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测试卷[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测试卷[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测试卷[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测试卷[1]

北师大版老区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草履虫借助()运动;

A、刚毛

B、纤毛

C、翼膜

D、翅膀

2、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请说出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

A、翅膀、奔跑

B、下肢、飞行

C、翅膀、飞行

D、下肢、奔跑

3、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A、蝗虫、章鱼、袋鼠

B、家燕、飞蛾、企鹅

C、狗、猫、大象

D、蝙蝠、青蛙、袋鼠

4、某些病人的骨骼肌瘫痪,并逐渐出现萎缩现象,很可能是由于()

A、缺乏锻炼

B、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成分不稳定

C、没有血液的供应

D、支配该肌肉的神经受到损伤

5、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

什么作用?()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6、儿童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就会引起脊柱变形,这是因为这个时期

();

A、骨中有机物的含量超过1/3,骨的硬度小、柔韧、弹性大

B、骨中无机物的含量超过2/3,骨硬脆,弹性小

C、骨密质薄

D、骨松质排列不整齐

7、典型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是()

A、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平等

B、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平等

C、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不平等

D、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不平等

8、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大山雀偷饮牛奶

B、蚯蚓走迷宫

C、猕猴做花样表演

D、母狼哺育刚出生的小狼

9、“蜻蜓点水”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行为结果相同()

A、母鸡孵卵

B、鲤鱼产卵

C、蝙蝠捕捉蚊子

D、海豚戏水

10、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B、两只雄海豹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

C、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D、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

11、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A、蜜蜂的群体

B、蚂蚁的群体

C、白蚁的群体

D、绵羊的群体

12、下列动物中,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A、扬子鳄

B、黑猩猩

C、丹顶鹤

D、大熊猫

13、植食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什么角色()

A、分解者

B、生产者

C、消费者

D、自养生物

14、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了()的发酵作用;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曲菌

D、乳酸菌

15、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都是单细胞的生物

B、繁殖速度快

C、对人类来说,都是既有有益的方面,也有有害的方面

D、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16、梅雨季节,南方衣柜里的衣物上会发霉长毛,这是()引起的。

A、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D、霉菌

17、霉菌、蘑菇等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A、供给氧气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 促进物质循环

18、下列抗生素药品中属于真菌产生的是()

A、青霉素

B、卡那霉素

C、链霉素

D、庆大霉素

19、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永远保留着的原因是()

A、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B、土壤中的小虫子可以分解

C、腐生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D、绿色植物能够动植物遗体

20、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

A、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有害,小部分有益于人类

B、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C、微生物是没有害的

D、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3分)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个体的___________和种族的___________,从而提高

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或无机物)所释放的。

22、(2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法和_________法。

23、(3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因素决定的,是动物先天具备的一种

反射。后天学习行为则是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体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以适应周围环境,属于反射。

24、(5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和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保护、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25、(10分)判断下列各题

①人体的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都仅能在一个平面上转动。()

②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是你死我活的。()

③科学家利用鸟环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④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

⑤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属于自养。()

⑥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因此静止不动的动物不具备动物行为。()

⑦骨组织的营养物质供应主要依靠骨膜中的血管。()

⑧完成一个运动只需要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⑨我们保护动物多样性,即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猎杀、买卖和开发利用。()

⑩老年人的骨中缺钙,所以无机物含量降低,易骨折。()26、(10分)连线题

(1)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①草鱼A、行走

②蜈蚣B、游泳

③狼狗C、爬行

④袋鼠D、飞行

⑤蝴蝶E、跳跃

(2)用线段连接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

①金龟子遇敌假死 A、繁殖行为

②雌鸟衔虫喂养雏鸟 B、防御行为

③天鹅的按时迁徙 C、社群行为

④饿狗为食物而争斗 D、攻击行为

⑤蚂蚁间的分工合作 E、节律行为

填出关节的各部分名称:

[1] _________ ,[2] _________

[3] _________ ,[4] _________

[5] _________ ,[6] _________。

其中,[2]内有_________,能减少

关节面之间的摩擦。此外,关节周

围或关节腔内还有_________等,

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28、(10分)右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和。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传来的兴奋

而收缩,牵引绕着活动。

(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①处于状态,

②处于状态。

(4)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的。

29、(3分)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

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

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

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现象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

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A.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了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30、(6分)把鱼的内脏埋进菜园的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

翻开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请分析:

(1)土壤中一些腐生的__________菌和__________菌将鱼的内脏分解了,所以过一段时间

以后鱼的内脏就消失了。

(2)鱼的内脏分解生成了______和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_________的原料,所以

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D C A C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D A D D A C D

