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融合-方法-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56
细胞融合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上的应用
细胞融合技术是将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来源的细胞融合成形成一个单一细胞的方法,通常使用化学物质或电脉冲来促进融合。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合并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的变异体的基因组,以形成一个混合物,包含了连接的染色体、质粒或线粒体。
它可以产生新的物种、产生新的亚细胞杂交体、产生改进的代谢途径、产生新的抗性等等。
在微生物育种上,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各种理想特征的微生物。
例如,它可以用于合并多个微生物株的代表基因,以提高特定代谢途径的效率、生成抗性菌株或产生更好的生物柴油、产生具有优良酶活性的杂交细胞、产生高效低耗能的酵母菌等。
细胞融合技术还可以用于工业上的微生物育种,尤其是生物制药行业。
使用细胞融合技术,生产者可以将不同微生物株的代表基因合并,从而生成可产生用于制药用途的蛋白质的菌株。
此外,融合还可以产生具有更强大药效的细菌代谢物和抗生素。
尽管细胞融合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其风险还是不能忽视的。
因此,在进行微生物育种中使用这种技术时必须非常谨慎,需要严格遵守国际标准和规定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细胞融合的应用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工业领域。
在生物学中,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在医学中,细胞融合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和免疫缺陷病。
在工业领域,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生产某些化学品和药物。
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是将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膜融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单一的细胞。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电融合、化学融合和病毒介导的融合等。
其中,电融合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高电压脉冲将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在生物学中,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研究人类免疫系统的科学家可以将人类白细胞和小鼠白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研究人类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反应。
此外,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过程。
例如,研究胚胎发育的科学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胚胎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研究胚胎发育的过程和机制。
在医学中,细胞融合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和免疫缺陷病。
例如,研究癌症治疗的科学家可以将癌细胞和免疫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治疗癌症,因为它可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此外,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
例如,研究艾滋病治疗的科学家可以将免疫细胞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艾滋病,因为它可以识别和攻击艾滋病病毒。
在工业领域,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生产某些化学品和药物。
例如,研究生产人类胰岛素的科学家可以将人类胰岛素基因和大肠杆菌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生产人类胰岛素。
此外,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生产其他化学品和药物。
例如,研究生产某些抗生素的科学家可以将抗生素基因和真菌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简述细胞融合的三种方法及其原理。
细胞融合是生物学研究中常见的技术手段,可以让不同细胞相互融合,产生新的细胞体系。
细胞融合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三种:电穿孔法、聚合物法和化学法。
1. 电穿孔法
电穿孔法是一种通过电场刺激细胞膜使其短暂性通道的技术。
一个电场被施加在一个包含两种细胞的混合物上,这些细胞处于暂时开放的状态,此时它们可以聚集成一个共同的体系。
这种方法在体外胚胎发生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因为能够将精子和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子。
2. 聚合物法
聚合物法通常被称为聚乙二醇融合法(PEG),PEG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将两种互不相容的细胞暴露在其下时可以使其互相融合。
这种方法通常被用于融合细胞膜不容易被电穿孔的情况下,比如人肝癌分裂后的肿瘤细胞。
PEG被认为是缓慢地溶解了细胞膜的存在,从而带来了细胞体中的融合。
3. 化学法
化学法将细胞膜表面使用特殊化学物质覆盖,从而形成一个融合机制。
这些成分
通常是两性离子基,如溴化锭离子(BR)和醋酸骨架体离子(ABT)是最常用的。
一旦细胞表面被包裹了这些化合物,它们会被带入一个电场环境并自行结合。
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体外或体内制备混合细胞吸入无数的空气泡中,以用于非侵入性的支气管病变治疗。
