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腐蚀及防腐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2
钢铁的锈蚀和防腐(总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钢铁的锈蚀和防腐(一)钢铁锈蚀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钢铁材料及其制品的防腐处理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金属的腐蚀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为因钢铁锈蚀造成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如我国每所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以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4%,在发达国家中每年腐蚀生锈的钢铁占年产量的15-20%。
约有30%的设备因腐蚀而报废。
1. 钢铁锈蚀产生的原理及一般发展过程金属等物体受周围环境、介质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而损坏的现象称为腐蚀。
钢铁等金属是由原始化铁氧化合物经冶炼,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而制成,这些能量呈元素态潜存于钢铁中;它们可随时随地再与氧化合,恢复至原始自然的化合态而释放出能量。
这种过程是化学热力学自发的过程,表现即为钢铁的腐蚀现象。
钢铁表面是一个活性的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及其他腐蚀性介质作用面生锈,铁是一个多化合价的金属,从腐蚀起开始,它由低价的铁变成稳定的高价氧化物。
铁锈生成和老化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锈蚀过程生成物示意图如下:锈蚀表观层次可分三层:r-FeOOH为立方晶格,a-FeOOH为六方晶格,Fe3O4为非晶形物质,它们的稳定性是Fe3O4>Fe2O3>a-FeOOH>r-FeOOH。
浮锈Fe3O4为非晶形物质,锈蚀疏松,是已成熟的,惰性的物质。
FeO最不稳定,容易继续发生变化成为锈蚀。
2. 锈蚀与防腐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使用的钢结构很少是由于单纯机械因素(如拉、压、冲击、疲劳、断裂和磨损等)或其他物理因素(如热能、光能等)引起破坏的,绝大多数金属结构的破坏都与其周围环境的腐蚀因素有关。
因此,钢结构的腐蚀与防腐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化工业与工程等领域不可忽略的重大课题,受到了政府与钢结构应用相关的各行业的重视。
到目前为止,钢结构的腐蚀问题正在给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引言: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之一,但长时间暴露于湿气、氧气等环境中,金属会发生腐蚀现象。
腐蚀不仅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外观和机械性能,还可能导致金属结构的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金属材料,采取适当的防腐方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金属腐蚀的原因和常见的防腐方法。
1. 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在特定条件下遭受氧化、还原、溶解等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失去原有性质并逐渐破坏的现象。
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当金属表面存在缺陷或处于不同电位的区域时,会形成阳极和阴极,从而引发电化学腐蚀。
常见的电化学腐蚀有腐蚀电池和电解腐蚀。
1.2 化学腐蚀金属在酸、碱等强化学性质溶液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腐蚀。
例如,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形成铁锈,铜在湿气中容易氧化变色。
1.3 电解质腐蚀金属表面附着有含有电解质的潮湿物质,例如,海水中的氯离子、硫酸、碱性物质等。
这些电解质会在金属表面产生腐蚀反应,引起金属腐蚀的加剧。
2. 常见的防腐方法为了防止金属腐蚀,人们提出了多种防腐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防腐方法:2.1 防止接触湿气和氧气腐蚀常常发生在金属材料暴露在湿气和氧气中的情况下。
因此,保持金属材料表面的干燥和清洁是防止金属腐蚀的基本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增加表面防护层、使用密封材料或涂层等方式来实现。
2.2 电化学防腐电化学防腐是指借助电化学方法,改变金属表面的电位,使金属处于不易腐蚀状态。
其中的常见方法包括电镀、阳极保护和阴保护等。
2.3 使用有机涂层使用有机涂层是保护金属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机涂层能够形成一个隔绝氧气、水分、电解质等腐蚀介质对金属的侵蚀的层。
常见的有机涂层有油漆、聚合物涂料和橡胶涂层等。
2.4 金属涂层的选择金属涂层是将具有较高电位的金属涂覆在较低电位金属表面上,形成二元合金体系,从而达到减少金属腐蚀的目的。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金属的腐蚀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金属材料表面发生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导致其失去原有性能、功能的过程。
金属腐蚀不仅会造成金属材料的损失,还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加强对金属腐蚀的研究和采取相应的防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属腐蚀的原因及机理金属腐蚀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起:1. 化学环境因素:例如氧气、水、酸、碱等,这些物质会与金属发生反应,形成腐蚀物;2. 电化学因素: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阳极和阴极,从而引起了金属腐蚀;3. 金属组织和特性:金属组织和锈蚀能力的差异会导致金属表面腐蚀不均匀;4. 外力因素:金属在机械、化学、电化学等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腐蚀。
二、金属腐蚀的分类根据金属腐蚀的特点和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均匀腐蚀:金属表面被物质均匀侵蚀,导致材料的破坏,如铁的锈蚀;2. 非均匀腐蚀:金属表面被物质部分侵蚀,导致形成孔洞、凹凸不平的表面,如铝的点蚀;3. 应力腐蚀:金属在特定应力条件下,易于发生腐蚀;4. 外观腐蚀:金属表面被腐蚀,导致外观变化,如皮蛆缝凹坑腐蚀。
三、金属腐蚀的防腐方法针对金属腐蚀的原因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腐方法,保护金属材料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腐方法:1. 金属涂层金属涂层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防腐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涂层,隔绝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达到防止腐蚀的目的。
常用的金属涂层有油漆、涂料、镀层等。
涂层的选择应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要求来确定。
2. 阴极保护阴极保护是一种通过外加电流的方式,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个具有保护性能的层,以保护金属免受腐蚀的方法。
常见的阴极保护技术有阴极保护涂层、阴极保护电流、阴极保护阳极等。
3.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更多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
通过选择适当的合金元素和比例,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方法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金属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腐蚀,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因此,了解金属的腐蚀原理和防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 腐蚀原理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与周围环境接触时发生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电化学腐蚀: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在阳极处发生氧化反应,而在阴极处发生还原反应,导致金属离子溶解并形成腐蚀产物。
