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和非正式英语的一些表达形式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简论商务英语写作中正式和非正式文体的语言差异,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正式非正式语言差异中国论文职称论文摘要:商务英语写作是商务活动的重要媒体之一,形式和语体多种多样。
由于公司间贸易关系的亲疏程度不同等因素,商务英语写作可以分成正式和非正式两大类,它们的区别主要从语言上体现出来,本文主要就这方面进行一定的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正式非正式语言差异Language V ariations in Formal and Informal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Abstract:In business activity, corresponde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dia, which has many forms andstyles. Due to such factors as the different relations between businesses, all the writings can be divided intotwo categories, formal and informal. The variations of these two mainly lie in language. This paper is acomparison and analysis in this respect.Keywords: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formal, informal, language variation一、概述在英语中,“商务”即“business”,它的内涵是多维的。
贸易、旅游、购物、参观、会议、办公等等,只要涉及“business”的,都被认为是商务活动。
商务英语写作作为商务活动的重要媒体之一,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无论是传统的面对面的商务往来还是现代化的网上交易,都缺少不了商务英语写作。
英语邮件问候语在现代社会中,电子邮件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英语发送邮件。
然而,有时我们会困惑于如何在英语邮件中正确使用合适的问候语。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英语邮件问候语,以帮助您在商务或日常邮件中表达尊敬和友好。
第一部分:正式问候语在正式场合,我们通常使用一些比较正式和客套的表达方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正式英语邮件问候语:1. Dear [姓名],此问候语适用于您非常熟悉的收件人,且希望将邮件写得更正式。
2. Dear Mr./Ms./Dr. [姓],如果您知道收件人的性别和姓氏,这是一种更正式的称呼方式。
3. To Whom It May Concern,当您不知道收件人姓名时,可以使用这个表达方式,适用于正式场合。
第二部分:半正式问候语在一些半正式场合,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友善但不过于随意的表达方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半正式英语邮件问候语:1. Hi [姓名],这是一种常见的非正式问候方式,适用于您与收件人有一定熟悉度的情况。
2. Hello [姓名],这是一种比较友好而又不失礼貌的问候方式,适用于与收件人有一定关系的情况。
3.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如果您不确定对方在何时会看到邮件,可以使用这种基于时间的问候方式。
第三部分:非正式问候语在与朋友、家人或非商务联系的邮件中,可以更自由地使用一些非正式问候语。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非正式英语邮件问候语:1. Hey [姓名],这是一种非常亲切的问候方式,适用于您与收件人有非常密切关系的情况。
2. Hi there,这是一种非常随和和友善的问候方式,适用于与朋友或非正式联系的收件人。
3. What's up,这是一种非常非正式的问候方式,适用于您与收件人有非常亲密的关系。
总结:在英语邮件中,正确使用合适的问候语非常重要。
根据与收件人的关系和邮件的正式程度,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问候方式。
Could you please 的用法1. 介绍“Could you please”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客气用语,用于向他人提出请求或询问。
它可以用于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并且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很常见。
本文将详细介绍”Could you please”的用法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2. “Could you please”的基本结构“Could you please”的基本结构如下:Could you please + 动词原形 + 其他要求或说明其中,“could”是情态动词,表示一种礼貌的请求或询问。
后面紧跟着的是助动词”you”和动词原形,表示具体要求或行为。
最后,可以添加其他要求或说明,以使请求更加明确。
3. 请求示例下面是一些使用”Could you please”进行请求的示例: - 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alt? - 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ith my homework?在这些示例中,第一个句子是请求别人递给你盐;第二个句子是请求别人关门;第三个句子是请求别人帮助你做作业。
4. 更礼貌的表达方式如果想要更加礼貌地表达请求,可以使用以下形式: - Could you possibly + 动词原形 + 其他要求或说明 - Could I possibly + 动词原形 + 其他要求或说明这种形式中,使用了”possibly”来加强礼貌程度。
下面是一些示例: - Could you possibly lend me a hand? - Could I possibly have a moment of your time?在这些示例中,第一个句子是请求别人帮助;第二个句子是请求别人稍等片刻。
5. 回答方式当有人向你使用”Could you please”进行请求时,可以用以下方式回答: - Sure, I’d be happy to. - Of course, no problem. - Certainly, I can do that.这些回答表达了愿意帮助的意思,并且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正式文体与非正式文体的若干差别缩写词,如don’t, mustn’t, he’s, I’ve 等,一般用于非正式文体。
在正式文体中则把它们写全。
泛指的不定代词you常用于非正式文体中,在正式文体中则用?You never know what new measures the president will take.One never knows what new measures the president will take.在非正式文体中,who可以代替whom在疑问句中用作宾语。
