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
- 格式:pptx
- 大小:466.65 KB
- 文档页数:9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6《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求小数的近似数》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6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概念以及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的体重是45.2千克,想知道他的体重近似到整千克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
2.呈现(10分钟)呈现“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定义和规则,通过示例让学生初步理解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练习题,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巩固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如: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先求出每个数据的近似值,再进行求平均数。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3页例9。
教材分析:《小数的近似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及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小数的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现实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求整数的近似数,对“四舍五入法”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个基础上,把已学过的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类推到求小数的近似数之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迁移类推、概括归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越精确。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铺垫设伏(预计:4分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是哪个星球吗?(地球)对,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想知道地球有多大吗?(想)师:地球赤道的直径为12756千米,你能根据以下要求求出12756的近似数吗?(能)12756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约为(),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约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约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指名回答,及时评价。
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设计意图:通过天文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联系地球赤道的直径,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有助于实现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预计:25分钟)(1)独立思考师: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离太阳有多远呢?天文学家们研究后发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
教案:第三单元求小数的近似数-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求小数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能根据要求求小数的近似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求小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近似数2. 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3. 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小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求小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得到的结果是2.56米,如果要保留到厘米,应该怎样表示?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四舍五入法。
(2)教师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3)让学生练习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举例说明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意义和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练习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 举例说明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详细补充和说明: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常用的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它是基于数学中的四舍五入原则,即当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大于或等于5时,保留的小数位数的最后一位数加1;当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小于5时,保留的小数位数的最后一位数不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数学教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和百分位的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方法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数学概念:近似数;
2.数学技能: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和百分位;
3.数学应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和百分位的方法;
2.教学难点:应用所学方法求解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法;
2.案例教学法;
3.情景模拟法;
五、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老师先问学生:你们学习过什么是近似数吗?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要用到近似数呢?
第二步:讲解近似数的概念
1.什么是近似数;
2.近似数的作用;
3.如何判断近似数的大小。
第三步:讲解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和百分位的方法
1.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人身高是1.745米,请把他的身高四舍
五入到十分位和百分位;
2.讲解四舍五入的方法。
第四步:应用所学方法求解实际问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小明想买一本参考书,价格是12.56元,请把这个价格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和百分位。
第五步:总结
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并巩固所学。
六、教学评估
在课堂上现场抽查学生计算四舍五入的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其应用是否恰当。
七、作业
1.回家后复习今天所学内容,并完成课堂上讲解的四舍五入练习题;
2.让学生自己找实际问题,并求解其中的近似数。
八、板书设计
数学板书设计
数学板书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三节,内容主要涉及小数的近似数,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近似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概念;2.掌握小数近似数的求解方法;3.能够应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学会尝试分析问题,确定合适的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合作探究,提高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问题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态度;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2.小数的近似数的求解方法;3.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小数的近似数的思维训练;2.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共分为三个部分:1. 导入新课小数的近似数是什么?举个例子,比如 3.56 这个数,如果你要近似这个数,应该写成 3.6 还是 3.5 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
2. 正式学习2.1 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小数的近似数是指把小数取一个接近的数的方法。
比如,把 4.821 取一个接近的数,可以近似为 4.82 或者 4.83。
2.2 小数的近似数的求解方法1.向下取整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把后一位数字舍去;2.向上取整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末尾数字加 1;3.四舍五入法:小数点后第二位数为 5 或大于 5,那么小数点后第一位加 1,否则不变。
2.3 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1.掌握小数的近似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数据;2.制定预算,进行财务管理时,小数的近似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核算;3.在选择饮食时,小数的近似数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计算热量等信息。
3. 结束课堂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同时也了解了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求小数的近似数-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定义,掌握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2.掌握小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3.熟练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小数读法、小数比较大小、小数近似数。
难点:小数近似数。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第一节、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小数的定义:小数是被分数表示法不能精确表示为有限或无限循环分数的数。
小数的读法:以小数点为分隔符,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出来,中间用“点”连接。
例如:5.23读作“五点二三”。
小数的写法:在数的末尾加上小数点“.”,后面写上小数的数字。
例如:5.23。
教学流程:1.讲解小数的定义。
2.板书小数的读法、写法。
3.引导学生朗读小数。
第二节、小数的比较大小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等,就把小数部分的数从左到右逐个比较,找到第一个不相等的数,这个数大的小数就大。
例如:0.3 < 0.31 < 0.34 < 0.4教学流程:1.板书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比较小数大小。
第三节、小数的近似数小数的近似数:小数的近似数是指用较接近原数的另一数来代替原数。
近似数要求满足一定的精确程度,且比原数简便易算。
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取小数点后第二位及以后的数舍去。
2.若舍去的数大于或等于5,则舍去后整数部分加1;否则不加。
