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档】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竞培中心.doc
- 格式:doc
- 大小:305.00 KB
- 文档页数:10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三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铝遇浓硫酸钝化,无法比较Al与Zn的活泼性,故A错误;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根据HClO4酸性比H2CO3强,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故B错误;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SO-,故C错误;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24NH+,故D正确;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答案为D。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Ba(OH)2溶液时,反应为:Al3++ 2SO2-4+ 2Ba2++ 4OH-=+ 2H2O2BaSO4↓+ AlO-2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2H++FeS=H2S↑+Fe2+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D.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答案】A【详解】A .Ba(OH)2足量,故明矾KAl(SO 4)2·12H 2O 完全反应,其中Al 3+与OH -反应生成-2AlO ,即①3+--22Al +4OH = AlO +2H O ,2-4SO 与Ba 2+反应,②2-2+44SO +Ba = BaSO ↓,由于Al 3+、2-4SO 都来源于明矾,故应满足原比例1:2,则总反应为①+②×2,即3+2-2+--4422Al +2SO +2Ba +4OH = 2BaSO +AlO +2H O ↓,A 正确; 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S 中亚铁氧化为Fe 3+,-2价硫氧化为S 单质,自身被还原为SO 2,B 错误;C .次氯酸根有强氧化性,能将SO 2氧化为2-4SO ,自身被还原为Cl -,C 错误; D .磁性氧化铁为Fe 3O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Fe 3O 4不能拆,D 错误; 故答案选A 。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2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
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
如《读荀》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
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
呜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
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出现过多次,谈论的问题颇为丰富复杂。
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
而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韩愈《原道》中提出的道统说,实受到新禅宗“教外别传”的传法世系的影响;其扫除章句、直指人伦的论述方法,也受到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的影响。
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二调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 8页,22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Al27 K39 Mn55 Fe56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54分)本卷共18题,每题3分,共54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B.1mol Na2O2与足量潮湿的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C.25℃1LpH=5的CO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10-5N AD.0.1 mol H2和0.1 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分子总数为0.2N A3.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rrayA.氢化物沸点:W > Z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 WC.化合物熔点:Y2X3 < YZ3D.简单离子的半径:Y > X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粒子半径:K+>Al3+>S2->Cl-②氢化物的酸性:HCl>HBr>HI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 2SO4>H3PO4>H2CO3>HClO⑥非金属性:O>N>P>SiA.①④⑤ B.③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5.最近,科学家研发了“全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调研试卷一、单选题1.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A.水 B.砂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2.对于以下的反应过程,一定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够实现的是A.O2→H2O B.SO2→SO42—C.H2SO4→CuSO4 D.HNO3→NO23.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如图①、②、③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②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B.图②中钠四处游动并嘶嘶作响,说明反应产生了气体C.图③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Na+ 2H+=2Na+ + H2↑4.某溶液加入铝可以产生H2,则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K+、Cl-、Na+、SO42-B.Na+、Fe3+、SCN-、 Cl-C.K+、Mg2+、Cl-、NO3-D.Na+、HCO3-、Al3+、Cl-5.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D.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6.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A.0.15 B.0.225 C.0.35 D.0.457.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c(H+)=0.1mol/L溶液中:K+、Fe2+、NO3-、SO32-B.某无色透明溶液中: Fe3+、NH4+、NO3-、SCN-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Na+、Cl-、SiO32-、NO3-D.c(OH-)=0.1mol/L溶液中: HCO3-、K+、Na+、AlO2-8.用毛笔蘸取少量30% FeCl3溶液在铜片上写一个“Cu”字,放置片刻,用少量水将铜片上的溶被冲到小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的溶液呈黄色 B.铜片无任何变化C.铜片上有凹陷的“Cu”字 D.发生了反应:Fe3++Cu=Cu2++ Fe2+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氨B、漂白粉C、氯水D、盐酸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l2与水反应:Cl2+ H2O = 2H++ Cl-+ClO-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3NH3·H2O= Al(OH)3↓+3NH4+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金属钠:3Na+ Fe3+=3Na+ + FeD.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 CO2+3H2O=2Al(OH)3↓+ CO32-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B.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 Cl-+ HClOC.氯水和氯化亚铁溶液混合:Fe2++ Cl2══Fe3++ 2ClˉD.铜溶解在稀硝酸中:Cu+4H+ +2NO3-══Cu2+ +2NO2↑+ 2H2O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g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时,压强为1×104Pa。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已知一小鼠的基因型为X B X b。
