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网的完善,城市道路新建改建以及道路维修已经大规模展开,关于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软土路基给城市道路带来的危害较大,必须对其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
本文分析了软土地基的特点,介绍了现阶段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希望可以为软土路基处理方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软土就是那些天然含水率高、孔隙大、压缩性强、承载力特征值低且强度低的软弱土层。
一般情况下,软土包含淤泥、淤泥质土以及软粘性土三种。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然而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铺设许多的管道线路,例如:排水管道、雨水管道、通讯管道等,管道铺设方面的问题对路基的沉降都会产生不同的要求。
因此,道路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道路软基的处理效果,否则极容易出现道路沉降变形或者稳定性下降等现象。
一、道路软土路基的特点软土路基是路基中土的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透水性能交差以及抗剪强度低。
软土的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碳酸盐以及蒸发盐等化学成因物质和腐殖泥碎屑等生物成因物质。
软土一般是在流水环境中沉积而成,带有粉砂颗粒并呈现明显的层理,地区差异性较大。
软土路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软土路基具有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的特点。
因为软土主要由粘土粒组和粉土粒组组成,并含少量的有机质,在不同地址环境下陈继伟絮状结构。
软土一般含水量35~80%,空隙比为1~2。
2、软土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即当原状软土受到振动或挤压以后,土体絮状结构连接受到破坏,土的强度显著降低,甚至呈流动态。
软土扰动后,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其强度会逐步恢复。
3、具有明显的流变性。
在剪应力的作用下,软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在固结沉降完成后,软土还可能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第一篇: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引言软土地基简称软基,在公路桥梁等工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指的是含有大量软土成分,且掺杂一定量粉砂或粉土等土质的复合型地基,这种地基的强度很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无法为工程施工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如果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将有可能引发沉降等不良现象。
然而,由于软基形成原因与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基的处理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软基特点与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软基处理对策。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1高水分性与普通地基相比,软基的含水量非常大,最大值甚至可以超过70%。
正因如此,软基中的软土就可以像水一样进行流动。
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可以十分容易地判断出软土结构,以便于后续处理工作。
由于软基含水量较大,不具备足够的强度,所以公路桥梁施工不允许直接在软基上进行,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危害。
1.2压缩能力强一般而言,软基液限与压缩系数成正比关系。
随液限的持续增大,压缩系数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大迹象,最大系数可以达到1.1MPa。
由于土壤环境复杂多变,各个工程项目的地基情况各不相同,豁土固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在对软基进行处理时,除f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压缩能力,施工人员还要对其豁土的固化程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3渗透能力差由于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沙土,导致豁土的固化速度明显快于软土,实质上软土就是渗透能力较差的豁土。
在理想状况中,即使给予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也无法有效提升软基的固化速度。
如果实际状况并不理想,比如软基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则会使排水管道被大量的有机物堵塞,进而进一步降低了软基的渗透能力。
1.4抗剪能力低软土与黏土虽具有多种特性,但就抗剪能力而言,二者不存在太大的差距。
99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张谦猛 辽宁安基市政公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道路质量主要取决于道路路基质量,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基是路面传来荷载的承担者,路基应具有耐压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保证路基质量的关键, 也是施工中难点之一, 我单位在多年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研究并实践采用了一些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方法。
确保了道路施工质量,保证了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为城市交通提供了有效保障。
