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881.28 KB
- 文档页数:37
某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某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管理职能、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适用于某公司电能质量的管理,是检查与考核其工作的依据。
第二条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制度中引用而构成为本制度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制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326-90《电能质量:电压波动与闪变》1990.12.01GB 12326-90《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1990.12.01GB 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1994.03.01《西北电力系统调度规程》西北电网调(2004)18号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谐波: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大于1整数倍的分量。
2、电压质量:包括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三个方面的要求。
3、频率:电压或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循环数叫频率。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生产副总经理1、对公司电能监督工作全面负责,督促落实上级单位有关电能质量的文件。
2、审批有关电能质量的运行规程,规章制度。
3、审批电能质量方面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以及反措计划。
第五条设备技术部1、设备技术部是公司电能质量监督的归口管理部门。
2、负责审核与电能质量有关的技术改造方案。
3、对相关仪表及设备维护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其正常可靠运行。
4、审核与电能质量相关的运行管理规程,并监督执行。
5、监督公司电气设备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不断提高供电质量。
6、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技术监督工作的规程、制度和指示,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并监督实施。
7、负责电能质量指标的监督,建立监督台帐。
8、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提出考核及奖惩建议。
第六条检修部门定期检查、维修与电能质量有关的一次、二次设备,保证AVR、AGC、RTU、一次调频等设备可靠运行。
第七条运行部1、运行部是电能质量监督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
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发电厂是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提高发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应当包括对发电设备的监督要求。
发电设备是发电厂的核心设施,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对发电设备的监督标准应当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维护、突发故障处理等内容,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其次,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还应包括对发电过程的监督要求。
发电过程中涉及到燃料的供给、燃烧过程、蒸汽动力转换等环节,这些环节的监督标准应当包括燃料的质量要求、燃烧过程的稳定性要求、蒸汽动力转换效率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发电过程的高效稳定运行。
另外,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还应包括对环境保护的监督要求。
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这些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和固体废物处理等环节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督标准,以确保发电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最后,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还应包括对人员管理的监督要求。
发电厂作为一个大型设施,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来保障其正常运行。
因此,对人员的技术培训、操作规程的执行、安全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督标准,以确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达到相关要求。
总之,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发电效率、保护环境和保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确保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2技术监督及可靠性管理检查评价标准(火力发电厂)2014年5月目录表一:绝缘监督 0表二:电测监督 (25)表三: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 (36)表四:节能监督 (62)表五:环保监督 (74)表六:金属监督(含锅炉、压力容器) (82)表七:化学监督 (97)表八:热工监督 (112)表九:电能质量监督 (126)表十:灰坝监督 (134)表十一:励磁技术监督 (144)表十二:汽轮机(旋转设备)监督 (153)表十三:可靠性管理 (166)表一:绝缘监督附件1:绝缘监督基本规章制度1)绝缘技术监督管理制度;2)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3)电气设备运行规程;4)电气设备检修规程;5)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管理制度;6)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7)电气设备事故分析制度;8)试验报告审核制度;9)工程及委外技术服务管理制度;10)电气设备备品配件管理制度;11)主设备大修安全、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附件2:绝缘监督常用标准1. GB 50582-2010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2.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3. GB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4. GB 5017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5.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6. 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7.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8.GB 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9.GB 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10.