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 格式:docx
- 大小:11.47 KB
- 文档页数:2
不合理用药检查整改措施不合理用药检查整改措施近年来,我国的医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药品种类的增多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为患者们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然而,与此不合理用药也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合理用药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还会浪费医疗资源,增加社会的负担。
我们有必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检查和整改措施。
一、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形式不合理用药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然而,在临床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还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2. 多重用药和重复用药:部分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会得到不同医生的多份处方,导致了多重用药和重复用药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增加了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3. 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有些患者在出现轻微症状时,会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来进行自我治疗。
然而,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患者误诊、耽误病情甚至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
二、不合理用药的危害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1. 增加药物风险: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引发耳毒性、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2. 增加医疗资源负担:不合理用药会导致药品浪费和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增加了医疗系统的负担。
而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更有需要的患者身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3. 诱发耐药性产生: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产生。
这意味着在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疗的时候,药物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难度。
三、检查不合理用药的方法为了解决不合理用药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1. 审查处方:在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处方的审查和监管。
通过审核医生的处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多重用药和重复用药的情况,以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临床用药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临床用药安全隐患概述•临床用药安全问题分析•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对策目录•临床用药安全监管措施•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临床用药安全隐患概述临床用药安全隐患是指在整个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安全受到威胁的潜在问题。
定义临床用药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药物选择不当、给药途径不规范、剂量不准确、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记录不完整等方面。
分类定义与分类1安全隐患的危害23药物使用不规范,可能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
药物治疗效果降低用药不当或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和身体负担。
增加患者负担用药不当引发医疗纠纷,影响医患关系,甚至导致社会问题。
影响医患关系现有安全风险及挑战不同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医疗水平存在差异,可能导致用药安全隐患。
医疗水平参差不齐药品信息不规范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监管难度大药品说明书、处方等药品信息可能存在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影响医生用药决策。
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从性差,可能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药品品种繁多,涉及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监管难度较大,难以完全避免用药安全隐患。
02临床用药安全问题分析临床试验样本量不足由于试验成本高、时间长等原因,部分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未能收集到足够的样本量,导致无法全面评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设计不合理部分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存在试验设计不严谨、数据分析不科学等问题,导致无法准确评估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品研发过程中的问题生产工艺不稳定部分药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工艺不稳定、批次间差异大等问题,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格部分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料存在质量控制不严格、来源不明等问题,导致药品质量和安全性无法保证。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部分药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控制不当的问题,导致药品效价降低或变质。
储存条件不当部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如超适应症用药、剂量不当等,增加患者用药风险。
