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计算方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1
1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九章算术》教学设计隆德县中学刘芳【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3—1数学史选讲)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的第二节。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古希腊数学史之后,学习的关于我国主要数学成就的第二块内容。
《九章算术》是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影响之大是任何其他数学书籍不能相比的。
它几乎成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代名词。
中国历代数学家从中汲取着丰富的营养,不断地将中国数学推向前进。
因此,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学习本节课学生对于数学史的知识了解甚少。
“历史使人明智”。
学习一些数学史知识,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数学的发展轨迹,更好地体会数学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这对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以及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都大有益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最早的经典数学著作之一的《九章算术》的深远影响;2.初步熟悉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杰出贡献;3.学习《九章算术》介绍的各种实际问题解法。
过程与方法:《九章算术》总结了自周代以来的中国古代数学,学习其中代表性的“盈不足术”、“方程术”、“正负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传世数学著作,又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典籍,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以及其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九章算术》中介绍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解法以及其现实意义。
【教法、学法】启发引导,分析讲解。
【教具】粉笔、ppt、视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复习导入)示例一:(2015年全国Ⅱ卷)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执行该程序框图,3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A.0B.2C.4D.14设计意图:展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3中第一章第三节算法案例中与《九章算术》有关的“更相减损术”的内容,以及2015年全国Ⅱ卷的程序框图真题的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