以上三种方法是常用的细胞融合技术,尤其在生物学研究中,根据需要的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获得合适的融合细胞。
细胞融合的化学方法
细胞融合的化学方法一般是利用融合剂使细胞膜破裂或相互粘附,从
而实现细胞融合。
常用的融合剂包括聚乙二醇(PEG)、醛类试剂、胆碱
类药物等。
PEG方法是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之一,PEG具有高分子量、低毒性、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高的融合效率等优点,适用于很多细胞类型的融合。
使用PEG进行细胞融合的过程。
1.将待融合的细胞分别离心清洗,去除培养基中的酶和蛋白质,保证
细胞表面没有异物影响融合效率。
2.分别将两种细胞悬液转移至一个离心管中,混匀后加入一定浓度的PEG。
PEG细胞浓度不宜过高,过高的PEG浓度会影响细胞形态和功能,
同时还容易造成不可逆的膜破裂,损伤细胞。
3.将加有PEG的混合细胞悬液在37℃、5%CO2下进行培养。
通常PEG
的作用时间不超过1分钟,过长时间将导致细胞死亡。
4.稀释培养基,分别分配到新的培养皿中,进行恢复培养。
5.融合的细胞可以通过筛选、药物选择等方法得到纯种或多种杂交细胞。
胆碱类药物(如硫酸胆碱和乙酰胆碱)可以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加
速细胞膜上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细胞融合。
醛类试剂(如二
甲酸醛)可以将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分子交联,促进细胞合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细胞融合试剂如 polyethyleneimine (PEI)和
liposome 融合等,但是其效率和生物安全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与原理1. 介绍细胞融合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的技术。
通过融合不同种类的细胞,可以实现细胞互补或新的细胞功能的产生。
细胞融合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人为干预,使得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融合通常涉及到细胞膜的融合,使得两个细胞的质膜融为一体。
而细胞融合的方式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实现。
2.1 物理融合法物理融合法是指利用物理手段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电融合、超声波融合、机械压力融合等。
这些物理方法可以通过破坏细胞膜及间质酶的作用,促进细胞融合的发生。
2.2 化学融合法化学融合法是指利用化学物质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聚乙二醇融合、高铵盐融合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细胞质膜的性质,使得细胞融合变得可能。
3. 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3.1 疾病研究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
通过将正常细胞与病变细胞融合,可以模拟疾病的发展过程,并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关键因素和治疗方法。
3.2 细胞重编程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细胞重编程的研究。
通过将干细胞与其他类型的细胞融合,可以转化这些非干细胞为干细胞,并进一步应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
3.3 抗肿瘤研究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抗肿瘤研究。
通过将癌细胞与免疫细胞融合,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能力,并提高治疗效果。
3.4 物种转化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物种转化的研究。
通过将不同物种的细胞融合,可以创造出新的物种,探索生物进化和物种间的关系。
4. 细胞融合技术的前景与挑战细胞融合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4.1 生物伦理问题细胞融合技术涉及到对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同时也牵涉到生物伦理的问题。
高三生物知识点: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生物考试的热点内容。
本文将详细解析高三生物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
一、遗传工程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1.1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方法也不一样。
例如,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有DNA分子杂交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和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有抗虫鉴定、抗病鉴定和活性鉴定等。
1.2 基因工程的应用(1)农业: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等。
(2)医学:基因治疗、基因诊断和基因制药等。
(3)环境保护:生物降解、生物修复等。
二、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细胞和组织)或其成分来研究和解决生物学问题,或开发新的生物产品的一门综合技术。
2.1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通过细胞培养、细胞融合、核移植等技术,实现细胞增值、分化、调控和应用的一门技术。
(1)动物细胞培养:原理、条件、应用等。
(2)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条件、应用等。
(3)动物细胞融合:方法、应用等。
(4)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应用等。
2.2 酶工程酶工程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通过对酶的改造和应用,实现生物化学反应的一门技术。
