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
- 格式:docx
- 大小:39.86 K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九上必读名著阅读《水浒传》作者及作品简介施耐庵简介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人。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
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1]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内容简介《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替天行道”,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峰巅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终于葬送了起义事业。
《水浒传》练习答案一、填空.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全书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2.<水浒传>中共有一百单八(108)将,天罡星共三十六人,地煞星共七十二人。
3.<水浒传>是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残暴和腐朽,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宋江在梁山树的旗帜上写着四个字:替天行道4.<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5.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3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6. <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李逵、武松。
主张招安的将领:宋江、吴用。
7.“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
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
8.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了哪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9.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
10.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武松。
11.朝廷中是呼延灼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徐宁最后破了“连环马”。
12.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
13.“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14.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
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
15.《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所使的武器是两把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16.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17.《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名著导读《水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祖籍泰州海陵县呀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旬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关于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
其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
有《施氏家谱》存世。
【作品简介】《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
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
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
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写作特点:(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2)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达到了波澜壮阔的艺术效果。
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3)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主要人物介绍】1、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系渭州经略府提辖。
初中部编版九上期末语文名著导读《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作者简介《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并由罗贯中加以润色及编排,实际参与创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包括了民间说书人、文人、书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
施耐庵(1296年-1371年),扬州府兴化人(今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又名子安,字彦端,原名耳(一说名耳),别号耐庵。
内容简介《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因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发,出于无奈,只得投奔外乡。
后来碰到了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二人在酒楼谈天,得知酒楼卖唱父女受当地恶霸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郑屠。
事后弃职逃亡,转去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鲁智深受不了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寺中长老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开封)大相国寺看管菜园。
在此期间,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当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貌,设计陷害林冲,诬陷他“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
幸亏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才得以化险为夷。
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定计,约集了其他七名好汉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
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郓城有个好汉叫宋江,他的情妇阎婆惜与人私通。
在探知宋江与梁山强盗有来往后,她百般要挟。
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结识了武松。
武松与宋江分手后,在景阳冈上打死猛虎,成了英雄,之后去阳谷县当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
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莲却不守妇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
中考语文名著《水浒传》练习题精选及答案一、填空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2.《水浒传》中共有一百单八将,天罡共三十六人,地煞星共七十二人。
3.《水浒传》是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描写农民战争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官逼民反统治阶级*,歌颂了腐朽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4.《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5.《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
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6.《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 李逵,武松。
主张招安的将领: 宋江,吴用.7.“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
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8.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者,打虎武松也。
9.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
10.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武松.11.朝廷中是呼延灼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徐宁最后破了“连环马”。
12.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13.“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14.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武松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
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
15.《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所使的武器是两把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16.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17.《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智取生辰纲(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
《水浒传》(一)知识点重点概念/公式/核心笔记内容梳理【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内容简介】《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作品主题】①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乱自上作”;②歌颂农民起义英雄;③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④严重的忠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艺术特色】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作者在塑造这些豪放、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②故事情节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③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这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④语言上采用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梁山起义军发展历程】第一任寨主王伦:王伦、杜迁、宋万、朱贵四人占据梁山→以晁盖为首的公孙胜、吴用、刘唐、阮氏三兄弟等入伙第二任寨主晁盖:王伦被杀(林冲火并王伦),晁盖为寨主→花荣等人上梁山→张横等九人及宋江、戴宗、李逵入伙→鲁智深等参与攻打青州之人上梁山第三任寨主宋江:晁盖中毒箭而亡(史文恭所为,结局是被卢俊义剖腹挖心祭奠晁盖),众人推举宋江为首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忠义堂英雄排座次→宋江领导梁山好汉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梁山好汉各有归宿(战死、坐化、出家、归隐、受封)→宋江、卢俊义等受奸人毒害而亡,梁山起义完全失败【人物辨识、生平经历及相关情节】1. 鲁智深排名:十三原名:鲁达称号:花和尚、鲁提辖法号:智深自称:洒家武器:禅杖、戒刀相关地名:状元桥、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东京大相国寺、野猪林、二龙山、六和寺形象特征: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
施耐庵
(1296年~1371年)
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
籍贯:江苏兴化人。
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是中国小说家。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出生于江苏一代,兴化白驹场人。
关于他的生平资料正确性有所争议,也有查无此人之说。
主要是水浒传一书作者素有争议,有一考为该书根本非施耐庵所写,而是罗贯中所写。
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水浒传》中,将作者写做施耐庵和罗贯中。
生平: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他是元末明初的人.也可以说是明代的人.
