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在线作业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14.22 KB
- 文档页数:67
【最新2014年中农大】25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题目】(推荐阅读)第一篇:【最新2014年中农大】25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题目】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4年课程考试《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有效期:2013年12月16日至2014年11月16日)题目:一、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以××县(市)为例写作提示: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样本县(市)的基本情况及农业发展情况3.制约因素:(1)土地资源的奇缺(2)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3)经营规模及科技(4)自然灾害及农业保险(5)农业政策等4.对策和建议参考文献:[1]朱启臻.农业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程贵钦.农业社会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农村研究网查阅相关资料.[4]样本县(市)的详细资料.题目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认真做好样本县(市)的调查3.提出实事求是、符合科学性的对策和建议二、谈谈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以××县(市)为例写作提示:1.保护农民权益的重要性2.当前农民权益受损情况:(1)农民工的权益(2)征地拆迁(3)受教育权(4)享受公共产品权(5)选举权(6)人身自由和安全3.在宪法的原则下保护农民合法的公民权参考文献:[1]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2]从网上查阅相关文章3~5篇.[3]详细收集案例地区的实证资料.题目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突破二元结构传统思维,贯彻理论创新原则3.广泛收集实证资料三、××市实行统筹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写作提示:1.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综述2.××市的基本情况介绍3.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做法和经验4.存在的问题5.建议参考文献:[1]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2] 从网上查阅相关文章3~5篇.题目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重点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四、农村新生人口中性比例失调——以××县(市)为例写作提示:1.人口的性比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县(市)基本情况及人口出生情况3.近年来新生人口性别比的具体情况4.性比例失调的矛盾5.对策和建议参考文献:[1]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2]最近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3]查阅相关文章3~6篇.题目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收集足够分量的实证资料3.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五、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和研究——以××县(市)为例写作提示:1.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出生背景2.样本县(市)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3.问题——如生活、学习、心理等4.对策和建议参考文献:[1]从百度网查阅叶敬忠教授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文章和书籍.[2]从农村研究网查阅相关文章3~5篇.题目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重点放在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具体要求: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主题。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1一、单选题1.(5分)《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两书的作者是()。
∙ A. 吴文藻∙ B. 费孝通∙ C. 乔启明∙ D. 晏阳初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答案B解析2.(5分)国际合作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 1920年∙ B. 1900年∙ C. 1897年∙ D. 1895年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答案D解析3.(5分)传统发展战略出现的时间是()。
∙ A. 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80年代中∙ C. 20世纪40年代末∙ D. 20世纪90年代初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答案A解析4.(5分)发展中国家实行以经济政治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型发展战略的时间是()。
∙ A.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B. 20世纪80年代初∙ C. 20世纪70年代末∙ D. 20世纪70年代初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答案A解析5.(5分)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 A. 社区∙ B. 国家(政府)∙ C. 个人∙ D. 企业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答案B解析6.(5分)我国最早提出“乡村自治”的学者是()。
∙ A. 费孝通∙ B. 杨开道∙ C. 乔启明∙ D. 梁漱溟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答案D解析7.(5分)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
∙ A. 国家∙ B. 个人∙ C. 多渠道∙ D. 单位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答案C解析二、多选题1.(5分)1981年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建设的提纲包括()。
∙ A. 布局∙ B. 分类∙ C. 发展∙ D. 层次∙ E. 兴衰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答案B,D,E,A,C解析2.(5分)按合作社的范围和性质分,我国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主要有()。
∙ A. 社区合作社∙ B. 棉花合作社∙ C. 股份合作制∙ D. 专业合作社∙ E. 蔬菜合作社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答案D,A,C解析3.(5分)晏阳初认为旧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 )。
第1 题【选择题】社会学的发源地是()。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B知识点:绪论—社会学的来龙去脉第2 题【选择题】在社会学的经典作家中,社会有机论的提出者是()。
