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学案
- 格式:pdf
- 大小:703.85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学案一、考点要求二、预习填空(关注核心词汇)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2.消费类型:⑴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对于哪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⑴从众心理。
从众往往引发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商品。
从众并非一概不对,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⑵求异心理。
表现为“标新立异”。
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⑶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应该反对。
⑷求实心理。
根据需要,讲究实惠。
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其中绿色消费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5.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有重大的反作用。
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三、考点梳理与拓展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生产、收入和物价。
1.考点解读:⑴知识分析: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决定了消费什么、消费多少。
第一节《消费及其类型》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了解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提高分析经济问题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的分析,激发热爱生活、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重);贷款消费(难)【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学案导学法一、知识梳理:1.影响消费的因素(1)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消费。
(2)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具体包括:①______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水平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②消费水平受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____________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3)其他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含义:__________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2)意义:由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
恩格尔系数越高,表示人们生活水平越______;恩格尔系数越低,表示人们生活水平越_____。
二、合作探究(略)三、课堂演练(一)选择题1.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人们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A.居民收入差距缩小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2.贷款消费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A.减轻社会的不平等程度B.促进经济的稳定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3.经济学家发现:工作不稳定的人比工作稳定的人有更高的储蓄愿望。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系统知识—学扎实] 1.把握——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和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2.明确——消费类型与消费结构(1)消费类型(2)消费结构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②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③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3.理解——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看,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从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看,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坚持扩大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3)从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从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系看,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应用分析—想明白][热点]2017年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932元,实际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322元,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 562元,实际增长7.4%;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及其意义。
[分析](1)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居民收入增加。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促进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2、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二、学习重难点1、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2、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四、问题导学知识点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一、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1)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2)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居民当前消费水平的影响:(3)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知识点二、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不同划分:消费类型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所有权使用权适用情况大部分商品2、按消费的目的划分:(1)生活消费可以分为:(2)最基本的消费是:(3)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变化规律:知识点三:消费心理在消费观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消费心理分为哪几种类型?并从特点、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
消费心理基本特点评价知识点四:消费观念(消费原则)1、我们要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践行哪些原则?2、违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一原则的表现及危害?3、“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应避免哪些现象?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主旨及核心是什么?合作探究一针对如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同学们提出了如下观点。
请运用本课知识,说明观点背后的经济学道理。
观点经济学依据应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合作探究二张先生一家三口人。
张先生是民营企业家,收入水平很高,妻子是大型企业的主管,女儿是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顾问,收入也很高。
他们在一著名小区购买复式住房两套(一次性付款)。
在节假日,一家三口常雇佣一辆舒适的旅游车在导游的引导下观光旅游,家中一切杂务由保姆处理。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先生一家的消费状况。
五、思维导图六、达标检测1、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熟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熟记扩大居民消费的措施;熟记消费的类型;影响消费行为的四种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及参与经济生活能力,增强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节约、环保和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养成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消费习惯,培养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对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育。
重点难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2.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课型和时间:复习课,用时一课时三、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本课常考点设置材料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加深认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根据教师发放的教学案要求,进行本课教材复习的预习,并能提前梳理本课知识点等。
(一)复习导入:分析高考命题定位,特别是主观题的分析。
(二)自主复习: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的时间快速识记本课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回顾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2.区别不同的消费类型;理性看待贷款消费;3.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及变化。
4.识记四种消费心理并能正确看待和评价。
5.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学生识记后,思考分析导学案“障碍点突破”的探究问题一。
(板书)1、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应对措施障碍点探究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华社记者用“大起来的住房,多起来的私人轿车;低下来的食品支出比重、高起来的文化程度,热起来的假日旅游、快起来的通信方式”等词语来描绘这些变化。
材料二: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了,但是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民生活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这制约着总体的消费水平。
第 3 课《多彩的消费》复习学案经济生活一、填空题(一)消费及其类型. 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c )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和。
(1)收入是消费的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
①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受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
一般说来,,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K12 学习教育拓展:针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如何提高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1)大力发展经济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2)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3)稳定物价也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
(4)注重社会公平,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
(5)企业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服务质量。
2.了解消费的几种类型(1)按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消费和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的消费、消费和消费。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消费、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其中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3.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乐系数的含义(1)消费结构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消费结构会随着、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恩格尔系数:即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4、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1)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原因: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原因: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2)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和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了解并比较几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常见消费心理有:消费;的消费;的消费;的消费。
2.理解理智消费的四大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c)K12 学习教育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导学案一、考点扫描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2.消费类型3.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5.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第四课)二、网络图示三、考点整合考点整合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考点整合二: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提醒: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
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内涵: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四、学以致用如今,在中国城乡的街头巷尾,二维码随处可见,用手机扫码支付已是常见动作。
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更加快捷、轻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选择移动支付方式,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生态和消费习惯,打开了一幅全新的时代拼图。
与此同时,在支付创新的过程中,还有些问题需要关注。
一方面,技术漏洞、恶意欺诈等安全问题的突出将成为移动支付市场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企业逐利天性使得光靠自觉是不够的,更多还是要靠外部监管来维系其安全。
但在有关移动支付消费者的保护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和行业标准等还存在缺陷。
另一方面,移动支付虽好,但并非每个人都喜欢、适应。
目前,我国还有近一半居民并非手机网民,更何况,手机网民里还有相当比例的用户并未开通移动支付业务。
一些老人、残障人士等“跟不上”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角度分析我国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原因。
(6分)(2)综合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方应如何共同维护移动支付安全。
(6分)(3)针对移动支付发展中部分弱势群体“跟不上”等问题,有人认为,应该放慢移动支付发展的步伐。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
能力目标:理解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和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消费。
【知识梳理】一、消费及其类型:(一)影响消费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
2、主要因素:()和()。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①居民当前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越多,对各种()就越大。
②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③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2)商品价格高低对消费的影响: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二)消费的类型:(三)消费的结构1、消费结构:(1)含义:(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而不断变化。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3)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消费结构的劣化则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降低。
2、恩格尔系数:(1)含义(2)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面面观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践行的正确原则有哪些?(1)(2)(3)(4)三、“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1、金钱是什么?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3、如何正确对待金钱?课堂有效训练1.昔日打网球、保龄球等“贵族运动”,如今已成为平民时尚,人们对休闲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增加。
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B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C社会物价水平下降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的减少2、家庭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①从根本上说,是受人口数量的制约②居民的收入③物价水平④结婚与否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①③3、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4、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自学导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预习填空】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居民的收入:⑴一般来说,收入和消费水平成________的关系。
_______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⑵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___________的影响。
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___________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_______;反之,________________,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____________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二、消费的类型1、按交易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按消费对象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按消费目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消费。
三、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是随着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恩格尔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_______,消费结构________。
【自主探究】探究一:近年来,我国政府一再强调要扩大内需,结合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试着提出合理化建议。
探究二:关于贷款消费你如何认识?探究三:生活在苏北农村的学生小明,其家庭及家乡变化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变迁。
某高二(3)班学生就此对小明家进行了走访,经过整理得出以下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同学们小向父母了解了家庭变化,经过整理,得到以下图表。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一、教学目的㈠知识目标1.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2.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3.理解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4.了解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5.了解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6.知道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
7.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及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8.了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9.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10.理解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11.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
12.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
㈡能力目标1.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
2.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3.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
4.提高科学理财的意识和能力。
5.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的消费方案的能力。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与责任感。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3.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4.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落实环境保护行动。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㈠旧课复习:1.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2.价格数量3.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的辩证影响。
4.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㈢新课学习: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居民收入和物价总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消费的类型有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3.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