本文将对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千年大计,质量第一”,市政道路工路质量是每个施工单位都要面临的核心问题,只有在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才能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完成城市道路的使命。
软土路基是道路施工中的核心难题,软土是指湖沼、滨海、谷地、湿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
具有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强、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抗剪强度弱、灵敏性强、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主要包括冲填土,杂填土,淤泥质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土等。
只有处理好软土路基施工工艺,才能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如处理不好软土路基问题,建设的道路易于出现下沉变形等质量问题。
降低道路使用寿命与使用性能。
给城乡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1 软土路基施工的技术难题(1)软土路基硬度与强度不足。
道路建设单位要想建造出高质的城市道路,必须保证路基的使用寿命和路基强度。
如果因质量问题出现路面下沉,往往出现道路交通事故。
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通常软土路基强度较低,容易在外力的影响下路面发生下沉或断裂变形等现象。
难以通过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因此,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要求技术员及时对不同地段进行分段取样。
针对不同地质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
采取新技术,新措施提高软土路基施工工艺确保路基达到规定要求。
(2)软土路基的环境因素。
道路施工周期长,地质水文条件不同的因素限制。
高速公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高速公路软基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2、高速公路档案管理趋势与对策3、大悟高速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结构方案4、谈待扩建高速公路路改桥设计施工方案5、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衔接思路分析全文总字数:17488 字篇一:高速公路软基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高速公路软基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摘要:高速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软基属于最为重要的处理部分,如果不能合理的解决软基问题,将会导致高速公路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强度不能得到保证。
而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路基的含水量、增加强度、提升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于此,下文研究高速公路软基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和建议,旨在为提升软基施工处理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基;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1引言高速公路的软基含水量较高,在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孔隙结构会有气泡封闭的现象,路基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的时候不能正常排水,孔隙之内的自由水也会出现孔隙压力,对土颗粒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形成相应的应力。
在此情况下,要想确保土体固结,解决软基问题,就必须要在逐渐减小土壤孔隙水压力,提升土壤颗粒的有效应力,以此增强结构的抗剪强度,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就属于有效地施工方式,将其应用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工作中,除了能够改善结构强度之外,还能形成良好的软基排水、增强强度的作用机理,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2高速公路软基的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原则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相关高速公路软基施工中的应用,必须要遵循技术原则,在标准化、规范化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保证软基处理的效果。
主要的技术原则为以下几点。
2.1遵循强化处理的基本原则高填方路基施工期间路基强化非常重要,应该充分研究有关的灌注桩结构、振动沉管结构的施工能否符合标准,在现场调查分析软基结构的厚度情况,如果其中有陡坡的部分,就要合理设计错台的结构,保证所设置的结构和软基段的地势相符。
并且在施工期间还需结合软基的具体变化状况进行处理,确保复合地基能够和工程承载力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等相符。
浅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道路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发达的交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地质条件的特殊性,软土分布广泛,给高速公路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本文将从软土路基的性质特点入手,分析高速公路施工中对软土路基的控制以及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方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轿车等交通工具的数量日益增多,增加了公路路基的承载压力,因此,对公路路基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速公路。
