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物构判断题
- 格式:ppt
- 大小:498.00 KB
- 文档页数:22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物结构的分析与判断金点子:有机结构的分析包括:空间结构的分析;结构简式的分析。
(1)空间结构的分析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原子共平面或共直线的分析与判断。
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迁移类比法,也即将甲烷、乙烯、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结构迁移到新的物质中。
(2) 结构简式的分析。
主要为判断及书写结构简式。
要求考生能将题中碳链或官能团通过互换位置来确定新的结构,有时还会涉及到利用官能团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来确定结构的问题。
经典题:例题1 :1,2,3-三苯基环丙烷的三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两个异构体: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异构体数目是()A.4 B.5 C.6 D.7方法:空间结构比较分析。
捷径:根据题意:五个氯原子在环戊烷平面上可分成五上(或五下),四上一下(或四下一上),三上二下(或三下二上)三种情况。
其中前两种情况,分别只有一种结构,而三上二下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所以共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显然答案为A。
总结:在解题时要充分考虑到三上二下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必要时可画出草图分析。
例题2 :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方法:将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迁移到题示物质,画出结构图示进行分析即可。
捷径:已知乙烯结构中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不在同一直线上。
若将—CH3代替乙烯中的某个氢原子,则这三个碳原子必然不在同一直线上。
所以A必错,B 正确。
若上述替换后,其键角仍能保持120°,则CH3—CH=CH—C≡C—CF3中四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根据乙烯的结构作出的判断)。
同理根据乙炔中两个碳原子与两个氢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可认为CH3—CH=CH—C≡C—CF3中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安徽省第六届“徽匠”建筑技能大赛砌筑工理论知识复习题库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定位轴线用细点划线绘制,在建筑施工图上,横向轴线一般是以①、②…等表示的。
()2、结构平面图反映建筑物的尺寸,轴线间尺寸,建筑物外形尺寸,门窗洞口及墙体的尺寸,墙厚及柱子的平面尺寸等。
()3、看复杂施工图和看一般施工图相同,也应“由外向里看,由粗向细看,图样与说明结合看,关联图纸交错看,建施与结施对着看”。
)4、施工图会审的目的是为了使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要点。
()5、墙体在房屋建筑中有承重作用、隔离分割作用和围护作用。
()6、非承重墙不承受任何荷载。
()7、在屋面上设置保温隔热层可有助于防止收缩或温度变化引起墙体破坏。
()8、当基础土质为粘性土或弱粘性土,可以通过人工夯实提高其承载力。
()9、普通房屋为3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0、水泥砂浆的和易性较差,施工人员可酌情加入一定的塑化剂,以提高砌筑质量。
()11、基础如深浅不一,有错台或踏步等情况时,应从深处砌起。
()12、如果基础墙顶部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则可代替防潮层。
()13、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14、砌筑过程中必须注意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15、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以最低的成本在既定的工期内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16﹑普通粘土砖的强度等级是由抗压强度等级来控制的。
()17﹑数日连降雨水,砌砖时就不用再浇水,并应减小砂浆的稠度。
()18﹑接槎处灰浆密实,砖缝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10个的砌体质量等级为合格。
()19﹑常见过梁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现浇砖过梁。
( )20﹑砌块的搭接错缝应不少于1/3砌块高,且不小于15mm。
()21﹑砖砌体水平灰缝和立缝最小不得小于8 mm,最大不得大于12 mm,以10 mm为宜。
《生物化学》复习思考题题型:(2012)一、名词解释(2×7)=14二、选择题(1×20)=20三、填空题(0.5×30)=16四、判断题(0.5×10)=5五、简答题(3×10)=30六、论述题(8×2)=15一、名词解释: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用符号pI表示结构域肽键超二级结构盐析两性离子增色效应核酸的变性DNA的熔解温度核酸退火核苷单体酶同工酶酶活性中心酶的比活力酶原多酶复合体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呼吸链高能化合物磷氧比半保留复制冈崎片段端粒复制逆转录DNA损伤遗传密码的摆动性密码子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模板链遗传密码编码链酶含量调节操纵子操纵子学说酶活性调节反馈抑制前馈激活二、填空题(共16分,每空0.5分)1.脂肪酸 -氧化时第一次脱氢的受氢体是(),第二次脱氢的受氢体()。
2.在DNA分子中,G-C含量高时,比重( ),Tm(熔解温度)则( ),分子比较稳定。
3. 细胞内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从()端到()端,而阅读mRNA的方向是从( )端到()端。
4.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 起模板作用,tRNA 起( )作用,核糖体起( )作用。
5.解释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机制有三种假说,其中( )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6.细胞水平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关键酶( )或( )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对物质代谢进行调节。