在非正式文体中,宾语从句前的that常省去,尤其在表示“说”和“想”的动词后面:She said (that) she would come.在非正式文体中,they 可以指代everyone, everybody, someone, no one等。
Has everyone finished doing their exercises?Has everyone finished doing his or her exercises?在非正式文体中,虚拟语气的句子如是I, he, she 及it等词,可用was 代替were.I wish he was here with us.分词短语一般用于正式文体。
Having been warned of the impending storm, the captain decided to put off the voyage.When the captain heard a storm was coming, he decided to putoff the voyage.独立主格结构一般用于正式文体The weather being fin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to climb the Western Hills.As the weather was fin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to climb the Western Hills.作状语或定语的短语,放在主语前使句子更加正式。
不同语言的语用特点与语境分析在交流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不同的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语用特点和语境,这些差异既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点,也影响了人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交际方式和表达习惯。
本文将对不同语言的语用特点和语境进行分析。
一、英语的语用特点与语境分析英语是全球通用的国际语言之一,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和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
英语的语用特点主要包括:1. 直接而简洁:英语交流注重直截了当的表达,通常采用主语+谓语的句子结构,简明扼要地传达信息。
2. 情感控制:英语文化重视情感的自我控制,在交流中较少表达个人情感,更注重客观描述和理性思考。
3. 尊重他人隐私:英语交流更倾向于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避免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
4. 讲究礼貌:英语交流注重礼貌用语和客套话,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5. 强调正式与非正式:英语有严格的正式和非正式表达区分,交流场合的不同会影响表达方式的选择。
二、汉语的语用特点与语境分析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汉语有其独特的语用特点和语境。
1. 冗长而委婉:汉语交流通常注重使用委婉、委托动词等方式表达,句子结构复杂,较英语更冗长。
2. 情感表达丰富:汉语交流更注重情感表达,善于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 尊重长辈与权威:汉语文化强调尊重长辈和权威,交流中常使用敬称和尊称,表达对长辈或上级的尊重和敬意。
4. 重视社会关系:汉语文化注重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在交流中常加入一些客套话和寒暄语,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
5. 少用缩略词和简化语言:汉语交流中较少使用缩略词和简化语言,注重准确表达,以避免歧义和误解。
三、法语的语用特点与语境分析法语是国际性语言之一,是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官方语言。
法语的语用特点主要表现在:1. 重视称呼:法语交流中尊称的使用非常重要,称呼称谓通常根据对方的地位和关系来确定。
2. 表达精确:法语注重准确表达,他们喜欢使用专业术语和精确的词汇,以确保言语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论英语语域与语体
英语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语言,可以说是影响全球最大的语言之一。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拥有许多不同的语域和语体。
它的语域主要分为语言学语域和文化语域,而语体则主要分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英语语域和语体。
首先,英语语域可以分为语言学语域和文化语域。
语言学语域是英语比较研究的语域,它包括语法、词汇、发音和语义等方面的研究。
文化语域涵盖了文化背景、历史、习俗等方面,包括不同英语使用者所使用的不同英语语言。
因此,语言学语域主要研究英语的语言特点,而文化语域则着重于英语使用者如何使用英语。
其次,英语语体可以分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
正式语体属于正式场合,如正式会议、演讲、文献和报告等。
正式语体多用于书面表达,通常使用英语最常见的语法结构,用于表达正式的意义。
非正式语体则更注重口头表达,在日常对话中可以使用非正式语言。
非正式语体更多注重语义,用以表达非正式场合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英语语域可以分为语言学语域和文化语域,而语体则可以分为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
正式语体多用于书面表达,而非正式语体则更注重口头表达。
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学会运用到不同场合中的英语语域和语体,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英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国际语言,它拥有多样化的语域和语体,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语言。
通过对英语语域和语体的学习,可以
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英语的巨大潜力。
早上好的英语表达
一、常见表达
1. “Good morning”
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表达“早上好”的英语短语,适用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
例如:Good morning, everyone.(大家早上好。
)
2. “Morning”
这是“Good morning”的简略形式,比较口语化、随意。
通常用于熟人之间,如朋友、同事、家人等。
例如:Morning! How are you today?(早啊!你今天怎么样?)
