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修补施工方案

桥梁修补施工方案

桥梁修补施工方案
桥梁修补施工方案

桥梁缺陷处理方案

编写:

校对:

审核:

2012年4月29日

桥梁缺陷处理方案

一、概况

****************标进行桥梁外观缺陷检查中,检查出桥梁的主要病害有:砼掉块、露筋、露波纹管等;支座不密贴、支座悬出、偏位、支座防尘罩未安装、临时支座未拆除及支座螺栓顶住钢板等缺陷;盖梁裂缝、顶部堆积施工垃圾等。根据本标段四座桥梁检测报告内容未发现影响结构安全问题的较大缺陷。

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内容

本次桥梁维修工程的项目内容有:①支座处理:包括支座不密贴处理、支座悬出、偏位处理、支座防尘罩未安装处理、临时支座未拆除等处理;②裂缝处理:盖梁、T梁翼缘板和腹板处裂缝处理。③梁体掉块露筋、露波纹管处理:包括T梁梁体、横隔板的砼掉块、露筋、露波纹管等处理。我部在认真阅读本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勘踏的基础上,结合以往高速公路整改施工经验,提出科学合理的桥梁整改施工方案。

1、支座处理

⑴支座旁砼堆积或砼顶梁底处理

在浇筑水泥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疏忽造成零星水泥漏浆,堆积在墩柱面上,部分支座及梁体受到影响。此时需要用电镐、冲击钻等工具,将砼块敲散清除出墩面,保持梁体及支座自由活动的空间;如果遇到大面积砼漏浆,并把支座完全包裹、或将梁体与墩柱完全粘结在一起,需由业主、监理及项目部等相关单位协商会诊后,确定处理方案另行处理。

⑵支座防尘罩安装

防尘罩的作用是将滑动支座与周围环境隔离,使之保持整洁,滑动面不

会受到污染而影响滑动效果。

防尘罩的安装视现场情况确定,若防尘罩脱落,直接将钢压条用螺丝旋紧即可;若钢板预留有钢压条的螺丝孔,则需要将橡胶板贴于上钢板上,再安装钢压条;若是没有安装防尘罩,其支座上钢板也没有预留孔,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铁丝将橡胶板捆扎在上钢板上即可。本方案就暂按此方法操作。

支座防尘罩安装前先清理台面上的垃圾及支座钢板上的铁锈、尘土、砂石等,接着小型空压机将支座橡胶面上及钢板附近的铁锈、尘土等吹净,保证四氟板支座的滑动;然后将橡胶条沿着支座上下钢板的四周紧紧围绕一圈,并在交接处重叠10cm以上的长度;最后用用铁丝将橡胶皮捆扎在上钢板上。这样既保证了灰尘、砂石不会跑道支座钢板上,又保证支座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

⑶梁体顶升支座处理

1)梁体顶升

对同一墩上的全部梁进行同步同位移顶升,以免破坏桥面结构。若T梁桥盖梁足够宽(保证千斤顶钢垫板襟边不小于10cm),可将千斤顶直接搁置在盖梁上,顶升点设置在梁端腹板、横隔板或支座顶板下方,墩顶必要时可设置钢箍以防止混凝土破裂。顶升设备采用特制2000—500 KN专用小行程千斤顶。各千斤顶上下均应设足够大的钢垫板分摊压力,防止对砼局部造成破坏。

梁体顶升高度不超过5mm,以能够取出旧支座、清理底座和安装支座为准,并派专人随时观测路面裂缝情况。支座之间的顶升高度差不超过2mm。在顶升时,采用位移控制法同步顶升,以保证各根梁均匀顶升。

2)支座脱空、不密贴处理

对于支座脱空、不密贴的,需要加装钢板的,先测量脱空的高度或不密贴尺寸,制作不同尺寸楔形不锈钢板,采用联动千斤顶将桥梁上部结构顶起,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支座,清理支座垫石的尘土、砂石,用结构

