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云南地理中考题
- 格式:docx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9
八上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0.5分)1、 (2015·安徽)阅读图4,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2、(2015武威)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
这种“变局”开始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14•山东东营•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4、(2014•四川遂宁•3)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中华民国成立C.中共一大召开D.蒋家王朝的灭亡5、(2014•x疆•1)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世纪40年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史实是A.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渡江战役胜利,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6、(2015安顺)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关天培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7、(2014•山东滨州•7)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掘,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①支持正常贸易②反对鸦片走私③反对开放口岸④维护民族利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2014•山东聊城•8)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阶段质量评估(八年级)(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从海陆位置看,以下国家中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D )A.蒙古B.日本C.英国D.印度2.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这说明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B )A.大聚居,小杂居B.大杂居,小聚居C.分布较乱,没有规律D.每一个地方都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为次下图是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相差8℃,读图回答3~6题。
3.图中黑粗线丙等温线的度数为( B )A.0℃B.-8℃C.-16℃D.8℃4.图中哈尔滨1月份的平均气温大致在( C )A.-14℃左右B.-8℃~-16℃C.-16℃~-24℃D.0℃~-24℃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下列哪一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B )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冬季风影响6.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C )A.青藏高原B.吐鲁番C.漠河D.黑河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1年1月30日,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标准。
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B.冬季风活动强烈C.南北跨纬度大D.地形复杂多样8.为了有效解决北方旱灾问题,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C )A.海水淡化B.人工降雨C.深采地下水D.南水北调9.以下属于材料中提到的特旱省份的是( C )读下列各城市降水季节分配图,回答10、11题。
10.人类易开发利用的河湖水和浅层地下水等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C )A.北多南少B.东南多,西北少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11.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南多北少。
为了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B )A.兴修水库B.跨流域调水C.节约用水D.防治水污染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
云南省昆明市 2015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答案分析第Ⅰ 卷一、选择题1.【答案】 A【分析】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摆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地球上广阔的大海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多数,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南美洲是距南极洲近来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印度羊在亚洲以南,非洲以东;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非洲。
【考点】大洲、大洋散布和概略2.【答案】 C【分析】解答本题的要点是察看六大板块表示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由尼泊尔所处的地点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断,尼泊尔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考点】六大板块3.【答案】 B【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详细状态。
天气现象白 ]突出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均匀状况,它拥有相对的稳固性。
昆明四时如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固性,对天气的描绘,不是对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的描绘;今年夏天气温较早年偏高,是对天气的描绘;今时节间短,是对天气的描绘;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时间短,变化快,是天气现象。
【考点】天气与天气的差别4.【答案】 A【分析】在天气预告图上,我们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表示多云。
【考点】常用天气符号5.【答案】 C【分析】温带季民风候散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地中海天气散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亚寒带针叶林天气散布在北极圈周边;温带大海性天气主要散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典型。
【考点】世界主要天气种类6.【答案】 D【分析】寒冷地区,房子墙体较厚,能够抵抗寒冷;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易形成聚落;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散布;山区因为地形曲折,交通不便,聚落数目少。
机密★考试结束前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3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951~2021年间()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C. 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 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2. 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A. 0-14岁人口占比较小B.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C. 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D. 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3. 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 国防兵源不足B. 人口老龄化严重C. 劳动力较短缺D. 资源环境压力大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
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
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A.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B. 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C. 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D. 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5. 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A. 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B. 大辐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C. 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D. 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西亚地区冲突不断,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3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1-3题。
1.1951~2021年间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2.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3.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国防兵源不足B.人口老龄化严重C.劳动力较短缺D.资源环境压力大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
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
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回答4~5题。
4.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B.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C.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D.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5.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A.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B.大辐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C.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D.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西亚地区冲突不断,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回答6~7题。
6.西亚地区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是①战略位置重要②抢占水资源③经济发展差异④争夺石油资源⑤人种的差异⑥民族、宗教差异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7.近年来,西亚多国积极探索绿色发展。
云南省2024年中考地理试卷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小题。
1.1951~2021年间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2.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3.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国防兵源不足B.人口老龄化严重C.劳动力较短缺D.资源环境压力大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
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