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1.GB 5001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2.GB 28525-2012 额定电压72.5 kV及以上紧凑型成套开关设备13.GB 27881-2011 水下高电压设备作业安全要求14.GB 26861-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试验室部分15.GB 26860-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16.GB 26859-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17.GB 20840.1-2010 互感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18.GB 20052-2013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9.GB 18802.1-201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20.GB 16895.5-2012 低压电气装置第4-43部分安全防护过电流保护21.GB 16669-2010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22.GB 14050-2008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23.GB 13955-200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24.GB 12011-20008 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25.GB 12011-2009 足部防护电绝缘鞋26.GB 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27.GB 3883.2-201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2部分螺丝刀和冲击扳手的专用要求28.GB 3883.4-201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2部分非盘式砂光机和抛光机的专用要求29.GB 3883.6-201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2部分电钻和冲击电钻的专用要求30.GB 3883.7-201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2部分:锤类工具的专用要求31.GB 3883.8-201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2部分电剪刀和电冲剪的专用要求32.GB 3883.20-201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2部分:捆扎机的专用要求33.GB 3883.21-2012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2部分:带锯的专用要求34.GB 890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35.GB 7260~4-2008 不间断电源设备第1-2部分:限制触及区使用的UPS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36.GB 1985-200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37.GB 1207-2006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38.GB 1094.1 电力变压器第1 部分总则39.GB 1094.2 电力变压器第2 部分温升40.GB 1094.3 电力变压器第3 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41.GB 1094.5 电力变压器第5 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42.GB 1094.11 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43.GB 311.1-2012 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44.GB/T 29489-2013 高压交流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感性负载开合45.GB/T 29480-2013 接近电气设备的安全导则46.GB/T 29311-2012 电气绝缘材料交流电压耐久性评定通则47.GB/T 28575-2012 YE3系列(IP55)超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55)48.GB/T 28567-2012 电线电缆专用设备技术要求49.GB/T 28566-2012 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50.GB/T 28562-2012 YVF系列变频调速高压三相异步电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55-630)51.GB/T 27746-2011 低压电器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技术规范52.GB/T 27744-2011 超高效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32~280)53.GB/T 27743-2011 变压器专用设备检测方法54.GB/T 26869-2011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低于300kV系统用户内有机材料支柱绝缘子的试验55.GB/T 26868-2011 高压滤波装置设计与应用导则56.GB/T 26680-2011 永磁同步发电机技术条件57.GB/T 25095-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58.GB/T 24624-2009 绝缘套管油为主绝缘(通常为纸)浸渍介质套管中溶解气体分析(DGA)的判断导则59.GB/T 23755-2009 三相组合式电力变压器60.GB/T 23642-2009 电气绝缘材料和系统瞬时上升和重复冲击电压条件下的局部放电(PD)电气测量61.GB/T 22670-2008 变频器供电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试验方法62.GB/T 22389-2008 高压直流换流站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导则63.GB/T 22382-2008 额定电压 72.5kV 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电力变压器之间的直接连接64.GB/T 21714~2-2008 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65.GB/T 20840.5-2013 互感器第5部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66.GB/T 20838-2007 高压直流输电用油浸式换流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67.GB/T 20833-2007 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及绕组局部放电的测量方法及评定导则68.GB/T 20639-2006 有间隙阀式避雷器人工污秽试验69.GB/T 17468-2008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70.GB/T 16927.2-2013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71.GB/T 16927.1-201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72.GB/T 16840.5-2012 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5部分电气火灾物证识别和提取方法73.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74.GB/T 14824-2008 高压交流发电机断路器75.GB/T 13462-2008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76.GB/T 13499-2002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77.GB/T 12944-2011 高压穿墙瓷套管78.GB/T 12669-2012 半导体变流串级调速装置总技术条件79.GB/T 10228-200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80.GB/T 7894-2009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81.GB/T 7595-2008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82.GB/T 7327-2008 交流系统用碳化硅阀式避雷器83.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84.GB/T 6451-2008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85.