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高考复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3.96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物理新电磁学知识点之磁场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2)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两个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束带电粒子(不计重力)沿着直线通过两板间而不发生偏转,则这些粒子一定具有相同的()A.质量m B.初速度v C.电荷量q D.比荷q m2.如图所示,有abcd四个离子,它们带等量的同种电荷,质量不等.有m a=m b<m c=m d,以不等的速度v a<v b=v c<v d进入速度选择器后有两种离子从速度选择器中射出,进入B2磁场,由此可判定( )A.射向P1的是a离子B.射向P2的是b离子C.射到A1的是c离子D.射到A2的是d离子3.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M和N,以不同的速率经小孔S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运行的半圆轨迹分别如图中的两支虚线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M带正电,N带负电B.M的速率大于N的速率C.洛伦磁力对M、N做正功D.M的运行时间大于N的运行时间4.如图所示,两相邻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平行、大小分别为B和2B。
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从磁场分界线MN上某处射入磁场区域Ⅰ,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且与分界线MN成60 角,经过t1时间后粒子进入到磁场区域Ⅱ,又经过t2时间后回到区域Ⅰ,设粒子在区域Ⅰ、Ⅱ中的角速度分别为ω1、ω2,则()A.ω1∶ω2=1∶1B.ω1∶ω2=2∶1C.t1∶t2=1∶1D.t1∶t2=2∶15.如图所示,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使它获得很大动能的装置。
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两盒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B.带电粒子加速所获得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的大小有关C.带电粒子加速所获得的最大动能与金属盒的半径有关D.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随半径增大而增大6.下列关于教材中四幅插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多过程问题问题1.一物体以v A 从A 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以速度v B 到达相距为s 的B 点,则该物体经过0.4t 时刻的瞬时速率和距B 点为0.4s 处的瞬时速率分别为( )A .35vB - 25v A .35v B +25v AC .25v B +35v AD .25v B +35v A 2.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每隔2 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3 sB .t =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D .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3.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 处链接,小球由A 处静止释放,经过B 、C 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 和4m/s ,AB=BC 。
设球经过B 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球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m/s 。
4.某人在相距10 m 的A 、B 两点间练习折返跑,他在A 点由静止出发跑向B 点,到达B 点后立即返回A 点.设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4 m/s 2和8 m/s 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 ,从B 点返回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该速度运动到A 点.求:(1)从B 点返回A 点的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时间;(2)从A 点运动到B 点与从B 点运动到A 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5.已知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l 1,BC 间的距离为l 2,一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 与A 的距离。
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附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质点在连续的4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第二个2s 内位移为16m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第1s 末的速度大小为4m/s B .质点在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6m/s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2 D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6m/s 2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又给出了两段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我们能够联想到运动学中的两个重要推论:2X aT =与02v vv +=;从而可以计算出加速度a 与第一个2s 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运用运动学基本规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2X aT =可得()216122m a -=⨯,21/a m s =,C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第一个2s 内的平均速度16/v m s =,此速度等于该阶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第1s 末的速度大小为6/m s ,A 选项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0v v at =+,带入第1s 末的速度与加速度,可得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8/m s ,B 选项错误.故选C . 【点睛】解决运动学的问题时,除了要能熟练使用基本的运动学公式外,还要加强对运动学中重要推论的理解和使用.有些运动学问题用推论解决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一个汽车(可视为质点)匀加速沿笔直公路行驶,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60m ,BC =100m ,小球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 ,则汽车经过B 点的速度和行驶的加速度分别是 A .20m/s 5m/s 2 B .20m/s 2.5m/s 2C .30m/s 4m/s 2D .30m/s 3m/s 2【答案】B 【解析】 【详解】小球做匀加速运动,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 , 由题意可知:AB =60m ,BC =100m ,由△x =at 2可得:BC −AB =at 2,则加速度:a =2.5m/s 2则小球经过B 点的速度为v B =(AB +BC )/2t =20m/s ,故B 正确,ACD 错误。
