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 格式:pdf
- 大小:205.95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二章叙事与奇观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1.获得快感:通过影视媒体获得审美的、愉悦的与情感的体验。
2.获得信息:通过影视媒体获得信息、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3.获得逃避:通过影视媒体减轻由个人、职业或社会问题带来的压力。
4.获得陪伴:通过影视媒体解除孤独、寻求陪伴。
我们为什么爱看电影1.快感影视作品中的快感来自于奇观、逃生体验、两性关系、秩序与均衡、惊奇与幽默的某种组合。
2.信息娱乐不仅来源于快感,也可以从信息中获得。
这种娱乐的获得常常表现在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之中。
病态好奇:禁忌、恐怖、异类健康的好奇:探索未知世界3.逃避在影视剧中暂时忘掉充满压力的现实世界,是产生娱乐的另一心理机制。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每周上座人数达到8千万。
二战期间:美国电影院的观众每周高达八千五百万。
4.陪伴影视也通过给人们提供一种精神伴侣,从而带来娱乐的效果。
陪伴关系:主动的被动的陪伴与逃避娱乐的最终实现故事——叙事视听(图像、声音)——奇观一、叙事(一)关于叙事叙事原本是一个文学概念,从文学的意义上说,叙事的目的旨在叙说事件。
叙事的两种形式:①依照编年史过程简单叙事;②依照情节安排叙事,体现出某种艺术法则和形态。
文学叙事的要旨在于艺术地安排情节,把原本平常的事说得引人入胜,也就是讲故事的艺术。
(二)关于叙事电影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本身就有语言和视觉形象两个方面。
叙事电影:指突出叙事因素,以叙事性作为话语模式的电影。
叙事电影的起源:戏剧从历史角度看,电影与戏剧关系十分密切,而戏剧在相当程度上更带有话语特征,因而传统电影也带有很大的话语中心特征。
叙事电影的特征:叙事因素超过视觉形象因素,以文学性为内核具体特征:①突出戏剧冲突、讲究情节;②语言对白有非常重要的功能;③强调剧本、对白、画外音、剧情结构(三)电影如何叙事?电影的叙事性最主要地呈现为电影的蒙太奇处理,更准确地说叫作叙事蒙太奇。
视觉文化与影像奇观一、视觉文化与奇观电影时至今日,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生活在影像的世界,各种媒介的影视作品有形无形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电影、电视为我们提供资讯和娱乐,牵动我们的情绪、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作为文化的视觉表达,电影已经是我们最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元素,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摇篮。
如果从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提出“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算起,视觉文化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发明应用,在全球化语境下,视觉文化以势不可挡之势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其表情达意的核心载体是一帧帧连续的动态画面。
动态的影像相比于印刷文字和静止的图片,能承载更多的叙事功能和表现功能,也更易于观众的接受和理解。
电影影像以其普及性、直观性、形象性、娱乐性、及时性,为大众提供了一次次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电影自从诞生以来,经历了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再到CG技术的广泛使用。
在技术的推动下,电影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视听神经。
进入1990年代以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电影品质,创造了新的视觉景观,而逐渐繁荣和发展的3D技术和3D电影,带来了一场全新的视觉革命和感官效果。
视觉文化时代,凸显可视性和视觉快感,视觉要素成为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既然电影是一种可视性的影像文化,就必然要追求屏幕画面上视觉上的完美表现,以期吸引观众,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
正是基于这一电影特性的思考,周宪首次提出了奇观电影这一概念。
他指出“在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奇观电影正在取代叙事电影成为电影的主导型态”①,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了一些国产奇观电影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对于周宪的这一判断,笔者认为,在文化视觉转向的时代,奇观电影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并不意味着电影的奇观化趋向会取代电影的叙事性主题。
即使在奇观电影中,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电影创作者也能在影片中注入深刻的人性主题和人文思考。
例如,奇观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奇观影像的表面背后,蕴藏着深刻的人文思考:豪华巨轮冒着浓浓黑烟在浩瀚的大海上全速前进的壮丽景观,使观众感受到人对自然的“征服”,隐含着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夕阳霞光普照船头,男主人公杰克在背后环抱着面朝大海、迎着海风、张开双臂的露丝这一唯美壮观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类爱情的美好和永恒;在游轮撞击冰山的经典海难场景中,导演通过表现船上游客在将死之际的互相扶持,以及乐师们在死神来临之际坚持为人们送上最后的乐章,使人性和艺术的精神在影片中得到无限升华。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引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通过故事情节传达情感和思想,还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形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让观众沉浸在惊异和感动中。
奇观电影作为一种类型,强调视觉效果和极端场景,已经成为电影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本文将探讨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观众的影响和对电影艺术的发展。
一、奇观电影的定义和特点奇观电影是指那些通过特效、视觉效果和超现实的场景创造出惊人的视觉冲击力的电影。
这种类型的电影往往包括了科幻、奇幻和动作元素,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场景和角色形象。
例如,超级英雄电影系列《复仇者联盟》和《X战警》就是典型的奇观电影,它们通过特效和动作场面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刺激。
奇观电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效果:奇观电影以其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而著称,通过创造出超现实的场景和特效,使观众置身于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世界中。
这不仅提供了观众们乐趣的来源,也让电影制作人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2. 虚构故事和角色:奇观电影往往包括虚构的故事情节和超人类的角色,这些故事和角色的创造使得电影更具有吸引力和想象力。
观众可以逃离现实世界,进入到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虚构世界中,体验到未曾有过的刺激和快感。
3. 动作场面:奇观电影经常包含大量的动作场面,通过精彩的打斗和追逐镜头给观众带来冲击和刺激。