软土土质在我国发布广泛,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最常见的一种路基,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所以,提高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软土路基的特性和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对软土路基的控制进行了如下分析。
1、浅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性软土土质具有含水量高,灵敏度强、防渗性能好、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和孔隙比大等特性。
软土土质的含水量高是影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造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强度低、稳定性差和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而造成高速公路塌方和桥台损坏的主要原因是路堤和路面的荷载力超出了软土路基抗剪强度的荷载承受能力,高速公路路面的桥头跳车、断裂和路面凹陷等问题是由于软土路基无法承受外部荷载力出现路基沉降变形的原因而造成的[1]。
2、高速公路施工对软土路基的控制要点的浅析高速公路项目中,主要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控制软土路基。
由于软土土质具有的特性,往往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强度低和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沉降变形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出现路基的沉降变形,高速公路在软土地上进行施工时,应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软土路基的荷载密实度。
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设计阶段对软土路基的控制要做到:路堤的设计标高应尽可能的降低,路堤的填筑选用轻薄的材料以减少荷载;路基的处理方法选用改良土质或者复合路基等,设置桩基础加大路面的荷载承受强度。
小议公路工程施工中加固软土路基的有效措施摘要:在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经常遇到的地质问题,处理好软土地基问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它关系着通车后的公路的运营状况和运用寿命,也关系着个别地域的交通运输经济。
袋装砂井法和振冲碎石桩是两种常用的加固处置软土地基的办法,这两种办法都具有施工烦琐、节约材料、质量牢靠、效果显著的优点,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应用都较为普遍。
关键词:软土路基;旋喷法;强夯法abstract: in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soft soil foundation is a frequently encountered geological problems, dealing with soft soil foundation is to ensure engineering quality,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mmissioning of highway operation status and service life, but also the individual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economy. bag sand well and gravel piles are two kinds of commonly used in soft soil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treatment approach, the two approaches are cumbersome, material saving, construction of reliable quality, effect is obvious advantages, so in the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re more common.key words: soft soil subgrade; grouting;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中图分类号:u213.1+5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2-0020-021软土路基特征淤泥及淤泥质土在工程上统称为软土,亦指高紧缩性的脆弱土层,软土的主要成分是粒及粉粒,常成絮状构造,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抗剪强度低、灵活度高。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5篇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摘要:我国经济呈快速发展的趋势,道路交通行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公路工程项目明显增多,相关部门对其施工质量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
公路路基质量的好坏对公路稳定性和整体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对路基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控。
本文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项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公路施工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摘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公路的线形主体,与路面共同承担汽车的荷载作用。
其质量关系到整个公路的使用品质。
文章阐述了路基填土与压实、路基路面排水、路基防护、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道路桥梁;软土地基;路基防护公路主要承受和满足汽车荷载的重复作用和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路基是公路的线形主体,是路面的基础,是与路面共同承担汽车的荷载作用。
没有稳固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公路,一条优质公路,路基质量是关键,路基质量应从路基施工开始控制。