专题训练(Ⅳ)《有机化学计算》【考点说明】]有机定量计算问题与无机化学的计算是基本相同的,同样涉及不纯物的计算,涉及过量物的分析与判断。
可灵活运用守恒、差量、关系式等基本计算方法和技巧来解题,同时,有机化学计算也必须重视类型的划分,因为定量计算方法是数不胜数的,而计算的类型却是屈指可数的,对于每一种类型都有相应的解题途径,但方法不一定是惟一的。
一.有机物燃烧通式及规律的应用:【分析】解该类题目的依据是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燃烧通式(1)C x H y+(x+y/4 )O2 xCO2+y/2 H2O(2)C x H y O z+(x+y/4 -z/2 )O2 xCO2+y/2 H2O1.通过有机物燃烧反应物或产物确定分子式【例1】某有机物8.80g,完全燃烧后得到CO2 22.0g、H2O 10.8g。
该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44倍,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A.C5H6O B.C5H12 C.C5H12O2 D.C5H12O【解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为2×44=88,8.8克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8.8g/88g/mol =0.1mol, n(CO2)=22.0g/44/g/mol =0.5moln(H2O)=10.8g/18g/mol=0.6moll,判断是否含有氧原子:8.80-12×0.5-2×0.6=1.6(g)含氧原子n(O)=1.6g/16g/mol =0.1moln(有机物)∶n(C)∶n(H)∶n(O)=0.1mol∶0.5mol∶1.2mol∶0.1mol=1mol∶5mol∶12mol∶1mol所以,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2O用通式2同样可以得出正确结果为D。
【练习1】燃烧1mol C x H y时,消耗O25mol,则x和y之和是()。
A.5 B.7 C.9 D.112.根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确定分子式【例2】在同温同压下,10ml某种气态烃在50ml O2中完全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ml的混合气体,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所示,AB杆以恒定角速度绕A点转动,并带动套在水平杆OC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运动,运动开始时,AB杆在竖直位置,则小环M的加速度将()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逐渐减小2.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轻杆OA,O端用铰链喧固定,轻杆靠在一个高为h的物块上,某时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块向右运动的速度v,则此时A点速度为()A.B.C.D.3.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CD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A.vsinθB.vcosθC.vtanθD.vcotθ4.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求A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A.v0sinθB.C.v0cosθD.二.多选题(共4小题)5.如图所示,均匀直杆上连着两个小球A、B,不计一切摩擦.当杆滑到如图位置时,B球水平速度为v B,加速度为a B,杆与竖直夹角为α,则()A.V A=V B tanαB.V A=C.a A=a B tanαD.a A=6.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钉子靠着线的左侧,在t=0时刻钉子沿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面向右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直线运动B.橡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橡皮的速度方向始终与水平方向成60°角D.在t=t0时刻,橡皮距离出发点的距离为at027.(多选)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相连,现在将A球以速度v向左匀速移动,某时刻连接两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B球的速度为B.此时B球的速度为C.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匀速运动D.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加速运动8.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经过一段时间该船以最短时间成功渡河,下面对该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B.船渡河的时间是150sC.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D.船渡河的位移是×102m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 ▅ ▇ █ 参 *考 *答 *案█ ▇ ▅ ▃ ▁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所示,AB杆以恒定角速度绕A点转动,并带动套在水平杆OC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运动,运动开始时,AB杆在竖直位置,则小环M的加速度将()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逐渐减小〖解答〗解:经过时间t,角OAB为ωt,则AM的长度为,则AB杆上M点绕A点的线速度v=.将小环M的速度沿AB杆方向和垂直于AB杆方向分解,垂直于AB杆上分速度等于M点绕A点的线速度v,则小环M的速度=;因cosθ随t减小,并且变化越来越快;故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快;故加速度逐渐增大;故选:A。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选择题1.(2021·江苏南通市第二次模拟)雾天开车在高速上行驶,设能见度(驾驶员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 m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 s ,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 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 A.10 m/s B.15 m/s C.10 3 m/s D.20 m/s【答案】 B【解析】 驾驶员反应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距离为x 1=vt 1,刹车过程中,有x 2=v 22a ,为安全行驶x 1+x 2≤30 m ,代入数据,解得最大速度为v =15 m/s ,A 、C 、D 错误,B 正确。