用药不当的危害分析用药不当在临床比较常见,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为此,本文结合用药不当的表现(包括:有病未得到治疗、用药过量或不足或疗程过长、选用药物不当、不适当的合并用药、医生开不必要的大方)、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包括药物因素、人的因素)、以及用药不当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用药不当的主要表现有病未得到治疗:就是需要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没有及时用药或因误诊选用的药物不对症而未使用正确的药物治疗。
用药过量或不足或疗程过长:临床比较常见的是用药过量、联合用药过多和疗程过长,给药间隔时间、药间途径不适当等。
还有少部分由于医务人员畏惧药物不良反应,给与的剂量太小和疗程不足,均影响了患者的健康。
选用药物不当:在治疗上没有根据药敏实验等其他科学依据,而根据临床惯例去用药,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或者是用药配伍失当,药物使用的人群禁忌等。
不适当的合并用药:医生没有根据患者病情来选择药物,或者是合并药物太多,造成药物的滥用。
医生开不必要的大方: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单位硬性经济指标的规定,为完成经济指标或开单提成等,医生进行开大方。
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药物因素: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因人而异,有的患者没有发现不良反应,但是有的患者表现的较为强烈,而且是由于临床合并药物的应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随之增高。
人的因素:⑴医师因素:①临床用药监控不力,缺少相应的药监组织,没有完整的考核处罚制度;②缺乏药理知识:特别是受专业的影响,对于本科室以外的不常用的药物,了解不彻底,造成用药的不合理;③医疗水平差:由于错误的诊断造成错误的用药,导致药不对症,单凭经验而盲目用药,轻症用重药,忽视特殊病人的用药禁忌等[1];④医德医风败坏:有个别医师不顾医疗机构三令五申的教育,为了药品中间商的提成,铤而走险,违反治疗原则开大处方,使用价格昂贵的药品;⑤责任心不强:表现为开处方或下达医嘱时写错姓名、药名、含量、浓度、剂量、剂型和用法;未全面了解病人生理、病理情况,给病人使用有禁忌的药品;迁就病人,放弃药物治疗决策权,任病人点名开药等情况。
用药错误分析报告一、引言用药错误是指患者或医护人员在选择药物、计算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用药错误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健康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用药错误对于医疗安全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某医院的用药错误进行分析和调查,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二、用药错误概述根据医院的记录和患者的描述,我们发现以下几种常见的用药错误:1. 药物选择错误:包括错误的药物或药物剂型的使用;2. 剂量计算错误:包括过量或低量的给药;3. 给药途径错误:包括用错途径或从正确途径给药;4. 用药时间错误:包括给药时机不正确或漏给药物。
三、用药错误造成的后果用药错误可能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1. 治疗失败:如果药物选择错误,患者的病情可能无法得到控制,导致病情恶化;2. 药物不良反应:剂量计算错误可能导致患者药物过量或低量,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 耽误治疗:给药途径或时间错误可能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或延误;4. 医疗事故:严重的用药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四、用药错误调查分析为了深入了解用药错误的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我们对医院内的用药错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1. 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用药错误是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或不当操作导致的。
例如,药物选择错误通常是因为医生未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或对药物信息掌握不全面。
2. 缺乏培训和教育:部分医护人员对用药规范和流程不够了解,缺乏相关培训和教育,导致用药错误的发生。
3. 系统性问题存在:有些用药错误是由于医院的制度和设施问题导致的。
例如,药物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准确选择正确的药物。
五、用药错误改进措施为了解决用药错误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建立完善的用药规范和流程:医院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用药规范,制定详细的用药流程和操作指南,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用药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医院不合理用药整改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人民健康的使命。
然而,在医疗过程中,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给患者的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损害了医院声誉和社会信任。
因此,医院应当立即采取行动,从源头上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
二、背景不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应用中,医生根据不完全或错误的诊断确定疾病和治疗方案,使用不适当或过量的药物,或者使用与患者病情不相符的药物。
在医疗过程中,不合理用药不仅可能导致患者病情不稳定,还会出现药物副作用、耐药性增强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从而加重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在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滥用:包括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激素滥用、大量使用降压药和抗精神药等。
2. 药物过量:医生对于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够准确,超过了患者需要的范围。
3. 药物不合理组合:医生在处方药物时,未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理的药物组合。
4. 药物重复使用: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药物,导致药效降低,同时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三、不合理用药的危害不合理用药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危害,还对医院的声誉和社会信任带来了负面影响。
1. 对患者的危害: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2. 药物副作用:不合理用药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和疼痛。
3. 耐药性增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容易导致细菌和病毒的耐药性增强,加大治疗难度。
