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友好材概论(精简版)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56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环境与环境保护概论第一节环境与环境污染1、环境的概念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野生生物、自然和人工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的特性(1)环境的整体性;(2)环境的区域性;(3)环境的有限性;(4)环境的多变性与稳定性。
3、环境的类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环境要素定义: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要素。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
5、环境质量定义:是指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环境,或者构成该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6、环境容量定义:又称环境负载容量,是指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7、环境污染定义: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8、环境污染的分类(1)水污染;(2)大气污染;(3)噪声污染;(4)放射性污染。
9、污染物的迁移方式物理迁移、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10、污染物的转化方式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第二节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2)生态恶化;(3)固体废弃物垃圾成灾;(4)水资源短缺。
第三节我国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1、我国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严重;(2)水污染问题突出;(3)土壤污染日益严重;(4)农村环境形势严峻;(5)环境风险不断凸显。
2、雾霾的概念和区别定义: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
区别: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霾是由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3、PM2.5的概念和来源定义: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细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第一章1、什么叫做环境、环境保护?我国为什么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有空气、水、土壤、阳光和各种矿物资资源等环境因素组成,一切生物离开了它就不能生存。
环境保护就是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措施,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护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的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社会的安定。
资源出现了短缺、人均资源少等现象。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为什么要全球合作?其一、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其二,保存子孙后代发展的潜力环境是全球一体化的,不能脱离某一个国家而独自坚持可持续发展3为什么说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模式,是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和废物处理过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物的资源化。
三大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4生态系统主要有哪些物资循环?其特点如何水、碳、氮、硫5、当前人类的主要能源有哪些?哪些污染重,哪些污染轻?太阳能及其转化物: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等地球本身能量:地热能、原子能(核能)天体引力:潮汐能6、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第二章1、在研究水体污染时,为什么除污染物外,还要考虑溶解氧的问题?需要分解的氧化物太多,氧化作用进行的太快,而水体不能及时从大气中吸取充足的氧气来补充消耗时,水体的溶解氧有可能为0.当出现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好氧生物的死亡,还会引起厌气性分解。
2、什么是水体自净作用?溶解氧的变化曲线说明了什么问题?进入水体的污染物。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
曲线反应了废水排入河流后溶解氧的变化情况,表示出河流的自净过程以及最缺氧点距离受污染点的位置和溶解氧的量,因此可以作为控制河流污染的基本数据和制定治污方案的依据。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1.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要确定一个主体才能说明环境的概念?答:环境是指作用在“人”这一中心客体的一切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
环境总是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的变化而变化,中心事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通过信息、物质和能量进行联系与交换。
2.按照环境要素可以把环境分为几类?环境的功能特性有哪些?答可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环境的功能特性如下:①整体性与区域性;②变动性与稳定性;③资源性和价值性。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F生物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T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F4.根据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环境状况,分析城市环境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征。
答:城市的组成:一般认为,凡是10万人以上人口,住房、工商业、行政、文化等建筑物占50%以上面积,具有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车辆来往频繁的人类集居区域,就是城市。
功能:在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城市作为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的中心,使世界经济系统逐步演变为城市化系统。
特征:①是非农业人都集中区域;②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③是由多种建筑物组成的物质设施综合体。
5.下面的环境问题中主要由人为原因所致的有哪些?并加以简单分析。
城市地下水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
T由于无计划过度开采某些内陆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地方甲状腺肿。
T某些地区出现的氟骨病。
T中国某些山区多发性的泥石流灾害。
F由自然力引起的。
6.某一个地区哪种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碘7.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8.根据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状况,分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怎样?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看法。
9.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答:①原生环境问题;②次生环境问题10.简述历史上环境问题发展的四个阶段,并分析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到启示?答:①远古时期,人类是自然的奴隶。
②农业文明时期,自然是人仿效的榜样。
③近代工业革命时期,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火力发电、电池、电灯等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力大为提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巨大的进步,使电力工业、电器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得以兴起,并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