2.(2021·山西大同市第一次联考)在韩国光州进行的国际游泳世锦赛跳水男子十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健获得该项目金牌。
将入水后向下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时间为t 。
杨健入水后第一个t 4时间内的位移为x 1,最后一个t 4时间内的位移为x 2,则x 1x 2为( )A.3∶1B.4∶1C.7∶1D.8∶1 【答案】 C【解析】 将运动员入水后的运动逆向思维可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所以有x 1x 2=71,选项C 正确,A 、B 、D 错误。
3.(2021·河南省九师联盟质检)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83 s 后静止,则该质点在第1 s 内和第2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 A.7∶5B.9∶5C.11∶7D.13∶7【答案】 D【解析】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其逆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83 s 分成相等的8个13 s ,根据x =12at 2知,在这相等的8个13 s 内的位移之比是15∶13∶11∶9∶7∶5∶3∶1,则该质点在第1 s 内和第2 s 内的位移之比为(15+13+11)∶(9+7+5)=39∶21=13∶7,故选项D 正确。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理想气体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热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温度下,无论是氢气还是氮气,它们分子速率都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分子平均速率相同B .在绝热条件下压缩理想气体,则其内能不一定增加C .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D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 、bc 、ca 回到原状态,其P-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气体在状态c 体积最小B .过程bc 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 .过程ca 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 .b 和c 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3.物理学中有些结论不一定要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喷气式飞机喷出气体的速度v (单位m/s )与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的压强p (单位N/m 2)、气体密度ρ(单位kg/m 3)及外界大气压强0p (单位N/m 2)有关。
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喷出气体的速度的倒数v1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210p p v +=ρ B .)(210p p v-=ρ C .ρ2)(210p p v -= D .)(210p p v-=ρ 4.(3-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 、bc 、cd 和da 这四段过程在p T 图上都是直线段,ab 和dc 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 ,bc 垂直于ab ,ad 平行于纵轴,由图可以判断(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加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不变5.用打气筒将压强为1atm的空气打进自行车胎内,如果打气筒容积△V=500cm3,轮胎容积V=3L,原来压强p=1.5atm.现要使轮胎内压强变为p′=4atm,问用这个打气筒要打气几次(设打气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变)()A.5次B.10次C.15次D.20次6.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当气体在绝热条件下膨胀,气体的温度一定降低7.如图所示,U形试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装入一小段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试管壁导热良好,外界大气压恒定.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水银不溢出),则()A.气体的压强不变,内能增加B.气体的压强变大,内能减少C.气体放出热量,内能增加D.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减少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P-V图像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气体在a状态的内能比b状态的内能大B.气体向外释放热量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气体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9.如图所示,a、b、c三点表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三个状态,则气体在a、b、c三个状态的热力学温度之比是()A.1:1:1B.1:2:1C.3:4:3D.1:2:310.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由A状态到B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线,从图线上可以判断,气体的变化过程中,其温度()A.一直降低B.一直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11.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放置且开口向上,管内由两段长度相同的水银柱封闭了两部分体积相同的空气柱.向管内缓慢加入少许水银后,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变化分别为Δp1和Δp2,体积减少分别为ΔV1和ΔV2.则()A.Δp1<Δp2B.Δp1>Δp2C.ΔV1<ΔV2D.ΔV1>ΔV212.如图,竖直放置的右管上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内用水银封闭了一段气体,右管内水银面高于左管内水银面,若U型管匀减速下降,管内气体()A.压强增大,体积增大B.压强增大,体积减小C.压强减小,体积增大D.压强减小,体积减小13.如图所示,长L=34 cm的粗细均匀的长直玻璃管竖直放置,上端开口,用长h=15 cm 的水银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管的下端,稳定后气体长度l=10 cm。
第3节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真题再现选考题组1.(2018浙江11月选考,12,2分)下列VB程序段功能为:根据文本框Text1中各字符的大小关系,计算各字符升序排列的序号,并将序号保存在数组y中。