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86.GB/T 3428-2012 架空绞线用镀锌钢线87.GB/T 2900~73-2008 电工术语接地与电击防护88.GB/T 2900.73-2008 电工术语接地与电击防护89.GB/T 2900.57-2008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运行90. GB/T 2900.41-2008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91.GB/T 2900.35-2008 电工术语爆炸性环境用设备92.GB/T 2900~12-2008 电工术语避雷器、低压电涌保护器及元件93.GB/T 2900.4-2008 电工术语电工合金94.GB/T 1094~10-2003 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95.GB/T 1094~7-2008 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96.GB/T 1094.4-2005 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97.GB/T 1029 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98.GB/T 1032-201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99.GB/T 311.2-2013 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100.DL 5190.3-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101.DL/T 5444-2010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102.DL/T 5161~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3部分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质量检验103.DL/T 5161~6-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6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104.DL/T 5091-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105.DL/T 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106.DL/T 5014-2010 330kV-750kV 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107.DL/T 5004-2010 火力发电厂试验、修配设备及建筑面积配置导则108.DL/T 1195-2012 火电厂高压变频器运行与维护规范109.DL/T 1191-2012 电力作业用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性能检验规程110.DL/T 1164-2012 汽轮发电机运行导则111.DL/T 1163-2012 隐极发电机在线监测装置配置导则112.DL/T 1154-2012 高压电气设备额定电压下介质损耗因数试验导则113.DL/T 1140-2012 电气设备六氟化硫激光检漏仪通用技术条件114.DL/T 1102-2009 配电变压器运行规程115.DL/T 1096-2008 变压器油中颗粒度限值116.DL/T 1095-2008 变压器油带电度现场测试导则117.DL/T 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118.DL/T 1093-2008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119.DL/T 1054-2007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120.DL/T 1039-2007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121.DL/T 1031-2006 运行中发电机用油质量标准122.DL/T 987-2005 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123.DL/T 985-2005 配电变压器能效技术经济评价导则124.DL/T 984-2005 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判断导则125.DL/T 970-2005 大型汽轮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及维护导则126.DL/T 941-2005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127.DL/T 911-2004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128.DL/T 879-2004 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129.DL/T 866-2004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130.DL/T 864-2004 标称高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131.DL/T 848~3-2004 高压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无局放试验变压器132.DL/T 848~4-2004 高压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三倍频试验变压器装置133.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134.DL/T 815-200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135.DL/T 810-2012 ±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直流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技术条件136.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137.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138.DL/T 760.3-2012 均压环、屏蔽环和均压屏蔽环139.DL/T 754-2013 母线焊接技术规程140.DL/T 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141.DL/T 729-2000 户内绝缘子运行条件电气部分142.DL/T 728-200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订货技术导则143.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144.DL/T 726-2000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145.DL/T 725-2000 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146.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147.DL/T 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148.DL/T 627-2004 绝缘子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149.DL/T 626-2005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150.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51.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152.DL/T 618-201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153.DL/T 617-201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154.DL/T 607-19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155.DL/T 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156.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157.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修订说明)158.DL/T 574-2010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159.DL/T 573-2010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160.DL/T 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161.DL/T 555-200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162.DL/T 548-2012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163.DL/T 536-1993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订货技术条件164.DL/T 506-2007 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设备中水分含量现场测量方法165.DL/T 475-2006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166.DL/T 474 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避雷器试验167.DL/T 474 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交流耐压试验168.DL/T 474 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介质损耗因数tg试验169.DL/T 474 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直流高电压试验170.DL/T 474 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171.