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时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生物教案: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1.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及其调节作用;2.神经调节的作用和原理;3.呼吸、循环、消化等生命活动的协调调节;4.各种内外环境变化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二、前置知识1.生物基本概念;2.生命活动的分类;3.基本的生命活动调节原理;4.基本的细胞生物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和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调节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2.可以描述生命活动的协调调节机制;3.能够解释各种内外环境变化对生命活动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思维和动手实验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向学生讲解知识点和原理,引导学生发现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关键因素;2.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找到生命活动调节的关系;3.安排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探究生命活动调节的原理。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向学生介绍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2.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没有生命活动的调节,会发生什么?第二步、讲授内分泌调节(15分钟)1.分享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内分泌调节的原理,如何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来调节生命活动;2.举例解释内分泌调节的生理和病理应用。
第三步、讲解神经调节(15分钟)1.介绍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举例说明神经调节在各种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第四步、实验探究(30分钟)1.安排一些能够演示生命活动调节的实验,例如激素浓度测定、呼吸调节实验、内分泌系统调节实验等;2.让学生参与实验,根据观察结果解释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
第五步、案例分析(15分钟)1.带领学生分析一些真实的情境案例,在实践中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2.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活动调节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
第六步、总结(5分钟)1.总结本课中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和原则;2.强调掌握好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考试(40分),根据内容难度和实际情况设置单选题、多选题和解答题等;2.实验报告(30分),要求学生按照科学实验报告的格式撰写实验结果和分析;3.课堂表现(30分),包括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出勤情况等。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 教学目标:了解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掌握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学会分析生命活动调节的实例。
3. 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4. 教学难点:生命活动调节的实例分析。
5.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6.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概念:讲解生命活动调节的定义、类型及作用。
3. 神经系统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4. 内分泌系统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5.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讲解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形成及反射的作用。
三、课堂互动与实践1.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生命活动调节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具体作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探讨生命活动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根据学生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内容。
3. 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课后辅导和答疑。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
2. 评价标准:课堂表现:学生发言积极、回答问题准确;作业完成情况:内容完整、思路清晰、分析深入;小组讨论参与度:主动参与、提出观点、与他人合作。
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体液调节教学目的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C:理解)。
2.激素分泌的调节(C:理解)。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C:理解)。
4.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A:知道)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激素分泌的调节。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教学难点(1)激素分泌的调节。
(2)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教学过程【板书】概念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体液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注解】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一、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性质激素体内来源主要生理作用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增强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促进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肽和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影响代谢胰岛素胰岛(B细胞)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加速肝糖元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垂体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垂体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下丘脑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和血压上升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控制糖类和无机盐等的代谢,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醛固酮肾上腺皮质促进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和对K+的排出,有保Na+排K+的作用性激素雄性激素主要是睾丸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性激素还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雌性激素主要是卵巢孕激素卵巢促使卵植入和乳腺成熟,为泌乳准备条件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它受下丘脑支配,所以说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1.理解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对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作用及应用;了解昆虫内激素和外激素的特点以及性外激素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动物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和关系;2.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有关研究激素调节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研究动物激素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理解激素的调节作用,了解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观点;通过联系激素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高等动物的甲状腺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研究激素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因为:以上这些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其对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是学生认识人体自身生长发育现象和某些疾病的基础,理解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特点的基础。
另外在学习中,可使学生了解研究激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内两大重要的调节方式,二者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这些是学生全面理解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础,在教学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由于教材中对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关系讲述得较少且抽象,因此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1.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明:〔1〕本课题的引入可简单些,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无论从机体结构层次还是活动方式上看,动物比植物要复杂得多,所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比植物要更复杂。
动物生命活动是如何调节的?〞由此引出课题。
〔2〕让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指出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两大类型,本节课学习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
〔3〕接着提出,高等动物的激素是由哪些器官分泌的?主要的激素有哪些?教师可出示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有关挂图或投影片,让学生指出垂体、甲状腺、胰腺〔指出其中有胰岛,是内分泌腺〕、肾上腺和性腺等器官名称〔可简单说明它们与外分泌腺的区别〕以及分泌的主要激素。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概念;(2)掌握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3)了解人和高等动物应激性、反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人和高等动物各种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内在联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2)认识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性,关注人体健康。
二、教学内容1. 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概念(1)生命活动的定义及其调节方式;(2)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应激性(1)应激性的概念和特点;(2)应激性反应的类型及机制。