如文本框内容为“2011”,程序运行后y(1)~y(4)各元素的值分别为“4,1,2,3”。
s=Text1.Textn=Len(s)For i=1 To ny(i)=1Next iy(j)=y(j)+1Elsey(j)=y(j)+1End IfNext jNext i上述程序段3个方框处的表达式分别为( )A.(1)n (2)1 (3)Mid(s,j,1)>=Mid(s,i,1)B.(1)n (2)1 (3)Mid(s,j,1)>Mid(s,i,1)C.(1)n-1 (2)i+1 (3)Mid(s,j,1)>=Mid(s,i,1)D.(1)n-1 (2)i+1 (3)Mid(s,j,1)>Mid(s,i,1)答案 C 本题考查字符串和数组的操作。
y(i)表示第i个字符的次序,初始化为1。
接下来的双循环,用i和j表示字符串中字符的位置,用i和j把所有的字符两两比较一遍,如果Mid(s,j,1)>= Mid(s,i,1),则y(j)=y(j)+1,反之,y(i)=y(i)+1。
外循环i从1至n-1,内循环j从i+1至n。
如i=1时,把第2至第n个字符依次与第1个字符比较;i=2时,把第3至第n个字符依次与第2个字符比较;……,以此类推。
2.(2017浙江4月学考+选考,12,2分)小赵对选择排序算法进行了如下改进:在数组的所有元素中找出最小和最大数据的元素,然后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交换数据,在余下的元素中找出最小和最大数据的元素,分别与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元素交换数据,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的数据按升序排列。
小赵编写的VB程序段如下:p=1: q=10Do While p < qiMin=p:iMax=pFor i=p+1 To qIf a(i) < a(iMin) Then iMin=iIf a(i) > a(iMax) Then iMax=iNext it=a(iMin): a(iMin)=a(p): a(p)=tt=a(iMax): a(iMax)=a(q): a(q)=tp=p+1q=q-1Loop要使程序实现上述算法思想,则方框中的语句是( )A.If iMax=p Then iMax=iMinB.If iMin=p Then iMin=iMaxC.If iMax=p Then iMin=iMaxD.If iMin=p Then iMax=iMin答案(1)a(j)<a(j-1)(或a(j-1)>a(j)或其他等价表达式) (2)a(j)=a(bottom)(或其他等价语句)解析(1)本程序使用冒泡排序思想,从小到大升序排序(后面元素比前面元素小要交换)。
第一章VB使用基础一、填空。
1、为了选择多个控件,可以按住_________键,然后单击每个控件。
2、VB的程序设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_设计。
3、一个工程可以包含多种类型的文件,其中工程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_____,窗体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______,标准模块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______。
4、建立窗口并存盘后,除了生成窗体文件外,还会生成__________文件。
5、同时按下___________和方向箭头键也可以移动控件的位置。
6、为了在输入程序时能自动进行语法检查,必须执行____________菜单中的_______命令,打开___________对话框,然后选择“编辑器”选项卡中的__________选项。
7、___________是VB系统中的基本运行实体。
8、创建用户界面时用到的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__________是对对象特性的描述,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
10、选择对象后,可以在_________中看到各种属性。
11、选择对象后,可以在___________中设置属性值,也可以在__________设置属性值。
12、设置对象属性值的语法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调用方法的语法格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VB程序设计中,基本的设计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般来说,在用VB开发应用程序时,需要以下三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当发生某个事件时,就会“驱动”预先设置的一系列动作,这种情况称为_________;而预先设置的那些动作,即针对控件或窗体的事件编写代码,称为_______。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理想气体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9)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弯管竖直固定,两段水银柱将空气柱B封闭在玻璃管左侧的竖直部分,A侧水银有一部分在水平管中。
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右管缓缓注入少量水银,稳定后A.右侧水银面高度差h1增大B.空气柱B的长度不变C.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D.左侧水银面高度差h2减小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当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当气体在绝热条件下膨胀,气体的温度一定降低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 bc、 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过程ab中气体体积一定增大B.过程bc中内能不变C.a、 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D.b和c两个状态的温度相同4.如图所示,两个容器A、B,用截面均匀的水平细玻璃管相连,A、B所装气体的温度分别为17℃和27℃,水银柱在管中央平衡,如果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10℃,则水银柱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 .不动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5.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B .只要条件满足,气体的温度就可以无限降低C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6.如图所示,将盛有温度为T 的同种气体的两容器用水平细管相连,管中有一小段水银将A 、B 两部分气体隔开,现使A 、B 同时升高温度,若A 升高到A T T +,B 升高到B T T +,已知2A B V V =,要使水银保持不动,则( )A .2AB T T = B .A B T T =C .12A B T T =D .14A B T T =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C .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 .绝对零度就是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为零时,用实验方法测出的温度8.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随热力学温度变化的图象,气体经历了ab 、bc 、cd 、da 四个过程。
1.如图所示,质量为m=5×10-8kg的带电粒子以v0=2m/s的速度从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中央飞入电场,已知板长L=10cm,板间距离d=2cm,当A、B间电势差U AB=103V时,带电粒子恰好沿直线穿过电场。
