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镇编组站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215.68 KB
- 文档页数:3
新丰镇编组站数字调度交换系统作者:薛东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10期摘要:新丰镇编组站自动化作业程度高,调度通信、站间通信和站场内通信需要满足值班人员集中到站调楼统一指挥运输生产的通信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值班人员分散到各场作业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数字调度交换系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编组站;信令;通道中图分类号:U21 文献标识码:A新丰镇编组站作业量大,作业过程复杂,现场内勤值班人员集中到站调楼统一指挥运输生产,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协同作业,需要在站内建立完善的调度指挥通信系统,完成调度、车站及邻站间的通信,保障运输安全。
1 需求分析新丰镇编组站的规模大,为双向三级七场,分别是上行到达场、上行调车场、上行出发场、下行达到场、下行调车场、下行出发场、交换场,另包括车辆段、机务段和机务折返段、货场,新丰镇编组站示意图如图1所示:新丰镇编组站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的设置既要满足集中作业的要求,又要满足在综合自动化系统故障状态下的分场作业的要求,按照业务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 铁道部调度建立部调度与值班站长、车站总站调之间的调度通信。
1.2 局调度电话包括新丰枢纽调、计调、电调、货调和机调。
1.2.1 新丰枢纽调。
完成铁路局新丰镇枢纽调度员与车站值班站长、车站调度员、机务段(折返段)值班员、牵引变电所值班员、上下行到发场车站值班员等之间的列车调度通信。
1.2.2 计调。
完成铁路局计划调度员与车站值班站长和车站调度员之间的计划调度通信。
1.2.3 电调。
完成铁路局电力调度员与牵引变电所值班员、接触网工区值班员、机务段(折返段)值班员之间的电力调度通信。
1.2.4 货调。
主要完成铁路局货运调度员与车站货运值班员之间的货运调度通信。
1.2.5 机调。
完成铁路局机车调度员与机务段(折返段)值班员之间的机车调度通信。
1.3 站间电话新丰镇邻站包括西北方向的长条村车站,西方向的临潼、临潼北车站;东北方向的811线路所,东方向的零口直通场。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系统层次结构图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由综合管理信息子系统、集中控制子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驼峰控制子系统、调机综合安全控制子系统、停车器控制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微机监测子系统、外勤移动子系统、电源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与控制平台,利用计算机辅助运营决策,优化既有作业流程,完成调度指挥集中管理、计划自动编制与调整、计划自动执行与集中控制、作业过程自动控制、车辆实时跟踪、调度信息集中表示、设备集中监测、现车管理、本务机调度管理、货运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局站一体化、管控一体化、信息共享无缝化、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智能化。
SAM系统的应用,实现车站调度指挥、现车、货运、统计过程全面的信息化,实现作业过程自动化控制和调机安全控制,提高车站计划的兑现率,提高编组站改编能力,压缩货车中停时间,提高编组站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铁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调车作业安全保障,提高编组站管理水平。
技术作业图表计划自动编制与智能调整实时现车运输指标实时统计与分析系统特点:局站融合,协同编制----计划更精准管控结合,闭环作业----信息共享,作业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集中分布,高效结合----安全、稳定、灵活,适应编组站作业的复杂性系统层次、界面清晰----易于管理和维护智能决策,自动编制----降低劳动强度,减员增效人机联控,人控优先----保障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功能丰富,操作便捷----运用自如,高效运行结构开放,接口标准----易于实施和扩展,适于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服务优质,业绩良好----有繁忙站场施工经验主要业绩:新丰镇编组站SAM系统兰州北编组站SAM系统柳州南编组站SAM系统昆明东编组站SAM系统丰台西编组站SAM系统作业过程管理与自动执行新丰镇编组站调度大厅实景。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系统的介绍摘要: 近年来我国编组站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编组站的建设也在稳定快速的发展着。
本文首先对编组站自动化进行了相关介绍,接着着重介绍了SAM系统的背景、目的、意义,然后阐述了SAM系统的特点与应用效果,最后作了总结。
关键词:编组站自动化系统;SAM;特点;应用0.引言编组站自动化系统(Yar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YACS),是指利用计算机控制编组站的作业过程和处理货车信息的系统。
比较全面和综合的编组站自动化系统包括各种列车从到达至出发的全部站内作业过程的自动控制和作业计划的自动编制,以及货车信息的自动处理。
整个系统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货车信息处理系统和作业过程控制系统,后者又可分为货车控制和进路控制两个子系统。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在成熟的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联锁系统、驼峰自动化系统、编尾可控停车器控制系统、调机自动化系统等控制系统基础上,通过信息集成与整合,实现编组站高度自动化。
目前,我国已有成都北、新丰镇、武汉北、贵阳南等大型编组站,实现了综合自动化,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编组站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启动了编组站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和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建设1.SAM系统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承担着铁路货运任务的编组站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信息化和自动化改造,许多车站重新调整了作业岗位,将具备条件的岗位进行职能合并,从而减少作业人员。
如利用站调楼集中办公的方法,将各个信号楼的设备集中到站调楼,以减少值班员和信号员数量。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单纯岗位合并缩减作业人员的方法存在局限性,因为职能的重新调配不等于工作量的减少。
相反,一些岗位的工作强度反而会因为新内容的加入而更加繁重。
长期在这种条件下从事行车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从维护角度上讲,岗位合并后,许多不同功能的设备混放在一起,甚至有些车站的机房设备也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将不同类型设备填塞入综合设备机械室,由综合工区负责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