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3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则是每个
家长和教育者所期望给予孩子的礼物。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包括了学业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格、情感和社交能力。
首先,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注重学业的成就。
这并不是说要孩子成为学霸,而是要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其次,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还应该注重品格和情感的培养。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感。
家长和老师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最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还应该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
孩子的成长需要与他
人的交流和互动,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中自如地生活和成长。
总之,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学业、品格、情感和社交能力上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拥有幸福美好的未来。
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有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由周志华老师撰写的教育书籍,书中对于孩子怎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读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的内心十分感慨。
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面,我认丆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爱学习,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孩子从中得到收获,并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不能被分数束缚,应该自主去探索学习的乐趣。
孩子正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只有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才能真正地让他们幸福完整地成长起来,实现自身的潜力与价值。
家庭教育也是孩子今后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一个重要动力。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及时给孩子提供帮助和指导,在孩子的精神世界播种理性、真诚的爱,让孩子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下成长。
在学校,老师们应该树立良好的风气和秩序,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知识的同时,引导孩子们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勇于担当,使孩子们在学校打造一个安全愉悦的学习环境。
总之,要想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每一个人都应
该积极肩负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能保护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未来优秀的青年。
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有感阮莉静读完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文后,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做一位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很多年以前我们就已经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
”如果你的这桶水一直不更新,不增加,那么它很可能被蒸发,即使留下一些也只能是混水、腐水。
如何使这桶水始终清洁不腐,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地读书学习。
不管你是从事哪一学科的教学工作,都应该吸取新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是啊,袖长方能善舞,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汲取知识,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坦然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去亲近学生,感召学生,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其实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关键在与是否做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
想想自己平时缺少阅读,总是为自己找到若干个理由:工作繁忙,还要备课,还要上课,还要……总想着明天吧,从明天开始我认真读书。
可到了明天呢,又想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还是明天吧。
就这样,明日复明日,我的计划也就"明日何其多"啦。
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
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中,从学生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
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不断构建,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心得体会 (4)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旨在帮助学习者增强学习效率的书籍。
书中总结了众多著名学者的观点,例如谁的“软件成功取决于谁的软件”,以及怎样对待挫折并从中获益的技巧。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讨论的是“不断追求完美、投资
时间、面对挫折”等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理念,可以帮助学
习者从心理上和行为上改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完整的心态。
我们都知道,学习能让人变强大,有时候只要能掌握知识,就能获得成功。
但是拥有知识还不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才能真正变得强大。
而这本书,就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拥有的知识只是一部分,剩下的是运用的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我们的知识转化为自信、能力和实际行动。
当然,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挫折,那么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但让学习变成一种幸福有趣的事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是能够从心理上和行为上改变,更加了解自我,遇到挫折时能够坚韧不拔,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并且给自己定一个完整的目标,去实现这一目标。
学习虽然有趣,但是让它变得更有趣,又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奋斗,努力去追求完美,才有可能让自己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后感最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呐。
书里提到的那些关于教育的理念和观点,让我仿佛看到了教育本该有的美好模样。
它让我重新审视教育这件事儿,不再仅仅把它当成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关乎心灵成长、关乎生命体验的一个过程。
就拿我自己经历的一件小事来说吧。
有一次,我带着一群小朋友去郊外踏青。
那天天公作美,阳光温暖得就像妈妈的怀抱,微风轻轻拂过脸颊,舒服极了。
一路上,孩子们就像一群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紫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块五彩斑斓的花毯。
孩子们兴奋地跑过去,有的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有的忍不住伸手去摸摸花瓣的柔软。
其中有个小男孩特别有意思,他叫明明。
明明平时是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
可那天,他却出奇地安静和专注。
只见他蹲在一朵黄色的小花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嘴里还念念有词。
我好奇地走过去,听到他在小声说:“小花小花,你为什么这么漂亮呀?是不是太阳公公给你画的妆?”听到他天真的话语,我忍不住笑了。
我轻轻蹲在他旁边,问他:“明明,你发现这朵小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明明抬起头看着我,眼睛里闪着光,说:“老师,这朵花有五个花瓣,而且每个花瓣的边边还有一点点卷起来,就像我妈妈烫的头发。
”我被他的形容逗乐了,说:“明明观察得真仔细,那你再看看,这朵花和旁边的花有什么不一样呢?”明明又低下头,认真地看了一会儿,然后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这朵花的颜色比旁边的深一点,而且它的叶子也更绿。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教育的幸福时刻啊。
明明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那个调皮捣蛋让人头疼的孩子,他变得专注、好奇、充满探索的欲望。
而我,作为一个引导者,能够见证他这样的转变,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我们在草地上待了很久,孩子们发现了好多有趣的东西。