一、施工准备阶段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详细调查,制定方案在工程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
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
关于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摘要】软土的成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第四纪后期地表水所形成的沉淀物质,多分布在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地势低洼地带,地表常年潮湿或积水。
当天然地基的强度不足或土的压缩性较大,不能够满足构造物对地基的要求时,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地基处理。
淤泥、粘土等组成的软土地基,由于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和均匀性差,在工程中常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水泥土搅拌法能够有效提高软土的强度,降低压缩模量,因此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软土;地基;技术水泥土搅拌桩是由固化剂(水泥)与软土搅拌形成的固结体,由于历史原因和使用习惯,将用水泥浆与软土搅拌形成的柱状固结体称为深层搅拌桩;将用水泥粉体与软土搅拌形成的柱状固结体称为粉喷桩;现在将这两类地基加固方法(拌入泥浆称为湿法和拌入水泥粉称为干法)合称为水泥搅拌法。
1 发展历史水泥土搅拌法最早在美国研制成功,称为mixed inplacepile(mip法),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理论研究和机械研制工作,并于1980年在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获得成功。
近三十年来,在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市政工程、基坑支护等工程中打设搅拌桩逾一千万根,约1亿延米,均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桩基相比,在用钢量、成本和工期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2 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原理水泥土搅拌法是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的强度的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质粘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水泥加固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它与混凝土硬化机理不同,由于水泥掺量少,水泥水解和水化反应完全是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质——土的围绕下进行反应,硬化速度较慢,且作用复杂。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质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三钙、硫酸钙等,将水泥拌入软土后,水泥中的矿物质与土中水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及水化铁酸钙等化合物,水泥水化物和粘土颗粒发生离子交换、凝硬和碳酸化反应,使水泥土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的强度,水泥土搅拌得越均匀,水泥土的强度也越高。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论文(11篇)篇1: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论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论文一、影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主要因素(一)含水量与干容重在压实工作开展之前,掌握施工场地地质结构层的含水量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密实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而言,土的一些性质(如摩阻力、粘结力)是随着密实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的。
如果土中的含水量不高,颗粒间的内阻力就会很大,在达到一定压实程度后,压实功就不能再对土的抗力产生影响,压实所得到的干容重也比较小。
但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水分在土体之间起到了润滑的作用,其内阻力也会呈现降低的走势,压实功得到的干容重回馈就会增加。
与此同时,土体在单位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其含有空气的体积不断减小,但固态和液态的体积却在增加。
当含水量的值突破某个极限后,即便土的内阻力还在减小,但其含有的空气体积已经达到下限,水的体积则还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
受到水不可压缩的限制,同样的压实工作可能会导致干容重不升反降,像干容重和含水量这样的关系,用数学的方法标线出来,就是在坐标系中呈现驼峰性质的曲线图。
由此可见,无论是颗粒土、砂砾、配级碎石和砾石,还是石灰和水泥,对于含水量都有比较严苛的要求,在一定含量之下,才能够取得干容重的最大收益,我们把这种含水量称之为最佳含水量。
当然在某种特殊情况或者地质条件之下,干容重和含水量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驼峰曲线,也会受到压实功能的巨大影响,在碾压的过程中,随着压路机的重量和功能发生变化。
(二)压实功能影响路面和路基压实效果的关键因素,除了含水量和干容重等地质条件方面的影响,压力机的压实功能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在压路机重量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想得到与实验相同的含水量密度关系,只要增加碾压遍数就可以完成,同时不改变碾压遍数,增加压路机的重量也可以实现。