(2)化学腐蚀:金属与非电解质溶液或气体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金属与酸溶液接触产生的金属盐。
(3)晶间腐蚀:金属晶界或晶内存在着不稳定的化学成分,容易发生局部腐蚀,导致金属的断裂或剥落。
2. 防腐方法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腐蚀带来的损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腐方法:(1)涂层保护: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防腐方法。
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涂层,阻隔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腐蚀反应的发生。
(2)电化学保护: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物层或通过外加电流形成保护性阳极保护层,减缓腐蚀反应的进行。
(3)合金防腐: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来改变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提高金属的抗蚀性能。
例如,不锈钢中添加了铬和镍等元素,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4)缓蚀剂:将能够与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化学物质涂覆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以减缓腐蚀反应的发生,例如磷酸铁锌等物质。
综上所述,金属的腐蚀是由于与环境接触导致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
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寿命,需要采取适当的防腐方法,如涂层保护、电化学保护、合金防腐和缓蚀剂等。
我们应该根据金属材料的具体应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防腐方法,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金属材料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防腐及防锈技术方案1. 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腐蚀和锈蚀是常见的问题,会导致设备的损坏和性能下降,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为了保护设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采取有效的防腐及防锈技术方案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腐及防锈技术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 防腐技术方案2.1 表面处理对于金属设备和构件,表面处理是防腐的第一步。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除锈:通过机械、化学或电解等方法去除表面的锈蚀物,使金属表面恢复光洁。
机械除锈常用的工具有钢丝刷、砂纸等;化学除锈可以使用酸碱溶液进行处理;电解除锈利用电化学原理,在电解液中进行除锈处理。
•喷砂:利用高速喷射硅砂颗粒或其他硬质颗粒,对金属表面进行冲击和摩擦,去除不良表面,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涂层附着力。
2.2 涂装涂装是常见的防腐措施之一,可以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涂层,阻隔金属与环境接触,起到防腐作用。
常用的涂装材料包括:•底漆:底漆是涂装的第一层,可以提高涂层附着力、填充金属表面的不平整和毛孔,提高防腐效果。
常用的底漆有环氧底漆、酚醛底漆等。
•面漆:面漆是涂装的最后一层,起到美观和防腐的作用。
常用的面漆有环氧面漆、聚氨酯面漆等。
除了选择合适的涂装材料外,还需要注意涂装的方法和涂层的厚度。
2.3 防腐涂层防腐涂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护层,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常见的防腐涂层包括:•红丹漆:红丹漆是传统的防腐涂层,主要由石油树脂和铁铅粉等组成,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环氧涂层:环氧涂层是一种高分子涂层,具有耐腐蚀、耐磨、抗冲击等优点,常用于耐腐蚀要求较高的设备。
•有机硅涂层:有机硅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防腐。
3. 防锈技术方案3.1 接触防锈接触防锈是通过涂覆防锈剂或防锈油膜维护金属构件的表面,起到防锈的作用。
•防锈剂:防锈剂是一种特殊的润滑剂,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隔金属与空气的接触,起到防锈的作用。
金属腐蚀机理及抗腐蚀技术腐蚀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损害方式。
它是指金属表面在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下遭受损害,通常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
虽然一些金属如银、金等比较稳定,但其它金属在常温下或接触不适当条件下很容易发生腐蚀。
如何防止金属腐蚀,是工程界长期以来的难题之一。
一、金属腐蚀的机理金属腐蚀的机理较为复杂,主要有化学反应型和电化学反应型两种。
1.化学反应型金属在遇到某些化学物质时,会和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金属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氧化物。
金属外表形成氧化物层,外行称之为锈,通俗来说就是被腐蚀了。
2.电化学反应型电化学反应型的腐蚀机理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的异质腐蚀电池形成了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
阳极表面出现金属离子,发生溶解,而阴极情况下保持了金属的完整性。
其中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差异赋予了形成电位,这种电位会影响金属的腐蚀程度。
电化学反应型的腐蚀过程比较复杂,其腐蚀机理与很多因素都有关,例如温度、PH值、流体速度等。
其中最重要的腐蚀因素是金属质量和表面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金属质量优良的材料比较不容易腐蚀,而粗糙的金属表面则比光滑的面更易遭受腐蚀。
二、金属抗腐蚀技术腐蚀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的问题,例如化工、轻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的金属结构。
为了能够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金属的抗腐蚀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腐蚀技术。
1.物理防腐物理防腐指的是通过改变物理状态来保护金属不被腐蚀。
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来防止腐蚀。
这种方法优点是简单并且成本较低,但是该方法的防护效果不够长久。
2.化学防腐化学防腐指使用某些化合物对金属表面进行防护处理,使其生成一层稳定的金属化合物膜,防止腐蚀的发生。
这种方法防护效果相对较好,但是施工成本较高。
3.材料选择在设计使用金属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在使用环境中可能面临的腐蚀因素,并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才能有效防护。
例如耐腐蚀性能极高的不锈钢,仪器、航空、医疗器械、食品工业等领域中都大量使用不锈钢。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措施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交通工具等各个领域。
然而,金属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遭遇腐蚀的问题,从而导致结构松散、功能降低甚至损坏。
为了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人们采取了各种防腐措施。