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172.DL/T 437-2012 高压直流接地极技术导则173.DL/T 404-2007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174.DL/T 402-2007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175.DL/T 393-2010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176.DL/T 383-2010 污秽条件高压瓷套管的人工淋雨试验方法177.DL/T 380-2010 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178.DL/T 356-2010 局部放电测量仪校准规范179.DL/T 308-201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测试规程180.DL/T 304-201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现场交接试验导则181.DL/T 302.2-2011 火力发电厂设备维修分析技术导则第2部分:风险维修分析182.DL/T 298-2011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晕检测与评定导则183.DL/T 294.2-2011 发电机灭磁及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技术条件第2部分:非线性电阻184.DL/T 294.1-2011 发电机灭磁及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技术条件第1部分:磁场断路器185.DL/T 278-2012 直流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监督导则186.DL/T 271-2012 330kV~750kV油浸式并联电抗器使用技术条件 (1)187.DL/T 266-2012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188.DL/T 265-2012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现场试验导则189.DL/T 264-201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现场密封性试验导则190.DL/T 259-2012 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校验规程191.DL/T 253-2012 直流接地极接地电阻、地电位分布、跨步电压和分流的测量方法192.DL/Z 249-201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选用导则193.QXT 10.2-2007 电涌保护器第2部分:在低压电气系统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194.QXT 10.3-2007 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195.QXT 85-2007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196.QXT 105-2009 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规范197.QXT 106-2009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198.QXT 108-2009 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199.SH 0040-91 超高压变压器油200.SHS 06002-2004 变压器、互感器维护检修规程201.GA 835-2009 油浸变压器排油注氮灭火装置202.JB/T 6302-2005 变压器用油面温控器203.JB/T 2426-2004 发电厂和变电所自用三相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204.JB/T 501-2006 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205.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的通知) 206.电供[1990]146号文 1990-1-1 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207.国电发 2000-9-28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8.国电发 2001-12-3 火力发电厂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指导意见209.国电公司 1999-8-1 高压开关设备管理规定210.国电公司 1999-8-1 高压开关设备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11.国家电网公司 2005-3-31 高压开关设备运行规范212.能源部 1990-1-1 预防110~500kV变压器事故措施213.能源部 1990-1-1 预防110~500kV互感器事故措施214.能源电[1993]45号文 1993-1-1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 215.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1999版附件3:绝缘技术资料档案1)基础档案(1)符合实际情况的电气设备一次系统图、防雷保护与接地网图纸;(2)电气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产品说明书和随设备供应的图纸资料;(3)设备安装、验收记录、缺陷处理报告、交接试验报告。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根据《电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高效,确保供电服务的质量,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如下:
1. 电能质量监督的目标:通过监督和检测电网运行状态,识别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2. 监督内容:电能质量监督主要包括电压波动、频率偏差、谐波、电压暂降、电压闪变等方面的监控和评估。
3. 监督机构:电能质量监督由电力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4. 监督方式:
(1) 定期抽查:监督机构应定期抽查各供电企业、发电企业和用户的电能质量状况。
(2) 投诉处理:监督机构应及时处理用户的电能质量投诉,并进行调查和处罚。
5. 监督标准:电能质量监督应依据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评估和判定。
6. 监督报告:监督机构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电能质量监督报告,包括监督情况、问题分析、整改措施等内容。
7. 惩罚措施:对于发现的电能质量问题,监督机构应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停电等。
8. 支持和激励措施:对于表现良好的供电企业和用户,监督机构应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激励,以鼓励他们提高电能质量。
9. 监督结果公示:监督机构应定期向公众公示电能质量监督结果,以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
以上是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具体执行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GN/HDSJ105—2019火电产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5部分:电能质量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in thermal power industryPart5:Quality of electric energy2019-10-8发布2019-10-8实施目 次前 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总则 (1)4监督范围及主要指标 (1)4.1监督范围 (1)4.2主要指标 (1)5主要监督内容 (2)5.1电能质量监测分类 (2)5.2频率质量技术监督 (2)5.3电压质量技术监督 (3)5.4仪器仪表检验 (4)6技术监督管理 (4)附录A(资料性附录)国家、行业颁发的主要标准和文件 (6)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告警分类 (7)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月度报表 (8)前 言本标准为《火电产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5部分。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集团火电产业运营管理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能源集团火电产业运营管理中心。