该小鼠次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是A.第二极体中同时含有B基因和b基因B.卵细胞中可能含有B基因或含有b基因C.若卵细胞中含有B基因,则极体中必不含有B基因D.卵细胞中必然含有B基因,极体中可能含有b基因2.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A.Ⅰ和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B.Ⅰ和 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后代患病率与性别有关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3.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是该动物体内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示意图。
依图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A.该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B.图示a基因一定来源于基因突变C.产生的精细胞即为成熟的生殖细胞D.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3种4. 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 ) A.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5.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的遗传物质可被RNA酶水解B.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劳氏肉瘤病毒的遗传物质可逆转录出单链DNAD.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糖核酸6.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B.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7.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8. 下图为某DNA分子片段,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③处代表碱基胸腺嘧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部位②,DNA聚合酶可作用于部位①C.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子三代中只含15N的DNA占7/8D.DNA中任意两互补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比例为50%9. 若两条链都含32P的DNA分子的分子量是M,两条链都不含32P的DNA的分子量为N。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Na-23 Cl-35.5 S —32 Al-27 Fe-56 Ca-40第I 卷(选择题,共54分)本卷共18题,每题3分,共54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与互为同位素 B 。
与属于同种原子C. 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 。
与是硒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答案】B 【解析】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
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中子数是80-34=46。
又因为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据此分析。
详解:A 。
与互为同位素,选项A 正确;B. 与属于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即不同原子,选项B错误;C 。
与核外电子数相同,电子排布相同,选项C 正确;D.与是硒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选项D 正确。
答案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的组成及表示方法.2.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
Al 2O 3 B 。
NH 3·H 2OC. CH 3COONaD. Na 2O【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形成化合物的价键类型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可以形成离子建;非金属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
但特殊情况下金属和非金属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如AlCl 37834Se 8034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34Se属于共价化合物。
详解:A.Al2O3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故A错误;B。
NH3·H2O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故B错误;C.CH3COONa属于离子化合物,C、H、O之间是共价键,与Na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故C正确;D。
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一、选择题1.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
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液体,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沸点S2Br2 > S2Cl2B.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C.S2Cl2中S显—1价D.2S2Cl2+2H2O=SO2↑+3S↓+4HCl【答案】C【详解】A.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S2Br2相以分子质量较大,所以沸点S2Br2 > S2Cl2,A正确;B. 由题中信息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双氧水的结构式为H-O-O-H,所以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B正确;C. 氯和硫都是第3周期元素,氯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S2Cl2中Cl显-1价,S显+1价,C错误;D. 由题中信息S2Cl2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可知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所以S2Cl2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SO2↑+3S↓+4HCl,D正确;故选C。
2.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X Y ZA Na NaOH NaHCO3B Cu CuSO4Cu(OH)2C Al2O3AlO2-Al(OH)3D Si SiO2H2SiO3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碳酸氢钠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钠,故A错误;B.铜能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但氢氧化铜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铜,故B错误;C.氧化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偏铝酸根在溶液中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铝,故C正确;D.硅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故D错误;故选C。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
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沉淀X的成分是SiO2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是Fe(OH)3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答案】A【分析】金属氧化物MgO、A12O3、Fe2O3会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过滤后,得的沉淀X是二氧化硅,溶液Y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以及过量的盐酸,向Y 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偏铝酸钠等。
