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倒数的取值范围为例谈一谈记忆口诀的开发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倒数的法则1. 引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倒数的情况。
倒数可以是时间的倒数,例如倒计时;也可以是数量的倒数,例如倒数第一名。
倒数的法则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它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应用。
本文将介绍倒数的法则的含义、应用场景以及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2. 倒数的含义倒数的含义是指从一个特定的终点开始,逆向计数。
倒数可以是从大到小的数列,也可以是从高到低的排名。
倒数的法则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从终点出发,逆向思考问题,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 倒数的应用场景倒数的法则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倒计时倒计时是最常见的倒数应用场景之一。
倒计时通常用于活动、比赛或重要事件的倒计时。
例如,新年倒计时、生日倒计时等。
倒计时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时间的紧迫性,激发他们的行动力。
3.2 倒数排名倒数排名是指按照某种标准对人或事物进行排名,然后从最后一名开始逆向排序。
倒数排名常见于体育比赛、竞赛、考试等场景。
倒数排名的目的是激励排名较低的人或团队,鼓励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表现。
3.3 倒数思维倒数思维是指从终点出发,逆向思考问题。
倒数思维常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制定计划和策略。
通过倒数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倒数回顾倒数回顾是指在某个节点上,回顾过去的经历和成就。
倒数回顾常用于年终总结、项目总结等场景。
通过倒数回顾,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4. 倒数的技巧和方法倒数的法则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4.1 倒数计算倒数计算是指从一个数开始,逆向计算到另一个数。
倒数计算常用于时间、距离、数量等方面。
倒数计算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倒数相减法、倒数除法等。
倒数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和物理等科学知识。
4.2 倒数思考倒数思考是指从终点出发,逆向思考问题。
倒数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计划要细,动手要早,落实要准。
计划与目标,行动一致。
以下是为您推荐高三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诱导公式及口诀汇总。
数学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 α)=sinα (k∈Z)cos(2kπ α)=cosα (k∈Z)tan(2kπ α)=tanα (k∈Z)cot(2kπ α)=cotα (k∈Z)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 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 α)=-sinαcos(π α)=-cosαtan(π α)=tanαcot(π 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公式六: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 α)=cosαcos(π/2 α)=-sinαtan(π/2 α)=-cotαcot(π/2 α)=-tanαsin(π/2-α)=cos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3π/2 α)=-cosαcos(3π/2 α)=sinαtan(3π/2 α)=-cotαcot(3π/2 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以上k∈Z)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化学学习中的顺口溜记忆法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记忆口诀)七横十八纵,三短加三长,第七尚未满,有待我们装;七主分两边,七副中间站,零族排末尾,八族括三纵;镧锕单独列,每系占一格.第一周期:氢氦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砷硒溴氪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锑碲碘氙第六周期:铯钡镧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铊铅铋钋砹氡第七周期:钫镭锕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第一周期:H He第二周期:LI Be B C N O F Ne第三周期:Na Mg Al Si P S Cl Ar第四周期: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第五周期:Rb Sr Y Zr Nb Mo Te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第六周期:Cs Ba La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第七周期:Fr Ra Ac注:黄色字——气态;蓝色字——液态;红色字——金属;绿色字——非金属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砷硒溴,氪铷锶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锑碲碘氙铯,钡镧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铊铅铋钋;砹氡钫镭锕,A.同一周期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第三周期为例:)*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递增到8个*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氧化物及其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由+1逐渐增加到+7,而负化合价从第四主族开始,由-4增加到-1,最后一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稀有气体,化合价为0*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缩小.B.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由于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小,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大,则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而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小结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正价从+1到+7,负价从-4到-1,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
初中数学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知识点一、整数运算篇1.两个负数相加弄,符号不变,绝对值求和;2.一个负数一个正,减法求和;3.两个负数想减嘛,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减;4.负数减正数,加上绝对值;5.负数为例最不谈,咋加符号咋摆正。