二、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示例
1. 在正式场合
在商务会议或者学校的正式集会中,使用“Good morning”比较合适。
例如: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our meeting.(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参加我们的会议。
)
2. 在非正式场合
与朋友、邻居见面时,可以说“Morning”。
比如:Morning, John. Did you sleep well?(早啊,约翰。
你睡得好吗?)
三、发音要点
1. “Good morning”
“Good”:英[gʊd];美[ɡʊd]。
其中“oo”发[ʊ]音,要短促有力。
“morning”:英[ˈmɔ:nɪŋ];美[ˈmɔ:rnɪŋ]。
注意“or”的发音在英式和美式英语中的区别,英式发[ɔ:],美式发[ɔ:r]。
2. “Morning”
英[ˈmɔ:nɪŋ];美[ˈmɔ:rnɪŋ],单独说这个词的时候,语调可以稍微上扬,表示一种轻松的问候。
family缩写形式Family缩写形式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而在英语中,family这个词也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家庭在英语中的缩写形式——family缩写。
一、什么是family缩写在英语中,family这个单词可以被缩写为“fam.”或“famly”。
这两种缩写形式都可以用于正式和非正式场合,并且通常用于书面语言。
二、fam.和famly的使用情况1. fam.fam.是family的一种简短形式,通常用于书面语言中。
它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家庭或家族。
例如:- The Smith fam. is having a reunion next month.史密斯家族下个月将举行聚会。
- My fam. is very close-knit.我的家庭非常亲密。
此外,fam.还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表示亲密或熟悉的关系。
例如:- She's one of my fam.她是我的亲戚之一。
- We're pretty fam with each other.我们之间相当亲密。
2. famly与fam.相比,famly更少见,并且通常只在非正式场合使用。
它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家庭或家族。
例如:- The Johnson famly is going on vacation next week.约翰逊一家下周要去度假。
- I come from a big famly.我来自一个大家庭。
此外,famly还可以用作形容词,表示亲密或熟悉的关系。
例如:- We're like famly to each other.我们就像是一家人。
三、其他与family相关的缩写除了fam.和famly之外,英语中还有其他与family相关的缩写形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缩写:1. fams.fams.是family的复数形式缩写,在书面语言中用于表示多个家庭或家族。
英语常用俚语一、俚语的定义和起源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形式,通常只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
它不同于标准的、正式的、书面化的英语,而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地区或行业中的成员创造和使用的。
俚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简短的词语来表达复杂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简短的词语逐渐成为特定群体或地区的常用表达方式。
二、英语俚语的分类英语俚语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根据其使用群体来进行,如学生俚语、商业俚语、黑人俚语等。
另一种分类方式是根据其起源来进行,如美国俚语、英国俚语、澳大利亚俚语等。
还有一些俚语是由特定的社会事件或文化现象产生的,例如“Bluejeans”这个词汇,原本是工人们用来形容粗劣裤子的词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变成了一种流行的服饰象征。
三、常见英语俚语及其用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俚语的用法:●“Gonna”: 这个词汇是“going to”的简短形式,用于表达未来某个时间将要发生的动作或事件。
例如:“I’m gonna go to the store later.”(我待会要去商店。
)●“Wanna”: 这个词汇是“want to”的简短形式,用于表达想要做某事的意思。
例如:“Do you wanna come with me?”(你想跟我一起去吗?)●“Kinda”: 这个词汇用于表达“稍微”、“有几分”、“有几许”等意思,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
例如:“I feel kinda bad about it.”(我对此感到有点难过。
)●“Duh”: 这个词汇常用于表示某人已经很明显地说了某件事情,而这件事情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Duh, of course I know that.”(哼,我当然知道那件事。
