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右心室增大: • 轻度--绝对浊音界增大, • 重度--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 • 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
•(3) • • • • • •
双心室增大:呈球形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下扩 大,称普大型心 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克山病、重症心肌炎、 全心衰竭。
• (6) 心包积液: • • 呈烧瓶形,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 •
• • • • •
•
三、心前区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 脉高压
•
2、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室 肥大。 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升主动 脉瘤或主动脉弓瘤 4、剑突下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或腹 主动脉搏动
触 诊(Palpation)
• • • • • 心脏触诊方法: 检查者常用右手,以全手掌、手掌尺侧 (小鱼际)或示指、中指触诊。 查震颤常用手掌尺侧, 查心尖搏动常用2-4指指腹。
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 • • • 右界(cm) 肋 间 左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Ⅴ
5-6 7-9
心界改变及其意义
• 1. 心脏因素 • (1) 左心室增大: • 呈靴形, • 见于 AI、高心病, • 又称主动脉型心. •
• (2) 左房及肺动脉扩大: • 呈梨形, • 常见于二尖瓣狭 • 窄,又称二尖瓣 • 型心.
2、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变化:
•A、生理情况: • 胸壁增厚或肋间变窄时,心尖搏动 • 减弱,范围也减小 • 胸壁薄或肋间增宽时,心尖搏动强 • 范围也较大 • 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尖搏动 • 可增强。
• •
B、病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