火电产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5部分:电能质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监督范围、主要指标、监督内容和监督管理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能源集团火电机组(含自备电站)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7626.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DL/T824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性能验收导则3总则3.1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团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根据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有关标准和制度,特制定本细则。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机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目录1.总则2.电能质量监督机构与职责3.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范围及主要内容4.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5.附则6.附录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发电企业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保证发电企业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技术监督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方针,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行业归口的原则,对发电企业电能质量实施全方位的技术监督。
第三条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是指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利用先进的测试和管理手段对电能质量在生产运行电力生产全过程中的性能和指标进行监控与质量管理。
第四条因区域统调发电企业原因引起的电能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时,按“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及时处理,并应贯穿于区域统调发电企业生产的全过程。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直属、全资发电企业,控股发电企业参照执行。
发电企业应根据本制度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电能质量监督机构与职责第六条集团公司火电机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行四级管理,第一级为集团公司,第二级为集团公司所属的分公司、子公司、及省公司(以下简称“分支机构”),第三级为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电电科院”),第四级为集团公司所属各发电企业。
第七条集团公司技术监督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集团公司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规程、制度等;(二)组织制定集团公司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规程、制度、导则、技术措施;组织对发电企业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三)指导集团公司所属分支机构、国电电科院及发电企业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组织交流技术监督的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四)负责组织制定集团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五)组织对在建和已投产发电企业发生的电能质量重大、特大事故进行分析调查工作,组织制定电能质量反事故措施,组织解决电能质量重大技术问题;(六)按照集团公司的工作规划,根据发电企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推广先进、成熟、可靠、实用、有效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和故障诊断新技术;(七)负责已投产发电企业电能质量设备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八)组织检查发电企业与当地电科院(电研院)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的执行情况。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内容、考核指标与实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与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相关的部门与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浙江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3 电能质量衡量指标公用电网电力用户受电端的交流电能质量,其衡量指标主要有:a) 供电频率允许偏差;b)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c) 供电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d) 供电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e) 电网谐波允许指标。
4 管理职责4.1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由负责技术的公司领导负责建立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网,电气仪控分场负责具体工作,生技部负责监督归口。
4.2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网职责4.2.1 贯彻执行有关电能质量的标准、规程、规定、制度、条例、实施细则等。
4.2.2 制定电能质量监督实施细则和各类规程,并指导、督促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4.2.3 组织监督公司完成上级下达的电能质量指标。
4.2.4 组织公司电能质量监督网活动以及技术改进措施的分析和审议,监督网活动应有记录。
4.2.5 对本公司技术改造项目或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保证电能质量措施进行技术监督。
4.2.6 配合电测监督,做好有关电能质量指标监测装置方面的协调工作。
4.2.7 对本公司发电机的有功、无功出力、调压功能、进相运行及电压曲线执行等有关电能质量工作进行管理,完成上级电能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布置的工作,按时上报电能质量监督报表,做好阶段性总结和年度报告。
4.2.8 每半年召开一次电能质量技术监督会议,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并确定下阶段工作重点。
5 管理内容与方法5.1 电能质量监督的目的通过对发电机组有功、无功出力情况及110kV系统电压、厂用母线电压运行水平的监视,及时调整有关运行方式、参数,采取相应防范对策,防止由于公司发、供电设备的异常运行而引发电能质量事故和电力系统事故,保证本公司机组和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稳定运行。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 总则1.1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保证电压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加强电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提高电压质量,确保发电机组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依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2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技术负责制,对规划、设计、基建、运行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其原则是:依法监督、分级管理、专业归口。