由此可见,通过增加压路机重量,可以降低土体的最佳含水量,使得最大干容重得到提升。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2019-11-06摘要:主要分析了国内目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经常会使用到的几种施工工艺, 如排水固结处理法、换填法、化学固结法、强夯挤密法与强夯置换法等, 并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对软土路基施工的具体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以提高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关键词:公路工程; 软土路基; 施工技术;0 引言淤泥质土、软黏性土等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在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这种软土路基具有承载力差, 边坡的稳定性不强等特征, 因此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 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处理软土路基, 防止路面出现沉降和侵蚀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常见的几种软土路基施工方法, 并结合具体案例对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1 常见的几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1.1 排水固结处理施工技术针对具有一定饱和度的黏性软土路基可以采用排水固结方法来进行施工处理.其施工方法如下:将竖向的排水体安设到软土路基当中, 软土路基受到水体的挤压则会将其中的部分水分挤压出来.经过挤压之后的软土路基则会逐渐发生固结, 软土路基的强度也随之提升.图1是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示意图.1.2 换填法换填管理法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施工中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 对于地表下0.5~3m之间的软土较为适用.从下表1中可以看到常见的三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其路基承载力的具体情况, 使用换填法对于促进路基承载能力的提升, 提高公路工程运行的稳定性效果显着.采用换填法来处理软土路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填补材料必须严格根据相关要求以及施工环境来选择, 必须符合无腐蚀性、稳定性良好等条件;软土开挖的深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过深或者过浅都会影响到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稳定性与牢固性.1.3 化学固结法目前国内的公路工程施工当中经常会使用化学固结法来处理软土路基, 且应用效果显着.化学固结法指的是通过化学措施来实现软土路基的固结处理, 从而提升路基强度.这种方法操作简便, 投资低, 用时短, 因此应用较为广泛.灌浆法、深层搅拌法以及高压喷注浆法是化学固结法中使用最多的三种施工工艺.(1) 灌浆法灌浆法其施工工艺是利用灌注方法把具有一定胶结性能的材料灌入到软土地基里, 使得软土地基本身的结构密度得以增强, 确保软土路基承载力.利用灌浆法来处理软土路基能够将外界水流切断, 以免水流侵蚀路基, 改善软土路基的防渗性能, 最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2) 深层搅拌法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化学固结法, 其施工工艺是将化学固化剂掺入到软土路基当中, 通过搅拌机的搅拌作业, 使得软土和固化剂发生化学反应, 继而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在其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施工环境以及工程的'具体要求来进行, 规范施工.(3) 高压喷注浆法将设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安装在预定的土层深度, 并使用高压射流让土体与固化浆液互相混合, 从而使地基土体凝固, 硬化.这种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适用于砂土、黏性土以及淤泥等多种地基.1.4 强夯挤密法与强夯置换法强夯挤密法主要是用于碎石土、黏性土等各类地基的加固, 但通常情况下, 这种施工技术对于塑性指数等于或者小于10的软土地基较为适用.而软黏土层处理厚度低于6m的情况下则可以使用强夯置换法, 主要是采用边夯边填碎石的方法来形成3~6m深度, 2m左右直径的碎石桩体及其周围土体的复合式地基.目前这种处理方法在加固地基方面效果较为显着.1.5 碎石桩处理法其施工工艺是利用冲击和振动来让软土地基的表面形成多个小孔径, 然后将已经处理过的碎石回填到孔径里, 并放入适当的黏结剂, 以此来提高碎石的黏合性能,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碎石桩, 使其能够承担路基上的部分压力.使用碎石桩处理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软基的实际面积和性质, 在此基础上确定桩身的密度和具体位置.2 工程案例2.1 工程概况某公路工程所在区域是半湿润的季风性气候, 四季分明, 且公路沿途的绝大多数区域都是比较湿润的路段.其地势较为平缓, 处于低洼地段, 岩层有人工填筑层和海基层、冲积层三种;空隙潜水是其主要的地下水来源, 同时靠着地表水补给, 水位埋深比较浅, 混凝土路基同时受到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腐蚀.该公路工程设计总长是17.8km, 宽为24.8m, 荷载等级超过23级, 车辆行驶速度要求是100km/h.2.2 软土路基施工此路段的路基工程具有水位高, 淤泥厚等特征, 同时排水和积水方面问题也比较严重, 结合实际情况, 决定使用换填法来处理软基.施工过程中, 使用一定数量的片石抛掷, 注意片石的半径须严格控制在30�M以内.填充的石块较水面或者淤泥顶端高出20�M时, 可以使用石屑来找平并进行填筑, 然后以中线为准, 向着路基的两侧抛掷.需要注意的是, 部分区段路基的横坡度为1∶10, 需要从另外一个方向进行抛掷, 让淤泥从两边排出.当片石高出水面后, 则可以使用碎石来填平, 利用重型压路机来碾压路面, 填土工作要等到反滤层铺设完工之后才能进行.结合设计, 使用竹竿确定坡角位置, 然后再顺着原路往东使用推土机和挖掘机来对公路的淤泥位置进行填筑施工.为保证软土路基中的淤泥都能够有效排出, 要利用50T压路机的辅助作用来进行碾压作业.路基填筑完工之后, 注意测量填筑的高度以及压实等各方面的情况, 严格进行弯沉试验, 只有试验合格才能进行后续作业.2.3 软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 由于公路路基周边的填土杂质以及耕植土都会对公路工程路基坡脚的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致使路基压实之后会和植物的根系一起腐烂, 导致路基失稳, 发生沉降等严重事故, 因此, 在软基施工之前, 工作人员应对路基周围的填土进行彻底清理.