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图片背景
- 格式:ppt
- 大小:14.52 MB
- 文档页数:88
武汉⼤学11⽉29⽇举⾏119周年校庆活动并宣布120周年“校庆年”正式启动,却招致包括⽼校长刘道⽟在内的众多武⼤校友的质疑。
武汉⼤学于1993年在国内⼤学中率先举办“百年校庆”。
此后武⼤校⽅⼀直宣称,武⼤溯源于1893年时任湖⼴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强学堂。
11⽉29⽇,武⼤现任校长李晓红重申了这⼀观点。
然⽽,刘道⽟等武⼤校友却认为,武汉⼤学的前⾝只能追溯到1913年创建的国⽴武昌⾼等师范学校,与⾃强学堂并⽆传承关系。
他们主张在2013年重新举办“百年校庆”,⽽不要搞所谓的“120周年校庆”。
武⼤校延始末对于现在绝⼤多数的武⼤学⽣⽽⾔,武汉⼤学源于1893年的⾃强学堂似乎是从进校第⼀天起就开始接受的常识。
他们并不知道,武⼤校⽅认定学校最早的前⾝是⾃强学堂,只是最近⼆⼗年来的事。
1992年以前,武⼤官⽅从未正式承认过始建于1893年的⾃强学堂为学校前⾝。
长期以来,武⼤校⽅坚持以国⽴武昌⾼等师范学校作为学校历史的正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武⼤明确以1913年为建校年份,并以此为标准举办过多次校庆活动,1983年刘道⽟任校长时,就举办了武⼤建校七⼗周年的庆典。
据多年从事过武汉⼤学校史研究的武汉⼤学教师吴骁的考证,武汉⼤学与⾃强学堂并没有传承关系。
1893年11⽉29⽇,张之洞向光绪皇帝上书,奏请开办⼀所新式学堂以培养洋务⼈才,新学堂名为“⾃强学堂”,校舍定于武昌读书堂街三佛阁,1902年⾃三佛阁迁到东⼚⼝改名为⽅⾔学堂。
⽅⾔学堂于1911年初停办。
⽅⾔学堂停办后,⽅⾔学堂位于武昌东⼚⼝的校舍⼀度被武昌军官学校所占⽤。
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决定设⽴武昌⾼师,湖北都督黎元洪决定将武昌军官学校使⽤的校舍提供给武昌⾼师使⽤。
武昌⾼师的兴建,并不是⽅⾔学堂的恢复重建,其师资、学⽣也与⽅⾔学堂并⽆继承关系。
1991年年底,武⼤校友总会号召校友捐资兴建校门向80周年校庆献礼,1992年全年,武⼤也⼀直做80周年校庆的筹备⼯作,但在当年下半年突然决定将在1993年举办百年校庆,并于1993年10⽉向社会宣布,抛弃了过去以武昌⾼师为学校正源的看法,将武⼤校史正式上溯到了⾃强学堂。
选择武大的五大理由——给心仪珞珈的学弟学妹们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吴骁2004年高考在即,特将原作于2002年、修订于2003年的招生宣传文章再次略作修改,简要列举武大在五个方面表现出的巨大魅力,为对武大感兴趣的众位高考生提供参考。
美丽、自由的独特氛围好。
百年学府武汉大学,是中国最美丽、最自由的大学。
美丽者,优雅之自然风景也;自由者,深厚之人文底蕴也。
武汉大学素以风景之秀丽、校园之博大、建筑之精美、文化之浓郁而赞誉满天下;它位于武汉市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珞珈山麓,依山环湖,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古典式的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亭台楼阁造型别致,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武汉大学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校园及其早期建筑群分别具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个独特的身份,这在中国大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前者体现出武大拥有美丽的自然环境,后者印证了武大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武汉大学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使之各放异彩、交相辉映,造就了珞珈山的独特风景,在海内外久负盛名,被誉为“科学文化的殿堂”和“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建校伊始,武大便将学术自由、思想自由作为自己的精神信念,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上个世纪80年代,“自由的武大”与“民主的北大”并行于世,名噪一时,在思想、意识形态的领域里形成“北有北大,南有武大”的壮观局面。
时至今日,武大崇尚自由精神的优良传统仍得以延续和保留。
中国没有几所学校能够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学”,而武大,则正是为数不多的几所能够让人在读完之后产生出一种上过“大学”般的感觉的学府之一。
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志在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中,惟有武大将“现代大学制度的典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其办学理念之先进,战略眼光之高远,由此可见一斑。
武大的“自由”,不仅体现在学术和思想上,也体现在对个人生活方式选择的绝对尊重上,在这里,个人完全能自主地支配自己的生活,最充分地享受自由。
武汉大学: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作者:万舒心来源:《求学·文科版》2017年第05期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后历经变革,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与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并称“民国四大名校”。
时至今日,身居武汉这闹市繁城,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以下简称“武大”)就好似一鼎钟、一汪泉,用“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这几个大字镇住这座城。
这里既漂亮又自由,既包容又开放,既有诗性又有才情。
一封情书,武大人给华科人写,用古文字写,用三行诗写,仅此一条,就能让我彻彻底底地爱上这所学校。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游走在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校园中,在武大读书的快感仿佛和百年前无差。
我们中国哲学课的教授是从武大首届人文班出来的,虽然已至不惑之年,但依旧很帅气!课讲得有趣极了,深得学生喜欢。
大一的那个夏天,每周二的晚上,我们洗了澡,顶着半湿的头发坐在教五楼里,听他讲夫子、老庄、魏晋名士。
做学问的各有各的脾气,这一位最不喜欢学生记笔记,课件上只有标题和原文,授课全凭他的嘴上功夫。
整整一个晚上,几乎没人走神。