•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马克思• D.斯宾塞正确答案: B|D您的答案: A|D知识点:绪论—社会学的来龙去脉第3 题【选择题】农民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教导生活和生产技能• B.教导社会行为规范• C.培养社会角色• D.传递社会文化• E.学习耕作技能正确答案: A|B|C|D您的答案: A|B|C|D知识点:中国农村的村落文化第4 题【选择题】日本农协规定农民必须具备4项条件。
下列哪些条件属于这4项条件之一。
()• A.在城镇打工• B.有田间劳动• C.在农村有长期稳定住所• D.有农业户口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知识点: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第5 题【选择题】传统农民具有普遍的特殊主义倾向,是指()。
• A.人们“安土重迁”的观念• B.熟人社会特征• C.诚信• D.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标准正确答案: D您的答案: D知识点: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第6 题【选择题】农民是改革开放的推动力量,其中()作为农民的创造,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 A.家庭承包经营• B.生产发展• C.乡风文明• D.为工业提供积累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知识点: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第7 题【选择题】社会学主要是研究中层的社会制度,下面哪个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 A.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家庭制度• D.宗教制度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A知识点:农村社会组织与制度第8 题【选择题】构成农村社区的要素是指():• A.人口、互动、文化与地域• B.制度、法律与社会结构• C.民俗、习惯和村规民约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知识点:农村社区第9 题【选择题】文化维系力在维持社区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3交卷时间:2017-01-13 17:39:37一、单选题1.(5分)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概念最早出现在()一书中。
∙ A. 《贫困与发展》∙ B. 《人口与现代化》∙ C. 《失衡的中国》∙ D. 《社会学》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2.(5分)现代化是指()。
∙ A. 城市建设加快∙ B. 社会转型∙ C. 农业发展∙ D. 工业发展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3.(5分)《农民的终结》一书的作者是()。
∙ A. 刘易斯∙ B. 孟德拉斯∙ C. 英格尔斯∙ D. 诺斯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4.(5分)社会发展的含义是()。
∙ A. 经济增长∙ B. 收入增加∙ C. 社会整体进步∙ D. 住房改善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5.(5分)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
∙ A. 1979年-1983年∙ B. 1980年-1982年∙ C. 1980年-1982年∙ D. 1978年-1988年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6.(5分)可持续发展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是()。
∙ A. 1990年∙ B. 2000年∙ C. 1987年∙ D. 1992年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7.(5分)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的提出者是()。
∙ A. 李景汉∙ B. 梁漱溟∙ C. 杨开道∙ D. 费孝通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二、多选题1.(5分)乡村建设的工作步骤分为( )。
∙ A. 表演∙ B. 研究∙ C. 推行∙ D. 调查∙ E. 实验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解析答案D,B,E,A,C解析2.(5分)下面的著作哪些是费孝通的?()∙ A. 《农民的终结》∙ B. 《生育制度》∙ C. 《乡土中国》∙ D. 《乡土重建》∙ E. 《江村经济》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展开解析答案E,C,D,B解析3.(5分)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派的代表人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703)一、单选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在农村发展的“参与式方法”中,“参与”意味着有相应的机制保障()介入决策,参与式发展旨在消除各种差异与不平等,达成社会发展的公正与公平,确保目标群体受益。
A.政府B.资本C.利益相关者D.利益无关者2.绿色革命的本质是唯()发展思想的体现。
A.技术B.绿色C.生态D.生产力3.内生发展强调地方自主权和本地居民的参与,()是内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
A.参与式发展B.内外协同发展C.可持续发展D.自由发展4.发展理论与战略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到以()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的转变。
A.政治发展B.社会发展C.文化发展D.人的发展5.2001年,我国加入(),农村发展研究的重点转向全球化与国际贸易背景下的农村发展、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A.国际劳工组织B.世界粮农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6.1820年,()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强调有效需求决定供给。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马克思7.印度从独立起,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也就是遵循()战略。
A.先分配后增长B.先吃饱再致富C.先供给后需求D.先老幼后成人8.导致巴西国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自然灾害频发B.农村教育水平低下C.工农产品剪刀差D.农村土地高度集中9.二战后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现代化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国经济史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的“()”。
A.经济发展理论B.经济增长阶段论C.创新理论D.新自由主义理论10.即使在巴西,土地开垦率很低,土地产出率也很低,但()较低,这是巴西农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在线作业_C一单项选择题1.《农民的终结》一书的作者是()。
(5.0 分)诺斯孟德拉斯英格尔斯刘易斯知识点:用户解答:孟德拉斯2.在我国第一个提出《乡村自治》的学者是()。
(5.0 分)杨开道梁淑溟晏阳初费孝通知识点:用户解答:梁淑溟3.《里约热内卢宣言》通过的时间是()。
(5.0 分)1998年1993年1988年1992年知识点:用户解答: 1992年4.二元经济结构的提出者是()。
(5.0 分)刘易斯英格尔斯帕森斯舒尔茨知识点:用户解答:刘易斯5.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的提出者是()。
(5.0 分)杨开道费孝通梁漱溟李景汉知识点:用户解答:费孝通6.提出改造乡村十项具体措施的学者是()。
(5.0 分)吴文藻李景汉杨开道费孝通知识点:用户解答:杨开道7.发展中国家实行以经济政治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型发展战略的时间是()。
(5.0 分)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知识点:用户解答: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二多项选择题1.不发达国家的农民peasant其含义比较复杂,是指()。