4. 药物相互作用:不合理组合药物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了患者的药物风险。
5. 经济负担:不合理用药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和家庭造成了额外的财务压力。
6. 医院声誉受损:医院不合理用药会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对医院的质疑和不信任,损害医院声誉和形象。
四、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生知识不足:部分医生在临床诊疗中对药物的认识不深入,对最新的诊疗指南和研究结果不了解,导致用药不合理。
关于临床不合理用药危害及防范措施【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病人约有三分之一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
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比例的12%~32%。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然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危害;防范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如果使用合理可以提高疗效和治疗水平,如果不合理使用,不但不能解除患者痛苦,达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反而会给患者带来危害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药种类的增加,联合用药极为普遍,临床医师很难及时全面掌握各类药物的特点,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发生。
1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用药指症不明确,如病毒感染,好多人习惯预防性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不仅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反倒造成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违反禁忌症或适应症,结果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所用药物剂量过大或过小,导致毒性过大或疗效不足;疗程过长或过短,也易导致毒性过大或过小;用药品种过多;配伍用药错误;剂型不适当;疗效检测指标不明确等等。
2 临床不合理用药容易产生的危害2.1 给患者带来药源性疾病临床不合理用药极易导致患者造成新的疾患而必须接受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称,全世界范围内存在30%~50%的患者因临床不合理用药导致了住院治疗。
其中欧洲因药物不良事件而入院的患者占住院患者总数的15%左右,而我国5000万残疾患者中听力残废患者中70%左右的致聋原因属于氨基苷类抗生素使用不当。
国内一度曾应用呋喃西林内服治疗细菌性痢疾,后来各医疗单位陆续发现其毒性反应颇为严重,特别是多发性周围性神经炎,在一组200例的报告中竟有6例出现,且此种中毒症状长期不易消除,因此,禁用于内服。
肝炎用药乳清酸,开始时因轻信国外宣传,曾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国内药厂亦纷纷生产。
后来根据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此药疗效既不可靠,又有一定毒性,滥用情况才得以遏制。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标签:医院;不合理用药;危害药物治疗是临床用于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药物的认识不断增加,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由于医院医师对于一些药物的性质了解不够,对其相互作用等方面知识的欠缺,致使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存在较多。
这不仅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加重了不良反应,更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现对于一些常见的现象给予讨论,以引起注意。
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即产生协同、相加、拮抗作用。
杀菌剂和抑菌剂联用产生拮抗作用:如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用,青霉类药物为繁殖期的杀菌药,而抑菌药阻碍细菌生长繁殖,使青霉素类药物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要避免此类药物联合应用。
也可能同相同药理作用相互拮抗:如益生菌制剂与抗菌药同时给药活菌制剂可能被抗菌药灭活或抑制而失效。
不良反应增加如氨茶碱与洋地黄类药物联用,可以增强心肌对洋地黄类的敏感性使洋地黄类药物毒性增强;氨基糖苷类与有肌肉松弛药作用的安定等合用,可增加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肌肉软弱,呼吸抑制等。
影响药动学的过程如利福平和倍他乐克合用,前者可诱导肝细胞色素酶,加速后者代谢,降低疗效。
注射液(PH 3.2—5.5)作溶媒,但是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是要用5% 葡萄糖注射液或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临床上常存在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情况。
血塞通、丹参注射液选用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或5% 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作溶媒,由于盐析作用,不溶性微粒增加,使不良反应增加。
呋塞米注射液选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呋塞米为碱性的钠盐注射,碱性较高,因葡萄糖注射液pH1500ml,可在术中给予第2剂,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1次即可。
给药方法不当把控释片掰开服用:破坏了药物的恒速释放系统,可造成大剂量药物快速释放;肠溶片掰开服用,使药物在胃中释放,或被胃酸破坏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丧失了肠溶制剂的优势;丽珠肠乐(双歧杆菌)等活菌制剂空腹服用或用开水溶解后服用,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对氧极为敏感,在低PH值或高温下很快失活,活菌数会因为胃酸的作用而大幅度下降。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探讨通过探讨造成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的多种原因,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指出为了更好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需要从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完善我国临床药物使用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干预控制用药过程中涉及的多种因素、对国家相关监管管理方式进一步调整等方面促进合理用药。