求:(g取10m/s2)(1)带电粒子的电性和所带电荷量;(2)A、B间所加电压在什么范围内带电粒子能从板间飞出。
2.如图所示,在区域I(0⩽x⩽L)和区域Ⅱ内分别存在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但方向不同。
在区域I内场强方向沿y轴正方向,区域Ⅱ内场强方向未标明,都处在xoy平面内,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粒子从坐标原点O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区域I,从P点进入电场区域Ⅱ,到达Ⅱ区域右边界Q处时速度恰好为零.P点的坐标为(L,L2).不计粒子所受重力,求:(1)带电粒子射入电场区域I时的初速度;(2)电场区域Ⅱ的宽度。
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极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0.1m,两板间距离d=0.4cm,有一束相同的带电微粒以相同的初速度先后从两极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极板上,微粒所带电荷立即转移到下极板且均匀分布在下极板上。
设前一微粒落到下极板上时后一微粒才能开始射人两极板间。
已知微粒质量为m=2×10−6kg、电荷量为q=1×10−8C,取g=10m/s2.(1)为使第一个微粒恰能落在下极板的中点,求微粒入射的初速度v0.(2)若带电微粒以第(1)问中初速度v0入射,则平行板电容器所获得的电压最大值是多少?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 处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l 处,有一根管口比小球直径略大的竖直细管,管上口距地面21h ,为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的整个区域里加一个场强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的初速度v 0.(2)电场强度E 的大小。
计算机基础复习题1、冯·诺依曼原理中,计算机应包括______等功能部件。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B、运算器、存储器、显示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C、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键盘和鼠标D、运算器、控制器、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参考答案【A】2、按照指法要求,击打空格键,应使用______。
A、左手和右手的食指,因食指最灵活B、左手或右手的拇指C、左手或右手的中指D、左手或右手的无名指参考答案【B】3、显示器的清晰度是由______决定的。
A、显示器的尺寸B、显示器的类型C、显示器的分辨率D、计算机主机的中央处理器参考答案【C】4、一般来说,______中的数据不能被删除。
A、光盘B、软盘C、硬盘D、内存参考答案【A】5、在微机的硬件系统中,______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
A、运算器B、控制器C、存储器D、中央处理器参考答案【C】6、键盘打字键区的8个基准键位是指______。
A、SDFGHJKLB、ASDFGHJKC、ASDFHJKLD、ASDFJKL;参考答案【D】7、在微机中,______通常用来存放BIOS程序,因此也叫BIOS芯片。
A、硬盘B、软盘C、ROMD、RAM参考答案【C】8、对软盘进行写保护后,计算机对软盘所能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可以向软盘写入内容,但不能读出软盘原有的信息B、可读出软盘原有的信息,但不能修改软盘原有的信息C、不能进行任何操作D、可以读出软盘原有信息,也可向软盘写入内容参考答案【B】9、下列设备属于外部设备的是______。
A、CPUB、主板C、显示器D、内存条参考答案【C】10、以下哪种存储器不是磁介质存储设备______。
A、光盘B、硬盘C、3.5英寸的软盘D、5.25英寸的软盘参考答案【A】11、以下对计算机显示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显示器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设备B、显示器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设备C、显示器可以独立工作D、显示器的尺寸大小决定了它的亮度的高低参考答案【B】12、财政、金融、会计等事务处理软件属于______。
专题4.4 平抛运动一.选择题1.(2018·诸暨市调研)a 、b 两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5所示,设它们抛出时的初速度分别为v a 、v b ,从抛出至碰到台上的时间分别为t a 、t b ,如此( )图5A .v a =v bB .v a <v bC .t a >t bD .t a <t b 【参考答案】D【名师解析】由题图知,h b >h a ,因为h =12gt 2,所以t a <t b ,又因为x =v 0t ,且x a >x b ,所以v a >v b ,选项D 正确.2. (2018年全国第一次大联考【新课标Ⅰ卷】15题)如下列图,在距地面高为h=0.4 m 处,有一小球A 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如图甲所示,与此同时,在A 的右方等高处有一物块B 以大小一样的初速度v 0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如图乙所示,假设A 、B 同时到达地面,A 、B 均可看作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如此v 0的大小是〔〕A .1 m/sB .2 m/sC .2 m/sD .22m/s【参考答案】A【名师解析】A 球做平抛运动,如此h gt 2112=①,B 物块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此 h v t g t °20212sin 452=+②,根据t t 12=,由①②得,ghv 01m/s 2==。
3..(2018·河南局部重点中学联考)某同学玩飞镖游戏,先后将两只飞镖a 、b 由同一位置水平投出,飞镖投出时的初速度v a >v b ,不计空气阻力,如此两支飞镖插在竖直靶上的状态(俯视图)可能是( )【参考答案】A4.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小明将界外球掷给小华,他将足球水平掷出时的照片如图13所示,掷出后的足球可视为做平抛运动。
掷出点的实际高度为1.8 m ,小华的高度为1.6 m ,根据照片进展估算,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图13A.为使球恰好落在小华头顶,如此小明掷足球的初速度应约为30 m/sB.假设小明减小掷出点的实际高度,如此球落点一定在小华前面C.假设小明增大掷出足球的初速度,如此球落点一定在小华后面D.为使球恰好落在小华脚下,如此小明掷足球的初速度应约为10 m/s【参考答案】AD5.某人投掷飞镖,他站在投镖线上从同一点C水平抛出多个飞镖,结果以初速度v A投出的飞镖打在A点,以初速度v B投出的飞镖打在B点,始终没有打在竖直标靶中心O点,如图14所示。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解析(6)一、选择题1.如图,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A悬挂在绝缘细线上,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此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则小球所带电量应为( )A.mgEB.3mgEC.2mgED.2mgE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断开电源后一带电小球以速度v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v从原处飞入,则带电小球()A.将打在下板中央B.仍沿原轨迹由下板边缘飞出C.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D.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下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3.如图所示,一绝缘光滑半圆环轨道放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