这些动作场面不仅要求出色的动作设计和拍摄技术,还需要观众的投入和参与,使他们与电影的角色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奇观电影对观众的影响1. 观众的情感体验:奇观电影通过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和创造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
观众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体验到激烈的情感波动,从惊喜到恐惧、从欢笑到唏嘘。
这些情感体验能够让观众忘却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烦恼,暂时逃离到一个纯粹的娱乐世界中。
2. 观众对视觉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奇观电影的成功在于它们与当代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需求的契合。
《视觉文化视域下奇观电影的建构——以《阿凡达》系列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视觉文化的崛起,电影作为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体,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其中,奇观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故事情节,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本文以《阿凡达》系列为例,探讨视觉文化视域下奇观电影的建构。
二、视觉文化与奇观电影的内涵视觉文化是指以图像、影像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其核心在于视觉元素的表达和传播。
而奇观电影则是指以宏大的场景、震撼的特效和独特的故事情节为特点的电影类型。
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奇观电影通过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三、《阿凡达》系列的视觉文化特征《阿凡达》系列作为典型的奇观电影,其视觉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宏大的场景:电影中呈现了潘多拉星球的壮观景象,包括茂密的森林、悬浮的山脉、神秘的动植物等,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震撼的特效:电影运用先进的特效技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完美融合,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中。
3. 独特的故事情节:电影以人类与外星人的故事为背景,探讨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主题,使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四、《阿凡达》系列奇观电影的建构《阿凡达》系列奇观电影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叙事结构的创新:电影采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通过人物关系、情节转折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故事世界。
同时,电影还运用了非线性叙事手法,使故事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2. 角色塑造的多样性: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通过角色的塑造和表现,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和主题。
3. 视觉风格的独特性:电影的视觉风格独具特色,将现实与虚拟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同时,电影还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表现力。
五、结论《阿凡达》系列作为典型的奇观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文化特征和建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相互影响和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奇观电影已经成为当代电影市场的一种重要类型。
视觉文化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奇观电影的风格和主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的关系,以及两者在相互影响和价值方面的体现。
以《阿凡达》为例,这部奇观电影运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新的故事叙述方式,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
影片中的视觉效果、动作捕捉技术和3D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模式,使电影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
这种创新奇观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能够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提供独特的观影体验,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视觉文化在电影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观众提供情感共鸣,二是传递社会文化信息。
视觉文化作为电影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图像、色彩、光影等元素,传达出影片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观众的共鸣。
同时,电影中的视觉文化也可以传递社会文化信息,展现出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在奇观电影中,视觉文化的作用更加突出,它不仅可以强化电影的主题,还可以通过夸张、奇幻的表现手法,拓展电影的想象空间,使电影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
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奇观电影借鉴了视觉文化的表现手法和元素,运用在电影的制作中,以强化电影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另一方面,视觉文化也从奇观电影中得到新的表现形式和载体,进一步拓展了视觉文化的艺术价值和应用范围。
此外,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的相互结合,也推动了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总之,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价值的关系。
奇观电影通过借鉴视觉文化的表现手法和元素,强化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而视觉文化也从奇观电影中得到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拓展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应用范围。
这种相互影响和价值的关系,不仅推动了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对于观众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引言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中,奇观电影一直是备受瞩目的一类电影。
奇观电影以其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和壮观的场面而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本文将探讨奇观电影是如何凭借其独特的视觉文化打动观众的,以及其对当代影视文化的影响。