二、非选择题

21、生存繁衍有机物

22、观察法实验法

23、遗传非条件条件

24、物种生态环境就地易地就地

25、④⑦对,其余均错

26、(1)①草鱼——B、游泳②蜈蚣——C、爬行③狼狗——A、行走

④袋鼠——E、跳跃⑤蝴蝶——D、飞行

(2)①——B;②——A;③——E;④——D;⑤——C

27、[1]关节囊[2]关节腔[3]关节头[4]关节软骨[5]关节窝[6]关节面

滑液韧带

28、(1)肱二头肱三头(2)收缩舒张神经骨关节

(3)舒张舒张(4)协调完成

29、(1)D(2)B(3)D

30、(1)细真(2)水和无机盐(或无机物)有机物(3)分解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生物期中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1、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A、漂浮

B、游泳

C、倒退

D、爬行

2、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B、骨、关节和骨骼肌

C、骨、骨骼和骨骼肌

D、骨、骨连结和骨骼

3、人体的运动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的功能是()

A、促进血液循环

B、运动、支持和保护

C、促使心肌发达

D、提高肺的通气能力

4、日常生活中应关爱老年人。老年人摔倒后易发生骨折的原因是()

A.骨中无机物超过2/3 ,骨硬脆 B.骨中有机物超过1/3,骨弹性大

C.骨中有机物超过2/3,骨弹性大 D.骨中无机物不到1/3,骨硬脆

5、成年人的体内,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哪一结构中()

A.骨松质

B.骨密质

C.骨髓腔

D.骨膜

6、下列哪些动物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

A、惊弓之鸟、蜜蜂采蜜

B、老马识途、蜘蛛织网

C、鸟类筑巢、小羊羔吃奶

D、孔雀开屏、鹦鹉学舌

7、下列现象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母鸡孵卵

B、蝴蝶飞舞

C、蜜蜂采蜜

D、小狗做算术题

8、蜜蜂、白蚁等营群体生活,群体中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种行为属于()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9、英国科学家珍妮在野外研究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这种行为类型和珍妮这种研究方法分别是()

A.社群行为、观察法 B.社群行为、实验法

C.防御行为、观察法 D.繁殖行为、实验法

10、在动物个体之间有各种交流信息的方式,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动物的信息交流()

A、蚂蚁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的墨汁

11、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蜥蜴甩掉尾巴、螃蟹自动弃足、海参抛出内脏等现象。这些属于

动物的()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12、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说法不正确()

A、有利于研究珍贵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等特征

B、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C、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D、是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

13、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物种退化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

14、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 D统治者

15、在正常情况下,引起人体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源于()

A. 机械的直接刺激

B. 化学物质对骨骼肌的刺激

C. 神经传来的兴奋

D. 电流对骨骼肌的直接刺激

16、骨中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骨松质

B、骨密质

C、骨膜

D、骨髓腔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8分)

17、人体完成各种运动都是在________的调节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参与,

由许多组__________协同作用,共同完成。

18、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 _、__ ____和____ __三部分。

19、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鹦鹉学舌”的生物学现象:(3分)

(1)从行为的发生和获得方式上看,“鹦鹉学舌”是一种行为,是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反射类型上分析,“鹦鹉学舌”属于反射。

20、保护动物多样性就是在、和三个层次

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

和;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21、幼年时期,骨能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而骨骺端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22、鉴定骨的成分时,把骨煅烧是利用有机物容易燃烧,无机物不易燃烧的原理。实验结果:煅烧后的骨,只剩下,它使骨具有特性;把骨进行脱钙是利用无机物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无机盐被溶解分离出来。实验结果:骨脱钙后,剩下的是,它使骨具有特性,可以弯曲打结。

23、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某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如果

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鸣叫声虽然还是鸟群A的基调,但已明显带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而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 的幼雏a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这说明:

(1)a的鸣叫声基调与鸟群A相同,这是行为起作用;具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行为起作用。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行为是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24、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

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现象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A.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了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参考答案

B D A

一、选择题(32分)

1-----5 BABAA 6---10 CDAAD 11---16BDBBCC

二、非选择题(68分)

17、神经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肌群

18、骨膜骨质骨髓

19、后天学习先天性条件

20、遗传物质物种生态环境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21、成骨细胞软骨层

22、无机物硬脆有机物韧性

23、(1)先天性后天学习(2)遗传物质(3)后天学习先天性

24、(1)D(2)B(3)D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生物期中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1、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A、漂浮

B、游泳

C、倒退

D、爬行

2、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B、骨、关节和骨骼肌

C、骨、骨骼和骨骼肌

D、骨、骨连结和骨骼

3、人体的运动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的功能是()

A、促进血液循环

B、运动、支持和保护

C、促使心肌发达

D、提高肺的通气能力

4、日常生活中应关爱老年人。老年人摔倒后易发生骨折的原因是()

A.骨中无机物超过2/3 ,骨硬脆B.骨中有机物超过1/3,骨弹性大

C.骨中有机物超过2/3,骨弹性大D.骨中无机物不到1/3,骨硬脆

5、成年人的体内,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哪一结构中()

