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2 (2)
- 格式:doc
- 大小:197.0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一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大全第一节:运动的描写和刻画在高一物理的第二章中,我们将学习运动的描写和刻画,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公式。
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描述运动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概念:-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 时间:指运动发生的时间段。
- 速度:指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
- 加速度:指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小。
2. 一维运动一维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
在一维运动中,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求解以下问题:- 求解位移:利用位移公式,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求解位移。
- 求解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根据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求解速度。
- 求解加速度:利用加速度公式,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求解加速度。
3. 二维运动二维运动是指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
在二维运动中,我们需要引入向量的概念。
向量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具有大小和方向。
- 位移向量:表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
- 速度向量: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
- 向量的运算:向量的相加、相减和数量积等运算。
第二节:力的概念和性质在高一物理的第二章中,我们将学习力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力的作用和相关公式。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特性。
- 弹性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分为拉力和压力。
- 引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摩擦力:物体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 重力: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2. 力的性质力具有以下几种性质:- 可叠加性: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 等效性: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可以被一个力等效代替。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
3. 力的计算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 重力公式:F = mg,重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二学时和学分
摘要:
一、高一物理必修二学时安排
1.课程简介
2.学时分配
3.教学内容
二、高一物理必修二学分设置
1.学分要求
2.学分获取方式
3.学分作用
正文:
【提纲】一、高一物理必修二学时安排
1.课程简介
- 课程目标和意义
- 适用对象和年级
2.学时分配
- 各章节学时分配
- 总学时数
3.教学内容
- 力和运动
- 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 牛顿运动定律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提纲】二、高一物理必修二学分设置
1.学分要求
- 学分总数
- 必修二学分占比
2.学分获取方式
- 考试成绩
- 平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 实验报告和课题研究
3.学分作用
- 高中毕业证书要求
- 高校招生录取参考
- 综合素质评价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高一物理必修二学时和学分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速度方向[自读教材·抓基础]1.抛体运动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作抛体运动。
2.抛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线上这点的切线方向。
(2)做抛体运动的质点的速度方向,在其运动轨迹各点的切线方向上,并指向质点前进的方向。
(3)质点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即具有加速度,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学后自检]┄┄┄┄┄┄┄┄┄┄┄┄┄┄(想一想)物理上的切线与数学上的切线有何区别?提示:数学上的切线不用考虑方向,而物理上的切线具有方向,即要符合物体运动或物理量的“大方向”。
[跟随名师·解疑难]1.如何理解曲线运动的方向?由平均速度的定义知v =s t,则曲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应为时间t 内的位移s 与时间t 的比值,如图1-1-1所示,v =s AB t。
随时间t 的取值变小,由图知时间t 内位移的方向逐渐向A 点的切线方向靠近,当时间趋于无限短时,位移方向为A 点的切线方向,故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方向为A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即A 点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不管大小是否变化,因其矢量性,速度时刻都在变化,即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吗?由于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
[特别提醒]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沿轨迹上所在点的切线方向,确定物体的速度方向应先明确其运动轨迹。
[学后自检]┄┄┄┄┄┄┄┄┄┄┄┄┄┄(选一选)(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B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变,但速度大小一定改变C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是物体的运动方向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抛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自读教材·抓基础]1.抛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 :抛出时的速度方向在竖直方向上。
高一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章电学知识点总结1。
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是根据电阻大小来区别的。
从材料的角度来看,金属是导体,如铜、铁、铝等,它们的电阻很大;而绝缘体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
由于同种材料的导体和绝缘体在不同的温度下,电阻也不同,因此导体和绝缘体又可以按照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划分。
导体在高于绝对零度的温度下,一般具有很大的电阻。
例如常温下,人体的电阻约为104欧,一般的温度计的电阻一般在100~1000欧之间。
绝缘体的电阻一般较低,有的甚至为零。
例如一些晶体就是良好的绝缘体。
例如常温下,绝缘体能使带电粒子无法穿过的性质称为绝缘。
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是:金属、人体、大地、塑料、橡胶、玻璃、陶瓷、干木头、纸、空气、水等。
三、静电的获得和消失(1)静电的产生和本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当它们受到外力作用后,就会发生形式上的改变,这种形式上的改变就叫做电子的转移。
例如汽车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时,它的分子中的部分电子就会从原子核附近的高能级状态跳到分子内部能量较低的较低的轨道上去。
例如,人一伸手就能把一些细小的灰尘等吸在手上。
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路面摩擦会使一些分子“跳”到路面上来。
还有电线被风吹动时,会使电线的表面积增加,电荷就会在电线中流动。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我们平时看到的“飘忽不定”的电荷。