本文将重点讨论金属的腐蚀原因,以及常见的防腐措施。
一、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由于金属与外界的物质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性变化。
腐蚀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化学腐蚀:金属遭受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导致金属表面发生氧化、腐蚀等化学反应。
2. 电化学腐蚀:金属表面形成阳极和阴极区域,导致电子从阳极区域流向阴极区域。
阳极区域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区域则充当还原的位置,使金属逐渐腐蚀。
3. 气候腐蚀: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硫、酸雨等物质对金属表面产生腐蚀作用。
特别是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金属容易受到腐蚀。
二、金属腐蚀的防腐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止金属腐蚀,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防腐方法:1. 表面处理:通过给金属表面涂覆一层保护性物质来防止腐蚀的发生。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涂、镀锌、热浸镀等。
这些方法能够形成一层覆盖在金属表面的保护膜,从而隔离金属与外界物质的接触。
2. 使用防腐涂料:防腐涂料是一种能够有效保护金属表面的涂料。
防腐涂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可以防止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形成保护膜。
不同环境条件下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防腐涂料,如酸碱性环境、高温环境等。
3. 增加金属合金成分:通过加入一些具有良好防腐性能的合金元素,改变金属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金属抵抗腐蚀的能力。
例如,不锈钢中含有铬等元素,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
4. 进行电镀:电镀是一种通过电解作用将一层金属覆盖在另一种金属表面的方法。
通过电镀可以形成金属层来保护基材,达到防腐蚀的目的。
常见的电镀金属有镀铬、镀锌等。
总结:金属的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金属的腐蚀原理防腐技术措施和应用场景金属的腐蚀问题一直是工程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腐蚀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损耗、性能下降甚至结构破坏,给工业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防腐技术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金属的腐蚀原理、常见的防腐技术措施以及应用场景。
一、金属的腐蚀原理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下与周围介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造成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溶解掉或形成新的化合物。
常见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
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一种腐蚀形式。
当金属表面存在不均匀的电位差时,形成电化学腐蚀电池,金属作为阳极处于电化学腐蚀的位置。
阳极反应导致金属的离子溶解,而阴极反应则是还原过程。
电化学腐蚀通常在潮湿环境中发生,如海水、土壤和大气中。
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非电解质介质(如酸、碱等)发生的一种腐蚀形式。
在化学腐蚀中,金属表面与介质中的活性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不同的金属对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腐蚀敏感性,一些金属可以在特定的酸或碱溶液中很容易发生化学腐蚀。
3. 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由微生物所引起的金属材料腐蚀。
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酸、产生腐蚀性代谢产物、吸附在金属表面等方式导致腐蚀。
微生物腐蚀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中,对金属设备和管道的腐蚀破坏较为严重。
二、防腐技术措施为了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人们开发了多种防腐技术措施,常见的包括涂层保护、金属表面处理、合金改性以及阳极保护等。
1. 涂层保护涂层保护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防止金属与环境接触,减少腐蚀的发生。
常见的涂层材料包括涂漆、涂料、电镀等。
这些材料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膜,防止氧气、水分等腐蚀性物质渗入金属表面,起到防融化、隔绝和隔离的作用。
2. 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金属腐蚀的实际应用和防腐方法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或电化学介质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物质逐渐被侵蚀或破坏的现象。
金属腐蚀不仅会影响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对设备、结构或管道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金属腐蚀的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并探讨常见的防腐方法。
一、金属腐蚀的实际应用场景1. 钢铁结构在建筑、桥梁和其他工程中,常常使用钢铁作为主要结构材料。
然而,钢铁容易受到大气中的氧气、水分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腐蚀。
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或海洋沿岸地区,钢结构的腐蚀速度更快。
这种腐蚀会导致钢结构的强度减小,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2. 食品加工设备在食品行业,许多设备使用不锈钢作为材料,因为它对食物无毒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然而,由于长期受到高温、酸碱等因素的作用,不锈钢设备仍然容易发生腐蚀。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腐蚀物质可能会对食品产生污染,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人们的健康安全。
3. 汽车制造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中,金属腐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汽车零部件通常会长时间暴露在潮湿、多灰尘或高温的环境中,这些因素都会加速金属的腐蚀速度。
如果零部件出现腐蚀,可能会导致汽车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金属腐蚀的防腐方法1. 使用耐腐蚀合金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比较耐腐蚀的金属合金代替纯金属。
例如,不锈钢就是一种添加了镍和铬等元素的耐腐蚀合金,具有出色的防腐性能。
选择适合环境的合金材料,可以延长金属部件的使用寿命。
2. 阻隔保护涂层涂层是常用的防腐方法之一。
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腐的保护涂层,可以隔断金属与外界介质的接触,减缓腐蚀的发生。
常见的涂层材料有油漆、橡胶、塑料等。
涂层的厚度、均匀性和附着力对于防腐效果至关重要。
3. 阳极保护阳极保护是一种通过为金属提供电流的方法来预防金属腐蚀。
在阴极与阳极之间建立一个电荷差,使金属处于负电位,从而抑制金属腐蚀。
阳极保护常用于海洋设施、船舶、管道等环境下的防腐防蚀。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措施金属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长期暴露于环境中的金属常常会发生腐蚀现象,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腐措施对金属的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金属的腐蚀过程、主要的防腐措施以及其应用。
