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1)
- 格式:ppt
- 大小:8.52 MB
- 文档页数:71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⒈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⒉了解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教学目标】⒈认识信息;⒉掌握信息的概念;⒊了解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工夫】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那甚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成绩。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二)新授:一、信息(出示课件图片1)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出示课件图片2-4)分别问:经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甚么信息呢?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音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浏览课本P2-3)[师生归纳]1. 信息就是有用的音讯,包括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知识、音讯、数据、旧事等等。
2.信息的特点:(1)信息无处不在(2)信息可以共享(3)信息可以传递3. 信息的表现方式:信息通常以文字、图象、图形、声响、言语等方式表达。
二、信息技术[自主探求]浏览“人类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图文材料,从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历程中,你发现了甚么?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写出探求结果。
师:结合课件讲解演示并与先生一同归纳。
[归纳小结]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次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次要是运用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行信息零碎及运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次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信息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1. 传感技术2. 通讯技术3. 计算机技术三、正确运用信息[自主探求]浏览观察以下文字与图片,议一议,你怎样看待当今社会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的信息?生:本人浏览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1.1 信息及其特征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赖以生存与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A. 精神、物质、知识B. 财富、能量、知识C. 物质、能量、知识D. 物质、能量、信息2.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信息是具有价值的B. 信息是可以不依附于任何载体的C. 信息是永远有效的D. 信息是无法进行加工的3. 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C.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资源D. 信息既是物质,又是能量4. 关于信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不可以转换成不同载体而被存储和传播B.信息不会因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C.信息是有价值的,虽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D.信息具有共享性,因此对每个人来说,信息的价值是相同的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的是()A.语文课本B.天气预报C.上课铃声D.电视新闻6.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A、照相机B、光盘C、教科书D、上课铃声7. 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 计算机B. VCD光盘C. 报纸D. CCTV1播出的新闻8.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B. 一本书就是信息C. 网络就是信息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9.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10. 杜甫在《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真伪性C.传递性D.时效性11.张明收到同学聚会的通知时,聚会已经结束,他因此错过了聚会的时间而没能见到同学。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A.共享性B.依附性C.时效性D.价值性12. 红灯停,绿灯行,主要说明了信息的()特征A. 时效性B.共享行C. 真伪性D. 不完全性13. 关于信息共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一)信息与信息技术发布时间:20XX-04-081、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信息时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
信息(information)通常以文字、声音或图像的形式来表现。
2、信息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信息永远离不开载体。
信息的载体是表现信息的材料,并不是信息本身。
信息通过声音、文字或图像等表现出来。
但声音、文字、图像并不是信息本身,它们只是承载信息的材料,是表现信息的具体形式。
这些声音、图像或文字中包含的内容或意义才是信息。
3、信息处理活动可以分为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等。
4、信息收集是指为了掌握和使用信息,而对信息集中的活动和过程。
5、信息加工是指根据信息使用的目的,对收集到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排序、计算、判别、分析、检索、编目等处理的活动和过程。
6、信息存储是指把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供人们检索使用的过程。
7、信息传递是指通过某种载体和方式,把信息从信息发生源传递到信息接收源的活动和过程。
8、信息具有可提供性或共享性、共有性,信息资源是一种可共享资源。
9、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是指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路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计算机是获取信息的极其重要的途径。
那么计算机并不能自动的获取信息,我们要利用它有目的的获取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才能得到有用的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
10、信息技术的开展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以语言的产生和应用为特征。
第二次以文字、纸张的产生和使用为特征。
第三次以印刷术的创造为特征。
第四次以电信传播技术的创造为特征。
第五次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卫星的创造为特征。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详备)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3、知道在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意识,避免哪些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信息。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知识基础:学生知道什么是消息。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提问:今天天气如何?第五节课是什么课,老师的面部表情怎么样?学生说3分钟小结:这些都是信息,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
(板书:信息)1分钟二、学习探究(一)信息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信息?估计:今天晴天,今天是星期……5分钟2、过渡:你觉得信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5分钟3、学生看光盘(信息与人类)3分钟估计:信息与我们紧密相联……4、小结:信息是有用的消息,它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你通过什么知道这些信息的?估计:看新闻,听别人说的……生读3页“读一读”5、生说一条信息,并说出它的表现形式。
5分钟(二)信息技术过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信息,并知道了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学的这本书的书名叫“信息技术”,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信息技术呢?1、看光盘(信息技术的应用)5分钟提问:刚才,我们通过看光盘,对对信息技术有了一些了解,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估计:学生说不太清楚。
