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日本资生堂物流管理模式
- 格式:ppt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1
资生堂案例分析第一篇:资生堂案例分析一、资生堂营销案例分析1.资生堂品牌形象“资生”一词取自中国的《易经》,坤卦中有“至哉坤元,万物资生”的说法,这一名称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相结合,是资生堂品牌形象的反映。
公司在1916年成立资生堂的设计部门,以富有独特装饰艺术风格的字母来设定资生堂名字的外貌,并以山茶花作公司标志,再加上富有阿拉伯色彩的花叶阔形来装饰产品瓶身。
1923年资生堂开展连锁经营模式,加强作全国性的宣传,形象亦同时变得更加鲜明。
据生理学家调查显示,在人们接受的外界信息中,83%以上是通过眼睛,11%要借助听觉,3.5%依赖触觉,其余的则源于味觉和嗅觉。
一个品牌拥有好的视觉符号,它的成功已经完成了一半。
在资生堂形象广告里,你总能感觉到在前卫的西方面孔下,蛰伏着一个神秘鬼魅的东方灵魂:冷艳前卫的浓妆眼角,旁逸斜出一丛水墨梅花……资生堂在自我包装上的精心雕琢和巨额投入,常常让企业形象的研究者赞赏不已。
所以品牌形象是通过品牌营销活动建立的,受形象感知主体影响而在心里联想方面所形成的关于品牌各要素的图像、概念及态度的集合体。
2.资生堂品牌文化资生堂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里,不遗余力地“努力创造真正有价值且质量超群的产品,帮助消费者实现他们追求幸福、欢乐和美好的梦想”。
每个国家的文化习俗都不一样,资生堂都不会用强迫的手段让消费者认同自己,无论到哪一个国家它都不会说“你这样不好看”、“你要那样打扮”,而是通过品牌包装、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品牌文化,通过自己的广告、店堂和美容顾问向大家展示他们所认为的美,通过这种自然而然的熏陶,获得消费者认同,从而锁定目标客户群,所以品牌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之中的企业价值观念的综合。
”3.资生堂品牌营销管理(1)品牌定位。
首先是对中国市场推出专门品牌,资生堂进行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历时两年多的研发,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只在中国生产、销售的品牌--欧珀莱,目前欧珀莱在中国的专柜就已达到三百多个,这一品牌也夺得了中国最畅销合资化妆品的宝座。
日本物流的发展经验与借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第三利润源”在全国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但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物流业发展比较晚,在国际化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物流业与国际接轨,跟上时代潮流,物流业比较发达的日本将给我们许多启示。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益更新,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是全球信息化速度最快的产业部门之一,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物流业相对来说发展比较滞后,吸收和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经验,这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日本物流业的特点在日本,从事物流服务的有150万人,每50人中有一名是做物流服务的。
物流在日本的广泛由此可见。
日本的物流管理,已经形成了适合其国情的现代化流通体系。
其主要特点是:1.运输系统现代化。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建设,仅1958-1968年10年间,交通运输的投资就增长了27.8%,并实现了运输装备的现代化。
公路货运量由1960年的14.9% 上升到1984年的46.2%,汽车运输的优势在日本物流中十分突出。
2.仓储系统现代化。
日本仓储一直作为物流的中心环节,被列为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
日本建有大型仓储群,担负着物流中心的任务;另外还建有一批小型仓库。
这些仓库的建设为日本物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叉车、托盘更是朝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3.装卸搬运系统现代化。
日本物流过程中,装卸搬运形成了一个有机系统,其装卸物多数采用叉车,或用链条输送机传送。
托盘小车的采用,加速了物流的速度。
4.包装标准化。
日本政府曾颁布了《工业生产包装标准》,大多数包装都有统一编号,才能够条码识别物。
包装技术或产品包装手段都实现了高度现代化。
5.信息处理现代化。
日本的各个物流中心完全使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它是实现信息处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日本资生堂关西物流中心一、日本资生堂公司简介主要从事化妆品、日用杂货、理容美容用品、食品、医药品等时髦关连杂货的制造与销售,同时也经营美容院、洋服店及餐厅等商店。
资生堂注册资本额1998 年为582 亿日元,营业额为6209 亿日元,员工人数约20000 名。
资生堂公司成立于于1 872 年,于1927 年改为股份公司,于1957 年在台湾开始销售。
