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冷杉精油提取工艺研究_樊金拴
- 格式:pdf
- 大小:160.54 KB
- 文档页数:5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杉木心材精油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活性的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植物学指导教师:***20040601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杉木心材精油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活性的研究摘要杉木(CunninKhamiaLanceolata(Lamb.)Hook.)是属于杉木类(Cunninghamiaspp.)杉科(Taxodiaceae)中之杉木属(CunninghⅫia),为我国最主要的造林树种。
杉木别名杉,沙木,杉树等。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早就记载过:“杉树,味辛、微湿,无毒。
主治漆疮。
其皮,主治金疮出血,及炭火伤灼:其叶,主治风、虫牙痛;其籽主治疝气痛”,对杉木的各部分的药效功能作了深刻的阐述。
杉木精油主要成分是柏木醇,其含量占精油70%左右,其余还有n一蒎烯、柏木烯、揽香烯、a一松油醇、e一石竹烯等,有强有力的木香一麝香一龙诞香香气,主要用于爽身粉、粉饼、胭脂等脂粉类化妆品和皂类,还可适于配入幻想型香精中。
本实验以杉术心材为原料,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杉木精油。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提取条件。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及部分霉菌为研究对象,用滤纸片法和混合药剂法进一步证实并系统地研究了杉木心材精油的抗菌活性。
采用气质联用对杉木精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杉木精油采用湿法装柱进行硅胶柱层析,按极性的大小配五个不同梯度的冲提液,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检测,将相同的分离组分台并。
将不同梯度的冲提液进行洗脱,得到五个不同的分离组分,再将五个分离组分用旋转蒸发器浓缩至一定体积,最终分离出杉木精油的五个分离部。
以生物活性跟踪测定法为指导,进行抗菌抑菌试验,研究杉木精油的生物活性物质。
结果表明:I.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较大,水蒸汽蒸馏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7.5:1,时间3.5h。
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2.076%。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杉木油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杉木油的操作步骤。
3. 了解杉木油的性质及其在香料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杉木油是一种天然香料,主要来源于杉木的树叶和树皮。
水蒸气蒸馏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天然香料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植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带出,再通过冷凝、分离等步骤获得精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与试剂:杉木树叶、水、无水硫酸钠、蒸馏装置、接收瓶、锥形瓶、酒精灯、温度计、秒表等。
2. 仪器:分析天平、烧杯、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瓶、真空泵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量的杉木树叶,放入烧杯中。
2. 装置蒸馏装置: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连接冷凝管和接收瓶,确保装置密封良好。
3. 蒸馏过程:将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打开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时,调节温度,使水蒸气与杉木树叶充分接触。
4. 冷凝与收集:水蒸气携带杉木油蒸气进入冷凝管,遇冷后凝结成液体,流入接收瓶中。
记录蒸馏时间。
5. 分离与纯化:将接收瓶中的液体倒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待水分蒸发后,即可得到杉木油。
6. 性能测试:取少量杉木油进行性能测试,如香气、色泽、粘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率:通过实验,杉木油提取率为5.2%,高于文献报道的4.5%。
2. 性能测试:经测试,杉木油呈淡黄色,具有独特的杉木香气,粘度为1.2mPa·s。
3. 应用前景:杉木油在香料、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有望提高杉木油的价值。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杉木油,提取率为5.2%,高于文献报道。
2.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杉木油,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3. 杉木油具有独特的杉木香气,在香料、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尝试优化提取条件,提高杉木油的质量和产量。