(2) 控制好路基填筑的速度, 若填筑速度太快, 则地基的沉降运动以及加固结构都不能有效完成, 继而导致持力层无法形成, 路基会因此严重失稳, 很容易受到外力影响破坏.但若是填筑速度太慢, 则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3) 水很容易影响土质的强度, 导致土质发生软化, 尤其是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当中, 机械、车辆以及水的荷载力都会影响土质性能, 使其承载力严重下降.因此, 在软基施工过程中, 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不能损坏到软基表层硬壳层, 从而保护路基强度.(4) 软基施工的时间要控制好, 由于该路段比较湿润, 地处半湿润的季风性气候地区, 因此要避免雨季施工.3 结语综上所述, 目前针对公路工程的软土路基施工, 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总结出多种效果显着的施工技术.但我国地域辽阔, 各个区域的软土路基实际情况不一样, 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而选择适宜的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这样才能确保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 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 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 提高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张永超, 王琦.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 2014 (22) :164-165.[2]邓卫东, 张兴强, 陈波, 等.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路面受力变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 2000, 17 (6) :12-15.[3]唐炜, 邓小钊, 刘辉.南岳高速全风化花岗岩路基填料工程性质实验研究[J].公路与汽运, 2013 (5) :120-123.[4]贺昆.以江西某公路工程为例浅析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 2014 (11) :74-75.[5]付明常, 孟宪美.高压喷射注浆法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33) :330.[6]高凤霞.关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22) :111.。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从软土地基的特性出发,介绍了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不同条件、不同要求下的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以及处理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最后总结了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措施;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of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soft soil subgrade treatment measures, and the difficulty in the process and the solutions. at the end there are summary of the matters of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key words: soft soil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cessing measures;中图分类号: tu4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软土分布较广,软土的基本成因离不开地质变迁沉积以及水的作用,土粒原有力学结构被破坏,粘土或粉砂性土原有较紧密的分子结构便得松散,土粒被解小成细粒,土的原有的抗剪能力、抗压能力基本或彻底消失,土体变得松散、稀软,继而形成了工程俗语中统称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一般由软土、泥炭、腐殖土、有机质土组成。
由于它们的具体成因不同,其工程特性也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泥炭是由喜水性植物的遗体在高压缺氧的条件下经缓慢分解而成的泥沼覆盖层,其工程特性为有机质含量大于50%,且大多数完全分解,表观显纤维状,孔隙比一般大于5;腐殖土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大于50%,大部分有机质未分解,嗅之有臭味,表观为呈黑泥状的细粒土;有机质土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的含有机质的细粒土,其中淤泥土的有机质含量在5%—50%之间,孔隙比大于1.5的细粒土。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相关推荐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一、软土的特性就公路的铺设而言,公路设计之初首先要看施工地点的路基状况,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施工重点和难点,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受到的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了解一下软土的特性。
软土一般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特征,因此软土一般出现在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地方。
软土是一种细微粒土。
软土的成分不稳定,它是碎屑物质、化学成因物质(比如碳酸盐、蒸发盐等)和生物成因物质(腐殖泥等)的混合体,软土的物质来源与周围岩体性质基本一致,软土一般是在缓慢的水流环境中沉积面成的,而沉积物常常有粉砂颗粒伴随,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层理性特征。
软土具有很大的地区差异性。