一、金属腐蚀过程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与环境介质接触时,受到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不可逆过程。
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包括氧化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
1. 氧化腐蚀氧化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氧气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氧化腐蚀通常发生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的氧化膜中。
2.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化学介质中发生的腐蚀过程。
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原电池。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的一部分溶解并释放出电子,而电子被金属的另一部分接收,导致金属腐蚀。
3.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非电化学腐蚀介质(如酸、碱等)接触时发生的腐蚀。
这种腐蚀过程通常是金属与酸碱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
二、防腐措施为了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其性能,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主要的防腐措施包括物理防护、金属表面处理和阴极保护。
1. 物理防护物理防护是指通过给金属表面添加保护层来防止其与环境介质接触。
常见的物理防护方法有喷涂、涂覆、镀锌等。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车身常涂有一层防锈漆来保护金属表面免受腐蚀。
2. 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是指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结构或成分,减少与环境介质接触的机会。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阳极处理、化学处理和电镀等。
例如,铝合金在阳极氧化处理后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3. 阴极保护阴极保护是指通过在金属表面施加一定的电流或电位来减少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常见的阴极保护方法有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附加阳极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广泛应用于海洋平台、管道等需要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金属结构上。
三、应用案例1.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金属常用于构建骨架和支撑结构。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金属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然而,金属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蚀现象。
腐蚀不仅会损害金属的外观和性能,还会导致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护金属不受腐蚀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腐措施。
本文将就金属腐蚀的原因、分类以及常用的防腐方法进行探讨。
一、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其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而被破坏的过程。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氧化反应: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铁锈。
2. 酸碱腐蚀:金属与酸碱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腐蚀。
酸性溶液会加速金属腐蚀,碱性溶液则会使其减缓。
3. 电化学腐蚀: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流的作用会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腐蚀。
4. 氯离子腐蚀:金属与氯离子接触会导致腐蚀,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
二、金属腐蚀的分类根据金属腐蚀的发生方式和破坏性质,可以将金属腐蚀分为以下几类:1. 干腐蚀:金属在干燥环境中,由于氧气和金属表面的反应而发生腐蚀,如铁锈的形成。
2. 湿腐蚀:金属在潮湿环境中,由于水蒸气、液体水和金属表面的反应而发生腐蚀。
3. 化学腐蚀:金属与酸、碱、盐等化学物质接触发生腐蚀。
4. 电化学腐蚀: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而腐蚀,如电池中阳极的腐蚀。
三、金属腐蚀的防腐方法为了保护金属不受腐蚀的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用的防腐方法:1. 表面处理:金属的表面处理是预防腐蚀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镀层、涂层等方式,形成具有防腐功能的保护层。
例如,电镀、喷涂等方法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坚韧的保护膜,阻隔氧气和有害物质的侵蚀。
2.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新材料。
金属合金具有优越的抗腐蚀性能,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蚀性。
例如,不锈钢就是铁、铬、镍等多种金属元素的合金,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3. 主动防护:主动防护是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减少金属腐蚀的发生。
金属的腐蚀原理及其防腐技术措施金属腐蚀问题一直是工程领域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腐蚀不仅会损害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外观,还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属腐蚀的原理,以及可采取的防腐技术措施。
一、金属腐蚀原理腐蚀是金属遭受化学或电化学破坏的过程。
金属物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与气体、液体或固体接触时,会发生不同形式的腐蚀反应。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属腐蚀原理:1. 干腐蚀:金属在干燥环境中接触到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时,会形成氧化物,从而引发干腐蚀。
例如,铁会在氧气的存在下生成铁锈。
2. 湿腐蚀:金属在潮湿或液体环境中引起的腐蚀称为湿腐蚀。
常见的湿腐蚀形式包括普通腐蚀、点蚀腐蚀和应力腐蚀等。
3. 电化学腐蚀:当金属与电解质或其他金属接触时,会引发电化学反应,形成阳极和阴极区域,从而引起电化学腐蚀。
例如,铁与水形成的电池效应引发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
二、金属腐蚀防护技术措施为了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的侵害,人们采用了各种防腐技术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属腐蚀防护技术措施:1. 表面涂层: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隔金属与环境物质的直接接触。
常用的涂层包括油漆、涂料、热浸镀锌等。
这些涂层可以提供良好的物理隔离和化学稳定性。
2. 阳极保护:通过将一种容易腐蚀的金属(阳极)与需要保护的金属(阴极)连接起来,从而在金属之间形成一个电流环路。
阳极自身会腐蚀,从而保护阴极金属免受腐蚀。
常见的阳极保护方法有热镀锌、铝阳极氧化等。
3. 好氧环境控制:许多金属腐蚀需要氧气的存在才能发生。
通过控制环境中的氧气含量或减少其接触金属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金属腐蚀的速度。