二、关西物流中心简介资生堂公司在日本有5 万家商店,在物流运作上成立了关东及关西两个物流中心,并在8 个地区成立商品中心,物流中心也同时扮演该地区商品中心的角色,因此全国共有10 个商品中心。
本文介绍的资生堂关西物流中心主要负责接受4 个生产工厂的产品,让物流中心成为生产工厂及消费市场间“波动”的缓冲。
并且将商品发货到八个商品中心、关东物流中心、便利商店、连锁店、量贩店及海外中心,也同时要负责扮演地区性商品中心的角色。
关西物流中心可以说是全方位多功能的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位置选择位于神户填海造陆的六甲岛内,日本土地成本昂贵,多数物流园区皆在填海新生地内,并行使便捷的海陆运系统。
以下为关西物流中心基本情况说明:( 1 )设施名称资生堂关西物流中心。
( 2 )业务内容以资生堂关西地区的工厂物流为中心,供应给全国商品中心,与国际事业部制品、医药品、食品等物流的一元化管理,能对应多功能广域物流系统。
( 3 )物流中心的目的1 )全国物流中心的展开与网络化。
2 )开发能确保多品种、少量、多频度、JIT 的物流中心系统。
3 )所有库存的一元化管理与降低流通库存。
4 )物流信息网络的确立。
5 )单位装载系实用文档统与广域配送系统的确立。
( 4 )中心建筑空地面积24969m2 ,建地面积1 3937 mZ ,律筑而积23639mZ ,芳香品面积150 mZ 。
( 5 )主要设备l )塑胶箱自动仓库。
储存容量20020 箱,入出库处理能力530 箱小。
2 )托盘自动仓库。
xx资生堂公司物流资生堂是日本著名的化妆品生产企业,该企业创业于明治五年四月,昭和二年正式成立资生堂株式会社,现有资本金138亿9千万日元,年销售能力达到3233亿日元,从业人员达200人,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化妆品、卫生用品、健康美容品。
其中化妆品业务占全部经营业务的85%,生产工厂在日本共有,处,分布于日本大船、挂川、板桥、沼津、大阪(8处)、茨木和久喜,销售网络遍布日本各大都市。
其中化妆品有98个网点,卫生用品有10个网点,除此之外,资生堂还在海外20多个地区建立了销售公司。
二、组织的演进(一)成立物流部1.成立物流部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期,资生堂公司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越来越大,库存压力急剧增加。
从经营管理上来看,销售预测必然是销售部门的职责,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再形成销售和生产计划,这种计划必然体现销售部门的政策意图,必然考虑“什么好销,什么销量大就销售什么”这种重点商品倾斜的方针。
但是,资生堂公司里有近1000多个品种,销售部门不可能制定出针对每个产品的销售计划,其结果使得生产销售计划十分粗略;同时这种计划生产部门感到非常困惑。
因为他们必须知道每个产品的实际生产数量,又不会因为个别产品的过量生产产生较大的库存压力,生产部门不可能完全按照销售部门的计划来进行生产,而是根据本部门对市场的估计来制定生产计划,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双重计划和预测的问题,从而使库存偏差和商品不足等问题日益凸现。
1973年,资生堂公司企划部提出了“物流改进计划”,该计划所推动的不仅是物流硬件的改善,而且也推动物流软件的完善,这主要体现在将原来各部门分散化的订货机能和在库管理机能集中化,通过物流信息的集约化,实现从产销调整到销售预测整个过程的一体化。
2.物流部的基本职能。
明确提出日本资生堂公司物流部于1972年1月正式成立,资生堂公司的物流部拥有一项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独特职能———产销调整职能,所谓产销调整机能就是协调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消除双重预测,实现精确、合理的商品预测和计划。
文章框架一、导语二、资生堂概况及全球战略三、供应链内容四、(一)加强全球研发体制五、(二)重新建立供应链据点六、(三)销售现状四、总结供应链内容一、加强全球研发体制资生堂是株式会社资生堂(Shiseido Company, Limited)旗下品牌,销售额6,442亿日元(截止2010年3月)。
毫无疑问,资生堂在品牌的维护与发展上有着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方针,并通过实践证明了其成功性。
而这带来市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其中一项战略——对科研方面的高投入。
该投入不仅体现在产品技术的研发上,也体现在对市场、消费者的研究中。
截至2010年,资生堂共有约800名研发人员,在日本海内外有11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每年约为160亿元,约占其销售额的2.5%。
到如今,资生堂在全球五大区都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比如,麻省综合医院暨哈佛皮肤生物研究中心、资生堂欧洲研究中心、资生堂(中国)研究开发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资生堂的研究对象不仅限于化妆品相关的化学以及肌肤相关的生物学,且包含了整体的人类感知,如人类在面对外界事物时在生理、心理全方面的反应。
前者的研究结果将用于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
后对后者的研究,则用于获取对市场、消费群体的产品反馈,以便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这是资生堂重视市场需求、顾客反馈、提高响应度的领先战略内容。
在2016年的上海,资生堂揭幕了中国研究开发中心的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研发中心),这是资生堂在全球第 9 个研发中心。