)●“Awesome”: 这个词汇常用于表达对某件事情的赞美和钦佩。
例如:“That’s an awesome car!”(那是一辆很赞的车!)俚语与正式英语的比较正式英语是一种标准化的、正式的语言形式,常常用于书面语、演讲和正式场合。
hi和dear的用法hi和dear都是英语中常见的称呼词,用于与他人打招呼或称呼亲密的人。
但它们在用法和表达的感情色彩上有所不同。
下面将分别介绍hi和dear的用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是hi的用法。
Hi是一种非正式的打招呼方式,通常用于朋友、同事和熟人之间。
它可以在口语交流和书面对话中使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hi的用法:1. Hi作为打招呼的用语。
例如:- Hi, how are you?(嗨,你好吗?)- Hi there!(嗨,你好!)- Hi, nice to meet you.(嗨,很高兴认识你。
)2. Hi作为寒暄中的用语。
例如:- Hi, long time no see!(嗨,好久不见!)- Hi, how's it going?(嗨,近况如何?)- Hi, what have you been up to?(嗨,最近在忙什么?)3. Hi作为打电话时的问候语。
例如:- Hi, is Tom there?(嗨,汤姆在吗?)- Hi, this is Lisa.(嗨,我是丽莎。
)需要注意的是,hi是一种非正式用语,使用对象需要考虑场合和关系。
在正式场合或与陌生人交流时,应避免使用hi,而选择更为正式的称呼方式。
接下来是dear的用法。
Dear是一种更为亲密的称呼词,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与亲近的人交流。
它可以表示友好、亲切、关照等意思。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dear的用法:1. Dear作为称呼词用于书信或邮件中,起到亲切的称呼作用。
例如:- Dear Mr. Smith,(亲爱的史密斯先生)- Dear Professor Johnson,(亲爱的约翰逊教授)- Dear John,(亲爱的约翰)2. Dear作为称呼词用于亲密关系中,表达爱、亲密和关怀的感情。
例如:- My dear friend,(亲爱的朋友)- Dear Mom,(亲爱的妈妈)- Darling,(亲爱的,宝贝)3. Dear作为称呼词用于商务场合,表示尊敬和客套。
内容表达的名词解释英语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表达变得愈发重要。
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通过各种媒介进行表达,我们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内容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内容表达的名词解释英语。
一、表达方式(Expressions)在内容表达中,表达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指的是我们用来传达思想和观点的方式和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1. 直接表达(Direct Expression):以直接明了的方式陈述观点或思想,通常不使用任何修饰词或比喻。
2. 比喻(Metaphor):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绘某种观点或思想。
3. 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来引导读者或听众思考并加深对某个观点的理解。
4. 引用(Quotation):引用他人的观点或言论,以增加说服力和可信度。
5. 指代(Reference):用一个词或短语来代替已经提到的事物,以避免重复。
二、语言风格(Tone)语言风格指的是在内容表达中使用的语言的特点和风格。
它可以帮助我们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和态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言风格:1. 正式(Formal):使用正式的语言和说法,通常用于正式场合或学术写作。
2. 非正式(Informal):使用非正式的语言和说法,更贴近日常生活和口语表达。
3. 幽默(Humorous):运用幽默和诙谐的语言,以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兴趣和笑声。
4. 严肃(Serious):使用严肃和庄重的语言,传达出认真和权威的态度。
5. 平和(Neutral):避免使用夸张的语言或明显的情感色彩,保持中立和客观。
三、逻辑关系(Logical Relationship)逻辑关系是内容表达中用来组织和连接观点的方式。
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文章或演讲中构建清晰的逻辑思路。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逻辑关系:1. 因果关系(Cause and Effect):指的是一个事件或行为引起另一个事件或行为的结果。
A lot of 与 Lots of 的区别在英语中,表达数量的词汇非常重要。
当我们想要描述一个大量的数量时,我们通常会使用短语“a lot of” 或“lots of”。
