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体例格式和内容要求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23.44 KB
- 文档页数:9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摘要:本次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新型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共纳入XX名患者进行观察和治疗。
试验结果显示,新型治疗方法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较好。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应用范围。
引言:疾病治疗是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临床试验作为评估新治疗方法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临床试验选取了XX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和治疗,旨在探索该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本次试验共纳入了XX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另一组接受新型治疗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同时,还记录了患者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情况,评估新治疗方法的安全性。
结果:经过XX个月的观察和治疗,结果显示接受新型治疗方法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为XX%,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XX%。
同时,新型治疗方法组的生存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提高,达到了XX%。
在实验室检测方面,新型治疗方法组的一些指标如XX和XX的变化也表现出显著差异(P值<0.05)。
此外,新型治疗方法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讨论: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新型治疗方法在XX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该方法可能通过XX的机制对疾病产生了影响,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另外,本次试验中临床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是合理和可靠的,研究组织者和参与者严格遵守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确保研究过程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然而,本次试验也存在一些限制,如样本量较小且来自单个中心,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偏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多中心验证结果。
结论:本次临床试验表明新型治疗方法在XX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应用范围。
本次试验的结果为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可能性。
二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总结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二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进行总结,以评估该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试验的设计、实施、结果分析及结论,为医疗器械的注册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1. 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二类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医疗器械的注册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对象本试验选取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病例数为XX例。
3. 试验分组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使用二类医疗器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现有治疗方法。
4. 试验周期本试验共进行X个月,以观察二类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的长期效果。
5. 数据收集本试验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方法、疗效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试验实施1. 患者筛选本试验严格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患者,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二类医疗器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现有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3. 数据收集与记录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疗效等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质量控制本试验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患者筛选、数据收集等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结果分析1. 安全性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二类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 有效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二类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3. 统计学分析本试验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二类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五、结论本试验通过对二类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 二类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撰写定义:是反映药物临床研究设计、实施过程,并对试验结果作出分析、评价的总结性文件,是正确评价药物是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是药品注册所需的重要技术资料。
基本准则:真实、完整地描述事实科学、准确地分析数据客观、全面地评价结局结构与内容:药品名称:资料项目编号:33- n****11期临床试验研究报——以***为对照药评价***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机构名称:*** (负责单位)(盖章)*** (参加单位)(盖章)研究机构地址及电话:**省**市**** ****主要研究者:*** 主任医师(签名):试验起止日期:****年**月_ ****年**月原始资料保存地点:***医院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申报单位:*** (盖章)报告签名报告题目:主要研究者声明及签名我已详细阅读了该报告,该报告客观、准确描述了试验过程和结果。
