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片】X线病例讨论
- 格式:docx
- 大小:16.30 KB
- 文档页数:3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
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
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6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7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
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
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教学病例讨论记录模板范文(精选3篇)我写的《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荣获区二等奖,在今年12月,我荣获鸠江区骨干教师的光荣称号。
总之这一个学期里,我学习到了很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要继续学习,阅读更多优秀的教育刊物,向其他的老师学习,继续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20某某年2月24日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对我院进行了巡查,在医学影像组的巡查中,发现了我科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科室及时召开科委会对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逐条梳理,认真总结,制定整改措施,并在科室工作会议上对全科工作人员进行传达,再次动员、激励全科创建工作积极性,打好创建“三甲”医院最后攻坚战。
根据巡查组专家反馈的意见,我科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对正在整改和有待整改的问题及不足进行认真、细致、有效的整改。
具体措施如下:1.进一步规范阅片登记本,对每次阅片均有详细、规范、完善的记录,有记录、审核者签名。
2.强调诊断报告的规范书写,详细描述影像特征,每份报告均有诊断意见。
加大诊断报告审核力度,确保诊断报告的准确性。
诊断质量控制员定期对诊断报告进行抽查,每月在科室质控会议上将存在问题进行通报,质控组作出整改和处罚决定。
3.详细记录疑难病例追踪随访资料,住院病人有病例号,手术病人有主要术中所见,病理结果有病理号。
4.完善疑难病例讨论规范,病例检查涉及放射、CT、MRI、B超的,应联合读片,必要时请临床科室参加阅片讨论,并统一诊断意见,并指定专人作好规范记录。
5.进一步完善、健全科室检查技术规范,查缺补漏,修正误差,并要求科室全体人员准确掌握,严格遵守。
6.尽可能使用好科室DR检查室X线防护架,作好受检病人防护。
7.科室立即制作标语、横幅等宣传品,营造气氛,配合“三甲”创建的再次动员工作。
上述整改措施,科室将立即进行落实,责任到人,全员参与,一定在整改时限内完成整改任务,并将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及时书面上报医院创建办。
病例分析】详细腹部平片解剖正常表现读片技巧(上)腹部平片解剖腹部平片正常表现腹部脏器有实质器官和空腔脏器之分,其正常腹平片表现不同。
•腹平片上实质器官的正常表现:实质器官:肝、胰、脾和肾等是中等密度,但借助于器官周围或邻近的脂肪组织和相邻充气肠胃的对比,于腹平片上,可显示器官的轮廓、大小、形状及位置。
正位片在部分病人可显示肝下缘,肝下缘与肝外缘相交形成肝角,般呈锐角。
上极与左膈影融合,下极较圆钝。
而肾沿腰大肌上部排列。
胰腺于平片上不易显示。
子宫偶尔显影,位于膀胱上缘方呈扁圆形软组织影。
•空腔脏器在腹平片上的主要表现:空腔器官:膀胱的脏壁为中、胆囊和肠胃道等密度,依腔内容物不同而x 线表现不同。
胃、二指肠球部及结肠内可含气体,于腹平片上可显示其内腔。
小肠除婴幼儿可有积般充满食糜及消化液,与肠壁同属中等密度,因缺乏对比而不能显示。
如胃内有较多固态食物,结肠或直肠内有较多粪便,由于它们周围有气体衬托,故可显出软组织密度斑片或团块影。
结肠分布于腹部四周。
膀胱和胆囊周围有较多脂肪,也可显示部分边缘。
腹部平片注意事项消化道穿孔= 膈下月牙形游离气体。
急性肠梗阻= 多个阶梯状液平。
泌尿系阳性结石= 泌尿系路径上有高密度阴影(亮点)。
注意:①诊断消化道穿孔时,不要将胃泡影、靠近膈肌下的阶梯状液平等误认为膈下游离气体。
阅片时首先找到膈肌,其下的黑色月牙形阴影即为膈下游离气体,此为消化道穿孔的特征性X 线表现。
膈下游离气体常以右侧明显,左侧被胃掩盖,常不明显。
②正常人也可有少量液平面,因此不能发现液平,就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应结合病史。