一、奇观电影的视觉文化魅力奇观电影的视觉效果常常具有震撼力和冲击力。
它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布置、绚丽多彩的特效以及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使观众不禁为之倾倒。
这些视觉元素在电影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使观众沉浸其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奇观电影的视觉效果越来越精细,以至于观众几乎可以感受到与电影中的角色们一同经历的真实感受。
奇观电影通常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其独特的视觉元素带给观众无尽的惊喜和愉悦。
二、奇观电影与文化意义的联系奇观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还具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从视觉文化的角度看,奇观电影不仅通过其独特的视觉元素让观众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同时也传达了一定的文化信息。
奇观电影的场景、服装、道具等元素常常是其所代表的某个文化的体现。
通过展示这些元素,奇观电影传递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让观众对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知。
奇观电影可以使观众了解并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美丽和多样性,激发观众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奇观电影与电影产业的影响奇观电影在当代电影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奇观电影在票房上往往获得极高的收益,成为电影公司赚钱的保证。
这也促使电影公司不断投入更多资源在奇观电影的制作上,提高其视觉效果和制作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电影技术的发展。
另一方面,奇观电影的成功也激发了观众对视觉效果和特效的追求。
观众对奇观电影的热爱推动了电影院线的发展,电影院线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设施,以适应观众对奇观电影的需求。
奇观电影通过对电影产业的影响使得整个电影界都追求更高水准的视觉享受,进一步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
四、奇观电影对观众认知的影响奇观电影的视觉效果常常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他们的认知。
《视觉文化视域下奇观电影的建构——以《阿凡达》系列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样化,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
其中,奇观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感官刺激,成为视觉文化领域中的佼佼者。
本文以《阿凡达》系列电影为例,从视觉文化视域出发,探讨奇观电影的建构过程、特点和影响。
二、视觉文化与奇观电影的概述视觉文化,即以图像为主要信息传递手段的文化形态。
而奇观电影则是以视觉效果为主导,通过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场景、特效和动作等元素,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
在《阿凡达》系列电影中,这种视觉文化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阿凡达》系列电影的视觉文化特点1. 独特的场景设计:《阿凡达》系列电影通过先进的特效技术,创造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潘多拉星球,其独特的动植物、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都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2. 精湛的特效制作:电影中的动作场面、战斗场景等元素都采用了精湛的特效制作技术,使得画面更加逼真、震撼。
3. 人物形象的塑造:《阿凡达》系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独具匠心,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还与潘多拉星球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四、《阿凡达》系列电影的奇观建构1. 情节设计:《阿凡达》系列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未知和冒险的世界,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2. 视听语言:《阿凡达》系列电影运用了丰富的视听语言,如镜头运用、音效设计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3. 文化内涵:《阿凡达》系列电影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电影通过描绘人类与外星文明的交流与冲突,探讨了人类与自然、文明与野性之间的关系,引发了观众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
五、《阿凡达》系列电影的影响《阿凡达》系列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主题内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周 宪内容提要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正在经历一个从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深刻转变。
好莱坞大片、中国“第五代导演”均表现出这一转向。
本文着重讨论叙事电影和奇观电影的特性,并结合《英雄》这一文本来分析电影中奇观的诸种类型。
作者认为,从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变,表征了电影文化从话语中心模式向图像中心模式、从时间模式向空间模式、从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的转变。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叙事电影 奇观电影 2003年,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推出一部新作《英雄》。
有人认为《英雄》没有完整的情节,缺乏深刻的主题,未能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等等。
但张艺谋有他自己的看法:“过两年以后,说你想起哪一部电影,你肯定把整个电影的故事都忘了。
但是你永远记住的,可能就是几秒钟的那个画面……但是我在想,过几年以后,跟你说《英雄》,你会记住那些颜色,比如说你会记住,在漫天黄叶中,有两个红衣女子在飞舞;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两个男子在以武功交流,在水面上像鸟儿一样的,像蜻蜓一样的。
像这些画面,肯定会给观众留下这样的印象。
所以这是我觉得自豪的地方。
”①这段自白道出了当代电影发展的某种真谛。
那就是在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奇观电影正在取代叙事电影成为电影的主导形态。
一、叙事电影与奇观电影从美学上看,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本身就有语言和视觉形象两个方面(这不仅是指有声影片出现以后)。
电影作为一种本文,其语言学方面不仅体现在电影本身具有对白和脚本等语言要素,而且呈现为电影叙事结构的话语特征。
从历史角度看,电影与戏剧关系十分密切,而戏剧在相当程度上更带有话语特征。
比如,戏剧结构本身作为一种线性结构(如亚里士多德的封闭戏剧结构),叙事所展现的故事性和情节因素,都使戏剧倾向于语言特性。
我以为,传统电影带有很大的戏剧成份,因此带有更多的话语中心特征。
比如希区克柯的一些悬念片,其戏剧性和情节因素十分突出,语言对白也显得非常重要。
再比如,中国上个世纪30—40年代的许多黑白电影,这样的叙事因素亦十分突出,它们更像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