7.α—D(+)—与β—D(+)—葡萄糖分子的头部结构不同,它们互称为()。
8.ATP的生成方式有()和()。
9.在DNA复制过程中,()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并且与复制叉的移动方向一致;()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
10. 自然界中重要的己酮糖有()、()。
1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含硫的氨基酸有()和()。
12.稳定蛋白质胶体的因素是()和()。
13.球状蛋白质中有()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常位于分子表面而与水结合,而有()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的内部。
判断题(判断对错,错的说明原因)1.固定资本的损耗就是有形损耗。
( )2.绝对地租来自农产品的价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
( )3.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4.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同它们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 )5.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正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反比。
( )6.超额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
( )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 )8.股票持有者可以根据股票面额定期从企业获得一定的股息,而且股票具有价格,能够买卖,所以,股票本身也有价值。
( )9.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国际竞争形式。
( )10.垄断价格是凭借垄断地位决定的,因此垄断价格否定了价值规律。
( )11.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在购买或销售商品时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
( )12.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
客观经济条件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市场条件等. ( )13.当平均利润率一定时,利息率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的比例。
( )14.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进行的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 )15.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所有者经营银行所使用的全部资本。
( )16.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 )17.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创造出来的。
( )18.资本的最初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意味着就是资本。
( )19.有用劳动就是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
( )20.没有不变资本购置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就不能进行生产并创造剩余价值。
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创造出来的。
( )21.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 )22.商品是人们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所以只要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必然存在商品生产。
华东师范大学期终考试试卷 2008.7.3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___物质结构___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专业: 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 ______________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说明:1. 试卷共6页,答题前请核对。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单选题。
每题1分,共16分。
)(注意: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号前的方括号内,答案以方括号[ ]中的字母为准!)[ ] 1. 两个原子的轨道在满足对称性匹配和最大重叠的情况下A. 原子轨道能级差越小,形成的分子轨道能级分裂越大,对分子的形成越有利B. 原子轨道能级差越大,形成的分子轨道能级分裂越小,对分子的形成越有利C. 原子轨道能级差越小,形成的分子轨道能级分裂越小,对分子的形成越有利D. 原子轨道能级差越大,形成的分子轨道能级分裂越大,对分子的形成越有利[ ] 2.下列条件中不属于合格波函数的必备条件的是:A.归一的B.有限的C.连续的[ ] 3. 对s、p、d 原子轨道进行反演操作,可以看出它们的对称性分别是:A. g, g, uB. g, u, gC. g, u, uD. u, g, u[ ] 4. NO的分子轨道类似于N2 。
试由此判断, 在NO、NO+、NO-中,何者具有最高的振动频率?A.NO B.NO+C.NO-[ ] 5. 水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A. 2B. 3C. 4D. 5[ ] 6. 配位离子[FeCl4]-中分裂能Δ和成对能P的大小关系为:A.不确定B. Δ=PC. Δ>PD. Δ<P[ ] 7. 配位离子①[Fe(CN)6]4-和②[Fe(CN)6]3-的分裂能Δ的大小关系为:A.不确定B. ①= ②C. ①> ②D. ①< ②[ ] 8. 能用来测定外层分子轨道电离能的实验手段是:A. UPSB. XRDC. NMR[ ] 9. 对于定域键(即不包括共轭分子中的离域大π键) , 键级的定义是:A. 成键电子数B. (成键电子数 - 反键电子数)C. (成键电子数 - 反键电子数)/ 2[ ] 10. 在金属羰基配合物M(CO)n 中,与M 配位的是:A .CO 的O 端B .CO 的C 端 C .CO 的任意一端[ ] 11. CO 2 分子中有:A. 一个33∏键B. 两个43∏键C. 一个53∏键[ ] 12. 利用以下哪一原理,可以判定CO 、CN -的分子轨道与N 2相似:A .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B .Franck-Condon 原理C .等电子原理[ ] 13. 晶体可以表示为:A. 晶胞 + 点阵B. 晶胞 + 结构基元C. 点阵 + 结构基元[ ] 14. 某晶面与晶轴x 、y 、z 轴相截, 截数分别为1、1、2,其晶面指标是: A. (1,1,2) B. (2,1,1) C. (2,2,1) [ ] 15. 按宏观对称性分,晶体可划分为几个晶系?A.3B.7C.14D.32[ ] 16. 布拉格方程2d sin θ=λ中的θ为:A. 反射角B. 衍射角C. 折射角二、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下列概念(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自由价 2. 缺电子分子 3. John-Teller 效应 4. 前线分子轨道 5. CFSE 、LFSE三、简答下列问题(共4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反应条件加热、光照、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不同意义。
