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一轮复习:演练真题 领悟考向第17讲.doc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绝密★启用前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答案】B【考点定位】糖类,还原糖,非还原糖【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糖类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种类。
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正确;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含母链的少,所以的都含子链,则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带有32P(母链)的少,大多数不含32P,D错误。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要求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琢鄄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 个肽键B.蛋白质是由2 条或2 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环状八肽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等,都是8个,A正确;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可能由一条多肽链构成,也可能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B错误;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肽键没有断裂,C错误;变性蛋白质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20 题,每题 2 分,共计 4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琢鄄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 个肽键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苏丹芋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B.转速150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冶型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踿踿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创新设计2017版⾼考⽣物(江苏专⽤)⼀轮复习:演练真题领悟考向第39讲.doc第39讲微⽣物的培养及应⽤演练真题领悟考向1.(2015·江苏卷,19)做“微⽣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阀使压⼒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盖放到⼀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盖上C.为了防⽌污染,接种环经⽕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记号笔标记培养⽫中菌落时,应标记在⽫底上解析本题考查微⽣物的分离与培养的相关知识。
⾼压灭菌加热结束时,需先切断电源,让灭菌锅内温度降⾄100 °C以下,压⼒表的指针回到零时,再打开锅盖,A错误;倒平板时,应将培养⽫盖完全打开,以防污染,B错误;接种环经⽕焰灭菌后需待冷却后挑取菌落,C错误。
答案 D2.(2013·江苏)某研究⼩组从有机废⽔中分离微⽣物⽤于废⽔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后进⾏灭菌B.转换划线⾓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周观察⼀次解析本题考查微⽣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和培养条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的知识运⽤能⼒和实验处理能⼒。
培养微⽣物的过程中应先灭菌再倒平板,A错误;每⼀次划线前都要进⾏接种环的灼烧灭菌,B正确;接种后的培养⽫应在恒温培养箱中进⾏培养,光照会影响温度等条件;培养过程中观察间隔的时间⼀般不超过24 h。
答案 B3.(2015·江苏卷,31)⼈⼯瘤胃模仿了⽜⽺等反刍动物的胃,可⽤来发酵处理秸秆,提⾼秸秆的营养价值。
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员从⽜胃中筛选纤维素酶⾼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进⾏了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②培养⽫③显微镜④⽆菌⽔(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
1.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的主要元素有C、H、O、N、P、S等B都以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C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共⽤⼀套遗传密码D存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分值: 2分查看题⽬解析 >22.右图表⽰真核细胞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②③⑤⑥⑦属于细胞⽣物膜系统B结构③的膜成分可以转移到结构②中C结构④上合成的物质可以⾃由通过结构①D结构⑤将物质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分值: 2分查看题⽬解析 >33.在进⾏植物体细胞杂交前,必须先获得有活⼒的原⽣质体。
测定原⽣质体活⼒的常⽤⽅法之⼀是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法,其基本原理是FDA本⾝⽆荧光,可⾃由通过细胞膜,经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积累在细胞内并能产⽣绿⾊荧光的荧光素。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FDA是⼀种⼤分⼦物质,通过胞吞进⼊细胞B荧光素分⼦能以⾃由扩散的⽅式通过细胞膜C实验中配制的FDA溶液是⼀种低渗溶液D绿⾊荧光的强度与原⽣质体的活⼒呈正相关分值: 2分查看题⽬解析 >44.下列关于细胞⽣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长导致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信使RNA种类不完全相同C衰⽼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染⾊质收缩D癌变的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减慢分值: 2分查看题⽬解析 >55.下图1表⽰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在最适温度及pH为b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解产⽣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
相关预期正确的是()A若将pH调整为a,则d点左移,e点下移B若将pH先调整为c,再调整回b,则d、e点不移动C若将温度升⾼10℃,则d点右移、e点不移动D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则d点不移动,e点上移分值: 2分查看题⽬解析 >66.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肠杆菌实验是⼈类探索遗传物质史中的经典实验,两个实验都涉及()A微⽣物培养技术 B.同位素⽰踪技术BDNA分离提纯技术 D.差速离⼼分离技术分值: 2分查看题⽬解析 >77.下图表⽰⼩⿏的精原细胞(仅表⽰部分染⾊体),其分裂过程中⽤3种不同颜⾊的荧光标记其中的3种基因。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琢鄄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 个肽键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苏丹芋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B.转速150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冶型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踿踿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第13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限时训练提升考能(时间:20分钟)达B必练一、选择题1.(苏北四市一模)下列关于细胞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细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各种组织、器官B.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C.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其过程受基因控制解析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A正确;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B错误;细胞的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C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D正确。
答案 B2.(2015·南通一模)有关细胞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B.癌变的细胞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C.两者的发生都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D.通过激活细胞凋亡机制可杀死癌细胞解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可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如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的凋亡有利于稳态,A正确;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B正确;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由于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才导致正常细胞癌变,所以细胞癌变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如果能激活癌细胞中的细胞凋亡基因,可导致癌细胞凋亡,D正确。
答案 C3.(2016·常州中学调研)如图表示人体干细胞发生的变化过程。
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均代表细胞分化过程B.图中各细胞中蛋白质种类相同C.b、c过程产生的细胞一般都具有细胞周期D.a、b、c过程产生的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于细胞发生的变化过程,其中a表示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过程;b和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能使细胞的种类增多。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17讲细胞工程自主梳理·再夯基础1. (2022·南通如皋一模)牛胚胎移植试验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供体超数排卵→②配种→③胚胎收集→④________→⑤胚胎移植→⑥子代小牛A. ①过程需要注射性激素,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B. ③过程是以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未与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为前提C. ④过程是“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囊胚或原肠胚D. ⑤过程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受体的排斥程度2. (2022·南京、盐城一模)下图是克隆猴的培育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 细胞是卵母细胞B. 克隆猴的性状主要与乙相同C. 重组细胞具有全能性D. ①过程常用显微操作技术3. (2022·无锡期末)研究者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利用光合细菌与嗜热菌选育出了耐高温的光合细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获得两种原生质体B. 两种细菌细胞核的融合是完成细胞融合的标志C. 用高渗溶液处理可在培养液中有效分离原生质体和细菌D. 选育成功的细菌能在一定的高温环境中进行光合作用4. (2022·连云港二模)近日,我国研究团队利用一种新方法将人的多能干细胞在体外诱导转化为全能性的8细胞期胚胎样细胞,类似于受精卵发育3 d 时的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胚胎样细胞处于囊胚期阶段,理论上可以进行胚胎分割并移植B. 该成果将助力实现人体器官的体外再生,解决器官短缺,移植排斥反应等问题C. 该研究涉及生殖性克隆,需通过伦理审查,严格遵循我国法规和伦理准则D. 该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5. (2022·南通通州区期末)(多选)SOD 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中的抗氧化酶,它能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形成H 2O 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下图为培育能够产生SOD 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
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演练真题领悟考向
1.(2012·江苏)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析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来,故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时利用了前人的一个重要成果,那就是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答案 B
2.(2011·江苏高考)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噬菌体是寄生生物,一般的培养基无法培养噬菌体;在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保温培养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是因为搅拌不充分,使含35S的蛋白质外壳残留在细菌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C
3.(2013·新课标Ⅱ,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
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NA的X光衍射实验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答案 C
4.(2013·海南,1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解析核酸中不含硫元素,故A错误;T2噬菌体不能寄生在酵母菌细胞中,故B错误;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中的一种,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故C 错误;T2噬菌体作为病毒,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进行增殖,D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