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河水库渗漏分析共1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8
水库浆砌石重力坝渗漏原因分析及危害【摘要】水库的浆砌石重力坝主要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保持坝体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其是一种古老的坝体形式,在古代和现代的水库当中被广泛的使用。
但是,浆砌石坝的渗漏会引起很多安全问题,对水库质量和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水库浆砌石坝漏水的原因,并详细的阐述了其危害,针对问题的存在提出了几点预防性措施。
【关键词】水库浆砌石坝渗漏;原因分析;预防措施我国很多的水库之中都使用了浆砌石坝,它对于水库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适应性较强,随着山区、丘陵地带水利建设规模的扩大,这些地区往往道路较为不便,因此,导致建设所需的材料不方便运输,因此,水库大坝都采用浆砌石坝体,直接从当地采石、砌石,这也就促进了浆砌石坝的使用。
但是,当前水库的浆砌石坝大都存在着漏水的现象,其具体的原因为:一、水库浆砌石重力坝漏水原因分析浆砌石坝蓄水以后,在坝体下游面、坝后基础岩和坝头结合部有润湿水分的部位成为渗水,这是水库坝体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果渗水现象继续的发展,就将会形成水流或者喷涌,这种现象就称做漏水,当漏水现象较为严重的时候,对于坝体的危害就会比较的大。
目前,造成漏水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设计原因、施工原因、环境原因。
(一)设计原因水库浆砌石重力坝的作用重大,是维持水库安全性的保障,国家针对浆砌石坝的建设出台了相关的规范标准,《浆砌石坝设计规范》中要求水库的浆砌石坝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防渗墙,这是防治漏水现象的基本措施,但是,部分浆砌石坝的设计不合理,忽略了坝体防渗墙的建设,或者在施工建设中不遵守规范的操作规程,从而造成了防渗墙的质量不符合坝体的防渗要求。
再者,对于坝体建设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坝体混凝土浇灌时,砌筑槽中落入杂物等,再加上振捣的不彻底,从而影响了坝体结构的密封性和坚固性,导致在使用中出现坝面的局部开裂、断裂,或者对于坝面结合处缝隙的处理不合格,造成勾缝处脱落,引发浆砌石重力坝的漏水。
水利水电2016年12期︱153︱ 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漏施工措施武娥芬 缪春云云南能阳水利水电勘查设计有限公司,云南 曲靖 655000摘要:水库是很多地区重要的灌溉方式和渠道,但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水库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下爱水库的防洪作用和灌溉作用将大打折扣。
当前水库质量问题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坝基渗漏问题,这回大幅降低水库社会效益的发挥,甚至会对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所以,各地区应当强化对水库坝基防渗工作的重视,主动发掘水库中坝基存在渗漏问题和隐患,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推动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漏中图分类号:TV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12-0153-01本文将对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口施工进行研究,首先简要概述龙潭河水库工程概况和水库坝基防渗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龙潭河水库坝基防渗漏的具体施工。
通过为其他水库工程开展坝基防渗漏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我国水库质量整体提升,为水库发挥应用作用提供保障。
1 工程概况 龙潭河水库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红石岸村上游约150m,水库坝址距茨营9.7km,距曲靖市区28.4km,距昆明市164.4km。
龙潭河水库所在河流—龙潭河,控制流域面积262.0km 2,多年平均径流量9960万m³。
由于粘土心墙风化料坝与坝址区的基岩适应性相对较好。
风化料的储量和质量能够满足技术要求,风化料场开采完毕后可以复耕,相对征占地容易,所以龙潭河水库大坝坝型为粘土心墙风化料坝。
龙潭河水库大坝坝高59.0m,坝轴线长575.0m,坝顶宽6.0m,防浪墙顶高程1925.20m,坝顶高程1924.00m,墙顶高程1923.50m,坝基开挖高程1865.00m。
坝基的年渗漏量为75.08万m³,年绕坝渗漏量左坝肩为4.84万m³/年,右坝肩为8.14万m³/年,大坝右岸低槽区年渗漏量为111.73万m³,总渗漏量为199.79万m³/年占总库容2106.4万m³的9.48%。
龙塘坝水库库区渗漏分析摘要:龙塘坝水库库区两岸有邻谷分布,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出露,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本文希望通过对库区及邻谷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找出库区渗漏的途径与形式,为工程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库区;岩溶;邻谷;地下水;渗漏评价1 工程概况龙塘坝水库位于湄潭县复兴镇新金龙村境内的复兴河上游河段,设计正常蓄水位865.00m,坝前水头抬高约30m,库水面宽一般80~150m,主河道回水长约2.2km,水库总库容398万m3,属小(1)型水利工程。
2 库区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龙塘坝水库位于复兴河上游河段,地势主要为北高南低,为浅至中切脊状低山或低中山,两岸地表分水岭高程900~1305m,库盆封闭较好,四周无低垭口分布。
