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桥水库水环境化学本底特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01 KB
- 文档页数:2
于桥水库水源地外源污染分析及环境保护对策张慧;梁琼;高如泰【摘要】通过对于桥水库水源地的污染现状和外源污染源的分析,得出农田径流和畜禽养殖是水库周边面源氮磷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
水库流域范围内分布的大量选矿厂是入库河流水体中铁超标的主要原因。
另外,于桥水库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也对水库水质构成了威胁。
针对于桥水库水源地外源污染问题提出了外源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对策。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llution situation and external pollution source at the water source of Yuqiao Reservoir,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farmland runoff and livestock breeding were the major source of non-point TN and TP pollution surrounding the reservoir.The numerous mineral processing plants in the reservoir watershed were response for the excessive levels of total Fe in the river water.In addition , the discharging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from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also posed environmental threaten to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reservoir.To aim at external pollution of the Yuqiao Reservoir,the paper put for-ward measures on external pollution controll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6页(P101-105,144)【关键词】水质;水源地;外源污染;铁矿;于桥水库【作者】张慧;梁琼;高如泰【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和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和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和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我国饮用水源主要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为主。
近年来于桥水库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本文以天津市于桥水库近三年(2010-2012)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从水环境化学角度出发,对涉及的主要水环境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物含量随季节变化的情况。
结果表明,由于库区周边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造成水库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总氮,近三年平均含量达 2.02mg/L,超出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2倍;从季节变化角度来看,汛期是水库养分富集的高发期。
本文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对水库未来水质变化作出趋势预测,为日后制定针对性库区水环境管理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区概况于桥水库是引滦入津工程中的重要调蓄水库,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工农业生产,自1983年通水以来,每年向天津地区输送近10亿m3淡水,对天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于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2060km2,总库容15.59亿m3,正常蓄水位21.16m,主要接纳沙河、黎河、淋河3条河流的汇水,其中黎河和沙河在入库前10km处汇集形成果河。
于桥水库流域属温带大陆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748.5mm,其中汛期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3%.于桥水库作为天津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近年来随着天津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加,水库遭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控制上游及库区污染负荷,改善水生态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本研究拟通过对于桥水库进行连续采样监测,获取水库水质变化机理及规律,为相关部门进行水库管理提供技术基础。
材料与方法1.采样点的设置考虑到库区面积较大,水质受库区条件影响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特点,故布设5个在空间分布具有代表性的库区采样点,分别为库中心(117.5084E,40.04306N),库心北(117.5043E,40.05728N),库心南(117.5076E,40.02611N),库心西(117.4881E,40.04006N),库心东(117.5408E,40.04222N);考虑到上水库采样方案的代表性及均一性,加设峰山南为库东侧入库采样点位(.5833E,40.02639N)。