二、分数运算篇1.分数分母取幂次,分数相当于分母乘;2.分子取幂一号同,分数相当于分子平方。
例子:2/3的平方等于2^2/3^2,即4/9三、代数式与等式篇1.展开只管乘,乘法运算最先顶;2.合并同类不混杂,幂次相同才能合;3.括号内的系数最大程,分开乘的结果出来;4.开平方的结果好开,相同底数指数减半。
四、线段与角篇1.线段的两端“相加”求中点,连接线段成为中位线;2.过一个点有两个点,夹角成与锐钝融熔合;3.两条平行有保持,转角相等这该么;4.终边什么鸟?放射线除以360度。
五、平面图形篇1.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使,底与高相乘除以二;2.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边长平方根三乘以边长除以二六、几何形体篇1.直角棱台脸总数,底面的平方加两倍的底面乘以高;2.求圆的周长两步走,半径的二倍加周长;3.求圆的面积如何做?半径平方乘以3.14七、函数与方程篇1.二元一次方程轻松易,化简就是方程系数乘;2.二元一次方程两样化,两个方程皆求何;3.一元一次方程直接来,x等于系数对角线乘;4.一元一次方程是不是,x-y=0的形式化。
八、概率与统计篇1.计算概率方便快,有限事件数除以样本空间;2.统计信息有点混,平均数是数列和除以个数。
以上是初中数学的一些知识点,通过顺口溜的方式来记忆可以增加记忆的乐趣,并提高记忆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上这个学科,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记忆口诀三角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角度之间的关系。
在三角函数中,常见的有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正切函数(tan)等。
在学习和记忆三角函数公式时,可以通过一些记忆口诀来帮助记忆。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三角函数的公式及记忆口诀。
1. 正弦函数(sin)的公式: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为2π的周期函数,其公式为:sin(x) = opp/hyp2. 余弦函数(cos)的公式:余弦函数是一个周期为2π的周期函数,其公式为:cos(x) = adj/hyp3. 正切函数(tan)的公式:正切函数是一个以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其公式为:tan(x) = opp/adj4. 余割函数(csc)的公式:余割函数是正弦函数的倒数,其公式为:csc(x) = hyp/opp = 1/sin(x)5. 正割函数(sec)的公式:正割函数是余弦函数的倒数,其公式为:sec(x) = hyp/adj = 1/cos(x)6. 余切函数(cot)的公式:余切函数是正切函数的倒数,其公式为:cot(x) = adj/opp = 1/tan(x)以上就是常见的三角函数公式,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一些记忆口诀,以便更好地记忆这些公式。
1.对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记忆口诀:“正弦邻边比斜边,余弦对边比斜边”2.对于正切函数的记忆口诀:“正切对边比邻边,邻边除以对边”3.对于余割函数、正割函数和余切函数的记忆口诀:“余割是斜边分对边,正割对邻求斜边,余切相互调个顺序”通过以上的记忆口诀,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记忆三角函数的公式及其关系。
当然,这些记忆口诀只是帮助记忆的辅助工具,深入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才是更重要的。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三角函数恒等式也是需要掌握的:1.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恒等式:sin^2(x) + cos^2(x) = 12.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恒等式:1 + tan^2(x) = sec^2(x)1 + cot^2(x) = csc^2(x)3.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关系:sin(x) = cos(π/2 - x)cos(x) = sin(π/2 - x)tan(x) = 1/tan(π/2 - x)通过掌握这些公式和恒等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记忆顺口溜记忆的方法和技巧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
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
1 三角函数记忆口诀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
函数图像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
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一,连结顶点三角形。
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
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变成锐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
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
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
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
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
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一加余弦想余弦,一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
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
1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怎幺记1)正弦:1 加切方除切倍。
要注意‘除’的含义。
2)余弦:阴阳相比是余弦。
【高考复习】高考数学高频考点记不住背段顺口溜就够了
【高考复习】高考数学高频考点记不住?背段顺口溜就够了
对许多高中生来说,数学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如何有效地学习数学是每个人都头疼的问题。
今天,一位好老师收集了高中三年数学知识的顺口溜,涵盖了整个课堂
高中数学
知识点~哟哟!读一下~
函数学习口诀
正比例函数是一条直线,图像必须经过原点,
k的正负是关键,决定直线的象限,
负K通过两个或四个极限,x增大,Y减小,
上下平移k不变,由引得到一次线,
向上加b,向下减b,图像通过三个极限,
两点决定一条线,选定系数是关键。
反比函数的双曲线,待定,只需要一个点,
正k落在一三限,x增大y在减,
在图像上的任何一点,矩形区域都保持不变,
对称轴是角分线,x、y的顺序可交换。
二次函数抛物线,选择需要三个点,
a的正负开口判,c的大小y轴看,
迹象△ 这是最简单的。
X轴上的交点数,
a、b同号轴左边,抛物线平移a不变,
顶点引导图像,三种形式可以变换,
配方法作用最关键。
正多边形技巧曲
份相等分割圆,n值必须大于三,
依次连接子点,然后连接前面的正n边。
经过分点做切线,切线相交n个点。
当n个交点用作顶点时,将显示外接的n边形状。
正n边形很美观,它有内接、外切圆,
内切圆和外切圆都是唯一的,两个圆是同心的,
它的图形轴对称,n条对称轴都过圆心点,
如果n的值为偶数,则中心对称是方便的。
正n边形做计算,边心距、半径是关键,
内切圆和外切圆的半径、边中心距和半径分别改变,分成直角三角形2n个整,依此计算便简单。
总结求倒数的方法
1. 嘿,你知道不,求倒数就像是找一个数的“好伙伴”!比如说 2 的倒数就是 1/2 呀!