医院医师(签名):研究负责人签名*** 医院*** 医师(签名): 统计分析负责人签名 *** 医院*** 医师(签名):申办者声明及签名细阅读了该报告,该报告客观、准确描述了试验过程和结果公司负责人:*** (签名): 监查员:*** (签名): 执笔者签名*** 医院*** 医师(签名):缩略语 论理学声明 报告摘要 试验目的 试验方法 讨论 结论 参考文件 附件我们对该临床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监查,试验按临床试方案进行,我们已详 年 月 日 年月日年月 日缩略语缩写中文全称英文全称ALT 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a nnine tran sam in aseRBC 红细胞red blood cellWBC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N 中性粒细胞n eutrophilic granul ocyteL 淋巴细胞lymphocytePLT 血小板blood plateletHb 血红蛋白Hemoglob inBUN 尿素氮blood urea n itroge nCr 肌酐creati nine伦理学声明1、确认试验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伦理学原则2、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方案情况说明附件中提供伦理委员会成员表3、描述如何及何时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书附件中提供知情同意书样稿报告摘要试验题目临床批件文号临床试验单位及主要研究者试验的起止日期试验目的主要目的次要目的观察指标主要指标次要指标试验设计试验人群给药方案疗程有效性评价标准安全性评价标准统计分析方法受试者入组情况各组有效性分析结果各组安全性分析结果结论正文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试验设计受试对象选择治疗方案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指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标准质量控制与保证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三、试验结果(一)受试者入组情况实际入组剔除脱落FAS 集PP 集SAFE 集二)组间可比性分析年龄、性别和种族等人口学指标病程病情临床特征症状实验室检查合并疾病既往病史其他的试验影响因素(如体重、抗体水平等)相关指标(如吸烟、饮酒、特殊饮食和月经状况)依从性分析合并用药、伴随治疗情况分析(三)疗效分析组间疾病疗效比较组间证候疗效比较组间症状体征疗效比较组间证候积分比较组间指标疗效比较分层疗效分析不同年龄间疗效比较不同病程间疗效比较不同病情间疗效比较不同中心间疗效比较(四)安全性分析1、用药程度用药时间:平均数或中位数某特定时程有多少受试者数用药剂量:平均数或中位数每日平均剂量下有多少受试者数2、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列表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列表3、与安全有关的实验室指标分析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正常/正常正常/异常异常/正常异常/异常正常/异常情况列表异常/异常情况列表四、讨论五、结论六、参考文献七、附件1、SFDA缶床研究批件2、CRF(样张)3、药品随机编码表(如果是双盲试验应提供编盲记录)4、伦理委员会成员表。
醫療器材臨床試驗報告之格式及內容指引結案報告之格式項目如下﹕標題頁摘要目錄一、簡介(Introduction)二、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2.1 器材描述(Device description)2.2 臨床試驗計劃摘要(Clinical Investigation Plan summary)三、結果(Results)四、討論與綜合結論(Discussion and overall conclusions)五、名詞之縮字、定義及中文翻譯六、倫理方面(Ethics)七、研究人員與管理架構(Investigators and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of investigation)八、簽署欄(Signature block)九、報告附錄(Annex to the report)十、參考文獻(References)醫療器材臨床試驗報告標題頁範例臨床試驗名稱:(中文)(英文)醫療器材名稱:規格型號:製造商﹕試驗委託者:臨床試驗計劃識別編號:報告作者:報告日期:目錄摘要頁碼一、簡介(Introduction)…………………………………………………………二、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2.1 器材描述(Device description)…………………………………………2.2 臨床試驗計劃摘要(Clinical Investigation Plan summary)……三、結果(Results)………………………………………………………………四、討論綜合結論(Discussion and overall conclusions)………………………五、名詞之縮字、定義及中文翻譯………………………………………………六、倫理(Ethics)………………………………………………………………七、研究人員與管理架構(Investigators and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of investigation)…八、簽署欄(Signature block)……………………………………………………九、報告附錄(Annex to the report)……………………………………………十、參考文獻(References)……………………………………………………九、報告附錄報告須有下列附錄1﹒臨床試驗計劃與其任何改變。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设计与撰写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是对一项临床试验项目的结果和结论进行整理和总结的重要文件。
它旨在向相关利益相关者、专业同行和监管机构提供相关试验的全面概况和研究结果。
本文将介绍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设计与撰写过程,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一、引言部分在报告的引言部分,需要提供试验的背景、目的和方法概述。
这一部分应当简明扼要地描述试验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实验设计、样本量和研究期限等重要信息,并说明试验的伦理委员会批准情况和试验注册信息(如果有的话)。
二、方法部分在方法部分,需要详细描述试验的具体设计和实施。
应该包括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化和分组方法、干预措施、数据采集工具和测量指标等具体细节。
此外,还需要描述试验过程中的相关监测与评估措施、数据收集和存储方法等。
三、结果部分结果部分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内容,需要准确地呈现试验的结果。
首先,应该按照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分析计划进行数据的描述和统计分析。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描述性统计等形式直观地展示试验数据。
此外,还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讨论,并与先前研究进行比较,以便进一步验证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讨论部分是对试验结果的深入分析和解释。
需要根据试验结果与研究假设和目的之间的一致性来解读试验结果。
讨论过程中应该回答试验的主要问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对不同结果的可能解释进行讨论。
此外,还可以提出试验的局限性、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见等。
五、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对整个报告的总结和归纳,需要提出明确而准确的结论。
结论应该基于试验结果并根据证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同时回答试验的研究问题。
六、安全性与不良事件部分在报告中,需要详细描述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性和不良事件。
对于任何不良事件,应按照规范的报告和分类要求进行记录,包括事件的性质、严重性、持续时间、处理方法和相关分析等。
七、致谢部分在报告的致谢部分,需要感谢所有为试验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人员和机构,包括研究团队成员、试验参与者、监管机构和资金支持方等。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撰写定义:是反映药物临床研究设计、实施过程,并对试验结果作出分析、评价的总结性文件,是正确评价药物是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是药品注册所需的重要技术资料。