A.骨松质

B.骨密质

C.骨髓腔

D.骨膜

6、下列哪些动物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

A、惊弓之鸟、蜜蜂采蜜

B、老马识途、蜘蛛织网

C、鸟类筑巢、小羊羔吃奶

D、孔雀开屏、鹦鹉学舌

7、下列现象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母鸡孵卵

B、蝴蝶飞舞

C、蜜蜂采蜜

D、小狗做算术题

8、蜜蜂、白蚁等营群体生活,群体中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种行为属于()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节律行为

9、英国科学家珍妮在野外研究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这种行为类型和珍妮这种研究方法分别是()

A.社群行为、观察法B.社群行为、实验法

C.防御行为、观察法D.繁殖行为、实验法

10、在动物个体之间有各种交流信息的方式,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动物的信息交流()

A、蚂蚁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的墨汁

11、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蜥蜴甩掉尾巴、螃蟹自动弃足、海参抛出内脏等现象。这些属于

动物的()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12、下列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说法不正确()

A、有利于研究珍贵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等特征

B、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C、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D、是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

13、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物种退化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

14、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统治者

15、在正常情况下,引起人体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源于()

A. 机械的直接刺激

B. 化学物质对骨骼肌的刺激

C. 神经传来的兴奋

D. 电流对骨骼肌的直接刺激

16、骨中对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骨松质

B、骨密质

C、骨膜

D、骨髓腔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8分)

17、人体完成各种运动都是在________的调节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参与,

由许多组__________协同作用,共同完成。

18、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 _、__ ____和____ __三部分。

19、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鹦鹉学舌”的生物学现象:(3分)

(1)从行为的发生和获得方式上看,“鹦鹉学舌”是一种行为,是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反射类型上分析,“鹦鹉学舌”属于反射。

20、保护动物多样性就是在、和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

和;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21、幼年时期,骨能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而骨骺端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22、鉴定骨的成分时,把骨煅烧是利用有机物容易燃烧,无机物不易燃烧的原理。实验结果:煅烧后的骨,只剩下,它使骨具有特性;把骨进行脱钙是利用无机物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无机盐被溶解分离出来。实验结果:骨脱钙后,剩下的是,它使骨具有特性,可以弯曲打结。

23、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某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如果

把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其长成成鸟时,a的鸣叫声虽然还是鸟群A的基调,但已明显带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而如果把白冠雀鸟群A 的幼雏a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这说明:

(1)a的鸣叫声基调与鸟群A相同,这是行为起作用;具有鸟群B的“方言”特点,这是行为起作用。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叫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行为是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24、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

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现象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A.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了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参考答案

B D A

一、选择题(32分)

1-----5 BABAA 6---10 CDAAD 11---16BDBBCC

二、非选择题(68分)

17、神经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肌群

18、骨膜骨质骨髓

19、后天学习先天性条件

20、遗传物质物种生态环境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21、成骨细胞软骨层

22、无机物硬脆有机物韧性

23、(1)先天性后天学习(2)遗传物质(3)后天学习先天性

24、(1)D(2)B(3)D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分,共30分) 1、下列水生动物中哪一种是无脊椎动物( ) A .海豚 B .海豹 C .乌贼 D .鲨鱼 2、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的动物是( ) A .章鱼 B .鲸鱼 C .甲鱼 D .鲫鱼 3.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其原因是( ) A .蚯蚓必须生活在水中 B .使蚯蚓的呼吸能正常进行 C .以此增加蚯蚓的灵敏度 D. 使蚯蚓完成受精作用 4、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我国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牙齿分化 D.变温动物 5、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6、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蝗虫——气门 ③鱼——鳃 ④家鸽——肺和气囊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 7、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 .细菌比真菌个体更细小 B .真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C .剩饭变馊主要由细菌造成,而发霉则是由真菌造成 D .真菌的菌落多有外观可见的颜色 8、梅雨季节,衣物和皮鞋上常常“长毛”,这些“毛”是( ) A .螺旋菌 B .杆菌 C .酵母菌 D .霉菌 9、人之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 )

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陆生的 B.都是恒温的 C.都是卵生的 D.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 2.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身体呈流线型②产卵繁殖后代③前肢变成翼④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将成熟的新鲜蘑菇放在白纸上,几天后移开,结果会在白纸上发现许多褐色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是蘑菇() A.细胞B.芽孢C.孢子D.种子 4.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人们研究了许多贮藏方法.从健康角度考虑,你认为不宜采用的是() A.冷藏冷冻B.脱水处理C.真空包装D.添加防腐剂 5.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A.鱼B.两栖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 6.我们在举哑铃时,上臂完成如图动作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7.有关哺乳动物的下列特征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都在陆地上生活 B.哺乳动物不同于鸟的特点是不能在空中飞翔 C.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消化能力 8.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有性生殖D.分裂生殖