胶将钢板粘贴固定在支座垫石上,再将支座复位,千斤顶缓慢回油观察,待支座与上下钢板完全密实并不再出现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后彻底回油拆除千斤顶等设备。

3)支座破损、开裂更换处理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能够取出旧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旧支座,清理支座垫石的尘土、砂石,放入新支座,调整新支座位置,使新支座上下各部件纵轴线必须对正。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滑动面上的四氟滑板和不锈钢板不得有划痕、碰伤等,支座位置需正切,四氟板支座安装前必须涂上硅脂油。

板式橡胶支座安装错误需要调整,按照更换处理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支座悬出或偏位处理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支座,清理支座及支座垫石,放入支座,调整支座位置,使支座上下各部件纵轴线对正,四氟板支座安装前必须涂上硅脂油。调整完毕后千斤顶回油放下梁体。调整后的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5)支座剪切变形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能够取出支座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等待剪切变形支座恢复到原来状态,部分不能完全恢复的支座对其进行180度调整,若是支座变形过大且无法恢复的直接将其更换;待支座调整到位后千斤顶回油放下梁体。调整后的支座不得发生偏歪、不均匀受力和脱空现象。

板式橡胶支座复位与更换施工顺序如下:

①搭建施工脚手架;

②根据需要设置顶升反力结构;

③安装千斤顶;

④安装位移监测系统;

⑤顶升梁体;

⑥清理底座;

⑦安装或复位支座;

⑧进行现场验收,然后拆除脚手架或吊栏。

每个支座安装后均进行现场检查,并按下表要求进行控制: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

1 支座横向偏位(mm)

2 钢尺

2 支座纵向偏位(mm) 10 钢尺

3 支座高程(mm) 符合规定不得倾斜脱空且受力均匀

4

支座四角

高差(mm) 荷载≧

500KN

1 水平尺

6)拆除临时支座

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梁体与临时支座分开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取出临时支座;部分临时支座粘结在墩柱上的,用钢钎敲击临时支座底部,直到将临时支座敲打松动,能够取出临时支座为止。若临时支座上有较多的混凝土,就需要用风镐将其敲碎,清理出桥台。

7)拆除支座木模顶梁

根据现场情况,如果是普通木模未顶梁底,可用翘棍或钢钎、棒槌等拆除;如木模顶住梁底,必要时采用联动千斤顶同时将桥梁上部梁体结构整体顶起,以梁体与临时支座分开为宜,并用千斤顶支撑上部结构;用钢钎撬动临时支座木模顶梁底部,直到将临时木模敲打松动,能够取出木模为止。拆除完后,千斤顶回油放下梁体。

2、梁体处理

⑴T梁梁体裂缝封闭处理

根据本标段四座桥梁检测报告描述,裂缝均属于规范要求范围内的一般性常规外观问题并不影响结构安全,只需采取常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1)根据桥检报告裂缝宽度<0.15mm ,只要进行表面封闭处理即可。 裂缝封闭胶采用专用裂缝封口胶系列A 、B 两组分腻子状专用裂缝封闭胶粘剂,裂缝封闭施工顺序如下:

全面查清裂缝的性质以及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走向、贯穿情况。 裂缝封闭施工要点

① 采用专用封闭胶配胶比例范围大,在配胶重量比为A:B=100:25-50(即A:B=2-4:1)的宽范围内,在施工前先进行试配确认。但为保证工程质量,仍应进行称量,一般情况下推荐配胶比例为A:B=100:30,25℃时的可操作时间约为50-60分钟。随着B 剂用量的增加,可操作时间相应缩短。每次配胶量不宜过大,以在可操作时间内用完为准。

② 将需涂刮专用裂缝封口胶的表面清洁干燥,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混凝土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刷去浮灰,必要时用酒精或丙酮将沿缝两侧3-5cm 范围擦拭干净,不得有油污、砂粒及浮浆等污垢、杂质。