(5.0 分)种地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具有农村户口的人居住在农村的人种菜的人知识点:用户解答: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 具有农村户口的人 | 居住在农村的人2.1981年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建设的提纲包括()。
(5.0 分)兴衰层次分类布局发展知识点:用户解答:分类 | 布局 | 发展3.杨开道把农村生活分为( )。
(5.0 分)文艺生活物质生活社交生活精神生活娱乐生活知识点:用户解答:物质生活 | 精神生活4.按社会关系的内在联系,一般把农村社区分为()。
(5.0 分)平原社区村落社区集镇社区农区社区牧区社区知识点:用户解答:村落社区 | 集镇社区5.乡村建设的工作步骤分为( )。
(5.0 分)实验推行表演调查研究知识点:用户解答:实验 | 推行 | 调查 | 研究6.费孝通的《小城镇四记》一书中包括的文章是()。
农大形势与政策2022年在线作业答案十年砥砺奋进书写非凡答卷【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共中央关于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形成背景的是(C)。
A、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B、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C、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单选题】2021年11月日至11日,(D)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全面总结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A、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C、党的全会D、党的全会【单选题】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D)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A、6566B、7677C、7D、9994【判断题】每到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党都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全党思想。
(√)5【判断题】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读懂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上)【单选题】《中共中央关于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着力点放在(D)上,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
A、全面阐述历次“左”倾错误B、全面拨乱反正C、科学评价和的历史地位D、总结成就和历史经验【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央“八项规定”的主要内容的是(A)。
A、增加新闻报道B、规范出访活动C、改进调查研究D、厉行勤俭节约3【多选题】以来,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ABCD)显著增强。
A、政治领导力B、思想引领力C、群众组织力D、社会号召力4【判断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5【判断题】以来,党中央权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
(√)读懂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下)【单选题】关于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B、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减弱C、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D、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单选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所面临的问题不包括(C)。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满分得分总分教师签字选题正确15论点、论据40材料、数据20写作规范性15字数要求10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28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论文题目:学生姓名专业层次批次学号学习中心年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决策和受益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其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如何有效调动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破题良策。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农村建设目录1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主体 (1)2我区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的现状透视 (1)1.1素质不高 (2)1.2主体缺乏 (2)1.3意识不强 (2)1.4参与不够 (3)1.5能力不强 (3)3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实现途径分析 (4)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决策和受益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其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如何有效调动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破题良策。
一、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主体没有农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必将是没有生命力的。
在中央提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伊始,就明确指出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首先,农民是决策的主体。
建设新农村,就是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
农民对自己赖以生活多年的土地十分熟悉、相当了解,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家乡需要建设什么、需要怎样建设,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农民作为人民群众中一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乡村建设基础理论与实践网上作业参考答案1、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奠基者霍华德提出了()的思想。
正确答案是:田园城市2、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提出()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
正确答案是:二元经济3、美国学者()对城乡发展关系理论提出了批判,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的实质,在于城市人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通过城市偏向理论的相关政策,使社会的资源不合理地流入自己利益所在的地区。
正确答案是:利普顿4、我国对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研究,始于费孝通对“城”和“乡”的研究。