[Abstract] Throug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y on the ir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 in hospital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reasons analysis of the hazards of improper use of drugs in,pointing out that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ealth care,medical safety,need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medical staff,improvement of clinical drug-use policie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and intervention to control a number of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further adjustment of the relevant national regulatory management approaches in promoting the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Key words] Irrational drug use;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Causes1985年世界衛生组织(WHO)内罗毕合理用药专家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及对策王建中(海军出版社门诊部,天津塘沽 300450) [关键词] 合理用药;危害;对策[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0754(2003)02-0187-02 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1]。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药物品种的迅猛增加,滥用药物造成的严重损害屡有报道。
据剑桥大学教授约翰・伯特非尔得医生估计,英国各地因医生开错药而丧生的患者,每年达6 000余人[2]。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朱永珙报道,发展中国家住院患者中约5%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入院,另有10%~20%的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由此推算,我国每年住院的5000多万人次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每年有近20万人。
据报道[3],某军队医院随机抽取1283份住院病历进行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338例,占抽取病历的26.3%。
由此可见,不合理用药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强调合理用药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合理用药工作亟待加强。
1 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1.1 用药观念存在误区1.1.1 认为价格贵的药就是好药 药品的价格高低受诸多因素制约,如原料的来源和价格、生产的设备和条件、生产规模的大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劳务人员的工资和赢利尺度,乃至研究开发该产品的花费和药品的流通环节等影响。
近年来广告宣传费的支出和药品的虚高定价又使药品价格背离价值。
故而,价格与药效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
1.1.2 认为药物用量越大作用越强 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效能。
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达到最大效能后,即使再增加剂量,药物效应也不会增加,增加的只是不良反应。
1.1.3 迷信“吊液体” 静滴具有起效快、血药浓度易控制的优点,多用于危重患者和不适宜其他途经治疗的患者。
缺点是易破坏血管的完整性,造成静脉炎、血栓形成及败血症等,并可出现药物热原反应,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不合格药品对人体的危害
不合格药品是指未经合法授权或未符合规定生产标准的药品,它可能存在成分
不全、含量不足、污染严重等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在市场上,不合格药品往往以低价或非法途径销售,消费者购买后可能因为贪图便宜而忽视其潜在风险。
下面将详细介绍不合格药品对人体的危害:
1. 药效不明确,治疗效果有限
不合格药品生产过程不受监督,药效未经验证,可能不含有效成分或含量不足。
患者使用这些药品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导致疾病延误或加重。
2. 有毒成分对人体造成伤害
不合格药品中可能含有有毒成分,如重金属、致癌物质等,长期使用会对人体
造成严重伤害,引发中毒反应、器官损伤等。
3. 诱发药物过敏反应
不合格药品可能混有过敏原或其他有害物质,使用后可能引发药物过敏反应,
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症状,危及生命。
4. 促进耐药性株的产生
不合格药品中可能存在不合格细菌或病毒,使用后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会促
使耐药性株产生,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5. 造成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不合格药品可能含有不符合标准的添加剂或成分,使用后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或
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心律不齐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语
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不明来源的药品。
同时,
在使用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书使用,避免自行替换或停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对于发现有销售不合格药品的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患者用药合理性问题的研究与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药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患者用药合理性问题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不良的用药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因此,本文将探讨患者用药合理性问题的研究与管理。
一、定义患者用药合理性是指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下,药物具有预期的疗效,并在经济、安全、舒适、方便等方面得到满足的状态。
因此,患者用药合理性不仅仅与药品本身有关,还与患者、医师、药学人员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二、患者用药不合理的危害不良的用药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不良反应不正确使用药品或使用过量药品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不良反应包括常见的如恶心、呕吐、头痛、皮疹、腹泻等,也包括罕见的如过敏反应、血液系统紊乱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极大地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2.耐药性长期不合理用药、滥用抗生素等都会导致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甚至无法治愈。