3. 反射(1)反射的概念和特点;(2)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3)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
4. 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神经调节的特点;(3)神经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应用。
5. 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特点;(2)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3)体液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概念;(2)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3)应激性、反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3)激素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概念、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等;(2)实验法:观察和探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3)比较法: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异同;(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命活动调节的内在联系。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图像和视频;(2)模型:展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结构模型;(3)实验器材:进行应激性反应、反射等实验。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识记高等动物体内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理解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和神经系统对高等动物生命活动以及行为的调节机理;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有关研究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形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生命活动变化的本身就是物理、化学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科间综合的观念。
态度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了解自己、关注自身健康与行为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自我意识。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是高等动物能够生存的先决条件之一。
本节内容集中介绍了动物激素调节的机理,包括:激素的反馈调节;几种激素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介绍了神经兴奋沿反射弧传递的过程、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介绍了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是动物产生反射乃至产生行为的生理基础,是生物学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的行为,以及理解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的问题,特别是这部分内容中的“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激素的拮抗作用”等内容比较抽象,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成为本节的难点内容。
虽然动物激素调节的知识比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复杂,但它们有着相似的调节作用机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学生逐步体会出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般规律。
在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有所了解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动物属性)的一面,也具有社会属性(行为受社会道德、法律制约)的一面。
使学生了解自身,认识自己,建立科学的、健康的自我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社会责任感。
在开展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通过备课力求达到使科学方法训练和能力训练连续不断,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知识本身,而且受到系统的科学教育。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教学目的]1、了解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两种基本形式。
2、理解体液调节的概念、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
3、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知道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3、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
2、理解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教学过程]一、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神经调节二是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二、体液调节的概念是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的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
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三、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1、人体内的一些主要激素分类、产生部位及主要生理作用〔内容见课本P85表〕2、下丘脑、垂体与其它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1〕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
它能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性腺激素、催乳素等〔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它有两方面的功能①传导兴奋,参与神经调节,②分泌激素,促进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1、正常发育的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都是相对稳定的。
2、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这种调节作用叫做反馈调节。
3、据图〔课本P86〕简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等五、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1、在激素调节中,某一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是由一种激素单独来完成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
2、协同作用〔1〕概念: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必修本
第24课时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
知识精华 1.体液调节的概念,与激素调节的区别。
22.. 内内分分泌泌腺腺与与外外分分泌泌腺腺的的区区别别。
3.内内分分泌泌的的调调控控关关系系:
下丘脑)(————————————释放激素腺体激素名称促分泌枢纽++→垂体)
(————————激素腺体名称促分泌调控
++→
其它内分泌腺。
4.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影响下,下丘脑可通过垂体来调控某些内
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5.相关激素间的关系: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6.其他化学物质调节:血液中的CO 2→化学感受器→延髓呼吸中枢→
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呼吸肌
7.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是由生物体产生,含量极少,
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不同点:⑴产生部位不同:植物激素由一定部位产生,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产生。
⑵植物中的生长素与动物中的生长激素化学本质不同,作用机理不同。
题例领悟
例1 一个健康的人处于寒冷的冬季,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明显增加(AB )
A.垂体 B.甲状腺 C.胰岛 D.性腺
解析:寒冷时,机体散失的热量多,体内产生的热量也相应增多。
甲状腺分泌的
甲状腺激素能加速体内有机物的分解,而甲状腺的活动又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答案:A、B。
当然,感受外界刺激的是神经系统,因此这种调节属于神经、激素的调节。
例2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
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BD )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解析:由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当随饮食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为氨基酸而不再起“激素”的作用,因而这类激素必须直接注入血液,不能口服或饲喂。
甲状腺激素属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属固醇类,它们均可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因此,可随饮食补充。
答案:B、D。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CO2气体,用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
这属于()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D.稳定内环境
2.下列各组疾病中,均是因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白化病④血友病⑤巨人症⑥侏儒症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②⑥D.①④⑥
3.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A.甲状腺B.胰岛C.垂体D.下丘脑
4.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该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胰岛素
5.将小狗的甲状腺切除后,注射一定的生长激素到小狗体内,其结果是()A.生长异常,发育正常B.生长、发育都异常
C.生长正常,发育异常D.生长、发育都正常
6.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B.胰岛素增加, 胰高血糖素增加
C.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减少D.胰岛素增加, 胰高血糖素减少
二、简答题:
7.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用“+”(促进)或“-”(抑制)表示图中
A、B、C、D四处的作用性质:
A.,B.,C.,D.。
⑵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
E的调节,使甲状腺激
素分泌量增加。
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
含量多少的调节和控制。
8.在A、B两个玻璃缸中各饲养5只幼小蝌蚪。
A的水中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的水中不加。
实验时间为半个月。
⑴预测实验结果:
A.。
B.。
⑵预测的理论依据是。
⑶如何设计方能使你的实验设计更完善?
自我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D4.D5.B6.D
二、简答题:
7.⑴A.+ B.+ C.- D.-
⑵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
⑶甲状腺激素
8.⑴A蝌蚪变成了小型青蛙
B蝌蚪也能变态成青蛙,但所用时间比A长,形体比A大
⑵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⑶取C杯,在C杯中除加入等量水外,还应添加适量的甲状腺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