基本准则:真实、完整地描述事实科学、准确地分析数据客观、全面地评价结局结构与内容:药品名称:资料项目编号:33-Ⅱ****II期临床试验研究报——以***为对照药评价***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机构名称:***(负责单位)(盖章)***(参加单位)(盖章)研究机构地址及电话: **省**市**** ****主要研究者: *** 主任医师(签名):试验起止日期:****年**月-****年**月原始资料保存地点:***医院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申报单位:***(盖章)报告签名报告题目:主要研究者声明及签名我已详细阅读了该报告,该报告客观、准确描述了试验过程和结果。
***医院***医师(签名):年月日研究负责人签名***医院***医师(签名):年月日统计分析负责人签名***医院***医师(签名):年月日申办者声明及签名我们对该临床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监查,试验按临床试方案进行,我们已详细阅读了该报告,该报告客观、准确描述了试验过程和结果。
***公司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监查员:***(签名):年月日执笔者签名***医院***医师(签名):年月日报告目录缩略语论理学声明报告摘要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讨论结论参考文件附件缩写中文全称英文全称ALT 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annine transaminaseRBC 红细胞red blood cellWBC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N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L 淋巴细胞lymphocytePLT 血小板blood plateletHb 血红蛋白HemoglobinBUN 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Cr 肌酐creatinine伦理学声明1、确认试验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伦理学原则2、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方案情况说明附件中提供伦理委员会成员表3、描述如何及何时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书附件中提供知情同意书样稿报告摘要试验题目临床批件文号临床试验单位及主要研究者试验的起止日期试验目的主要目的次要目的观察指标主要指标次要指标试验设计试验人群给药方案疗程有效性评价标准安全性评价标准统计分析方法受试者入组情况各组有效性分析结果各组安全性分析结果结论一、试验目的二、试验方法试验设计受试对象选择治疗方案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指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标准质量控制与保证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三、试验结果(一)受试者入组情况实际入组剔除脱落FAS集PP集SAFE集二)组间可比性分析年龄、性别和种族等人口学指标病程病情临床特征症状实验室检查合并疾病既往病史其他的试验影响因素(如体重、抗体水平等)相关指标(如吸烟、饮酒、特殊饮食和月经状况)依从性分析合并用药、伴随治疗情况分析(三)疗效分析组间疾病疗效比较组间证候疗效比较组间症状体征疗效比较组间证候积分比较组间指标疗效比较分层疗效分析不同年龄间疗效比较不同病程间疗效比较不同病情间疗效比较不同中心间疗效比较(四)安全性分析1、用药程度用药时间:平均数或中位数某特定时程有多少受试者数用药剂量:平均数或中位数每日平均剂量下有多少受试者数2、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列表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列表3、与安全有关的实验室指标分析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正常/正常正常/异常异常/正常异常/异常正常/异常情况列表异常/异常情况列表四、讨论五、结论六、参考文献七、附件1、SFDA临床研究批件2、CRF(样张)3、药品随机编码表(如果是双盲试验应提供编盲记录)4、伦理委员会成员表。
临床研究报告撰写要求简述临床研究报告是医学领域进行研究和实验的重要成果之一。
为了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撰写临床研究报告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格式。
以下是临床研究报告撰写的一般要求简述。
一、概述临床研究报告的概述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结果。
同时要提供足够的背景材料和相关文献引用,以使读者能够理解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部分应该详细描述研究的对象、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等。
此外,还要明确说明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读者能够重现研究过程。
三、结果结果部分应准确、客观地呈现研究的主要发现。
可以采用文字、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呈现,以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研究结果。
同时,要避免主观评价和未经分析的结论,只列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结果。
四、讨论讨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解读。
要对结果进行适当的讨论,分析其与现有文献和研究目的的关系,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潜在的偏差进行说明。
此外,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及对临床实践和政策决策的影响。
五、结论结论部分是对研究主要结果的总结,要简明扼要地回答研究问题,并且要具备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结论应该紧密地与研究的目的和结果相一致,不应夸大或省略任何重要信息。
六、参考文献在临床研究报告中,应提供详细的参考文献列表,以便读者查阅相关研究和资料。
参考文献的格式应符合学术规范,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术期刊或出版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
七、致谢如有必要,可以在临床研究报告中加入致谢部分,感谢支持和帮助研究的人员或机构。
以上是临床研究报告撰写的要求简述。
在撰写报告时,除了要注意以上要求外,还应尽量避免拼写和语法错误,使得文章的整体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流畅易读。
同时,还要注意遵循学术道德和诚信,不得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或伪造数据。
通过遵循这些要求,可以使临床研究报告更具科学性和可信度,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本次临床试验是一项针对X疾病的药物治疗的多中心、随机
对照研究。
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我们新开发的药物在治疗X疾
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共纳入了300名年龄在18岁以上、确诊为X疾病的患者。
参与者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新药物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每组各有150名患者。
试验持续了12周,期
间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进行了多次评估。
结果显示,接受新药物治疗的患者在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提高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新药物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新药物组的症状缓解率达到80%,而安慰剂组仅为40%。
同时,新药物