《物质结构》第三章习题1. 试述正八面体场、正四面体场、正方形场中,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方式。
2. 试根据晶体场理论说明直线形配合物MX2中(以分子轴为z轴),中心原子的d轨道如何分裂,并给出这些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
3*. 试根据晶体场理论说明三角双锥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d轨道如何分裂,并给出这些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
4. 简述分裂能∆与中心离子和配体的关系。
5. 配体CN-,NH3,H2O,X-在络光谱化学序列中的顺序是( )(A) X-< CN--< NH3 < H2O (B) CN-< NH3< X- < H2O(C) X-< H2O < NH3 < CN-(D) H2O < X- < NH3 < CN-6. 在下列每对络合物中,哪一个有较大的∆O,并给出解释。
①[Fe(H2O)6]2+ 和[Fe(H2O)6]3+②(b)[CoCl6]4-和[CoCl4]2-③[CoCl6]3-和[CoF6]3-④[Fe(CN)6]4- 和[Os(CN)6]4-7. 下列配合物离子中,分裂能最大的是( )(A)[Co(NH3)6]2+(B)[Co(NH3)6]3+(C)[Co(H2O)6]3+(D)[Rh(NH3)6]3+8. 下列配位离子中,∆O值最大的是( )(A) [CoCl6]4-(B) [CoCl4]2-(C) [CoCl6]3-(D) [CoF6]3-9. 以下结论是否正确?“凡是在弱场配体作用下,中心离子d电子一定取高自旋态;凡是在强场配体作用下,中心离子d电子一定取低自旋态。
”10. 试写出d6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场中的电子排布和未成对电子数(分强场和弱场两种情况)。
11. 下列络合物哪些是高自旋的( )(A) [Co(NH3)6]3+(B) [Co(NH3)6]2+(C) [Co(CN)6]4-(D) [Co(H2O)6]3+12. 按配位场理论,正八面体场中无高低自旋态之分的组态是( )(A) d3 (B) d4(C) d5(D) d6(E) d713. 试判断下列配位离子为高自旋构型还是低自旋构型,并写出d 电子的排布。
2012年数据结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2.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是指 A 。
A.数据的存储结构B.数据结构C.数据的逻辑结构 D.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3.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 A 结构。
A.逻辑B.存储C.逻辑和存储D.物理4.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要存储 C 。
A.数据的处理方法B.数据元素的类型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D.数据的存储方法5.在决定选取何种存储结构时,一般不考虑 A 。
A.各结点的值如何B.结点个数的多少C.对数据有哪些运算D.所用的编程语言实现这种结构是否方便。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B.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C.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项的集合D.一些表面上很不相同的数据可以有相同的逻辑结构7.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C ,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 。
(1)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C.分析算法的易读性和文档性(2)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正确性和简明性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8.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s =0;for( I =0; i<n; i++)for(j=0;j<n;j++)s +=B[i][j];sum = s ;9.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n*m)。
for( i =0; i<n; i++)for(j=0;j<m;j++)A[i][j] = 0;10.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3n)。
i = 0;while(i<=n)i = i * 3;11.在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优于链表存储结构B.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12.通常要求同一逻辑结构中的所有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意味着 B 。
数据结构习题课(2012)复习重点1.数据结构的概念,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的概念及各⾃包含的内容2.算法的特性、设计要求,如何度量算法的时间效率。
3.线性表的顺序/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插⼊、删除算法。
4.栈和队列的逻辑特性,顺序栈的⼊栈/出栈、循环队列的⼊队/出队算法。
5.以三元组顺序表存放的稀疏矩阵的转置算法。
6.⼆叉树的性质及其四种遍历算法。
7.森林与⼆叉树的相互转换。
8.WPL、前缀编码的概念,哈夫曼树的构造算法。
9.图的相关概念,邻接矩阵及邻接表的存储结构。
10.图的深度优先/⼴度优先遍历算法。
11.最⼩⽣成树的两种算法。
12.拓扑排序的意义和算法。
13.最短路径算法。
14.顺序表、有序表的查找算法。
15.⼆叉排序树的性质、插⼊/删除算法、平衡⼆叉树的性质、插⼊算法。
16.哈希表的相关概念,常⽤的冲突处理⽅法。
17.直接插⼊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的算法。
