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华民族精神(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29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程地位本课在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民族精神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所以,此课内容在文化生活教材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2、课程内容(1)、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
3、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兴国革命历史史料分析来阐述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通过近几年兴国县发展的历程来阐述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通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探究如何弘扬的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能力,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增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引用(视频资料、史料图片),阐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通过我校组织“小红帽”义务帮扶活动,来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探究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增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感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难点、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1、学生政治基础较好。
我所要教学的对象是高二(1)班,是文科重点班,第一次月考成绩(试题难度在0.55)全班学生的平均分73分,80分以上的10人。
2、班级尖子生政治不尖,总分前十名中,三人政治成绩偏差。
3、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生做材料题的得分率偏低,主观题得分情况较差。
因此,我本节课教学方面的主要任务定为:(1)掌握基本知识。
(2)指导正确方法。
2017高中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七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政治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以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政治知识点,供参考。
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以国家利益为重,强调国家统一、繁荣和民族尊严。
在政治上,这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国家实力等。
二、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
中华民族强调民族间的和谐与团结,反对分裂和矛盾。
在政治上,这体现为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维护国家的多族裔统一。
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基础。
中华民族重视社群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强调个人应服从集体。
在政治上,这体现为强调国家利益优先,个人服从国家利益,服从党的领导。
四、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注重各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在政治上,儒家思想体现为强调君主的仁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追求目标。
中华民族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反对社会的不公平和冲突。
在政治上,和谐社会体现为政策的公正、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六、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强调个人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追求,鼓励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政治上,自强不息体现为国家的自力更生和创新发展,努力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七、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强调尊重个人权利和民主决策,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法治。
在政治上,民主法治体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法制建设和民主制度。
八、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要求。
中华民族强调接纳外来文化和交流合作,反对排他主义和保守主义。
在政治上,开放包容体现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合作与共赢。
这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主要政治知识点,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和政治理念。
它们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政治要求。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①民族性特征②时代性特征③先进性特征④多样性特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这说明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和先进性;“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这说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①②③符合题意;多样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能入选。
【答案】 A2.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旅游“515”战略的关键之年。
红色旅游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发展力量,保持了稳中求进的良好发展势头,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下列与发展“红色旅游”相符合的革命精神有 ( )①井冈山精神②长征精神③红岩精神④抗洪精神⑤大庆精神⑥延安精神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解析】与发展“红色旅游”相符合的革命精神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的精神,抗洪精神属于改革开放时期产生的精神,大庆精神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的精神,因此排除④⑤。
【答案】 B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下列属于这一内容的有( )①雷锋精神②载人航天精神③长征精神④延安精神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再现能力。
依据教材论述可知,①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而③④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
【答案】 C4.有人认为:“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那么,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
”这种观点( )①正确揭示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②割裂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③否认了弘扬民族精神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④肯定了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