3.经济负担不正确用药会使治疗效果不佳,大大增加药品的使用量和治疗周期,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影响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因素1.药品信息不足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基本信息、用药指南、不良反应等。
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药品信息,患者可能无法正确地使用药品。
2.医师处方不合理如果医师处方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也会导致患者的用药不合理。
例如,对药品的类型、剂量、用药时间等没有严格掌握,就会影响患者用药合理性。
3.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情、过敏史、饮食习惯、药品敏感性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患者药品的吸收、代谢、排泄等生理过程,从而影响用药效果。
四、患者用药合理性的管理患者用药合理性的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和教育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用药的重视程度和正确使用药品的意识,从而避免因不合理用药而造成的各种后果。
2.加强医生用药指导医师应在开方时立足于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开具合理、规范、科学的处方。
用药不合理会引发哪些疾病很多养殖户都认为有时候给小鸡喂药错误和长时间无目的使用通肾药物造成机体的中气不足诱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造成理性腹泻的危害。
所以建议不要盲目的使用通肾药物,使用时必须针对某种因素使用,一些通肾药物只是排除体内尿酸盐沉积作用,那么没有尿酸盐沉积i的情况下,我们通常给些中药做肾脏保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总无有目的的通肾。
长时间使用抗生素造成二重感染和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腹泻,长时间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肠道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感染的发生。
随意加大剂量的使用消毒液,造成对呼吸系统的损伤后引发对呼吸系统症状和毒性反应,特别是酸碱度大的消毒液药物。
超剂量的使用疫苗造成疾病发生的因素,过量使用抗原可以直接导致机体感染发病也是目前多出现的案例。
某些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会影响一些维生素的吸收诱发维生素缺乏症。
例如治疗球虫病使用氨丙林的同时必须补充维生素B1以上就是是对一些疾病的诱发因素一些些总结,借此机会东东联盟老师接下来跟大家再分享一下肉鸡在不同的生长期的一些预防:根据肉鸡生长不同时段我们也应做好一系列地防治:在肉鸡生长前期,中期和后期,各有不同的易发病,养殖期间要分阶段抓住重点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饲养前期:肉鸡1~10日龄,主要控制支原体,沙门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病,要求从正规的,条件好的孵化场进雏。
改善育雏条件,采用暖风炉取暖,减少粉尘污染,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以防雏鸡感冒,用药预防要及时,选药要恰当。
比如东东禽病工作室的磷杆清2代,同时喂一些营养添加剂以提高雏鸡抗病力。
饲养中期:肉鸡20~35日龄,只要控制球虫病,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病,同时密切注意法氏囊病。
改善鸡舍条件,加大通风量,控制温度,保持垫料干燥,经常对环境,鸡群消毒。
免疫,分群时,应事先喂一些抗应激,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并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以减少应激。
预防球虫病,应选择几种作用方式不同的药物交替使用例如我们的大红袍和小青衣。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医疗保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医院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行为,给患者带来危害。
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由于医院不合理用药需要使用大量的高价药物,因此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
通常这些药物的价格都十分昂贵,对于一些贫困患者来说可能无法承受,甚至在用药期间因为无法承担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
这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经济上的困扰,也间接导致了医院的信誉受到损害。
二、增加患者用药风险
医院不合理用药增加了患者的用药风险。
这些药物可能会因为剂量、频次、用药方法等方面的不合理使用而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对身体造成威胁。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医院不合理用药往往是因为药厂的营销活动,致使医生在处方药物时受到影响而选择了有利可图的药品。
这样的行为不仅把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健康置于次要位置,而且通过给医生提供利益激励,牺牲了患者的利益,破坏了医疗信任。
三、加重社会医疗负担
医院不合理用药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负担,而且也加重了社会的医疗负担。
由于用药不合理,会导致患者的治疗费用高昂,造成医疗成本的恶性循环。
然而,在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同时,正规的、有效的药物可能也因为厂商没有通过高价药品的宣传而不能得到合理使用,从而降低了药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影响了患者的权益。
四、削弱医院道德标准
医药行业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行业,基于一定的道德准则进行。
不合理用药行为削弱了医院的道德标准,甚至引起消费者对医院诚信的怀疑和不信任。
一旦医院和医生的声誉受到影响,将导致患者对医疗系统的信任程度降低,并且可能会转向非法渠道或其他不明渠道,进行自我诊断,进一步增加受伤害的风险。
总之,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无处不在。
在药品的选择和应用上,医生需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用药过程中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不是听从商业利益。
对于不合理用药的行为,需要相关机构更加重视,并依法加强监管,同时对医药行业进行监管和规范,以此保障公众的健康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