天津市于桥水库水质空间特征分析研究区域概况于桥水库是一座山谷型盆地水库。
始建于1959年12月,1970年正式投入蓄水使用,最初功能为农灌水库,1983年引滦工程实施后,成为引滦沿线的一个重要调蓄水库,成为天津城市用水重要水源地,50年来,累计向城市安全供水198.4亿立方米,占全市城镇总供水量的73.12%,已成为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为天津市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但随着于桥水库上游汇水流域及库区周边村镇经济快速发展,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日益明显,对天津市市区近6百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材料与方法1.现场采样项目组在2012年7月-9月期间,对水库水质进行了布点监测(具体点位见图1),监测指标包括:总氮、总磷、pH及叶绿素a,监测频率为每月2次。
2.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指标包括总氮、总磷以及正磷酸,所涉及项目有项目监测及分析方法分别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魏复盛etal.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GB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进行,具体涉及方法中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总磷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总氮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3.数据处理方法采用SPSS及Excel软件对实验室分析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监测数据的时间变化曲线。
4.反距离权重法空间分析方法反距离权重法(IDW)是常用的一种空间插值方法。
该方法认为与未采样点距离最近的若干个点对未采样点值的贡献最大,其贡献与距离成反比。
它以插值点与样本点间的距离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离插值点越近的样本点赋予的权重越大。
当权重等于1时,是线性距离衰减插值,当权重大于1时,是非线性距离衰减插值。
IDW通过对邻近区域的每个采样点值平均运算获得内插单元值。
IDW 是一个均分过程,这一方法要求离散点均匀分布,并且密集程度足以满足在分析中反映局部表面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权重调整空间插值等值线的结构(王晓鹏etal.2005)。
大桥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摘要:大桥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本文根据勘察、施工及运行资料,对大桥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区域稳定评价,水库诱发地震,副坝昔格达岩组建坝条件,“三洞”进口边坡稳定分析评价和引水隧洞围岩分类及稳定评价)为在高烈度地震区和复杂地质条件环境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借鉴和有益的启迪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稳定、水库诱发地震、昔格达岩组、边坡稳定、围岩分类1、工程概况大桥水库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境内,是安宁河流域水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第一期开发的骨干工程和龙头水库。
主要水工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溢洪道、导流、放空隧洞、发电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和发电厂房。
水库正常蓄水位2020m,总库容6.58×108m3,主坝最大坝高93m,副坝最大坝高29.4m,电站装机4×2.25MW。
大桥水库于1993年11月15日开工兴建,1999年6月19日水库下闸蓄水,2000年6月28日通水发电。
2、工程区地质概况工程区内出露的岩石以印支期中酸性混染岩为主,少量华力西期辉长岩和下更新统昔格)的半胶结的砂岩、泥岩。
达组(Q1x工程区处于川滇经向构造带之安宁河断裂带北段,主、副坝、发电引水隧洞及厂房均位于安宁河断裂带之东、西支两条断裂之间。
两条断裂相距8-10km,主坝距东、西两条断裂垂直最近距离分别为1.6km和0.5km。
西支断裂被水库库水淹浸长度为5.0km,东支断裂在苗冲河支库尾段淹浸长度约2.2km(见图1)。
地震地质研究表明:第四纪以来,东、西两条断裂活动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西支断裂活动微弱,很少有地震活动;东支断裂在活动时空,强度上具有明显的分段性。
西昌——冕宁段为活动强烈地段;冕宁——紫马垮段(工程区所处地段)为中、强活动段;紫马垮——田湾段全新世以来活动强度较南段弱。
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经四川省地震局复核,国家地震局审定为8度,工程设防烈度经水规总院审查批准为8.5度。
于桥水库沉积物内源污染特性研究
于桥水库沉积物内源污染特性研究
通过对天津市于桥水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实验研究,找出了于桥水库底泥中磷、有机质、氮、铁、锰等污染物释放的影响因素,得出了溶解氧、pH值、水温等影响因素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程度,并对各污染物的释放机理进行了探讨.磷的释放条件:pH值≥8时,好氧条件下会缓慢释放,当ρ(DO)<2 mg/L时快速释放;在中酸性条件下,当ρ(DO)<1 mg/L时发生较快速释放;低溶解氧和高pH值协同作用强烈.有机物和氮的释放主要受溶解氧浓度影响,与pH值关系不大,在ρ(DO)<2 mg/L时发生了快速释放.溶解性铁、锰的释放取决于水体pH值,在酸性条件下,ρ(DO)<1 mg/L时释放.