9.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细菌有细胞壁B.细菌有细胞质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10.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B.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D.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11.德国生物学家、艺术家恩斯特?海克尔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记彔了一种海洋动物:它们有长长的柄,辐射对称的结构看上去像一盏精心设计的“吊灯”,它们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那些难以消化的甲壳,最后会被它们“吐出来”。由此可判断该动物属于() A.软体动物B.环节动物C.腔肠动物D.节肢动物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B.龙虾身体分节,有外骨骼 C.涡虫具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D.扁形动物运动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 13.上课了,老师推门进入教室,关于推门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消耗能量 C.推门伸肘时肱二头肌会收缩,肱三头肌会舒张 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 14.美国政府2016年5月26日宣布,美国境内发现能抗最强抗生素——多粘菌素的超级细菌。下列对超级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超级细菌没有细胞膜B.超级细菌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C.超级细菌是多细胞的D.超级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15.放置时间久了的橘子皮上会长出青绿色的“毛”,这些“毛”是() A.青霉B.细菌菌落C.酵母菌D.一个细菌 16.下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a、b、c、d] B.结构[c]分泌的滑液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 C.结构[b]及其内外的韧带使关节更牢固 D.结构[e]减少两骨间的摩擦,使运动更加灵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说明: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基础知识部分,卷Ⅱ为应用与探究部分。试卷满分为 60 分,考试时间为60 分钟。 卷Ⅰ(基础知识部分,共 30 分) 本部分包括 1---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下列都是鱼类的一组动物是 ①甲鱼②海马③娃娃鱼④鲨鱼⑤鲸鱼 A 、①②B、②④C、②③ D 、④⑤ 2、“观察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最好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A 、模拟实验B、用肉眼观察C、直接实验法 D 、用仪器观察 3、下列各项属于陆生动物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①家兔体表被毛②蛇体表被角质鳞片③昆虫的外骨骼④鸟的羽毛 A 、①和② B 、①和④C、②和③ D 、③和④ 4、下列有关空中飞行动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够飞行的动物类群 B、鸟类不断进食是为了满足飞行时对高能量的需要 C、鸟类都能飞行 D、绝大多数鸟类有羽毛丰满的双翼 5、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 A、消化 B、吸进充足的氧气 C、觅食和繁育后代 D、身体更加强壮 6、在 "鹰击长空 " 壮举中,雄鹰翅膀扇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A 、胸部的肌肉B、腹部的肌肉C、背部的肌肉D、四肢的肌肉 7、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A 、恒温动物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B、恒温动物消耗氧气少 C、恒温动物需要的生存空间小 D、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8、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关节囊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B、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C、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D、运动就是骨位置的变化,不需要关节和骨骼肌的配合 9、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和下列哪一项 A 、关节头 B 、关节面C、关节窝 D 、关节软骨

