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简介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6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篇一:清代各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
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清朝皇帝列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努尔哈赤(1559-1626)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皇太极(1592—1643)1626年~1643年天聪崇德昭陵清成宗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多尔衮(1612—1650)追尊,不久废庙号谥号-和硕睿忠亲王园寝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福临(1638—1661)1643年~1661年顺治孝陵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玄烨(1654—1722)1661年~1722年康熙景陵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胤禛(1678—1735)1722年~1735年雍正泰陵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弘历(1711—1799)1735年~1795年乾隆裕陵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颙琰(1760—1820)1796年~1820年嘉庆昌陵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旻宁(1782—1850)1820年~1850年道光慕陵清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奕詝(1830—1861)1850年~1861年咸丰定陵清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载淳(1856—1875)1861年~1875年祺祥同治惠陵清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载湉1875年~光崇陵德宗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1871—1908)1908年绪- -溥仪(1906—1967)1908年~1912年宣统华龙皇家陵园清朝皇帝简介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制度政权,有满族建立,从1636年到1912年国祚267年,共有十二位皇帝。
清朝历史上的几个皇帝都比较有名气:建立后金的努尔哈赤、改国号为大清的皇太极、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末代皇帝溥仪等。
1. 清朝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开始称帝,【努尔哈赤】反明朝建立了后金,他有两个重要的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和十四子【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消除了明朝余党【吴三桂等人】,还带清兵进入入关。
不过最后【皇太极】登机。
2.【爱新觉罗皇太极】我去沈阳昭陵(北陵)就是他的坟墓。
他即位以后把国号后金改成大清了。
让第九子即位了。
3.【顺治】(这顺治什么的,都是年号,他们都姓爱新觉罗)他正统的入关后(定都)的第一个皇帝。
他让他的第三子【康熙】即位的。
4.【康熙】他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即位,在位61年。
主要功绩就是【康熙字典】和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制止俄国恶略扩张领土。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第一个和外国签订的条约。
这时候就出现了【九子夺嫡】的情况。
详情请查明百度。
最后老四胜出。
5.【雍正】在位13年。
一即位,就开始,铲除之前和他夺嫡的兄弟们。
维护自己的权利。
就是【吴奇隆】~~~~他叫【爱新觉罗胤禛】yin四声zhen一声。
他怎么死的,是个谜团,不过好几种说法都和女人有关。
他也让第四子即位了。
6.【乾隆】功绩就是安定西藏,统一新疆什么的。
叫【爱新觉罗弘历】。
大贪官【和珅】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是他的宠臣。
7.【嘉庆】他就是挺平庸的。
首先把【和珅】给整治了。
但是在位期间,殿内遇刺。
教徒还闯进了紫禁城。
(我好像明白了,金枝欲孽在位的就是嘉庆,最后是什么教徒闯进来打打杀杀,可能。
)8.【道光】没啥说的。
9.【咸丰】20岁登基,31岁就死了。
没有远见,胆识,才能,作为。
事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火烧圆明园。
他特别宠爱慈禧。
10.【同治】19岁就死了,不过一只是个傀儡皇帝,慈禧一只垂帘听政。
11.【光绪】他主持的【戊戌变法】,不过同年,慈禧就发动政变,把他困在瀛台。
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要挟他逃亡西安了。
中毒死的。
因为后人从他头发里查出来好多有毒物质,是中砒霜死的。
12.【宣统】就是【爱新觉罗溥仪】最后一个皇帝,在位三年。
图说12位清朝皇帝:一个比一个瘦弱
2012年03月29日 10:49 来源:凤凰网作者:辛闻
清朝二百多年间,先后有十二位皇帝统治着这个泱泱大国。
无论是一代圣君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左自右依次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1874年);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宪宗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2、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位17年3、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在位18年4、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在位61年5、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在位13年。
6、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在位60年7、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清朝帝王史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历经十位帝王。
他们各自执掌朝政,塑造了清朝的兴衰荣辱。
本文将简要介绍清朝帝王的历史轨迹,以及他们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第一位帝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他是后金建立者,也是清朝的奠基人。
努尔哈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成功统一了后金各部,建立了起家正气之基。
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促进了地方自治和各族人民的团结。
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清朝的第二位帝王。
皇太极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巩固了后金政权,并将后金改称为清朝。
他还采纳了汉人官员的建议,制定了《显文法式》,为清朝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顺治帝是皇太极的嫡长子,也是清朝的第三位帝王。
在他的统治下,清朝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国家格局,并进行了一系列政策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顺治帝还推行了一系列开拓内地的政策,扩大了清朝的疆域。