2. 求倒数其实超简单啦!就像给每个数找个“相反的朋友”,像 3 的倒数不就是 1/3 嘛!
3. 哎呀呀,求倒数不就是把数“翻个个儿”嘛!比如 4 的倒数就是1/4 呀,这多容易理解!
4. 哇塞,求倒数其实就是一种神奇的“变身法”!就像 5 变成 1/5 一样!
5. 嘿,你想想,求倒数不就跟找数的“小跟班”似的!比如 6 的倒数就是 1/6 呢!
6. 求倒数呀,就如同给数配个“小搭档”!像 7 的倒数就是 1/7 ,这不难吧?
7. 哎呀,求倒数不就是让数有个“对应物”嘛!比如 8 的倒数就是1/8 呀!
8. 哇哦,求倒数就好像给数找个“另一半”!像 9 的倒数就是 1/9 呢!
9. 嘿,求倒数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配对游戏”呀!像 10 的倒数就是 1/10 哦!
10. 哈哈,求倒数不就是给数找个“反一反的伙伴”嘛!比如 1/11 就是 11 的倒数呀!。
中考数学公式记忆技巧与应用解析数学是中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公式的记忆和应用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解题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数学公式可以大大提升解题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数学公式的记忆技巧,并分析其应用。
一、基础公式的记忆技巧1. 相反数的求法相反数是指两个数互为倒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的数。
相反数的求法很简单,只需改变数的符号即可。
例如,5的相反数为-5,-10的相反数为10。
2. 乘法口诀表的记忆乘法口诀表是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为了记住乘法口诀表,可以采用一些记忆技巧,如通过歌曲的方式、通过画图的方式等来进行记忆。
3. 平方公式的记忆平方公式是中考中常见的公式之一,记住平方公式有助于解决平方相关的题目。
对于平方公式(a+b)²=a²+2ab+b²,可以通过拆分开来记忆,即先记住a²、b²和2ab的公式,再将它们组合起来。
4.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方法一元一次方程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其求解的方法是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来推导出结果。
记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加深印象,并注意理解每一步的推导过程。
二、常用公式的应用解析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是中考中常见的几何图形,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熟练掌握相关公式。
对于给定的三角形,面积可以通过底边和高的乘积的一半来计算。
即S=1/2×底边×高。
2. 平行线与三角形中的比例关系在中考中,平行线和三角形中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掌握这一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平行线与三角形相关的题目。
具体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类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进行推导和理解。
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也是中考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相似三角形的面积、长度比等相关题目。
4. 二次函数的解法二次函数是中考中较为复杂的数学概念之一,解二次函数需要运用到一些公式和方法。
快速记忆数学公式的一些口诀学习数学公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而快速记忆数学公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制作记忆卡片:将数学公式写在卡片上,并在另一面写下该公式的含义或使用方法。
反复翻阅这些卡片,可以加深记忆。
此外,也可以制作一些彩色卡片,每个颜色代表不同的数学概念或公式类型,这样可以更快速地区分和记忆。
3. 制作简洁缩写:将长公式或概念转化为简洁的缩写,这样可以更快地记忆和回忆。
例如,将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x = (-b ± √(b² - 4ac))/(2a)" 缩写为 "x = (-b ± √(b² - 4ac))/2a",只保留公式的核心内容。
4. 使用关键词:将数学公式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用来快速记忆和回忆公式。