③诊断泌尿系阳性结石时,应沿“肾脏T输尿管T膀胱”的径路,在脊柱两旁观察有无高密度亮点。
肠梗阻平片病例分析腹部平片是研究腹痛患者常见的一线影像学资料。
非医生需要能够独立地识别各种不同的肠道疾病。
病例一:上张X线片在小肠靠近横结肠处出现几圈膨大后合并狭窄。
中发现该患者由于肠系膜动脉栓塞致小肠肠襻坏疽。
探讨早期胃癌的X线检查与临床相关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早期胃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但因早期胃癌症状较模糊,缺乏典型表现;X 线征象又多种多样或改变轻微,易于误诊或漏诊,本文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早期胃癌,着重介绍我们用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胃癌的一些经验体会,并分析检查误诊原因。
1临床资料1.1年龄、性别及病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53.2岁;男60例,女29例,男、女之比为2.38∶1;病程最短10天,最长25年,约半数以上具有1~25年胃病病史。
1.2主要症状: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71例,疼痛规律改变16例,食欲不振68例,上消化道出血72例,消瘦60例,间歇性梗阻感24例,呕吐9例,乏力19例,7例无明显症状。
1.3内窥镜检查:89例共做236次检查。
19例第1次内窥镜误诊,未行活检,镜检诊断为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浅表性溃疡及息肉,17例镜检为溃疡,活检为慢性胃炎,其中9例第3次检查始终未找到癌细胞,20例第1次活检可疑,第2次确诊为癌。
1.4手术所见:胃外形正常41例,局部有僵硬感或硬结者18例,局部浆膜有充血水肿者18例,9例溃疡恶变与网膜十二指肠或胰腺有粘连。
2病理分析2.1病变部位:病变位于贲门者16例,胃体部3例,胃角20例,胃窦56例。
2.2肿块大小:0.3~2.5cm78例,~4cm7例,~6cm4例。
2.3大体分型:Ⅰ型(包括Ⅱa)20例,Ⅱ型10例,Ⅲ型(包括Ⅱc)50例,类似进展期癌9例。
2.4组织学分类:高分化型腺癌54例,中分化型腺癌7例,低分化型腺癌16例,未分化型5例,粘液腺癌3例,管状腺癌4例。
2.5淋巴结转移:无淋巴转移者86例,有淋巴转移者3例。
3X线分析89例中只有1例为常规造影,19例为双对比造影,余均为低张双对比检查,89例共做造影检查186次。
阅片、疑易病例计划记录原之阳早格格创做年月日——年月日目录1、搁射介进科普遍阅片造度2、疑易战误诊病例计划造度3、搁射介进科阅片记录4、搁射介进科疑易病例计划记录1、搁射科庄重实止普遍阅片造度,修坐有序的品量统造系统及诊疗惯例.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朝读片,每周阅片,对于罕睹病多收病及其余典型病例举止道解、归纳.3、危沉病人、疑易病例或者要害的查看由科主任主持召启科内普遍阅片,并报医务科存案.4、对于诊疗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构造多科室计划或者请上级博家会诊.所谓疑易病例是指影像特性没有浑,罕睹影像、没有克没有及确诊的病例.以及有调理事变争议倾背以及其余需要计划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疗取临床末尾诊疗截止没有符的病例.1、为了普及调理品量,缩小漏诊、误诊,普及医务人员的接易火仄,凡是逢到疑易病例或者创造误诊病例应提接齐科举止疑易病例或者误诊病例计划,以其尽早精确诊疗,帮临床提供辅帮查看收援,没有竭归纳体味,普及诊疗火仄.2、疑易或者误诊病例计划会由科主任或者副主任医师主持,齐科人员介进,宽肃举止计划,尽早精确诊疗以收援临床或者即时归纳体味,预防类似误诊出现.3、计划时由截止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计划截止记录于疑易病例战误诊病历计划原.4、如疑易病例经原科计划仍没有克没有及办理时,科主任可邀请中院博家会诊.5、节假日或者慢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者副主任医师,举止疑易病例计划,以尽早精确诊疗,预防延缓为宜.疑易病例计划记录计划时间:天面:主持人:(姓名、职称)介进人员(签字):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X线号:临床诊疗:计划记录:计划记录(绝页):计划截止:存留问题及矫正步伐:记录人:记录日期:。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第一次讨论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放射科会议室参与人员:放射科医师A、B、C、D、E主持人:放射科医师A讨论内容:1.患者张,男性,50岁,右乳腺肿块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需要进行骨盆和腹部腔脏器的评估。
