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盆景在培育生态文化教养中的作用 (2)
- 格式:doc
- 大小:9.96 MB
- 文档页数:4
盆景的科学价值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它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植物学研究:盆景中使用的植物种类繁多,通过对盆景植物的栽培和养护,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适应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2.生态学研究:盆景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通过研究盆景中的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适应机制。
3.美学价值:盆景的构图、布局、造型等方面都体现了一定的美学原理,通过欣赏和研究盆景,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4.文化传承:盆景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盆景,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审美观和哲学思想。
5.心理调节:养护盆景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培养人们的耐心、细心和责任感。
同时,欣赏盆景还可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盆景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在欣赏和研究盆景时,也需要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避免对植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盆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它可以为植物学、生态学、美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园林景观水景的作用1.美化景观:水景能够为园林增添一抹清新和活力。
水的流动和波纹、淌水的声音、水面的倒影等都能给人带来一种平静和愉悦的感觉。
当人们看到水景时,往往会感到宁静和放松,从而改善心情。
2.调节气候:水能够吸收热量,因此水景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气候的作用。
尤其在夏季炎热的时候,水景可以通过蒸发的过程来降低周围的温度,提供一片凉爽的区域供人们休息和放松。
3.增加空气湿度:园林中的水景能够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
在干燥的地区,水景可以通过蒸发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从而改善人们的舒适感。
4.改善空气质量:水景能够吸收和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等,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通过水景,人们可以享受到清新的空气,改善了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5.增加生物多样性:水景是各种生物的栖息地,在园林中加入水景可以吸引一些水生动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例如,鱼、莲花、荷花和龟等都是常见的水景动植物。
6.保持水平衡:园林中的水景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这对于保持水的平衡非常重要。
在雨水充足的时候,水景可以储存一部分水分,以供后续干旱期间的使用。
7.增进社交互动:园林景观水景是人们聚会和休闲的场所之一、人们可以在水景边散步、休息,或者在水边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如钓鱼、划船等。
水景提供了人们进行社交互动的场所,可以增进人际关系和交流。
8.教育意义:园林景观水景可以用作教育的场所。
人们可以观察水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态特点,增加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总结起来,园林景观水景在园林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美化了景观,改善了环境,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和休闲的场所。
因此,在园林规划和设计中,注重水景的设置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对于保护水质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需要重视的方面。
只有在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前提下,园林景观水景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
盆景非遗传承价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盆景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几百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注目。
它以小巧精致的植物和精心布置的石头创造出了一种微缩的自然景观,非常符合人们追求和谐、平衡和美的心理。
盆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园林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盆景的制作技艺非常复杂,需要对植物的生长习性、石头的形状和纹理有深入的了解,以及对景观布局和搭配有独特的审美眼光。
盆景制作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地修剪、摆放和精心打理植物,同时还要选取合适的石头和陈设来增加景观的美感。
这种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凝聚了无数艺人的智慧和心血,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和艺术气质。
盆景作品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和审美理念。
它以微观的方式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韵味,以小小的一组盆景勾勒出了大自然的宏伟和深远。
盆景兼具自然与人工的结合,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它通过精心布置的植物和石头,传递出对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令人沉醉其中。
然而,当前盆景非遗的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兴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盆景艺术的兴趣逐渐减少,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认同感弱化。
同时,盆景制作技艺需要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耐心细致的操作,这也限制了盆景艺人的传承和拓展。
然而,盆景非遗传承的价值不容忽视。
盆景代代相传的制作技艺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传承了古人的智慧和美学观念,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盆景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能够为现代社会注入美的力量,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质。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盆景非遗传承的保护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对于盆景非遗传承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动,例如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传习点,培养更多的盆景艺人;举办盆景艺术展览和赛事,提升盆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将盆景艺术纳入课程教学,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和了解盆景;同时,还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和科技手段,传播盆景的美和价值,激发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玩盆景的好处
玩盆景有许多好处,以下是其中几点:
1. 放松身心:玩盆景需要专注和耐心,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
2. 培养观察力:盆景是一种微缩的自然景观,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和颜色等,从而培养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敏感度。
3. 提高审美能力:盆景是一种艺术形式,需要我们在选择植物、盆器和布置等方面进行审美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4. 增强责任心:盆景需要我们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从而增强我们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