例如,对于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sin(a ± b) = sin a * cos b ± cos a * sin b",可以将公式记忆为 "SAS = SACB",其中"SAS"是公式的首字母缩写,"SACB"是公式中的关键词。
5.创造故事情节:将数学公式转化为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以帮助记忆。
例如,对于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可以想象成两个小人之间发生了一场争斗,最后和解,而公式中的"-"和"+"则分别代表着斗争和和解的过程。
6.制作抽认卡:将数学公式写在一张卡片的一面上,而在另一面写下该公式的解题步骤或推导过程。
在学习时,可以反复翻动这些卡片,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记忆和巩固。
7.利用歌曲和韵律:将数学公式的内容编成歌曲或韵律,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这种方法适合于记忆一些重复性较强的公式,例如乘法口诀表。
以倒数的取值范围为例谈一谈记忆口诀的开发
作者:姜翟兵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11期
摘要:口诀记忆法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么开发出合适的记忆口诀呢?本文以倒数的取值范围为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倒数记忆口诀不等式
6乘以4是多少?“四六二十四”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怎么记?“纵变横不变,符号看象限”怎么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在数学教学中,还有许多地方同样体现着口诀记忆法的强大力量。
对于一处数学知识点,如何才能开发出与之对应的记忆口诀?比如:已知x的范围,怎么求的范围?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图像法去解决,那能不能利用口诀记忆法呢?怎么来开发对应的记忆口诀?
一、寻找并发现规律是开发记忆口诀的关键
记忆口诀是知识点内在规律的口诀化总结,寻找并发现规律是开发记忆口诀的关键。
考虑x的范围为a
根据y=的函数图像可得:①当2。
可以看出:当x在两个数a、b之间时,的值有时“取中间”,有时“取两边”。
仔细比较上述三题可发现如下规律:当a、b同号时,x一定为正或一定为负,此时取中间,在与之间;当a、b异号时,x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此时取两边,在与两边。
二、提炼恰当的词语组成口诀来总结规律是开发的重点
经过思考,提取上述规律叙述中加点的词语,可以得到口诀:“同号取中间,异号取两边”与“一定取中间,可能取两边”前者关注a、b的正负情况,而后者关注的是x的正负情况。
当x 在a、b(a、b均不为0)之间时,运用它们都可以方便地确定的范围。
选择哪一个作为正式的记忆口诀呢?一般来讲,各人的喜好不同,只要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原则上都可以。
三、能经得起考验是记忆口诀开发成功的保证
开发出的记忆口诀要能经得起考验,必要时要有相应的补充说明。
x的范围还有其他两类情况,上述这两句口诀都能普遍适用吗?
1.考虑x的范围为“只有一边”的情况
比如:当x≥―2时,的范围是什么呢?因为“只有一边”,所以关注“同号”还是“异号”显然已经不适用了。
那么另外一句口诀呢?x≥-2时,x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可能取两边”,在-2的倒数-与“谁”的两边呢?经过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描述规律,提炼词语后得到口诀:“只有一边用0补”于是在上述问题中,就在-与0的两边,即≤-或>0。
2.考虑x的范围为“有0出现”的情况
比如:当―3
在原有口诀的基础上补充进这两句新口诀,然后微调一下,形成完整的记忆口诀:“一定取中间,可能取两边,一边用0补,有0取一边”运用它可能方便地解决各类求倒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
比如求函数的值域:
解:∵3x2-12x+11=3(x-2)2≥-1(下面利用口诀求3x2-12x+11的倒数的范围)
≤-1或(“可能取两边,只有一边用补”)
≤-2或
故函数的值域为(-∞,2∪(0,+∞))
四、集思广益是保证开发顺利实施的手段
现代社会注重团队合作,教学上同样如此。
在教研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之下,开发记忆口诀的进展速度会大幅加快,能大大提高开发成功的希望。
实际上,在已经开发出口诀“一定取中间,可能取两边”的情况下,遇到“只有一边”与“有0出现”这两种新情况后,原本采取的是另一种处理手段:把0的倒数视为±∞(正负视情况而定),把+∞的倒数视为0。
这样一来,对于“只有一边”的情况:x≥―2可看作―2≤x≤+∞,就在-与0(+∞的倒数)的两边,即≤-或>0。
对于“有0出现”的情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