所以如果你是想知道他是什么代的人的话,就是明代的人了.。
四大名著的作者及朝代分别是什么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着,简称四大名着,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顺序)这四部巨着。
作者相对应分别是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朝代是元末明初,明朝,清朝。
1四大名着作者朝代顺序1.《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朝代元末明初。
2.《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朝代元末明初。
3.《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朝代明朝。
4.《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和高鹗的朝代都在清朝。
1四大名着词语起源“四大名着”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因为并没有谁公开
提出这个概念,一般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
部小说叫做“四大名着”。
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着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书“这个名词,但他讲的“四大奇书”,指的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而冯梦龙在王世贞之后,也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而他指
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到清代初年,李渔则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卷首作序:“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记》也,《南华》也,《水浒》与《西厢》也。
冯犹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
两人之论各异。
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
《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西厢》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
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
”可以看出,李渔并不赞成昔弇州先生(即王世贞)的说法,他认为《史。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 章回体长篇小说 。
作者简介施耐庵 (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
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创作背景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
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
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
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人物形象1、 花和尚——鲁智深: 原名鲁达,系渭州经略府提辖。
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
相关故事: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大闹野猪林……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有时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2、 豹子头——林冲: 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
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
相关故事: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无可忍才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人物生平《施氏谱序》等有关资料记载咸丰四年(1854年)陈广德(字懋亭)所撰《施氏谱序》云:“吾兴氏族,苏迁为多,白驹场施氏耐庵先生生于明洪武初由苏迁兴化,复由兴化徙居白驹场。
其第二世处士君,扬一鹤先生曾为作墓志铭。
及于施氏之自苏施家桥来迁,即场之田庐复名以施家桥清咸丰四年岁次甲寅处署后二日赐进士出身浩授奉直大夫户部主事加一级陈广德顿首拜撰。
”而咸丰五年,施耐庵的第十四世孙施峻峰在《施氏宗祠建立纪述》中也写道:“吾族始祖耐庵公,明初自苏迁兴,后徙白驹场。
由一本而支分派别,传衍至今,五百余年矣”施耐庵避战乱在兴化隐居写《水浒传》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传》。
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
朱元璋发兵围攻平江,战乱波及江阴,施耐庵想起先后曾任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是兴化人。
那里地方偏僻,四周环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阳(兴化别名)好避兵”之说,于是特意差人给顾逖送去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指昭阳,即兴化)好住家。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结如瓜。
(当时民谣:“李生黄瓜,民皆无家”)顾逖见信后,马上给施耐庵回信,欢迎他来兴化避难。
信中也答诗一首:君自江南来问津,相送一笑旧同寅。
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把梁山108将刻画得淋漓尽致施耐庵接信后,将大弟彦明留在苏州原籍,带了续娶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门人罗贯中,冒着烽烟,渡江北上,先在兴化顾逖家中暂住,而后由顾逖相助,在兴化以东人烟稀少的海滨白驹场购置了田地房产,在这里隐居著《水浒》,施耐庵结识了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17.《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 ? 她们的绰号是什么?顾大嫂(母大虫);孙二娘(母夜叉);扈三娘、(一丈青)。
18.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吴用___,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_智取生辰纲____。
19.《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晁盖。
20.“《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
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这是毛泽东《水浒传》的评价。
21.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