作者:丛海兵黄廷林李创宇何文杰韩宏大CONG Hai-bing HUANG Ting-lin LI Chuang-yu HE Wen-jie HAN Hong-da 作者单位:丛海兵,CONG Hai-bing(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黄廷林,李创宇,HUANG Ting-lin,LI Chuang-yu(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何文杰,韩宏大,HE Wen-jie,HAN Hong-da(天津自来水集团公司,天津,300040)
刊名:水资源保护 ISTIC PKU 英文刊名: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年,卷(期): 2006 22(4) 分类号: X703 关键词:底泥溶解氧 pH值水温水库。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在于桥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摘要: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于桥水库健康状况,2014年8月根据于桥水库10个样点(4个参照点,6个受损点)采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20个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Pearso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构成于桥水库底栖动物完整性的指数为选取总分类单元,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的个体相对丰度,前三位优势分类单元的个体相对丰度,摇蚊个体相对丰度。
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各个生物指标的值,并将所得的值相加即得到BIBI指数值。
根据BIBI指数值的25%分位数确定健康等级标准,并对小于25%分位数的值进行四等分,即得到于桥水库底栖动物完整性的评价标准。
BIBI>4.70为健康,4.35~4.70为亚健康,3.54~4.35为一般,2.58~3.54为较差,<2.58为极差。
结果表明,水库总体BIBI值为3.71,赋分值78.9,属于一般水平。
结合对水库的综合生物污染指数评价比较发现,当参评水域缺少无干扰的参考点时,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标来评价该水域水质健康程度时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对于水库总体健康水平的评估仍然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
关键词: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水质评价;于桥水库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8-1979-06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8.017Abstract:In order to assess the water quality of Yuqiao reservoir,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were sampled and collected from 10 sites in August 2014,among them 4 were considered as unimpaired or minimally impaired sites and 6 were impaired sites. Analysis was done for the 20 candidate biological index about its value distribution,Pearson correlation and judgment ability. Meanwhile,the total number of taxa, taxa numbers of aquatic insects and Crustacean+Mollusca,percentage of dominate taxa, the first three taxa and chironomid index were screened out to form a BIBI index system for Yuqiao reservoir. 4-point system and ratioing technique were used separately to obtain uniform dimensions of various parameters and BIBI value was the sum of the values of various component indices in the system. By using the each 20 percentiles of BIBI as a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the results showed that,health criteria when BIBI>4.70,sub-health when 4.35~4.70,average when 3.54~4.35,inferior when 2.58~3.54,and poor when BIBI<2.5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BIBI value of Yuqiao reservoir is 3.71,and the assigned score was 78.9, which belonged to the average level.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this method was imperfect to use BIBI as health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he sites without unimpaired or minimally impaired sitesas reference sites,but it also had some reference for the general health evaluation of the reservoir by this method.Key words: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water quality;Yuqiao reservoir生态系统健康可以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完整性来体现[1]。
科技信息2008年第24期SCIENCE&TECHNO LO GY INFORMATION1.引滦水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1引滦水源水环境现状引滦于桥水库位于天津市蓟县城东3km蓟运河左支流州河出口处,地理位置东经117°31ˊ、北纬40°02ˊ。