组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试验中,新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大多为轻度不良反应,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仅约有5%的患者出现了轻微头晕和恶心的不适感,但这些不适感仅持续了短暂时间,并且在停药后很快恢复。
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与新药物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的新药物在治疗X疾病中表现出明显的疗效
和良好的安全性。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的结果,我们认为这种新药物有望成为X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还需要进行,包括对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跟踪观察。
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X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试验已经成为验证医疗产品和治疗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将从试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等方面,对一项临床试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试验背景
本次临床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种抗癌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并比较该药物和目前市场上的常用抗癌药物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
试验招募了15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将50例患者分配到新药组,50例患者分配到常用药物组,剩余50例患者分配到对照组。
试验设计
在本次试验中,使用了随机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公正。
为了避免偏倚,试验人员和参与者都不知道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
同时,为了对比不同组之间的治疗效果,试
验使用了多种评估指标,包括瘤体缩小程度、生存期、中毒反应等。
数据分析
在试验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结果表明,新药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用药物组和对照组,其瘤体缩小程度和生存期都有明显提高。
同时,新药组出现的中毒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分析,我们证明了本次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论总结
本次试验证明了新药物在治疗癌症方面的明显优势,且安全性高,将对癌症治疗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本试验所采用的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方法和多种评估指标的使用,也为临床试验提供了可行的范例。
未来,在进行临床试验时,应遵循规范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撰写英文回答:Writing a summary report for a clinical trial can be a challenging task as it requires presenting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in a clear and concise manner. In this report, I will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clinical trial I conducted, highlighting the key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To begin with, the clinical trial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ew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The study design involv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ing the new drug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a placebo. The trial lasted for six months and included a sample size of 500 participants.The results of the trial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blood pressure levels among the participan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 new drug is effective in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nd could be a promising treatment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Furthermore, the trial also assessed the safety profile of the new drug. Adverse events were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comparabl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new drug is well-tolerated and has a favorable safety profile.In addition to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qualitative feedback from the participants was also collected. Many participants reported improvements in their overall well-being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taking the new drug. This subjective feedback further support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 new drug on hypertension management.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clinical tria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new drug is both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implications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patients alike, as they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this drug in clinical practice.中文回答: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撰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要求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设计规程---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是以文字形式对试验药物对合格受试对象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作系统的表述、分析和总结。
科学合理的总结既可反应临床试验的目的,同时为药政管理部门提供审评依据,因此临床试验总结是临床试验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计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方案是作好临床试验总结的前提。