注意:1.上述每个知识点可能会以任何题型出现,复习的时候别把它们当做“简答题”来复习。
2.红⾊(下划线)标识的知识点或算法,只要求对给出的初始数据,能画出结果则可。
其他的算法则可能会出现在“算法题”中。
⾃测题第1章绪论⼀、判断1.顺序存储⽅式只能⽤于存储线性结构。
(错)2.顺序查找法适⽤于存储结构为顺序或链式存储的线性表。
(对)⼆、选择1.计算机算法必须具备输⼊、输出、( B )等5个特性。
A.可⾏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B.可⾏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安全性和稳定性2.算法在发⽣⾮法操作时可以作出处理的特性称为(C )。
A.正确性B.易读性C.健壮性D.可靠性3.数据结构是⼀门研究⾮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A )以及它们之间的( B )和运算的学科。
A.操作对象B.计算⽅法C.逻辑存储D.数据映像A.结构B.关系C.运算D.算法4.在数据结构中,逻辑上数据结构可分为:(B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线性结构和⾮线性结构C.紧凑结构和⾮紧凑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5.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的(D )A.逻辑结构B.存储结构C.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D.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及其运算的实现6.为了描述n个⼈之间的同学关系,可⽤(C )结构表⽰A.线性表B.树C.图D.队列7.下⾯的程序段违反了算法的(A )原则void sam(){ int n=2;while (!odd(n)) n+=2;printf(n);}A.有穷性B.确定性C.可⾏性D.健壮性三、问答1.什么是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各⾃包含哪⼏种?2.线性结构和树型结构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简述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在表⽰数据元素之间关系上的只要区别。
第一章起重机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起重机械是指(垂直起升)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
2、对于幅度可变的起重机,根据(幅度)规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3、起重机支承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跨度。
4、天车的取物装置上、下极限位置间的距离称为天车的(起升高度)。
5、起重机的幅度用符号( L )表示。
6、起重机工作循环总数与起重机的(使用频率)有关。
7、起重机工作循环总数在可能范围内,分成( 10 )个利用等级。
8、代表起重机不经常使用的的利用等级分别是( U0 U1 U2 U3)。
9、代表起重机经常中等使用的的利用等级分别是( U5)。
10、起重机承受载荷的大小成为起重机的(载荷状态)。
11、载荷状态为Q1的起重机名义载荷谱系数为( 0.125 )。
12、名义载荷谱系数为( 0.25 )时,说明起重机的载荷状态是有时起升额定载荷,一般起升中等载荷。
13、桥式起重机的小车架由车盘和(栏杆)组成。
14、起重机的金属结构是主要用来(支承各种载荷)。
15、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6、能使起重机发生某种动作的传动系统称为起重机的(机构)。
17、驱动装置分为(机械驱动)、电力驱动和液压驱动。
18、起重机液压系统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是(液压油)。
19、桥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分为(集中驱动)和分别驱动两类。
20、起重机的回转机构是由(驱动装置)、制动装置、传动装置和回转支承装置组成。
二、选择题1、起重机( A )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起重机的起升范围。
A、吊具的最高位置和最低工作位置B、吊具的最高位置和起重机水准地面C、吊具的最高位置和物料最低位置D、物料的最低位置和最低工作位置2、桥式起重机两条小车运行轨道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起重机的( B )。
A、轨距B、轮距 C跨度 D面积3、起重机械总的工作循环次数为5³100000,那么它的使用等级为( C )。
A、不经常使用B、经常轻闲的使用C、经常中等使用D、不经常繁忙的使用4、起重机的名义载荷谱系数为0、5时,这说明起重机载荷状态是( C )。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23 物质结构与性质一、非选择题1. (2012·福建高考·30)(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l Si(填“>”或“<”)。
(2)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硅烷(Si n 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
(4)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X 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①在X m-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配位键存在于原子之间(填原子的数字标号);m= (填数字)。
②硼砂晶体由Na+、X m-和H2O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填序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范德华力E.氢键【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明确以下四点:(1)电离能是衡量原子或离子失电子能力的标度,越容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大。
(2)分子晶体的沸点是由范德华力、氢键和分子极性等因素决定的。
(3)根据球棍模型和元素的成键数目写出X m-的结构,再根据化合价求出m的数值。
(4)根据孤对电子和空轨道的存在判断配位键。
【解析】(1)Al是活泼金属,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小,硅是非金属,不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大。
(2)Mn是25号元素,其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即得Mn2+:[Ar]3d5。
(3)硅烷为分子晶体,其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