尽管它们在意义上非常接近,但在使用和语境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区别。
1. 语气和形式• A lot of:“A lot of” 是一个相对正式、书面的表达方式。
它常常出现在正式的写作、较严谨的场合或者正式的演讲中。
例如,“There are a lot ofchallenges in our project.”•Lots of:“Lots of” 是一个更加口语化、非正式的表达方式。
它通常用于口语交流、日常对话中的非正式场合。
例如,“I have lots of friends in this city.”2. 可数和不可数名词的使用• A lot of:“A lot of” 通常用于修饰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s)的复数形式。
例如,“I have a lot of books,” “There are a lot of cars on the street.”•Lots of:“Lots of” 也可以修饰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但它更常用于修饰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s)和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
例如,“I have lots of water,” “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in the park.”3. 强调程度• A lot of:当我们想要强调数量的多少时,通常会选择使用“a lot of”。
它传达了数量的显著性和重要性。
例如,“He ate a lot of food at the party.”•Lots of:“Lots of” 则更常用于描述一般的大量数量,不强调显著性。
它传达了数量的存在,但不突出重要性。
例如,“She has lots of hobbies.”4. 否定形式• A lot of:在否定句中,我们通常使用“a lot of”。
非正式约会和正式约会有何不同英语作文Personally, it's better to have a casual date. It's better to dress casually and be comfortable. It's also to show the real person to the other party, so that he or she can understand the real person better and consider whether to continue or not. In this way, both parties are quite good and comfortable. But for those who have talked for a long time, they don't need to care about these things.For a formal date, I'm afraid we have to continue to consider these things! Even those who have talked for a long time or got married for a long time, they also need occasional formal dating to enhance their relationship.个人觉得,休闲约会怎样都好,穿的随意就好,自己舒服,也是把真正的自己展示给对方看,让他(她)更加了解真正的自己,考虑要不要继续啊之类的,这样双方都挺好的,也自在一些,不过对于谈了很久的来说,那就更不用在意这些啦。
对于正式约会的话,怕是得有继续下去的那种情况才考虑这些的吧!即使是谈了很久的或是结婚很久了的,也需要偶尔的正式约会,增进感情。
再见的英语表达方式CheerioCheerio也是非正式英语(口语)表达,同Goodbye,是“再见”的意思。
Cheerio! Have a nice day.再见,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
Catch you later. 和See you later和熟人道别时,可以用地道口语See you later和Catch you later来表达,或者用它们的简化版laters。
Catch you later和See you later可以分别写作Catch ya later 和See ya later,其中的ya是单词you的口语非正式表达。
它们两个的意思都是“再见”或“回头见”。
See you later是俚语,非正式场合表达。
小V提醒你,See you later与See you,See you soon,See you around等是有区别的,当你分不清时,可以直接用See you。
See youSee you 的英文意思是“goodbye for now but I’ll see you again in the future.”即再见,非正式表达,我们在不久以后很可能会再次相见。
See you soonSee you soon一般指分别后,彼此有计划并且会很快再见,可翻译为“待会见”。
比如,你和你的闺蜜去图书馆,但你的闺蜜要先去买杯奶茶,再去图书馆。
这时,你可以对她说See you soon。
See you laterSee you later是“再见”的非正式表达,一般表示你知道你们分别后在同一天会再次遇见,但不确定具体时间。