—1.试验报告简介2.临床试验报告目录3.前言4.试验目的5.试验计划总体试验设计和计划介绍试验的设计(包括对照组的选择)研究人群的选择-治疗疗效和安全性变量数据质量的保证拟订的统计学方法和样本大小的确定6.参加研究患者总体分析患者的安排方案偏离---7 .疗效评价供分析的数据集人统计学和其他基线特征治疗依从性的检测疗效结果和个例数据表---8.安全性评价用药程度不良事件死亡、严重不良事件及其他重要的不良事件临床实验室评价与安全性有关的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和其他观察发现安全性结论---9.讨论和总结正文参照表、图及图解人统计学数据汇总图表疗效汇总图表安全性数据汇总图表10.参考文献列表---11.附录I期临床耐受性试验总结报告设计规程1.题目:---要简单明了,格式为"xxx(试验药名)1期临床耐受性试验总结方案”。
2.研究方法:---包括受试者选择,试验设计、试验方法、试验程序、数据处理方法等。
这些内容在I期临床试验方案中均有论述,为了便于药政管理部门人员全面了解试验全过程,故应在总结方案中重新列出。
3.一般情况:---I期临床耐受性试验分单剂量试验和累积剂量试验,二者又可分若干组,分组要遵循随机原则。
总结时,要把各组健康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考察其均衡性。
4.结果:---主要分析受试者对试验药物的耐受程度,是否有不良反应的产生。
4. 1.不良反应分析:---若受试者出现任何异常的症状、体征,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考察与受试药物是否有关。
4. 2.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考察受试者用药后是否有上述指标异常,若有异常情况要分析其原因。
化学药品申报资料撰写格式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撰写格式和内容(第二稿草稿)二OO 五年三月1目录一、概述 (3)二、临床试验资料综述撰写的格式与内容 (4)(一)临床文献与试验总结 (4)1、临床文献总结 (4)2、临床试验总结 (5)2.1 生物药剂学研究总结 (5)2.2 临床药理学研究总结 (5)2.3 临床有效性总结 (6)2.3.1 受试人群 (7)2.3.2 有效性研究结果及比较 (7)2.3.3 不同受试人群间结果比较 (7)2.3.4 与推荐剂量相关的临床信息 (8)2.3.5 长期疗效与耐受性问题 (8)2.4 临床安全性总结 (8)2.4.1 用药/暴露情况 (8)2.4.2 不良事件 (9)2.4.3 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 (11)22.4.4 与安全性相关的症状体征和其他发现 (11)2.4.5 特殊人群的安全性 (12)2.4.6 上市后数据 (12)2.5 生物等效性研究总结 (13)(二)临床试验总体评价 (13)1、立题分析 (13)2、生物药剂学总体评价 (14)3、临床药理学总体评价 (14)4、有效性总体评价 (14)5、安全性总体评价 (15)6、获益与风险评估 (16)三、名词解释 (17)四、参考文献 (18)五、起草说明 (19)六、著者 (21)3一、概述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附件二的要求,化学药品申报注册时应提供的第28 项申报资料为“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该综述由注册申请人撰写。
为指导和规范注册申请人撰写该综述,现参考国际协调会议(ICH)申报资料中通用技术文件(CTD)临床部分的相关技术要求,在充分考虑国内药品注册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临床试验资料综述撰写的格式与内容”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本指导原则),其内容和形式与“化学药品申报资料的撰写格式和要求”系列指导原则中“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撰写格式和要求”指导原则和“临床试验报告的撰写的格式与内容”指导原则相衔接。
药品Ⅱ期临床试验方案体例格式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药品Ⅱ期临床试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药品Ⅱ期临床试验方案是进行药品临床试验的重要文件,其编写需要规范、严谨。
药品Ⅱ期临床试验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需要说明本研究的科学依据和临床必要性,主要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基础和前沿知识、疾病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现状,以及本研究设想的优越性所在。
二、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部分需要阐明研究的主要目的、次要目的、预期结果及其意义。
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需要说明研究的方法、研究设计、入选与排除标准、分组、干预方案以及评价指标、样本量计算、随访计划、质量控制等内容。
需要说明各个研究步骤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保证研究结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四、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部分需要说明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入选和排除标准、研究对象的数量、特点和相关信息等。
需要说明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相关信息,以确保研究对象的选择符合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的要求。
五、研究安全研究安全部分需要说明本研究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其对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安全保障措施和监控。
需要说明识别、实施和报告与本研究相关的意外事件和不良反应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六、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需要说明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及质量控制,以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需要说明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流程,在研究设计和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七、伦理和法律伦理和法律部分需要阐明本研究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包括研究伦理审批的程序与结果,保护研究对象隐私信息及知情同意的取得与监管,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法律问题防范措施等。
八、预算和计划预算和计划部分需要说明研究预算和时间计划,包括研究的经费来源和使用、时间安排和完成研究的工作计划。
需要确保研究的经费使用合理、财务管理有序,时间计划合理、研究进度有序推进。
编写药品Ⅱ期临床试验方案时需要协调各个科研人员和专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研究结果科学、有效、可靠,同时具有指导医疗实践和决策的重要价值,也为药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临床实践,掌握临床医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培养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至2023年4月30日三、实验地点某综合医院内科病房四、实验对象1. 患者:男性,65岁,主诉:胸部疼痛3天,加重1天。
2. 带教老师:主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五、实验内容1. 患者病史采集2. 体格检查3. 辅助检查4. 临床诊断与治疗5. 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六、实验过程1. 病史采集患者3天前开始出现胸部疼痛,呈持续性,伴放射至左肩部。
疼痛加重1天,伴有心悸、气短。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吸烟史30年,每日20支。
2. 体格检查(1)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90mmHg。
(2)神志清楚,精神可,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斑。
(3)颈软,无抵抗感,甲状腺无肿大。