③ 按确定配胶比例称取专用裂缝封口胶于洁净干燥容器中,用油灰刀搅拌至色泽完全均匀一致。

④将调好的封闭胶沿着裂缝涂刮均匀,封闭宽度为4~5cm ,长度为比实际裂缝两端各长10cm 。

2) 对缝宽≥0.15mm 裂缝灌浆施工。 裂缝灌浆工艺流程如下:

裂缝调查

裂缝清理

涂封闭胶

效果检验

裂缝灌浆施工要点: ① 裂缝调查

全面查清裂缝的性质以及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走向、贯穿及漏水情况,以便确定处理方案。裂缝宽度可用读数显微镜测量。

② 裂缝处理

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混凝土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刷去浮灰,用布沿缝两侧3-5cm 范围擦拭干净,不得有油污、砂粒及浮浆等污垢、杂质。

③ 设置灌浆嘴

在裂缝的交错处、裂缝较宽处及裂缝端部必须设置灌浆嘴,灌浆嘴的间距根据裂缝大小、走向及结构形式而定,一般缝宽0.3-0.5mm 时灌浆嘴间距为30-50cm ,在一条裂缝上必须设置有进浆、排气或出浆口。封闭及灌浆嘴周围必要时应先用丙酮洗净,灌浆嘴底盘周围均匀地抹上1~2mm 厚裂缝封闭胶泥,并与孔眼对准贴于裂缝上,注意粘贴牢固,且不得堵嘴堵缝。

④ 封缝

封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灌浆效果与质量,应特别予以重视。裂缝的封闭使用专用的裂缝封闭胶,按推荐配胶比例称取并调配封闭胶泥,用油灰刀沿裂缝往复涂刮后均匀涂抹一层厚约1-2mm 、宽2-3cm 的胶泥,注意防止小气泡及密封不严。

⑤ 配制灌浆胶液

配制环氧胶液前应将A 、B 两组分充分摇匀,根据估计的灌胶量按推荐

裂缝

调查

裂缝处理

设置灌浆嘴

封闭胶封缝

封缝检验

配灌缝胶液

压力注胶(

低压慢注)

固化

配胶比准确称量两组分并混合均匀。从胶液混合开始,注胶操作应在胶液适用期内完成(25℃时约为90分钟)。

⑥灌浆

注胶操作应使用专用的注胶器具。在一条裂缝上的灌浆由下而上,由一端到另一端。灌浆压力常采用0.1~0.2Mpa,在保证灌浆顺畅的情况下,采用较低的灌浆压力和较长的灌浆时间,可获得更好的灌浆效果。当最后一个出浆口出胶且出胶速率保持稳定后,再保持压注10分钟左右即可停止灌浆。拆除管路,并注意防止流胶。

⑦胶液固化

灌缝胶应在5℃以上的环境中固化,固化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情况(25℃)下固化12小时即可。胶液固化后即拆除嘴子,并用裂缝封闭胶封闭。

⑧粘贴碳纤维布(300g)

注浆处理后的裂缝表面首先打磨平整,接着涂上一层底胶、一层浸渍胶,粘帖一层碳纤维布,用专用滚筒或刮板顺着碳布方向轻轻滚压,去除气泡,让浸渍胶完全渗透出来;然后按照同样方法粘帖第二、第三层碳纤维布;待胶水稍微凝固后在碳布的外层除涂刷一层浸渍胶,最后还要涂刷一层水泥浆粉饰层,尽量与桥梁砼原色一样。

⑵粘布处理原则

①对缝宽大等于0.15mm的裂缝,采用先灌注结构胶后,再横向加贴一层300克碳纤维布(垂直裂缝的方向);

②裂缝粘贴碳纤维布时,纤维布的长度应从裂缝尖端向外延伸各0.25米。

③网裂粘贴碳纤维布先垂直裂缝的方向粘贴一层,再顺着裂缝的方向粘贴第二层,每层纤维布的长度应从网裂边缘尖端向外延伸各0.25米。

3、空鼓、空洞、掉块、露筋、露波纹管修补

对于明显的空鼓、空洞、掉块、露筋、露波纹管等缺陷,首先对其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