例如:•小数0.456的近似数是0.46;•小数0.234的近似数是0.23。
教学流程:1.讲解小数的近似数。
2.板书小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求小数近似数。
四、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学生提交自己练习的结果。
五、教学参考教材: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选自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第四节:小数的近似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计算和估算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2.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2.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1. 近似数的求法2. 有效数字的确定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身高、体重等,引出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 讲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强调近似数是接近真实值的数,有效数字是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
3. 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数近似数,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 强调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数近似数,并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提高准确计算和估算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 小数的近似数|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近似数概念,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小数的近似数概念2. 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3. 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小数的近似数概念2. 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1. 近似数的精确度2. 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表示测量的数据?二、新课讲解1. 讲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和用途。
2. 讲解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3. 讲解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
2. 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2.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近似数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运用,让学生掌握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近似数意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课后作业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详细补充和说明: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求小数的近似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小数的近似数;2.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3.通过练习提高对小数近似数的认识和运用能力;4.借助小数近似数的概念,发现和认识更多数学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2.运用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能够通过小数近似数的大小来精确求解实际问题;2.能够借助小数近似数的概念,发现和认识更多数学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4.1 创设情境老师拿出一张购物单,示范如何计算购物单中的小数金额的近似值。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需要小数的近似数。
4.2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3 学生探究老师将提供一组数据给学生,提醒学生仔细观察:3.48,3.5,3.53,3.54,3.55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合适的数作为3.5的近似数,理由是什么?在同学们讨论过后,老师总结同学们的讨论结果,讲解如何求解小数的近似数。
4.4 教师讲解1.当小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大于5时,将小数的个位加1。
例如:5.6的近似数为6。
2.当小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小于5时,将小数的个位不变。
例如:5.4的近似数为5。
3.当小数的最后一位数字等于5时,若5后面至少有一位数不为0,则小数的个位加1;如果5后面都是0,则看5前面的数字,如果是偶数,则小数的个位不变,否则加1。
例如:5.05的近似数为5,5.15的近似数为2。
4.5 案例练习例1:求0.68的近似数。
解:8大于5,0.68的近似数为0.7。
例2:求3.684的近似数。
解:小数点后第三位为4,4小于5,小数3.684的近似数为3.68。
例3:求9.505的近似数。
解:5后面有0,因此看5前面的数字,0为偶数,9.505的近似数为9.5。
4.6 训练巩固练习1:求2.357的近似数。
练习2:求7.565的近似数。
练习3:求4.975的近似数。
练习4:求6.555的近似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小数的近似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并能对求得的近似数进行判断和选择;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灵活地选择“四舍”或“五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求小数近似数的问题吗?请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思考: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有哪些?哪种方法最简便?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四舍五入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给定小数的近似数,并讨论如何判断和选择近似数。
(2)汇报展示,总结规律:请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总结“四舍五入法”的规律。
3. 实践应用(1)基本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提高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并解释实际意义。
4. 课堂小结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完成教材P39页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小数的近似数1. “四舍五入法”:根据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从它的下一位运用“四舍五入”取得近似值。
2.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四舍”或“五入”。
3. 实际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相关问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问题(1)导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 496亿千米。
(1)精确到十分位大约是多少亿千米?(2)精确到百分位大约是多少亿千米?(教材43页例9)过程讲解1.理解题意把1. 496精确到十分位和百分位,就是求1.496保留一定小数位数的近似数,求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法。
2.把1. 496精确到十分位把1. 496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看1.496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上是“9”,9>5,根据“四舍五入”法应该向十分位进1,所以1. 496≈1.5。
3.把1. 496精确到百分位把1. 496精确到百分位就是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看1. 496千分位上的数字,千分位上是“6”,6>5,根据“四舍五入”法应该向百分位进1,所以1. 496≈1. 50。
重点提示求小数的近似数,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越精确。
4.探究“近似数1.5和1. 50的大小相等,它们完全相同吗?”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1. 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虽然1. 50和1.5的大小相等,但是1.50比1.5更精确。
5.探究“近似数1. 50末尾的‘0’能去掉吗?”近似数1. 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如果去掉末尾的“0”后是1.5,就表示精确到十分位,而不是精确到百分位,因此近似数1. 50末尾的“0”不能去掉。
6.解决问题(1)1. 496亿千米精确到十分位大约是1.5亿千米。
(2)1. 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大约是1.50亿千米。
问题(2)导入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 44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多少万千米?(教材43页“试一试”)过程讲解1.误题,理解题意要求把38. 44保留一位小数。
2.把38. 44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把38. 44保留一位小数,看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即百分位)上的数字是几,百分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舍去。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求小数近似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近似数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小数近似数的概念2. 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3. 小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小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进行小数近似数的计算,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小数近似数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小数近似数的概念,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小数近似数的计算。
3.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小数近似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近似数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 讲解新课讲解小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小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小数近似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小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小数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教学课件:PPT课件3. 练习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小数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2. 第二课时:讲解小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