(4)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
(5)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6)腹部平坦,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3. 辅助检查(1)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
(2)胸部X光片:肺纹理增粗。
4. 临床诊断与治疗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方案:(1)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冠、降血压、降血脂等治疗。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 患者病情观察与护理(1)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心电图变化等。
(2)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3)做好患者的饮食、睡眠、活动等方面的护理。
七、实验结果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明显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ST-T改变逐渐恢复正常。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以下临床技能: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病史,为诊断提供依据。
2.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体征,发现潜在病情。
3. 辅助检查: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
中成药临床试验总结报告1.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中成药对于治疗某一种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系统的临床试验,我们期望了解该药物在患者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为后续的药品注册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背景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中成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
本试验选择某一种常见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对中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3.试验方法3.1 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接受中成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诊断为某一种常见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患者。
3.3 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接受中成药治疗,用药方法为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两片。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用药方法为口服,每日三次,每次一片。
3.4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
疗效指标包括症状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等。
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肝肾功能异常等。
4.试验结果4.1 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为90%,对照组为80%。
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试验组为85%,对照组为75%。
统计学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2 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有5例患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经过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
5.数据分析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
这表明中成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
6.结论与建议本试验结果表明,中成药对于治疗某一种常见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临床试验的结果对于医学界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对最近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该临床试验的主题是关于一种新型药物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的评估。
研究受试对象为患有不同类型慢性疼痛的患者,包括关节炎、神经病性疼痛等。
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新型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法,例如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比较新型药物和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以及评估新药物的安全性。
在试验进行期间,研究人员监测了患者的疗效指标、疼痛缓解程度、日常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新型药物在治疗各种慢性疼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更高,且疗效更加持久。
这一发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并为他们带来了更大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次,新药物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试验期间,研究人员仔细记录了患者的身体反应和不良事件。
结果显示,新药物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率相似,且大多数事件都是轻度的,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没有造成重大影响。
这意味着该新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应用中更广泛地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药物在慢性疼痛的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但在某些特定人群中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仍然是必要的,以了解其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差异。