杉木屑精油提取工艺研究朱晓媛;黎继烈;钟雄;李楠;韦晓菊【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3(029)001【摘要】杉木精油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香料,可用于食品防腐保鲜.杉木屑经水蒸气蒸馏可以提取杉木精油.以柏木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Box-Benhnken 试验,对杉木屑精油水蒸气蒸馏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适蒸馏条件:先用40℃热水浸泡60 min,采用三级变温蒸馏方式,水蒸气流量94 mL/min,蒸馏总时间185 min,第1级水蒸气温度130℃蒸馏60 min,第2级蒸馏温度150℃蒸馏65 min,第3级160℃蒸馏60 min.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0.91%,柏木醇质量分数为41.39%.【总页数】4页(P118-121)【作者】朱晓媛;黎继烈;钟雄;李楠;韦晓菊【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教育部经济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教育部经济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教育部经济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教育部经济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教育部经济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杉木屑精油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J], 胡铁;谷政伟;钟雄;朱晓媛;李楠;黎继烈2.薰衣草精油提取残渣中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J], 张特;王秀丽;林洋;武旋;刘琴3.“土法”提取杉木屑精油化学成份GC/MS分析及探讨 [J], 李军集;何春茂;梁忠云;周丽珠;谷瑶4.杨木屑木聚糖碱法提取及其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研究 [J], 童欣怡; 李琦; 陈文倩; 赵林果5.杨木屑木聚糖碱法提取及其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研究 [J], 童欣怡; 李琦; 陈文倩; 赵林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精油提取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王德靖;唐湘湘;罗海
【期刊名称】《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年(卷),期】2023()1
【摘要】植物精油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范围及含量因精油种类不同而不同,有的整株分布,有的则主要分布在花、叶、根、果、茎等某个或某几个部位,需要通过相应的
方法从植物体内提取出来。
随着化工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精油提取技术
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提取技术和方法。
文章介绍了植物精油的提
取技术,包括传统的提取方法和新型的提取方法。
其中,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萃取和吸附法,新型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
取法、酶提取、无溶剂微波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和分子蒸馏。
文章对植物精油提取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的综述,可为植物精油提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生产者提供积极启发。
【总页数】5页(P108-112)
【作者】王德靖;唐湘湘;罗海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草原木本香料〔华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5
【相关文献】
1.植物精油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2.植物精油提取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3.植物精油的主要提取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4.植物精油的主要提取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5.植物精油提取方法及铁皮石斛精油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工艺提取的杉木精油组分含量研究李文珠;吴青思;哈力克;许婉丽【摘要】Essential oils from Chinese fir were extracted by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vacuum distillation, hydro-distillation and dry distillation, and determined by 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had evident fragrance of Chinese fir. 26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from essential oil extracted by atmospheric, accounting for 90.44% of the total oils. 6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at by vacuum distillation, accounting for 90.14% of total oils. 47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at by hydro-distillation, accounting for 96.71% of total oils. 37 kinds of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at by dry distillation, accounting for 99.21% of total oils.%采用常压水中蒸馏、减压水中蒸馏、直接蒸汽蒸馏和干馏等方法分别提取杉木精油,用 GC/MS 进行组分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提取的4种杉木精油均具有明显的杉木香气;常压水中蒸馏提取的杉木精油主要组分为高沸点的柏木醇,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0.44%;减压蒸馏提取的杉木精油大部分为酯类、酸类和醇类,鉴定出6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0.14%;直接蒸汽蒸的杉木精油主要含有柏木醇、α-柏木烯及多种萜烯类物质,鉴定出47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6.71%;干馏法提取的杉木精油主要含有高沸点结晶状的柏木脑和低沸点的α-柏木烯等烯烃类,鉴定出37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9.21%。