但也有网友认为,See you soon 和See you later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当你说“See you soon”,而你的朋友回答你“See you later”时,并不是你朋友在纠正你的语法错误,其实你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See you around经常看美剧或欧美电影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说See you around 的人,往往希望并期待再次见面,但感觉到他们接下来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再次相见,即没有具体的见面计划,翻译过来有点像武侠小说里常说的“后会有期”。
试谈正式英语和非正式英语在词汇\语法上的特点当我们在不同场合用汉语说、写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意识,无意识地使用不同的话、词语,但是当我们用英语交际时就有可能混淆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英语,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差别,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人们要根据交际的不同场合和目的选择不同表达方式。
正式英语(formal english)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正式场合使用的那种英语,它的对立面是俚语(slang)。
正式英语使用范围上至政府签发的官方文件、法令、下至一所学校发布的启事和文告等。
非正式英语(informal english)指私人交谈,个人书信来往,日常口语等。
目前它主要运用于公共交际如报纸、杂志、广告、电视、通俗书籍等方面。
我们也应该指出正式英语和非正式英语是没有明显界限的,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差异性。
但这并不否认它们之间的一般性差异。
正式英语和非正式英语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语音、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在这篇文章里主要谈谈词汇、语法上的特点。
一般说来,正式英语在词语意义上更大,更纤细,相反非正式英语在词汇上是更短,更随意。
英语的词汇基本上有三个来源,第一是英语本身也叫盎格鲁—萨克森词汇,第二是法语,第三是拉丁语和希腊语。
从历史上讲,盎格鲁—萨克森词汇属于古英语,它是典型的德式语言,这种德式语言随着法语词汇的进入而消失,还有一些是平民百姓所用的语言仍保留至今,随着诺曼的统治,英语借用了许多法语单词,这些词汇主要使用在宫庭,它们是关于骑士、政府、道德、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作家、学者借用了很多拉丁、希腊和意大利词汇,诸如“formula”,“geometry”,“philosophy”“tragedy”等,这些词汇通常运用在文化和学术界。
一般而言,盎格鲁—萨克森词汇是短小而简单的,使用在非正式场合。
法语词汇表达了一种严肃感,而希腊词汇则是使用在文学和学术界。
因此法语和希腊词汇是被使用在正式场合。
正式和非正式英语的一些表达形式 状语 1) 时间,原因和条件状语可以用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也可以用状语从句的形式,一般的说,非谓语动词形式比状语从句形式正式。 Being (As he was) a farmer, he had to get up early. Weather permitting (If weather permits), we shall go. 2)方式和程度状语可用介词短语,也可以用副词表示,一般说,介词短语比副词正式。 He spoke in a confident way / with confidence. (confidently) 3) 英语中用一些副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ly形式,一种是同形容词的形式相同,一般说,前者比后者正式。 I'll get back as quickly (quick) as I can. He read loudly (loud). I guessed rightly (right). 4) 让步状语从句 `how (who, when, what) ever' 的形式比 no matter how (who, when, what) 的形式正式。 However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e work may be, I shall finish it.
代词 I. 关系代词 1) 定语从句中作宾语的关系词`Whom' 比 `who'正式。 He is the person whom (who) I met the other day. 2) 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和宾语的关系词`Who' `whom' and `which'比 `that' 正式。 He is the person who (that) is well-known all over the country. This is the book which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I know the person whom (that) you spoke to. 3) 指时间和地点的从句 `Prep + which' 比 `when' and `where' 从句正式。 This is the place in which (where ) I worked. That is the day on which (when) I came.