总之,这项临床试验为慢性疼痛治疗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新型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法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然而,我们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药物的特点,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希望这个研究能够为医学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未来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化学药品申报资料撰写格式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撰写格式和内容(第二稿草稿)二OO五年三月目 录一、概述 (3)二、临床试验资料综述撰写的格式与内容 (4)(一)临床文献与试验总结 (4)1、临床文献总结 (4)2、临床试验总结 (5)2.1生物药剂学研究总结 (5)2.2临床药理学研究总结 (5)2.3临床有效性总结 (6)2.3.1受试人群 (7)2.3.2有效性研究结果及比较 (7)2.3.3不同受试人群间结果比较 (7)2.3.4与推荐剂量相关的临床信息 (8)2.3.5长期疗效与耐受性问题 (8)2.4临床安全性总结 (8)2.4.1用药/暴露情况 (8)2.4.2 不良事件 (9)2.4.3 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 (11)2.4.4与安全性相关的症状体征和其他发现 (11)2.4.5特殊人群的安全性 (12)2.4.6上市后数据 (12)2.5 生物等效性研究总结 (13)(二)临床试验总体评价 (13)1、立题分析 (13)2、生物药剂学总体评价 (14)3、临床药理学总体评价 (14)4、有效性总体评价 (14)5、安全性总体评价 (15)6、获益与风险评估 (16)三、名词解释 (17)四、参考文献 (18)五、起草说明 (19)六、著者 (21)一、概述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附件二的要求,化学药品申报注册时应提供的第28项申报资料为“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该综述由注册申请人撰写。
为指导和规范注册申请人撰写该综述,现参考国际协调会议(ICH)申报资料中通用技术文件(CTD)临床部分的相关技术要求,在充分考虑国内药品注册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临床试验资料综述撰写的格式与内容”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本指导原则),其内容和形式与“化学药品申报资料的撰写格式和要求”系列指导原则中“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撰写格式和要求”指导原则和“临床试验报告的撰写的格式与内容”指导原则相衔接。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旨在评估一种新药物对于治
疗特定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经过严谨的设计和实施,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据和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对试验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筛选和入组评估,确保其符合试验的纳入
标准,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信息告知和知情同意。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药物给药和疗效评估,同时对不良事件和药物安全性进行了监测和记录。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对于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在试验结果方面,我们观察到新药物在治疗目标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疗效指标有明显的改善。
同时,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我们也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事件和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表明新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果解读,通过严谨的统计方法,我们验证了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些结果为新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为患者的治疗和临床医生的用药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本次临床试验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结果,验证了新药物在治疗特定
疾病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我们将继续对新药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以期能够更好地为患者的治疗和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
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和规范,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贡献更多的力量。
临床试验报告包括什么内容第一篇:临床试验报告的基本内容临床试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研究,旨在评估新药或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报告是对试验结果的详细描述和解释,是评估新药或治疗方法是否适用于人类的重要依据。
一份临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背景和目的:介绍研究方案的背景和目的,即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试验涉及的人群是什么。
2.试验设计和方法:说明试验采取的设计和方法,包括研究类型、研究时长、疗程、治疗方案、随访时间和评估标准等。
3.对象的选择:告知实验对象的招募、筛选、说明纳入与排除标准等。
4.试验过程和数据采集:描写试验的过程和监测数据的方式、数据记录表和分析等。
5.结果:描述研究的结果,以统计数据、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现,要详细说明结果的主要发现和项目。
6.讨论和结论:在讨论章节中,要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解读,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7.参考文献:包括本文所引用的文献。
8.权限和伦理审查:告知实验伦理审查和权利保护的细节。
9.作者声明:包括作者资质、研究资金来源和贡献等。
以上是一份临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含的基本内容,不同的试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第二篇:临床试验报告中的重点内容一份完整的临床试验报告,除了包含基本内容之外,还需要着重介绍试验的关键点,以清晰有力的方式展示试验结果。
在临床试验报告中,重点内容包括:1.试验人群的特征:即实验对照组之间人群的性别、年龄、病症等方面的差异。
2.疗效和安全性:新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与对照组的比较和分析。
3.统计学方法:分析试验结果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4.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包括受试者服用计量的可靠性及验收人员记录的准确性等。
5.质量控制:试验进行过程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这些措施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效。
6.试验失败分析和副作用处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复杂情况时进行的救治和分析,以及针对副作用的处理。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体例格式和内容要求内容临床试验总结报告体例和容要求1.题目封面封面题页应包括如下容:——试验题目——试验药物/研究产品的名称——试验用药品的适应症——如不能在题目中表明、则简要描述(以1~2句话)设计(平行、交叉、双盲、随机)比较(安慰剂、活性成分、剂量/反应),间隔,剂量和病例数。
——申办者——原始规划与计划的确认(编码或数目,确认日期)——试验预期进度与进程安排——研究开始数据(受试的第一位病人,或任何其它数据)——后期研究终末数据(最终一个受试者的名称、或终末研究者完成的数据)——试验研究完整的数据(最后的受试者)——参加者或合作者或主办者责任医务官等人士的名称和职责。
——药业公司名称/主办方签名(在公司/主办者中负责研究报告的人,公司/主办方联络者的,和传真,以备在回顾研究报告提出问题时,在此页码或应用的字母有所表明)。
——表明该项研究是否在优良临床试验管理规(GCP)条件下进行的包括应达到的基本文件、研究设施、人员知识结构,统一培训等。
