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II基因克隆及测序_方建民
- 格式:pdf
- 大小:190.46 KB
- 文档页数:5
恶性疟原虫融合蛋白PfCP-2.9自由巯基的测定钱锋;潘卫庆【期刊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年(卷),期】2003(21)2【摘要】目的检测由毕氏酵母表达的恶性疟原虫融合蛋白(Plasmodium falciparum chimeric protein)PfCP-2.9的自由巯基。
方法使用反向高压液相层析和Ellman氏反应进行检测。
用反向高压液相,检测了3种样本,PfCP-2.9、PfCP-2.9经二硫苏糖醇还原、PfCP-2.9经吲哚乙酸烷基化。
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表明PfCP-2.9不含任何自由流基。
结论由毕氏酵母表达的PfCP-2.9中的半胱氨酸残基所含有的硫基均已氧化形成二硫键。
【总页数】3页(P99-101)【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融合蛋白;毕氏酵母;PfCP-2.9;自由巯基;反向高压液相层析法;Ellman氏反应【作者】钱锋;潘卫庆【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2.31;R531.3【相关文献】1.肠毒素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的制备和耐热肠毒素抗体测定 [J], 郑继平;刘向昕;王令春;王芃;李淑琴;张兆山2.沉默调节蛋白6-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 [J], 夏天;刘建湘;姚景宏;吴太鼎;刘子建;杨述华3.血清中总巯基与非蛋白巯基含量分别测定研究 [J], 陈震阳;苏春云4.恶性疟原虫融合抗原PfCP-2.9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功能分析 [J], 王瑞;钱锋;曲莉;潘卫庆5.恶性疟原虫融合抗原PfCP-2.9在不同品系小鼠中的免疫特性(英文) [J], 薛向阳;张青锋;邢金花;潘卫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图分类号:S 85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4696(2008)0120020205柔嫩艾美球虫免疫与鸡盲肠扁桃体TNF 2α基因表达动态的关系王彩霞,徐 赓,王黎霞,安 健3(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北京 102206) 摘要:根据GenBank 上鸡β2actin 、TN F 2α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逆转录2聚合酶链式反应(R T 2PCR )技术克隆获得了β2actin 和TN F 2α基因,采用β2actin 为内参的半定量方法检测TN F 2αmRNA 在鸡柔嫩艾美球虫免疫前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以探讨TN F 2α基因的表达动态与柔嫩艾美球虫免疫的关系。
结果显示,TN F 2α基因在两次免疫期间的表达量整体上呈现双峰模式,首免后第9d 达到一个高峰,二免后第7d 达到另一个高峰。
结果表明,TN F 2α在抗球虫感染中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β2actin 基因;柔嫩艾美球虫;盲肠扁桃体;R T 2PCR ;TN F 2α基因R elationship bet w een Eimeria tenella immunity and kineticexpression of TNF 2αgene in chicken cecal tonsil WAN G Cai 2xia ,XU Geng ,WAN G Li 2xia ,AN Jian(De partment of A ni mal S cience and Technolog y ,B ei j ing College of A g riculture ,B ei j ing 102206,China ) Abstract :According to chicken β2actin and TN F 2αgene sequences in GenBank ,primers were de 2signed ,and t he gene sequences were amplified by reverse t ranscriptase 2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 T 2PCR )f rom t he cecal tonsil of chicken experimentally immunized wit h Ei meri a tenell a .The exp ression le 2vel of TN F 2αmRNA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immunization was detected by semi 2quantitative R T 2PCR wit h β2actin gene as internal reference to st udy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enell a immunizatio n and t he kineticexpression of TN F 2αgene in chicken cecal tonsil.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 t he level of expression of TN F 2αgene reached 1st peak on day 9po st 21st 2immunization ,and reached 2nd peak on day 7post 2booster 2immunization.It was concluded t hat TN F 2αhad some effect against E.tenell a infection.K ey w ords :β2actin gene ;Ei meri a tenell a ;cecal tonsil ;R T 2PCR ;t umor necrosis factor 2αgene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属球虫寄生于鸡小肠和盲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类原虫病,对养鸡业的危害相当严重。