例如,在油箱等封闭空间中加入惰性气体以替代空气中的氧气。
4. 缓蚀剂的应用:缓蚀剂是一种能够形成保护膜,从而减少金属腐蚀速度的物质。
缓蚀剂可以直接添加到金属表面,也可以通过液体介质的方式施加在金属上。
常见的缓蚀剂有磷酸盐、硝酸盐等。
5. 合金化:通过合金化的方式改善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9.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分两类:
(1)化学腐蚀金属表面与介质如气体或非电解质液体等因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作用进行时无电流产生。
(2)电化学腐蚀金属表面与介质如潮湿空气或电解质溶液等,因形成微电池,金属作为阳极发生氧化而使金属发生腐蚀。
这种由于电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
例如:将含有杂质的粗锌放入稀硫酸中,腐蚀速度比纯锌快。
既有化学腐蚀,又有电化学腐蚀
二、金属的防腐
1、非金属保护层在金属表面涂上油漆、搪瓷、塑料、沥青等,将金属与腐蚀介质隔开。
2、金属保护层在需保护的金属表面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镀上Au,Ag,Ni,Cr,Zn,Sn等金属,保护内层不被腐蚀。
3、电化学保护
(1)保护器保护将被保护的金属如铁作阴极,较活泼的金属如Zn作牺牲性阳极。
阳极腐蚀后定期更换。
(2)阴极电保护外加电源组成一个电解池,将被保护金属作阴极,废金属作阳极。
(3)阳极电保护用外电源,将被保护金属接阳极,在一定的介质和外电压作用下,使阳极钝化。
4、加缓蚀剂在可能组成原电池的系统中加缓蚀剂,改变介质的性质,降低腐蚀速度。
5、制成耐蚀合金在炼制金属时加入其他组分,提高耐蚀能力。
如在炼钢时加入Mn,Cr等元素制成不锈钢。
三、金属的钝化。
金属的腐蚀原理及其防腐技术金属,作为一种常见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领域。
然而,金属材料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本文将探讨金属的腐蚀原理以及常见的防腐技术。
一、金属腐蚀的原理金属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与周围介质发生氧化、电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材料的性能和结构损坏的过程。
金属腐蚀的主要原理有以下几种:1. 电化学腐蚀: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如含有氧、水和电解质等,形成电化学腐蚀。
在金属表面形成阳极和阴极区域,形成电池。
阳极区域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阴极区域的电子,从而导致金属的电离和溶解。
2. 化学腐蚀:金属表面与酸、碱或盐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金属产生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通常是非电化学的,但仍然导致金属的腐蚀和损坏。
3. 晶间腐蚀:金属晶界处的杂质和硬度差异引起的结构不均匀性,在腐蚀介质的侵蚀下出现腐蚀。
晶间腐蚀是一种严重的腐蚀类型,可能导致金属材料的完全破裂。
二、金属腐蚀的分类根据金属腐蚀的不同原因和形式,可以将金属腐蚀分为以下几类:1. 浸蚀腐蚀:指金属表面连续均匀溶解,使金属逐渐变薄。
例如,铁在潮湿环境中的锈蚀就属于此类。
2. 点蚀腐蚀:指金属表面出现局部腐蚀,形成小洞或窝坑。
此类腐蚀常常由于金属表面存在缺陷或异质金属接触而引起。
3. 应力腐蚀:指在应力存在的情况下,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发生腐蚀。
应力腐蚀通常伴随着金属的开裂,导致材料的失效。
三、金属防腐技术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保护其性能,人们发展出各种防腐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属防腐技术:1. 表面涂层: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覆盖层,阻隔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达到防腐的效果。
常用的涂层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和金属涂层等。
2. 阳极保护:利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流,将金属材料变为阴极,以减少金属在特定环境中的电化学反应,从而实现防腐的目的。
常用的阳极保护技术包括阴极保护、阴极保护涂层和阴极保护合金等。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腐方法腐蚀是指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受到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影响,导致其性能和结构受损的过程。
腐蚀不仅会降低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了解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以及采取适当的防腐方法至关重要。
I. 腐蚀机理金属材料腐蚀的主要机理有以下几种: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以电化学反应的形式被氧化或还原的过程。
典型的电化学腐蚀反应包括金属溶解、金属氧化、金属离子还原等。
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金属材料与气体、液体或固体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发生氧化、氢化、硫化、硝化等化学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化学腐蚀包括氧化腐蚀、酸腐蚀、碱腐蚀等。
II. 防腐方法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腐蚀造成的损失,人们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防腐方法:1.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指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阻挡物,以隔离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腐蚀的发生。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涂层、电镀、镀膜等。
2. 阻隔保护阻隔保护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良好阻隔性能的保护层,防止外界腐蚀物质侵入金属内部。
常见的阻隔保护方法有热浸镀、喷涂、涂覆等。
3. 电化学保护电化学保护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电化学环境,使其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一层保护性氧化膜或沉积层,起到防腐作用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保护方法包括阳极保护、阴极保护等。
4. 合金添加通过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改变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典型的合金添加方法有钝化合金化、稳定合金化等。
总之,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腐方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了解金属腐蚀的机理对于选择合适的防腐方法至关重要。
各种防腐方法各具特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腐措施是确保金属材料长期使用的关键。
科学合理地应用防腐技术,对保护和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措施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金属制品,如铁制品、铜制品等。
然而,金属在特定环境下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研究金属的腐蚀原理以及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对于保护金属制品的完整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一、金属腐蚀的原理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介质(如水、空气、酸、碱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金属表面的损坏和失效。