(1)酶的特性:来源、分类、作用机理等。
细胞融合的原理及应用概述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个过程在自然界中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也被利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
本文将介绍细胞融合的原理及其在科研和应用中的具体应用。
原理细胞融合实际上是将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质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来实现。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包括电击融合和聚氨酯海绵融合。
1.电击融合:将两个细胞放置于导电介质中,利用电刺激使细胞膜破裂,然后将两个细胞的质膜融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等领域。
2.聚氨酯海绵融合:将两个细胞置于聚氨酯海绵中,利用聚氨酯海绵的渗透性,使两个细胞的质膜融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适用于细胞融合实验等基础研究。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和融合促进剂的使用。
1.PEG融合:将两种细胞与聚乙二醇(PEG)混合,PEG能够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促使细胞融合。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细胞融合实验和细胞研究中。
2.融合促进剂的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可以增强细胞融合的效率,例如聚乙二醇(PEG)和聚合物。
应用细胞融合在科研和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
细胞重编程细胞融合被广泛应用于细胞重编程领域,通过将体细胞与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融合,可以将体细胞转化为具有多能性的细胞,进而实现细胞的重编程。
这项技术为研究疾病发生机制、治疗疾病和再生医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制备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是通过将具有抗体产生能力的B淋巴细胞和无限增殖能力的肿瘤细胞融合而成。
这种细胞具有双亲细胞的特性,能够产生单克隆抗体,被广泛应用于免疫治疗和生物制药领域。
基因治疗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的转移和修复,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领域。
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的异常细胞中,可以纠正遗传性疾病或疾病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异常表达,达到治疗的效果。
细胞研究和药物筛选细胞融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研究和药物筛选领域。
细胞融合的方法细胞融合是一种生物学技术,它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
这种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融合方法,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电脉冲法。
电脉冲法是一种常见的细胞融合方法。
它利用电场脉冲的作用,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细胞融合。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体细胞和体细胞之间的融合,或者细胞与细胞外囊泡之间的融合。
电脉冲法可以应用于细胞材料的制备、基因转移和细胞治疗等领域。
二、化学融合法。
化学融合法是利用化学物质的作用,使细胞膜破裂并融合在一起。
常用的化学融合剂包括聚乙二醇(PEG)和聚乳酸(PL)。
这种方法对于细胞的选择性较强,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细胞的融合。
化学融合法在细胞材料的制备、细胞杂交和细胞融合疫苗的研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病毒介导法。
病毒介导法是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将目标细胞中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细胞中,从而实现细胞融合。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细胞间的基因交换和融合,对于基因工程和干细胞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病毒介导法在基因治疗、干细胞修复和细胞重编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光学融合法。
光学融合法是利用激光或光束的作用,使细胞膜破裂并融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对细胞的选择性较强,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细胞的融合。
光学融合法在细胞材料的制备、细胞杂交和细胞融合疫苗的研发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不同的融合方法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细胞融合方法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帮助,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细胞融合方法细胞融合方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的科学技术。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细胞研究、干细胞研究、胚胎发育以及生物制药等。
细胞融合方法通过将细胞膜和细胞质融合在一起,实现细胞间的基因、蛋白质和其他细胞组分的交换。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研究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还可以创建具有特定特征和功能的细胞。
