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5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及班级:数控技术70511设计:xxx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06.12.25目录前言 (4)第1章选择传动方案 (5)第2章选择电动机 (6)2.1 电动机的选择 (6)2.2 输送机的输送量及功率计算 (6)2.3 电动机的功率 (6)2.3.1 螺旋输送机主轴上所需功率 (6)2.3.2 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为 (6)2.4 电动机的转速 (7)2.5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7)2.6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运动参数 (7)2.6.1 计算各轴输入功率 (7)2.6.2 计算各轴转速 (7)2.6.3 计算各轴转矩 (8)第3章选择V带 (9)3.1 选择普通V带 (9)3.1.1 按照计算功率P c,选择V带型号 (9)3.1.2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9)3.2 初选中心距 (9)3.3 确定V带的根数 (10)3.4 计算紧张力 (10)F (10)3.5 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R3.6 结构设计 (10)第4章传动设计 (11)4.1 选择高速级齿轮传动的材料及热处理 (11)4.2 强度计算 (11)4.3 确定选择齿轮传动的参数和尺寸 (11)4.4 验算齿根弯曲应力 (12)4.5 结构设计 (13)第5章轴的选择 (14)5.1 高速轴的设计 (14)5.1.1 选择轴的材料 (14)5.1.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4)5.1.3轴的结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14)5.1.4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14)5.1.5 高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6)5.2 低速轴计算 (17)5.2.1 计算轴上的力 (17)5.2.2 计算支反力 (17)5.2.3 作弯距图,齿轮作用力集中在齿宽中心 (18)5.2.4 轴输出转矩 T = 659000 (18)5.2.5 求最大当量转矩 (19)5.2.6 强度校核 (19)5.2.7 低速轴段的长度确定 (19)第6章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20)参考文献 (21)前言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项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2. 熟悉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机构和零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功能。
3.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能够准确绘制机械部件的图纸。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和设计方法,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2.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部件的绘制和仿真。
3. 能够运用机械原理和力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机械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识,培养对工程伦理和工程责任的重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项目,旨在通过实际项目实践,巩固和拓展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学生处于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可能缺乏实际工程设计经验。
因此,课程目标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 内容列举:机械设计定义、设计步骤、设计原则。
2. 常用机构和零件:介绍常见的机械传动机构、连接件、轴承和紧固件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机构和零件- 内容列举: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螺纹连接、轴与轴承、紧固件。
3. 机械制图技能: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图纸绘制、标注和投影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制图- 内容列举:制图规范、三视图绘制、剖视图、尺寸标注、投影原理。
4. 机械设计项目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项目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设计项目实践- 内容列举:项目背景、设计要求、方案构思、CAD绘图、仿真分析。
5. 设计评估与优化:学习如何评估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调整。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zdd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机械结构、材料、传动和力学分析等;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公差配合、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制图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绘制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进行机械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和优化设计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观念,使其认识到机械设计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力学和工程制图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任务,为后续专业课程和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零件设计、传动系统设计等内容,对应教材第一章。
- 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与分类- 常用机械零件的构造及功能- 传动系统原理及类型2. 机械设计方法与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制图等,对应教材第二章。
- 设计需求分析方法和步骤- 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详细设计及制图的要求和技巧3.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与稳定性分析:包括公差配合、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内容,对应教材第三章。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WD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运用相关机械设计标准与规范;2. 学习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分析与计算;3. 了解常见机械传动装置、连接方式及结构设计,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简单机械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提高机械设计的效率与准确性;2. 学会使用常见工程计算软件进行机械设计计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2.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了解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遵循工程伦理,关注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拓展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与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原理:回顾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设计方法、设计流程和设计规范;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第二章 机械设计方法。