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孙二娘;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行者;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22.水浒》中四大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杨戬。
23.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
《____水浒传____》24.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
这条弧线以__误走妖魔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魂聚蓼儿____降至终点。
25.《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__时迁___,善射的是小李广___花荣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__戴宗___。
26.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___敢笑黄巢不丈夫____!”()27.《水浒传》中发生在黄泥冈的重大事件是 ___智取生辰纲____。
28.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29.清代著名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将《__水浒传___》、《__庄子___》、《__离骚__》、《史记》、《西厢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
2023年最新的四大名著作者18篇四大名著作者朝代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
2、《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510——1582),明代。
3、《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1330~1440),元末明初。
4、《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清代。
相关专业回答问题:中国《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哪个朝代的?《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
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
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全部《水浒传》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1330~144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名本,字贯中。
杭州人,祖籍太原。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
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这是比较普遍的说法~1.《三国演义》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2.《水浒传》别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3.《西游记》别名:《西游释厄传》作者:吴承恩(1501年-1582年)明4.《红楼梦》别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大观琐录》《金玉缘》《情界铨》作者:前八十回由曹雪芹(约1715—约1763)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约1738—约1815 )所作清罗贯中( 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施耐庵的简介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
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拳打恶霸明朝初年的一天,施耐庵在一座茶山上游玩,正遇见一个恶霸在强夺农夫的茶园。
他十分气愤地赶上前去阻止。
恶霸见来人理直气壮,只好偷偷地溜了。
可是事后,恶霸打听到来人的住处后,便花钱雇了一帮打手,围住施耐庵的居所。
施耐庵见此情景,只是微微冷笑,便坦然自若地迈出了门。
打手们见他赤手空拳,便一哄而上。
其中一个黑脸大汉,手举根铁棒挟着风声朝施耐庵的头顶劈来。
施耐庵侧身摆头,一个“顺风扯旗”,让过了棒锋,双手就抓住了铁棒,同时飞起右脚,正好踢在大汉的小腹上,那家伙便滚出一丈多远。
施耐庵舞起夺来的铁棒,一阵旋风般的横扫,吓得那帮家伙四处逃窜。
棒打无赖有一年的元宵节,施耐庵上街观花灯。
忽然看见一个恶少在街尾侮辱一名妇女。
他怒火顿起,用右手将那家伙提起,然后像摔死狗似的将他摔在地上。
恶少吓得连连磕头求饶,施耐庵这才饶了他。
谁知第二天,那家伙纠集了七八个无赖前来报复。
施耐庵不慌不忙地找来一根粗绳,让无赖们用绳子拴住他的双腿,然后叫他们用力拉。
可是,尽管他们一个个累得脸红脖子粗,施耐庵的双脚像生了根,纹丝不动。
接着,他取出铁棒,一记“乌龙摆尾”,便将身旁的一棵大杨树“咔嚓”一声打断。
无赖们见他有如此功力,才知道是遇上了高手,个个叩头认输了。
后来,施耐庵在写《水浒》时,还将这段亲身经历融进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降伏众泼皮的情节中去了呢。
施耐庵于隐逸时期所著《水浒传》成就了他在中国古代小说家的地位,《水浒传》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高潮与落寞过程中一些社会本质上的诟病,深刻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官逼民反”之下的掩藏的统治阶级的罪恶。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呢?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他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小说家。
施耐庵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也正是因为创作了《水浒传》,他一举成名。
这部经典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还在持续的发光发热。
能写出这样千古流传的佳作的人,写作能力肯定十分的强。
下面随ak军事网的小编一起去看看施耐庵的简介吧。
施耐庵的简介
施耐庵的原名是叫做施彦端,是个汉族人士,1296年的时候出生,74年之后去世。
施耐庵从小就生活在苏州,一个江南水乡。
他的爸爸是个渔民,一生都是在船上生活、生存。
因为不想孩子和自己一样,所以施父一直辛苦挣钱,供施耐庵上学。
好在施耐庵自己也争气,从上学开始,成绩一直都不错。
最后在三十几岁的时候成了进士,谋得了一官半职。
素来正直的施耐庵因为对于官场上的黑暗无法接受,而他的性格又不适合在官场上生存,最后他选择了离开。
最初离开官场的施耐庵并没有放弃在政治上的作为,因为时逢元朝的腐败,所以他加入了张士诚的阵营,开始了抗元的活动。
后来因为张士诚只顾着享乐,施耐庵又再次离开了。
从此他开始潜心写作的生活。
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中的许多故事的情节是以他生活中的真实经历为原型所写的,而该小说也成为了他的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