康熙帝是清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他继位时年幼,但通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和治国经验的积累,康熙帝成为了一位卓越的君主。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行省巡视和巡视南方,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康熙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行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清朝的经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雍正帝是康熙帝的四子,也是清朝的第五位帝王。
他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智慧和治国才能,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雍正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和经济改革,促进了清朝的发展。
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帝王,统治长达六十年之久。
乾隆帝继续了前任帝王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张,将清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
嘉庆帝是乾隆帝的儿子,也是清朝的第七位帝王。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嘉庆帝还注重教育,提倡儒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道光帝是嘉庆帝的四子,也是清朝的第八位帝王。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加强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清朝12帝清朝的12位皇帝都有: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禛、弘历、颙琰、旻宁、奕詝、载淳、载湉、溥仪。
1、努尔哈赤: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9月30日),女真族,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
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河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抚顺新宾县西南),父塔克世,母喜塔喇氏,努尔哈赤为长子。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
其后,经过二十余年征伐,统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以北的女真诸部。
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于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
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
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大败明军。
在相继攻克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于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
天命十年(1625年)迁都沈阳,占领了辽东大部地区。
天命十一年(1626年)病死,年68岁。
2、皇太极: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抚顺新宾县西老城)。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
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
即位之后,励精图治,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解除后顾之忧。
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明朝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
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
崇德元年(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次年迫使朝鲜臣服。
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
崇德七年,再次遣军入关,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
3、福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清朝历史帝王表及简介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悠久,历经十位皇帝的统治。
以下是清朝历史帝王表及简介:1. 宣统帝:清朝末代皇帝,1898年出生于北京皇宫,1911年即位,1912年宣布退位。
辛亥革命后,被迫离开紫禁城,流亡至内蒙古,1934年去世。
2. 宜圣公主:福晋,顺治帝乾隆年间的妃子。
与康熙十七年出生的第四子四阿哥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成婚。
她和乾隆皇帝的感情非常深厚,是乾隆年间有德行才情的有力支持者。
3. 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出生于福州,1661年即位。
他的治国方略出色,吸收了汉族文化,打造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扩大了清朝的疆域,是清朝辉煌时期的重要人物。
4. 雍正帝:清朝第五位皇帝,生于北京,1722年即位。
他采纳了很多汉族官员的建议,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清朝的中央集权,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 乾隆帝:清朝第六位皇帝,生于北京,1736年即位。
他在位期间,加强了清朝的行政机构,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英国和俄国建立外交关系,为清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6. 嘉庆帝:清朝第七位皇帝,生于北京,1796年即位。
在位期间,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开放了一些商埠,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清廷后来的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
7. 道光帝:清朝第八位皇帝,生于北京,1821年即位。
在位期间,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加强了封建礼教,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
8. 咸丰帝:清朝第九位皇帝,生于北京,1850年即位。
在位期间,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进行了一些政治和经济改革,但由于时局变化和外部压力,改革成果不明显。
9. 东海太后:清朝末代皇后,生于常州,是嘉庆帝的嫡福晋,1844年生下亲王奕譞,奕譞即后来的光绪帝。
她在光绪登基后,曾长期执政,推行改革,加强了清朝的中央集权。
10. 光绪帝:清朝第十位皇帝,生于北京,1875年即位。
在位期间,实行了新政,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加强了对外贸易,推动了科教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清朝皇帝教案教案标题:清朝皇帝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清朝皇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皇帝。
2. 掌握清朝皇帝的统治方式和政策。
3. 理解清朝皇帝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清朝皇帝的历史背景和建立清朝的过程。
2. 清朝重要皇帝的生平和统治特点。
3. 清朝皇帝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方式。