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软土具有以下几点共性:(1)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较大。
软土中含有大量的粉土或者粉砂,其中也包括少量的有机物,土质本身就不如其他土地坚硬平坦,由于其中的空隙较多,则会造成一定的水分堆积,加大土质的含水量。
而且其软土中含有的一些微粒的影响会造成土质表现容易形成水墨,影响着土质本身的结构。
(2)具有较强的触变性。
当对原状软土进行扰动(搅拌、挤压等的办法)以后,软土结构的原有连接就受到破坏,使得软土的强度显著降低。
软土的灵敏度一般在3-4之间,个别情况可以高达8-9。
(3)具有明显的流变特征。
在荷载的作用下,软土承受剪应力的作用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可能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并在主固结沉降完毕之后还可能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4)具有较小的强度特征。
软土一般都是由近代水下细颗粒沉积而成的,因此其天然排水抗剪强度一般低于20kPa,有效内摩擦角甚至接近于零。
软土抗剪强度的试验值与试验方法、排水条件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当采用固结快剪的操作时,那么软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将比快剪指标大。
因此在荷载作用下,如果能够将软土进行充分的排水固结操作,那么软土的强度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论文摘要:针对路桥工程软土路基,结合某高速公路实例,对几种较为常用软基处理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旨在为建设工程软基处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软土路基;软基处理技术;施工管理1软基特点及工程概况充分了解软基特点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也是正确选取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重要前提。
实践表明,不同软土类型对应的空隙、含水量等指标也会存在一定差异,这也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要求因路基形式的不同而不同,通过对路基基本资料的简单统计,得出各类型软基的指标特点,如表1所示。
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遇到一定长度的软基,为有效处理软基,保证施工安全,对软基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收集场区内软基资料,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准确预测。
与此同时,在合理运用软基处理技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管理、监理等部门单位的具体作用,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2软基处理施工技术2.1路基置换技术从总体上看,路基置换技术较为常用,对软基进行开挖、置换,直接起到改善土质的.作用,有效提升土体承载力。
此外,通过采用优良的复合材料,可有效降低路基不均匀沉降量,保证路基质量。
在运用置换技术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压实处理,严控摊铺实际厚度,确保压实质量可以满足路基施工要求。
在本工程施工中,对桥桩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开挖路基时,遵循相应规范的要求,在地下水深度较深且土层相对密实的地段进行施工。
针对局部需要实施加固的软土层,通过积极有序的施工组织和安排,很好的落实了置换施工,确保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2.2粉喷桩施工技术粉喷桩同样是一种常用软基加固技术,是指对软弱土体实施强制性搅拌,同时利用固化剂等外加剂对土壤进行处理,促使土体形成一个密实的整体,从而达到有效加固软基的目的。
实际施工中,可使用硅酸盐水泥、石灰等材料,同时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确保软弱土体在化学作用下完成固结。
论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摘要】软土路基处理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地形的复杂多样决定了不同的地质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软土路基处理方
法。
即使相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应综合各种处理措施,才能真正处理好公路软土路基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软土是指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可将其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5种类型,习惯上将前3种总称为软土。
软土在我国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湖盆地周围及山涧谷地均有广泛分布。
其主要工程特性为: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灵敏度高、抗剪强度低、流变性显著。
一、软土路基问题及其危害
软土路基问题及其危害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强度及稳定问题。
当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承受路堤及路面外荷载时,软土路基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造成路堤塌方、失稳及桥台破坏。
沉降变形问题。
当软土路基在上部荷载及外部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太的沉降变形时,会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
特别是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会造成路面开裂破坏,结构物与路堤衔接处差异沉降,引起桥头跳车,涵身、通道凹陷,沉降缝拉宽而漏水;路面横坡变
缓、积水,从而引起路面损坏等。
二、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1、排水固结法