同时,从去年开始,资生堂旗下的几个中国市场独有的资生堂子品牌的市场营销功能也开始由日本向中国转移。
从市场调研、企划方案、配方设计、产品设计到生产等一系列环节均能在中国完成,形成更快速的研发体制。
结合以上动态分析,增加此研究中心主要是为了强化资生堂中国分公司的职能,对中国市场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此作出更及时的市场反应。
在全球的战略规划上,资生堂摆出一如既往对研发高度重视的姿态——加强全球研发体制。
利益型物流的展开-日本学习研究社的物流系统在日本的企业经营史中,物流战略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是在昭和20世纪40年代以后,或者说在此之前,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尽管存在物流活动,但是并没有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地位在当时都未受到企业的关注和认识.然而这其中有一个企业却十分特别,不仅物流管理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关注,而且在昭和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设立了物流管理部门,开展系统化的物流管理,这个就是我们要了解的日本的学习研究社,它可以说是一个以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生产商.它到底有啥技术才可以让它脱颖而出那?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直销制度”。
这一点可以说在整个日本图书市场是非常特别的,也使学研社在众多多的图书出版流通企业鹤立鸡群。
我们应但看到的是,图书流通直销制度的采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物流体系的建立与管理,因为能否将读者或用户所需要的图书及时送到顾客手中,是决定直销成败与否的核心要素,所以,这也就是学研社为什么很早就重视物流体系的建立和管理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系唔系研究社的历史就是物流发展的历史。
我们将通过考察学研社的物流系统,来解释现代出版企业的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开创利益型的物流事业对物流事业的高度重视是是学研社经营的一大特点。
从其开展图书出版流通事业以来,学研社就一直积极推动物流管理的发展,这其中最为显著的发展就是1983年学研社正式取得了汽车运输资格,亦即拿到了从事汽车运输事业的营业资格。
学研社的这样举动大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专业物流商的重视。
但是,对此学研社却另有战略意图,他们指出学研社的这一举动并不表明他们要涉足专业的物流运输市场,而是瞄准“增量战略”。
销售额5亿日元的新物流业务通常一个企业的物流中心或物流部门常被称为成本中心或企业的黑大陆,其原因在于物流活动的分散性、高度人工行合一发行等各种因素常常是物流活动产生较高的费用,并且不易为企业管理层所重视,因而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或消减费用的障碍,这也是为什么物流管理开始得到关注的首要原因。
文章框架一、导语二、资生堂概况及全球战略三、供给链内容〔一〕加强全球研发体制〔二〕重新建立供给链据点〔三〕销售现状四、总结供给链内容一、加强全球研发体制资生堂是株式会社资生堂(Shiseido Company, Limited)旗下品牌,销售额6,442亿日元〔截止2021年3月〕。
毫无疑问,资生堂在品牌的维护与开展上有着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方针,并通过实践证明了其成功性。
而这带来市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其中一项战略——对科研方面的高投入。
该投入不仅表达在产品技术的研发上,也表达在对市场、消费者的研究中。
截至2021年,资生堂共有约800名研发人员,在日本海内外有11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每年约为160亿元,约占其销售额的2.5%。
到如今,资生堂在全球五大区都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比方,麻省综合医院暨哈佛皮肤生物研究中心、资生堂欧洲研究中心、资生堂〔中国〕研究开发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资生堂的研究对象不仅限于化装品相关的化学以及肌肤相关的生物学,且包含了整体的人类感知,如人类在面对外界事物时在生理、心理全方面的反响。
前者的研究结果将用于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
后对后者的研究,则用于猎取对市场、消费群体的产品反响,以便提升产品、效劳质量。
这是资生堂重视市场需求、顾客反响、提高响应度的领先战略内容。
在2021年的上海,资生堂揭幕了中国研究开发中心的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研发中心〕,这是资生堂在全球第9 个研发中心。
同时,从去年开始,资生堂旗下的几个中国市场独有的资生堂子品牌的市场营销功能也开始由日本向中国转移。
从市场调研、企划方案、配方设计、产品设计到生产等一系列环节均能在中国完成,形成更快速的研发体制。
结合以上动态分析,增加此研究中心主要是为了强化资生堂中国分公司的职能,对中国市场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此作出更及时的市场反响。
在全球的战略规划上,资生堂摆出一如既往对研发高度重视的姿态——加强全球研发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