金属腐蚀的主要原理如下:1. 电化学腐蚀:金属腐蚀是一种电化学过程,涉及到金属表面和金属内部物质之间的电荷传递。
当金属暴露在包含电解质的介质中时,金属表面会发生阴极和阳极的反应,从而导致金属离子的释放和电子的流动。
2. 化学腐蚀:金属在特定环境中会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或溶解为离子形式。
这种化学反应会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和产生腐蚀产物。
二、金属腐蚀的影响金属腐蚀不仅会直接降低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以下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影响:1. 结构破坏:金属腐蚀会导致金属表面的损坏和物质的流失,从而降低金属制品的强度和稳定性,最终可能引发结构的破坏和失效。
2. 使用性能下降:金属腐蚀会使金属表面产生氧化物、氢氧化物等腐蚀产物,从而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金属制品的性能,如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
3. 能源浪费:由于金属腐蚀的存在,金属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弥补腐蚀损失,导致能源的浪费。
三、金属腐蚀的防腐措施为了降低金属腐蚀的风险并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人们采取了各种防腐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防腐方法:1. 表面涂层:将金属表面涂覆一层保护性的涂层,如油漆、涂料、镀层等,可以阻隔金属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从而起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
2. 金属镀层:通过电镀、化学镀等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覆盖性的金属或合金层,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
3. 电化学防护:通过施加电位或电流,将金属制品设为阴极,使其成为电化学腐蚀体系中的阴极反应,以达到防腐的目的。
铁的腐蚀与防腐措施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然而,铁材料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对其性能和寿命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铁材料不被腐蚀,采取合适的防腐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铁的腐蚀机理以及常见的防腐措施。
一、铁的腐蚀机理铁的腐蚀是指铁受到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使其发生氧化和丧失其金属性质的过程。
铁材料暴露在大气中时,氧气和水会与铁元素发生反应,形成铁氧化物(Fe2O3)或铁水化物(Fe(OH)2),从而导致铁的腐蚀。
在潮湿环境中,腐蚀速度更快,因为水分和氧气更容易与铁发生反应。
二、常见的防腐措施1. 镀层防腐镀层防腐是通过在铁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防腐性能的物质,来保护铁材料不被腐蚀。
常用的镀层防腐方法包括镀锌和镀铬。
镀锌是指在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通过锌与铁的反应,形成一层锌铁合金。
这种镀层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可以有效延长铁的使用寿命。
镀铬是指在铁表面镀上一层铬,形成一层致密的铬氧化层,阻隔氧气和水的接触。
镀铬可以提高铁的耐腐蚀性能。
2. 防腐油漆防腐油漆是一种常见的铁材料防腐措施。
通过在铁表面涂上一层防腐性能较好的油漆,可以阻隔氧气和水分的接触,减缓铁的腐蚀速度。
防腐油漆通常包括底漆、中层漆和面漆,不同的漆层具有不同的功能。
底漆具有较强的附着能力和封闭性,中层漆提供额外的防护和抗腐蚀性能,面漆则能增加表面的美观和耐候性。
3. 阳极保护阳极保护是一种通过在铁表面形成保护层来防止铁腐蚀的方法。
常见的阳极保护技术包括电镀、热浸镀和阳极保护涂料等。
电镀是通过将阴极(铁材料)与阳极(一种易于氧化的金属)连接在一起,然后浸入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加电流使阳极溶解,并形成一层保护层在铁表面。
热浸镀是将铁材料浸入熔融的保护金属中,使保护金属与铁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层保护层。
阳极保护涂料是一种专门设计的涂料,能够形成一层电子传导性能较好、防止铁腐蚀的保护层。
4. 合金添加通过在铁中添加其他金属元素,可以改善铁的抗腐蚀性能。
金属的腐蚀原理及其防腐方法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环境中的氧、水、酸、碱或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金属失去其原有的性能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金属腐蚀的原理,以及常用的防腐方法。
一、金属腐蚀的原理金属腐蚀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通常涉及电化学反应。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金属腐蚀的原理示意图:(插入金属腐蚀原理示意图)金属在环境中发生腐蚀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反应,即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
在阳极反应中,金属原子流失电子生成阳极离子;而在阴极反应中,氧、水或其他还原剂接受电子生成对应的阴极离子。
这两个反应相互配合,在电解质中形成离子的传输以及反应产物的生成。
腐蚀的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金属种类、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
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耐腐蚀性,例如铁、铝等金属容易受到腐蚀,而黄金、铂等贵金属则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
环境条件也会对金属腐蚀速度产生重要影响,湿度高、温度较高、酸碱度大都会加速腐蚀过程。
二、常用的金属防腐方法为了保护金属免受腐蚀的影响,人们开发了多种防腐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金属防腐方法:1. 表面涂层表面涂层是金属防腐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隔绝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达到防止腐蚀的目的。
常用的涂层有油漆、镀层、橡胶等,这些涂层具有很好的黏附力和耐腐蚀性。
2. 电镀电镀是将一层金属覆盖在另一层金属表面的方法。
通过电解过程,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保护层,从而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电镀方法有镀铬、镀锌等,这些电镀层能够有效地保护金属免受腐蚀。
3.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可以通过改变金属的成分和比例,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
合金中的合金元素能够与金属基体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从而有效抵御腐蚀。
例如,不锈钢就是一种由铁、铬、镍等元素组成的金属合金,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
4. 防腐涂层防腐涂层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抗腐蚀性能的物质,以保护金属免受腐蚀。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腐技术研究摘要:随着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腐蚀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金属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从金属材料的概况入手,探讨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并结合当前常用的金属材料防腐蚀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金属材质;腐蚀;防腐蚀措施引言金属及其合金是当今世界上最常用的一种材料,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其腐蚀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金属的腐蚀无处不在,每年由金属腐蚀引起的经济损失比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得多,金属的腐蚀所带来的人力和物力损失也是巨大的。