(4)①H可以形成1个共价键,O可以形成2个共价键,B可以形成3个共价键,所以最小的球为氢原子,共4个,颜色浅的大球为氧原子,共9个,颜色深的大球为硼原子,共4个,其化学式为(H4B4O9)m-,H为+1价,B为+3价,O为-2价,所以4×1+4×3-2×9=-m,得m=2。
分子生物学考试的题型:1、名词解释2、判断题3、选择题4、问答题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表达产物的学科。
基因组的产物不仅是蛋白质,还有许多复杂功能的RNA。
包括三个不同的亚领域,即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是指某一基因组在某一特定细胞、特定时间内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集合体,以及所有蛋白质修饰后的各种形态。
生物信息学:广义的生物信息学是对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分配、分析和解读,并综合运用数学、计算科学和生物学等工具,达到理解数据中的生物学含义的目标。
狭义的概念是以基因组DNA序列分析为源头,找出全基因组序列中所代表的蛋白质和RNA基因的编码区,并阐明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序列信息实质,同时归纳、整理出与全基因组遗传信息表达及其调控相关的转录谱和蛋白质谱的数据。
C值:生物种的一个特征是一个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含量总是相对恒定的。
通常称为该物种的C值。
C值矛盾:C-值矛盾(C Value Paradox)是指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
基因家族:基因家族(gene family)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
超基因家族:DNA序列相似,但功能不一定相关的若干个单拷贝基因或若干组基因家族的总称。
基因簇:基因簇(gene cluster)是指基因家族中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段的串联重复单位,定位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
Alu序列: 人基因组约有50万~70万份拷贝,Alu I序列长282个核苷酸,由两个同源但略有差别的亚基组成。
断裂基因: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是不连续的,在基因的编码区域内部含有大量的不编码序列,从而打断了对应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这种不连续的基因又称断裂基因或割裂基因。
外显子:断裂基因中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即基因中对应于信使RNA序列的区域。
内含子:断裂基因中不编码的间隔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内含子是在信使RNA被转录后的剪接加工中去除的区域。
2011春建筑构造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选择题1、基本模数的数值符号为M,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2、我国建筑统一模数中规定的基本模数为(100mm)3、若要了解建筑内部的房间颁情况及估算建筑面积,可以查看(建筑平面图)4、建筑平面的外部尺寸俗称外三道,其中最外面一道尺寸标注的是(房屋水平方向的总长、总宽)5、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主要取决于(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6、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建筑中,房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为(0.75小时)7、大型门诊楼的工程等级是(一级)8、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抗压强度大而抗剪、抗压强度小)9、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10、满堂基础指的是(梁板式片筏基础)二、判断题(括号内是正确答案)1、影响建筑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构件的选材和结构体系。
(√)2、建筑高度是指自室内设计地面至建筑主体檐口底部的垂直高度。
(√)3、摩擦桩基础的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阴力承受。
(×)是与桩侧摩擦力承受。
4、建筑平面图是施工放线、砌筑墙体、安装门窗、寅半个、安装设备及编制预算、施工备料等的重要依据。
(√)5、建筑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的综合体现,任何建筑物都具有为人使用的功能。
(√)6、建筑立面图是在与建筑物立面平等的投影面上所作的正投影图,简称立面图。
(√)7、由夸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
(×)(称为刚性基础)8、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其中4-6层为多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
(√)9、砌体结构最适合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
(×)(用于多层)10、支承建筑物我不是的土层称为基础。
(×)(称为地基)三、简答题1、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有哪些?P9答:①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②确保结构安全③适应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施工的需要。
④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⑤注重美观2、建筑剖面图指的是什么,其有何用途?P24答:建筑剖面图是用一假想的垂直剖切面将房屋剖开,移动观察与剖切平面之间的房屋部分,作出剩余部分的房屋的正投影图,简称剖面图。
一. 判断题1. 当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得到保证时,梁还可能由于斜裂缝截面承载力和受弯承载力不足而发生破坏。
( )2. 受弯构件截面钢筋的布置形式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有重大影响。
( )3. 钢筋混凝土梁中纵筋的截断位置,在钢筋的理论不需要点处截断。
( )4. 支座形式和支座位于梁的位置不同,其锚固长度的要求也不同。
( )5. 为了使纵向受力钢筋与箍筋能绑扎成骨架,在箍筋四角必须沿构件全长度配置纵向钢筋,没有纵向受力钢筋的区域,应设置架立筋。
( )6.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裂缝出现前处于弹性阶段工作,构件的变形很小,钢筋的应力也很小,因此可忽略钢筋对开裂扭矩的影响,按素混凝土构件计算。
( )7. 受弯构件同时受到扭矩的作用时,扭矩的存在会使构件的受弯承载能力提高。
( )8. 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