2. 机械零件设计:学习并应用齿轮、轴、轴承、联轴器等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教材章节: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第四章 轴承与轴设计、第六章 联轴器与联接件设计。
3. 机械传动装置设计:分析并设计常见的传动装置,如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教材章节:第五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设计。
4. 结构设计:学习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典型机械结构设计实例;教材章节:第七章 机械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构成。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连接方式及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机械装配图的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手册和资料进行机械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实践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整体框架。
- 教材章节: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2. 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设计:讲解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 机械传动设计3. 机械连接设计:介绍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的设计方法和选用原则。
- 教材章节:第4章 机械连接设计4. 机械零部件设计:包括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选用。
- 教材章节:第5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5. CAD软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绘制和装配图设计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6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6. 机械设计计算与图形表达:教授设计过程中的工程计算和图形表达方法。
华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机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图示表达方法,如CAD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3. 掌握机械设计中涉及的力学、材料学、公差配合等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设计过程中。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设计和装配设计,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
2. 学会运用文献资料、网络资源和专业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相关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应用。
3. 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小组设计项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华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年级,对机械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系统的组成、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流程等,参考教材第一章。
- 机械零件的分类及功能- 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力学、材料学、公差配合等基础因素2. 图示表达方法:学习CAD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参考教材第二章。
-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3.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学习设计经验和技巧,参考教材第三章。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学院:材料学院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指导教师:姜勇
日期:2014年7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传动系统方案的拟定 (1)
三.电动机的选择 (1)
四.传动比的分配 (2)
五.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3)
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
七.减速器轴的设计 (8)
八.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15)
九.键的选择与校核 (17)
十.联轴器的选择 (19)
十一.减速器润滑方式,润滑剂及密封装置 (19)
十二.箱体结构的设计 (20)
十三.设计小结 (22)
十四.参考文献 (23)
带;2输送带;3: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
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5将动力传到带传动
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6,带动输送带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三、电动机的选择
按设计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结构,电压、电动机的功率
C.箱体内壁与小齿轮端面应留有空隙2δ∆>=8mm ,故取2=9mm ∆;
D.因为内壁至轴承座端面的距离212(8~12)L C C δ=+++,查手册P149 表11-2得:1min 2min =14,12,8C mm C mm mm δ== 2(8141210)44L mm mm =+++=
E.根据mm d 301=,查手册P15表1-29得:外伸轴长度mm l 581=
F.轴承宽度B=23mm ,mm B L e l 6.50)10(3022=--++= G . mm B l 4052103=+++=,5mm 为套筒宽度; H.小齿轮宽度mm b 8.871=,故取mm l 874=
I.查手册P17表1-31得轴环宽度mm d h l 6.51.04.14.145=⨯==,取 mm l 65= J.mm l l 4036== (7)挡油环
min /102min /2.820513.205405
r mm r mm n d ⋅⨯<⋅=⨯=⨯ 所以轴承采用脂润滑,需要挡油环。
取3=10mm ∆ (8)轴的强度校核
按弯矩,扭矩合成强度计算轴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mm l 581= mm l 6.502= mm l 403= mm l 874= mm l 65=
mm l 406=
N F t 4371=
I.查手册P17表1-31得轴环宽度mm d h l 4.81.04.14.145=⨯==,取 mm l 95= J.mm l l 5136== (7)挡油环
min /102min /2.260237.43605
r mm r mm n d ⋅⨯<⋅=⨯=⨯ 所以轴承采用脂润滑,需要挡油环。
取3=10mm ∆ (8)轴的强度校核
按弯矩,扭矩合成强度计算轴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A .决定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圆周力N d T F t 4262342
1086.728223
2=⨯⨯==(d 为大齿轮的节圆直径) 径向力N F F t r 155120tan 4301tan 0
=⨯=⋅=α(α为啮合角)
B .决定支点反作用力及弯曲力矩:
mm mm B l l a 5.146)315.04982(5.021=⨯++=++= mm l B b 5.77825.021315.05.09125.04=⨯++⨯=+++= mm B l l c 5.77315.0129825.05.0125.054=⨯+++⨯=+++= 支承反力N F F F t RCH RBH 21312
1
==
= 截面I-I 的弯曲力矩 m N m N b F M RBH IH ⋅=⋅⨯⨯==-165105.7721313
N F t 4262=
N F r 1551=
mm a 5.146= mm b 5.77= mm c 5.77=
m N M IH ⋅=165
m N M IH ⋅=60' m N M IH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