成立,另一个内项应()。
A. 扩大3倍B. 缩小3倍C. 不变D. 扩大6倍4. 在比例尺1:1000的地图上,两地相距6厘米,实际距离是()。
A. 600米B. 6000米C. 60米D. 6米5. 如果4x=12,那么x与3的比例是()。
A. 1:3B. 3:1C. 4:3D. 3:46. 下列比例中,能与8:12组成比例的是()。
A. 2:3B. 4:6C. 6:9D. 12:187. 已知a:b=3:4,那么a与b的比值为()。
A. 0.75B. 0.25C. 1.33D. 4/38. 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内项的积是18,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
A. 18B. 9C. 36D. 无法确定9. 下列各数中,与0.4成比例的是()。
A. 0.04B. 0.2C. 0.8D. 410. 已知三个数a、b、c成比例,且a:b=2:3,b:c=4:5,那么a:c的比值是()。
A. 8:15B. 16:15C. 2:5D. 3:5二、判断题:1. 两个比例相等,那么它们的四个对应项都相等。
()2.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4. 4:6和3:4是相等的比例。
()5. 如果a:b=3:4,那么b:a=4:3。
()6. 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的积是12,那么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2。
()7. 已知a:b=2:3,那么a与b的比值是2/3。
()8. 两个比相等的比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判断正误。
(对的画“√”,错的画“×”)(1)20kg ∶50g =2∶5。
( )(2) 如果A ∶B =7∶12,那么B 是A 的712。
( ) (3)把10g 盐溶解在100g 水中,盐和盐水质量之比是1∶10。
( )(4)从家到学校,小明要走15小时,小方要走16小时,小明与小方所用的时间比是6∶5。
( )2.精挑细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在蜂蜜水中,蜂蜜占蜂蜜水的110,蜂蜜和水的比是( ),在50kg 蜂蜜水中蜂蜜有( )kg 。
A. 1∶10B. 1∶9C. 45D. 5(2)小明买来红气球和黄气球共16个,其中红气球与黄气球的个数比是3∶5。
红气球买了多少个?正确列式是( )。
A. 16×35B. 16×53C.16×33+5 D.16×53+5 (3)23∶109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A.2027B. 53C. 35D.3∶5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3,如果甲、乙两数的和是20,那么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4.甲、乙两数的比是5∶3,甲数比乙数大6,那么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5.学校舞蹈队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
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写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再求比值。
参考答案1.(1)×(2)×(3)×(4)√2.(1)B D (2)C (3)C D3.甲数:20×22+3=8 乙数:20×32+2=12答:甲数是8,乙数是12。
4.6÷(55+3-35+3)=24答:甲、乙两数的和是24。
5.20÷15=43 15÷20=3420∶15=4∶3 20∶15=43答:男生是女生的43倍。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4。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4∶3,比值是43。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四单元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项练习(解析版)专项练习一:和比、差比、单量与比问题的辨析1.配置一种药水,水与药的比是5:3,现在有药水2400克,那么药有多少克? 解析:该题是和比问题。
水:2400×355+=1500(克) 药:2400×353+=900(克) 答:略。
2.配置一种药水,水与药的比是5:3,现在有水2400克,那么药有多少克? 解析:该题是单量与比的问题。
药:2400÷5×3=1440(克)答:略。
3.配置一种药水,水与药的比是5:3,现在水比药多2400克,那么药有多少克?解析:该题是差比问题。
药:2400÷(5-3)×3=3600(克)答:略。
4.把一根长4.8米的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 解析:该题是和比问题。
甲段:4.8×233+=2.88(米) 乙段:4.8×232+=1.92(米) 答:略。
5.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甲段长4.8米, 乙段长多少米? 解析:该题是单量与比的问题。
乙段:4.8÷3×2=3.2(米)答:略。
6.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乙段长4.8米, 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解析:该题是单量与比的问题。
原来长:4.8÷2×(3+2)=12(米)答:略。
7.把一根绳子按3∶2截成甲、乙两段,已知乙段比甲段短4.8米, 甲、乙两段各长多少米?解析:该题是差比问题。
甲段:4.8÷(3-2)×3=14.4(米)乙段:4.8÷(3-2)×2=9.6(米)答:略。
8.一种糖水,糖与水的比是2:5,现在有糖水140千克,其中糖有多少千克? 解析:该题是和比问题。
糖:140×522+=40(克) 答:略。
9.一种糖水,糖与糖水的比是2:5,现在有糖水140千克,其中糖有多少千克?解析:该题是单量与比的问题。