生物八年级上册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娃娃鱼 B.鲨鱼 C.章鱼 D.鲸鱼 2.把蜗牛、海葵、蜘蛛分为一类,把腹蛇、青蛙、麻雀分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A.脊柱的有无 B.体温是否恒定 C.受精方式的不同 D.生殖方式的不同 3. 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 B.蛔虫 C.蚯蚓 D.河蚌 4.蜥蜴和蛇等爬行动物的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有利于 A.自由运动B.协助呼吸C.减少体内水分蒸发D.保持体温恒定 5. 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虫体外层细胞所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形成的,珊瑚虫属于 A.扁形动物 B.线形动物 C.腔肠动物 D.节肢动物 6.四川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内的10只世博大熊猫于2010年1月5日下午16时乘包机飞抵上海虹桥机场,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上海世博之旅。下列不属于 ...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牙齿分化 D.变温动物 7.“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大雁在空中扇动翅膀的动力主要来自 A.背部肌肉B.两翼肌肉C.腹肌D.胸肌 8.下列没有 ..“外骨骼”的动物是 A.蜜蜂B.虾C.河蚌D.蜻蜓 9.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蝗虫、虾动物体表有外骨骼 B.鲸、海豹和鲨鱼都用鳃呼吸 C.软体动物一般都有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 D.腔肠动物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10.为保护生态环境,消灭棉花上的蚜虫宜选用的最好方法是 A.喷洒低浓度的农药B.喷洒高效低毒的农药 C.放养七星瓢虫D.A、B、C三种都可以 11.萤火虫是利用闪光(灯语)进行交流的。有一种萤火虫,雄虫之间为争夺伴侣,它们甚至能发出模仿雌虫的假信号,把别的雄虫引开,好独占“娇娘”。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萤火虫雌雄个体间的A.交配B.运动C.通讯D.产卵 12.下列哪项不属于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制造有机物B.帮助植物传粉C.维持生态平衡D.促进物质循环 13.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鱼浮头或跳出水面”是因为 A. 鱼具有向光性 B. 为了从空气中吸取氧气 C. 因为水中太冷了 D. 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 14.下列哪项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 A.卵生 B.用肺呼吸 C.体表被毛 D.具有角质鳞片 15.馒头是大家常吃的食物,制作的一般方法是:取适量的面粉、水、干酵母(或上次做馒头时留下的“老面”)放入容器中,混合成生面团,将盛有生面团的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取出面团做成馒头状,上火蒸熟。此过程中,放入干酵母(或“老面”)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哪个步骤? A.配制培养基B.高温灭菌C.接种D.恒温培养 16.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A.甲壳动物 B.鱼类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打★号的为重点复习内容)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 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 骨髓三部分。 ★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 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关节软骨 软骨层 骨松质 骨密质 骨髓腔 骨髓 长骨 的结 构 骨质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部分组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7、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8、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9、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10、骨的成分和特性 ★11、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 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 摩擦 图注: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③关节囊, ④关节头,⑤ 关节窝,⑥关节面 ① ② ③ 关节的结构 ④ ⑤ ⑥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运动知识点总结 1、动物的运动方式:水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陆地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运动基本方式:飞行 动物运动的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课本13页图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骨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骨髓充填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幼年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骨的成分: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骨连接: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骨骼:种类分中轴骨(如颅骨、椎骨、肋骨、胸骨)、附肢骨【肢骨(肱骨和股骨)和带骨(锁骨、髋骨) 骨骼肌:肌腱和肌腹 3、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 屈肘和伸肘运动肌肉的变化 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知识要点 1、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先天性行为:一出生就会(如本能)(课本24页)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形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一、选择题 1、水螅体内的空腔叫() A、消化腔 B、体腔 C、肠腔 D、口腔 2、辐射对称是指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多个 3、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 A、内胚层 B、外胚层 C、刺细胞 D、触手 4、南沙群岛是我国神圣的宝岛,它是由()分泌的石灰质堆积物形成的。 A、海葵 B、水母 C、珊瑚虫 D、海蜇 5、水螅的生活环境是() A、被污染的废水 B、清澈的急流的河水 C、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 D、有丰富绿藻的海水 6、水螅刺丝的重要作用是() A、感知水流 B、协助运动 C、感光 D、射出毒液 7、下列动物中,最低等、最原始的是() A、草履虫 B、水螅 C、涡虫 D、蛔虫 8、水螅在营养条件良好、水温适宜时进行()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营养生殖 9、下列哪项不是珊瑚礁的作用() A、形成岛屿 B、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C、加固海岸 D、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 10、水螅的消化方式是() A、细胞内消化 B、细胞外消化 C、细胞腔内消化 D、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 11、涡虫体形为两侧对称,比水螅的辐射对称高等之处在于() ①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②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④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2、血吸虫、绦虫等寄生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特点不包括() A、消化器官简单或无 B、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C、运动器官退化 D、感觉器官发达 13、涡虫靠()消化食物。 A、口 B、咽 C、肠 D、肛门 14、涡虫的口位于身体腹面的() A、前端近1/3处 B、后端近1/3处 C、前端近3/4处 D、1/2处 15、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 A、纹沼螺 B、鱼虾 C、钉螺 D、人 16、下列哪种寄生虫的幼虫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的() A、华支睾吸虫 B、绦虫 C、蛔虫 D、日本血吸虫 17、绦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 一、选择题 1.德国生物学家、艺术家恩斯特?海克尔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记彔了一种海洋动物:它们有长长的柄,辐射对称的结构看上去像一盏精心设计的“吊灯”,它们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那些难以消化的甲壳,最后会被它们“吐出来”。由此可判断该动物属于() A.软体动物B.环节动物C.腔肠动物D.节肢动物 2.关节活动时很牢固,与之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结构里有() A.关节软骨和滑液B.关节软骨和关节窝 C.关节囊和韧带D.关节腔和滑液 3.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原因是() 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氧气B.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C.蝗虫可以几个小时不呼吸D.蝗虫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4.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人们研究了许多贮藏方法.从健康角度考虑,你认为不宜采用的是() A.冷藏冷冻B.脱水处理C.真空包装D.添加防腐剂 5.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这些青绿色的毛属于()A.细菌B.乳酸菌C.霉菌D.青苔 6.河虾、田螺、鲫鱼、乌龟是河流中常见的四种生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都用鳃呼吸 B.体温都不恒定 C.体表都有外骨骼 D.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7.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 A.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B.研究者是否对被研究的动物直接施加人为的影响 C.研究者是否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A.谁家新燕啄春泥B.春蚕到死丝方尽 C.蝉噪林逾静D.早有蜻蜓立上头 9.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B.霉菌引起人患感冒 C.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D.真菌引起人患足癣 10.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八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测试题1试卷分析 2016.9.12 一、试题分析:这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大题组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有所帮助.试题的导向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生物新课程的实施。? 二、卷面分析:? 1、选择题共25个,共占50分。错误较多的有:3小题、6小题、13小题、18小题,主要是理解性较强的内容,学生掌握情况不好。而其他的内容学生掌握良好,得分率较高。 2 、非选择题共50分,本大题分为5小题.其中第26题是识图, 有关花的结构的题目,由于平时学生平时练习较多,得分较多。27、28、29题是关于传粉和受精的,得分较低。30题关于种子结构实验探究题,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可惜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掌握好。 三、成绩分析: ?本次生物单元考试八年级三、四班参加考试共102人,合格率94.3%。优秀率15.3%。平均分79.2,最高分94分,最低分51分。?四、答题中学生存在的问题:?1、字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与学生写字基本功较差有关。?2、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生物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背练习册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对生物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这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与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3、审题能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4、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词不达意,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全新经典教案

