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1 阀组来气进站结构示意图
精选ppt
26
此串接方式采气干线串井数多,管径大,流速低,不适 合湿气带液输送,气井间生产干扰大。可在气田区域面
积较小及地下储量比较落实的边缘区块试验采用。
精选ppt
27
四、集输系统压力确定
高压集气的压力在10MPa以上 中压集气的压力在1.6MPa至10MPa之间 低压集气的压力在1.6MPa以下 集气系统压力级制应结合整体集气工艺方案来确定 集气系统压力级制应综合考虑气田开发后期增压方案的影响
P2 0.55P1
式中:P1—气井采气压力(油管压力),MPa(绝)。 P2—节流降压后的压力,MPa(绝)。
精选ppt
42
井场装置第二级及以后的节流阀功能,是调控采气管线的 起点压力,故应在非临界状态下操作,则其阀后压力应为:
P3 0.55P2
P4 0.55P3
(2)节流阀计算
d( qv )0.47(6ZT)0.238 15P61
精选ppt
28
五、集气管道流速确定
采气管线流速一般宜为4~6m/s,最小不宜低于2~3m/s。 当输送介质为酸性天然气时,管线流速宜控制在6~8m/s, 集气管线流速宜为15~20 m/s。
精选ppt
29
第三节 井场工艺流程
一、功能 调控气井产量和调控采气管线的起点压力
二、井场装置流程 1、按不同防止水合物生成的方法分类
d(qv )0.47[6 ZT]0.238 324 P2(P1P2)
精选ppt
43
第四节 集气站工艺流程
一、集气站工艺
集气站工艺过程主要由汇集工艺、分离工艺、调压工艺、计量 工艺、防止生成水合物工艺、气田水处理工艺、防腐工艺等六部 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