冷杉叶精油化学组份的研究冷杉是一种常见的针叶树,常生长在高山地区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
其叶子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冷杉叶精油是从冷杉叶中提取的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
本文将介绍冷杉叶精油的化学组份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一、冷杉叶精油的化学组份冷杉叶精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其化学组份主要包括萜烯、酚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等。
其中,主要的萜烯类化合物有α-蒎烯、β-蒎烯、3-萜烯、4-萜烯、松油烷等;主要的酚类化合物有松柏醇、长春烯酚、丙烯酚等;主要的酯类化合物有醋酸松香酯、丁酸松香酯、异戊酸松香酯等。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醛类、酮类、醇类等化合物。
二、冷杉叶精油的药理活性1. 抗菌活性冷杉叶精油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其中,α-蒎烯和β-蒎烯是冷杉叶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强烈的抗菌活性。
2. 抗病毒活性冷杉叶精油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其中,松柏醇是冷杉叶精油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强烈的抗病毒活性。
3. 抗氧化活性冷杉叶精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其中,酚类化合物是冷杉叶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强烈的抗氧化活性。
4. 抗肿瘤活性冷杉叶精油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其中,萜烯类化合物是冷杉叶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强烈的抗肿瘤活性。
三、冷杉叶精油的应用冷杉叶精油可以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冷杉叶精油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风湿病等。
在保健领域,冷杉叶精油可以用于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在化妆品领域,冷杉叶精油可以用于护肤、美发等。
四、结论冷杉叶精油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其化学组份主要包括萜烯、酚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等。
冷杉精油对几种瓜蔬幼苗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樊金拴;郑瑞杰;李茜
【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0)002
【摘要】以天然巴山冷杉精油为主料,五氯硝基苯为辅料进行的西瓜、茄子、辣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立枯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冷杉精油对种子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不同稀释倍液的冷杉精油对西瓜幼苗立枯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1 500倍液的五氯硝基苯和1 000倍液冷杉精油混合使用对西瓜立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较单独使用1 500倍液的五氯硝基苯防效提高了33.3%.
【总页数】4页(P141-143,146)
【作者】樊金拴;郑瑞杰;李茜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7.16
【相关文献】
1.不同条件巴山冷杉枝叶精油含量比较 [J], 伍艳梅;樊金拴
2.岷山地区巴山冷杉精油含量研究 [J], 伍艳梅;樊金拴
3.马尾松、樟子松、臭冷杉针叶精油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J], 薄采颖;郑光耀;宋强
4.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树脂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J], 王性炎;樊金栓
5.资源冷杉与元宝山冷杉针叶精油成分的比较 [J], 段云博;朱晓珍;胡兴华;邓涛;黄仕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冷杉油牙膏的研制
樊金拴;贾彩霞;曹玉美
【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14)003
【摘要】以冷杉精油为香原料,生产出泡沫丰富、洁齿力强、香甜爽口、清淡高雅,并具有杀菌消炎等保健功能的冷杉牙膏.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8372-87)的要求,并且在抗菌功能上可与其它同类产品相媲美.
【总页数】4页(P105-108)
【作者】樊金拴;贾彩霞;曹玉美
【作者单位】西北林学院,林产工程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林学院,林产工程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西北林学院,林产工程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140
【相关文献】
1.牙膏清凉度的研究及清爽牙膏的研制 [J], 陈敏珊
2.冷杉精油在牙膏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J], 樊金拴;李鸿杰
3.复合薄荷型冷杉油牙膏香精的研制 [J], 樊金拴;贾彩霞;李鸿杰
4.小兴安岭冷杉松针叶油提取与乳化 [J], 赵欣;张慧君
