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格式:docx
- 大小:84.58 KB
- 文档页数:15
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1、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实验是由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提出的,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教育改革。
新教育核心理念是:让孩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
因为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梦想的,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2、实施新教育我们采取的措施:(1)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
(3)构筑理想课堂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3、新教育下儿童的生活方式“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
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中,童年却充满了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等童年的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准备着吞噬孩子们的闲暇、良知和身心健康。
在设法把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从童年生活中清除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生活的诱惑与压力,平安地度过危机重重的童年。
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就“晨诵、午读、暮省”。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大多数人的反对,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则是每个
家长和教育者所期望给予孩子的礼物。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包括了学业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格、情感和社交能力。
首先,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注重学业的成就。
这并不是说要孩子成为学霸,而是要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其次,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还应该注重品格和情感的培养。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感。
家长和老师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最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还应该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
孩子的成长需要与他
人的交流和互动,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中自如地生活和成长。
总之,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学业、品格、情感和社交能力上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拥有幸福美好的未来。
朱永新演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编者按:XX年12月18日下午3点半,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莅临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桂子山教育家论坛并作了题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演讲。
下面是朱永新演讲全文:主题:首届桂子山教育家论坛时间:XX年12月18日下午地点: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非常高兴有机会到湖北来跟大家交流,我不知道这个题目在座的有没有人听过,听过这个题目我少讲一点,多留一点时间跟大家交流和分享,直接回应大家的问题,讨论起来效果会更好一些。
刚刚李校长讲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其实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的确是很多,而且多得像一团乱麻,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怎么改。
刚才讲要有良医、良方、良师,我看这个方子不好开,我们不能说中国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但是的确已经有点积重难返。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改?如果大家能够关注我最近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到我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站在结构性变革的门槛上》。
也就是说整个的教育从技术的层面去变革教育,从教学模式的层面去变革教育,必须要从结构性的层面,所以我提出要改造学校的概念,这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
但是,同时不管你怎么变,教育无论你怎么变化,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我们新教育一直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因为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衡量一个教育是不是真正的卓越,是不是真正的符合人性,是不是真的符合教育发展的这样一种本性的重要标准。
所以刚刚湖北电视台采访我,说你认为好的教育怎么样?我说很简单,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其实衡量一个好的教育首先就是你能不能带给人幸福,因为人在很大使命上他一生的追寻就是为了幸福,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幸福,我们的父母不幸福,我们的老师不幸福,那这个教育好像就有问题,因为教育本来是应该帮助人们找到走向幸福道路这样一个路径,所以我们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思考幸福到底从哪里来?所以我们专门研发了一门课程叫新生命教育,我们把人的生命分为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后感最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呐。
书里提到的那些关于教育的理念和观点,让我仿佛看到了教育本该有的美好模样。
它让我重新审视教育这件事儿,不再仅仅把它当成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关乎心灵成长、关乎生命体验的一个过程。
就拿我自己经历的一件小事来说吧。
有一次,我带着一群小朋友去郊外踏青。
那天天公作美,阳光温暖得就像妈妈的怀抱,微风轻轻拂过脸颊,舒服极了。
一路上,孩子们就像一群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紫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块五彩斑斓的花毯。
孩子们兴奋地跑过去,有的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有的忍不住伸手去摸摸花瓣的柔软。
其中有个小男孩特别有意思,他叫明明。
明明平时是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
可那天,他却出奇地安静和专注。
只见他蹲在一朵黄色的小花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好奇地走过去,听到他在小声说:“小花小花,你为什么这么漂亮呀?是不是太阳公公给你画的妆?”听到他天真的话语,我忍不住笑了。
我轻轻蹲在他旁边,问他:“明明,你发现这朵小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明明抬起头看着我,眼睛里闪着光,说:“老师,这朵花有五个花瓣,而且每个花瓣的边边还有一点点卷起来,就像我妈妈烫的头发。
”我被他的形容逗乐了,说:“明明观察得真仔细,那你再看看,这朵花和旁边的花有什么不一样呢?”明明又低下头,认真地看了一会儿,然后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这朵花的颜色比旁边的深一点,而且它的叶子也更绿。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教育的幸福时刻啊。
明明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那个调皮捣蛋让人头疼的孩子,他变得专注、好奇、充满探索的欲望。
而我,作为一个引导者,能够见证他这样的转变,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我们在草地上待了很久,孩子们发现了好多有趣的东西。
有的发现了小蚂蚁在搬家,有的看到了蜜蜂在花丛中忙碌,还有的找到了一颗形状奇特的石头。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为了点化生命,荡涤思想,丰富人生,使学生精神生活充实起来,生命丰盈起来,人生的价值光彩起来。
教育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充盈的,感性的,灵性的,有温度和湿度的。
教育应该追求新的文化理念、新的价值期待、新的社会理想。
教育更要有“做一个理想的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做一个理想的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有激情和动力。
有了梦想还需要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付诸于行动,持之以恒。
一个理想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的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要有激情。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为什么没有激情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甚至贬低了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力,都可以成为他自己,都可以成功,都可以创造奇迹。