5. 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盆景中的植物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6. 传承文化:盆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玩盆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玩盆景不仅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还可以培养观察力、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责任心、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传承文化等,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爱好。
自然山水对人的教化功能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价值观,从一开始就与哲学的、伦理的观念血肉相连。
有人指出中国古代的美学是从社会美的研究开始的,这种见解颇有道理。
在先秦时期的艺术观念中,明显缺乏对自然美的单独赏评,人们认为自然美之所以美,乃在于自然物中容载了某种道德伦理意义上的正面人格精神,观赏者从对象物中比附、联想出它所蕴含、所象征的某种人格美和道德美,才能使审美主体产生美感。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期的审美观念中,人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评价,不是提取自然对象物的自然美感属性,而是提取其中所显现出来的伦理道德美。
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比德说”,就是对自然美进行伦理观照的重要观点。
这一时期有关资料所记载的关于自然美的欣赏实例,绝大多数都是“比德”性的,这就说明对自然物象的伦理观照,是那一时期主要的审美方式,并对后世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显著特点之一。
“比德说”的基本内涵是将自然审美对象的特征同人的某种精神品格相对照,从中意会到自然物中所表征的某种道德人格。
例如《管子·水地》篇云:“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
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
”在此,管子从水的自然属性中观照出仁、精、正、义、卑等君子应备有的品格,尔后又将“卑”提升到政治伦理的高度来对待,认为善于处卑,正是王者器识的表现。
管子对水的审美观,实质上表现出他对君子美好品格的审美观,以对象物的外在特征来象征和比况某种人格精神,正是“比德”这种自然审美观的政治伦理内涵所在。
孔子对“比德”说也多有论述,且由于他的特殊地位而对后人的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荀子·法行》中记载了孔子答贡云:“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二)山水盆景1.山水盆景的定义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里,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
在浅口盆中以石为主,配置草木,概括再现祖国的锦绣河山,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种“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可明媚秀丽,或崔巍雄伟,是山石盆景的特色2.山水盆景的类型这类盆景又分为水盆、旱盆、水旱盆三种。
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
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作“挂壁式”盆景。
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1)水盆景水盆景以水石为主,山石搁置水中。
(2)旱盆景旱盆有土有石而无水,土石常作山形,根据山形、地貌构成草原林木或沙丘绿洲,有些旱盆虽不用水,或用白色细石粒代水,这种盆景称为旱盆水意。
另一种是水旱盆,盆中有土有水,有山有林,生意浓郁。
(3)水旱盆景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
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整的景观。
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
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
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
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
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山水为主景,但必须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不论哪一种山水盆景都必须配植草木,否则盆景就缺乏生机,即使水盆中的石山,也必须配置树木,不然就成了一般的工艺美术品或石玩。
枯山水用途枯山水是一种源自日本的庭园设计形式,以通过砂石、苔藓和稀疏的植物来模拟自然山水的景观。
枯山水是日本传统庭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应用。
它具有多种用途和功能,不仅仅是一种美学形式,还可以用于精神修养、放松身心、净化内心和环境、观察大自然等方面。
首先,枯山水被广泛应用于庭院和公园的设计和建设。
通过布局石块和砂砾,再结合植物和水景,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山水景观,使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山水的美丽和宁静。
庭院和公园通常由多种元素组成,如池塘、草坪、花园等,而枯山水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增加了整体景观的层次感和艺术性。
其次,枯山水可以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
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中,修身养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培养个人的品格、态度和内心的深层意识。
枯山水庭院的设计和创造,不仅仅是为了外在的美感,更是为了引导人们反思和内省,通过一种简约、纯净和静默的环境,倡导内心的宁静、平静和平衡。
通过深入地观察砂石和苔藓的纹理、形状和细节,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同时也借助于静思的方式,让自己的思绪能够得到净化和放松。
第三,枯山水可以为人们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常常感到疲惫和焦虑。
枯山水庭院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和压力的环境,人们可以在其中得到放松和舒缓。
通过观察、感受和参与到枯山水庭院的设计和维护中,人们可以获得一种与自然、与内心沟通的机会,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达到放松身心、平衡生活的效果。
此外,枯山水还可以被用作观察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方式。
通过在枯山水庭院中观察和研究石块、苔藓等自然元素的变化,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的规律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比如,砂砾和石块的排列方式可以模拟河流的流动、山岭的起伏,通过观察砂砾的移动和变化,可以了解水域的动力学和地质力学。
通过观察苔藓的覆盖范围和生长趋势,可以了解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枯山水庭院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生态实验场所,让人们更加关注和热爱自然。
兑些温水,浇水时间最好在中午前后。
春季和秋季,日夜温差较大,蒸发量也较夏季少,浇水量要适当减少,一般两三天在中午前后浇一次水就可以了。
浇花用水最好是将雨水、井水或自来水,放在大水缸内晒1、2d再用,特别是冬季用冷水浇花会造成落花落叶。
用喷壶浇水,要靠近土面缓浇,切记浇水过急或离土面过远,冲走土壤、溅坏植株。
浇水时要一次浇足浇透,切记想起来就浇一点。
浇水一般用清水,在夏季旺盛生长期,可以用稀释的肥水浇花。
4光照和温度大多数花木喜欢比较充足的光照和一定的温度条件才能生长良好。
室内花卉白天温度应高于夜晚,昼夜温差在5℃~8℃合适。
原产北方的花卉,夏季要求充足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冬季要求较低的温度,因此,一年四季可以放在室外。
原产南方的花卉,夏季可以放在室外养护,但不要强光直射,28℃以上要遮阴,冬季必须放在室内。
南方花木在4月底,最低温在10℃~12℃时出房,10月中下旬,最低温降到12℃左右时入室,原产热带的花卉,冬季环境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6℃~18℃;原产热带边缘近亚热带的花木不得低于10℃~12℃;原产亚热带的花木不得低于5℃;原产温带的花木不得低于0℃,以防花木受冻。
参考文献[1]陈健.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J].花卉,2017(24):132.[2]陈爱华.浅析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J].花卉,2017(16):37-38.[3]韩玉斗.大连地区蝴蝶兰栽培养护技术探析[J].现代园艺,2017(16):35.[4]徐丽云,马青蛟,张杨,等.园林树木保护性养护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4(13):48.收稿日期:2019-11-02作者简介:张建勇(1966-),男,汉族,陕西延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艺及市场营销。
妙造自然精益求精一分析山水盆景的制作和养护庞敏(山西省太原市盆景艺术发展中心山西太原030012)摘要:山水盆景是通过中国传统园艺设计形成的,它的创作源于自然、体现自然、更高于自然。