费孝通以()为切入点,看中国“城”与“乡”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乡土性5、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进城市化的国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经历了单一城市化、单一乡村建设,最终形成了以()的英国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是:市场为主导6、经济和人文发展指数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的是(),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采取资源下放、扶持生产和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村和落后地区发展。
正确答案是:挪威7、美国是建立在一片新大陆之上的国家,面临的问题是国土面积广袤而人口太少,因此美国的农业土地政策以促进美国农业()经营为主。
正确答案是:规模化8、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在其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推出了著名的(),这项农业改革运动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内容,使韩国政府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是:新村运动9、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建立()的新格局。
正确答案是:城乡一体化10、我国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具有战略思维、()、一体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主动布局11、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社会进步三个方面。
正确答案是:空间布局12、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城市和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正确处理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史悠久,直至今日仍在持续发展,是改善农业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从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一直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
“科学发展观”以更高的生产力和更高水平的生产结构升级为根本,强调节约生态服务功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促进乡村社会全面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
这也是中国在探索农村发展中所采用的主要方针和指导思想。
具体而言,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农业技术体系,支撑和促进转型升级。
政府要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尤其是农业科技,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开发易于耕种、抗风险性能强的优质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拓展发展渠道。
要综合运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混合所有制的优势,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体系,增加农业投入,解决水土流失等问题,实现以农田改造、养殖业开发、产业培育和立体化布局等农业综合发展。
三是完善农民精神文化建设,增进基层社区精神文化水平。
要提升基层社区文化积极性,构建安全、健康、绿色、文明、舒适的农村环境,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各类文化服务,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面对当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挑战,必须继续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社会经济、文化等优势,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农业农村发展。
第2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江村经济》一书的作者是()A.晏阳初B.梁漱溟C.杨开道D.费孝通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 D2.二元经济结构的最早提出者()A.美国经济学家诺斯B.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C.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D.荷兰经济学家博克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 C3.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是()A.索维B.舒尔茨C.帕森斯D.刘易斯参考答案: B 您的答案: B4.发展中国家实行以经济政治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型发展战略的时间是()A.20世纪70年代末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初参考答案: B 您的答案: B5.可持续发展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是()A.1987年B.1990年C.1992年D.2000年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 C6.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A.1980年-1982年B.1979年-1983年C.1978年-1988年D.1980年-1982年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 C7、国际合作联盟成立的时间是()A.1900年B.1895年C.1920年D.1897年参考答案: B 您的答案: B8、被国际学术间评为与爱因斯坦并列的“世界十大名人”的我国学者是()A.杨开道B.言心哲C.晏阳初D.梁漱溟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 C9、《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两书的作者是()A.晏阳初B.费孝通C.乔启明D.吴文藻参考答案: B 您的答案: B10、我国最早提出“乡村自治”的学者是()A.乔启明B.费孝通C.梁漱溟D.杨开道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 C11、不发达国际的农民peasant其含义比较复杂, 是指()A.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B.种地人C.种菜的人D.居住在农村的人E.具有农村户口的人参考答案: A, D, E 您的答案: A, D, E12.城乡统筹发展主要包括()A.统筹城乡生产布局B.统筹城乡产业结构C.统筹城乡劳动就业D.统筹城乡投入E.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参考答案: A, B, C, D, E 您的答案: A, B, C, D, E13.我国农村人口膨胀的主要原因有()A.经济原因B.社会原因C.文化原因D.政治原因E.农村缺乏社会保障参考答案: A, B, C, D 您的答案: A, B, C, D14.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落后主要表现在()A.认识落后B.实践落后C.研究落后D.立法落后E.规范落后参考答案: A, B, C, D 您的答案: A, B, C, D15、按社会关系的内在联系, 一般把农村社区分为()A.村落社区B.集镇社区C.农区社区D.牧区社区E.平原社区参考答案: A, B 您的答案: A, B16.发展合作经济就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A.正B.误参考答案: B 您的答案: B17、人民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这种制度本身存在缺陷()A.正B.误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A18、初级内部的产权制度保证了农民权能的实现()A.正B.误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A19、农民享受不到社会保障是城乡差别的重要表现之一()A.正B.误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A20、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基本生活安全()A.正B.误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A。