比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填空题1.在5:13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
2.把15∶6的后项减去4,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3.在比例3:4中,如果前项乘上a,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上。
4.3:9=3÷=:30=。
5.把3:5的后项乘1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要乘。
6.如果6:11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如果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7.一杯糖水中糖和水的比是1:8,加入5克糖后,要使这杯糖水和原来一样甜,现要加入克水。
8.一个长方形,长是9米,宽是8米,如果宽延长16米,要使长和宽的比值不变,长应该延长米。
二、单选题9.如果把3:7的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A.加上9 B.加上21 C.乘510.如果A:B=,那么(A×9):(B×9)=()。
A.1 B.C.211.3:5的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上()。
A.12 B.5 C.2012.在5:8中,如果比的后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A.增加16 B.乘3 C.乘213.比的前项乘,后项除以,比值()。
A.不变B.变大C.变小14.甲、乙两个数的比是,这两个数同时除以4,它们的比值是()。
A.B.C.15.4∶5的后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A.10 B.8 C.1216.在10:15=中,比的前项加上10,要想让比值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的后项也加上10 B.比的后项乘2C.比的后项乘1017.下面说法错误的有()个。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3千克铁的和1千克棉花的同样重。
∶丽丽家在贝贝家北偏东45°的方向,那么贝贝家在丽丽家的东偏北45°方向。
∶某件商品的原件是100元,先提价,再降价,还是卖100元。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应用练习题(进步题含分析答案)例1:袋子里红球与白球的个数比是19:13。
放入若干只红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5:3,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13:11。
已知放入的白球比红球多80只。
那么原来袋子中有白球多少只?分析与解答(1)原来红球与白球的个数比是19:13,参加红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5:3,白球数量不变,所以红球与白球的个数比是57:39参加红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65:39,也就是说参加的红球是65-57=8份.(2)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13:11。
红球不变,将上面的比转化为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65:55。
白球增加了55-39=16份.(3)已知放入的白球比红球多80只。
所以1份是80/(16-8)=10只.(4)原来有白球10*39=390只.例2:张家与李家本月收入钱数之比是8:5,本月开支的钱数之比是8:3,月底张家节余240元,李家节余510元,本月张家和李家分别收入多少元?解:设张家的开支为8X,李家的开支为3X.他们的收入分别为 8X+240,3X+510 所以(8X+240)/(3X+510)=8:524X+4080=40X+120016X=2880X=180张家的收入是8X+240=8*180+240=1680(元)李家的收入是3X+510=3*180+510=1050(元)例3:甲、乙两堆棋子中都有白子和黑子。
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2:1,乙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4:7。
假如从乙堆拿出3粒黑子放入甲堆,则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7:4;假如把两堆棋子合在一起,白子与黑子数一样多。
问:原来甲乙两队各有多少棋子?解: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2:1,假如从乙堆拿出3粒黑子放入甲堆,则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7:4。
甲堆中白子数量不变,所以,甲堆中原来的白子与黑子的比是14:7,增加3粒黑子后,白子与黑子的比是14:8。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与解答
原来红球与白球的个数比是19:13,加入红球后,
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5:3,
白球数量不变,所以
红球与白球的个数比是57:39加入红球后,
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65:39,也就是说加入的红球是65-57=8份.
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13:11。
红球不变,将上面的比转化为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是65:55。
白球增加了55-39=16份.
已知放入的白球比红球多80只。
所以1份是80/=10只.
原来有白球10*39=390只.
例2:张家与李家本月收入钱数之比是8:5,本月开支的钱数之比是8:3,月底张家节余240元,李家节余510元,本月张家和李家分别收入多少元?
解:设张家的开支为8X,李家的开支为3X.