库区周边主要河流有水库东部的汪家沟和西部的白岩沟,分别为库区左、右岸两条较近的邻谷,两邻谷距库盆距离分别为1.8km和2.6km,其中汪家沟河床高程980~1050m,高于库区河谷,白岩沟河床高程840~1025m,在竹林湾以下河段河床高程低于库区河谷。
岩层走向总体横向与主河道流向相交,为横向河谷结构。
(2)地层岩性库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桐梓红花园组(O1t+h)灰岩、白云岩及湄潭组(O1m)砂质页岩,奥陶系中上统(O¬2+3)灰岩、页岩,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S¬1ln)粉砂质灰岩、页岩,志留系中统石牛栏群(S¬2sh)灰岩、泥灰岩,志留系中上统韩家店群(S¬2-3hn)泥岩、页岩。
(3)地质构造库区主要构造有新房子向斜、龙塘坝断层(F1)。
新房子向斜贯穿库首向北东延伸,轴线走向N28~40°E,核部主要出露S2sh地层,两翼为S1ln、O2+3及O1m地层,北西翼倾角20~22°,南东翼倾角50~55°,两翼岩层不对称。
龙塘坝断层(F1)横切库首向两岸延伸,长约3.1km,为张扭性断层,断层面产状N60~73°E/SE∠65°,主要切割S2sh及S2-3hn地层,断距一般50~80m,破碎带宽一般5~10m,影响带宽一般20~30m。
龙潭河水库正常蓄水位问题的探讨本文以六安市金安区龙潭河水库工程为例,分析了在满足水库各种功能前提下,如何控制水库的运行方式,通过调节计算,最终确定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标签:水库;运行方式;特征水位;借鉴水库正常蓄水位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条件下,为了满足兴利的设计要求,允许能蓄到的最高水位,是水库最重要的特征水位之一,是确定水库容积、水库规模的基本依据。
因此,要确定水库的规模,首先要确定正常蓄水位。
本文以龙潭河水库工程为例,在合理分析水库坝址处天然来水量,综合考虑水库各种用水过程,合理控制水库的运行方式,采用长系列调节计算,最终确定龙潭河水库的正常蓄水位。
1、工程概况龙潭河水库工程位于金安区横塘岗乡境内,是一座以供水、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
水库坝址处流域面积16.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016万m3,水库校核洪水位88.02m,总库容为993万m3;设计洪水位87.37m,相应库容为万938m3;正常蓄水位86.00m,相应库容822.6万m3;死水位70.00m,死库容33.8万m3。
2、径流分析龙潭河水库坝址处径流分析由区域附近实测的雨量和区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间接推算。
(1)降雨量采用张家店站和东河口站1980~2014年降水资料,通过算术平均法计算工程区域年降水量。
经计算,工程区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222.0mm,对应70%、80%、90%和95%保证率年降水量分别为1088mm、1014mm、914mm和834 mm。
(2)径流系数通过分析流域附近查湾水文站、来榜水文站、岳西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44~0.67之间。
查六安市天然径流系数等值线图,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约为0.50。
因此,龙潭河水库坝址处径流系数取0.50。
(3)径流量经计算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08万m3,保证率80%、90%、95%的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818万m3、748万m3、698万m3。
陆雪萍,等:龙潭水库坝下输水涵管渗漏检查及原因分析龙潭水库坝下输水涵管渗漏检查及原因分析陆雪萍,刘建文(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5)摘 要:采用管道CCTV 检测技术,在龙潭水库放空库容2周后和1个月后两次检查坝下输水涵管,查明涵管结构 缺陷、渗漏情况以及渗漏原因和渗漏水来源,为工程后期除险加固提供指导和依据,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CCTV ;渗漏;涵管Title : Inspection and cause analysis of seepage from the culvert of Longtan reservoir// by LU Xueping and LIU Jianwen// Guangdong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Abstract : By use of CCTV, inspection of culvert of Longtan reservoir was carried out. The structure de fects, seepage and its cause reasons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treatment. Key words : CCTV; seepage; culvert中图分类号:TV698.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1092(2020)06-0071-021工程概况龙潭水库于1955年12月动工兴建,1956年4 月完工,1972年9月对原坝进行扩建,是一座以灌 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
重现期50年设计洪水位 为216.95 m,相应库容为634.86万m 3;重现期500 年校核洪水位为217.60叫相应库容664.58万m 3。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分析及除险加固设计
何伟琴
【期刊名称】《水利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6(022)001
【摘要】结合九龙坑水库工程实例,对大坝渗漏的原因以及大坝的稳定作了系统分析,并对大坝除险加固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供参考和借鉴.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何伟琴
【作者单位】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41
【相关文献】
1.文子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 [J], 吴建廉