放射科医师A展示了相关影像资料,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诊断和建议。
其他医师也针对该病例展开了讨论,包括骨盆和腹部脏器的评估方法、影像表现及所见,以及需要排除的其他疾病等。
2.患者,25岁,出现右侧腰痛,影像学提示肾上腺占位病变。
放射科医师B分享了影像学所见,其他医师也对该病例进行了诊断和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需要排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其他占位性病变,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3.患者,60岁,咳嗽伴胸痛,影像学提示右上肺占位病变。
放射科医师C分享了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诊断和建议。
其他医师也对该病例进行了诊断和讨论,包括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可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等。
讨论结论:1.针对患者张,综合考虑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所见,建议进行骨盆和腹部腔脏器的全面评估,包括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需排除骨骼转移、淋巴结转移和其他可能的腹腔器官受累。
2.针对患者右侧腰痛,怀疑肾上腺占位病变,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CT或MRI,以明确病变性质和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
3.针对患者右上肺占位病变,怀疑肺癌,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PET-CT等,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分期和进一步的治疗策略。
备注:本次讨论记录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需结合临床情况全面评估。
第二次讨论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放射科会议室参与人员:放射科医师A、B、C、D、E主持人:放射科医师B讨论内容:1.患者李,女性,40岁,左侧乳房肿块病理诊断为良性纤维腺瘤,术后需要进行乳房整体评估。
放射科医师C展示了相关影像资料,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诊断和建议。
其他医师也针对该病例展开了讨论,包括乳房整体评估的方法、影像表现及所见,以及需要排除的其他病变等。
医院放射科阅片及报告制度
1、科室实行集体阅片会诊制,每天上班后准时阅片。
2、阅片由早夜班医生主持,选出疑难病例和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和示教,以便集思广益,提高诊疗质量。
3、读片可以分为诊断读片、技术读片、疑难病例讨论读片。
4、读片应密切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资料进行充分讨论,遇有疑难问题时,可协同各有关科室会诊解决。
5、出报告时,要仔细核对片号、科别、姓名、性别等,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报告书写字迹要工整、规范,描述和分析应符合规范要求,对进修、实习生所写报告要认真检查、修改并签名。
6、诊疗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急诊患者在半小时内,或者及时口头报告于临床主管医生,门诊患者在2小时内,住院患者在24 小时内)遇有特殊情况,应向患者说明原因。
急诊报告注明检查时间和报告时间。
7、所有报告实行审核双签名制度,急诊、临时报告实行更改制度,实习医生无单独签发报告的资格。
对典型病例可邀请临床医师参加共同讨论。
医院放射科读片制度及病例随访制度1.综合读片和疑难病例读片讨论制度
(1)设立专用的读片室或兼用读片室,最好配有投影设备或大屏幕显示器。
(2)放射科医师在日常诊断工作中遇疑难病例应提交科室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博采众长,体现科室综合诊断水平。