他主攻哲学,也精通文史。
他说,其实他最喜欢的是历史,所以要把它好好地供起来当作爱好,让哲学成为主业养活自己就好了!武大从来都不缺少人才。
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曾在这里激扬文字。
武大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700余人,有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等。
在科研水平上,武大实力雄厚,成就卓著。
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水稻,高頻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武汉大学: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大校园风景全国第一的十大理由吴骁归纳整理百年学府武汉大学,素以风景之秀丽、校园之博大、建筑之精美、文化之浓郁而赞誉满天下。
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珞珈山麓,校园依山环湖,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古典式的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亭台楼阁造型别致,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武汉大学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第一,武汉大学校园及其早期建筑群分别具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个独特的身份,这在中国大学中是绝无仅有的,是最能证明武大校园风景全国第一的权威“硬性”证据。
前者体现出武大拥有美丽优雅的自然环境,后者印证了武大具备氤氲深厚的人文底蕴,武汉大学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使之各放异彩、交相辉映,造就了珞珈山的独特风景,造就了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
第二,武汉大学校园是身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东湖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水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而整个风景区面积则广达88平方公里。
东湖兼有太湖之浩淼与西湖之秀丽,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风景区。
朱德委员长于1954年3月视察东湖时曾题词道:“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
”1982年11月,国务院审定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01年1月,东湖风景区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评选为全国首批“AAAA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东湖港汊交错,岸线曲折,其南岸层峦叠翠,山环水抱;而其西南一隅的珞珈山,正是武汉大学所在地。
当年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和著名农林学家叶雅各先生亲自选定的武大珞珈山新校址,坐落在武昌东湖西南岸三面环水的半岛上,东望磨山群峰逶迤,西临洪山宝塔灵秀,南拥三国遗迹卓刀古泉,北览东湖烟波一碧万顷;校园内外山形起伏有致,湖岸曲折环绕,地面海拔20-118米,整体占地4000余亩。
武大六一惨案武大六一惨案。
在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校园内。
1947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反饥饿。
反内战。
反迫害的学生运动遍及国民党统治区。
以武汉大学为中心的学潮成为这次学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6月1日凌晨3时。
武汉当局调集全副美式装备的军。
警。
宪。
特1000余人突然闯人武汉大学教职员和学生宿舍。
开枪打死手无寸铁的王志德。
黄鸣岗。
陈如丰3位同学。
打伤20多人。
逮捕一批进步师生。
时称六·一惨案。
同年8月。
武汉大学进步师生在校内体育馆侧修建六·一惨案纪念亭。
亭坐北朝南。
边高6.5米。
六角地尖顶。
翠瓦飞檐。
有6根朱漆圆柱支柱。
中文名,武大六一惨案。
地点,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校园。
时间,1947年。
后果,开枪打死手无寸铁的王志德。
事件简介。
亭内立纪念碑。
碑为麻石基座。
高1.9米。
碑面刻六?一纪念碑记。
碑阴刻有死难三学生传。
六一惨案是民国时期的1947年学运中。
发生在国立武汉大学校园内的一起震惊全国的军警屠杀镇压爱国师生的事件。
这也是武大历史上第二个六一惨案。
事件背景与发端。
1946年。
国共内战全面展开。
随着内战的升级和加剧。
反饥饿。
反内战。
反迫害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
1947年5月20日。
京沪苏杭学生6000余人在南京高举京沪苏杭十六所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的旗帜。
举行联合示威游行。
向国民政府行政院提出增加伙食费及全国教育经费等五项要求。
遭国民党军警残暴镇压。
重伤31人。
轻伤90余人。
被捕20余人。
造成震惊全国的五·二零惨案。
5月22日。
由国立武汉大学发起。
武昌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举行了反饥饿。
反内战。
反迫害示威游行。
声援南京学生。
抗议南京当局暴行。
当天清早。
武大1700余名学生。
列队前往武昌。
准备会合各兄弟院校学生渡江到汉口游行并赴武汉行辕请愿。
但省政府已下令封闭了所有渡口。
于是游行队伍被迫返回到彭刘杨路向省政府请愿。
请愿队伍冲进省政府后。
占领了除财政厅外其余各厅局办公室。
武汉大学主要游览景点说明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
目前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
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
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
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
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1武大正门(标识性景点)武汉大学校门是国立武汉大学的象征,现校门以建造于1937年现存于街道口劝业场的民国老牌坊为蓝本。