II. 人称代词 1) 通常在比较级中主格比宾格正式。 He is taller than I (me). Who is there ? It is I.(me) 2) 在动名词前,所属格比主格正式。 Do you mind my (me) smoking? I am surprised at his (him) making that mistake. 3) 单数人称代词比复数正式。 Everyone should do his (their) duty. Give me (us) a kiss, darling. Everyone thinks he knows (they know) the answer. 4) 指作者本人用 `We' 比 `I' 正式。 As we (I) showed in Chapter One, it is not an easy question. 5) 泛指人时,`One' 比 `you' 正式。 One (You) never knows what may happen. 6) 在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中的主语出现名词和代词时,主句中用名词比用人称代词正式。 The plane took off as soon as it had refueled. (It took off as soon as the plane had refueled.)
III. 指示代词 1) 当`This' 和 `that'都是后指时,'that' 比 `this' 正式。 That (This) is what I thought. 2.)`that / those' 作为先行词比名词正式。 Those flowers are better than those which (the flowers) we planted last year.
主谓一致 1) 单数比复数正式。 None / Neither of them has (have) arrived yet. 2) 复数比单数正式。 If I were (was) you I would do that. Neither his wife nor his child have (has) arrived. There are (is) hundreds of people outside. 3) 和kind 连用的名词单数比复数正式。 This kind of dog (These kinds of dogs are) is easy to train. I like most kind of cat (cats).
倒装句比不倒装句正式。 Had I known it (If I had known it) I would have told you. Hardly have I seen this. (I have hardly seen this.) Away went the car (The car went away) like a whirl wind. Under no circumstances must the door be left unlocked. (The door must be left unlocked under no circumstances.) Most of the problems a computer could solve easily. (A computer could solve most of the problems easily.)
不省略的形式比省略的形式正式。 I know that he is a famous writer. He is a person whom I have known for several years. I spent all the week in writing my paper. I saw her on the day after her birthday. We are going to visit China in the following spring. You can borrow my pen if you want to borrow. He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come early.
介词前提比介词结尾的句子正式。 He is a person on whom we can rely (whom we can rely on). With what did he write it? (What did he write it with?) 情态动词 1) 用于请求时,`May' 比 `can' 正式。 May (Can) I use your bike? 2) 用于请求时,`Would' 和 `Could' 比 `will' 和 `can' 正式。 Would / Could ( Will / Can) you like to give a speech?
泛指时定冠词比名词复数正式。 The horse is a very useful animal. (Horses are very useful animals.)
从句比不定式的形式正式。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do it (for us to do it). It seems that he is a teacher. (He seems to be a teacher.)
其它的一些句子。 1) If you come early, you will see him. (Come early and you will see him.) 2) I shall try and do it. (I shall try to do it.) 3) 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 not dress himself. (He is too young to dress himself.) 4) It is so beautiful a city. (It is such a beautiful city.) 5) Haven't you heard the news? (Have you not heard the news?) 6) To my surprise, I hear the news. ( I'm surprised to hear the news.) 7) We starts for Beijing tonight. (We are starting for Beijing tonight.) 8) To begin with, (First ) we must consider this thoroughly. 9) I go to see my old friend occasionally (now and then). 10) I am hence (therefore) unable to help you. 11) By the way, (Incidentally)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is? 12) I was ill therefore (so) I could not come. 13) Ultimately (Finally) I shall say a few words about it. 14) He spoke loudly in order that (so that) every one could hear him. 15) You should work hard even though (even if)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16) They asked me whether (if) they would come. 17) He still works hard although (though) he is old. 18) He took his umbrella lest (for fear that ) it should rain. 19) Don't come otherwise (or) I shall fire. 20) He failed to go there on account of (because of ) the rain. 21) He works hard despite (in spite of) his old age. 22) In my opinion (I think) he is not correct. 23) He got up early in order to (so as to) have more time to study. 24) Many (lots of) people get much ( a lot of ) pleasure from music. 25) He has little (not much) money and few (not many) friends. 26) I fear (am afraid) that he will not come. 27) I have to (have got to ) see my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