1. 介绍细胞融合方法的背景和意义细胞融合方法的发展源于人们对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好奇和对于创造具有特定特征细胞的需求。
通过将来自不同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质相互组合,研究人员可以探究细胞的功能、发育机制以及潜在的疾病治疗方法。
细胞融合方法也为生物制药领域带来了新的机会,可以用于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或抗体。
2. 细胞融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胞融合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基因工程法。
物理法通过使用电脉冲、超声波或激光等物理手段,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融合。
化学法则是通过特定的化学药物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质混合。
基因工程法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到一种带有融合能力的细胞中,从而实现细胞融合。
3. 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细胞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通过融合不同类型的细胞,研究人员可以分析它们在发育、分化和疾病进程中的相互作用。
细胞融合也可用于修复损伤组织和生成新的组织工程。
4. 细胞融合方法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通过细胞融合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将干细胞与其他类型的细胞融合,形成单个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合成细胞。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干细胞的分化效率,并为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提供新的可能性。
5. 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制药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将人类细胞与其他物种的细胞融合,可以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或抗体。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药物的生产和治疗疾病。
细胞融合技术常用的方法和聚乙二醇作促融剂的原理细胞融合技术常用的方法问题的提出细胞融合技术是细胞工程中的一项核心基础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在基因定位、基因表达产物、肿瘤诊断核治疗、生物新品种培育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单克隆抗体技术就是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发展起来的,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应用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生物技术发展也很快,细胞融合技术也在发展,到底哪一种技术是最常用,教材也没有统一说法,所以也很难说哪种最常用。
问题:常用的细胞融合技术有哪些?聚乙二醇(P E G)诱导细胞的机理是怎么样的?01诱导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和电融合。
1.病毒诱导融合有许多种类的病毒能介导细胞融合,最常用的是灭活的仙台病毒(H V J),为R N A病毒。
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有:首先是细胞表面吸附许多病毒粒子,接着细胞发生凝集,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后,病毒粒子从细胞表面消失,而就在这个部位邻接的细胞的细胞膜融合,胞浆相互交流,最后形成融合细胞。
2.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主要有高级脂肪酸衍生物、脂质体、钙离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性蛋白质和多肽,其中最常用的是聚乙二醇(P E G)。
P E G用于细胞融合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可促使细胞凝结;②破坏互相接触处的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从而使相互接触的细胞膜之间发生融合,进而细胞质沟通,形成一个打和的双核或多核融合细胞。
聚乙二醇是人工合成药剂,它具有高融合性,且每批融合活性始终如一,融合效率稳定,对细胞毒性亦较低,使用简单,成为细胞触合的良好促融剂。
3.电融合是指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偶极子,并沿着电力线排列成串,然后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穿细胞膜而导致细胞融合。
优点:融合率高、重复性强、对细胞伤害小;装置精巧、方法简单、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或录像观察融合过程;免去P E G诱导后的洗涤过程、诱导过程可控性强。
植物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02聚乙二醇是一种用于原生质体融合中的优良化学促融剂。
实验十一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染色体提前凝集标本[实验目的]1. 熟悉一般细胞融合技术。
2. 染色体提前凝集标本的制备原理、方法及间期细胞三种时相提前凝集染色体的特点。
[实验原理]细胞融合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物理或化学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过程。
细胞融合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细胞融合的诱导物种类很多,常用的主要有灭活的仙台病毒,聚乙二醇(peg)和电脉冲。
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是聚乙二醇。