2011年,武汉市政府决定在此修建八一路下穿通道,现有路面建成广场,决定拆除原1993年建成的牌坊。
尺寸放大约1.12倍,位置在原址上向校内缩了10多米,但依旧在武大校园的中轴线上。
新校门及广场于2013年武大120年校庆之际建成。
牌坊题字正面为著名书法家、画家曹立庵题写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反面为中国语言学家刘博平题写的“文法理工农医”六字。
在牌坊后面的中轴线两侧,左右各立一个石碑,一个刻有《珞珈赋》,另一个则是校门新建之题记。
3.1珞珈广场珞珈广场位于武汉大学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前,东侧是图书馆,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与分子学院,距武汉大学正门有100多米。
武汉大学导游词大家抬头看一下这个牌坊,这是1993年武大百年校庆时由校友捐资修建的。
正前面的四根八棱圆柱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
正面“国立武汉大学”六字据说是由王世杰先生所书,他是国立武汉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背后的篆体大字“文、法、理、工、农、医”是武汉大学最初的六大学院。
前方的金色大字是百年名校武汉大学的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在1993年建校一百周年庆典之际,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曾为我们武汉大学题词:“发扬优良传统,培养优秀人才”。
我们武汉大学一直被称为是百年名校,这是因为它的前身是由湖广总督张之洞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距今已有一百一十年的历史,国立武汉大学是在1928年7月才正式定名的.那么现在我们却称武汉大学为新武大,为什么呢?是因为啊,在2000年世纪之交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
老武大是已有一百一十多年历史的老名校了,而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这三所大学在全国甚至在亚洲来说都是各个领域的数一数二的。
强强合并,也使得武大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老武大校区。
里面不仅有教学楼,宿舍,还有超市,菜场,小学,中学,银行等等。
好了,现在各位请往右看,这是我们2000年建好的珞珈校园文化广场。
是目前我国高校当中最大的文化广场。
这茵茵绿草,曲径小道,这是我们大学生最喜欢的地方。
大家看这栋建筑有没有一点像流星花园里的英德学院呢?它可是我们武大最好的一个学院——生命科学院?当年的抗SARS病毒的药物就是出自这个学院。
前面这个像花房的建筑物就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杨宏远院士的一个实验室,他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生殖生物学家。
广场前端是武汉大学新图书馆。
建于1985年,里面有各个方面的书籍。
想问下同学们,你们学校的图书馆有多大呢?现在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图书馆可是同时容纳2500多个同学在里面阅览图书。
“中坚九校”:雄踞一方的一流大学作者:暂无来源:《求学·志愿填报》 2021年第10期大漠孤烟(整理)中国高校“朋友圈”众多,有C9联盟、华东五校、Z14联盟等,其中,“中坚九校”是综合实力比较强的“朋友圈”之一,一共9所院校,包括雄踞中部的武汉双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东北第一强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位于京津地区的北京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西部第一强校西安交通大学;地处东南地区的东南大学和厦门大学;南方第一名校中山大学。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坚九校”几乎遍及我国的主要区域。
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坚九校”的实力。
一、院校概况1.9所大学均入选了“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为“双一流” A类建设高校。
2. 9所大学均为中国部属大学,除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2所院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他7所院校都直属教育部。
3 .9所大学的建校历史都超过了60年,其中,武汉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建校时间最长,办学至今已有120多年。
二、第四轮学科评估三、学科偏重哈尔滨工业大学侧重国防、航天领域,其机械制造、控制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焊接技术全国领先;西安交通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全国第一;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全国第一;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全国第一;东南大学的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全国第一。
武汉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全国第一;中山大学的生态学、工商管理全国第一;厦门大学的海洋科学全国第一。
武汉双雄:武汉大学VS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在校内会议上提出:“武汉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华中科技大学当即回答:“很近,出门坐591路公交车,到关山口下车即到。
”关山口,即华中科技大学所在地,华中科技大学江湖别称“关山口男子职业技术学院”。
武大国家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一、背景介绍国家专项计划是由国家制定的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招生计划,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入学机会。
武汉大学作为一所知名高校,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国家专项计划,为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本篇文章将介绍武汉大学国家专项计划招生专业的情况。