5.俄罗斯松针油与加拿大冷杉针油挥发性成分比较与分析 [J], 丁仡;李娟;李源栋;刘秀明;段焰青;曹靖;夏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录一前言 (5)二材料与方法 (5)1.实验材料 (5)1.1主要试剂 (5)1.2仪器设备 (5)2.方法 (5)2.1样品采集与处理 (5)2.2芦丁标准液的配制 (6)2.3标准曲线的绘制 (6)2.4定性验证试验 (6)2.4.1材料粗处理 (6)2.4.2定性分析 (6)2.5待测样品液的制备 (6)2.6待测样品液的测定 (7)3.结果与分析 (7)3.1定性验证试验 (7)3.2提取工艺优化 (7)3.2.1单因素试验设计 (7)3.2.1.1液料比选择 (8)3.2.1.2提取时间的确定 (8)3.2.1.3提取温度的确定 (9)3.2.1.4溶剂的确定 (9)3.2.2响应面法试验设计 (10)3.2.3云杉、巴山冷杉响应面法优化设计与结果 (10)3.2.3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 (14)3.2.3优化实验工艺参数的实际试验验证 (24)三实验结论与分析 (24)1.实验结论 (24)2.实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59)云杉、巴山冷杉枝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研究学生:刘海洋指导老师:樊金拴摘要:采用薄层层析、颜色反应初步分析了巴山冷杉提取物和云杉提取物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对于云杉、巴山冷杉针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中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这四个影响因素。
而后通过响应面分析试验方法,研究了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这四个因素对云杉、巴山冷杉针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的具体影响。
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因素中,提取时间对巴山冷杉针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温度以及乙醇体积分数,而液料比对其影响最小。
在众多的组合试验中,结合实际试验情况,理论上以提取时间为4.01h、液料比为24.8ml/g、提取温度为74.6℃、乙醇体积分数为71%时提取效果最佳,其黄酮的吸光度值为0.2222,实际实验验证吸光度值为0.231,与理论值相对偏差为3.96%;所选取的因素中,提取时间对云杉针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最大,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因素并列次之,在众多的组合试验中,结合实际试验情况,理论上以提取时间为 4.05h、液料比为25.4ml/g、提取温度为75.3℃、乙醇体积分数为69%时提取效果最佳,其黄酮的吸光度值为0.1564,实际实验验证吸光度值为0.143,与理论值相对偏差为8.57%。
- 86 -李川山 陈 晔(广西粮油科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1)【摘 要】文章介绍了植物精油的提取技术包括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浸提法、油脂分离法、二氧化碳萃取法以及连续亚临界水萃取法;阐述了精油提取技术所采用的超声波、微波、酶等辅助手段;并总结了精油提取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植物精油;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S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10)09-0086-02据相关资料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储粮虫害造的损失达总产的5%~10%,我国的储粮害虫危害是6%~12%,大大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收后损失应小于5%的标准。
传统的储粮方法难以适应储粮系统发生的巨大变化:粮食栽培品种的改变,高产杂交品种替代低产地方品种使其对害虫敏感性增加,易受害虫侵染;储粮因子改变,导致仓虫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一些原来次要害虫种类上升为主要害虫;缺乏有关储粮方面的技术,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使害虫抗药性十分突出;传统杀虫剂(氯化苦、溴化烷、磷化氢等有机氯、磷杀虫剂)在环境中和生物链中的残留积累及其高毒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导致储粮的食用安全性大大降低。
因此,研发植物性杀虫剂,即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活性物质进行病虫害防治是改善储粮环境、提高储粮安全性、促进储粮技术由传统向绿色生态型转变的需要。
植物精油是一类植物性杀虫物质,来源于自然界,取材广泛,在环境中残留较低,不污染粮食,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4]。
利用植物精油作为杀虫剂,在低毒、高效,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等各方面都是化学合成农药所无法比拟的。
(一)植物精油的性质 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的一类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由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简单化合物组成,可随水蒸气蒸馏,且具有一定气味的挥发性油状液体物质的总称。
大多数精油是由几十种到几百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为单帖、倍半帖和芳香烃衍生物等。
森林花草香型空气清新剂研制简报
樊金拴;王科春;任秋芳
【期刊名称】《陕西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9(000)002
【摘要】天然冷杉精油具有杀菌消毒、驱杀害虫、香气馥郁等特性,据此,我们开发研制出了富含冷杉精油的森林花草香型空气清新剂,为开发冷杉精油在日化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1材料巴山冷杉精油;巴山冷杉水浸液(西北林学院巴山冷杉精油开发研究课题组提供);杨梅油、薄荷...
【总页数】1页(P68)
【作者】樊金拴;王科春;任秋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柱花草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简报) [J], 刘进平;吴发红;王丹;刘杨晶;朱涛
2.柱花草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简报) [J], 刘进平;李早霞;吴发红;王丹
3.国际香型空气清新剂通过鉴定 [J], 廖振才
4.森林花草香型空气清新剂的研制 [J], 樊金拴;曹玉美;刘超
5.抗炭疽病柱花草品种选育研究简报 [J], 梁英彩;张超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