是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I型水库。
总库容15.59亿m3,控制州河流域面积2060km2。
于桥水库通水初期,水库的富营养化为“贫~中”水平,水源水质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之间。
引滦通水近25年,水库富营养化已经达到“中~富”水平,水源水质在各别时期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每年春末夏初)。
1.2污染类型总氮、总磷、氨氮、溶解氧、pH值、高锰酸盐指数属于于桥水库的特征污染物,极易出现异常,对城市的供水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1.3污染的途径1.3.1来自上游入库河流的污染由于于桥水库上游沙河、淋河、黎河和库区周边点、面污染难以控制,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总氮、总磷随着降雨、洪水及地下水汇入水库,使于桥水库污染程度加剧。
1.3.2来自于桥水库库区的污染库周村落、农田、医院等面源污染严重,污水污物任意排放、堆积。
由于据水库水域较近又无任何截污净污措施,因此对于桥水库水质恶化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库周村落面源污染输入的氮、磷约分占16.8%和22.9%。
1.4氮、磷污染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于桥水库的氮、磷等营养盐的负荷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氮、磷在水体中的浓度的高低常常被用来衡量一个湖库生产力的高低及富营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1996年,于桥水库流域遭遇特大丰水年,最高水位达到22.62m(大沽高程),大量高浓度营养污水汇入于桥水库,1997年于桥水库流域又遭遇枯水年,水库超低水位运行期间,爆发了水库建库以来的少见的“水华”事件,即蓝绿藻爆发。
随后的近10年,引滦平均年引水5.59亿立方米,于桥水库平均年放水6.25亿立方米。
于桥水库水质状况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于桥水库水质现状及出现的问题1.于桥水库水质现状于桥水库地处天津市蓟县城东4km蓟运河左直流州河出口处,距离天津市115km,流域东西长60km,南北宽为6-11km,总库容15.59亿m3。
于桥水库是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库,作为引滦入津中重要的调蓄水库,对天津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于桥水库通水初期,水质富营养化为程度较轻,属于II-III类标准之间,水库水质较好,但近十几年来,随着于桥水库周边流域的经济不断的高速增长,大量的废水排入库中,水库水质污染加重,氮磷浓度逐年变大,富营养化程度增强,水质标准在个别时期特别是春末夏初,超过国家安全饮用水III类水的标准,尤其近几年来,通过对于桥水库水质监测发现,在水库主要的污染物总磷和总氮中,总氮已达到国家地面水标准V类,总磷达到地面水标准IV-V类,局部磷浓度更高,目前于桥水库水质已达到国家地面水标准IV-V类,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2.于桥水库水质存在的问题(1)库区污染严重水库上游工厂、库区周边居民生活区及农田等产生的大量废水废物,未经任何措施,随意排放和堆积,加之据水库水域较近,因此对于桥水库水质恶化造成较大影响。
(2)水库水质变差影响天津市用水安全由于于桥水库水质污染加重,富营养化程度加深,导致水库水质量降低,供给天津市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3)水库水生生态不合理,影响湖泊水体功能作为水库与陆地的缓冲带——湖滨带受到严重的破坏,不能对库区水体产生净化功能,同时,库内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不合理,无法达到净化水体最优的目的,且秋季植物未被处理,死亡后大量的堆积于坝前,加剧水质恶化的程度。
水库富营养化控制对策1.库区污染源控制于桥水库的污染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点污染源,主要是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对于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可在排放前进行污水净化处理,主要是脱氮除磷,如生物脱氮、吹脱法等。
对于居民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和垃圾,建议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卫生填埋场;另一类是面源污染源,它是于桥水库的主要污染源。
浅谈于桥水库生态环境变化于桥水库是天津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控制流域2060平方公里,只有432平方公里在天津境内。
近年受河北省上游来水水质影响,于桥水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体自净能力减弱。
本文通过分析于桥水库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提出目前于桥水库生态系统状态。
标签:生态环境演替前言于桥水库是天津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位于蓟州区城东,控制流域2060平方公里,只有432平方公里在天津境内。
于桥水库来水的主要途径是引滦上游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输水和流域汇水。
自1959年建库,运行五十多年来所有生物与其周围环境因素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983年引滦入津开始至八十年代末期,水库水质良好。
但进入九十年代,水质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随着入库水源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自身营养盐负荷增大、输水沿线及水库周边的污染加剧,于桥水库水质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加剧,自净能力减弱。
2. 于桥水库生态系统演替(1)于桥水库水质指标分析通过分析,2009-2016年磷酸根离子的浓度也明显高于1987和1988年的水平,但是其在2009-2014年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浮游藻类的快速生长增加了对磷酸根的利用能力。
但是2016年藻类对磷酸根的截留没有导致磷酸根浓度的降低,即使夏季藻类大量生长阶段,水体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磷酸根离子。