全册教案导学案说课稿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 全册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简要阐述动物的运动出发,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几种运动方式,由此导入课,微生物也是可以运动的,故放在同一单元中,这可与植物在固定的生长环境相比较。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生物圈中许多动物的活动范围往往不局限于特定的环境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教材对此做了说明,避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绝对化。 所有动物的运动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动物的行为。这是动物对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同时对来自身体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反应。它受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根据行为的发生和功能可细分,便于更好的理解纷繁多样的世界形成的规律。 动物的运动是动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运动着的动物是在一个时时刻刻不断变化的生物圈中活动,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它是个消费者,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并且影响着环境。环境的恶化给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动物资源现状及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材在本章具体内容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单元还重点学习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所以本单元对其他动物的其他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可通过别的途径加以补充。(2)在“区分先天性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课中以研究蜗牛和行为为实例,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实质性区别,即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是否需要后天的尝试与学习。然后再分析决定和影响动物行为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学生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打下基础。(3)本章内容较多,涉及解剖学、生态学、行为学、微生物学等学科内容,所以要把握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合理设计,把握重难点,因地制宜全选或部分选择

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有口有肛门 B.有口无肛门 C.辐射对称 D.两侧对称 2.海葵、海蜇和珊瑚都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你认为它们属于什么动物 A.两栖动物 B.甲壳动物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3.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着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 4.下列动物中,身体呈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 A.涡虫 B.珊瑚虫 C.线虫 D.蛔虫 13、常见的腔肠动物是() A.蛙 B.蜈蚣 C.章鱼 D.水螅 6.环节动物蚯蚓与节肢动物昆虫共同的特征是() A.能够飞行 B.身体分体节 C.具有外骨骼 D.都属于消费者 1.将蚯蚓放到干燥的草木灰中,不久便会死亡,原因是() A.无法呼吸 B.无法取食 C.无法运动 D.无法感受刺激 14.下列关于蛔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A.饭前便后洗手不会感染蛔虫病 B.以人体的血液为食 C.有口无肛门 D.雌雄同体的动物