讲解: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等技术,它涉及到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各个领域。
5分钟2、学生看“读一读”(三)培养培养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教师讲解应有的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5分钟三、课堂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完本课感受,教师小结本课知识。
四、板书: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消息(身边)信息技术:采集、传递、处理、课后小结:以身边的事例引入,对学生理解信息一词有了很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一词解释的不太好,举的实例离学生太远了。
让学生回家再看一看光盘,或者分两节课来讲,第一节课看光盘,第二节课学习本课的知识,也许会解决这个问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11.填空题(1)当前,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关键技术之一。
_________能量和物质被称为当代社会的三大资源。
(2)信息必须借助于种物质载体才能得以呈现:闹钟、红绿灯、电视、报纸等都是信息的__________。
(3)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文化信息,可以转化为知识和技能;天气预报信息,可尽量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等,这些都说明信息具有_________。
(4)信息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5)我们在生活中要正确、合法地使用和传播信息,注意信息的________和______,防止伪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A.一段天气预报B.一张报纸c.一份学生成绩单D.一则寻物启事(2)所谓信息的载体,是指()A.表示和传播信息的媒介B.计算机中输入和输出的信息C.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信息D.各种信息的编码(3)通过分享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这说明信息具有()A.价值性 B.时效性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5)下列对信息处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存储、整理B.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和输出等操作C.计算机是非常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D.信息查询属于信息处理的手机阶段(6)关于信息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能够独存在B.信息的价值是一成不变的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3.判断题(1)一则商品广告属于信息。
()(2)未经允许,通过网络获取他人的私人信息是一种非法的行为。
()(3)随着信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越越大,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会越来越淡薄。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与要求](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体验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2)了解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过程。
(3)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能够知道计算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感受信息对生活、学习的作用,初步形成善于发现信息问题,并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①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②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信息的一些过程。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理论部分,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信息很普通,信息很重要,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计算机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所以说计算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学生要了解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2、教学方法指导①教师可通过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对出示的图片进行描述,说一说从中能得到怎样的信息。
再通过学生来举例,从而达到感受信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目的。
②在学习信息的获取时,让学生交流一下如何通过自己的感官来获取信息,当教师指出想要获取更多的信息,更远的信息等时,可以让学生再次交流一下,引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工具,从而让学生知道: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更远、更好的信息。
③信息的传递方式很多,从古代到现代,,但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可能在现代也在使用,并没有完全的取代。
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使用大量的实例,激起学生对科学热爱之情。
④通过学生的讨论,完成讨论坊的表格。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不同的对象,信息传递的方式会不同;不同范围的对象,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会不同。
⑤在“信息的处理”内容上,教师要着重说明计算机在信息处理工作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是重要的一种技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原因。
课 时 教 学 笔 记课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了解信息课型 新授教学 目标 1、 了解什么是信息2、 知道信息的获取、储存和传递的一般方法3、 对获取信息的途径产生兴趣,能够在生活中主动获取信息重点 知道信息的获取、储存和传递的一般方法难点 了解什么是信息关键了解信息教学 准备 教师 电子课件 学生网上浏览信息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 案3分钟24分钟一、导入 二、新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也迎来了新的信息技术课。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们一起学会了使用鼠标和键盘,相信大家对于计算机的使用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那么本学期开始,我们真正的进入到信息时代。
一、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显示器。
屏幕中显示了四幅图片,从这四幅图片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第一幅迎春花开了,应该是春天来了。
第二幅小朋友们在一个会议室里上课或开会。
第三幅屏幕上有看图说图中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描述要完整,有条理,可以说不全,其他学生补5分钟3分钟三、知识扩展四、课堂小结四个红色的字,同学们好。
第四幅是闪电的照片,可能是要下雨了。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语言、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都叫做信息。
信息也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也很多,以下四种是老师找到的常见的信息获取方式关于信息的获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么?(学生畅所欲言)三、获得信息之后,我们要想办法把它存储起来,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生:写下来;拍照片;录像;放到u盘里……这些方法都是好方法,老师手机了几种古今通用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四、我们将信息储存之后,还要将它传递给别人,就如同,老师把自己的知识教给你们一样。
我们来看看,从古到今,都有什么样的信息传递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信息,接下来给大家讲两个关于信息方面的小故事。
一、烽火传递消息二、快跑传递消息——马拉松的起源充给出题目,让孩子先上网搜索内容,然后交流发言(培养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什么是信息?常见的收集信息的设备信息的存储与传递方式其他收获板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语言、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获取途径:报刊、电视、手机、书本等存储与传递:古:结绳、文字等————信鸽、烽火、马拉松等今:胶片、磁记录、光记录、闪存等————报纸、手机、电脑等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