可能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还没有找到成功的道路。
我们老师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工作情况要有满足感,比如学生的成绩和习惯,我们要坦然的接受它们的差异,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不要觉得学生的差异是应该的,随他去。
我们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格,并最大程度让学生获得满意的成绩。
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去教育和培养它们的,学生都很好的话,要我们做什么。
作为教师要有激情,要有活力,带动学生,不断地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学习生活是快乐的、有意义的。
每天都要有冲动感,每天都能有新的火花产生。
教师要自信、自强,但仅有自信和自强还是不够的,教师更需要有一颗不断挑战自我的心。
一些老师当他们得到了他们所期待的职称和荣誉后,往往会减缓自己的步伐,或者上了一定的年纪后便等着退休,对于人生便不再有所追求了,安于的现状,不再去挑战自我了。
其实挑战自我,不仅是自我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如果我们用一种固有的思维去应对如今的学生,必定会面临着失败。
所以教师首先要从学习上挑战自我,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行动研究的能力。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书籍,作者提倡回归教育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自律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品质、有幸福感的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作者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我所接受的教育理念很契合。
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等等,都让我深感认同。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如“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这些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我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品质、有幸福感的人。
总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对于我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会更好地掌握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永新演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编者按:XX年12月18日下午3点半,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莅临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桂子山教育家论坛并作了题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演讲。
下面是朱永新演讲全文:主题:首届桂子山教育家论坛时间:XX年12月18日下午地点: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非常高兴有机会到湖北来跟大家交流,我不知道这个题目在座的有没有人听过,听过这个题目我少讲一点,多留一点时间跟大家交流和分享,直接回应大家的问题,讨论起来效果会更好一些。
刚刚李校长讲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其实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的确是很多,而且多得像一团乱麻,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怎么改。
刚才讲要有良医、良方、良师,我看这个方子不好开,我们不能说中国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但是的确已经有点积重难返。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改?如果大家能够关注我最近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到我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站在结构性变革的门槛上》。
也就是说整个的教育从技术的层面去变革教育,从教学模式的层面去变革教育,必须要从结构性的层面,所以我提出要改造学校的概念,这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
但是,同时不管你怎么变,教育无论你怎么变化,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我们新教育一直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因为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衡量一个教育是不是真正的卓越,是不是真正的符合人性,是不是真的符合教育发展的这样一种本性的重要标准。
所以刚刚湖北电视台采访我,说你认为好的教育怎么样?我说很简单,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其实衡量一个好的教育首先就是你能不能带给人幸福,因为人在很大使命上他一生的追寻就是为了幸福,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幸福,我们的父母不幸福,我们的老师不幸福,那这个教育好像就有问题,因为教育本来是应该帮助人们找到走向幸福道路这样一个路径,所以我们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思考幸福到底从哪里来?所以我们专门研发了一门课程叫新生命教育,我们把人的生命分为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们每一个普通教师的一种梦想、一种期盼。
可是现实状况又如何呢?能体会到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的教师是寥寥无几,相反,对教师职业感到倦怠现象倒是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工作压力、经济待遇、社会地位等是导致教师职业厌倦感的主要因素。
当然同时还有教师自身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
要想使教师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学校要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为教师搭建不断提升业务素质的平台,使教师在不断成长、不断成功中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作为教师,在无法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之下,我们要想真正获得幸福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调整好心态,经常换位思考,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克服各种心理压力和困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缓解各种心理压力的解决办法,做一名“甘愿吃苦,无私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老师。
在教学中多给自己寻找幸福快乐的理由,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1、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天使,他(她)们有喜怒哀乐,他(她)们调皮好动,他(她)们会象小鸟一样围在我们身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
2、“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光环不管是实在还是虚无,除了教师还有谁能佩带?
4、国家工资制度已明确提出教师工资要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尽管我们的某些地方还不能落实,但至少说明教师的工作已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难道还要为教师的清贫久久不能释怀吗?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教育是老师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要想生活更充实,那就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吧,它会是我们生活轨迹中最美丽的风景!。
新教育理论内涵1.核心理念: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2.价值取向: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成长着,并快乐着;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3.基本原则:(1)实践性原则,强调操作;(2)生成性原则;强调过程;(3)发展性原则,强调创新;(4)客观性原则,强调真实;(5)公益性原则,强调开放。
4.三大假设:(1)“十大行动”是“教育共同体生活世界改造”的理想通道;(2)理想的教育实验不仅会改变作为因变量的被试,而且会促成实验活动主体自身的不断提高和完善;(3)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推进,多元的、不同层级的教育共同体会在交往理性与交往道德上达成共识,会逐步形成这支团队所特有的科研机制与制度文化,进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范式,诞生“新教育学派”。
5.四重境界(1)使实验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2)使实验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3)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4)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6.五大观点:(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2)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5)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7.十大领域: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