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4.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B.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C.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D.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5.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A.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B.大辐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C.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D.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西亚地区冲突不断,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6.西亚地区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是①战略位置重要②抢占水资源③经济发展差异④争夺石油资源⑤人种的差异⑥民族、宗教差异A.①②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7.近年来,西亚多国积极探索绿色发展。
下列建议符合该理念的是A.气候干旱,晴天多,积极开发太阳能B.不使用石油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大面积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D.大规模抽取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
昆明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地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昆明)图中有关大洲、大洋的分布,正确的是()A.南美洲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B.太平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C.印度洋在亚洲以南,非洲以西D.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南美洲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南美洲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故A正确;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故B错误;印度洋在亚洲以南,非洲以东,故C错误;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非洲,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即可.2.(2015•昆明)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据图回答此次地震处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出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处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出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C.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3.(2015•昆明)小明的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正确的是()A.奶奶很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B.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C.今天的气候晴,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气候变化真大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解答:解:昆明四季如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性,对气候的描述,不是对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的描述,故A错误.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是对气候的描述,故B正确.今天时间短,是对天气的描述,故C错误.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时间短,变化快,是天气现象,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得出答案.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解答:解: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表示多云.故选:A.点评:考查天气符号的应用,要理解记忆.5.(2015•昆明)读图,关于气候类型的分布,正确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B.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极圈附近D.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大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解答:解: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故A不符合题意.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B不符合题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极圈附近,故C符合题意.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典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气候的分布状况,学生要识图解答.6.(2015•昆明)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解答:解: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较厚的墙体可以抵御严寒,故A正确.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易形成聚落,故B正确.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例如: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故C正确.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聚落数量少,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要理解解答.(2015•昆明)读图,完成7﹣8题7.(2分)有关欧洲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B.地跨寒、温带,北温带居多C.全部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D.地处亚洲东部,非洲北部考点: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读图可得,欧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地处亚洲西面,非洲北面,地跨寒、温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解答:解:读图可得,欧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地跨寒、温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8.(2分)关于欧洲地形、气候、河流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A.平原为主,河流水流平稳B.陆地面积狭小,河流较长C.地中海气候区,河流以夏汛为主D.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大考点:欧洲山地与平原的分布.分析:欧洲西邻大西洋,南邻地中海,北邻北冰洋;欧洲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洲,大部分国家是发达国家解答:解: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水流平稳,故A正确.欧洲陆地面积狭小,河流较短,故B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河流的汛期,故C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水位变化小,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欧洲的气候及河流状况,属于基础题.9.(2015•昆明)“亚投行”目前意向创始成员国近60个,涵盖主要西方国家(除美、日、加外)及亚欧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有关“亚投行”的说法正确的是()A.成员均为发展中国家B.业务未涉及“南北对话”C.其成立体现经济全球化D.仅对亚洲经济发展有利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分析: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简称,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解答:解: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了除美日和加拿大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的具体体现.亚投行重点支持世界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故选:C.点评:考查“亚投行”建设的特点及意义,要理解记忆.10.(2015•昆明)有关南、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近年来冰川逐渐扩大B.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是企鹅C.南极地区极端最低温低于北极D.北极地区陆地面积大于南极考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分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解答: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地区近年来冰川逐渐缩小,故A错误;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故B错误;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故C 正确;北极地区的陆地面积小于南极地区的陆地面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南北极地区的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比较记忆即可.11.(2015•昆明)如图是我国近年来人口普查的部分统计数据,自201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44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成效明显B.我国目前未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C.受教育程度上升,文化素质提高D.应控制人口增长,微调人口政策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A、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是我国近年来人口普查的部分统计数据,自201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44亿,说明我国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符合题意.C、从受教育程度状况图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说明我国人口素质越来越高.故C不符合题意;D、2013年11月15日,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生育政策,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12.(2015•昆明)我国人口稠密区位于()A.东部沿海平原地区B.西部高原山区地区C.漠河﹣腾冲一线以东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选:A.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13.(2015•昆明)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多样,西部以平原、盆地、山地为主B.大兴安岭、台湾山脉均为西北﹣东南走向C.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太行山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之一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分析: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地形多样,西部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故A错误;大兴安岭、台湾山脉均为东北﹣西南走向,故B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故C错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故D 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征、山脉走向和分布,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14.(2015•昆明)今年5月中下旬,我国南方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形成“南涝北旱”现象,影响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B.南方地形复杂多样C.夏季风强弱不稳定D.