恶性疟原虫膜蛋白Pfs25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陈勇;雷清;刘晓;马亚茹;卜晓萍;蒋琳【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讯》【年(卷),期】2011(022)006【摘要】Objective: Malaria is the mosquito-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and Pfs25 protein is the antigen for transmission-blocking vaccin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ress the Pfs25 protein in Pichia pastori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odon-like principle for P.pastoris, the target gene was synthesized and inserted into a yeast constitutive vector pGAPZaA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plasmid pfs25/pGAPZaA, and then transformed the host P.pastoris GS115 genome by electroporation. The expressed product was identifi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 The recombinant P.pastoris was analyzed for genetic stability. Results: The Pfs25 protein was expressed successfully in P. Pastoris, and the yeast transformants still had the foreign gene after eight passages in YPD medium. Conclusion: 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of future research in malaria transmission-blocking vaccine.%目的:Pfs25蛋白是传播阻断型恶性疟疾疫苗的侯选抗原,在毕赤酵母中表达Pfs25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pfs25基因序列,通过毕赤酵母喜好密码子分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采取定向克隆策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fs25/pGAPZαA,经BstX I线性化,电转染法转化酵母菌株GS115,在Zeocin抗性的筛选培养基上获得表达目的基因的pfs25/pGAPZαA/GS 115重组酵母菌,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产物;通过在YPD培养基上传代培养和目的基因表达,验证重组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了Pfs25蛋白,且重组菌株遗传性质稳定.结论:为研制基于Pfs25蛋白的传播阻断型恶性疟疾疫苗奠定了基础.【总页数】4页(P785-788)【作者】陈勇;雷清;刘晓;马亚茹;卜晓萍;蒋琳【作者单位】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46;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46;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46;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46;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46;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相关文献】1.登革2型病毒包膜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病毒样颗粒的组装 [J], 刘文权;江丽芳;刘岩;江汉宁;汤云霞;方丹云2.HIV-1膜蛋白基因gp120和gp41的合成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J], 洪国强;胡波;李朝霞3.恶性疟原虫AMA-1(Ⅲ)基因在毕赤酵母系统中的高效表达 [J], 张忠广;赵恒梅;宫玉香4.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28和VP26的毕赤酵母组成型分泌表达 [J], 耿小雪;王小霞;周怡;徐玮;张文兵;麦康森5.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J], 何超军;邱杨玉;毛芝娟;陈吉刚;吴志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的分型研究江钢锋;洪佳冬;陈沛泉;王善青;蒙锋【期刊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年(卷),期】2001(19)1【摘要】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PfMSP1)等位基因型的分型特征。
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 ,用几对PfMSP1特异引物扩增疟原虫虫株PfMSP1基因第 2区与第 3区部分片段 ,并对等位基因型代表株的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39份血样中有 36份恶性疟患者共扩增出 44个PfMSP1基因片段 ,以MAD2 0型为主导型 (占 75 % ) ,K1型为次要型 ,未检出RO33型。
两种不同等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率为 19 4%。
序列分析表明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虫株的MAD2 0型和K1型第 2区序列与MAD2 0和K1原型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结论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虫株存在MAD2 0型和K1型两种等位基因型 ,以MAD2 0型为优势虫株。