盆景文化的意义
盆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项,它自古以来一直是
被人们所喜爱并传承下来的。
盆景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它体现着人们对于自然、生命和美的追求。
盆景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首先它是一种绿色文化,它强调的是
和谐共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它让我们更加注重生命的可
持续性,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其次,盆景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它传承并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许多价值观,如平衡、和谐、尊重、自然、虚静、淡泊等。
同时,盆景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视觉享受和审美的感受,加强了我们对自
然美好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盆景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它承载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和民族精神,同时又不断融入现代化,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盆景文
化形态。
总的来说,盆景文化是一种传承人类智慧的文化形态,它是精神
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保护和弘扬盆景文化,就是保护和弘扬我
们的文化遗产,更是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方向。
图1 题名:太行夕照 材料:海浮石
山水盆景在培育生态文化教养中的作用
(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 诠释了山水盆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论述了山水盆景在培育生态文化教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山水盆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教养;培育
The Function of Landscape Bonsai on Cultivating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WANG Yong-yi
(Henan Zhumadian agricultural school ,Henan Zhumadian 4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ions of landscape bonsai,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were explain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landscape bonsai on cultivating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was discussed.
Key words landscape bonsai;ecological culture;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cultivate
山水盆景是自然山水与自然精神的再现,饱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
山水盆景将自然美与人文美有机结合,嶙峋多姿、气势恢宏、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爱,也深受世界各地盆景爱好者的欢迎。
山水盆
景中蕴涵着
十分丰富的
生态文化,
在培育人们的生态文化 教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概念释义
1.1 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
图2 题名:幽峡帆影 材料:龟纹石
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险峰远岫,秀山丽水等各种山水景象的盆景,统称为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根据构图和表现意境的不同通常分为平远山水型、深远山水型、高远山水型三种[1](如图1、2、3)。
1.2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科学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生态政治制度
等。
在我国,生态文化还应包括山
水田园文化和天人合一、道法自
然、众生平等等哲学思想。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文化,是21世纪人类克服生存危机的新的文化选择和变革[2]。
1.3 生态文化教养: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厚的生态文化素质。
生态文化教养主要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和生态审美教养三个方面。
2 山水盆景对生态文化教养培育的作用
山水盆景严格遵循生态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反映了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是雅俗共赏的艺术珍品。
在山水盆景的制作、养护管理和赏玩过程中,起到了对生态文化教养的培育作用。
2.1 山水盆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知识教养
山水盆景中的无机环境(包括山石、水、有机质、无机盐、空气和阳光等)和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因此,山水盆景的制作、养护管理必须遵循生态科学规律(包括生物适应环境的规律,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规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生态系统发育进化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规律等),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生态观[3]。
只有这样,才能使山水盆景中的生物群
落生机勃勃,呈现山青水秀的美景。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学习和掌握了丰富的生态学知识。
2.2 山水盆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教养
生态价值观认为人类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伦理观,并使人们具备起码的生态伦理教养,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3]。
山水盆景蕴藏着人们对生活的强烈眷恋,或充满着人们对祖国大地的赤诚爱心,或映射着文人雅士追求清淡隐逸生活的向往,使人身居斗室之中,心灵也能得到回归自然的慰藉。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盆景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关怀,树立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观念,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教养。
2.3 山水盆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审美教养
欣赏和维护生态美不仅是当代人的美好
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素养,而且也是人们健康、
文明地生活的一个重要尺度。
山水盆景中充
满了美学知识,充满了诗情画意,是文学艺
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的高度概括。
山水
盆景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五岳胜迹、黄山奇峰、
桂林山水、长江三峡……。
一峰则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湖万里,小中见大,移天缩地,犹
图3 题名:名山游材料:沙片石
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4]。
人们在无暇远游的
情况下,面对一盆较好的山水盆景,凝目注视,神游其中,领略远古之高风雅情,欣赏山川之雄奇峻秀,引领人们渐入艺术佳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的生态审美教养。
3 结论
山水盆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深受人们的热爱。
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化,应充分发挥山水盆景在培育人们生态文化教养中的作用,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开创美好的未来,诗意地栖息于地球之上。
参考文献:
[1]刘金海.插花技艺与盆景制作[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36.
[2]余谋昌.环境哲学的使命:为生态文化提供哲学基础[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07,24(3):116—122.
[3] 雷毅.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24(3):123—126.
[4] 仲济南.山水盆景制作技法[M]. 2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