另外水草的减少,不能有效固定沉积物中磷酸盐,导致磷酸盐的释放也会部分贡献于磷酸根离子的增加。
2009-2016年于桥水库水体总磷变化,总磷明显高于1987和1988年的水平,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特别是2014-2016年,总磷增加趋势更为明显。
在空间上,各点位间受调水影响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均显著增加,在2016年夏季达到峰值,特别是放水洞和库心西两个点位的总磷浓度随着藻类颗粒量的变动而变动,表明了藻类堆积和输出对总磷浓度的影响。
根据曲线拐点位置,可以发现总磷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015年夏季。
研究区域概况
于桥水库地处燕山山脉边缘地带的州河盆地,位于天津北部蓟县城东4公里处,是一座以防洪、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的多功能水库,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时平均水深4.3米,表面高程21.6米,蓄水面积86.8平方公里,蓄水量为3.85亿立方米,总库容15.59亿立方米,其来水主要由本流域地表径流汇水和引滦输水两部分组成(马丽丽etal.2009),自1983年引滦通水至今作为天津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已经服务了31年,服务总人口达627.17万人,占天津市饮用水源地供水量的70%左右(刘婧2010)。
材料和方法
1 现场采样
由于水库面积较大,为确保采集样点在空间分布上的代表性,对水库表面的采样点位进行了均一化布点,分别选取了:库心东、库中心、库心南、库心北、库心西及峰山南6个常规监测点位,在2010年至2012年的三年时间内,间隔14天采集一次样品。
2 实验室分析
实验室分析指标包括总氮、总磷以及正磷酸,所涉及项目有项目监测及分析方法分别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魏复盛etal.20021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进行。
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室分析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监测数据的时间变化曲线。
结果和讨论
1 ph值变化分析
于桥水库整体属于弱碱性水体,常年ph值在8.5左右,这同水库周边土壤中盐基离子组成密切相关。
在时间上,水库酸碱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近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水库在上一年11月份至下一年度的12月份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并在汛期来临之前达到最峰值,而后逐渐下降直至来年1月。
水库这样的变化趋势主要是收到上游及周边来水及库中浮游生物作用的影响,由于汛期大量养分的汇入,加之事宜的光热条件,致使水体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促使水中的碳酸不断分解,造成了ph值不断增加,而冬季ph的峰值则主要受到上游来水影响,这一点通过同一时期果河桥监测断面ph背景予以佐证。
2 于桥水库总磷变化分析
近几年,于桥水库总磷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2011年,2012年2年全年平均浓度达到0.04mg/l,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于湖泊富营养化的预警限制(0.035mg/l)。
在季节变化,水库总磷浓度变化明显,冬季普遍较低,春季缓慢上升,夏季达到峰值(2012年达到了0.06mg/l),进入秋季总磷浓度则逐渐降低。
tp总的变化趋势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这样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主要由于汛期外部汇水影响,暴雨过程中,大量泥沙及可溶性养分随地表径流沿坑塘沟渠汇入水库,这是汛期水库总磷上升根本原因。
3 正磷酸盐变化分析
近三年,在1-2月份果河桥来水磷酸盐浓度在0.25mg/l左右,因此在这一期间,水库正磷酸盐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后由于来水正磷酸盐浓度降低,加之温度上升后造成的藻类繁殖,消耗了水体中正磷酸盐,因此在这一时期正磷酸盐呈现降低的趋势;4-5月份水库磷酸盐浓度达到又一峰值,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藻类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不仅藻类生长迅速,而且死亡,分解速度也快,加之外部来水在这一时期磷酸盐浓度有所增加,共同导致了这一时期磷酸盐浓度的上升;进入汛期至入秋期间,由于低tp浓度的引滦水不断输入及水库向天津的输水而发生的库水交换,以及藻类生长速度的明显减缓和藻类种属生长的季节交替等原因,
致使磷酸盐浓度不断降低,入冬后藻类大量死亡,对于磷酸盐的消耗减少,水体中磷酸盐不断富集造成其浓度不断上升直至来年春季。
4 总氮变化分析
近年来,于桥水库总氮上升趋势明显,尤其在2012年,全年平均浓度达到2.99mg/l,是三类水体(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限值的近3倍。
相对于磷素而言,氮具有更高的迁移性,造成之一情况主要和近年来水库上游污染加剧密切相关。
在季节上变化上,若不考虑2012年8-9月期间总氮异常值,总氮浓度变化呈现了出了冬季至春季的上升趋势,以及进入汛期后的下降趋势,前者主要受到外部调水影响,再次期间大量浓度较低的上游来水,对水库中相对较高的总氮起到了一定稀释作用,而后总氮的下降,则主要是由于藻类等富有生物对水体中速效氮的不断消耗,随着汛期的到来,大量不同形态的氮素汇入于桥水库,造成了水库总氮水平在这一期间的上升。
在上游及水库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于桥水库水质受到严重威胁,总氮、总磷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外部来水贡献了水库的主要氮素负荷,而本地流域则是水库磷素负荷的主要来源。
从季节变化角度:汛期是水库养分富集的高发期,这一期间水库水质较为敏感,适宜的温度、ph值,加之这一时期往往为非调水期,造成了水库整体流动性下降,都为藻类的爆发构成隐患,因此采取工程及养分管理措施,控制汛期水库养分的负荷是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水库富营养化中的限制性因子磷的控制。
同时在未来的研究中,通过优选针对水库的水质动态预测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针对水库水质的管理手段,提高政策制定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