4. 清朝皇帝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清朝皇帝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让学生谈谈对清朝皇帝的了解和印象。
知识讲解:1. 介绍清朝皇帝的历史背景和建立清朝的过程,包括满洲人入主中原、建立三藩、入主北京等。
2. 分别介绍清朝几位重要皇帝的生平和统治特点,如顺治、康熙、乾隆等。
3. 解释清朝皇帝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方式,如垂帘听政、科举制度等。
案例分析:1. 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清朝皇帝,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该皇帝的统治方式和政策。
2.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和展示等方式,呈现他们对该皇帝的研究成果。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就清朝皇帝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展开讨论,如康熙字典、乾隆文集等。
2. 总结清朝皇帝的统治方式和政策,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他清朝皇帝的生平和统治特点。
2. 学生可以撰写一篇关于清朝皇帝的研究报告,包括他们的统治方式、政策和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撰写的研究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资源:1. 清朝皇帝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清朝皇帝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3. 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
教案延伸:1. 可以将清朝皇帝与其他历史时期的皇帝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统治方式和政策的差异。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清朝皇帝的统治过程,加深对其统治方式的理解。
注: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清朝十二皇帝生平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祖努尔哈赤( 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原姓不明,后改姓爱新觉罗,因为努尔哈赤曾入赘佟氏,后来的元妃佟佳氏为元配,故明朝文献称其姓童或佟,名努尔哈赤,号淑勒贝勒,后金太祖高皇帝。
努尔哈赤在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后改称兴京,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
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世为建州左卫指挥,母为显祖宣皇后。
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军事力量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队。
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纵横捭阖,以控制局势。
明朝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于万历二年(1574年)叛明被李成梁诛杀。
李成梁把努尔哈赤从小就收养在身边,以控制觉昌安、塔克世的建州左卫。
所以努尔哈赤小时受到很深的汉文化的熏陶,并担任过明朝的下级军官。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攻打王杲的儿子阿台所在的古勒寨(今新宾上夹河镇古楼村)。
阿台之妻是觉昌安的孙女(努尔哈赤的堂姐),所以觉昌安、塔克世进城去劝降阿台,因战事紧急被围在寨内。
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在李成梁的指挥下攻破古勒寨之后屠城,觉昌安、塔克世也未能幸免。
努尔哈赤闻讯决心报仇。
万历十二年(1584年)努尔哈赤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当时装备短缺,仅有十三副盔甲),也正式开始统一女真的大业。
1587年攻克佛阿拉城,自称可汗。
据满洲实录,1599年努尔哈赤采用了蒙古文字而为满语配上了字母。
1603年迁都到赫图阿拉。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因为努尔哈赤认为朝廷偏袒叶赫部而心生不忿的缘故,愤然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已经彻底地弃臵了他对当时汉族朝廷的信任。
次年三月,后金发动萨尔浒之战,掌握有利战机,集中兵力,‚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大败明军,歼灭明军约六万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顺口溜是什么长达268年的清王朝主宰中国命运时期,营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夕阳辉煌。
满清入关以后,开疆拓土,外御强敌,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础,清朝的皇帝真正实现了一人决断、总揽朝纲的极端皇权威严。
本书详尽记述了清朝一代从努尔哈赤到溥仪计十二位皇帝的详细而真实的故事。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顺口溜: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02.21-1626.09.30),享年67岁,葬福陵{沈阳东陵},后金政权的建立者,为后金首位可汗,1625年迁都沈阳,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创满文,摆脱奴隶制度。
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后追尊努尔哈赤为太祖高皇帝。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武皇帝二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享年51岁,葬盛京昭陵。
崇德8年9月21日入葬,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温宽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简称文皇帝努尔哈赤第八子,生母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三清世祖:顺治爱新觉罗福林(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陵寝:清东陵之孝陵,火葬,在沈阳即位,年号顺治,1644年迁都北京,诏定天下,六岁登基,14岁亲政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简称章皇帝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昭圣皇太后)四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1654.5.4-1722.12.20),在位61年,葬景陵,1661年2月17日8岁即位,年号康熙,平定三藩,遏制俄国确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维护和加强了民族国家统一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五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58岁,葬于清西陵之泰陵。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史称道光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分继承皇位的皇帝。
在位期间清朝积贫积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道光帝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1842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道光帝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日去世。