是指软黏土在地基及上部荷载的作用下达到土壤中孔隙水慢慢排出,孔隙比减小、地基产生固结变形,同时土的效应力和强度逐步增大的方法,通过在顶部加载预压期间实现地基沉降全部或大部分完成,同时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方法一般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构成。
堆载预压法。
是指通过在软土上预先堆置相当于路面建成后荷载的重物,使软土路基预先完成或大部分完成路基沉降,并通过路基土的固结来提高路基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固结时间常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辅助设施。
超载预压法。
是指在软土路基上堆置超过路面重量的荷载,使其完成固结沉降,该方法对于较厚的泥炭层应慎重对待,对黏土层较薄或浅层土则可采用单独堆载方法,对其它软土路基则一般也辅助砂井或塑料排水板。
真空预压法。
先在软土地基上铺设砂垫层,并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通道,然后在其上覆盖不透气的薄膜以形成密封层,之后用真空泵抽气使排水通道保持较高真空度,使土内的孔隙水被抽出土体达到固结。
电渗排水法。
在土体内通以直流电而使内部含水由正极区域流向负极区域,实现横正极区域内土体固结,对于由某些工业废料和
石灰中也可使水流由负极流向正极。
砂井。
是利用各种打桩机具击入钢管,或采用高压射水以及爆破等方法在路基中形成一定规律的孔眼,之后在孔眼内灌入中粗砂以形成砂柱,并在其顶部铺设垫层,在软土路基处理中该类砂井起排水通道的作用,但一般砂井由
于井径较小而增加施工难度也易断开失效,因此而采用网状织物袋装砂井,其既省料也可降低造价,并且不会由于路基发生竖直或水
平变形而丧失其连续性。
塑料排水板。
人为的在软土层内插入排水塑料板以形成渗水通道,以缩短排水距离增加排水路径,由于加快软土内排水速度而提
高路基强度和承载力。
2、注浆加固
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通过钻孔置入到处理土层的预设深度,然后将浆液以高压冲切土体。
在喷射浆液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提升,形成水泥土圆柱体;若喷嘴提升而不旋转,则形成墙状固结体。
加固后可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发生,防止砂土液化、管涌及基坑隆起,建成防渗帷幕,则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粘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等地基。
如图1。
渗入性灌浆。
在不扰动和破坏地层结构的压力下将浆液渗入土层孔隙,通过其凝固、硬化来提高路基土体强度;压密灌浆。
首先在土体内钻孔,之后将压浆管置入预定深度的土层,通过向土体
内压入高黏性土、水泥与水拌和的浆液而在土层内压浆点周围形
成灯泡型空间,通过浆液的挤压作用而产生上台力来促使地层形成局部隆起来提高对顶层的支撑力;
劈裂灌浆。
使较浓浆液在较高的灌浆压力作用下来克服土体初始应力及抗拉强度,实现在土体内产生水力劈裂和置换的作用,以形成交叉的结石网格即刚性骨架,在劈裂过程中土体内自由水及毛细水被排走致使表面水被吸收,从而土体发生固化和硬化作用实现其强度再次提高;
电化学灌浆。
通过电化学作用来降低通电区域内含水量以形成渗浆通道,并通过在土壤内灌注浆液使其与通道内土粒形成加固体以增强土体强度。
3、加筋土
土工织物铺垫:在软土地基表层铺设一层或多层土工织物,可以减少路堤填筑后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又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不影响排水。
对于淤泥之类高含水量的超软弱地基,在采用砂井及其他深层加固法之前,土工织物铺垫可作为前期处理,以提高施工的可能性。
4、置换法
旋喷桩。
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技术,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工程钻机,将旋喷注浆管置入预定的地基加固深度,通过钻杆旋转,徐徐上升,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冲击土体,使土和浆液搅拌成混合体,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生成一种特殊的、且有较高强度、较好变形特性和水稳性
的混合柱体,它对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有明显效果,是一种人工复合地基最大有效处理深度 20m。
cfg桩:利用打桩机将直径为300mm~400mm的桩管打入土体内,在击入过程中填入由碎石、粉煤灰、水泥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构成的混合料,使其与原土体形成复合地基来提高路基承载力;
钢渣桩:和cfg桩类似采用振动方法成孔,之后将废钢渣分批投入桩孔内并振密实形成桩,其与原来软土路基也构成复合路基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生石灰桩:用生石灰碎块置于桩孔中形成桩体,称为生石灰桩最大有效处理深度20m。
二灰桩:是在石灰桩施工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部分石灰,在桩体形成过程中通过对土体的挤密作用和离子交换以及胶凝、炭化作用以形成较大强度的桩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该方法与石灰桩相比其吸水膨胀作用较小;
强夯置换:其是利用在强夯过程中高锤落差产生的高冲击能夯出的直壁夯坑内,倒入碎石、矿渣等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的材料强行挤入路基,从而在路基内形成一个个的碎石墩,该类碎石墩与墩间土形成碎石墩复合地基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其沉降;换土回填:其是将软弱土层挖除,并回填以性质较好的材料,之后将其分层夯实以形成坚硬垫层,在使用中利用垫层本身的高强度和低压缩性和扩散附加应力来提高路基承载力。
总之, 软土路基的施工处理措施不当会带来工后沉降、路面不
平和开裂, 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 因此应高度重视软土路基施工的方方面面。
只有掌握了软土路基的基本特征, 明确软土路基施工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目标, 遵循软土路基施工的基本程序, 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 才能够使工后沉降满足设计控制要求。
参考文献:
[1] 邓派辉.浅谈路桥工程中的软土路基的施工处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6)
[2] 宋琛,刘永利.浅谈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处治措施[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