【详解】A、沉淀X的成分是SiO2,A正确;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MgO、Fe2O3的混合物,B错误;C、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偏铝酸钠,沉淀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C错误;D、溶液Y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以及过量的盐酸,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D错误;答案选A。
2.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可以加热),既体现酸性、又体现氧化性的是( )A.铜B.炭C.五水硫酸铜D.氧化铜【答案】A【详解】A.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A符合题意;B.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C.五水硫酸铜中加入浓硫酸,生成无水硫酸铜,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不符合题意;D.氧化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Na2CO3中滴入水,形成十水合碳酸钠,放热,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温度升高的是Na2CO3,故A错误;B.将2mL水滴入盛有1g过氧化钠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产生,故B正确;C.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含Fe3+,不能证明含有Fe2+,故C错误;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24-时,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不能说明含有SO24-,故D错误;答案选B。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 8页,22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Al27 Fe56 Cu64第I 卷(选择题,共54分)本卷共18题,每题3分,共54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B.第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Li 、Na 、K 、Rb 、Cs 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D.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ⅣA 族 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 3 B.H 2O C.SiCl 4 D.PCl 53.下列各微粒:①H 3O +、NH 、Na +;②OH -、NH 、F -;③O 、Na +、Mg 2+;④CH 4、NH 3、H 2O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相同电子数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铬可用于制造不锈钢、汽车零件、工具、磁带和录像带等。
铬的金属性位于锌和铁之间,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有关铬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铬与冷水能发生剧烈反应 B.Cr(OH)3的碱性比NaOH 的弱C.高温条件下,Al能与Cr2O3反应置换出CrD.铬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5.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由KCl饱和溶液制得的琼脂C.因为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若能组成原电池,必是铁作负极,铜作正极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被设计成原电池6.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W同主族。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54分)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用医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有强氧化性B. 蔬菜上洒少许福尔马林,既保鲜又消毒C. 节日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D. 合金材料都是导体,只含有金属元素,不含非金属元素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卤代烃与酯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完全相同B.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C.裂化汽油都可以使溴水褪色D.石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3.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 SO2和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C. 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4. 据报道,反式脂肪酸目前被广泛添加于加工食品中,而反式脂肪酸会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竞培中心)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案一律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案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2.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a -137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 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 mol CH 4与足量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 N AB .1mol ·L −1 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小于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和1 mol O 2完全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2.实验室常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并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乙烯的性质。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从气体发生装置导出的气体必须先洗气,洗气试剂最合适的是( )A . 氢氧化钠溶液B . 溴水C . 浓硫酸D . 亚硫酸氢钠溶液 3、已知以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 2O 3(s)+CO(g)=== Fe 3O 4(s)+CO 2(g) ΔH =-15.73 kJ/mol Fe 3O 4(s)+CO(g)===3FeO(s)+CO 2(g) ΔH =+640.4 kJ/mol Fe 2O 3(s)+3CO(g)===2Fe(s)+3CO 2(g) ΔH =-24.8 kJ/mol则42 g CO 气体还原足量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时( )的热量为( ) A. 吸收,218 kJ B. 吸收,327 kJ C. 释放,218 kJ D. 释放,327 kJ4、某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5、对可逆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达到化学平衡时,4v 正(O 2)=5v 逆(NO)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 正(NH 3)=3v 正(H 2O) 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0.1mol/L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B . 将CH 3COONa 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增大C .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D . 向AgCl 、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 3,溶液中不变7、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 2 (g)+O 2 (g )2SO 3 (g) ΔH <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Ⅰ表示的是t 1时刻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图Ⅲ 表示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且T 甲小于T 乙C. 