【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裂殖体表面蛋白1;基因分型;序列分析【作者】江钢锋;洪佳冬;陈沛泉;王善青;蒙锋【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2.31【相关文献】1.中国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2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J], 边中启;宋关鸿;郑兆鑫2.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2基因的分型研究及序列分析(英文) [J], 江钢锋;陈沛泉;王善青3.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2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英文) [J], 赖秀球;朱家勇4.中国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第16—17区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J], 边中启;管惟滨;宋关鸿;王功焯;李方银5.中国脑型疟患者恶性疟原虫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第16-17区基因和MSP2基因的分子克隆与鉴定 [J], 边中启;宋关鸿;管惟滨;严维耀;郑兆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EGF2结构域的表达及免疫反应特点萨日娜;张冬梅;潘卫庆【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07(023)010【摘要】目的制备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抗原MSP1C-末端EGF2区域,用于分析该区域在自然感染条件下的免疫应答特点.方法制备恶性疟原虫裂殖体表面蛋白1(MSP1)C-末端的EGF2片段,并将其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片段融合,通过电转化整合入毕氏酵母的基因组,进行诱导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并对其免疫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初始对单个EGF2片段表达未成功,与GST片段融合后检测到表达,经过Ni柱浓缩纯化的诱导表达上清, 经SDS-PAGE分析在33kDa处出现表达的蛋白条带,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蛋白为所需的目的蛋白;ELISA结果表明GST-EGF2重组蛋白能够与免疫兔血清反应,且平均抗体滴度可达5981.结论利用毕氏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了EGF2结构域,并证明该蛋白能与特异抗体反应,可用于EGF2相关的疟疾保护性免疫的研究.【总页数】4页(P982-984,992)【作者】萨日娜;张冬梅;潘卫庆【作者单位】第二军区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区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区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2【相关文献】1.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C末端基因导入烟草叶绿体的研究 [J], 陈勤;梁婉琪;钱炳俊;申慧峰;曹建平;徐馀信;张大兵;汤林华2.用四环素调控启动子调控表达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全合成基因 [J], 钱锋;潘卫庆3.恶性疟原虫主要裂殖子表面蛋白1 C末端19 ku片段(MSP_(1-19))的表达及免疫效应检测 [J], 张忠广;赵恒梅;宫玉香4.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17区片段基因为基础的复合核酸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 [J], 缪军;李珣;薛采芳;甄荣芬;刘忠湘;秦恩强;喻启桂5.编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17区片段的核酸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 [J], 李珣;缪军;薛采芳;秦恩强;喻启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疟原虫丝氨酸重复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肖建华;李明;李英杰【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年(卷),期】2000(27)1【摘要】采用 PCR方法特异性扩增恶性疟原虫云南株 (PFD- 3/ YN)丝氨酸重复抗原基因片段 ,经基因序列测定后克隆于 p GEX- 4T- 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并转化大肠杆菌 TG1。
SERA基因与 p GEX- 4T- 1重组后能在大肠杆菌 TG1中表达一45 KDa的融合蛋白 ,当工程菌 OD5 90 为 0 .8~ 1.0时 ,加入终浓度 1m mol/ L IPTG进行诱导 ,表达量较高。
采用 dot- EL ISA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SERA融合蛋白能被抗 SERA单克隆抗体所识别。
【总页数】2页(P145-146)【关键词】恶性疟原虫;丝氨酸重复抗原;基因表达【作者】肖建华;李明;李英杰【作者单位】衡阳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第一军医大学热带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2.31【相关文献】1.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P.f AMA-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J], 李王旬;薛采芳;王宪锋;刘忠湘;甄荣芬2.恶性疟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Ⅲ.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产物分析 [J], 李全贞;李英杰;谢毅3.化学合成恶性疟原虫杂合45肽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J], 陈仕荣;裘敏燕4.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MSA1第二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J], 李明;谢毅;李英杰;任大明;毕惠祥5.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Ⅱ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表达蛋白的活性鉴定研究 [J], 方建民;余新炳;罗树红;王善青;蔡贤铮;潘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九五”攻关资助项目(No.96-906-04-06) 广东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960123)恶性疟原虫组氨酸富集蛋白II 基因克隆及测序*方建民 余新炳 罗树红 徐 劲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广州 510089 提要 目的:比较恶性疟原虫不同分离株组氨酸富集蛋白II (HRP II)基因全编码区核苷酸序列。