在与环心等高处放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的小球,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小球经过环的最低点时机械能最大C.小球经过环的最低点时对轨道压力为2(mg+qE)D.小球经过环的最低点时对轨道压力为(mg+qE)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不是实物,因此不是物质B.元电荷就是电子C.首次比较准确地测定电子电荷量的实验是密立根油滴实验,其实验原理是微小带电油滴在电场中受力平衡D .库仑定律122kq q F r =与万有引力定律122km m F r =在形式上很相似;由此人们认识到库仑力与万有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5.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30ABC CAB ∠=∠=︒,23m BC =,已知电场线平行于ABC 所在的平面,一个电荷量6110C q -=-⨯的点电荷由A 移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51.210J -⨯,由B 移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6610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两点的电势差为3VB .该电场的电场强度为1V/mC .正电荷由C 点移到A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 .A 点的电势低于B 点的电势6.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0v 进入某电场,由于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微粒沿竖直方向下落高度h 后,速度变为零。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七电场及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一、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Q1,Q2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1带负电,a,b两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Q2一定带负电B.Q2的电量一定大于Q1的电量C.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D.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2.如图所示,在一个真空环境里,有一个空心导体球,半径为a,另有一个半径为b的细圆环,环心与球心连线长为L(L>a),连线与环面垂直,已知环上均匀带电,总电荷量为Q.当导体球接地时(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与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相距r处电势为φ=k,k为静电力恒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面上感应电荷量为q感=-B.球面上感应电荷量为q感=-C.感应电荷在O点的场强为E感=kD.感应电荷在O点的场强为E感=k3.如图所示,Q1和Q2是两个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MN是两电荷的连线,HG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是垂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则OM的中点与ON的中点电势一定相等B.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MN上各点相比是最小的,而与HG上各点相比是最大的C.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则OM中点与ON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D.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MN上各点相比是最小的,与HG上各点相比是最大的4.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两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A,B,C为电场中的三个点,且AB=BC,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开始运动,先后经过B,C两点,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在A,B,C三点的加速度大小关系aA>aB>aCB.粒子在A,B,C三点的动能大小关系E kC>E kB>E kAC.粒子在A,B,C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E pC>E pB>E pAD.粒子由A运动至B和由B运动至C电场力做的功相等5.如图实线为电场中一条竖直的电场线,有一质量为,电量为的小球,由该直线上A点静止释放,小球向下运动到达B点减速为零后返回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电场可能是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且B. A点的电势高于B点电势C. A点的场强小于B点场强D.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是等于电势能的增加量6.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带电小球.t=0时,乙球以6 m/s的初速度向静止的甲球运动.之后,它们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由图线可知()A.甲,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t1时刻两球的电势能最小C. 0~t2时间内,两球间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D. 0~t3时间内,甲球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球的动能一直减小7.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分别固定在a,b,c三个顶点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d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由d指向OB.O点处的电场强度是d点处的电场强度的2倍C.bd连线为一等势线D.引入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依次置于O点和d点,则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O点所具有的电势能8.