——报告的资料(通过题目和资料,确定与该项研究相同的任何其它较早报告)2.容概述应提供—个临床试验的主要容提要(通常限于3页容),该提要应包括试验题目、研究人员、研究出版物名称、试验时间、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研究样本、诊断及进入研究的主要标准、试验的产品、剂量、给药方式及批号、治疗持续时间、参考的治疗、剂量、给药方式及批号、评价标准(有效性、安全性)、统计方法、总结——结论(效能结论、安全性结论、结论)及报告日期。
该提要应包括表明结果的数字资料,而不仅仅是文字和P值(见附件l,研究容概述)。
3.容目录容表格应包括:——页码或其它每一个部分的局部资料,包括归纳性表格、图和图表。
——附录、列表和任何能提供的病例报告形式的汇总和定位。
4.名词、术语缩写和定义应提供报告中使用的—系列缩写符、特殊的或不常用的术语,或测量单位定义,应拼写出缩写术语,并在文中首次出现时表明其全称。
5.伦理学5.1 伦理委员(1EC)或研究评价机构(IRB)由IEC或IRB验证的研究方案和任何修正方案都必须加以确认。
所有一系列协商的IEC 或IRB都应在IEC或IRB列表(如权威管理部门要求,应给予委员会主席的名字)——有关受试者或试验样本同意书的书面形式。
5.2 实施本研究过程中伦理学问题应该确认临床试验是在依据《赫尔辛基宣言》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GCP)科学和道德原则指导下实施的,试验研究开始前,临床试验方案、CRF表、知情同意书应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知情同意和知情同意书来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同时制定严格受试者的选择、排除病例的选择,保证试验研究的道德原则。
5.3 受试者须知和知情同意书与受试者登记(如分配,预筛)有关的知情同意如何,在什么时候获得的知情同意应该如何描述。
6.研究人员和研究管理机构研究的行政结构(如主要调查者,参与调查者、策划委员会、行政管理机构,数据/计划监督评估委员会、生物统计部门、中心实验室设施及工作状况、合同研究组织(CRO)、临床试验、供应系统)应在报告的正文中简要叙述。
研究及研究相关人员应提供一系列简短CV(附件16.1.4)及其在研究中的规章和资格(个人简历或相当容)、并应同时提供一系列类似的其它由于参与严重影响研究行为的人,而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可省略为研究者总体文件而仅有、学历、执行人员及职责。
所列容应包括:(1)研究者(2)任何其它执行初始观察或其它主要效应变化的观察员,如护士、医师助理、临床心理学家、临床药理学家、住院医师,如可能应包括不良反应或暂时代替上述任何人的传唤医师。
(3)报告的作者,包括生物统计学家。
研究者及研究相关人员(含合作者)签名(见附录16.1.5),7.引言引言应包括主要的述(最多为一页),表明供试药品/研究产品开发的来龙去脉,与该研究有关的关键性指标(如基本原理,目的,目标群体,剂量设计、治疗,阶段,初步终点)。
任何附在草案后展开的指南或任何其它主办者/公司和决策者间与特别研究相关的协议/会议,应予以确认或描述。
8.研究目的应提供描述临床试验的总体目标,其中包括试验主要目的和次要目的的设定依据、样本量、剂量设计、对照组设计、标准、测量、评估、结果和结论等。
9.试验计划9.1 试验设计和试验计划的描述所有试验计划和试验设计(结构)(如平行、交叉)应该有主要的描述,但要简洁,明了,必要时用图、表等。
试验研究方案和任何修改都应像附录(16.1.1协议及其增补)增加一份样本病例报告,如同附录16.1.2(个例样本的报告),如果该部分任何信息来源而不是原始记录,则应该被确定。
所提供信息应包括:(1)研究性治疗(特殊的药物,剂量和疗程)(2)试验过程受试者群体及其所包括的受试者样本(3)盲法/使掩蔽水平或数日(如开放、双盲,单盲、盲法评估及非盲法受试者的测量和/或调研者)(4)对照的种类(如安慰剂、不治疗、活性药、量效关系、疾病史)和研究方法(平行、交叉)。
(5)整个研究阶段的进程和时程,包括随机化前和治疗后,治疗撤退期和单、双盲治疗期。
随机受试者应具有包括研究时间的图、表的标示很有用【见附录Ⅲa(试验设计及评估步骤),IIIb(试验设计及评估步骤)】9.2 对试验设计的讨论,包括如何选择对照(比较)组一般考虑的对照(比较)组是安慰剂同步对照,不给药同步对照,活性药同步对照,剂量比较同步对照和历史对照,除了对照形式外,其它需要讨论的关键设计指标是使用交叉设计还是平行设计,具有特殊既往史的受试者诸如对一种药或一类药有反应或无反应,如果没有采用随机化或盲法对照设计,则应说明采用其它技术很重要,如有此种情况要谨防系统选择性误差,同时对对照试验试验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描述。
已知的和潜在的与试验设计或对照有关的问题,应按特殊疾病或所研究的治疗方案来讨论,如对一交叉设计,其它的一些方面应加以考虑,如疾病自发性变化的可能,和研究中治疗的后遗(滞后)效应。
设计的其它特殊指标也值得讨论,包括具有或缺乏淘汰期和治疗持续期,尤其是对慢性病受试者,如在上文无提示,还应解释选择剂量和剂量间隔的合理性。
如半衰期短的药物,其效应与时间和血药浓度呈正相关,每日给药一次是无效的,若试验设计是这样的则应寻找从给药时间间隔末端药物效应的“丢失”证据的方案,如给药前即刻测量的效应。
相似地,在平行设计剂量研究中,应阐明剂量的选择的合理性。
9.3 试验人群的选择9.3.1入选标准应阐明受试者群体及其选择的标准,对该项研究目的而言该群体的合适性,采用的特殊诊断标准和特殊疾病的要求(如特别严重或持续性疾病,特别试验的结果或比率等级或体检),临床特异指标(如治疗前的失败和成功),或其它潜在的预兆因素(年龄、性别或少数民族因素)也应有记载,有关随机性或涉及供试药品/研究产品治疗部分的导向标准和任何其它标准应该加以阐明,如有迹象表明附加的入选标准没有在草案中,则应讨论这些标准的暗示性,如某些研究对象可能被排除或入选到其它研究中去,或患有特殊疾病或具有特殊基本特征的受试者,则应在方案中描述。
9.3.2 排除标准排除入选研究的标准应具有特异性,提供其合理性(如安全考虑给药理由或试验缺乏合理性,伦理道德问题、依从性降低等)。
在研究报告的第13部分应该讨论有关研究具有普遍性的排除容,或安全有效性的总结。
9.3.3 从治疗或评价中剔除受试者标准若有关于从治疗或分析观察剔除受试者的预定理由,应讨论这些受试者任何计划好实施的观察的观察本质及持续时间以及剔除受试者标准的合理性,必要时列表述,同时应讨论剔除受试者对整个试验研究(数据是否正态分布、统计分析误差、统计分析结沦的外推的合理性)的影响。
9.4 治疗9.4.1 研究治疗的给药方案在研究的各个种类中,所给的确切治疗或诊断用药,及各个研究阶段,应该记录包括给药途径和方式,预设的剂量和给药量,剂量选择的时间,随访治疗时间窗,血药浓度的观察时点等,并描述其合理性。
9.4.2 试验用药品的描述在报告的正文中,应给出供试药物/产品的主要处方(赋形剂、浓度、批号),如采用多于一个批号的供试药物/待试产品,接受每个批号的受试者应按附录16.1.6将接受每一批号药品,则应列出接受每个批号的试验药品/产品治疗的受试者。
应提供安慰剂和活性对照/比较产品的来源。
应注意比较产品与其通常市售状态的变化,并应注意阐明测定生物利用度采用的步骤未经改变。
对有效期受限制的或不完全肯定的日期的研究产品的长期使用进行试验研究,应阐明供试品的继续供给来源,使用期限,受试者在继续使用时应加以确定。
如需要特殊的贮存方法也应加以说明。
9.4.3 受试者分配到治疗组的方法在报告的正文中应讲述受试者的分组特殊方法,如集中分配、界分配、适应性分配(即基于较早的分配或结果的分配),包括任何分层或打破方案计划,应解释任何异常的原因和特征。
如有必要,应在附录16.1.7中表明随机化的详细方法,包括它是如何实施的随机化及其编码方法(每个受试者的编号及接受的治疗方式和序列),也应体现随机数字表,受试者的确认和治疗分配。
对于多中心研究,应由承办单位提供资料,解释随机化的方式、步骤和结果。
对于历史性对照试验,重要的是阐明如何选择特定的对照,所采用的其它历史经验和数据是否加以检验,如有的话,其结果是如何与采用的对照比较的,并在参考文献中说明其出处。
9.4.4 研究中所用剂量选择概述所有治疗都要提供使用的剂量和剂量围,说明选择依据(以往用于人或动物的资料),剂量的设计与研究是药品临床试验的重要容,也是施加因素控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容,在II期临床试验中,尤其是多中心试验研究时,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特殊人群的剂量研究和剂量——反应对照试验。
9.4.5 每一个受试者的剂量选择和给药时间应阐明选择每个受试者供试药品/试验用药品、活性对照品、和活性对照/比较产品的剂量方案,包括给药品名、剂量、给药周期、布药(随访)时间、回收和清点、合并用药及禁止用药等。
来自简单随机化分配到选择的固定药品/剂量方案与分配到特殊滴定法方案,及分配到较精心设计的反应决定性选择方案,如在什么情况下滴定直到不能耐受或某些特殊的终点己达到的间隔,这些方案之间可能存在某些波动。
如有任何逆向滴定方案,也应予以说明。
应讲清给药时间(每日次数,间隔),给药与用餐的关系,如果不是特殊的,应加以说明。
应注明对受试者有关何时和怎样服药的任何特殊建议。
9.4.6 盲法用来执行盲法的特定过程的描述应该被提供(例如瓶子怎样被标记,揭盲的标签,受试者代码表/应急信封,双模拟技术),包括为个人或所有的受试者而破盲的情形描述。
例如严重不良事件,盲法供试药品的使用过程、随访的受试者的编码,如可使一些研究受试者保持非盲(如允许他们调整用药计划);应提供防护其它受试者或研究者的方法和步骤,保证测试药品/研究产品和安慰剂难以区分和它们难区分的证据所采用的措施应该被描述,像外观、形状、气味和测试材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