内蒙古电大农学院《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本
章自测・75分
题1: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个方面。
A.老龄人口快速增长
B.老龄人口分布不均
C.老龄化提前
D.纯农业收入占比低
正确答案:ABCD
题2:农村人口流动存在四个趋势()。
A.“双向流动”愈演愈烈
B.从“打短工”到“打长工”
C从“卖苦力”到“拼智力”
D.从城乡“两栖”到融入城市
正确答案:BCD
题3: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成为农村“空心化”的外部拉力。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题4:兜底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重点是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70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703)一、单选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促进美国农业技术教育发展的( ),这被视为美国农业推广制度建立的起步阶段。
A.《哈奇法》B.《奠里尔法》C.《农业法》D.《农民宪章》2.农村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 )。
A.促进农村持续、综合、协调发展 B.认识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C.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 D.促进农民增收 3.分工理论是由( )提出的。
A.大卫·图 B.马尔萨斯 C.马克思 D.亚当·斯密 4.( )指的是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迟早会出现下降。
A.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B.分工理论 C.有效需求理论 D.劳动价值理论 5.威廉·阿瑟·刘易斯的( )结构分析^p ^p 了传统农村部门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转移。
A.二元经济 B.中心一外围 C.区位经济 D.资本要素 6.20世纪中叶以后,德国农村的建设理念,从现代化农村向( )转型,更加注重农村生态保育和维持农村特有的空间形式。
A.传统农村 B.生态农村 C.绿色农村 D.可持续型农村 7.1965年,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积极地制定了( ),并明确了“城乡等值化”的理念。
A.《联邦德国空间规划》B.《土地整理法》C.《农业法》D.《城乡空间发展规划》8.( )是农村发展目标能够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
A.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 B.科学性 C.价格低廉 D.规划宏伟 9.1889年,德国( )的制定和实施,是德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A.合作经济组织法 B.合作经济组织运动 C.农业法 D.城乡空间发展规划 10.美国农业主要实行家庭式经营,( )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7-08-19 15:39:29一、单选题1.(5分)《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两书的作者是()。
• A. 吴文藻• B. 费孝通• C. 乔启明• D. 晏阳初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B2.(5分)国际合作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 1920年• B. 1895年• C. 1900年• D. 1897年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B3.(5分)传统发展战略出现的时间是()。
• A. 20世纪80年代中• B. 20世纪90年代初• C. 20世纪40年代末• D. 20世纪50年代末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D4.(5分)发展中国家实行以经济政治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型发展战略的时间是()。
• A.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B. 20世纪70年代初• C. 20世纪80年代初• D. 20世纪70年代末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A5.(5分)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 A. 个人• B. 社区• C. 企业• D. 国家(政府)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D6.(5分)我国最早提出“乡村自治”的学者是()。
• A. 费孝通• B. 梁漱溟• C. 乔启明• D. 杨开道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B7.(5分)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
• A. 单位• B. 多渠道• C. 国家• D. 个人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B二、多选题1.(5分)1981年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建设的提纲包括()。
• A. 层次• B. 发展• C. 分类• D. 布局• E. 兴衰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C,A,E,D,B费孝通小城镇建设2.(5分)按合作社的范围和性质分,我国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主要有()。
• A. 棉花合作社• B. 社区合作社• C. 蔬菜合作社• D. 专业合作社• E. 股份合作制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D,B,E3.(5分)晏阳初认为旧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 )。
• A. 私• B. 弱• C. 愚• D. 贫• E. 穷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C,E,B,A4.(5分)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 文化和医疗卫生建设• B. 环境建设• C. 组织建设• D. 社区服务• E. 社区治安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C,D,E,B,A5.(5分)改革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化是()。
• A. 统购统销制度的取消• B. 产业结构的变化• C. 市民特殊利益的减少• D. 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 E. 城乡劳动的流动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B,A,E,C,D6.(5分)城乡关系的表现形式有( )。