9.蛔虫是蛔虫病的病原体。下列属于蛔虫的特征的是 A.身体扁平 B.体表有刺细胞 C.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相似的体节 10.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蛇 B.蚯蚓 C.蛔虫 D.水母 1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下列动物与蚯蚓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B. C. D. 12.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的原因是() A.土中温度降低 B.钻出地面取食 C.土中水多、氧少,无法呼吸 D.喜欢干燥的环境 13.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A.蚯蚓、水蛭、沙蚕 B.珊瑚、变形虫、蚯蚓 C.蚯蚓、草履虫、蝗虫 D.海蜇、蜘蛛蟹、沙蚕 14.蚯蚓的呼吸是依靠() A.口 B.肠壁 C.肺 D.体壁 15.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B.C. D. 17.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是(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水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口有肛门 B.身体由内中外三层细胞构成 C.辐射对称的身体利于捕食和防御 D.刺细胞不属于外胚层细胞 2.我国的西沙群岛有着连绵数千米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甲壳动物 D.昆虫 3.有口和肛门的动物是( ) A.蛔虫 B.珊瑚虫 C.涡虫 D.血吸虫 4.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海蜇 B.珊瑚虫 C.扇贝 D.虾类 5.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是( ) A.大熊猫 B.昆虫 C.丹顶鹤 D.螃蟹 6.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 A.甲壳动物 B.鱼类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7.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8.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 ) A.鲸鱼 B.甲鱼 C.鲫鱼 D.章鱼 9.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 ) A.取食 B.呼吸 C.喝水 D.平衡身体 10.你捉过鱼吗?下河摸鱼时,很难把鱼攥到手里,即使捉到手里又往往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有黏液,非常黏滑。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 B.预防人类捕捉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 11.“鱼儿离不开水”。鱼离开水后很快会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不能游泳 B.不能取食 C.不能呼吸 D.不能保温 12.为了适应陆地干燥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C.蝗虫的外骨骼D.蜥蜴的细鳞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是() A.胸鳍的作用B.背鳍的作用 C.尾鳍的作用D.尾部的摆动和尾鳍共同的作用 2.鱼离开水便会死亡,其实质是() A.缺氧,鱼不能呼吸A.不能游动C.缺食D.陆地环境太热 3.在观察外部形态时,可以发现鲫鱼身体的腹面呈白色,这有利于躲避() A.空中的敌害B.水上面的敌害 C.水侧面的敌害D.水下面的敌害 4.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A.空气缺氧B.水中缺氧C.缺乏饵料D.池塘缺水 5.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分别生活于() A.陆地和水中B.潮湿陆地和水中 C.水中和潮湿陆地D.都生活于水中 6.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要快,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体壁肌肉发达B.纸面粗糙利于刚毛固定作用 C.肌肉收缩促使它运动D.身体分节是它能运动的主要原因 7.关于家兔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和人一样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B.有两条循环路线,分别是体循环和肺循环 C.输送氧气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 D.家兔的心脏在腹腔内两肺之间 8.下面是家兔适于陆地上食草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门齿象凿状,臼齿发达B.消化管很长,消化腺发达 C.胎生,哺乳,大脑发达D.盲肠粗大,有消化纤维的作用 9.在家里或菜市场我们看到过剖开的鸡,鸡的肌胃有发达的肌肉,内壁上有一层角质膜,胃腔内有许多砂粒,你认为角质膜和砂粒的作用是() A.刺激胃收缩B.使胃能蠕动C.能分泌胃液消化食物D.磨碎食物10.下列哪项不是鸟类气囊的作用() A.散发飞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B.贮存空气,减轻身体比重 C.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调节体温D.完成气体交换作用 11.能牵动家鸽两翼飞行的肌肉是() A.前肢肌B.两翼肌C.躯干肌D.胸肌 12.节肢动物就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哪组是节肢动物?() A.蝗虫、蚂蝗B.蜈蚣、蜘蛛蟹C.杨子鳄、壁虎D.蝙蝠、海蜇 13.有关蝗虫体表外骨骼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A.保护内部器官B.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 C.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D.使身体维持固定的形状 14.蝗虫的呼吸是由什么结构完成?() A.由口呼吸B.由尾部呼吸 C.由身体内的气管呼吸D.由内鳃协助呼吸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及概念图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与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与空中三大类。 1、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鳍与尾部的摆动。 2、陆地:爬行、行走、奔跑与跳跃 注意:行走不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空中: 飞行, 注: 飞行不就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方式: 鼓翼飞行 鸟类在飞行时常常就是鼓翼飞行与滑翔交替(省力的方式)进行 二、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与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与骨骼肌构成。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与运动的作用。 1.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1)骨的种类:按形状分为长骨:股骨与肱骨;短骨:腕骨;扁骨:肩胛骨与肋骨;不规 则骨:椎骨。 (2)骨的结构: 骨膜: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与骨的长粗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 骨松质:骨干内侧与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骨干中央的空腔(骨髓腔)与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骨髓有两种: :幼年时都就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成年时骨干中央的腔隙内(骨髓腔)的骨髓被脂肪取代转化为黄骨髓, 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有关 (3)骨的生长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②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变化: (2)关节: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①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由结缔组织构成。 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②关节的特性:强调结构与特性相适应 灵活性:A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与摩擦 B 、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检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依次填写在下表的答案框中。) 1、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A、青鱼、鲨鱼、海马、中华鲟 B、鲸鱼、鲫鱼、带鱼、娃娃鱼 C、章鱼、鳙鱼、鲍鱼、罗非鱼 D、鳙鱼、鲤鱼、鳄鱼、甲鱼 2、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 3、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制定计划时应当考虑: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的大小和颜色应该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B、为了减少菜青虫学习取食行为的困难 C、为使菜青虫不食用滤纸而再做实验 D、为了观察清楚菜青虫吃植物的叶片 5、小麦和水稻同属于种子植物门同一科的植物,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下列哪些器官表现出相同的特征() A、根、茎 B、叶、花 C、花、果实、种子 D、根、叶 6、以下关于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鳃呼吸的动物一定在水中生活,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 B、体表干燥的动物不能在干燥的地面上生活,体表湿润的动物却可以在干燥的地面上生活。