对于两个不同的物体,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使其中一个物体所带的正电荷量超过了另一个物体所带的负电荷量,于是在这两个物体之间便出现了一个由电子转移引起的电位差,即静电。
实验证明,要使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两个物体的材料相同;第二是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
以上讲述了静电现象的基本规律。
(一)静电的特点1。
在两个物体接触的地方(或任何地方)总是存在电荷的。
2。
电荷的多少是随着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
3。
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物体的材料越不相同,静电的电荷量就越大。
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和电学三个模块,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的内容:一、力学部分1. 运动与力:讲述了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 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了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平衡力的概念,以及平衡力的应用于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案例。
4. 动力学:主要介绍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以及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体运动问题的方法。
5. 动量守恒定律:讨论了系统内动量守恒的条件和应用,以及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
二、热学部分1. 热现象与内能:介绍了温度和热量的概念,以及物体的内能和热平衡的相关知识。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讲解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状态变化过程中的气体性质,如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3. 热传递与热机:主要涵盖了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热量传递的计算方法,以及热机效率和热力循环的原理。
三、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介绍了电荷的性质和分布,以及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2. 电势与电势差:讲解了电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势差对电荷运动的影响。
3. 电流与电阻:主要包括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计算。
4. 电功和电能:涉及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5. 磁场与电磁感应:介绍了磁场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以及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以上是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这些知识点是打下物理学基础的重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掌握这些知识将为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1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 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 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一、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二)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三)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vx = v0,位移 x = v0t。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 vy = gt,位移 y = 1/2gt²。
(3)合速度:v =√(vx²+ vy²)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tanθ = vy / vx 。
(4)合位移:s =√(x²+ y²)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tanα = y / x 。
(四)圆周运动1、线速度 v:描述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快慢,v = s / t ,单位:m/s 。
2、角速度ω: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ω =φ / t ,单位:rad/s 。
3、周期 T: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单位:s 。
4、频率 f:单位时间内物体完成圆周运动的次数,f = 1 / T ,单位:Hz 。
5、向心加速度 an: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n = v²/ r =ω²r ,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6、向心力 Fn: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Fn = m v²/ r =m ω²r ,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二、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a³/ T²= k ,k 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
2015年11月19日高中物理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2.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现撤去水平力F,物体仍处于静止,在F撤去后与之前相比较,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斜面摩擦力一定增大B.物体受到斜面支持力一定减小C.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一定减小D.物体受的合力一定不变3.AB两物体叠放在桌面上,m A=2kg,m B=4kg,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2,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水平力F=5N作用于A物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四个力作用B.物体B受四个力作用C.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左D.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为4N,方向向左4.如图所示,两光滑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它们受到的弹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作用B.乙球受到一个弹力作用C.甲球受到的支持力垂直水平面向上D.乙球受到绳子的拉力沿绳子方向向右5.如图所示,一物块与弹簧连接叠放在粗糙斜面体上.两者始终相对静止.关于下列不同情况下对物块受力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斜面体保持静止,则物块﹣定受到3个力B.若斜面体向右匀速运动.则物块一定受到4个力C.若斜面体向右加速运动,则物块可能受到4个力D.若斜面体向左加速运动,则物块可能受到2个力6.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这两个力是共点力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它们大小不相等,那么这两个力不可能是共点力C.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作用在同一点上,那么这几个力是共点力D.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力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那么这几个力是共点力7.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由静止释放后沿光滑斜面下滑,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B上表面水平,则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A.B. C.D.8.如图所示中的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正确画出了物体受弹力N的方向是()A.B. C.D.9.