• A. 和谐• B. 对立• C. 冲突• D. 合作• E. 协调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D,E,C,B三、判断1.(5分)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具有普遍性。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错误2.(5分)人民公社是合作组织。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错误3.(5分)乡村建设是改良主义的,但其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时间具有科学普遍性。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正确4.(5分)农民享受不到社会保障是城乡差别的重要表现之一。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正确5.(5分)农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错误6.(5分)《农民的终结》指的是传统农民的终结,现代农业经营者的形成。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正确7.(5分)替代型发展战略是以社会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正确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2交卷时间:2017-08-19 15:45:58一、单选题1.(5分)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刘易斯• B. 帕森斯• C. 舒尔茨• D. 索维纠错得分: 5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C2.(5分)提出改造乡村十项具体措施的学者是()。
• A. 李景汉•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杨开道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D3.(5分)社区是指()。
• A. 行政区• B. 社会区域共同体• C. 行政单位• D. 行政组织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B4.国际合作联盟100周年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 1997年• B. 1998年• C. 1994年• D. 1995年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D5.(5分)二元经济结构的提出者是()。
• A. 舒尔茨• B. 英格尔斯• C. 帕森斯• D. 刘易斯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D美国学者6.(5分)老一代学者中曾被评为“世界十大名人”的是()。
• A. 晏阳初• B. 孙本文• C. 费孝通• D. 言心哲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A7.(5分)被国际学术间评为与爱因斯坦并列的“世界十大名人”的我国学者是()。
• A. 杨开道• B. 言心哲• C. 晏阳初• D. 梁漱溟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C二、多选题1.(5分)费孝通的《小城镇四记》一书中包括的文章是()。
• A. 小城镇研究• B. 《小城镇,苏北篇》• C. 《小城镇,新开拓》• D. 《小城镇,大问题》• E. 《小城镇,再探索》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D,E,B,C2.(5分)农村社区主要分为( )。
• A. 城镇社区• B. 集镇社区• C. 散村社区• D. 村落社区• E. 集村社区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D,B3.(5分)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
• A. 传统型发展战略• B. 可持续发展战略• C. 基本需求战略• D. 替代型(协调型)发展战略• E. 协调型发展战略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A,D,C,B4.(5分)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表现在()。
• A. 农民是工业化的支撑力量• B. 农民是革命的依靠力量• C. 农民是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 D. 农民是改革的推动力量• E. 农民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力量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B,A,D,C,E5.(5分)中国最先提出二元社会结构概念的学者是()。
• A. 刘纯彬• B. 张常五• C. 郭书田• D. 历以宁• E. 吴敬琏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C,A6.(5分)杨开道把农村生活分为( )。
• A. 娱乐生活• B. 精神生活• C. 物质生活• D. 文艺生活• E. 社交生活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C,B三、判断1.(5分)“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村内部的问题。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错误2.(5分)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基本生活安全()。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正确3.(5分)“中国乡村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是费孝通的社会学理论。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正确4.(5分)合作化与集体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正确5.(5分)替代型发展战略是以社会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正确6.(5分)传统型发展战略通常又称“增长第一”战略。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正确7.(5分)《江村经济》一书的作者是杨开道。
()••纠错得分: 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错误作者是费孝通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3交卷时间:2017-09-08 14:59:14一、单选题1.(5分)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概念最早出现在()一书中。
• A. 《人口与现代化》• B. 《贫困与发展》• C. 《社会学》• D. 《失衡的中国》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2.(5分)现代化是指()。
• A. 农业发展• B. 城市建设加快• C. 社会转型• D. 工业发展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答案C解析3.(5分)《农民的终结》一书的作者是()。
• A. 英格尔斯• B. 刘易斯• C. 诺斯• D. 孟德拉斯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4.(5分)社会发展的含义是()。
• A. 住房改善• B. 收入增加• C. 社会整体进步• D. 经济增长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答案C解析5.(5分)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
• A. 1979年-1983年• B. 1980年-1982年• C. 1980年-1982年• D. 1978年-1988年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6.(5分)可持续发展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是()。
• A. 1987年• B. 1990年• C. 1992年• D. 2000年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答案C解析7.(5分)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的提出者是()。
• A. 梁漱溟• B. 杨开道• C. 李景汉• D. 费孝通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二、多选题1.(5分)乡村建设的工作步骤分为( )。
• A. 表演• B. 调查• C. 推行• D. 实验• E. 研究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答案B,E,D,A,C解析2.(5分)下面的著作哪些是费孝通的?()• A. 《农民的终结》• B. 《乡土中国》• C. 《乡土重建》• D. 《江村经济》• E. 《生育制度》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收起解析答案D,B,C,E解析3.(5分)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派的代表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