( )9. 《规范》对截面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对称轴的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构件,采用基于弹性理论应力叠加原理的近似方法,计算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
( )10. .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因此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是经济合理的。
( )11. 当配筋率过大时,箍筋应力增长缓慢,在箍筋未达到屈服时,梁腹斜裂缝间混凝土即达到抗压强度发生斜压破坏,其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强度及截面尺寸,再增加配箍对承载力的提高已不起作用。
( )12. 钢筋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计算锚固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 。
( )13. 《规范》规定当V >0.7ftbh0时,截断点到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的延伸长度ld 不应小于1.2la+h0,且距该钢筋理论断点的距离不小于h0和20d 中的较大值。
( )14. 梁高较大矩形、T 形及工字型截面梁,为了控制梁底受弯裂缝在梁腹部汇集成宽度较大的裂缝,可在梁两侧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腹筋)。
( )15.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扭矩作用下,根据扭矩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平衡扭转:若结构的扭矩是由荷载产生的,其扭矩可根据平衡条件求得,与构件抗扭刚度无关,这种扭转称为平衡扭转;(2)协调扭转或称附加扭转: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变形的协调使截面产生的扭转,称为协调扭转或附加扭转。
2012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本试题分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和选考题。
试卷满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 O-16Mg-24S-32Cl-35.5Fe-56 Cu-64 Zn-65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0.分子是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 a = b B.混合溶液的PH = 7C .混合溶液中,D.混合溶液中,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1 2 3 4 5 6 7 8 9 10C2 H4C2H6C2H6OC2H4O2C3H6C3H8C3H8OC3H8O2C4H8C4H10 A.C7H16B.C7H14O2C.C8H18D.C8H18O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绝密★启用前物质结构 高考真题专练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 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1.(1997•全国)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 .K +和Na +B .CO 2和NO 2C .CO 和CO 2D .N 2和CO2.(1993•全国)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 2型化合物的是( )A .6和8B .16和8C .12和9D .11和63.(2013•全国)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3,该元素的1个原子必然含有( )A .83个中子B .83个电子C .41个中子和42个质子D .1个中子、41个电子和41个质子4.(2012•全国)某二价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则中子数为( )A .14B .15C .16D .175.(2015•全国)当基态原子的P 层只有2个电子时,则O 层的电子数可为( )A .8B .18C .8〜18D .8〜326.(2015•全国)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不相同的是( )A .Na 2O 2和 Na 2OB .CaCl 2和 Na 2SC .CO 2和 CS 2D .KOH 和 KCIO 37.(2018•北京)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 17H 35COOH+C 2H 518OH ⇌△浓硫酸C 17H 35COOC 2H 5+H 218O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NH4++OH﹣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8.(2015•全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离子总是形成8电子结构D.氢原子在成键时,既对得到电子,又可失去电子9.(2006•全国)下列分子中,含共价键最多的是()A.HCI B.H2O2C.HClO D.F2 10.(2011•全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失去电子难的原子获取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故不能形成共价键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多而减少11.(2011•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原子吸收光谱仪可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C.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12.(1995•全国)F2和Br2的沸点()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13.(2003•全国)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A.液态氨B.氢气C.冰D.水14.(2015•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 2的回收利用和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15.(2003•全国)下列晶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属于分子间力的是( )A .硅(矽)B .磷C .金刚石D .钾16.(2017•新课标Ⅰ)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