冬季风的势力强大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分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解答:解: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强弱不一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故选:C.点评: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15.(2015•昆明)如图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中下游河段B.长江航运价值高,誉为“黄金水道”C.黄河下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D.三门峡、小浪底工程位于黄河上游考点: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分析: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解答:解: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故A错误.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航运发达,宜宾以下,四季通航,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余千米,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故B正确.黄河中游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故C错误.三门峡、小浪底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与黄河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16.(2015•昆明)央视以“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①推广生态农业②走科学兴农的道路③成功经验可照搬推广④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考点:我国农业的发展.分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解答:解: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科学种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理解解答即可.17.(2015•昆明)关于航空运输叙述正确的是()A.机动灵活,实现“共门口到门口”运输B.运量大,多承担长途运输,价格较便宜C.速度快,价格昂贵,易受天气条件限制D.主要承担油气资源运输,受天气影响小考点: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其中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缺点是运量较小;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小,缺点是造价较高.解答:解:航空运输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易受天气条件限制.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记忆有效.18.(2015•昆明)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藏日温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B.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C.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D.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A、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故A符合题意;B、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当地藏族人民非常好客,会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故B不符合题意;C、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竹楼,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故C不符合题意;D、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摔跤、射箭和赛马.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19.(2015•昆明)关于“秦岭﹣淮河”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①4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③亚热带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④水稻区和小麦区的分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分析: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水稻区和小麦区的分界等.故选:D.点评: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20.(2015•昆明)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B.青藏“高寒”的自然特征,多大河发源地C.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D.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A、西北地区多内流河,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故A不符合题意;B、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故B符合题意;C、南方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北方寒冷的气候多生长落叶阔叶林.故C 不符合题意;D、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盆地底部海拔2 600~3 000米,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21.(2015•昆明)图汇总①、②两地的地理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C.①地多“暖温带”,②地多“寒温带”D.①地有“辽中南”,②地有“京津唐”考点: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分析:读图可得,①位于东北平原地区,②位于华北平原地区.解答:解: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有黑土地之称,该地区种植春小麦,主要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属于黄土地,主要属于暖温带,种植冬小麦,故ABC错误;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辽宁省的中南部,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平原,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特点,读图比较记忆即可.22.(2015•昆明)关于祖国内地与香港的合作,说法错误的是()A.大陆为香港提供淡水、电力、食品等B.珠三角与香港形成“后店前厂”的经济模式C.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D.祖国内地与香港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考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分析: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对外贸易,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解答:解: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选项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祖国内地与香港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23.(2015•昆明)如图有关台湾说法正确的是()。
昆明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33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
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有关大洋、大洲的分布正确的是()A·南美洲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B.太平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C·印度洋在亚洲以南,非洲以西D.赤道横穿中部的大洲是南美洲2.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据图2回答此次地震处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处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处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处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3.小明的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正确的是A.奶奶很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卷B.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C.今天的气候晴,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D.队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气候变化真大4.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多云”的是5.读图3,关于气候类型的分布,正确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醍B.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北极圈附近D.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大6.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读图4,完成7~8题7.全有关欧洲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云南昭通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A. 地球在动而人未动B. 人随着地球一起在运动C. 地球自转速度太快D. 地球自转速度太慢2.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 经线都是圆,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C. 纬线都是半圆,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D. 同一度数的经线和纬线都有两条3.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是()A. 平原B. 山地C. 丘陵D. 高原4.地图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果果一家自驾车从曲靖到德宏,为保证顺利到达,他们最好选用()A. 中国政区图B. 云南省地形图C. 中国铁路交通图D. 云南省公路交通图5.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最接近下列哪个节日()A. 端午B. 元旦C. 清明D. 春节6.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过去是相连的。
后来,人们在这里开凿了一条运河,两个大洲才被分割开了,亚非之间的这条运河是()A. 京杭运河B. 巴拿马运河C. 苏伊士运河D. 灵渠7.下列实例中能说明海洋变成陆地的是()A. 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鱼、海螺、海藻等生物的化石B. 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古森林和古河道的遗迹C.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D. 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澄江抚仙湖底发现水下古迹8.“高处不胜寒”说明下列哪个因素对气温的影响()A. 海陆分布B. 纬度因素C. 地形因素D. 洋流因素9.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 小楼一夜听春雨B. 昨夜西风过园林C. 东边日出西边雨D. 清明时节雨纷纷10.第26届世界人口大会在摩洛哥古城马拉喀什落下帷幕。
与会专家和学者呼吁各国根据国情确立正确的人口政策,应对本世纪人口问题带来的挑战。
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全球人口增长不平衡B. 欠发达地区人口高增长将导致粮食供应、教育、公共医疗及生态等多方面的负担C. 今后一段时间,主要的人口增长来自于发展中国家D.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1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A. 经济发达程度B. 生活医疗水平C. 出生率和死亡率D. 文化教育水平12.我国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主要信仰的宗教是()A. 犹太教B. 基督教C. 佛教D. 伊斯兰教13.出席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十三届大会的中国代表强调,中国政府认为,发展绿色经济要加强南南合作。
2015年云南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