如图所示,物体A分别与水平面、竖直墙面以及物体B紧密接触,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B均静止,则()A.物体A受三个弹力作用B.物体A受两个弹力作用C.物体B受两个弹力作用D.物体A和物体B均只受一个弹力作用10.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当它下端挂40N的重物时,弹簧长12cm;若挂60N的重物时,弹簧长13cm,则此弹簧的原长为(形变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8cm B.9cm C.10cm D.11cm11.男子跳高比赛中,瑞典名将斯蒂芬•霍尔姆跳出了2米36的好成绩,超过了所有的对手.在2004年于德国举行的埃伯斯塔德国际跳高比赛中,霍尔姆曾经跳出过这一成绩,创造了该项目今年的世界最佳纪录.跳高运动员在下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中,重心最能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A.滚式B.跨越式C.剪式D.背越式12.如图所示,小铁块贴在有磁性的黑板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铁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均是黑板B.铁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磁力和弹力C.磁力和弹力是互相平衡的力D.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13.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物体B上,在竖直推力F的作用下,物体AB均保持静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是()A.5 个 B.4个C.3个D.2个14.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在扶梯加速上升过程,顾客受到梯面的支持力指向右侧斜上方C.在扶梯加速上升过程,顾客受到梯面的摩擦力指向右侧斜上方D.顾客受到扶梯的作用力先指向右侧斜上方后竖直向上15.如图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A.2N;向左B.2N;向右C.8N;向左D.8N;向右16.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当沿水平方向的力F1=20N,F2=11N时,物体A保持静止,先保持F2不变,当F1减小到17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6N B.9N C.28N D.31N17.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受到的水平力向左,大小为20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所受的合力是(g=10m/s2)()A.20N,水平向右B.20N,水平向左C.40N,水平向左D.0,水平向左18.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的质量m=5kg,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当F从零增大到15N时物体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F=10N时,物体未被拉动,则静摩力大小是10NB.当F=1N时,物体不受静摩擦力的作用C.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15ND.力F增加到15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突然变为零19.如图所示,木块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运动,则拉力F与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是()A.向上偏左 B.向上偏右 C.向左 D.竖直向上20.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于水平面C上,水平力F作用于B并使A、B以共同的速度沿水平面C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与B间动的摩擦因数μ1和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取值可能为()A.μ1=0,μ2=0 B.μ1=0,μ2≠0 C.μ1≠0,μ2=0 D.μ1≠0,μ2≠021.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重200N.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1=100N和水平向左的恒力F2=20N 作用下静止不动,已知木箱与地面动摩擦因数为0.5,这时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和大小分别为()A.向右,100N B.向右,80N C.向左,80N D.向左,100N22.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A、B质量分别为m A=6kg,m 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g取10m/s2,则()A.当拉力F<12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24 N时,开始相对运动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23.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在扶梯加速时受到向前的摩擦力,扶梯匀速是不受摩擦力D.顾客在扶梯上始终受到向前的摩擦力24.一放在水平桌子上的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木块受到的合力为()A.8N,方向向右;6N B.6N,方向向右;0C.2N,方向向右;0 D.0;025.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C.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二.解答题(共5小题)26.(2006•洪泽县模拟)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2(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说明图线跟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2)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该弹簧的劲度k=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7.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F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时,试求:(1)B对A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地对A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8.如图,重490N的木箱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150N的力F作用在木箱上,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能使木箱沿地面匀速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多少?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29.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2.5N,动摩擦因数μ=0.20,开始时,A静止.(1)B重1N时,A和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至少多重时,才能使A由静止开始起动?(3)B重5.0N时,A和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4)A开始运动后,将B减为1.5N,直到A停止运动之前,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30.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当拉力F=0.5N时,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拉力F=1.8N时,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2.52N时,物体恰好开始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015年11月19日豆豆的高中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1.B 2.BCD 3.AD 4.C 5.CD 6.CD 7.C 8.B 9.D 10.C 11.D 12.BD 13.BC 14.D 15.B 16.A 17.C 18.A 19.D20.BD 21.C 22.B 23.C 24.CD 25.CD二.解答题(共5小题)26.00.2940.5880.8821.1761.47线跟横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25.9 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