他们的收入分别为X+240,3X+510 所以
/=8:5
24X+4080=40X+1200
16X=2880
X=180
张家的收入是8X+240=8*180+240=1680
李家的收入是3X+510=3*180+510=1050
例3:甲、乙两堆棋子中都有白子和黑子。
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2:1,乙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4:7。
如果从乙堆拿出3粒黑子放入甲堆,则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7:4;如果把两堆棋子合在一起,白子与黑子数一样多。
问:原来甲乙两队各有多少棋子?解: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2:1,如果从乙堆拿出3粒黑子放入甲堆,则甲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7:4。
甲堆中白子数量不变,所以,甲堆中原来的白子与黑子的比是14:7,增加3粒黑子后,白子与黑子的比是14:8。
甲堆原来有黑子:3/*7=21粒
甲堆原来有白子:3/*14=42粒。
甲堆共有42+21=63粒
根据如果把两堆棋子合在一起,白子与黑子数一样多。
乙堆中白子与黑子的比是4:7。
甲的黑子比白子少42-21=21粒,所以
乙堆的黑子有21/*7=49粒
乙堆的白子有21/*4=28粒
乙堆共有49+28=77粒
例4:某食堂买回100个鸡蛋,每袋装十个,其中9只袋里装的鸡蛋,每个都是50克重,另一袋装的每个都是四十克重,这十袋混在一起,只准用称称一次就能找出哪一袋装的是40克重的鸡蛋,如何称法
编号。
把每袋鸡蛋从1到10编号;
取蛋。
第一袋取1个,第2袋取2个,……第10袋取10个,共55个;
称重。
把取出的55个鸡蛋称重;
比较。
如果都是标准重量,应该重55*50=2750克;
如果比标准重量轻10克,那么第1袋鸡蛋每个重40克,如果比标准重量轻20克,那么第2袋鸡蛋每个重40克,……
1
重点及难点:
1、平均数的概念。
例: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
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
甲、
乙、丙三个数分别是、、。
2、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比值与比分别用哪些形式表示。
例:求比值4∶36∶1. 0.15∶2.0.∶
1.2
化简比 128︰30.54︰2.0.4米︰60厘米
3、找准应用题中的单位一,是求部分还是求整体,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求解。
4、只要是牵扯到求比值的问题,就将其化作最简比
例:把0.85吨∶170千克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5、两个带有单位的数相比,比值一定不会带有单位的。
例:判对错0米:5米=10米
6、分数除法以及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比例部分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2/7?3/5的意义是,
7/11?5/6的意义是。
3、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75,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4、3:9=÷27=24÷=。
5、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6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比值表示,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比值是,比值表示。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1,这
两个锐角分别是度,度。
7、行同一段路,甲用12分钟,乙用18分钟,甲用的时间与乙用的时间的最简比是,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的比是.
8、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2天完成,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的时间比是:,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的比是:。
9、甲数是8/,乙数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数A是数B的3.5倍,数B与数A 的比值是,数B与数A的最简比是。
10、用72厘米铁丝围成长与宽的比是5∶4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两个相同的瓶子都装满了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1,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1。
如果把这两个瓶中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酒精和水的比是。
12、五角人民币与贰角人民币的张数比为1:35,那么伍角与贰角的总钱数比为。
二、求比值
48∶32∶1.0.15∶2./3:4/5
三、化简比
128︰0.54︰2.米︰60厘米
四、判断
1、50米:5米=10米……………………………………………… … 班男生是女生的1.2倍,男生和女生的比是5:6。
10、小强身高1m,爸爸身高170cm,爸爸和小强身高的比是17:10。
1、男工与女工的比是5︰7,女比男多4人,男、女各多少人?
)))))))))
2、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比是2︰1︰1,按角分这是个什么三角形?
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20cm,长与宽的比是1︰4。
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
4、小明和小华存钱数的比是3:7,如果小明再存入400元,就和小华的存钱一样多。
小明原来存了多少钱?
5、粮店有大米125袋,共重5125千克.求每袋大米的重量及大米的总重量与大米的袋数的比。
6、大、小两瓶油共重2.7千克,大瓶的油用去0.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瓶内油的重量比是:2。
求大、小瓶里各装油多少千克?
7、一瓶盐水,盐和水的重量比是1 :23,如果再放入60克水,这时盐与水的重量比是1 :27,原来瓶内盐重
多少千克?
8、盒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球,黄球个数与红球个数的比是:3,红球个数与白球个数的比是:5。
已知三种颜色的球共175个,红、黄、白球分别有多少个?
9、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和末读的页数比是1 :5。
如果再读30页,则已读的和末读的页数之比为:5。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比的应用练习题
班级 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填一填。
1、:= ÷= 18:=6÷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2,则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和度。
53、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则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占总人
数的。
4、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这个比的前项是。
5、一段路,甲车用6小时走完,乙车用4小时走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6、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27、一箱苹果,吃了,已吃了的和剩下的比是,比值是。
8、同一个圆半径与直径比是,比值是。
9、李明与王华身高的比是6:5,李明比王华高;王华比李明矮。
10、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如果按角分它是一个三角形。
11、同一个圆中,其周长与直径的比是,比值是。
12、大正方形和小正形边长的比是3:2,那么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13、同一个圆中半径与其周长比是,比值是。
二、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它们的速度比是5:4。
相遇时两车各行驶了多少千米?
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6,甲与乙的比是4:3,甲、乙各是多少?
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修路360米,甲乙两队所修的长度比是:4,甲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
4、有两堆货物。
甲堆比乙堆多18吨。
甲堆与乙堆重量的比是9:5,两堆货物各有多少吨?
5、配制一种消毒药,药液和水的比是1:50,要配制这种消毒药300千克,需要药液和水各多少千克?
6、配制一种消毒药,药液和水的比是1:50,现有
药液300千克,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7、配制一种消毒药,药液和水的比是1:50,现有水300千克,需要加药液多少千克?
8、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它们的速度比是2:3。
客车和货车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9、一个长方形周长是96cm,长与宽的比是5:7。
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10. 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