方法:P CR 扩增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 )和越南株(V N )的HRP II 基因全编码区,其产物经HindI II 和BamHI 双酶切,定向克隆入pU C 19,采用Sanger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
结果:F CC 1/HN 株和V N 株HR PII 基因均为1020bp,无内含子,两者仅10个碱基不同。
FCC1/HN 株HR PII 与V N 株、IM T M 22株和I tg 2株间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8%、92.2%和98.7%;4株虫体均有拷贝数不等的丙氨酸-组氨酸-组氨酸(A HH )和丙氨酸-组氨酸-组氨酸-丙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A HHAA D )重复序列,具有相同的信号肽和糖基化位点。
4个分离株HR PII 抗原表位相同,位于易曲性较高的5ø端非A HH 和A HHAA D 重复区。
结论:F CC1/HN 株与V N 株的HRPI I 高度同源,与IM T M 22株和Itg 2株存在序列差异。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组氨酸富集蛋白II 序列分析 组氨酸富集蛋白II (histidine-rich pr oteinII,HRPII)是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分泌至感染红细胞外的一种水溶性糖蛋白[1],与疟色素的形成有关[2],是恶性疟的重要诊断抗原之一,此抗原用于现场检测取得较理想结果[3~5]。
HRPII 富含组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并存在丙氨酸-组氨酸-组氨酸(AHH )和丙氨酸-组氨酸-组氨酸-丙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AHH AAD)多肽串接重复序列[6]。
对不同分离株虫体的HRPII 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应用PCR 技术扩增我国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和越南分离株(VN)的HRPII 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并将其克隆入pU C 19质粒,应用Sanger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再与国外IM TM 22和Itg 2分离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材料与方法虫种、质粒与菌株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 1/HN )、大肠杆菌T G 1和pU C 19质粒为本室保种。
恶性疟原虫越南株(VN)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病研究所惠赠。
工具酶和主要试剂 T aq DNA 聚合酶、HindIII 、Bam HI 、T 4DNA 连接酶均购自Prom eg a 公司。
DNA 标准分子量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RPMI 1640为Gibco BRL 公司产品,小牛血清购自本校微生物教研室,胰蛋白胨、酵母抽提物为OX-OID 公司产品。
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及基因组DNA 提取 均按文献[7]方法进行。
HRPII 基因全编码区序列的扩增 根据巴西IM TM 22分离株7G8克隆的HRPII 完整基因序列[6],在编码区的5ø端和3ø端设计合成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P 1:5ø-GGCAAGCTT AT GGT TT CCT TC TCAAAA -3øP2:5ø-GCGGGAT CCT TAAT GGCGT AGGC AATG-3ø并分别引入HindIII 和BamHI 酶切位点。
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使用前经15%PAGE 纯化。
扩增条件:94℃变性40s 、63℃退火40s,72℃延伸60s,循环30次后72℃保温7m in, 1.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扩增结果。
重组质粒HRPII /pUC 19的构建 将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纯化后的上述FCC 1/HN 株和VN 株PCR 产物和pUC19质粒,分别用HindIII 和BamHI 双酶切1h,DEAE 膜(Schleicher 及Schuell 公司产品)电泳回收酶切产物。
纯化的PCR 产物与载体按5∶1克分子数比混合,在16℃条件下用T 4DNA 连接酶连接过夜,随后转化用钙法制备的感受态大肠杆菌T G 1。
随机挑取氨苄青霉素转化平板上生长菌落,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 ,用HindIII/Bam HI 双酶切分析和PCR 鉴定。
序列测定及分析 采用Sanger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对恶性疟原虫FCC 1/HN 株和VN 株的HRPII 基因序列进行测定。
测序仪为ABI 公司373A 型自动测序仪(测序软件版本为Version 2.1.1),应用计算机PC /GENE 软件对核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