1.3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1.4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电压质量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2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范围及主要内容2.1 电压质量监督目标值2.1.1 热110kV南、北母电压按省调下达的母线电压曲线进行监测、考核和调整。
2.1.2 6kV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标称电压的±7%,即5.58kV至6.42kV。
2.1.3 380V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标称电压的±7%,即353.4V至406.6V。
2.1.4 220kV母线电压按省调下达的母线电压曲线进行监测、考核和调整。
最低运行电压不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2.2 频率质量监督目标值机组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
所监督的设备为发电机组、频率表计和变送器。
为防止频率异常时电网发生崩溃,发电机组应具有一定的频率异常运行能力。
2.3 电压质量技术监督范围的划分:原则上与电力设备的管辖范围的划分相一致。
监督的设备一般为:发电机、变压器分接头、电压测量记录仪表、电压自动调整装置、励磁自动调节装置等。
2.4 发电机组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应保证可靠投入运行,其强励限制和低励限制环节必须正常投入,并按照调度给出的定值进行整定。
2.5 运行机组应进行进相运行能力核定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进相深度。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向用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电能的能力,包括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波形畸变、暂态电压、切断电流和电能泄露等方面的指标。
保障电能质量对于保障用户的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对电能质量的监督管理,特制定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以确保电能质量符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一、监督机构的职责及权利1.监督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2.监督机构应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波形畸变、暂态电压、切断电流和电能泄露等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3.监督机构有权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并要求相关单位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4.监督机构应及时发布电能质量监测结果,并向社会公众公开相关信息。
二、监督检测与评估1.监督机构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进行检测。
2.监督机构应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进行检测,确保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波动。
3.监督机构应对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进行检测,确保频率在规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4.监督机构应对电力系统的波形畸变进行检测,确保畸变情况符合规定要求。
5.监督机构应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电压进行检测,确保电压在暂态过程中的变化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6.监督机构应对电力系统的切断电流进行检测,确保切断电流的大小符合规定要求。
7.监督机构应对电力系统的电能泄露进行检测,确保电能泄露情况在安全范围内。
三、监督管理措施1.对于电能质量存在问题的电力系统,监督机构应及时督促相关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2.对于电能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电力系统,监督机构应依法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监督机构应建立电能质量问题的矛盾调解机制,通过协商解决相关纠纷。
4.监督机构应加强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四、监督结果的公示和监督效果评估1.监督机构应定期公布电能质量监测结果,并向社会公众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供电过程中电压、电流、频率等电能参数是否稳定,并且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为保障电能质量,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监管规定。
本文将从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实施细则入手,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监督机构的职责1.1 监督机构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全面了解电能质量的相关要求和问题。
1.2 监督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并定期对监督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1.3 监督机构应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1.4 监督机构应与电力企业和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电能质量的问题和需求。
二、监督内容和要求2.1 监督应针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包括电源、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网络等。
2.2 监督应包括对电压、电流、频率等电能参数的监测和分析。
2.3 监督应包括对电力系统故障和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2.4 监督应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要求和建议。
三、监督方法和手段3.1 监督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测、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3.2 监督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电力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
3.3 监督可以建立专门的监测点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3.4 监督可以通过对电力企业和用户的投诉和举报来开展。
四、监督结果和处置措施4.1 监督机构应将监督结果及时通知电力企业和用户,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
4.2 对于严重违反电能质量要求的电力企业,监督机构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措施。
4.3 对于存在电能质量问题的用户,监督机构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建议。
4.4 对于通过监督发现的电能质量问题,监督机构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
五、监督结果的公示和信息公开5.1 监督机构应将监督结果公示,让公众了解电能质量监督的情况。