C、鸟类中有的种类善于飞翔,也有的种类不会飞翔;有的种类只能在陆地上生活,也有的种类可以在水中生活 D、白天,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蝴蝶常在花丛中飞舞,蚯蚓都在土壤中穿行。 7、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 B、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吸收利用 C、如果没有真菌和细菌,可以避免动植物和人患病 D、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活的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 8、面包师把酵母放到生面团中用来发面,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了(),使面包松软多孔。 A、酒精 B、淀粉 C、蛋白质 D、二氧化碳 9、小明同学在公园看到了一些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A、B、C、D、 10、夏天大雨过后,许多蚯蚓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 A、土中温度高 B、地面食物多 C、土中水多,氧气少,无法呼吸 D、寻找异性 11、家鸽的体温高而恒定,这与体内产生热量多有关。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体内产生热量多的原因(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呼吸作用旺盛 C、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 D、体表被覆羽毛 12、随着我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中国人已经能在太空遨游!宇航员长时间在太空飞行,身体失重,影响血液向下肢的运输,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就会造成下肢肌肉缺乏营养,甚至萎缩。科学家通过对(填某一动物)的研究,从中得到启发,设计出特殊的器械,使宇航员在失重的情况下,体内血液也能正常输送到离心脏较远的下肌。 A、蝙蝠 B、青蛙 C、蜻蜓 D、长颈鹿 13、用鱼缸饲养金鱼时,如果数量过多,就会出现金鱼频频浮头,并导致死亡,这是因为( ) A、食物缺乏 B、氧气不足 C、空间太小 D、相互攻击 1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 C、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一选(40分,每题1分) 1.当鱼损失了胸鳍、腹鳍的时候,鱼会出现() A.只能下沉,不能上浮B.只能上浮,不能下沉 C.游动时身体常常侧翻D.不能保持游泳方向,游泳速度减慢 2.下列不属于陆生动物的特征的是() A.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B.用体壁呼吸 C.绝大多数用气管或肺呼吸D.一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3.把水中生活的鲸分类到哺乳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鲸用肺呼吸B.鲸的心脏有四腔 C.鲸的体温恒定D.鲸是胎生哺乳的 4.对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自身组成物质 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并释放能量,分解出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C.动物的遗体可以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D.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5.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一个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D.芽孢是不良环境中的细菌形成的结构 6.“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7.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小狗算算术B.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C.大山雀喝牛奶D.海豚表演顶球、跳跃 8.雷达是依照某种动物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这种动物是() A.蝙蝠B.海豚C.长颈鹿D.乌龟 9.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细菌和真菌的是() A.葡萄酒B.香肠C.面包D.腐乳 10.具有“微生物学之父”之称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B.达尔文C.巴斯德D.林奈 11.吹打发霉物体时,常有粉尘飞扬,这粉尘的主要成分是() A.物体上的灰尘B.霉菌的孢子C.霉菌的种子D.细菌的芽孢 12.把蜗牛、海葵、蜘蛛分为一类,把锦蛇、青蛙、麻雀分为一类,这是依据()A.脊椎骨的有无B.体温是否恒定 C.受精方式的不同D.生殖方式的不同 13.下列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农田B.城市C.草原D.森林 14.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是() A.桫椤B.油松C.珙桐D.苏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一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动物在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摆动) 3、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1)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2)行走:如猫、狗、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3)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4、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包括鸟类(翼)、昆虫(翅)、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交替进行。 5、强调: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②动物的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如:蛙在水中用蹼游泳,在陆地上用发达的后肢跳跃, 蜈蚣靠步足爬行,大象靠四肢行走。 ③同种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但以其中一种为主。 ★6、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7、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8、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9、骨的结构: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 骨质 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留红骨髓。 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强调:结构认识后,可以理解: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人体有206块骨。 10、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 ★11、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12、骨的成分和特性 ①实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说明骨中含有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 ----骨煅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灰白色的硬脆易碎的无机物,说明骨中含有无机物。 ----骨放在稀盐酸浸泡,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并有气泡产生,剩下的是柔韧可弯曲打结的有机物, 说明骨中含柔韧的有机物,(将脱钙骨煅烧则完全燃烧)。 13、骨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无机盐主要是钙盐,使骨有一定的硬度。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2)有机物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一定的韧性。 因此,骨的物理特性表现在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硬度主要由无机物体现,弹性主要由有机物体现。14、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变化: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15、骨连结:骨与骨之间靠纤维、软骨或骨组织相连。 ①不活动的骨连结:颅骨的连结等 骨连结的类型 ②半活动的骨连结:椎骨的连结等(椎间盘有弹性,减缓对脑的震荡) ③可活动的骨连结:也称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 16、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17、关节的特性:: 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 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牢固性:A.关节头陷入关节窝内 B.关节囊包绕关节 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 18、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就是脱臼。 19、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20、全身的骨骼肌有600多块,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蛭的身体分节与躯体运动灵活相适应 B.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D.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2.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人们研究了许多贮藏方法.从健康角度考虑,你认为不宜采用的是() A.冷藏冷冻B.脱水处理C.真空包装D.添加防腐剂 3.关于人体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和关节组成 B.每个动作需要一组肌肉完成 C.关节囊保证关节活动灵活 D.动作的协调受神经系统支配 4.人们在运动中难免会遇到意外伤害。下列意外伤害不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是 A.尺骨骨折B.肌肉拉伤C.肩关节脱臼D.皮肤檫伤 5.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A.谁家新燕啄春泥B.春蚕到死丝方尽 C.蝉噪林逾静D.早有蜻蜓立上头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为翼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⑤体温恒定⑥变态发育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⑥ 7.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A.草鱼B.天鹅C.熊猫D.青蛙 8.在做蚯蚓的观察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擦拭蚯蚓体表,目的是() A.降温作用B.使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C.保持身体柔软D.保持身体湿润,有利于运动 9.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细菌有细胞壁B.细菌有细胞质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10.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A.骨折B.骨膜C.骨密质D.骨松质 11.引体向上是很多男同学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请问在做引体向上将身体拉到最高位置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12.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间的通讯() 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特殊叫声B.夜里狼不停地嚎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