(3)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每天组织全科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读片。
(4)读片医师应提前收集病史,准备读片内容。
(5)读片医师应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需解决或存在的疑问。
(6)参会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合各种影像信息,结合临床资料,做出统一的诊断结论。
如诊断有较大分歧,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做归纳,提出科室讨论后的诊断意见。
(7)记录读片讨论结果,诊断报告要体现科室综合读片意见。
疑难病例应进行随访,随访结果可以在下轮读片时公布。
(8)推荐定期或不定期与相关科室联合读片,积极参与不同学科、不同病种的多学科会诊,以提高诊断水平。
2.病例随访制度(1)对放射科诊断报告应进行随访对照,统计影像诊
断的正确率。
(2)由相关医师分工负责进行手术病例追查并做记录,或每周安排
人员负责手术病例追查。
(3)有手术病理结果的应及时记录;无手术病理结果的,可以对照出院记录或通过电话、信访收集患者疾病转归情况。
(4)定期进行手术随访结果讨论,尤其是诊断不符合的病例,通过分析讨论,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天天读片】X线病例讨论
来源:医学影像园
患者男,19岁,患渗出性肺结核(继发型)治疗好转后反复致上叶肺不张。
图一
图二,经治疗三个月后
图三,患者自行停药后数月复查
小编留言:每天的病例都需要您的思考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分享到朋友圈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多交流交流!病理结果就在下边,但请记住: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
----------♀【病例讲堂】分割线♀---------
【影像表现】
图一:右肺尖及右上肺野第一前肋间见较多量密度不均之斑片、
云絮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阴影,其内掺杂少许密度较高的粗条状影,右中肺野内带亦可见少量小斑点状边缘模糊密影;右肺门影轻度上提,右心缘欠清,心影、气管亦见较度右移;左肺及双膈未见异常。
图二:原胸片所见之右上肺野较多量的密度不均斑片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影,现已大部分已吸收,仅于锁骨下区仍见少量小片状边缘模糊阴影及第一前肋间见少量条索状密影外,右中肺野内带的小斑点状边缘模糊密影已完全吸收消散;右肺门影已向下移,右心缘亦变清楚;余所见到与原片基本一致。
图三:原右上肺渗出播散性肺结核明显吸收好转;现复查片示右上肺野又可见较多量密度较前胸片增高之斑片、云絮状边缘模糊密影,并可见病变向肺尖及纵隔内收缩,肺门影又明显上提;余肺野清晰,余所见同前。
【诊断】
图一:右上肺渗出性肺结核并右中肺播散及右肺上叶部分收缩性不张(Ⅲ型肺结核—进展期)
图二:右上肺渗出播散性肺结核明显吸收好转。
图三:原右上肺渗出肺结核好转后再次进展并右肺上叶部分不张。
【讨论】
继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常呈多种形态。
肺内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病变时,应注意与各类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肺炎鉴别,链球菌肺炎发病急骤,寒战高热,肺段或肺叶的均匀性片状阴影,密度较淡,无透明区,变化快,白细胞计数增加,抗生素治疗有效;肺结核空洞当其周围有较多炎性浸润,或有液平时应与肺脓肿鉴别,肺脓肿常急性发病,呈畏寒及高热,大量脓臭痰,白细胞增加,空洞周围常有浓密炎症阴影,腔内有液平;薄壁空洞需与肺囊肿和囊性支气管扩张相鉴别,胸片肺囊肿囊壁菲薄整齐。
支气管扩张可见不规则的环状透亮阴影或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干酪性空洞内壁不光滑时应与肺癌空洞鉴别;结节性结核灶、结核球以及支气管结核阻塞所致肺不张等均应注意排除肺癌。
为观察肿块形态、边缘和周边毛刺,结节灶内有无空泡征。
肺门、纵隔内淋巴结肿大及支气管狭窄情况,胸片体层摄影及胸部CT常常对肺
癌的鉴别很有助益。
痰瘤细胞检查。
纤支镜及肺活检,为确诊的重要手段。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临床症状、X线表现上与肺结核相似,涂片抗酸染色形态也难以区别,只能依据培养后菌种鉴定来鉴别。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i课堂听课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