如图所示,真空中同一平面内MN直线上固定电荷量分别为-9Q和+Q的两个点电荷,两者相距为L,以+Q电荷为圆心,半径为画圆,a,b,c,d是圆周上四点,其中a,b在MN直线上,c,d两点连线垂直于MN,一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在圆周上运动,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电荷+q在a处所受到的电场力最大B.电荷+q在a处的电势能最大C.电荷+q在b处的电势能最大D.电荷+q在c,d两处的电势能相等9.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小球,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6所示.由此可知()A.小球带正电B.电场力大小为3mgC.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D.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相等10.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其中间一根电场线是直线,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直线上的O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点.取O点为坐标原点,沿直线向右为x轴正方向,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在O到A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粒子运动速度v和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粒子的动能E k和运动径迹上电势φ随位移x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两对金属板A,B和C,D分别竖直和水平放置,A,B接在电路中,C,D板间电压为U.A板上O处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水平射入C,D板间,电子最终都能打在光屏M上.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闭合,只向右移动滑片P.P越靠近b端,电子打在M上的位置越高B.S闭合,只改变A,B板间的距离.改变前后,电子由O至M经历的时间相同C.S闭合,只改变A,B板间的距离,改变前后,电子到达M前瞬间的动能相同D.S闭合后再断开,只向左平移B,B越靠近A板,电子打在M上的位置越高12.等量异号点电荷+Q和-Q处在真空中,O为两点电荷连线上偏向+Q方向的一点,以O点为圆心画一圆,圆平面与两点电荷的连线垂直,P点为圆上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圆上各点的电势相等C.将试探电荷+q由P点移至O点电场力做正功D.将试探电荷+q由P点移至O点,它的电势能变大13.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固定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Q和-Q,图中O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P点为连线上靠近-Q的一点,MN为过O点的一条线段,且M点与N点关于O点对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两点的电势相等B.M,N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的过程中,电荷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只将-Q移到P点,其他点在空间的位置不变,则O点的电场强度变大14.如图所示,两面积较大,正对着的平行极板A,B水平放置,极板上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新高考复习中的复等位基因及其相关题型剖析在近几年的高考复习过程中,在对生物的遗传及进化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时,经常会对“等位基因”“基因频率”等重点概念进行深一步的剖析和总结,与“复等位基因”相关的知识就是对上述基本概念的拓展和延伸,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复等位基因概念在一个群体内,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三种及三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形成的。
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的可逆性是复等位基因存在的基础。
二、复等位基因的典型实例人类ABO 血型系统的相关基因座位是在第9号染色体长臂的末端,在这个座位上的等位基因有IA、IB、i三个,i是隐性,IA和IB都是显性。
IA控制产生A 凝集原,IB控制产生B凝集原,i控制不产生凝集原。
三种基因控制的性状不相同,因此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复等位基因即IA、IB、i决定的。
但就具体某一个人来说,决定ABO 血型的一对等位基因, 是IA、IB、i三个基因中的两个,基因型IAIA、IAi的人为A型,基因型IBIB 、IBi的人为B型,基因型为IAIB的人就是AB型,基因型ii的人就是O型。
三、复等位基因的相关推断性典型试题分析与复等位基因相关的遗传题和正常的遗传类题型相似,会出现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或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的题型情况。
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以及由亲代推断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等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遗传学试题中经常涉及的最基本的题型。
例1 (201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第20题)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
G 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基因决定雌株。
G对g、显性,g对是显性。
如:Gg 是雄株,g 是两性植株, 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 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解析本题涉及复等位基因及基因的显性等级的问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考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弹性势能一、单选题1.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发生形变,物体就具有弹性势能B.某一弹簧的长度越长,其弹性势能就越大C.弹簧的弹力做正功,其弹性势能增加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形变量有关2.下列关于弹簧弹力的功、弹簧弹性势能及其变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力做正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B.弹簧的弹力做负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C.弹簧的弹力做功为零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保持不变D.同一弹簧的伸长量与压缩量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也相等3.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等高的A点静止释放,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在重物由A点摆向最低点B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做正功,弹力不做功B.重力做正功,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若用与弹簧原长相等的不可伸长的细绳代替弹簧后,重力做正功,弹力做负功D.若用与弹簧原长相等的不可伸长的细绳代替弹簧后,重力做功不变,弹力不做功4.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B.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C.弹簧的长度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能不变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它们恢复原状时都能对外界做功5.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系好弹性绳并安装传感器,可测得运动员竖直下落的距离及其对应的速度大小。