目前为止,我们仍不能有效防止金属腐蚀,但是,通过加强对金属的保护,可以延缓其腐蚀速度,进而有效避免在使用中造成的损耗。
1.金属腐蚀的概念和种类在化学加工中,金属与周围的某些物质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的基体受到损伤,这就是所谓的金属腐蚀。
化学生产中,由于金属元素具有高度的自由度,金属元素会与特定的介质发生反应,从而导致腐蚀。
通常,由物理因素引起的金属腐蚀可能性很小,而机械使用不当或机器自身所引起的腐蚀也不属于这种情况。
金属的腐蚀主要是在化学作用下产生的,此外,还存在着电化学反应。
化学作用下的金属腐蚀,一般是指在环境中,当金属与某些元素接触时,会产生一种类似于金属和石油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腐蚀是指在使用中,金属与电解液接触产生了析氢腐蚀,如碳钢在水中产生铁锈。
2.金属的腐蚀机理2.1常见的腐蚀形式及成因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外界环境产生的化学反应,在金属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时,会对金属造成损坏,主要方式有:电化学和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目前常用的金属腐蚀方法之一,其诱发因素是在自然环境中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接触,在自然环境中形成原电池。
由于氧的电极电势永远比金属电极高,因此,金属一般会因失去电子而使金属表面上对应的组分氧化,损耗对应的金属电极。
根据金属本体所处的环境,将其分为两类:析氢法和吸氧法。
当金属在酸溶液中时,会发生析氢腐蚀反应,产生氢气。
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是工程材料以及相关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金属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电化学作用下发生的一种不可逆的损伤,导致金属的质量和性能下降。
反之,防腐技术是针对金属电化学腐蚀现象而采取的预防或治理措施,以延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金属电化学腐蚀机理、常见的防腐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三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一、金属电化学腐蚀机理1. 腐蚀的基本概念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侵蚀现象,是由于电化学反应引起的物质损耗。
金属腐蚀主要包括阳极溶解、阳极枝晶腐蚀、表面膜破坏和缺陷部位的腐蚀等过程。
2. 腐蚀影响因素环境因素、金属材料本身特性以及其它外部因素都会对金属腐蚀产生影响。
金属材料的电位、温度、湿度、PH值、氧气浓度等因素都会对金属的腐蚀产生影响。
3. 腐蚀方式金属腐蚀主要有干细菌腐蚀、海水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其中电化学腐蚀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一种。
二、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防腐技术1. 涂层技术涂层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防腐方法。
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电化学沉积涂层等。
这些涂层可以有效隔绝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减少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2. 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主要有防护涂层的施加、质量保证、金属镀层技术等。
金属表面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耐蚀性,并且使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3. 材料合金化通过合金化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加入镍、铬等元素合金化不锈钢可以大大提高其耐蚀性能,减少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4. 电化学保护在金属表面施加保护电流,使金属成为阴极保护,从而阻止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保护是一种较新的防腐技术,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三、未来发展趋势和个人观点未来的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技术将更加关注环保、节能、耐久性以及智能化。
新型材料的研究、防腐材料的先进生产工艺以及多种防腐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个人认为,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从材料学、电化学、化学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金属腐蚀及防腐内容1.腐蚀的定义及其危害2.工程中钢铁的腐蚀问题3.国内外在防腐蚀涂料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4.防腐蚀涂料简介5.防腐蚀涂料的用途6.防腐蚀涂料的选择与施工7.Z Y-S高渗透性带锈防锈漆系列产品简介8.Z Y-D橡塑漆简介9.目前在研项目1.腐蚀的定义、危害及分类腐蚀是指材料与它所处的环境介质之间发生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
根据机理,腐蚀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物理腐蚀。
腐蚀的危害:目前全球每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已高达7000亿美元,占G D P总值的2~4%,为地震、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6倍之多我国2003年统计,腐蚀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 N P)的约6%,完成“九五”期间降低1个百分点挽回了700多亿人民币的损失。
钢铁因腐蚀而报废的数量约当年产量的25-30%造成重大事故,阻碍经济发展。
军事设备、舰艇、沿海空军飞机、二炮发射井架、两栖装甲车、沿海通讯装备。
化学腐蚀:材料与环境介质发生直接的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腐蚀的机理: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对金属材料而言,指金属与离子导电的介质发生电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破坏。
特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两个相对独立并同时进行的过程,即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
物理腐蚀:指材料由于单纯的物理作用所引起的破坏。
特点:过程中既不发生化学作用,也不发生电化学作用。
工程中钢铁的腐蚀问题:2.1钢铁的腐蚀环境分析钢铁腐蚀主要指钢铁构件和混凝土的腐蚀,其中混凝土的腐蚀包括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及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腐蚀。
钢铁设备所处的腐蚀环境是大气环境,或者是水环境。
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都属于自然环境。
表面上看,自然环境的腐蚀问题不及工业环境腐蚀那么明显,但这类腐蚀情况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往往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剧,最后导致材料失效。
对腐蚀来说,大气的污染程度是重要的因素。
2.2影响钢铁腐蚀的因素:湿度:湿度是决定大气腐蚀类型和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金属的临界湿度为50%~70%。
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平均气温高的地区,大气腐蚀速率较大。
大气中S O2含量:我国城市大气中S O2浓度2级标准含量为0.023%,3级标准为0.096%,碳钢在3级标准大气中腐蚀速率比2级标准大气中要快4倍。
