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常见病例及修改.pptx
- 格式:pptx
- 大小:878.67 KB
- 文档页数:36
公文修改案例(五例)党政机关公文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内容必须达到较高水准,力求精准到位、无懈可击。
下面,列举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公文修改的实例,与读者朋友交流。
篇一要层次清楚,忌“眼花缭乱”有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工作的实施意见》初稿,开头为:根据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按照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切实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更好固化世博安保工作机制和“亚信峰会”安保工作成功做法,为保证本市公共交通各行业日常运作安全有序和平稳健康发展,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这段中,其一,既有“根据……”,又有“按照……”,还有“依据……”,让读者眼花缭乱。
其二,把“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规定”放在最后,明显不妥,且本市也不可能作出法律规定。
其三,语言表述顺序一般为目的在前,依据在后。
而现在却是根据在前,目的在后,有点别扭。
公文的开头,应当以概括的笔触切入主题,语句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形成一种吸引读者的力量。
后来,这段修改为: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切实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通知》,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固化世博安保工作机制和“亚信峰会”安保工作成功做法,保证本市公共交通各行业日常运作安全有序和平稳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这样,层次比较清楚,表述也比较流畅。
篇二要言简意赅,忌随意用词一篇关于新闻发言人的《意见》初稿中有一段:(二)明确新闻发言人工作范畴。
要保障新闻发言人正常开展工作,确保其能列席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与重大事件处置,了解全面情况,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重要信息,为新闻发布作好相关准备。
公文标题中常见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一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病例分析:某男性患者髌骨不稳定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病例分析:一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药物治疗病例分析:某女性痛经患者的临床观察及中药调理效果评价病例分析:一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控与胰岛素治疗效果分析
病例分析:某儿童患者癫痫发作频繁的临床特征及抗癫痫药物治疗策略
病例分析:一例初发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药物治疗经验病例分析:某男性患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及冠心病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病例分析:一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眼部损害与治疗方案探讨病例分析:某女性产后抑郁患者的护理策略与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及病例分析一、公文常见错误(一)行文中的常见错误1.滥发文件。
主要表现:(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
(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翻印即可,不必转发)。
(3)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
(4)行文所涉及的问题可用口头请示、汇报或开会等形式解决。
(5)行文所涉及的内容已在报上全文公布过。
(6)在部门之间意见分歧,未经协商一致时就行文。
2.行文关系混乱。
主要表现:(1)应该党政分开行文的未分开行文。
(2)应该一个机关单独行文的搞成几个机关联合行文。
(3)该职能部门行文的“升格”为党委、政府级行文。
(4)该党委、政府级行文的“降格”为职能部门行文。
(二)文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自制文种。
在正式文种之外,随心所欲,生造公文文种并俨然以正式公文行文。
常见的有:“请示报告”、“工作思路”、“情况”、“汇报”、“申请”、“郑重声明”等。
2.误用文种。
把属于机关其他应用文,特别是事务文书中的文种,误作为正式公文文种使用的情况。
常见的有:把计划类文种“要点”、“打算”、“安排”、“设想”等作为公文文种直接使用,如《××单位××××年工作要点》。
把属于总结类的文种“小结”、“总结”,以及把属于规章制度类的文种“办法”、“规程”、“须知”、“实施细则”等作为正式文种直接使用。
但是,如果将上述应用文用转发或印发通知的形式发布,则是规范用法。
如“××单位关于印发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3.混用文种。
不按文种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去选用文种,而造成临近文种相互混用,导致行文关系不清,行文目的不明,行文性质混淆。
常见的有:“公告”与“通知”、“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请示”与“函”混用。
主要表现为将通告误用为通知,将通知误用为通告,将请示误用为报告,将报告误用为请示,将“请示”、“报告”合用为“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本身是两个文种,将决定误用为决议,将决议误用为决定,将函误用为请示或报告,将复函误用为批复。
力求无懈可击——公文修改五例力求无懈可击公文修改五例党政机关公文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内容必须达到较高水准,力求精准到位、无懈可击。
下面,列举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公文修改的实例,与读者朋友交流。
一要层次清楚,忌眼花缭乱有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工作的实施意见初稿,开头为根据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按照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切实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更好固化世博安保工作机制和亚信峰会安保工作成功做法,为保证本市公共交通各行业日常运作安全有序和平稳健康发展,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这段中,其一,既有根据,又有按照,还有依据,让读者眼花缭乱。
其二,把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规定放在最后,明显不妥,且本市也不可能作出法律规定。
其三,语言表述顺序一般为目的在前,依据在后。
而现在却是根据在前,目的在后,有点别扭。
公文的开头,应当以概括的笔触切入主题,语句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形成一种吸引读者的力量。
后来,这段修改为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切实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保工作的通知,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固化世博安保工作机制和亚信峰会安保工作成功做法,保证本市公共交通各行业日常运作安全有序和平稳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这样,层次比较清楚,表述也比较流畅。
二要言简意赅,忌随意用词一篇关于新闻发言人的意见初稿中有一段二明确新闻发言人工作范畴。
要保障新闻发言人正常开展工作,确保其能列席重要会议、阅读重要文件、参与重大事件处置,了解全面情况,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重要信息,为新闻发布作好相关准备。
要为新闻发言人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进一步规范新闻发言人的权责,为新闻发言人敢说话、愿说话、善说话创造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