有的发现了小蚂蚁在搬家,有的看到了蜜蜂在花丛中忙碌,还有的找到了一颗形状奇特的石头。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书籍,作者提倡回归教育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自律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品质、有幸福感的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作者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我所接受的教育理念很契合。
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等等,都让我深感认同。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如“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这些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我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品质、有幸福感的人。
总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对于我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会更好地掌握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后感读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育制度产生了一些思考。
通过这本书,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他们被灌输着应试教育的观念,忽略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
而在作者的引导下,主人公逐渐从追求成绩和奖项转变为追求内心的快乐和成长。
通过与教育家的交流和指导,他们在教育中找到了平衡和幸福。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开始反思教育的本质。
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是一个培养个体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奖项的竞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应该被尊重和关注。
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然而,现实中的教育制度却往往偏离了这个方向。
应试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准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这使得教育变成了一个功利性的过程,追求分数和奖项成为学生唯一的目标。
而教育系统的刚性和条条框框,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由发展。
我认为,这不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需要改变现状。
我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帮助每个孩子发展潜能。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教育成为每个孩子幸福生活的源泉。
总的来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问题。
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尽力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完整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也希望教育制度能够改变,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
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心得体会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书,由施定宪老师编写。
这本书从不同的方面指导我们如何应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自律能力、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使我们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经历完整的幸福生活。
阅读本书,我受益匪浅,为我走上了一条完整的幸福人生之路。
在书中,作者指出要做到完整的幸福教育,就需要平衡五个方面:学习、运动、休息、心态和关系。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要掌握学习习惯,即有效地规划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分配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和有效使用它们。
其次,要学会正确的自律,放弃自己的无谓欲望,培养勤奋的态度,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变当前的不良习惯。
同时,要注意维护心理健康,经常参加各种放松的活动,避免太多的压力。
最后,要经常与他人交流,培养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帮助他们,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
通过阅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识到了完整的幸福教育的重要性,明白了要想拥有完整的幸福人生,就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有系统有规划的学习习惯,自律能力,良好的心理健康,以及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因此,我一定要从现在开始,改正现有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完整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书笔记近来,我读完了朱永新教授撰写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书,细细品来,感慨颇多。
此书是朱教授献给汶川地震中逝去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在阅读时我深切地感受到朱教授所做的一切,都缘自于他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生活应该是近来,我读完了朱永新教授撰写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书,细细品来,感慨颇多。
此书是朱教授献给汶川地震中逝去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在阅读时我深切地感受到朱教授所做的一切,都缘自于他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完整的。
”每位教育者都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给了学生幸福与快乐,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只拘泥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进步,给学生带去关怀,送上温暖,努力为学生排解忧愁,增添信心,在愉悦自己的同时又快乐学生,岂不两全其美?一、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马卡连柯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以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
” 联想到如今的教育,我们不得不深思,学校给学生带来幸福的体验了吗?给学生留下美好回忆了吗?当下的教育,学生课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如何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丰富,更精彩,幸福感更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为幸福而教育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
”我们的教育应该面向生活,取材于生活,拓展于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艰辛,感受生活的成功。
“教育生活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完整”这是朱教授提出的又一精辟的观点。
是的,学生只有才,而缺乏德,这是教育的悲哀。
所以教师要注重个性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为他们架设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人人都能享受成长的快乐,在追求知识,享受幸福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美德,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有感
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这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并深度思考的好书。
使我更加明白了读书对于教师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为什么教育生活也可以很幸福。
它让我对教师有了更深的认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书中一段段亲切的文字,耐人寻味,有些话语娓娓道来,如心底之泉水,缓缓流进心田;有些话语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朱教授所做的一切,都缘于他对教育的热爱,缘于他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正如他说的:“你不爱教师这个职业,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快乐。
”热爱教育、幸福地教学是我们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是学生当下幸福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除了引导学生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外,也应该让自己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想,唯有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生命的成长,工作时,累并快乐着。
这才是我们高质量的教育生活。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追求!在真正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教育星空下,追求与生命同在!
幸福地教学,心中怀着美好的教育理想。
有理想,才有追求,有追求,教学才会有激情,有激情的教学定然会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