2.邵处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渗方案 [J], 唐波;曹建军;黄天增;李进;张莉萍
3.思南县红旗水库大坝稳定分析及除险加固设计 [J], 杨秀银
4.香山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工程设计 [J], 陈玉山;何建新
5.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除险加固措施 [J], 方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宁市龙潭水库1#、2#溢洪道加固效果探讨韦学锋【摘要】在水库工程项目中,要想提升其应用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不仅要对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予以集中监督,也要对防渗控制维护体系进行全面监管,确保能落实标准化管理要求,满足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维护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结合工程项目案例,对南宁市龙潭水库1#、2#溢洪道加固防渗工作开展的必然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具体防渗工作流程展开了讨论.【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年(卷),期】2019(026)004【总页数】2页(P154,156)【关键词】南宁市龙潭水库;溢洪道;防渗过程;加固【作者】韦学锋【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龙潭水库管理所,广西南宁530046【正文语种】中文1 工程概述本文以龙潭水库项目为例,工程项目位于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沙井西南面,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75.94 km2,总库容1 380万m3,有效库容902万m3,调洪库容408万m3。
洪水位设计为100年一遇。
工程是一座以供水为主,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水库的枢纽工程有主坝、两座副坝、1#和2#溢洪道以及输水设施等。
建成后经多年运行发现,水库的集雨面积大而有效库容较小,只要上游出现大雨或超100mm强降雨,库水位就会骤然暴涨,对于短时间形成的洪峰流量,没有设计主动泄洪工程,仅通两座溢洪道自由下泄洪水。
设计输水流量3.16 m3/s的放水涵下泄洪水,无法满足档水建筑的非常运用洪水标准。
原一副坝在1963年被洪水冲垮,1987年1#溢洪道又被洪水冲垮,1985年8月和2001年7月,库区普降暴雨,1#、2#溢洪道实测出洪达1.5 m和1.98 m,两次洪水均造成1#溢洪道泄水底板及侧墙被冲毁,因此除了挡水坝体设计抗洪能力达到设计认定的标准,泄洪能力及泄洪工程的安全运行在本座水库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1#、2#溢洪道进行加固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2 南宁市龙潭水库加固1#、2#溢洪道加固的必要性2.1 1#溢洪道1#溢洪道宽度不足,进水口到消力池均为第全风化砾岩及含砾细砂岩,质地松散,在渐变段发现有烂泥或泥砂,土体处于饱和状态。
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和示踪试验分析岩溶区水库渗漏条件李择卫【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强岩溶区修建水库势在必行,而强岩溶区的水库渗漏问题往往又成为水库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强岩溶区的水库渗漏条件工作较复杂,难度较大.文章在分析湘西强岩溶区龙潭河水库的渗漏条件时[1],采取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示踪试验为主,结合少量的钻探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分析强岩溶区水库的渗漏条件提供了思路及方法.【期刊名称】《湖南水利水电》【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水文地质;调查;示踪试验;岩溶;渗漏条件【作者】李择卫【作者单位】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长沙市410007【正文语种】中文前言我国西南及湖南西部地区,降雨量充足,水资源储藏丰富,但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岩溶强烈,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据初步统计,在湘西岩溶地区兴建水库达114座,但其中有75座因为岩溶渗漏问题而成为病险水库,不能正常蓄水。
如花垣县的排达莲水库、龙颈坳水库、凤凰县的长潭岗水库、流堰水库,龙山县的光明水库、双潭溪水库,永顺县的杉木河水库、虹桥水库等[2]。
因此,对岩溶区水库的渗漏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规划中的龙潭河水库位于湖南省龙山县沅水的二级支流、酉水的一级支流——小河中游。
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2.57 km2,正常蓄水位638 m,最大坝高为58m,总库容约为498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Ⅳ等小(Ⅰ)型工程[1]。
水库位于湘西强岩溶区,岩溶强烈发育,周边落水洞、溶洞、岩溶泉井点及地下河众多,构造复杂,构成库盆的地层无相对隔水层分布。
面对复杂的岩溶地质条件,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和示踪试验,结合少量的钻孔勘探验证,成功论证了水库的渗漏条件,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1 水库基本地质条件1.1 地形地貌库区属低中山溶丘洼地峡谷地貌类型,河谷呈“V”字型,两岸岸坡陡峻,山顶高程多在1 000m以上,水库两岸无低于正常蓄水位638m的低矮垭口和邻谷存在,地形封闭条件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