peg的促融机制尚不清楚,它可能引起细胞中磷脂的酰键及极性集团两者在结构上发生重排。
在间期细胞中,遗传物质(dna)是以染色质形式存在的,看不到分裂期(m期)才出现的染色体。
七十年代初,由于发现m期细胞内有某种促进染色体凝集的因子(已知是m期促进因子,mpf),它无种属特异性,所以在细胞融合和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制备染色体提前凝集标本的方法。
即让m期细胞与间期细胞融合,从而诱导g1、s、g2期细胞的染色质提前浓缩成染色体。
形成的这种染色体称提前凝集的染色体(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pcc)。
这项技术已应用于细胞周期分析、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染色体的微细结构的研究、多种因素作用细胞使染色体损伤及修复效应的研究,预测某种血液病的病程、预后及复发的临床实践等方面。
[实验用品]1. 材料:人宫颈癌上皮细胞(hela细胞)2. 器材: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吹风机、10 ml刻度离心管、5ml注射器、试管架、染色缸、吸水纸、擦镜纸、冰冻载玻片、记号笔、酒精灯。
3. 试剂:50%peg、hanks液(ph7.4)、rpmi-1640(含10%灭活小牛血清,ph7.4)、10µg/ml 秋水仙素、0.075m kcl低渗液、1/15m pbs、carnoy固定液、giemsa染液。
[实验内容及方法]一、收集培养的m期的hela细胞1. 向对数生长期的 hela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0µg/ml的秋水仙素,使终浓度为0.04µg/ml,在37℃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继续培养3小时,使大量生长的细胞被阻断于m期。
细胞融合方法一、前言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如免疫学、生殖医学、基因工程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融合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二、电穿孔法电穿孔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它利用高压电场使细胞膜产生暂时性的孔洞,从而使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
1. 材料和仪器- 细胞培养物- 无菌PBS缓冲液- 无菌的10%葡萄糖溶液- 无菌的0.1M肌酸盐缓冲液(pH7.4)- 无菌的钨丝电极- 电穿孔仪2. 操作步骤(1)将培养物中的细胞离心收集,并用PBS缓冲液洗涤2次。
(2)向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培养物,轻轻混匀。
(3)将混合液离心收集,用0.1M肌酸盐缓冲液重悬。
(4)将细胞悬液移至电穿孔仪的电池室中。
(5)在钨丝电极上涂抹一层细胞悬液,并将另一个钨丝电极放置在悬浮的细胞上方,使两个钨丝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2mm。
(6)施加高压电场,通常为200-300V/cm,持续时间为数微秒至数百毫秒。
(7)将细胞培养物移至含有10%葡萄糖溶液的无菌培养皿中,并在37℃下孵育。
三、PEG法PEG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它利用聚乙二醇(PEG)使细胞膜发生结构改变,从而促进细胞融合。
1. 材料和仪器- 细胞培养物- 无菌PBS缓冲液- 无菌的50% PEG 1500溶液- 无菌的10%葡萄糖溶液- 无菌的培养皿2. 操作步骤(1)将培养物中的细胞离心收集,并用PBS缓冲液洗涤2次。
(2)向无菌的50% PEG 1500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培养物,轻轻混匀。
(3)将混合液在室温下静置15-20分钟。
(4)向无菌的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混合液,轻轻混匀。
(5)将细胞培养物移至含有10%葡萄糖溶液的无菌培养皿中,并在37℃下孵育。
四、脂质体介导法脂质体介导法是一种利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将DNA或RNA导入细胞内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细胞融合。
该方法需要制备含有两种不同类型脂质的脂质体,使其与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细胞发生结合并融合。
实验十三细胞融合一、实验目的: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称为融合细胞。
人工细胞融合开始于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极广,不仅名类细胞可以全并,种间远缘细胞也能合并,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
动物细胞如此。
因此融合细胞的研究成为生物学不论在基础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如目前在核质关系,体细胞的遗传与发育,新品种的培养,免疫作用,疾病的治疗和性状的改良。
潜伏病毒的研究等方面上,有的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的正在探索之中。
通过实验对体细胞融合有一个清楚概念。
并初步掌握动物细胞合并技术。
二、材料和方法(1)取艾氏腹水瘤细胞。
用注射器剌入接种瘤细胞7—10天的小白鼠腹腔内吸取1或2ml腹水,注放离心管内;加改良的Hank’s液(pH7.4)(缺葡萄糖的Hank’s液,Okaba,1962)以800rpm(转速)离心5分钟,取出上清液,再入改良Hank’s液,搅拌,再同样清洗两次,一次5分钟,一次十分钟,最后再加上适量Hank’s液。
计算每亳升的细胞数量,如与其它细胞合并用,适宜数目一般为107个/ml,即毫升约1000万个细胞。
(2)取鸡血球,在一只公鸡的翼静脉抽取,抽取数量随需要而定,如取5毫升,可用20毫升针筒,先将针与筒用Alsver液润湿,吸入50毫升Alsver 液剌入翼下静脉,吸取5毫升液,注入15毫升Alsver液瓶内,使血液与Alsver 液的比例为1:4。
存入4℃冰箱内务作一星期使用。
作实验时取这种贮备的鸡血球1毫升加入4毫升0。
85%生理盐水以1200—1500rpm离心三次(5分钟、5分钟、10分钟),每次离心后去上清液,加0。
85%生理盐水并搅匀,最末一次离心后,根据沉淀血球量的多少,加入适量0。
85%生理盐水使成1%悬液(0。
1毫升血球加10毫升液体),取1%悬液1毫升加上2毫升或3毫升0。
85%生理盐水或改良Hank’s液,使每一毫升含有血球1500万左右。