・277・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9;17(5)∶277~281Chinese Jour nal o f Par asito lo gy and P arasit ic Diseases 图1 HRPII 基因PCR 产物1.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1 PCR 标准分子量 2 恶性疟原虫FC C 1/HN 株基因组DNA 扩增产物 3 恶性疟原虫VN 株基因组DNA 扩增产物 4 阴性对照 Fig .1 Electrophoretic analysis of PCR products of HRPII gene on 1.2%agarose gelLane 1 PC R s tandard marker Lane 2 Amplified product of P lasmod ium f alcip ar um gen ome (FCC 1/HN isolates ) Lan e 3 Amplified product of Plasmod ium f alcip arum genome (VN iso-lates ) Lane 4 Negative control结 果1 HRPII 基因的扩增 利用引物P1和P2,分别扩增恶性疟原虫FCC1/HN 株和V N 株的HRPII 基因,PCR 产物经1.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两株虫体均在约1000bp 处有一特异扩增条带(图1);扩增片段与HRPII 基因全编码区大小基本相符。
结果提示,恶性疟原虫FCC1/HN 株和VN 株的HRPII 基因扩增获得成功。
2 HRPII /pUC19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重组子经HindIII 和Bam HI 双酶切,电泳结果显示两个片段,大片段(2.69kb )为pU C 19质粒,小片段(1.0kb )为HRPII 外源基因;对酶切获得两个片段的重组子进一步用引物P1和P2进行PCR 筛选鉴定,结果同样扩增出约1.0kb 特异片段,且片段大小与恶性疟原虫(FCC 1/HN 株)基因组DNA 的扩增片段相一致。
结果提示,HRPII 基因已按正确方向克隆入pU C19质粒,证实HRPII/pUC19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3 FC C 1/HN 株和VN 株HRPII 全编码区序列测定及分析 应用Sanger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对克隆的恶性疟原虫FCC1/HN 株和VN 株H RPII 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图2)。
应用计算机PC /GENE 软件对恶性疟原虫FCC 1/H N 、VN 、IM TM 22和Itg2共4个分离株的HRPII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6,8,9]。
测序结果表明,恶性疟原虫FCC1/HN 株和VN 株全编码区长均为1020bp ,且编码区内无内含子,而IM T M 22株和Itg 2株为断裂基因[6,8],编码区内有大小不一的内含子(图3),后两株如不包括内含子部分,则分别长999bp 和930bp 。
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FCC 1/HN 株和VN 株同源性为99%,与IMT M 22株和Itg 2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2.2%和99.2%。
FCC1/HN 株和VN 株间仅有10个碱基不同,但只有4个氨基酸的差异,分别是第208(A →G )、274(H →N )、304(A →T )和310(P →A)位氨基酸。
4个分离株虫体均富含A la 、His 和Asp (表1),且具多拷贝的AHH 和AHHA AD 重复序列,并间插不同拷贝数的AHHA TD 和AH HAAY 重复序列(表2)。
表1 恶性疟原虫4个分离株HRPII 主要氨基酸构成Table 1 Major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HRPII from f our isolates of P .f alci p arum氨基酸Amino acidFCC1/HN No.%VNNo.%IM T M 22No.%Itg2No.%Ala 12336.212235.912437.311336.5His 11132.711032.411233.79932.0As p 3510.33510.3339.93210.3As n 10 2.911 3.210 3.010 3.2Leu 10 2.910 2.910 3.010 3.2Thr 10 2.911 3.2 9 2.710 3.2Ser 9 2.6 9 2.6 8 2.48 2.5Val 72.0 72.0 61.861.9・278・图2 恶性疟原虫4个分离株HRPI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划线部分 信号肽 星号 相同序列 方框 糖基化位点 破折号 缺失序列Fig.2 Nucleotide and deduced amino-acid sequences of HRPII from four isolates of P.f alciparum Underlin e sign al peptide As terisk s identical sequ ences Box glycosylation site Dash deletion sequences・279・图3 恶性疟原虫4个分离株H RPII 基因全编码区结构比较AT G 起始密码 S EC 信号肽 IN T 内含子 COD 编码区 T AA 终止密码Fig .3 Comparision of the gene structure of HRPII coding region from four isolates of P .f alcip arum AT G s tart code SEC s ecr etory leader INT intron COD coding region T AA stop code表2 恶性疟原虫4个分离株HRPII 氨基酸重复序列拷贝数Table 2 Numbers of tandem repeats of HRPII from four isolatesof P .f alcip arum重复序列Repeat sequence FCC1/HN VN IM T M 22Itg 2AHH 52515347AHHAAD 18162021AHHAT D 8877AHHAAY4433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FCC 1/HN 株与VN 株的同源性为98.8%,与IM TM 22株和Itg 2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2.2%和98.7%,FCC1/HN 株与Itg 2株的差别主要是前者在第178~207位氨基酸处连续插入30个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