5.2 监督机构应建立电能质量监督报告制度,定期发布电能质量监督报告。
5.3 监督机构应借助互联网等渠道,向公众提供电能质量监督的相关信息。
对于电能质量技术监督,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规程和标准。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主要方面和一些可能的规程内容:
电压波动和闪变监督:
规定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标准限值。
要求电力供应商监测和记录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情况。
规定供电方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或改进措施。
频率监督:
规定电力系统的标准频率范围。
要求电力供应商监测和记录频率的变化情况。
规定供电方应采取的措施来保持频率稳定。
电压骤降和中断监督:
规定电压骤降和中断的标准限值。
要求电力供应商监测和记录电压骤降和中断的情况。
规定供电方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或改进措施。
谐波监督:
规定谐波的标准限值。
要求电力供应商监测和记录谐波的情况。
规定供电方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或改进措施。
电力质量事件的记录和报告:
要求电力供应商记录电力质量事件的发生情况。
规定供电方向监管机构和用户报告电力质量事件的程序和要求。
电力质量改进计划:
规定电力供应商制定和执行电力质量改进计划的要求。
包括改进电压稳定性、减少波动和闪变、降低谐波水平等方面的措施。
电能质量(无功)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监督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电能质量(无功)技术监督的实施应当参照以下的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电力服务条例》;4.GB/T 156, GB/T 12325, GB/T 14549等相关质量标准;5.国家能源局《无功补偿调节措施技术导则》等相关技术规范。
监督的范围和目的电能质量(无功)监督的范围应当包括:1.农村电网、城市电网、特变电工和一些民营电厂、部分大型工矿企业的电能质量(无功)补偿情况;2.以及质量问题导致的用户电能波形畸变、电压闪变、频率偏差等电能质量问题。
本监督实施的目的是确保电能质量(无功)质量符合国家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并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
监督的内容和方法电能质量(无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应当包括:1.对电网进行巡查,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2.对控制中心进行检查,特别是检查无功补偿容量和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状态;3.对一些关键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电能质量分析仪、测试仪器等;4.进行计量器具的检验,同时也要检验电表的准确性;5.根据监管要求进行电压、电流、时刻等参数的记录和分析,同时对其进行评估。
此外,监督机构还要通过各种渠道调查采访,收集有关电能质量(无功)相关的建议和投诉,以便更好地进行监管。
监督的责任和结果电能质量(无功)监督的责任应当由国家能源局所属的技术监督机构承担,其主要职责包括:1.确保监督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定期公布监管结果;3.如果需要,采取措施排除监管中发现的问题。
监督的结果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对电能质量(无功)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评价;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处理;3.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结束语电能质量(无功)监督是保障电力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证电力安全和质量,让用户得到更好的电力服务。
附件2技术监督及可靠性管理检查评价标准(火力发电厂)2014年5月技术监督及可靠性管理检查评价标准(火力发电厂)目录表一:绝缘监督 0表二:电测监督 (25)表三: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 (37)表四:节能监督 (63)表五:环保监督 (76)表六:金属监督(含锅炉、压力容器) (84)表七:化学监督 (99)表八:热工监督 (114)表九:电能质量监督 (128)表十:灰坝监督 (136)表十一:励磁技术监督 (146)表十二:汽轮机(旋转设备)监督 (154)表十三:可靠性管理 (167)表一:绝缘监督1234567附件1:绝缘监督基本规章制度1)绝缘技术监督管理制度;2)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3)电气设备运行规程;4)电气设备检修规程;5)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管理制度;6)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7)电气设备事故分析制度;8)试验报告审核制度;9)工程及委外技术服务管理制度;10)电气设备备品配件管理制度;11)主设备大修安全、技术、组织保证措施.附件2:绝缘监督常用标准1。
GB 50582—2010 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2。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3。
GB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4。
GB 5017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5.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6. 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7。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8.GB 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9。
GB 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10。
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1.GB 5001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2.GB 28525-2012 额定电压7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的管理工作。
2 管理内容与要求2.1 管理机构与职责2.1.1 建立厂内电能质量监督网,协调全厂各部门的工作。
2.1.2 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值长室为具体负责全厂电能质量监督的管理机构,通过监督网,进行电能监督,并接受省调的技术业务指导。
a) 发电部对全厂电能的质量负责,并负责全厂电能质量监督过程中调压情况的统计、考核和管理工作。
b) 生技部负责解决电能监督过程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负责电能监督网络的维护、管理工作。
C) 发电部一、二车间负责本部门电能监督的管理工作,及时分析调压情况,做出报表;运行值班人员应严格执行值长的调度指令,对所辖设备无功负荷、静、转子电流进行调整,确保调压合格。
d) 检修部负责全厂调压设备的投运率、完好率,确保远动仪表遥传数据指示准确,对电压的监控设备不断进行完善、发现故障尽快消除,检修部对运行中的主要表计定期进行抽查,保持在合格范围内。
2.1.3 发电部值长室作为全厂电能质量监督的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本厂电压无功管理办法。
2.2 电能监督范围2.2.1 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压无功考核办法》,调整11#-16#发电机无功负荷,使本厂220kV、系统1100kV电压达到省调要求。
2.2.2 根据调度要求合理调整11#一16#发电机有功出力,保证系统频率在50HZ士0.5HZ范围,调压合格率在99.5%以上。
2.2.3 对6KV、35KV、110KV、220KV系统加强检查,合理调整运行方式,确保电压在合格范围内运行。
2.2.4 及时消除影响发电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类缺陷,保证各机组正常运行。
强化我厂发、供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加强电气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
2.2.5 调压合格率以省调远动记录为依据,以小时为单位,日累计、月累加,调压合格率=当月本厂合格点数/当月全部点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