二、招生专业及特点武汉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主要面向农村地区,招生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理工科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这些专业注重实践和应用,适合具有较强逻辑思维和数学基础的学生。
2.医学类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这些专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前景和社会价值,同时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
3.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这些专业注重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合具有较强文字表达和思考能力的学生。
武汉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的专业特点包括:1.师资力量雄厚:武汉大学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国家专项计划的专业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实践教学丰富:武汉大学注重实践教学,国家专项计划的专业教学同样如此,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操作能力。
3.就业前景良好:武汉大学的国家专项计划专业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和社会认可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申请条件及录取标准申请武汉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的考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国家确定的实施区域(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湖北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内;3.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4.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录取标准方面,武汉大学将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具体录取标准将根据当年招生政策和录取人数而定。
四、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申请武汉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的流程如下:1.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武汉大学招生网站,填写申请表格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2.武汉大学招生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参加面试的学生名单;3.考生参加面试和体检,并按照要求提交体检结果;4.招生部门根据考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录取决策,并公布录取结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文化日益丰富,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节课以武汉大学为背景,通过趣味历史之旅的形式,让学生在游览校园的同时,了解武汉大学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汉大学的历史沿革,感受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武汉大学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历史遗迹。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遗迹进行深入了解。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如图片、文字等。
3. 趣味讲解每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小组进行提问。
教师对讲解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
4. 拼图游戏将历史遗迹的图片打乱,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游戏,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通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遗迹。
5. 互动环节教师设置与历史相关的趣味问题,学生抢答。
答对者获得小礼品,答错者接受“惩罚”。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趣味历史之旅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受。
1. 教学效果本次趣味历史之旅的教学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
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武汉大学的历史文化,提高了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分组讨论、趣味讲解、拼图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教学改进1)在讲解历史遗迹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历史人物相关的趣闻轶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
2)在互动环节,可以设置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遗迹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本次趣味历史之旅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有益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