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乙使用了催化剂D. 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8.用石墨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 Cu(OH)2后,恰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0.4 mol B.0.5 mol C.0.6 mol D.0.8 mol9、常温时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 = c(Cl-) + c(ClO-) + c(OH-)B. 25℃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的pH=4.75,则c(CH3COO-) + 2c(OH-) = c(CH3COOH) + 2c(H+)C. 0.3mol/L和0.1mol/L的两醋酸溶液中H+离子浓度之比为3 :1D. 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10、可用下面图象表示的是()11、常温下,KSP (CaSO4)=9 ×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a点对应的KSP 等于c点对应的KspB. a、c两点均可以表示常温下CaSO4溶于水所形成的饱和溶液C. 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不等于3×10-3 mol•L-1D. 向d点溶液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可以变到c点12.25℃时,取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mL,分别用0.1mol •L﹣1 NaOH溶液、0.1mol•L﹣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Ⅰ:滴加溶液到10 mL时:c(CH3COO﹣)>c(Na+)>c(H+)>c(OH﹣)B.曲线Ⅰ:滴加溶液到20 mL时:c(Cl﹣)>c(NH4+)>c(OH﹣)>c(H+)C.曲线Ⅱ:滴加溶液在10 mL~20 mL之间存在:c(NH4+)=c(Cl﹣)>c(OH﹣)=c(H+)D.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 mL时:c(CH3COO﹣)﹣c(CH3COOH)=2[c(H+)﹣c(OH﹣)]13.实验室可以用KMnO4标准液滴定草酸(H2C2O4),测定溶液中草酸的浓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滴定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4﹣+5H 2C 2O 4+6H +═2Mn 2++10CO 2↑+8H 2OB .KMnO 4标准溶液常用硫酸酸化,若用HNO 3酸化,会使测定结果偏低C .该实验选择酚酞做指示剂,当待测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D . KMnO 4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14.亚氯酸钠(NaClO 2)在溶液中会生成ClO 2、HClO 2、ClO 2-、Cl -等,其中HClO 2和ClO 2都是具有漂白作用。
已知pOH=-lgc(OH -),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O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 -没有画出),此温度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HClO 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 a =10-8B . pOH=11时,ClO 2-部分转化成ClO 2和Cl -离子的方程式为:5ClO 2-+2H 2O=4ClO 2+ Cl -+4OH -C . pH=7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c(HClO 2)>c(ClO 2-)>c(ClO 2)>c(Cl-)D . 同浓度HClO 2溶液和NaClO 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有:c(Na +)+c(OH-)=c(H +)+ c(HClO 2)15.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 5H 6(LaNi 5H 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可视为零价),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通常表示为LaNi 5H 6+6NiO (OH )═LaNi 5+6Ni (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B .充电时储氢合金作负极C .充电时阳极周围c (OH ﹣)减少D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aNi 5H 6﹣6e ﹣═LaNi 5+6H +16.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 的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4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B.在pH>6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C.在pH>14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D.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17.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 、体积分别为Va 和Vb的HX溶液与NH3·H2O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 +Vb=100mL,Va、Vb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点,c(NH4+)+c(HX)=0.05mol/L B. c、d两点,值相等C. Ka (HX)的值与Kb(NH3·H2O)的值相等 D. a→d点过程中,存在c(X-)=c(NH4+)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9分)18.(6分)(1)若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
(2)分子式为C9H20的某烃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产物,写出符合要求的烃的名称为_______ 。
(使用系统命名法命名)(3)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中不存在顺反异构的物质有________种。
19. (8分) 一定条件下,向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N2和 H2,发生反应:N2(g)+ 3H2(g) 2NH3(g) ΔH<0,达到平衡后,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 。
(2) 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混合气体总分子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D.c(N2)与c(H2)的比值为1:3E.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3) 在A、B 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各充入 1mol N2和 3mol H2,A 容器保持恒温恒容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B 容器保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则 x________y(“>”“<”或“=”)。
(4) 在容积为2.0 L且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 mol N2(g)和1.60 molH 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
20.(10分)图1是甲醇燃烧电池工作的示意图,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 为铜电极.(1)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工作一段时间后,若乙中生成铜3.2g,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电解结束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则乙中A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2,则图中②线表示的是离子的变化(写离子符号);反应结束后,要使丙装置中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需要mL 5.0mol/L NaOH溶液.21.(12分)常温下,将0.1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加到0.1 mol/L HA溶液和HB溶液中,两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请计算出Ka(HA) =_____,Ka(HB)_____ Ka(HA)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