2.3钢铁材料的腐蚀:钢铁材料的腐蚀大多为电化学腐蚀。
2.4钢铁腐蚀典型案例分析:广东某斜拉桥1988年12月建成,1995年5月,一根拉索突然断裂,自行坠落该斜拉桥拉索钢丝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拉索聚乙烯套管内的水泥浆体离析,浆体的水分及所含的F D N高效减水剂富集于拉索上段,对上段的浆体未能恰当处理且处于密闭状态,使得上段浆体长达6年仍未凝结,形成电化学腐蚀电池,并且在未凝结的浆体中有大量活性离子c l-和钢索拉应力的作用下,加速了腐蚀的过程,最终导致钢丝承载能力不足而断裂。
2.5钢铁的防护措施:涂料涂装:阴极保护:喷涂金属涂层:使用复合材料:阴极保护(热镀锌)简介:目前我国镀锌主要镀的是纯锌:国外为了延长热镀锌防腐的寿命开发55%A L-Z n合金镀层、Z n-N i合金镀层等。
热镀锌工艺流程:酸洗:热镀锌的优缺点:热镀锌的优点:生产成本低,镀层牢固致密。
缺点:在恶劣环境中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加工过程污染大,工艺复杂,施工条件要求高,镀层破坏后不可修复,金属腐蚀后无法再次镀锌3.国内外在防腐蚀涂料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国外研究及应用情况:九十年代初,世界发达国家进行了“绿色革命”,以工业涂料为例.国外十分重视长效防腐涂料的发展,主要品种有厚浆型氯化橡胶、无机富锌漆、环氧沥青、乙烯基树脂、无溶剂环氧聚酰胺、无溶剂环氧砂浆和S P G u a r d涂料等。
2.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以石油工业、炼焦工业、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等部门的产品为原料,品种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涂料工业成为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生产工业部门。
我国目前涂料产量约为200万吨以上,每年的需求量以3.4%的平均速度增长。
4.防腐蚀涂料简介:1.防腐蚀涂料的组成:防腐蚀种类虽然很多,但就其组成而言,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即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
在金属表面涂上覆盖层是防止金属腐蚀最为普遍而重要的方法。
其最基本的作用是使用金属与外界隔离,以阻碍金属表面上微电池的作用。
基本要求是结构紧密,与底层有较强的附着力,均匀分布于金属表面上。
对于金属的腐蚀保护,现在最简便有效又大量使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涂料保护。
内应力的积聚,涂层在固化后期溶剂挥发,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交联,小分子物浸出等因素,使涂层体积收缩而形成内应力,在反复的冷热,干湿循环中,由于涂层和基体胀缩不一致,使界面产生反复的相对位移也会形成破坏性应力。
内应力积聚至大于附着力,涂层便脱开。
如小于附着力而大于内聚力,涂层便会开裂。
内应力的形成与高聚物结构也有关系,低模量的以柔软涂层能通过分子构象变化消除内应力,这是颜料,填料与高聚物间的微观开裂面局部释放了应力。
涂层实则上是一种粘弹体,涂层的常规力学性能指标有硬度,柔韧性,耐冲击性,耐磨损性等,力学性能可以综合的反应在因外力而产生的变形大小,而力学性又与温度相关。
考虑涂层如何长期适应所承受的外力时,首先要考虑应力应变特性和玻璃化温度。
涂层的力学性能决定于所承受的机械应力与高聚物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变分布状况间的关系涂层应力应变特性与高聚物种类。
颜料填料种类和浓度有关颜料填料浓度低于临界颜料体积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提高,涂膜的拉伸强度提高而延伸性下降,涂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很能说明使用性能。
低的伸长率和高的拉伸强度说明涂膜硬而脆使用中不耐久低的伸长率和高的拉伸强度说明硬而韧,说明耐磨性好,高的拉伸率和低的拉伸强度说明涂膜柔软具有弹性,而两值均高则为强韧的弹性膜。
2.防腐蚀涂料的分类:带锈涂料:带锈涂料就是可直接涂覆在具有一定锈蚀的钢铁表面上,仍能起到缓蚀作用的一类防锈涂料,亦称锈面涂料、锈上涂料、不去锈涂料。
将它涂于有残锈的金属表面,能使铁锈稳定、钝化或转化,使活泼的铁锈变为无害的物质,以达到防锈和保护的双重作用。
分类:转化型带锈涂料稳定型带锈涂料渗透型带锈涂料3.转化型带锈涂料:亦称反应性带锈涂料,涂料中含有能与铁锈起反应的物质,把铁锈转化为无害的、难溶的或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的络合物与螯合物,生成的络合物与螯合物通过成膜物质的粘附作用固定在钢铁基本表面上。
转化型带锈底漆适用于锈蚀比较均匀并且不残留轧制氧化皮和片状厚锈的钢铁表面。
优点:对铁锈的作用快,可在锈层较厚(一般在40-100u m)的钢铁表面施工,需及时的涂上防锈底漆和面漆方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缺点:对锈层厚薄不均匀的钢铁表面转化液用量难以掌握,用量少时转化不完全;用量多时过量的磷酸会腐蚀金属本身并放出氢气,影响涂层对金属的粘附力。
其附着力一般要比稳定型和渗透型涂料低。
4.稳定型带锈涂料:稳定型带锈涂料主要是依靠活性颜料,如铬酸锌、磷酸锌等使铁锈形成难溶的络合物和使金属钝化而达到稳定锈蚀的目的。
优点:对待涂的钢铁表面条件要求较宽,适用面广。
缺点:稳定型带锈涂料不含有机酸和无机酸及其它转化剂,对铁锈的作用小,使铁锈稳定的速度慢,只适合于在锈层较薄(一般在50u m以下,在30u m之内更好)的钢铁表面上应用。
5.渗透型带锈涂料:表面除锈是金属设备涂装的重要环节。
钢铁表面经过处理除锈后很容易返锈,尤其是大型的设备工程,如船舶、桥梁、海上采油设施、重型设备等,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用喷砂或喷丸等方法除锈,只能用手工或电动工具除锈,不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施工费用高,锈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很难做到彻底除锈。
新型带锈防锈漆是一种可直接涂刷于残余锈蚀钢铁表面的新型涂料。
这种涂料能使残锈稳定钝化或转化,将活泼的铁锈转变成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保护基体的双重目的。
在全面分析目前带锈涂料的技术现状、品种及性能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研制出带锈防锈漆。
它渗透力强,在锈层转化前已包覆铁锈,使涂层牢固地附着于基体,同时,活性颜料在漆膜固化后缓慢发挥作用,使残锈稳定、钝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带锈防锈漆。
钢铁表面在空气中极易受腐蚀介质(空气、水分等)作用生锈,并不断由低价的铁变为稳定的高价铁化合物,铁锈的生成和老化是持续进行的。
锈层的结构大致分为三层:面层浮锈F e2O3,中层粒锈F e O?n H2O,底锈F e O?n H2O[F e(O H)]3。
上层的锈蚀较疏松,底层的锈蚀较紧密,整个锈层呈现出一个疏松多孔的含水层结构。
锈层的特点与除锈后的钢铁表面性质截然不同,因此,带锈涂料除了必须具备一般防锈涂料的性能之外,还必须具备两个特殊条件:一是带锈涂料对锈层必须有足够的渗透能力,即能充分浸润、渗透整个疏松的锈层,使锈层粘结成为连续的封闭性涂层,以封闭整个锈层和钢铁表面;二是带锈涂料对锈层必须有足够的反应性,能使锈层中的有害铁化合物经过钝化或转化,变成稳定的无害的填料。
Z Y-S新型带锈防锈漆就是以渗透剂、去锈剂,转化剂、防锈剂、防腐剂及溶剂作为分散介质,根据正交法研制而成的。
它具有渗透、带锈和防锈作用,可直接涂于带有一定锈蚀的钢铁表面,漆中的渗透剂、去锈剂和转化剂将锈层转化为保护层,表面形成连续而致密的保护性漆膜,Z Y-S带锈防锈漆的技术关键在于不用除锈,在有锈(100μm以下)或无锈的金属表明可直接涂刷两道即可达到带锈、防锈、装饰和底面合一、光泽度好的效果。
综合成本低、光泽度高、附着力好、抗冲击性强、耐盐水及耐酸碱等技术性能指标均高于红丹防锈漆和铁红防锈漆,完全解决了普通调合漆必须在金属表面清除锈斑后再刷铁红漆或其他防锈漆待底漆干后才能刷调合漆的繁琐施工程序及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干燥时间长等的弱点,同时也取代了传统的除锈用人工打磨、喷砂或酸洗的方法,提高了工件的防锈性能,降低了施工费用。
该漆在无锈金属表面亦可使用;可在-20℃条件下施工。
广泛适用于钢铁结构设备、设施的防护性和装饰性的涂装,如船舶、车辆、桥梁、各种机械设备,大型钢铁结构厂房、钢窗、管道、暖气片、机电设备、广告牌、护栏及木材混凝土表面的防护装饰。
6.富锌涂料:被称为“冷镀锌”的富锌底漆问世以后,“锌保护”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富锌底漆已成为重防腐蚀材料的主要品种。
7.防腐蚀涂料的用途:用于港口、船只、重型机械、石油开采及钻井设备、铁路、公路的配套设施(护栏、标牌)、桥梁、煤气柜、集装箱等钢结构8.防腐蚀涂料的选择与施工表面处理质量与涂料的适应性比较注:●最佳○尚好Δ勉强×不适用9.1Z Y-D橡塑漆防腐蚀原理采用特殊的成膜物,能渗入锈层底部将锈层内部的空气及水分排出,合成颜料在干膜中的重量百分数高达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