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v -s”图像(15m 时为速度最大的位置)。
若空气阻力和弹性绳的重力可以忽略,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弹性绳原长为15mB .当弹性绳开始伸长至达到最长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C .当运动员下降15m 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最大D .当运动员下降15m 时,以运动员、弹性绳、地球为系统的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最小 6.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弹力做正功,其弹性势能减小B .弹簧的弹力做正功,其弹性势能增加C .当弹簧变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增大D .当弹簧变短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变小 7.如图所示,弹簧原长0L ,劲度系数为k 。
vb高考复习题
VB高考复习题
随着高考的临近,很多学生开始为VB(Visual Basic)考试做准备。
VB是一种
常用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领域。
在高考中,VB考试
是考察学生对VB语言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
习VB,下面将提供一些高考复习题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VB语言?它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VB语言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编程语言,最初由微软公司开发。
它具有易学易用、功能强大、开发效率高等特点。
VB语言可以用于开发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包括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等。
它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
范式,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可以方便地进行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和开发。
2. VB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在VB语言中,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型(Integer)、长整型(Long)、单精
度浮点型(Single)、双精度浮点型(Double)、字符型(Char)、字符串型(String)、布尔型(Boolean)等。
每种数据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取值范围和存储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
3. VB语言中的控件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VB语言中,控件是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
常见的控件包括按钮(Button)、文本框(TextBox)、标签(Label)、列表框(ListBox)、下拉框(ComboBox)、复选框(CheckBox)、单选按钮(RadioButton)等。
这些控件
可以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显示程序的输出、进行用户交互等。
通过对控件的
属性和事件进行设置和处理,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和效果。
4. VB语言中的循环结构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VB语言中,常见的循环结构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 While循环。
这些循环结构可以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根据条件判断是否继续循环。
通过循环结构,可以简化程序的编写,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读性。
循环结构在处理需要重复操作的情况下非常有用,比如遍历数组、读取文件、处理数据等。
5. VB语言中的条件语句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VB语言中,常见的条件语句包括If语句、Select Case语句和三元运算符。
这些条件语句可以根据条件的真假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通过条件语句,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和选择,根据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操作。
条件语句在处理需要根据条件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情况下非常有用,比如根据用户的输入进行不同的处理、根据数据的状态进行不同的操作等。
6. VB语言中的数组有哪些类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VB语言中,常见的数组类型包括一维数组(Array)、多维数组(Array)、动态数组(ArrayList)等。
数组是一种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数据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操作数组中的元素。
通过数组,可以方便地管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数组在处理需要存储和操作多个数据的情况下非常有用,比如存储学生成绩、处理图像像素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VB高考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VB语言。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做题复习外,还要注重理解和应用。
通过实际的编程练习和项目开发,可以更好地掌握VB语言的知识和技巧。
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