在位30年,终年69岁。
清文宗爱新觉罗氏·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道光二十六年,按照秘密立储制度,被道光帝立为储君。
道光于1850年正月丙午日病死后,他于同月已未日继位。
第二年改年号为“咸丰”[1]。
咸丰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广开言路、明诏求贤,先后将有损国家利益的穆彰阿和耆英革职,大手笔的对朝政颇有改革。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先后爆发太平天国宗教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西山行宫等相继被焚掠,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
咸丰朝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繁荣局面。
但咸丰帝在治国,军事上没有胆识,在位期间与列强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是一大遗憾。
在位十一年(1850年-1861年)。
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葬于定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zǎi chún)[1](1856年—1875年),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清朝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画像庙
号
年
号
在
位
时
间
谥号简介
太
祖
年
号
11
年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
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
定业高皇帝(追尊)
努尔哈赤
以十三副铁甲起兵,纵横天下,百战战胜,后
被明军红衣大炮一炮打死。
1616年登基,卒于沈阳,终年68岁。
太
宗
天
聪
10
年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
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
文皇帝
皇太极
逼死母妃阿巴亥,整垮其余三大贝勒,为入主
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没打过袁崇
焕,又爱上了海兰珠,结果抑郁而死。
1627年登基,卒于沈阳清宁宫,终年52岁。
世
祖
顺
治
18
年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
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
章皇帝
福临
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天下皆知,董鄂妃死后,
由于心情抑郁,最后有传闻说出家当了和尚,
也有人说患上了水痘而死。
1644年登基,卒于北京养心殿,终年24岁。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圣祖康
熙
61
年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
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
仁皇帝
玄烨
简直是清朝遗老遗少们心中的楷模,赦免300
人,一夜9女、文字狱、迁界禁海、娶亲姑姑
等
1662年登基,卒于北京畅春园,终年69岁。
世宗雍
正
13
年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
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
宪皇帝
胤祯
清朝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竞争上岗后宣誓就
职:活到老,干到老,直到干死为止!另一说
是吃春药或被吕四娘所杀。
1723年登基,卒于北京圆明园,终年58岁。
高宗乾
隆
60
年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
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
纯皇帝
弘历
自吹十全武功,无非是仗着老爹留下的老本,
凭着家里银子多,到处挑事,最终劳民伤财,
其中六下江南颇受百姓非议。
1796年登基,卒于避暑山庄,终年61岁。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仁宗嘉
庆
25
年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
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
睿皇帝
永琰
干的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绊倒和珅,最终收获
了亿万家财,但也是第一个让义军攻进紫禁城
的人,总体来说比较平庸。
1796年登基,卒于避暑山庄,终年61岁。
宣宗道
光
30
年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
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
成皇帝
绵宁
平定了新疆张格尔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但
鸦片战争表现无能,被英军吓得半死。
1821年登基,卒于北京圆明园,终年30岁。
文宗咸
丰
11
年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
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
显皇帝
奕宁
在位期间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十余省,
如果不是启用汉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人,或许咸丰皇帝已经成了亡国之君,当人著
名的慈禧太后就是他媳妇。
1851年登基,卒于避暑山庄,终年68岁。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穆宗同
治
13
年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
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
毅皇帝
载淳
之所以取年号为同治,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想
要母子同治,当年大臣定的年号本来是琪祥,
结果被慈禧太后废止了,也是第一个出外鬼混
染上花柳病的皇帝。
1862年登基,卒于北京养心殿,终年19岁。
德宗光
绪
34
年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
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
帝
载恬
一心想要中兴清朝,主持了维新变法,但是最
终却由于袁世凯告密被慈禧太后囚禁在了瀛
台,最终年仅30多岁便郁郁而终。
1875年登基,卒于北京瀛台,终年38岁。
无宣
统
3年无
溥仪
清朝历史上罕见的事业,爱情双失败的皇帝,
有过五任妻子,都没能给溥仪生下一儿半女,
也是唯一一个跨时代成为普通公民的皇帝,被
释放后回紫禁城观光被告知要买票曾引来无限
唏嘘感叹。
也是六姓家奴。
1909年登基,卒于北京,终年61岁。
通称宣
统皇帝,也被称为清逊帝,或末代皇帝。
清朝12位皇帝的排列的顺口溜: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清朝一共12帝,最后宣统很悲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看清朝皇帝画像,清太宗皇太极,应该算是富态了。
清世祖顺治,白白胖胖的。
清圣祖康熙,怎么显得又黑又瘦,从这时一代开始清朝的皇帝都开始走骨感路线了;清世宗雍正,还算保养得不错的;清高宗乾隆,虽然说瘦,但是看起来很精神有没有?清仁宗嘉庆,有点臃肿;清宣宗道光,开始演变成尖嘴猴腮了;清文宗咸丰,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清穆宗同治,他当位之时,慈禧就开始垂帘听政了,同治好女色,19岁就死了。
清德宗光绪,光绪在近代史上比较出名,终其一生都是个傀儡,所有的抱负都为现实所打倒;宣统皇帝溥仪,末代皇帝,年老时候的样子,完全可以看出与康熙那张画像还真的很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